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经典爱情悲剧,讲述了两个家族的恩怨与两位年轻人的悲惨爱情故事。通过对爱情、家族与社会的探讨,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与悲剧的必然。小说情节曲折,感人至深,令人不禁为这对不幸的恋人而感到悲伤。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第一篇
《罗密欧与朱丽叶》摘要
维洛那的夏天找不到这样一朵好花。
凡事三思而行;跑得太快是会滑倒的。
你的美丽使我变成懦弱,磨钝了我的勇气的锋刃!
聪明人不生眼睛,疯人何必生耳朵呢?
适当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
我们别白昼点灯浪费光阴啦!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
正像一朵初生的蓓蕾,还没有迎风舒展它的嫩瓣,向太阳献吐它的娇艳,就给妒嫉的蛀虫咬啮了一样。
梦本来是痴人脑中的胡思乱想;它的本质像空气一样稀薄;它的变化莫测,就像一阵风,刚才还在向着冰雪的北方求爱,忽然发起恼来,一转身又到雨露的南方来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第二篇
1、质疑定论,推翻定论。思考者的勇敢和痛苦,以及人本位的负面。 2、主观上的自卑与客观拥有的权力,都能反映人自我认知的缺乏,导致奥赛罗和李尔王都只能用外在标准确认自己的存在。他们自我身份的单一造成了自我价值的误区,以至于失去了认知自己其他身份的可能。考迪莉娅亦是如此,君子的清高与正直亦是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优越感。 3、反算命先锋。真正驱动人行事的是欲望而非命运的预言。伤害他人的欲望即是失控的欲望,而伤害他人的人,将永远失去安全感,直至给自己带来毁灭。“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做出的一系列选择的结果,并不存在既定的命运”。面对诱惑,人类并非没有选择,而作出选择本身,便关乎到了“人”的觉醒。最后,学会理性地面对欲望,才能算得上拥有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不在于能否摆脱约束,而是在于能否拥有理性选择的能力,否则将可能成为欲望与恶习的奴隶。可理性也并非全能,所以,去做你喜欢且想做的事吧。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第三篇
是为了芭蕾舞剧《朱丽叶与罗密欧》来拜读的原著,如果巡演到大家所在的城市,推荐观看!
我说点关于芭蕾舞剧的吧。
第一次看芭蕾舞剧,舞台表现真的很惊艳,包括布景、灯光、演员的表演还有服装等等,都很有意思。
先从布景来说。
舞台后方是硕大的城墙还有城门,这就是故事第一幕两大巨族发生冲突的地点了。以亮度低的红绿两色象征两大家族,双方在城墙前互相斗舞。
而第二幕阳台私会的时候,城门微微打开,朱丽叶从门内沿着墙壁一步步走下楼,与罗密欧私会。通过两个人身体距离的不断缩小,来表现两个人物的情感升温。
再到后来,两人在神父面前私定终身的时候,城门倒下了,一直到剧终,这座城门都是以倒下的形态呈现的。
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城门也象征着两大家族(或是封建礼教)的和解(坍塌)。
灯光的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人物死亡的时候会打红色灯光,为舞台染上一重血色。另一处就是在朱丽叶假死后“尸体”摆放的地方,整个舞台的灯光非常阴冷。
演员的表演的话,一开始让我深有感触的,就是朱丽叶的演员,通过摆动的一双纤纤细腿,展现出了一个少女的纯真无暇。
关于服装,通过对比色来提示两大家族的冲突与对立。在朱丽叶家的舞会上,不同的贵族女眷裙身上的设计有统一也有不同,我觉得很有意思。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第四篇
男女间那么容易就交心吗?山盟海誓可信吗?
