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人生一直在告别的读后感大全

人生一直在告别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8 07:00:45
人生一直在告别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18 07:00:45   小编:

《人生一直在告别》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人生中不断告别的场景。无论是与亲人的分离,还是与时光的离别,都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然而,告别也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明白,告别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一篇

李叔同,可可·香奈儿,查理·卓别林,威廉·莎士比亚……如果不是这本书,这些人的生平都只会在当年课本里和百度里了解到。但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一无二,都是特别的。这本书就相当于换了一个角度(非官方的,也可以说是感性的一面)带我重新认识了这些人。就相当于和他们初相识相遇,一直到他们离去。

回顾他们的一生所经历,比自己现在正经历的要复杂痛苦数百倍,但他们依旧可以或咬牙坚持,或鼓起勇气寻找新的出路。

我们一直在经历告别,许是告别已故他人,许是告别昨日自己。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我们经历过,并组成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二篇

第一次读王臣的书,在《人生一直在告别》这本书中,感觉诗一样的语句,云淡风清的讲述了15位文坛艺界的风流人物,15种悲欣交集的人生。有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却写出感动无数人的《小王子》的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有从小便展露风华,以一己之力支撑整个家庭,却一辈子追求真爱而不得的梅艳芳;有过一生抵得过别人过几世的三毛……

三毛说过,“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这些人物里面,我们有的熟悉,有的是第一次读到有关他们的故事。然而读过之后我们发现,无论如何光鲜、如何圆满的人生,总是少不了遗憾与失去。风华绝代如他们,也有孤独的夜晚,和住进另一颗心的梦想。在岁月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发现生活从不会真正的山穷水尽,也不会永远光鲜亮丽,无论苦难还是荣耀,你所体尝过的,都是人生的宝藏。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和朋友告别,和家人告别,和同学老师告别,和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告别。这样的告别每天都在不同的地点上演。有些告别只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见,可有些告别却成了永远的再也不见。

曾经有一位挚友,平时总是争争吵吵,见面也会互掐互怼,常常是上午刚吵完一架,下午又会相约一起吃饭。从来没有想过,会在某一个时刻分离。如果人生足够长,那就相约相伴一起走下去。十年前,友查出了癌症,抗癌一年,就痛苦离去。送友的时候,哭得肝肠寸断,十年来那种不真实的感觉,仍然会常常涌上心头。在遇到沟坎无法跨越的时候,我常常想到友,如果他在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孤单落莫不因为周围依然拥有那么多朋友而少半分,因为我很清楚的知道,身边的人再多,最独特最真挚的那个人已然离开了。

所以,行走在人生路上的我们,应该且行且珍惜。就像三毛说的,“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珍惜眼前拥有的,过好我们的现在,这才是我们正确面对生命的方式。

人生就像一列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断的相逢,又不断的告别,又重新启程。生命如此,生活如此。读完这本书,相信我们能体味“他们的苦难,让我学会无忧不惧;他们的脆弱,让我看到自己的心”。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三篇

书名:《人生一直在告别》 作者:王臣 这是一本人物传记合集,讲述15位文艺名流的人生故事,世人只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命运的艰涩。在面对人生中的磨难时,他们的态度、选择和方法,终究使他们长成了理想的模样,成为我们心中无可替代的形象。 威廉·莎士比亚:出身平凡,学历不高却塑造了一位天才级的创作家,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他就成为了顶级剧团“内务大臣供奉剧团”的演员和剧作家。与充满才华的作品形成对比的是,他却是一个不怎么好的人,世人传他贪财、吝啬,毒舌,就连si,他都坚持自己一贯尖锐刻薄的作风。原来,最伟大的人也有渺小的时刻;最温暖的人也有冷漠的时刻。 海蒂·拉玛:你知道她就是发明wi-fi的人吗?本名海德维希·爱娃·玛利亚·基斯勒,要说美貌与智慧并存,海蒂绝对算得上,她各科成绩出类拔萃,尤其擅长数学,后来精修通信专业,因遇见喜剧导演,走上了影视之路。因一次闲聊,她与擅长搞科研的美体教练一起研发了“频率跳变”装置,此后,才有了今天的蓝牙和wi-fi。或许我们不知道她的故事,但是只要使用过移动电话和wi-fi,我们都应该感谢她。 三毛:她过一生,抵得过别人好几世。世间的幸福好像不能全部给一个人,拥有了才华和名声,仿佛就无法获得稳定且长久的婚姻,三毛就是这样一个。经历了令人破碎的初恋后,第二个未婚夫,在确定婚期那天突然离世,经过了6年的约定,最终与她走进婚姻的荷西——她一生最爱的人,却只陪伴了她7年。“世间深情,总以死亡来结束”。 莫奈:莫奈的画伴随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少年丧母,父亲萎靡不振,将他送到姑妈家,幸亏姑妈家境比较富裕,将他送入学校学画画,奠定了他的绘画基础。婚后,他的画作很难卖出,勉强靠朋友接济,待到画作终于成名,妻子病故,留下两个幼小的孩子,莫奈只能抓住画画这根救命稻草,养活孩子。终于,莫奈的时代到来,身价提升之后,让他彻底远离穷愁,再无经济束缚,直至老年。看到这里我衷心为他感到欣慰,一身的才华终于为莫奈换来一些自由。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有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三毛 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花开花谢终是空。——梅艳芳《女人花》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四篇

