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且仅有》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平凡的故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的重要性。文章中,每个角色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却又无法独立地实现。只有通过合作与团结,他们才能共同实现目标。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同时也教会了我珍惜身边的人和关系的可贵。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一)
这真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好书。女性的力量,在身边人之爱、照护、关注细节、热爱生活之中,得到了展现。如果三人的性别都反转,难以想象会是怎样的状况。林晓桦在家庭中看似扮演的是传统的女性角色(没有工作、在家照顾家庭的妻子),但这并不是反女性主义的。她对家的照顾、她对丈夫和儿子的照护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她得到了尊重。所以关键并不是角色,而是尊重。如果获得尊重,家庭妇女的角色也可以是女性主义的;如果没有尊重,职业女性的角色也可以是反女性主义的。林晓桦是一个聪慧的女人,她并不是因为无法在公共领域获得成就而囿于家庭生活。她的父亲也惋惜她没有继续学术工作。可能是命运让她承担了照顾家庭的角色,但这根本上还是出于对于丈夫和儿子的爱。希望有一天,在儿子长大,丈夫病情更稳定之后,她可以继续自己的学术工作,她也能够在公共领域展现自己的力量。两者都是有意义的。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现在读了一半,我非常的感同身受,找到共鸣。书中的林让人敬佩,既写了林顿从出生逐渐长大的过程,汇总了经验和方法,又写了遇到的人和事。想到了几年前的一段时期,带孩子四处求医和找培训治疗机构。四岁的儿子不会说话,被权威的医院和机构诊断为中度自闭症。测试中他不断用玩具敲打着书柜,和喜欢转圈的行为,被告知这是自闭症典型表现。我并不觉得天塌了,因为正如书中所述,他是我有且仅有的孩子,如果真如医生所说,我愿意用余生陪伴他。在机构中,我并没有看到希望,所谓的“海龟老师”还没有幼儿园老师更有耐心和热情。庆幸孩子遇到的第一任教师们,感谢她们的耐心付出,原话大概是这样“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没朵花都有自己开花的花期,早和晚并不代表花朵的好坏”。老师对我说,你的孩子并没有任何问题,除了不愿开口,他比任何一个孩子记忆力都强很多,是第一个记住所有小朋友名字的孩子。至今我依旧认为那是误诊,四岁的他喝过汤药、扎过针灸、参加过康复训练,承受了不该承受的东西。在康复机构外边,家长们都是满面愁容,负面和沮丧的,逢人便说我们是辞掉工作来到大城市给孩子看病。我的孩子在四岁之后语言突飞猛进,那句爸爸妈妈虽然有点迟到,但是我感恩我的幸运。现在的他偶尔顽皮,偶尔捣蛋,却依旧是一个乐观开朗、善良温柔、活泼可爱的孩子。为人母之后看不得任何孩子受委屈。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三)
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世界是怎样的?当至亲至爱的人是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生活又有哪些不同?自闭症谱系障碍者如何能走入所谓“正常人”的世界?这些问题是我们大多数生活在“正常”世界的人所不能体会也不能思考的事情。 可是主人公“林珊”却面临着这个问题,作为数学博士丈夫内森是轻度自闭症,他们的孩子林顿是阿兹伯格综合征,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所面临的挑战是很难想象的。或许得益于“林珊”受教育程度较高,也或许是她天生拥有强韧的灵魂,在对内森和林顿的陪伴中,她逐渐摸索出对两个所爱之人的干预办法,逐渐让他们能学会融入“正常人”的世界。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缺乏学习能力,这不是说他们的智力有所欠缺,只是他们无法有效的获取外界的信息,有人把谱系障碍者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这个说法颇为贴切,因为这些障碍者的灵魂自成一派,拥有一个独属于他们的灵魂宇宙,如何能将不同的“宇宙”联通,这是很多从事谱系障碍研究者需要攻克一生的问题。主人公“林珊”努力站在谱系障碍者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努力帮助丈夫和孩子,但作为读者的我站在“林珊”的角度去看待生活时,在充满希望的段落中感到了丝丝心酸,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也许,在别人看来,我们这样的家庭理应生活在痛苦中-无时无刻都该痛苦,似乎痛苦才是和病症、异化相匹配的情感,但事实上,其实是我们这样的家庭,快乐和幸福的方式也有很多。”努力在不幸中寻求幸福或许也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很多年前,《海洋天堂》曾经掀起过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关注,如果大家能更多的关注和了解,或许能帮助障碍者和他们的家庭多一点点希望的道路。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四)
