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枕草子》读后感100字

《枕草子》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3 23:55:20
《枕草子》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1-23 23:55:20   小编:

《枕草子》是一部描写唐代女性生活的随笔集,作者鱼玄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内心的矛盾与苦闷。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女性对自我身份和情感的探索。通过阅读《枕草子》,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枕草子》读后感(篇一)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创作的随笔集,开了日本随笔文学的先河。清少纳言曾作为女官侍奉中宫,《枕草子》成书于清少纳言的晚年时期,主要内容便是对宫中那段日子的回忆。据说她此时孑然一身,穷困潦倒,本书便于这种背景下写就。 从书的内容来看,大约可以分作三类:类聚的各段,列举“使人惊喜的”、“高兴的”、“难看的”等各种事情,也包括山川草木各项,可以体现出作者细腻的观察和审美趣味;日记的各段,主要是作者在宫里生活的旧事,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的宫廷生活样态;三是感想的各段,主要是作者对自然会和人生的随感。 这其中我个人认为最有意思的是类聚的各段。在这些段中出现最频繁的话是“这是很有意思的”。作者记录身边琐碎的小事,记录能调动自己某种情绪的事物,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最终又都定义为是“很有意思的”。这让这本书看起来很像一本人类观察日记,作者就像一个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好奇地观察着身边的一切,什么事情都感觉是“很有意思的”。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黯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甚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我看到这些内容的第一感受是,宫中生活真的好无聊啊,给人家逼得去观察那些花鸟鱼虫。有一些内容让我觉得这有什么好写的呀,但仔细想想也确实像作者所说的一样,是“很有意思的”。同样无聊的生活,大多数宫女觉得无聊寂寞,偏偏作者能将其过得熠熠生辉。 “九月里的时节,下了一夜的雨,到早上停止了,朝阳很明亮的照着,庭前种着的菊花上的露水,将要滚下来似的全都湿透了,这觉得是很有意思的。疏篱和编出花样的篱笆上边挂着的蜘蛛网,破了只剩下一部分,处处丝都断了,经了雨好像是白的珠子串在线上一样,非常的有趣。稍为太阳上来一点的时候,胡枝子本来压得似乎很重的,现在露水落下去了,树枝一动,并没有人手去触动它,却往上边跳了上去。这在我说来实在很是好玩,但在别人看来,或者是一点都没有意思也正难说,这样的替人家设想,也是好玩的事情。”

我对日本文学大致的印象是讲求“侘寂”、强调“物哀之美”,但是这本书却完全反过来,清新明快,充满生活情趣,能看出作者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可爱的。谁说宫廷里的宫女都寂寞无聊呢?清少纳言便把这单调平淡的日子品得津津有味。了解到这本书是作者在孤独困苦的晚年写下的,便又增加了一分敬意。周作人评价其:“机警之中仍留存着女性的优婉纤细的情趣,所以独具一种特色。” (有人吐槽这本书是古代豆瓣广播、平安时代大V微博摘录,我感觉其实还挺贴切的。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就很适合闲来无事随便翻翻看,还是能翻到一些有趣的东西的,但是认真留出时间读或者花钱买纸质版就没有必要了。

《枕草子》读后感(篇二)

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书,虽说介绍是随笔,但我觉得更像是清少纳言的日记,当然可能随笔也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我看到了很多她的记录,包括山、水、生活中细碎的东西、情节主要集中在宫里的生活,但这些所有的东西里都有着她的个人评判,包括美丑、好坏、喜欢与厌恶等,像极了一个可爱女子的日记本,像她后记里所写的,可能自己也没想到会变成一本书集,本来就只是记录着生活而已。

我觉得她非常可爱,那些细碎的生活细节都让人很有共同感受,尤其是那些各类的“……的事”,比如令人不快的事:越是又急事,越是说个没完没了的客人;令人激动的事:喂小麻雀;值得怀恋的事:一个雨天,百无聊赖之际,找出过去心上人的信笺阅阅读……,她总是把生活中的细节描写地令人感同身受,让人惊呼“是呀,确实是这样呢”,她细腻的心思确实有这样的魔力。所以也就看得非常入迷,当然也和当时她书写的用语比较白话有关,若是《红楼梦》的用词,可能我得打好多次瞌睡才能看完了。