人海里沉浮,我们哀叹命运的不公,但从未意识到自己的逃避。 落在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如走进考场的学子一样,在进行着一场试卷答题。但与人设置的考试不同,基于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所以同样的考场,每个人的试卷却少有雷同。 你怪命运的不公,只不过是你与别人一同进入了地球人间的同一考场,却拿到了与别人完全不同的试卷。 其实,人生何其公平!你们来自宇宙的各处,资质经历环境天差地别,偶然走进地球人间的这一考场,叫老天如何统一出题? 你来自哪里,终点到时你经过了哪里,那你就刚好落在了那个最适合你出生的地方,一切的偶然,都是最好的遇见,不然,叫上天如何干?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开始细细地观察你的试卷,试图做出你的回答,没有人可以左右你,也没有人可以替代你。至于分数几何,你心里自有判断,世人自有称量。 李叔同出生于中国富庶之家,人生圆满,却去家入佛,守着一盏孤灯告别,查理·卓别林出生于颠沛流离的英国戏班,与哥哥在单亲母亲的抚育下长大成人,多少次濒临绝望的人生港口,却靠一生取悦他人的努力获得了自己人生的成功与尊重,如果你说不公平,那李叔同为什么去舍弃,卓别林为什么去追逐?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的人生课题不同,有人的功课是放下,有人的功课是得到,更有甚者,他们的人生功课是引领、是改变、是发现,那你,有没有想到你的人生功课是什么? 也许是去戾守静,能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也许是守护一份难得的基因,不使它失传;也许是教养一个出色的孩子,让他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我们从上可以发现,活过一生的人们,唯一没有的功课就是赚钱,关于钱的物资,就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来去,它们不增不减,那它于我们走后留下来的东西,相似于无。 然而,在我们赚钱的过程中,那些留下来的功与过,则完完全全地写满了人间,任谁经过的人都忆得起。 这本王臣写的《人生一直在告别》用15个古今中外的社会名流的人生,似乎在揭示着一个没有真理的真理:人生滚烫,命运何其公平,不论谁,都可以留下自己的印迹,无需别人谨记,只为自己活得灿烂。 简·奥斯汀、威廉·莎士比亚、三毛、顾城……他们谁又在乎过身后身事名?但却一不小心,就让自己镌刻在了人世的历史长河中。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就算没有人为我们立传,没有人为我们景仰,但这一世的好恶功过不是一样进入历史的画卷进入了收藏室? 人生如烟,不过倏忽,但在这座人生的考场里,你留下了多少分,则永远地写在了这个人间。 这,就是你来过的证据。 这,就是你永远也抹不去的痕迹! 不同的命运,相同的考场,你我都在为自己的问题作答,最终的分数就是公平,因为称量它的,就是人心。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五篇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家里一位至亲离开了我们。看到书中十五位古今中外的名流那些滚烫的人生,也还是要以各种方式和世人告别,心里有了一丝安慰。 作者王臣在自序里这样写道: 他们的苦难,让我学会无忧不惧。 他们的脆弱,让我看到自己的心。 我也在这15位文艺名流的生命色调中看到了人生的无常,看到了对告别的坦然。 这本小书讲述了15位名人的生命故事,有男有女,有古有今,排列恣意,并无逻辑。每翻开一个故事,就进入了一段历史。 有英国古典文学家莎士比亚,也有当代作家三毛,有一代影后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也有美貌和智慧并存的海蒂·拉玛。有诗人顾城,也有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