作为一个母亲,自始至终,我都只有一个想法,希望我的孩子健健康康的长大。虽然他也会调皮捣蛋、上蹿下跳,每天折腾得我身心俱疲,但我也倍感幸福。因为相较于另一群妈妈,我已然非常幸运。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五)
自闭症,又名孤独症,发病率约为百分之一左右,国内自闭症人群已超千万。自闭症常发生在三岁左右的儿童身上,以往家长可能找不出原因的智力发育低下、言语发育迟缓、社交能力缺乏、兴趣爱好狭窄等状况,也许就是自闭症引发的,而自闭症谱系障碍就是得了自闭症后并发的多种发展性的障碍,基本就是儿童自闭症的代言词,也是自闭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作为父母或者即将为人父母或者终将为人父母的人,都得多多关注孩子的这个方面,怎么去辨别儿童自闭症?怎么去照顾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如何帮助自闭症患者打开封闭的世界?《有且仅有》也许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有且仅有》是上海作家于是以好友养育自闭症谱系障碍孩子的真实经历为依据、以虚构和非虚构交替记录、以科幻的设想探讨未来脑科学和AI所能做出的帮助的长篇小说,整体内容相当的丰富,可以看到一个母亲养育自闭症儿童的全过程,可以学到帮助自闭症儿童的经验和办法,更重要的是看似科幻的部分,其实是一种看待自闭症的全新思维,我们往往希望自闭症儿童可以走出自己的世界,融入外面的世界,但这往往只会逼迫无所适从的孩子假装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就像林珊对儿子林顿说的那样,“你的思维方式是方的,世界是圆的,但你不需要把自己的脑袋弄圆,方脑袋变成圆脑袋,那才真是坏了。我们只需要在方和圆之间造一个缓冲地带,里面放的是你适应周遭环境的工具。”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我们需要的是找到连接的通道,而没必要强求每个人都一模一样。
而每个用心养育自闭症孩子的母亲都是非常伟大的。为了孩子,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因为孩子的童年有且仅有一次;有了孩子,母亲才成为母亲,但孩子是一张白纸,母亲也是一份全新的挑战,母亲也得自我修行;作为母亲,必须隐藏自己的恐惧和焦虑,保持冷静和期待,为孩子义无反顾地去做任何事,尤其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自闭症可能是先天遗传,也可能是家庭环境影响,对自闭症了解的越多,林珊也发现自己的丈夫也有类似的症状,美国丈夫,混血儿子,来自中国的林珊可以说拯救了这个家庭。
“对自闭症小孩来说,早一天干预都是好的。”越早发现越早帮助,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且仅有的,希望通过这本书可以让大家多去关注儿童自闭症。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六)
首先,自闭症不是天才病,不要用少数的光芒概括一整片夜空。
其次,不管是否属于自闭谱系障碍,每个人都是有且仅有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地方。
很多事,比如共情、体谅他人,读懂言外之意,对话时的微表情......不仅自闭症的孩子要学,属于大多数的“正常人”也要学。
第三,不以大多数人的标准要求自闭症患者,更不要以少数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必须去接受和宽容,只要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那不是他们的全部。
后记中作者写道,这本书的重心慢慢地从亲子关系拓展到了整个家庭,包括该如何维持谱系障碍者的婚姻。
自闭症是伴随一生的事情,就像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有人至死都不懂得处理与亲人之间的关系,不懂如何被爱、如何爱人。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七)
好感动,甚至说感动都有些俗气,因为是有这样的接触经历的,我有种想要推荐书给需要的人的冲动,又有点害怕会唐突,因为正常人的世界很宽广,但也很单调。
很奇怪,一边读一边发现哦,或许在某一些时刻,我也有一点点自闭倾向,比如不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则,人们交往的种种要求等等,好多好多释然。
这本书也蛮有趣,是林晓桦老师和于是老师的合著,以前也看过自闭症小孩写的文章,这本却有一点科幻的色彩,哲学,心理学,美学,科学,种种交织在一起,真斑斓。
书里有好多好多智慧的言语:
因上精进,果上随缘
良好互动的前提必然是自身进退自如,屈伸自觉
不顶,不丢,人走我随,知己知彼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无论什么事,自己想明白,最重要
东看看,西看看,近看看,远看看,仔细看看,随便看看,醒着看看,梦里看看,东西南北中,点线成面,让零散的只是成为系统
谁是这个世界局促的灵魂,必须一遍遍重温所有的已知?