另外实在是佩服她的才华,果然是当时的才女,那些信手拈来的诗句典故真是让人又羡慕又懊恼,其实很多诗句都来自中国的古诗词,果然日本确实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呢,但他们又有了一些创新,以对“和歌”的方式,把古诗词的严谨、隐晦和优美与当时的情景结合,成为了文人之间可以日常交流的语言和游戏的方式,实在是非常有趣。当然也让自己发现自己对于很多诗句都很陌生,遇到熟悉的诗词却又不明典故或忘记前后文,实在是非常惭愧。看完这本书也让我对中国的古诗词又增加了一些兴致,希望今年能够品读一些诗词陶冶情操。像她这么可爱又有才的女子,难怪中宫会给“与她地位完全不相称”的宠爱。

但毕竟她是宫中之人,且有才有地位,算是上层阶级了,清少纳言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善良又有同理心的人 ,但在枕草子里也还是能够看到那种上等人对下等人天生的歧视,认为下等人的一切都可以用“丑”、“不美好”、“羞耻”来概括,对于寒酸的下等人有着天然的讨厌情绪,她爱的是美好、华丽、高贵的东西,这些才能称得上是她眼中的美好。

但她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好奇心的人,包括对着他人的心理活动、路上瞥了一眼的他人故事都有着强烈的想要探究的好奇心,甚至开始在脑海里胡乱猜测,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她真实可爱极了。还有后记里她那些奇奇怪怪并未完全成文的“抄本”,像极了我平日里在日记里、电脑里进行的分类摘抄或感想随写,看到的那一刻,我惊呼“这不就是我也喜欢的记录方式吗”,总是喜欢写下一些其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现在敲着的“书评”(读后感更适合)、影评、梦境记录、流水账日记、电影分类截图、摘抄句子分类……,所以看《枕草子》的时候丝毫不觉得无聊,甚至有种很熟悉的感觉,倘若我生在那个时代又能有幸念过书的话,或许能和她成为好朋友呢。

《枕草子》读后感(篇三)

日本作家清少纳言撰写的随笔集《枕草子》中记录了各式各样她在平安时代的宫廷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和离开宫廷后的个人生活。不光文笔精彩,将人和事物描写的详细具体、活灵活现,其中的内容还传授了读者甚多日本当地的习惯、信仰、及家常。

在第五三段的《桥》中,清少纳言巧妙的运用了“举例子”的描写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世界各地著名的桥:“桥是浅水桥…,相逢桥,小野的浮桥。山菅桥,听了名字觉得很有意思的,还有假寐桥。”(枕草子 98)书中内容也十分丰富,例如这段引述中包括了鹊桥,也就是中国传说中织女和牛郎会面的著名七夕乌鹊桥。在清少纳言的作品中,许多内容都是通过诸多叙述手法而展现给读者的,并非像阅读木讷呆板的文字,“味同嚼蜡”。后面的内容中也不乏包含了许多外国知识,例如我作为中国人却闻所未闻中国铜镜在日本最初是被视为“上等精品,甚见珍重”的存在。

在众多清少纳言描绘的景物或感情中,我最喜欢的一段隐秘于第401页:“落下的东西是,雪。雪珠。雨夹雪虽然稍微有点可僧,但在纯白的雪里边,夹杂在那也是很有意思的。雪积在桧皮屋顶上,最为漂亮,再稍微融化的世界,又落下好些来,刚落在瓦楞上,使得黑白相间,很是好玩…” 清少纳言偏爱记录不起眼的景物,这也导致读者可以时常产生共鸣,给我带来的直观的感受是她可以把平时我只会念叨“好看”却不知该如何形容的事物具像化的描绘出来。

于我个人而言,比书中内容更吸引我的是清少纳言的个人思考。不少现实中或大或小,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被清少纳言注意到并用鲜活的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这使得我对清少纳言的观察能力更加敬佩。于是,在阅读完三分之一的这本书后,我决定在网上搜寻一些关于她的知识以及她著写的书籍。从中我学习到了她的身份不光是作家,也是女性文学家和歌人,我想这也许就是她笔下的文字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据调查,清少纳言出生于贵族家庭,家教及背景都很深厚,自幼便学习汉文著作。不过由于家族日渐没落,最终不幸沦落为了当时皇后藤原定子的女官,好在这个职业也为她提供了素材,得以助力她完成《枕草子》这部开山之作。

清少纳言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虽然用词简洁、质朴,但表达的意思和抒发的情感却恰到好处。最后回想自身,我恍然大悟,也许这就是我和作家的区别吧!