小学读了第一遍,感觉很无聊,因为不知人事,如今看第二遍,发现它和中国的《梁祝》很像,大抵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千篇一律,真实的一对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差不多的套路,结局还都不好。
成年人心里有诸多的权衡利弊,能为婚姻提供保障,那么谁是罗密欧谁又是朱丽叶,这种冲动的爱像水中倒影一样,只是虚妄。罗密欧迅速忘掉罗瑟琳又迅速爱上朱丽叶,并为此付出生命,真当是儿戏一样,轻佻浮夸,冲动鲁莽。朱丽叶敢矜持一点吗,因为男人嘴上没毛的几句话就跟他跑了,有没想过养自己那么大的家庭。朱丽叶,睁大你的眼睛看一看吧,看看表面温柔顺从,外表年轻美丽的罗密欧是否是良人吧。但朱丽叶已经是个盲眼人了,即便表哥死了,也容不得别人说罗密欧一个坏字,愚不可及!
这本书虽然被列为四大悲剧之一,可我不认为是悲剧,悲剧应该是眼睁睁看着事情往着糟糕的方向发展,但就是无法阻止它。悲剧之悲就在于人面对命运时的无能为力,它绝对不是两个傻瓜之间的闹剧。莎翁若是在赞美这两个傻瓜的爱情,那这本书只是一本三流话本。他想说的是:年轻人的爱情并不那么牢靠,他们大多见异思迁。可见莎翁很早知道了“爱情”是人为捏造的谎言。莎士比亚是一个太深刻的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第五篇
读伍尔芙的《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里面提到莎士比亚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作家(指思维上),正好要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剧,所以读了一下原著。读完有一些关于女权的思考。
首先看一下书中关于罗密欧形象的描写,罗密欧是一个善良,有学识,长相出众的年轻人;再看一下书中关于朱丽叶的形象,描写只有美貌。看一下罗密欧的人际圈,他有两个很好的朋友,其中一个是亲王的近亲,另外神父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当然还有他的父母;再看一下朱丽叶的人际圈,只有父母和奶妈。
朱丽叶的父亲自作主张将朱丽叶许配给一位有权有势的人,朱丽叶拒绝后他的父亲十分生气,告诉她这没有选择的余地。故事的背景是在维罗纳,有卡夹和蒙家两个势均力敌的家族,而且他们是仇家,罗密欧拥有了让他的家族继续保持实力的资源和能力,但是朱丽叶什么都没有,如果朱丽叶真的这辈子不嫁人(包括罗密罗),那么卡家的结局会十分惨,所以卡爸爸生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通过莎士比亚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女性被剥夺了非常多的权利,他们的成长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没有选择权。现在的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男女不平权的现象。想要实现男女平权,我们必须去争取男性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人脉。希望女孩子们始终坚持把选择权握在自己的手上,而不会为了轻松而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别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第六篇
爱情戏剧千千万,“罗密欧与朱丽叶“绝对是最经典、最源远流长的那一出。
在成年人还在计较得失、权衡利弊的时候,少年人的爱意早已溢出胸膛。
看完以后我就在想,为什么莎翁这次选择的男女主角是13、14的少年少女。
后来,在看到故事向前推进的时候我意识到了。
是啊,只有在这个年纪,你刚刚对世界有些许认识,对人生的未来充满好奇,对异性充满朦胧的情愫的时候,感官会不断的放大你的情绪。
所以少年人的爱总是直抒胸臆、勇往直前,也只有少年人的爱意才能如海浪般澎湃。
什么世代情仇,什么家族爱恨,都不过是这场爱情烟花中的导火索,越是阻拦越是向前。
现代人往往在面对爱情来临的时候瞻前顾后,既渴望又害怕。
仿佛人人都是纯爱战士,可人人又都是游戏人间。
我们在感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能彼此牺牲的爱情的时候,忘记自己连基本的爱意都难以付出。
年少的赤忱仿佛在岁月的流转中被寄存在了某个地方,有些人取回来了,有些人算了。
爱啊,你来的早一点,时间啊,你流逝的慢一点。