定义需要再定义
不要小看猜和凑的过程,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这样试水深的,都要在模糊的估算中确定方向
旧劲不去,新劲不生
交谈有时候不是为了确证事实,而是为了沟通
......
原来这不仅仅是自闭症或者有着其他病症的人的世界,而是我们所有的家园。
很喜欢老师在最后说的:
“文字是对体验、历史、思考、时代的综合呈现,写作者的成长不仅要体现在文辞、构思上的纯熟,还要有价值观的进步,对世界的过去和未来的认知的逐渐深化。文字的世界要观照自我,也要映照他者。”
“正常人的世界很宽广,但也很单调。我始终认为,我们应该多多了解小众群体,这对拓宽正常人的主流世界观是很有好处的,会让未来变得更好。”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八)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的真正定义,总是将其与ASD搞混,我想很有必要在这里重申一下:“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
“该病系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Asperger1944年首先提出,仅比Kanner发现孤独症晚一年。目前该病病因不明,发病率可能远高于儿童孤独症,对儿童精神健康危害甚大。
研究显示,遗传基因、生物化学、过滤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环境问题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原因。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概率为0.07%,即平均每一万名新生儿会有7名是患者。”
以前我也曾一度默认AS与ASD是一样的,直到后来发现有个同学的父亲和学弟都是典型的AS,我才彻底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我现实生活里唯一接触过的这两个AS患者智商基本上都异于常人,一个是当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医学生,另外一个是法学双博士。
只是这二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一直困难重重,经常给人一种性情冷漠、偏执、不太好相处,让人想避而远之的感觉,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格障碍吧,但是他们的语言天赋异禀,一个在80年代自学了日语,用以撰写医学论文;一个自学了德语后,从此旅居德国……
要是看过电影《模仿游戏》的读者,不难发现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阿兰·麦席森·图灵也是典型的AS患者。
所以这部小说里的男主中美混血儿林顿的智商与学习能力异于常人,除了他父母内森与林珊都是学霸的原始遗传基因之外,与他的AS也有部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AS患者都具有高智商。
当林珊发现其子林顿遗传了其夫内森的AS后,她积极主动地对这两个她生命中的至爱上帮下扶,以她自己的睿智学识与坚强的力量,在触摸忧伤的同时,追赶彩虹天堂的灿烂星光……
2037年,长大成人的林顿成立公司,研制了协助自闭谱系患者与外界沟通的设备——脑波仪,以现代脑科学以及AI技术干预、改善AS患者生活的可能性。
这部小说以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展望AS患者的光明前景与美好未来,就像鲁迅所言:“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九)
《有且仅有》
作者:于是 、林晓桦
前段时间韩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火了,讲的是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天才律师,进入律所后接触社会百态的故事。
从这部剧中我才第一次对自闭症有了一些了解,我曾以为这个病.症它就是单纯的不理人,但是没想到自闭症也分很多种类,也许有些人群智商高,记忆力好,有些人群无法接受教育,有些人能够进行基础社交,也有些人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神游----每一位患者都是不一样的。
在带着这样的基础了解后,我读了《有且仅有》这本书,因为对自闭症有了那么一点的好奇心。
这本书是一位母亲分享自己养育自闭症孩子的真实记录,同时还嵌入了一些虚幻色彩,虚幻和现实交错,既有2007年起母亲的自述,也有记录2037年孩子的日志。
在意识到孩子有自闭症后,她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博士就读,专心在家照顾孩子,她并不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个只会待在家里的小孩,她想让他成为一个可以进行正常社交和工作生活的人。
在黑暗中不断地摸索,她渐渐找到一些能够安抚孩子,趁早干预他病.症的方法,但在越加了解孩子病.症的同时,她却发现自己的丈夫也患有同样的病.症,甚至更加严重。
她该如何让丈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不太相同?
如何让他意识到,他需要和孩子一样进行特定治.疗?
在丈夫工作和生活上都遇到挫折,甚至怀疑她与他结婚的目的时,她又该如何自处,调节家庭和心理问题?
......