《枕草子》读后感(篇四)

日本作家清少纳言撰写的随笔集《枕草子》中记录了各式各样她在平安时代的宫廷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和离开宫廷后的个人生活。不光文笔精彩,将人和事物描写的详细具体、活灵活现,其中的内容还传授了读者甚多日本当地的习惯、信仰、及家常。

在第五三段的《桥》中,清少纳言巧妙的运用了“举例子”的描写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世界各地著名的桥:“桥是浅水桥…,相逢桥,小野的浮桥。山菅桥,听了名字觉得很有意思的,还有假寐桥。”(枕草子 98)书中内容也十分丰富,例如这段引述中包括了鹊桥,也就是中国传说中织女和牛郎会面的著名七夕乌鹊桥。在清少纳言的作品中,许多内容都是通过诸多叙述手法而展现给读者的,并非像阅读木讷呆板的文字,“味同嚼蜡”。后面的内容中也不乏包含了许多外国知识,例如我作为中国人却闻所未闻中国铜镜在日本最初是被视为“上等精品,甚见珍重”的存在。

在众多清少纳言描绘的景物或感情中,我最喜欢的一段隐秘于第401页:“落下的东西是,雪。雪珠。雨夹雪虽然稍微有点可僧,但在纯白的雪里边,夹杂在那也是很有意思的。雪积在桧皮屋顶上,最为漂亮,再稍微融化的世界,又落下好些来,刚落在瓦楞上,使得黑白相间,很是好玩…” 清少纳言偏爱记录不起眼的景物,这也导致读者可以时常产生共鸣,给我带来的直观的感受是她可以把平时我只会念叨“好看”却不知该如何形容的事物具像化的描绘出来。

平安时代的著名作家 清少纳言

于我个人而言,比书中内容更吸引我的是清少纳言的个人思考。不少现实中或大或小,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被清少纳言注意到并用鲜活的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这使得我对清少纳言的观察能力更加敬佩。于是,在阅读完三分之一的这本书后,我决定在网上搜寻一些关于她的知识以及她著写的书籍。从中我学习到了她的身份不光是作家,也是女性文学家和歌人,我想这也许就是她笔下的文字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据调查,清少纳言出生于贵族家庭,家教及背景都很深厚,自幼便学习汉文著作。不过由于家族日渐没落,最终不幸沦落为了当时皇后藤原定子的女官,好在这个职业也为她提供了素材,得以助力她完成《枕草子》这部开山之作。

清少纳言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虽然用词简洁、质朴,但表达的意思和抒发的情感却恰到好处。最后回想自身,我恍然大悟,也许这就是我和作家的区别吧!

《枕草子》读后感(篇五)

《枕草子》成书于公元1000年左右,正是女流文学繁荣的平安中期,作者清少纳言身为一条天皇中宫藤原定子的女房,在随性记录着四时风物、宫廷趣事之外,也亲眼目睹了中宫一家盛极而衰、生离死别的惨剧。《枕草子》含蓄隽永的文风,使得清少纳言绝不会浓墨重彩的描绘那些影响王朝命运的重大事件,只在风动帘帏的一刻,泄露出些许消息。

藤原定子(977年 - 1001年),出身藤原北家嫡流,家族世代摄关(摄政、关白的简称),掌控朝政,连皇权也不能与之抗衡,其基础正是藤原家的女儿和天皇世世代代的婚姻,确保每一任天皇都留有藤原氏的血。藤原定子的父亲藤原道隆、祖父藤原兼家均为权倾朝野的摄政关白,身为长女的她,入主后位,是从出生起便注定的命运。