最令我喜欢的故事,便是一代名仕李叔同的人生故事。 李叔同是四姨太的孩子,虽不是庶出,但是父亲老来得子,也得到了极大的宠爱。可惜李叔同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家道中落,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 25岁时,李叔同的母亲也去世了,从此他成了无依无靠的一个人。他到日本研习西洋油画。在日本学习期间,李叔同在美术、音乐、话剧等各方面都有不错的造诣。 由于学习人体写生,他和日本的一名女子发生了旷世之恋。后来李叔同回国了,这名女子跟随回国。可是一生都没留下姓名,做了李叔同背后有名无份的女人。 后来李叔同在中国的文艺界展露头角。他创办了中国第1份音乐类杂志,创办了中国第1个话剧社。还担任过太平洋报的主编和主笔。传世的那首《送别》,也是李叔同在那个时代写出来的。 在他38岁的时候,他决定出家。这在当时是一个震惊文艺界的消息,他把平生所藏大半的西洋油画和美术书籍送给了北京美术学校,把自己收藏的印章,字画和音乐书法作品都四散给了友人。只带着几件粗裤衣服,来到了杭州某寺,剃度出家。 传说,这名日本女子曾追到西子湖畔去问,已经成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什么是爱? 法师回答,爱是慈悲。 从此日本女子再无音讯,余生他们再未相逢。 弘一法师,在佛学造诣上无疑是出色的,可是他辜负过的日本女子呢?能否不恨他? 再读一首李叔同曾经写过的诗吧: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六篇

小时候,我们不知道离别为何物,但是也会在与父母分别的时候嚎啕。 等到上小学,每年寒暑假是最快乐的时候,却忘了下个学期,熟悉的同学会不会继续跟自己同窗,偶尔想起,也会有一丝难过。 那时候,我们以为,生活就像童话里王子与公主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一样美好。从来没有想过,今天见到的人、事、物可能是这辈子见的最后一面。 直到长大了,我们知道了朋友会说再见,爷爷奶奶会去天上,“王子”和“公主”也会分道扬镳。 记得六年级的时候,音乐老师教了我们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当时不太懂歌词意思,唯独能够感受到的是长亭外的那篇草原,以及,对那片草原的向往。甚至“知交半零落”完全不理解是什么意思。现在回头一看,那是童年时光的句号。 如果不知道离别为何物,那么肯定少了很多悲伤。可是人生中怎么会没有离别呢? 放学路上的“再见”是告别,下班时候的“明天见”是告别,挂电话时候的“么么”也是告别。而谁又能确定,下一次,还能再见。 所有的繁华,都有落幕的一刻。 就像王臣的《人生一直在告别》中,三毛、玛丽莲·梦露、顾城、梅艳芳、奥黛丽·赫本等15位文坛艺界的才子佳人,有各式各样的开场,绚烂多彩的过程和最后令人唏嘘的落幕。 多么文艺的笔法,续写了15段悲欣交集的告别。 对于这些名人,我们往往将视线放在他们风华绝代、才华横溢、光芒万丈上。然而世人只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在面对人生中的磨难时,他们的态度、选择和方法,终究使他们长成了自己理想的模样。 生活从不会真正的山穷水尽。 你以为的绝壁悬崖,或许只是迷象、幻觉。静一静,停一停,再抬头去看,再迈步往前。 你所体尝过的,都是你的宝藏。 就像三毛,在撒哈拉中,我们和她都以为这是永恒,然而时光只给了她和荷西六年的幸福,然后,就是永远的离别。 活着的人要继续活着,逝去的人会在天上看着,保佑为在人世爱着的人。 所以啊,勇敢接受离别,因为离别是人生常态。好聚好散,有了散才会有聚,有聚也会有散的。离别虽然伤感,但是离别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离别或许是为了永久的相守。所以不必难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明天,可能的重逢。 放平心态,享受当下,过好眼前的每时每刻,毕竟,人的一生,也才三万多天啊!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七篇