她不想将自己的家人称为病人,所以她说,自己的家人是有且仅有的个体。
看完整本书,我不得不感叹,这样的母亲实在是伟大,她自身有一种自己也未曾认识到的力量,坚强地接纳孩子和丈夫,成为他们的依靠,也彼此依靠着。
据研究表明,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不在少数,如果早期就能发现,对他们进行干预,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也许他们会有显著的改变和进步。
“如果你的思维方式是方的,世界是圆的,但你不需要把自己的脑袋弄圆......只需要在方和圆之间放一个缓冲地带,里面放你适应环境的工具......最终大家都能适应彼此。”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十)
《有且仅有:一个自闭谱系家庭的回忆与未来》首先让我更了解了自闭症这个群体,曾经我以为自闭症仅仅是缺乏一定的沟通和社交能力,总是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刻板和重复的行为。但通过书里这位母亲对自己自闭症孩子的照顾和干预,让我们也了解到身处黑暗中的孩子与母亲的无力和痛苦,但是正是因为这份有力量的爱才给了自闭症孩子更多的关怀和希望。 林晓桦作为书中主人公的原型,给读者讲解了自闭症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事情。三岁半的孩子刚刚摘掉尿布,对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晚了,但是按照自闭症孩子的标准,这已经是跨越了很大一步。家长不能对着自闭症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试图得到自闭症孩子的反馈。因为他们时常听着听着就跑了,更不用说思考故事情节。 自闭症家庭所经历的考验并不仅仅有这本故事里呈现出来的,大团圆的故事结尾,让我们读者心里多了一丝心理安慰。畅想着更多的自闭症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也能慢慢恢复正常和乐观的幸福生活。自闭症谱系在任何时间,任何社会都属于小众群体,能够被大多数人看见,并且感受这其中的特殊性也是一种进步,但风雨飘摇之中,他们受到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太多太多。 其实有些自闭症患者的症状需要长期生活才能被看见,而且并不和自己想象的那么明显。不过许多自闭症儿童都有十分可爱的特点,林顿和母亲的家也慢慢变成了自闭症患者的俱乐部,在一次次聚会中讨论医生推荐的书,听着各自孩子们的家长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困扰,自闭症儿童像是一群迷路的鸟儿,在一次次团结互助中,终于再次结伴成对,更坚定勇敢。 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比较笨拙,所以在融入他人的生活中虽然做尽了努力,但也可能是结果不如自己的心愿。自闭症患者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些温暖的力量会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发光发热,有勇气的活在当下,无论是多么傻气的事情,书里的自闭症患者们的亲人也要享受自闭症患者的好意和进步,林晓桦的经历,这里面的各种艰辛和辛酸,不是我们轻易能够体验到的。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十一)
我时常觉得ASD谱系是演化跟人开的一个恶毒的玩笑。人类明明是社会化动物,演化却偏要生产出一些无法也不想跟他人产生联结的个体。社会化对人类如此重要,以至于人类发展出复杂多变的行为模式来实现个体之间的联结、推动团队的行动,演化却偏偏把一些人的神经网络扭结成特殊的形状,精准地避开能实现跟他人产生个体联结的部分。
人类如此定义幸福:被看见、联结、成为比自己更大的东西的一部分。
演化却轻蔑地一笑,像个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一样开始挑战存在的根本定义:一个没有社会化模块的社会化动物还是人类吗?一个因跟他人联结而痛苦、毫无联结欲望、因在自己的世界里跟ta选定的对象(不管是动物、植物、真菌、数字、物理,还是什么别的玩意儿)联结而感到平静的人,ta所定义的幸福还是幸福吗?