正历元年(990年),十三岁的定子进入年方十岁的一条天皇的后宫,初为女御,旋即被册立为中宫(因前任天皇的皇后尚在,道隆遂将“中宫”这一皇后的别称拆分出来,作为女儿的独立称号,却不料为日后定子的不幸遭际埋下苦果)。此后,藤原道隆权势益炽,次女原子为东宫居贞亲王妃,三女为东宫弟敦道亲王妃,而最末女则入宫为“御匣殿”,成为一条天皇的女御候补。四女均入主近支皇室的后宫,日后被称为“中关白”的藤原道隆几乎必然的锁定了自己一脉的外戚身份,这在作为外戚掌权的藤原北家来说,也等于锁定了族长之位的流传。

确保这一点后,道隆开始提拔自己的几个儿子,嫡长子藤原伊周年仅二十一岁便位至内大臣,超过了时任权大纳言的叔父藤原道长,为日后叔侄之争埋下引线。嫡次子藤原隆家也于十六岁便任权中纳言高位。这期间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自不必说,而其父女情深,兄妹欢聚,也都在《枕草子》中历历记录。关白公的幽默风趣,几位公子的翩翩风度,中宫几位妹妹的端丽容貌,都曾使清少纳言为之折服。或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清少纳言与定子间亲厚的感情,使其对道隆一家有明显的偏爱。

《枕草子》中记录过中宫一家昔年在登华殿团聚的光景,关白道隆公和夫人觐见,中宫的妹妹们也来此相聚,清少纳言那时进宫不久,躲在帘后窥看,不料被道隆发觉。

道隆还曾对中宫的女官们玩笑说,

对女儿的疼爱与作为父亲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而这一切,在藤原道隆的遽然去世后分崩离析,定子兄妹结局之悲惨,为权力斗争之残酷作了注脚。

长德元年(995年),正值壮年的藤原道隆急病退位,凑请嫡子藤原伊周(定子同母兄)代理摄关之权,但天皇只应准了其“内览”的权力,赐予摄关仪仗。伊周名份未定,而道隆之病已回天乏术,数日后便即薨逝,得年仅四十有二。道隆过早的去世,使一切精心布局化为泡影。二十一岁的伊周,虽在先父的一力安排下位极人臣,主理朝政,距关白之位一步之遥,但他久被压抑的两位叔叔却早已蠢蠢欲动,道隆一死,再无人可弹压。

相较于年轻气盛,政治手腕尚稚嫩的伊周,藤原道兼(时年三十四岁)和藤原道长(时年二十九岁)显然更为老练,他们与一条天皇的生母、同胞姐妹藤原诠子结盟,获取了这位颇有影响力的皇太后的全力支持。所以日后,当道兼成为关白仅数月后去世,伊周又与道长争位时,即使一条天皇心中属意妻兄伊周,却不得不屈服于母亲的意旨,立道长为关白,从此国家大事均落于道长之手,天皇对于自己的婚姻与继承人皆不得自主,以至抱憾而终。

道长得势后,效仿兄长道隆,将几位女公子均送入后宫,以稳固外戚地位。长女彰子入一条天皇后宫,后封为中宫,替代了定子的地位。次女妍子入东宫,后为三条天皇中宫,替代了道隆次女原子的地位。四女威子为后一条天皇(道长外孙)中宫,“一门三后”,道长成功窃取并实现了长兄道隆的野心,藤原家的摄关之治于道长手中达到极盛。

在这男人们争权夺势的修罗场中,女人是棋子,是点缀,也是无辜的牺牲品。

伊周失势后,妹妹们失去保护人,迅速的凋零了。中宫定子死于难产,东宫妃原子于孕中忽然呕血而亡,四女御匣殿也在临近生产时不明而死,相形之下,代替她们的道长女儿们都先后顺利诞下了继承人,其中关窍,不能不令人生疑。

清少纳言993年进宫,1000年中宫逝世后离去,短短7年,却经历了中关白家从极盛到衰败的剧变。在《枕草子》散漫随意的日常记录中,我们虽然不能直接窥见政治的波谲云诡,但它投下的阴影却渗透纸页。