29岁的三毛,在马德里很意外遇见了荷西,踏入他的卧室,看见三面墙密密麻麻贴着她的黑白照片。三毛从来没有寄过相片给荷西,这些相片是从哪里来的呢? 带着初恋的伤痛,23岁的三毛来到了马德里,与小6岁荷西相遇。 荷西长得十分好看,三毛情不自禁多看他几眼,在日常的交往中,只是把他当成弟弟来看待照顾。 圣诞节,荷西觉得时机成熟了,向三毛表白:再等我6年,让我4年念大学,两年服兵役,6年以后我们就可以结婚。我一生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很小的公寓,里面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太太,然后我去赚钱养活你,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梦想。 三毛还没有走出初恋的伤痛,果断拒绝了荷西。 三毛看到荷西悲伤的眼睛,婉转的说,荷西,你才18岁,我比你大很多,忘记我吧,我们不合适,请不要再来纠缠我。 好吧,我不会再来纠缠你……除非你自己愿意,我永远不会来缠你。荷西说。 三毛带着藏在心底的爱,不停的流浪,去法国,去荷兰,去德国,去美国,能让她停下脚步,唯有爱。 27岁,三毛回到台北做了一名德语教师,认识了一个德国男人,这个男人的深情,还有他的体贴,打动了三毛。 鬼使神差,三毛答应了德国男人的求婚。天不遂人愿,在订婚的那一天,他心脏病发作走了。 悲痛欲绝的三毛,简单收拾一下行李,离开让她伤心的台北,重返马德里。 这一年,三毛29岁。 冬日的傍晚,街道上人来人往,三毛遇上荷西的妹妹,两人就找了一家咖啡馆叙旧。 三毛拿到了荷西的联系地址,很快两人就书信来往。荷西不再是羞涩的少年,而是长成了英俊的男人。 再度相见,三毛紧紧拥抱荷西,爱情真的回到了她的身上。 荷西引领三毛到他的家,轻轻推开卧室的门,三毛看见三面墙密密麻麻贴着她的黑白照片。 三毛说,我从来没有给你寄过照片,这些照片是从哪里来的? 荷西说,你每次寄照片给义父徐订,我就会去拿照片的底片放大冲印,自己保存。 想知道三毛与荷西,在一起会不会幸福?会不会结婚?请移步到王臣写的《人生一直在告别》看。 《人生一直在告别》,写了15个风格迥异的人生故事,写的是告别,说的是人生,看的是自己。 作者选取了三毛、玛丽莲·梦露、顾城、梅艳芳、奥黛丽·赫本等15位文坛艺界的才子佳人,他们每个人都风华绝代、才华横溢、光芒万丈。 然而世人只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在面对人生中的磨难时,他们的态度、选择和方法,终究使他们长成了自己理想的模样。 活在当下,如果你觉得迷茫,不妨停下来,品尝他们的苦难,学会无忧不惧,体验他们的脆弱,看到自己的心。 勇敢一点,生活就是在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中。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八篇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段记录人生的闪光点,甚至人生中彼此的一个交汇,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闪光点。

就像这本《人生一直在告别》中提到的15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同,但相同的,他们都经历过告别。

三毛和奥黛丽赫本,两个人人生中是完全没有交集的,但是她们却都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也经历过失败的爱情。

不爱她们的人会离开,可爱她们和她们爱的人,也会离开。

荷西爱上三毛的时候,他才只有17岁。少年将最炙热的感情给了三毛,可三毛却是诚惶诚恐。

三毛觉得自己担不起荷西对于自己的爱,所以她选择将荷西远远推开。

18岁的荷西离开了,两人分别6年。这中间三毛曾经被一个德国男人求婚,她接受了,但是对方却在印请柬的时候猝死。

那个时候,三毛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就是得不到爱情的眷顾。

直到再次遇到荷西,三毛才知道原来爱情早就到了,只是6年前的她没敢伸手抓住罢了。

得而复失是什么滋味?可能是苦涩的,也可能是绝望的。

三毛将荷西葬在了两人曾经散步经过的墓园,因为在那里,能看到荷西最爱的大海。

告别了荷西,三毛将生活全部的能量寄托在了文字上,这也就有了我们大众视野中的三毛。

我一直很喜欢三毛的作品,其实我觉得这已经是好的开始。

但是三毛走不出那个循环,最终她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

相比起三毛,赫本经历了四段情感的分分合合。

第一段感情都已经要步入婚姻殿堂了,可因为拍摄《罗马假日》导致婚礼取消,而赫本也没能步入婚姻殿堂。

第二段感情,对方有过三段婚姻史。不过赫本并不介意,和对方步入了婚姻殿堂。

赫本拼命生下了两个人的爱情结晶,但是丈夫却因为前途不顺,处处自暴自弃,喜怒无常,最后两人分道扬镳。

第三段感情,赫本吸取了上一段失败的教训,结婚后在家相夫教子,成了全职主妇。可对方却是花花公子,得到了赫本后就过了新鲜劲,四处寻花问柳,这段感情也很快走到了尽头。

第四段感情,赫本终于遇到了灵魂伴侣。她和罗伯特度过了12年,相濡以沫的生活,没有婚姻的约束,却有灵魂的契合。

很多人受了一次感情伤之后,便不再相信爱情。

但是赫本用她的四段感情经历告诉我们,过去的失败只代表了过去,不用委曲求全做别人眼中的自己。而要从心,做自己心中的自己。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九篇