在人类的所有其他拼图都严丝合缝地彼此嵌入成一张图画的时候,演化却说,让我们做一块哪里都嵌不进去的拼图吧,看看它是会切掉自己的一半强行伪装成一个可嵌入的拼图,还是有足够的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图画的中心、以某种极度优秀的补偿效应让其他拼图愿意切掉自己的一部分来追随它。
这种make it or break it的命运,是最让人感到痛苦的部分。
在《有且仅有》的故事里,有非虚构的过去和现在,也有虚构的未来。
在非虚构的过去和现在里,一位母亲以200%投入的献身精神一点点摸索重塑ASD谱系孩子的那块无法嵌入的拼图——找到方法、找到规律、总结出技巧,把拼图的这一块拉长一点、再拉长一点,那一块缩小一点、再缩小一点,让拼图能跟自己拼起来,跟老师、同学拼起来,跟更大的世界拼起来。
太极推手成为一种隐喻,帮助拼图找到跟其他拼图联结时的恰到好处的距离和力度——不要发力过猛把别人撞开,也不要离得太远而脱落,人与人的距离,应该是恰到好处的”粘住“。
数理逻辑和《吉尔伽美什》成为一种隐喻,帮助拼图理解”格格不入和遍寻不得的悲伤“——人生原本就是失去的故事,事情很难按照OCD的要求去进展,意外会发生,发生时会让谱系人士悲伤、崩溃,但是再悲伤、再崩溃,仍旧要继续往前、努力抵抗自己回缩的意愿、抻开自己疼痛的肢体,增加自己能填入那张人类大拼图的可能。
这很实际,因为融合失败的社会、或是天生不同于绝大多数的神经连接方式,都无法改变。人不能改变他人,只能改变自己。
这也很悲伤,因为这种策略的前提是我们的社会在融合性上是失败的——人类社会仍旧默认联结是存在的第一要务,不联结的存在,只是负担,没有价值。
这种必然存在的悲伤由故事的非虚构部分来填补——在作者畅想的未来里,搭载AI的可穿戴产品终于可以在神经连接方式的典型与非典型之间搭起一座桥梁,AI给出的行为和情绪建议终于可以让谱系和非谱系人士的区隔变得模糊,让无法嵌入的拼图可以嵌入,同时降低这种违背真实自我的痛苦。
我还是要说,在非虚构的过去和现在里,母亲和ASD谱系的孩子都是幸运的。他们在这一路上无比孤独艰辛,却也遇到了无数伸出援手的人,在智识上、心理上、情绪上、实物上都托了这对母子一把。这位谱系儿童尤其幸运,他的母亲有超出常人的冷静、智慧、大度、坚韧、实际,才让一切成为可能。我尤其喜欢母亲和父亲之间关于ASD谱系人士和非谱系伴侣之间的纠葛,极其真实,却在关于ASD谱系描述的文本中缺失,直到这个故事给出了详实而真切的描述。
这个故事,尤其是非虚构部分中母亲摸索出的针对她的ASD谱系孩子的独特的教育方法,应该可以帮助到一些面对同样的困难却没那么幸运、更加缺乏社会支撑(比如生活在全员内卷的东亚社会)的母亲。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十二)
翻开之前绝对想象不到是这样一本书,简单说成一本自闭症科普书实在太太狭隘,它是林女士一段艰难但精彩的人生剪影,她不断用自己宽大的胸怀、不懈的思考、努力另辟蹊径地理解这个世界。
阅读的时候常觉得自己也在重新看待生活,宛如另一种非常规的的认知科学。自闭症是一种大脑发育迟缓的病症,林女士画给医生的“星云图”给我留下来了太深的印象,教育体系下的学习模式像是刻板的阶梯,为了适合大多数孩童的众数设计,而林顿的路径则是混乱的,他不是学不会、跟不上,这些评价都是以所谓“正常”的标准在苛求他。如果把自闭症这样程度算在外,我想每个孩子也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有时快有时慢,怎么也学不懂的时候往往是方式不适合自己。多方尝试、尽情吸收,不逼问不要求,给足空间,才是我们需要的。这个意义上来说,考试一定是“反学习”的。从社交规则到数学、语言、阅读,书里展现了林顿所有“我在学”的积极态度,令人肃然起敬的动容。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又很有自我疗愈、自我养育的作用。林女士是我们每个人所期待的、闪着智慧的光芒的、宽容耐心的妈妈,不过度表扬不严厉批评,永远认真思考,从解决问题出发。不用期待天降好妈,也不要觉得非得生个孩子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从现在、从自己开始吧。
书的后半部里,林女士与丈夫内森的矛盾让我感到十分熟悉,正是我最近经常遭遇的问题。在交流中我们需要多大程度地理解、照顾对方的情绪,从而选择合适的回复?一方面,我们渴望坦诚相待,但太消极的诚实无疑是伤人的利器,因为对方的缺陷、过错、失败是事实就可以轻易谈及吗?另一方面,过度在意对方的评价是自我定义权的让渡,是完全敏感、虚弱的心理防线,更是一种过度的恶性联想“她说我不好->她否定我整个人生->她不爱我”;反过来,处处小心对方的反应也是一种弱化对方的思维陷阱,很多时候他人并不如我们想象的脆弱,我们也不必对他人的情绪时时刻刻负责。拒绝包揽一切是课题分离的开始。
最后,我依然警惕林女士的一些想法,比如将养育作为一项事业,比如忘记丈夫曾经给过的痛与伤害只享受当下的爱和温柔。在绝大部分女性经验里,这些想法都会带来无法承受的恶果。她是身在局中的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她自己不愿意放弃坚信人的善良和未来一定有幸福的结果,并非场景里的唯一选择。这个意义上我无法称她为勇士,但依然敬佩她学习一切、包容一切的永恒宽大的心。
最后放一些我喜欢的片段:
>> “我是个讲求实际的人,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会千思万想,深思熟虑,但终究是要着手解决问题的。就算我能一个接一个解决现实问题,事实上,也有很多问题是我解决不了的。然而,我不是专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我也不是为了教育谁、改变谁而存在的。对家人来说,我存在的意义是为了陪伴他们。我还有自己的存在价值需要我自己去努力实现。想明白这一点,我整个人就能放松下来。不知道这样说,算不算你期待的答案?”