一条天皇与定子少年夫妻,情爱甚笃,这在道隆公在世时是世人乐见其成的佳事。在前述登华殿一节的结尾,一条天皇和东宫分别派人来屡次催促妻子回宫,一条天皇对定子的感情自不必说,诗歌唱和、缱绻缠绵,东宫与原子想必也两情相悦(日后原子吐血而亡,继位为三条天皇的东宫对道长的不满其来亦有因)。

道隆死后,这份感情却成为天皇夫妇的负累。长德二年(996年),伊周和隆家遭流放,定子此时正有孕在身,出居二条宫自己家中,受此事刺激愤而出家。生下皇女后,天皇有心接她回宫,但因其出家之身遭到非议,只得在中宫职司的办公处开辟了一个角落供定子和服侍她的女官们居住,晚出早归去看望定子。中宫职司鱼龙混杂、条件艰苦,但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一无抱怨,反而记录了堆雪山、看月亮、与殿上人唱和的琐事,对中宫后来重返宫禁一事不过夹杂其中轻轻带过。

长保元年(999年)11月7日,定子为一条天皇诞下第一皇子敦康亲王,嫡长子的诞生本是普天同庆的喜事,此时却全然为藤原道长的精心策划所掩盖。就在同一天,道长将年仅十一岁的长女藤原彰子送入一条天皇的后宫,封为女御。这不过是诸多“巧合”的一例,日后但凡遇到定子的重大节日,道长必然别出心裁,安排宴会召集公卿,使得无人为定子庆贺。更令定子步履维艰的是,长保二年(1000年),在道长屡次请求立彰子为中宫后,一条天皇做出了折衷的决定,封定子为皇后,而将中宫的名位给予彰子,造成了史无前例的“一帝二后“的局面,开后世同一位天皇的”皇后“和”中宫“两宫并立的先河,而这一切却又不得不追溯到藤原道隆昔年拆分两宫的举动。就在这艰难的一年中,皇后定子再次有孕,心力交瘁的她在诞下女儿后,胎衣不下,在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撒手人寰。兄长伊周抱尸痛哭,不忍离去,一条天皇亦整夜未眠,泪满衣襟。

在定子身后,幼女媄子内亲王幼年夭折,长女脩子内亲王虽然得父皇隆宠,但终身未婚,并且拒绝了道长夫妇收为养女的提议,依附舅舅隆家居住,而第一皇子敦康亲王虽为父皇属意且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却终于不能得立东宫,为彰子所生的皇子敦成亲王所代替,即使在敦成亲王退位,彰子提议遵循一条天皇的遗愿,立敦康为东宫的提议也被父亲道长拒绝。两次与皇位失之交臂,敦康年仅20岁便死去,只留下一位孤女,中关白家日后一蹶不振也正是此因。

譬如曾为登华殿团聚增色的关白公嫡长孙松君,作者写他的出场是,

这样一位被祖父视为珍宝的可爱公子,经历了家族剧变,在父亲死后,行为变得荒诞不经,留下了“荒三位”这样的恶名,而其与当子公主的逾矩之恋,则又是另外一个悲伤的故事了。藤原道雅(乳名松君)死后,中关白嫡长子伊周这一支血脉断绝,嫡次子隆家的子孙也从此未能列位公卿,藤原道隆子孙零落,藤原北家嫡流从此为道长血脉所占据,直至武家时代来临。

《枕草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写出,摄关政治走向全盛,而作者却投身在那即将败落的阵营,眼见着那些昔年对她亲厚有加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这日常琐屑的记录,正是对无情岁月的一种对抗,是滤去所有痛苦难堪的渣滓后,一点澄澈的美好。

正历四年,清少纳言入仕中宫时已二十七岁,与丈夫育有一子后和离,而中宫定子年方十七,二人间有十岁的年龄差,而论家世,清少纳言的父亲不过是从五位的肥后守,在侍奉中宫的高级女官中出身平平。地位、年龄均相差悬殊,却她们之间却结下了超越主仆的情谊。定子去世后,清少纳言黯然离宫,拒绝了道长的亲自邀请,不再出仕于新皇后彰子,此后风雨飘雨,贫寒终老。而这两位女子的结缘大约是因为,她们都是才智机敏、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枕草子》中所记之事许多已是定子落寞时期,在道长的赫赫威势下,这位青年皇后仍然保持着应有的风度和情趣,令人折服。