每一次相遇,都令人雀跃又感伤。

《人生一直在告别》的作者王臣在书的序里如是说道。

而更令我心动的是作者说的那段话:你想被人记得吗?你想被爱吗? 亲爱的,大方承认吧。

这段话让我对书中梅艳芳的故事更加动容,那么一个巨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众多爱着她的歌迷问道:你们是真的爱我吗?

年幼时跟着妈妈看电视剧,当时风靡一时的《危险关系》,里面的情节在当时的我看来并不懂,但是那首歌却觉得莫名好听,跟着曲子都能哼唱出来,她是这么唱的:

我有花一朵,长在我心中的,真情真爱无人懂。

遍地的野草,已占满了山坡,孤芳自赏最心痛。

长大后再看这首歌,差不多也是梅艳芳的个人写照了,她有很多人爱,但偏偏最爱的那个,没有许给她想要的婚纱。

她爱过很多人,最后陪伴自己的也是那个无主的婚纱。

梅艳芳出生在香港,因为母亲开歌舞团的关系,她的音乐启蒙比同龄人要早,也得益于此,她的歌唱才华在18岁的时候夺得了香港歌唱大赛的冠军,在1982年签约了唱片公司,并且在同一年出了专辑《》心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成名后的梅艳芳对家人也是尽心尽力的付出,妈妈和哥哥对她有着算计,她心里最爱的是大姐,然后大姐在2000年离世,也让她身心俱疲。

爱情和亲情对于这个才华横溢的女人来说,都成了过眼云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对歌迷极尽温柔,连开了八场演唱会,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更是穿上了属于自己的婚纱,佩戴着早在十几年前就买下的只为出嫁那天的布契拉提珠宝,她问道:

我穿婚纱好看吗?但是,错过时间了。

人生便是这样。有些时候你预料的东西,你以为拥有的东西,偏偏没有拥有。我拥有什么?……我拥有你们。

可能越是活的通透的人,越能够理解人生的悲欢离合吧。

亦如书中的15位滚烫人生的各位,有优雅的可可香奈儿、有用文字链接别人人生的三毛、也有给大家带来童话的安徒生、甚至是喜剧天才卓别林等等……

我们可能没有真的见过他们,但是我们,在各种故事里看到了她们。

你想被人记得吗?你想被爱吗?

人生一直在告别,人生,也一直在重逢。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十篇

我们所有人都在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偶尔的回头伴随着过往的记忆,那些曾经与我们结伴同行的人在不知名的路口悄然与我们告别,有些人说了再见,有些人就那么悄无声息的远离了。人生一直在告别,相聚与离别是因亦是果。

王臣的作品《人生一直在告别》写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感悟,那些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见到不一样的人生故事。世事无常一切宛如初见,在这本书中初遇李叔同是那般纯净、缓慢、深沉,当然还有零星的伤感。李叔同的一生有鲜衣怒马少年时,亦有指尖生花的才思泉涌,他有过锦衣玉食,亦见过世事繁艳。他的一生是传奇亦是平凡,他是李叔同亦是弘一法师。他的一生一世恰如他所写:悲欣交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告别了李叔同,我们可以迎来《小王子》。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了一个小王子,他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一个人感到非常忧伤的时候,他就喜欢看日落。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他的一生犹如一颗灿烂的彗星,他的出现给灿烂,光芒万丈且轰轰烈烈,当彗星最后的余晖消散于夜空的时候,有怀念亦有灿烂。安托万的一生可谓传奇,他经历了世界大战,他喜欢文字,喜欢机械,酷爱飞机,他的梦想从来都是万里晴空。可他依然热爱文字。《小王子》的出现更像是他为告别这个世界而留下的礼物,“一个头戴王冠的小男孩,一会儿在云上,一会儿在山巅,一个活在我心中的小人。”然后世上就有了《小王子》。

“要是你喜欢一朵花儿,而她在一颗星星上,那你夜里看着天空,就会觉得很美。所有的星星都像开满了花儿。”