>> 那几天,我强迫自己从自闭症的命题中走出来,钻进费马的数学世界。但人类智识的历史告诉我:人类引以为傲的推理能力标示的不是人类的成功,而恰恰是人类心智的局限性。出于严密性的需要,定义可能需要再定义。逻辑需要建立,但分析的过程不一定产生新的观点,只是发现,而非发明。定义需要再定义。我们对彼此的确证、对自我的认同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 “我也会伤害到你。我期待你百分百地信赖我,甚至百分百听从我的建议,其实那就是一种伤害。爱的谱系也很广泛,从一端到另一端,我们可能花一辈子也研究不完爱的所有可能性。彼此伤害是爱人相处中不可避免的事情。”
>> 所以我不介意、不悲伤,反而觉得长舒了一口气——世间不成功的沟通数不胜数,又有几个人能有第二次机会,以文字再证自己的爱和努力?还能当天当夜确保这次的沟通有效,心里踏踏实实地相拥入眠?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十三)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自闭症儿童数量也超过200万,这就意味着,我国有超过200万个家庭的父母需要付出数倍于普通家庭的精力与心血,来养育他们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就像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有且仅有》就是一本讲述如何养育自闭症儿童的书籍,故事由虚构与非虚构两部分组成。作者是上海作家于是和书中母亲的原型林晓桦。这本书会让我们了解一个自闭症家庭真实的经历。
在书中,母亲林珊在养育儿子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也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有着极大启发,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人生智慧: 一、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 林珊是在儿子4岁时,意识到他的反常。因为她发现儿子无论怎么引导,都不开口说话、都不跟任何人互动、也都拒绝和任何人眼神交流...... 很快儿子林顿就被医生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三级,也就是我们说的自闭症。 此后,面对儿子的成长问题,林珊尽全力见招拆招,出现一个解决一个。在解决问题期间林珊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帮助林顿学习知识或者生存技能。比如,小卡片,打太极,平行宇宙陪伴等等。 但即便如此,林珊在结果上或者说在成效上一直持有的都是“不太当回事儿”的态度,她只要确保林顿在学,学的快慢,学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学。林珊一直坚持能做一分是一分,过程是过程,结果是结果。 这就好比乔布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曾说过的那样,他创业时,只是想要做成这件事,至于公司金钱财富也都是想做成这件事的副产品。 所以,林珊和乔布斯的事例告诉我们:我们的人生无论有没有考试和比赛,都要给自己定一个能让自己进步的目标,不断地精进。 因为,生活中自己才是自己要超越的对象,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我们的成长之路,一定会一路高歌猛进。 二、生活里面,处处是正好 林珊的丈夫内森也是一位自闭症一级患者。因为丈夫,林珊也受到了很多伤害。所以,在面对丈夫和儿子,她又是如何与他们相处的正好呢? 首先,林珊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在帮助老公和儿子的过程中,林珊始终保持着学习;其次,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安之若素的生活态度。林珊坦然面对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允许一切发生,然后一步步去解决问题,不抱怨,不纠结。 林珊的这种生活态度,有点像最近流行的松弛感。“松弛感”能变成热词,是因为一条微博内容: 一家人出门旅游,路上行李全部被退回,原以为一家人要鸡飞狗跳,闹得不可开交,结果大家却是出人意料的平静,一家人齐心协力重新安排好行李后,又都该干嘛干嘛。 所以,松弛感说的就是人处于放松、不纠结、不焦虑的状态。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不有这样经历:小时候兄弟姐妹多,摔个碗或者勺子啥的,如果因为害怕没人敢承认,那肯定是要一起挨骂,直到有人承认为止..... 