“香炉峰之想如何?“是清少纳言与定子最著名的对答,世人多因此称赞清少纳言的机敏,但定子的才思也可略见一斑。

白居易有诗,“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定子欲赏雪,却问香炉峰的雪怎么样了,而清少纳言随即卷起帘子,毋需明言,暗合诗意,是她们之间的默契。

清少纳言因为避忌暂时退出宫廷居住在私室的时候,定子便差人送信过去,表示因她缺席的无聊,催促尽快回宫。

在浅绿色的纸上,由宰相君代笔,很有意思的写着道:

清少纳言为人颇有些孤芳自赏,她曾说:

于是定子在某一日被兄弟姐妹环绕着,清少纳言不得靠近之际,特特掷下言语:

而对此,清少纳言的回答是:

是表示能被中宫惦念,即使是末等的想念,也知足了。

而尤为令人感动的,是中宫离世前的最后一个时期,当时风传清少纳言为藤原道长所招揽,将要为彰子效忠,清少纳言迫于留言,不得不退出宫中。定子派人先后送来了很好的纸张和高丽缘沿边的坐席,并且传话道,“早点进宫来吧。”只因为清少纳言曾经说过:

不过是随意闲聊,连说话者本人也几乎忘却了,身为中宫的定子却牢记着,派人秘密送来,这样的心,能不感怀?”因为喜欢,心也乱了,觉得不晓得怎么样说的好。“清少纳言这样说着。

大约是为流言所困,清少纳言仍然迁延未入宫,在一段时间未通消息后,忽然一日收到定子的信,

因为棣棠花色黄,有如栀子,栀子在日本称为“无口”,所以用棣棠花瓣双关无言。这其中曲折幽微的心思,也只有这样的中宫和这样的女房才能懂得。于是清少纳言终于忍辱回宫,陪伴定子直至宿缘终结那一日。

全书的最后一篇题跋中提到写作此书的一段因缘,也正是从定子起。后人为此书定名《枕草子》,大约也正是从这段对话起吧。

《枕草子》成书的平安时期,也是日本古典文学的极盛时期,以藤原氏女眷与天皇婚姻为基础的摄关政治催生了一批女性作家,清少纳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与《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和泉式部日记》的作者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期三大才女。物语文学和日记文学在当时已经风行,而《枕草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日本第一部随笔集,开启了日本散文文学的先河。

清少纳言用兴之所至的笔,随意记录着宫闺生活中那些琐屑的小事,林文月的这段译文尤为优美。四季的佳妙处,今人已很难有机会体味,便是作者同时代的人,也未必能体会这幽微。

她称赞舞女的衣衫,记录五节的仪式,聆听蝉鸣与莺啼,在寒冷冬夜与相爱的人拥被而眠,卧听撞钟声。她用文字收集漂亮的物事,漂亮的颜色以及漂亮的人,“一条朝的四纳言”在她笔下风姿宛然,也不避忌讨厌的事,用刻薄的句子写那些可笑和可憎的人。至于性格,清少纳言有着目无下尘的骄傲,出于她的才华,也出于她贵族之女的身份,对于地位卑微的人有着露骨的轻蔑,这是当时贵族与平民,甚至高等贵族与低等贵族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以身份定人之高下,在同时期的《源氏物语》里亦然。

同时代的中国正处于宋太宗和宋真宗治下,王朝初定,璀璨的北宋文学群星们尚未登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尚处于唐朝影响之下,盛行唐风,以白居易最受推崇,《枕草子》中多有引用或化用白氏诗意处,而从众人的对答中,也可看出有学识的殿上人和才女们对中国古代的典故了如指掌,可以随意引用。

而在西方文学史上,公元1000年左右尚属中世纪中期,古希腊的文明之光已经式微,漫长的中世纪为无趣的宗教文学所统治,间或有一两部英雄史诗出世,也鲜少有留存到后世的。可以说,在十一世纪这个时间点上,唐宋帝国及受其影响的东亚诸国,在国力和文化上均远胜于欧洲诸国,而在数百年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的爆发期,中国却在八股取士的禁锢中越陷越深,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