有人想陪你环游世界,有人想和你柴米油盐,亦有人愿陪你颠沛流离。

“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配得到最好的我。”玛丽莲▪梦露永远年轻,她的出现让人见到了不一样的美,她创造了美,创造了有关美的神话,更创造了属于她的时代。然而人世浮沉,总有悲欢离合才算成其一生。梦露在那个时代是美的代言词,此刻就是永恒。她于睡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就是一朵灿烂的玫瑰,于芬芳艳丽之时凋谢,她把美留到了最后。

人世间最漫长的旅行,是一个人孤独终老。生活从不会真正地山穷水尽,停下脚步看路边的风景,感受风与自然,短暂的停留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每一次的出发都代表与过去的挥手告别。

《人生一直在告别》不同的生命色调,不同的滚烫人生,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十一篇

书名:《人生一直在告别》

作者:王臣

书中写了15个名人的15段人生故事,有耳熟能详的大作家三毛、安徒生、简·奥斯汀;有大名鼎鼎的演员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梅艳芳;有陪伴我们童年的机器猫的创作者藤子·F·不二雄、安徒生和《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一段人生一段故事。

1.童年最想要的礼物:哆啦A梦

童年的时候真羡慕大熊,羡慕他有一个最好的小伙伴哆啦A梦,他的口袋里什么都有,每次在大熊遇到麻烦的时候,被人欺负的时候,哆啦A梦总能从口袋里掏出各种秘密武器,他能带你去探险,带你时空转移,让人捧腹大笑。

《哆啦A梦》的作者是藤子·F·不二雄,他的原名叫做藤本弘,童年的他就是那个大熊。他小时候非常瘦弱,内向,不擅长运动,学习也不好,总是被同学欺负。好在他家里的藏书非常多,他的童年就是在各种书籍和漫画中度过的,读书和画画是藤本弘躲避不幸福的学校生活的最好方式。

好在他11岁的时候班里来了一个转学生安孙子素雄,安孙子和藤本弘一样,矮小,怕生,不爱说话,他们两个成了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读书,画画,这个友谊持续了一辈子,他们互相扶持着,鼓励着从童年到青年,老年像极了大熊和哆啦A梦。

藤本学习一直很差,成年以后他们以共同的笔名开始创作漫画,在藤本18岁时,他们的漫画就被杂志征用,得到一笔不小的稿费。后来他们在前辈们的提携下,在漫画的路上也算顺风顺水。

藤本弘不是一个学习上的好学生,他创作的漫画给无数孩子带来欢乐,滋养了无数人的童年,这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2.奥黛丽·赫本

《罗马假日》这部黑白电影已经有七十多年了,纵然是黑白片,依然掩盖不了赫本的美。她一生优雅美丽,她自己童年时淋过雨还不忘为别人撑伞。

奥黛丽赫本出生于1929年,她在童年时经历二战,她的母亲是名门之后,有荷兰皇室血统,她本有爵位可以继承,可惜战争改变了一切。战争带走了她的父亲,夺走了她的舞蹈梦,也让她母亲的家族付之一炬。

赫本原本想当一名芭蕾舞演员,可惜战争让她的学习暂停下来,战争结束以后,她错过了最佳学习时间,骨骼已经成型,不适合再学习芭蕾舞。不过老天关闭一扇门又为她打开一扇窗,电影之门向她伸出橄榄枝。19岁她出演了荷兰旅游宣传片,后来她的美貌引起法国国宝级女作家西多妮的注意,推荐她出演了好莱坞舞台剧《金粉世界》从此她名声大躁。

值得一提的是赫本童年经历过战争,所以她一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救助贫困儿童,正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才会为别人撑伞。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十二篇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单程旅行,大家只能向前走,一直走,永远没有回头的机会。

奇妙的是,我们可以在别人的人生中,频频回头,谈天说地。

这大概就是读人物传记的乐趣吧。

我们可以用一周甚至一天的时间,体验另一个伟大灵魂一生的波澜壮阔,经历他所经历过的爱恨情仇,感受他无法忘却的悲欢离合。

越是伟大杰出的人物,他的经历越是惊心动魄,他的取舍越是难以抉择,刻骨铭心。

《人生一直在告别》就是这样一本人物传记集,它选取了15个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用近似白描的笔触,轻描淡写地勾勒出他们的人生轨迹。

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世人难以比肩的才华,做出了万众瞩目的成绩,或者写出了流芳百世的作品,或者做出了跨时代的发明创作。