因为类似的经历,成年后无论大小事情,自己都会非常用力的去做,以至于不能放松的跟人打闹、玩笑或者聊天,甚至回到家,一个人待着也没有任何松弛感可言。 刚才我们也说了,松弛感与家庭关系有关,它说的就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爱护包容等。所以,当家庭遭遇意外与风波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纳一切的发生,包括好的,更包括坏的。 遇到问题共同分担和解决,至于结果,如果得到或者圆满了,我们淡然,如果未得到或者失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沉着冷静的继续向前就好。 三、方脑袋与圆脑袋 林珊对儿子的爱自然无须质疑,但这位母亲不仅仅只对儿子有温情,她还有对儿子在成长中遇到问题的理性判断。 她不生搬硬套俗成的方式,而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方法。 她对儿子说,“你的思维方式是方的,而世界是圆的,但即便如此,你也不需要把方脑袋变成圆脑袋”..... 其实,我们普通人,在人际关系中也会面临迷惑、误会、冲突等等障碍。这和自闭症患者在某些方面的体验是相似的,不是吗? 说到底,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方脑袋和圆脑袋,大家都在“正常”与“非正常”的界限里,反复横跳。 只是,既然自闭症患者从小就要学会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那为什么所谓的正常人就不能同样做出一点改变,非要把正常的标准设置得那么僵化呢? 如林珊所说,不必非要把自闭症孩子培养的“假装正经”,方脑袋对圆脑袋的人多些兴趣,圆脑袋对方脑袋的人多些耐性,世界照旧会正常美好地运行。 写在最后: 是什么有且仅有?是亲人,是伴侣,是我们爱着的对象。为此我们甘愿付出我们的全部精力,将自己投入到一场看不到终点的赛跑中......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十四)
无意间读到这本书,真的很感叹林的智慧性格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可能都是我所缺少的,喜欢看回忆录的部分。很想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跟随故事心情而起伏。。。,
当时的我不可能不焦虑,但焦虑就像烫手的杯子,我不得不立刻放下,等它凉下来,一口气把一杯量的焦虑喝光,信任自己可以消化一部分、排解一部分,还可以与一部分共存。
孩子就像泥土里的种子。他知道些什么,他能够做到什么,我们永远不能低估
我只能试着像画家那样,感觉这里应该是蓝色,就加一抹蓝色;感觉那里似乎应该留白,那就留白。始终保持这样天真的顺从,也始终不知道最终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只有画完才知道。作画不是论证,只是演绎。人也一样,没有标准答案。
没有人注意你,这应该被理解为世界对你的包容。你笨拙也好、骄傲也好,都不重要,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下,你才能真正地放松,真正地聚精会神
语言有时太直接,一语道破时,领悟者尚在半途,一脚踏空,得不偿失。语言有时太含糊,千言万语后,领悟者仍坠云雾,方向莫辨,迷失妄念
不顶,不丢,正是推手的两大原则,说到底就是太极拳的真谛:人走我随,知己知彼
不要用千篇一律的爱的方程式来演算这道题,不要让所谓“应该”的眼神蒙蔽了自己的真心
人生在世,有时要感恩别人的善心热心,有时也要感谢别人的薄情薄义
无论什么事,自己想明白最重要,别人说的未必都是千真万确,因为“正确”是相对而言的。世上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确。
让我感到如沐春风的老师与其说是在教学,不如说是在引领、在陪伴。他们很有学问,却很谦卑,好像教我们这些学生是他们的荣幸。所以,我做老师的时候可能不算严厉,甚至不算恪守规矩
如彻底诚实地说,无论对地球、外星球,还是对人类自身内部、他人的大脑的认知,我们都要有勇气、有智慧去坦承自己的无知
但人类智识的历史告诉我:人类引以为傲的推理能力标示的不是人类的成功,而恰恰是人类心智的局限性
我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一切情感。不否认失望、不抗拒心寒、不伪饰孤独;但同样地,也不否认爱、不抗拒付出、不想放弃
包容者总是自知的、有意识的,被包容者却未必如此
无法接纳自己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无法宽容他人。