罗密欧有过去也不耽误他与朱丽叶之间的爱,历史书写过去,现在书写未来。
在爱的缝隙中,抓住一丝欣喜,顺着它,走向你的情人吧。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第七篇
曾经的我在观看法罗朱音乐剧时哭得稀里哗啦,因为音乐剧丰满了罗朱二人的爱情戏,加之音乐十分动听,当时极度共情的我还作出了“以前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一见钟情就能爱得死去活来,现在想来正是因为没有任何理由的爱就让人愿意为其付出生命,这样热烈和纯粹的爱才更让人动容”的评价。现在再重新看了一遍莎翁原版剧本,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文中罗朱的爱情戏十分潦草,贯穿全文的,是众人的不理智。《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外在是爱情的表象,内里实则是描写人性中的偏激和冲动。
双方家族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故事中没说,大家一旦碰面只会循着本能的愤怒而相互撕咬。在遇见朱丽叶前一秒,罗密欧还在因为其他女孩不喜欢他而生无可恋,二人一见钟情立刻决定私定终生。而后罗密欧与提尔伯特一言不合便决斗,罗密欧听说自己将被放逐立即寻死觅活,凯普莱特要女儿尽快出嫁、朱丽叶一旦表现出不乐意便恶言相向,再到二人阴差阳错的殉情,一切的一切,众人的行为似乎毫无理智、全凭本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正是应了神父斥责罗密欧的那句话:“你的智慧不知道指示你的行动,驾驭你的感情,它已经变成了愚妄的谬见,正像装在一个笨拙的兵士的枪膛里的火药,本来是自卫的武器,因为不懂得点燃的方法,反而毁损了自己的肢体。”
神父作为全剧中唯一清醒角色,其对白真是为本剧增色不少。除了上面那句可以作为全剧点睛之笔外,莎翁也通过神父之口表达了他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看法:“多么快的变化!难道你所深爱着的罗瑟琳,就这样一下子被你抛弃了吗?这样看来,年轻人的爱情,都是见异思迁,不是发于真心的。男人既然这样没有恒心,那就莫怪女人家朝三暮四了。”所以呀,根本没有什么旷世绝恋,无论是走向爱情还是选择死亡,都是由于他们的冲动与不成熟,才导致一系列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第八篇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意蕴深刻、影响深远。然而公众对于此戏剧常常有一些误解。我们可以从文本的细节入手,来把握罗密欧、朱丽叶以及劳伦斯修士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后,我们可以考察本戏剧中爱情的荒诞性,进而来探讨悲剧的起因。
一. 大众关于此戏剧的一般理解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戏剧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故事讲述了在世代为敌的两大家族中--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不顾世仇,最终以死殉情的悲剧故事。
公众常常将罗密欧与朱丽叶视为爱情中纯真、忠诚、伟大的象征;将两大家族的仇恨视为封建压迫,并把罗密欧和朱丽叶二人的死归结于世仇;同时,一直帮助二人的劳伦斯神父,则给大众留下了博爱、开明、机智、果敢的形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被视为歌颂自由恋爱、反抗封建压迫、赞美伟大爱情的浪漫戏剧。
然而,当我们着眼于文本的细节,进行融会贯通的考察,就能发现许多地方有悖于公众的惯常理解。
二. 从细节感知主要人物形象
1. 罗密欧
人们通常认为罗密欧是一个深情、善良、率真的浪漫贵族青年。但是,如果我们深挖一些细节,或许能够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在戏剧的一开头,作者就借班福里奥和蒙太古之口描绘了罗密欧爱而不得的悲伤状态。然而,罗密欧此时日思夜想的并非朱丽叶,而是同属于凯普莱特家族的罗瑟琳。此时的罗密欧把罗瑟琳视为唯一,对于班福里奥的建议--寻找其他女孩来解心中苦闷--十分不屑。然而,在假面舞会上,罗密欧在见到朱丽叶的第一眼就移情别恋了。罗密欧当即对朱丽叶表达出无上的赞美,全然忘了自己对罗瑟琳的海誓山盟。这让我们不免会想,如果日后罗密欧遇见一个比朱丽叶更迷人的女子,他会不会又见异思迁?