然而天才的生活也不仅仅只有光鲜的一面,他们也会经历被遗弃的孤苦无依,被欺骗的不知所措,被辜负的难过伤心,被分手的颠沛流离。他们的人生,一样要不停地和挚爱告别,走向孤独。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有聚必有散。

作者王臣,是个细腻认真的人,他的文笔带有温度,让读者即使读着令人绝望的事实,仍心怀希望,也许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论怎样的绝境,只要生活在继续,人生在继续,就有逆风翻盘的一天。

这15段人生,薄薄一本小册子,并不是很长。一个下午便能读完。

可是你想想,一个人的人生,怎么可能在寥寥数笔中,尽数展开?作者王臣,一定是做了认真的取舍。

从取舍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喜好和在意。

他舍弃的,往往是一个人的丰功伟绩,那些星汉灿烂的瞬间,他并没有花很多力气做过多描写。

他留下的,往往是这个人如何对待家庭,对待伴侣,对待孤独,对待困境的表现。

所以作者王臣,一定是一个顾惜家庭,乐观温暖的人,他在意家庭,珍惜伴侣,不怕孤独,更坚信自己能在困境中寻找出一条新的出路。

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有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一方面,你跟随作者,一起阅读15个名人的人生;另一方面,当你稍微后退一步时,你会看清那个和你有一下午交集的温暖作者,他心怀悲悯,仍乐观向上。

如果再仔细一点,你会在16个有趣的灵魂上,发现自己灵魂的碎片,明明读着别人的故事,却在过自己的人生。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十三篇

“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余华

我曾经看过一段三毛女士在成都时接受的采访,她说话温柔柔软软糯糯,气质很好。我特别喜欢三毛,无论是她的作品还是她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着我的心。

而三毛的故事无论我读过多少遍,如今再读还是会为之感动。

三毛的一生为爱而活,她一生纯真温柔,追求爱和自我。她经历过三段感情生活,第一段因为男子的退缩而结束,第二段就在即将结婚时男子却因病去世,就在三毛被爱绝望时,荷西重新来到了她的生命里。

世间先有荷西,后有三毛。

他们度过了美好的七年,这七年中他们相爱相随,但命运有时就是如此不公,他仿佛看不得三毛拥有这样美好的爱情。有一句话说“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如果放到三毛身上来说,或许就是“情不敢至深,恐情深不寿”。

这世间的生离还有再见之日,但死别却是永无再见之时。

“三毛所有的爱,都给了荷西。如今,荷西不在了,连同三毛的爱,也被他一同留在了大海。”

三毛的一生,虽然总与痛苦相伴,但她活得热烈又明媚,她拥有过最纯粹最美好的爱情,光这一点已经是许多人一生都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虽然最终她还是无法再强迫自己活下去,但即便是死,也是她追随内心想法的一次奔赴,一次绚烂落幕。

人的一生“怎么死,从来比不过怎么活来得重要”。

不止一位朋友说我有点像三毛,虽然我远比不上三毛有才情,也远比不上三毛活得肆意洒脱。但在某种程度上,我确实有着和三毛一样的信念——人的一生怎么活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这本书的书名《人生一直在告别》,不论生离还是死别,只要我们生而为人,我们的人生就注定要一直告别,小时候随着升学告别朋友与同学,长大了随着工作告别朋友与同事,再之后我们还要逐渐告别亲人与爱人,直到最后告别自己的生命与躯体。

既然结局早已注定,何不让过程更精彩些?那句已经被说烂了的话“人的生命并不在于其长度,而在于厚度和宽度。”

而这或许也是阅读的意义吧。

这本书中为我们收入15位名人的滚烫人生,其中有简·奥斯汀、莎士比亚、李叔同、香奈儿、卓别林、梅艳芳等等,他们在不同的行业各自的领域闪闪的发着光,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的故事,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给这个世界你最好的,你将会饱受打击,即便如此,你也要给世界你最好的。”——海蒂·拉玛

这个最好或许不是这个优秀,而是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最好的姿态,我们想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想过怎样的生活?我们的人生从来都不属于他人,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十四篇

人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羡慕他人身上的光彩,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有太多,我们也很容易感到自愧不如。