“格兰丁说过,自闭症是动物和人类之间的一种过渡
你会明白,你可以承受的远比你预想的要多。就像水,至柔至坚,无执无我。
确实如此,生活就是炖汤、炖药、洗杯子。你把它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把它化入空空境地,就没事了。人和人推手,要听得到劲道;人和生活推手,更要懂得缠丝绕力
看上去,他是冲你发火,其实他是在冲自己发火。
寻而不得,得而复失,都是失去
《有且仅有》读后感(篇十五)
《有且仅有:一个自闭谱系家庭的回忆与未来》是一本混淆了虚构与现实的作品。
表面上看,这是一本小说,作者于是在书中也引入了一些轻科幻元素来为主题服务;但我们看完整本书后,会发现实际上它的底色还是真实的,如同书名所写,《有且仅有》聚焦的就是一个家庭的真实回忆。
而这个家庭,是一个自闭谱系家庭。
作者于是在书中借一个角色之口说道,这些年自闭症孩子越来越多,但我们对他们的认知并没有相应增加,干预教育的效果也并不显著。
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现状,作者于是和林晓桦(书中女主人公的真实原型)才联合写下了这本书。她们希望可以借由这本书能让大众对自闭症了解更多,对我们当下越来越多元的世界了解更多。
上述现实意义超越了本书文本所带来的文学层面的意义。因此这本书最打动人的地方并非是文学技巧多么高超,而是它所映照的现实多么真实,而又多么感人。
小说主人公林珊是一名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女性,在美国认识了爱人内森,并最终结婚,顺利生下了儿子林顿。
在林顿4岁的时候,林珊逐渐意识到儿子有些不对劲,最终被证实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一种自闭谱系障碍。
随即林珊的生活被彻底颠覆,儿子的特殊情况彻底断送了她个人的学业,而与此同时,她又发现丈夫内森也存在自闭谱系障碍的表现,这是一个自闭谱系家庭的故事。
我们很容易觉得这样的家庭充满了压抑和痛苦。
这样想倒也并非全无根据,在面对阿兹伯格综合征儿子和自闭症丈夫时,林珊一定会有痛苦无助的时刻。
但事实上,就像书中所写的一样,痛苦绝非是这个家庭的全部,“挣扎是真实的,欢笑也是真实的”,这更是一个自闭谱系家庭寻求彼此治愈的故事。
上面说,《有且仅有》可以当做纪实文学来看,尤其是关于现实生活的部分,基本都来自作者林晓桦的真实经历。
阿斯伯格综合征让儿子林顿的思维迥异于常人,对普通小孩的教育方法难以照搬到林顿身上。《有且仅有》中详细讲述了林珊使用各种方法来尝试教会儿子学习的经历。
幸运的是,林顿不仅拥有一个耐心的母亲,还遇到了一群耐心的老师们,从美国到澳大利亚,再到中国的短暂停留以及重返美国,林珊结识了许多从事特殊教育的专家们,他们的共同努力让林顿拥有了一个正常的人生。
正常,我们必须小心而又慎重地使用这个词,什么是正常,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在哪里?
林晓桦在后记中说,自闭症谱系群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是小众。为了让小众群体被看见,我们往往去描述他们的特殊性,其实他们真有这么特殊吗?普通人的生活中真的没有他们的影子吗?也未必。
于是她希望借助《有且仅有》这个故事,改变我们传统观念中对“正常”和“不正常”的定义和态度,试图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在了解自闭谱系障碍患者的过程中,也给予他们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就像小说中林珊努力做的一样。
在《有且仅有》中,林珊不想用那些刻板乃至于歧视性的名字(“白痴、怪胎、弱智、废物、罪孽、小众、实验对象、拖累……”)来命名这些谱系障碍患者,她将他们命名为“有且仅有的个体”,于是我们明白了书名背后的含义。
毫无疑问,小说关注的主题是自闭症群体。但实际上主人公林珊更像是故事的核心,她的耐心,她的宽容,她的坚持,缝合了一个破碎的家庭,也呈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很多人或许很难理解,她为什么甘愿为了儿子和丈夫放弃她的学业和事业。在小说中,林珊的父亲就问出了这个问题,而林珊的回答是,“为什么你们觉得当好林顿的妈妈不是一番事业呢?”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旁人没有林珊的经历,很难理解她的这番坚持。
然而对林珊而言,她已经在这种挣扎与欢乐交织的生活中体味到了和谐的意义。
小说中借琳达之口说出了作者所理解的和谐,“和谐的必然前提是什么?必须有对立因素,才有可能达成和谐。数学、音乐、天体、绘画、精神,无不如此,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