罗密欧在花园中的告白,是本剧中最著名的场景。他浪漫、真切、富有诗意的表白十分感动人心。但我们不妨来深究两个问题。首先,罗密欧作为一位贵族绅士,在深夜偷偷翻进别人家的花园,走到一位单身贵族小姐的窗下到底意欲何为?这种行为是否是合规的、体面的?其次,罗密欧诗般的语言的确动人心弦,但是在戏剧开头其对罗瑟琳的表白不也是如此的情真意切吗?他对朱丽叶说的话,是否也对罗瑟琳说过?过于轻易的深情,是否还那么值得珍视?
另外,纵观全剧,无论是对罗瑟琳还是朱丽叶,罗密欧的爱总是伴随着十分强烈的性欲望。那么,罗密欧的种种深情以及最后的殉情,到底是爱情的产物,还是由强烈欲望催生的非理性行为?
2. 朱丽叶
朱丽叶一直被视为勇于反抗权威,敢于追求自由恋爱的先进女性形象。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朱丽叶只见了罗密欧一面便决定托付终身,第二面即是结婚。并且,毫不在乎自己的家族、亲人,认为父母兄弟的性命也比不过罗密欧。我不知道女权主义者是否会赞同朱丽叶这种无意识的反抗,但我认为她太过偏激太过情绪化。
3. 劳伦斯神父
公众普遍认为劳伦斯虽为神父,但却始终支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反对封建神学的压迫。我们再次回归文本便可以发现,劳伦斯神父十分清楚罗密欧见异思迁的本性,也必然清楚罗密欧无法给朱丽叶带来幸福,那么他为何还要支持这段必然成为悲剧的婚姻呢?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神学思想。凯普莱特家族与蒙太古家族世代为敌,纷争不断,给整个城邦带来许多困扰。这样的非和平状态不符合基督教的教义,是为劳伦斯神父所不赞成的。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合能够成为劳伦斯神父协调两家族矛盾的有利工具。劳伦斯神父从始至终都没有关心过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个体的利益,只在乎整个城邦的和平与基督教教义的实现。
三. 关于戏剧的解释
1. 爱的荒诞性
我们不妨来整理一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间线。周六,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次相见,二人当晚私定终身。周日,二人在劳伦斯修士的帮助下完成婚礼。周一,罗密欧杀死朱丽叶的表兄并被亲王下令放逐;当晚二人共度良宵。周二,朱丽叶求助于劳伦斯修士,获得假死药,当晚服下。周三,朱丽叶下葬,罗密欧闻讯赶回。周四,罗密欧在朱丽叶旁边服毒自杀,朱丽叶醒来后拔刀自尽。去掉感性化的描述后,这个悲壮的爱情故事显得十分荒诞。在两个人毫不了解对方灵魂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爱情”大概只能是见色起意。罗密欧与朱丽叶误把欲望当作爱情,极端感性化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尽显了缺乏理性的悲哀。我们不尽会想,莎士比亚写下这两个人物时,到底是想歌颂天真的爱情,还是想告诫大家理性缺乏只会招致悲剧。
2. 家族世仇的牺牲品还是政治的牺牲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秘密结婚、罗密欧的放逐的确是家族矛盾导致的,但家族矛盾却并非是二人殉情的直接原因。劳伦斯修士的决策全部出于政治考虑,而朱丽叶的婚姻也是为了凯普莱特家族的政治利益。所以,二人的悲剧到底是家族矛盾的牺牲品还是政治矛盾的牺牲品,我们没有定论。或者,二人的殉情只能归罪与意外和二人的非理智行为。
莎士比亚的戏剧细节丰富,人物形象丰满。戏剧内容通常以小见大,意蕴深厚,需要我们仔细研读方能体会其本意。
(本文已于中国知网公开发表,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