可是生活又何尝能够一直使人满意呢?每个人面临的挑战,遭遇的苦痛,只是在不同的方面,有着不一样的深浅。

最近我读了《人生一直在告别》这本书,本书是一部唯美的、又具备一定思想深度的中外人物励志传记合集。

作者选取了安徒生、莫奈、顾城、梅艳芳、奥黛丽·赫本等15位文坛艺界的才子佳人,以文艺的笔法,续写了15段悲欣交集的人生故事。

他们每个人都风华绝代、才华横溢、光芒万丈,然而他们的人生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顺风顺水。

在一些重要的人生岔路口上,他们也曾感到迷茫,也曾做过错误的选择。不过倘若我们回过头去看他们的一生,也会觉得对错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

经历了一些人生挫折,可能并不会让我们选择放弃接下来的生活,更打击人的或许是,觉得仅仅是自己需要承受那些苦痛。倘若看到还有其他人在过得更加艰难的生活,有时候反而能让我们多几分信心和勇气。

这大概也可以看作是人性的幽暗面吧。到最后或许我们都能够理解,不管我们的人生轨迹如何,最终都是殊途同归。

李叔同的那首《送别》也曾经带给我许多感动。每每听到这首歌的曲调,总会让我想起过往,想到曾经和良师益友依依惜别的场景——那时的感情是那么的纯粹,真诚又浓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最后李叔同剃度出家,我相信他找到了自己内心的那份盼望的平静与超然。世间纷纷扰扰,有时候反而让我们感到迷茫,感到不开心。

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方面确实是个天才,然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对于他的了解实在是太少,太片面了。

实际上他也是一个自私,功利甚至贪财好色的人。对于这一点,我并不感到特别的意外,因为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才华与一个人的人品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我也更希望能够更加全面的去看待这些所谓的名人,比如莎士比亚,既不否定他在某些方面的创作才华,也不忽视他的真实品行。

三毛的文采,三毛的生活方式,都让我感到非常的敬佩。在旅行中提笔写作,在漂泊中寻觅归宿,这样的人生是我羡慕的,虽然实际情况可能很艰难。

“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纵然人生一直在告别,我也想用真诚去面对每一次聚散,该欢笑时便纵情欢笑,该悲伤时也不害怕表达。

人生一直在告别读后感第十五篇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是高度雷同的,不信看看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邻居。我们之所以喜欢追剧、听故事、看小说,就是因为那是另外一个世界。

我们的内心深处是矛盾的,既向往精彩的人生,又希望长久的稳定。因为精彩的人生往往伴随着惊涛骇浪,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是主角,大部分的探险注定是炮灰。长久的稳定才是老天的恩赐,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侠,最后不也向往牧马放羊吗?

最近的剧荒、书荒,翻到了《人生一直在告别》这本书。作者王臣,书中记录了15段精彩的人生。这可比瞎编的小说好看多了。全都是活生生的人。

作者说三毛,你过一生,抵得上别人好几世。我反而想说,书里的15个人,哪个人的一生不能不抵得上别人的好几世呀!

其中最让我意难平的还是李叔同,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因为爱及这几句话:“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弘一法师还是李叔同的时候,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老婆,母亲去世后,他安顿好妻儿东渡日本。他考入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与房东的女儿发生了一段旷世之恋。那个年代人体模特难寻,为了画画,李书童向房东女儿求助,不料她未有迟疑,答应得爽利。

也许,红尘中这一男一女,男人开口之前,早已存了不可说的心思,而女方早已情谊暗生,他们只是缺一个在一起的契机。他们一起在日本生活了6年,李叔同回国时,日本女子跟随在侧。

然而李叔同38岁这年,把平生所藏大半的西洋油画和美术书籍、自刻和友人刻赠的93枚印章,字画悉心装裱后,送出去。最后他带着几件粗布衣裳,两本佛典,竹杖芒鞋,来到杭州大慈定慧禅寺,剃度出家。

这件事让他家里的两个女子肝肠寸断,据传,日本女子曾追至西湖畔,问他爱是什么?弘一法师说爱就是慈悲。告别的时候,弘一法师送了她一块手表,让她回日本重新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从此,日本女子再无音讯。

作为法师,弘一法师是慈悲的,作为丈夫,他是残忍的。既对不起责任,也对不起爱情。这点让我意难平。但转过来想,人总是要告别的。就算一生一世一双人,死亡也会让恩爱夫妻告别。离别总会来的,或早或晚而已。

这也正如书名《人生不断在告别》,这15个人,取得了别人取得不了的成就,一生比别人几辈子都丰富。但岁月依然会把他们带走,留下一段段传说。

历史长河,古今中外,又何止这15个人呢。人生确实一直在告别。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