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读后感1000字

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4 04:20:17
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8-24 04:20:17   小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灵也逐渐失去了平静。文章介绍了通过冥想、练习感恩、保持身心健康等方式,可以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从而更好地应对忙碌的生活。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要在忙乱的世界中保持平静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读后感(一)

阅读过程中有几点感触。 1.平静比高效更重要: 作者曾被TED誉为全世界最高效的人,但这样的人却在一次焦虑症发作后,开始重新反思效率这件事。我以往也是极为追求效率与成就的人。尽管我没能实现什么成就,但我曾经将“不断进步”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量化自己量化目标量化进度,审视自己评估自己指责自己教育自己。回头来看,我难以评价这种甚至有些病态的“进步强迫”心态,它是一种“人的异化”,但这迎合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需要。我比较确定的是,当时的我很容易焦虑也有很多内耗。看到这本书,看到作者这样在这条路上走到顶端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确实心有戚戚焉。人是目的不能是工具。高效是工具,不能是目的。 2.接受急性压力,缓解慢性压力: 压力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好或坏。压力是我们人类在环境中生存和演化的驱动力之一。尤其是我们个体的变“强”,很大程度是借助压力的帮助而实现的。比如我们身体肌肉的增长,就源于机械张力和代谢压力的刺激。精神上同样如此,甚至回看我们的人生,那些急性压力的高峰,往往也是我们人生里最有高光的那些时刻。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慢性压力的累积,而一些投资于平静的策略与行为是有助于缓解慢性压力的,比如设定边界,避免贪多心态,运动,冥想,侧重于现实世界而非数字世界等。 3.多巴胺,刺激,不快乐: 关于多巴胺与焦虑或是慢性压力的关系,我没有在书中看明确的实验支持。但我同样支持多巴胺戒断。像反复刷手机这种成瘾行为的背后,是不易察觉的焦虑感和多巴胺效应下的成瘾机制在作祟。

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读后感(二)

这是一本小书,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书中没有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的观点,但却真实而朴素,就像一位前辈在向你娓娓道来,诉说着自己的经验,关于工作和生活。

我不是工作狂,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一直以来,我都喜欢忙碌的状态,因为这会让我自我感觉良好,充实而又高效,好像只有时间这样度过才是有价值的。

但本书的作者提醒我们,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回顾自己的一天,怎样过才是好的一天,仅仅是这样充实的工作一天吗?还是说你有没有社交,你是否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可以停下来仔细想一想,就不会每一天都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之中。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有了机会成本心态,即使有了休闲的时间,也还是会去想:这段时间我干xx事情是收益最高的,最有益于我的成长,而我要是娱乐的话,那就是浪费。

长期以往,只会造成自己身心俱疲。根本没有办法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换一个角度,其实平静比忙碌更高效。作者从多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会造成慢性压力以及焦虑,而这两者恰恰会导致效率的降低。

而引导我们变得平静的方法也十分简单:远离社交媒体,追求现实生活社交,运动及冥想。每一个方法都那么简单,并没有什么奇妙的窍门,但却最有用,这些方法都是无数人实践过有效的方法。

书中的方法我一直都在实践,我也知道有这些效果,唯一对我有用的就是为什么我要平静,我缺少的恰恰是一个解释。因为以前的我想要放松的时候,心里都会觉得自己在偷懒。这本书给了我一个解释: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你的一生就是怎样度过的,回顾自己的一天,我希望既充实又愉悦,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工作生活平衡就像真理一样,只能无限接近,但却永远无法到达。但在忙碌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寻找平静,这是正当且合理的。

在忙乱的世界找回平静读后感(三)

618大促结束之际,我从京东、天猫等各大APP中抬起头,满脸疲惫。这场购物狂欢终于落下帷幕,我感觉自己赚大了,仿佛没有让精算师们占到任何便宜。

然而,当我翻开待办记录,却发现重要的工作并未完成几项;再看镜中的自己,熬夜熬得灰头土脸,收到的货物也未能带来预期的惊喜。原来,这段时间里,我的时间不知不觉地在蹲直播、比价格中度过,忘我地投入计算折扣、凑单购买了许多并不急需的东西,却还在为所谓的“折扣最大化”而沾沾自喜。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这几天的思维仿佛被外星人操控了一般。直到读到这本书上的一段话,我才明白,控制我的不是外星人,而是多巴胺。

限时折扣、快速物流带来的即时满足感,就是一种超常刺激。

我以为618购物会让我快乐、有成就感,于是这种快感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作为奖赏和动机的神经递质,产生满足感,进而让我继续追求这种感受。

作者克里斯·贝利是全球知名的效率专家,也是畅销书《专注力:心流的惊人力量》的作者,曾被TED誉为“有史以来最高效的人”。然而,在一次演讲时,他却焦虑发作,过往有效的高效技巧与放松策略瞬间失灵。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高效计划似乎缺少了些什么,他需要更深入地寻找平静。于是,他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并最终完成了这本书。

书中列出了一系列情况,我发现它们与购物上瘾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禁让我警醒:

你是否有以下情况:

无法忽略手机通知,随时查看各种消息

休息时却无法放松,反而有懈怠的罪恶感

迫切想要知道突发新闻,但看到越多新闻越焦虑

如果开会前有几分钟的空闲时光,会拿出手机随便点点

刚下飞机,会急切地想要重新联网,快速获取一些新信息

填写无聊的表格时,会打开个音频课程,边听边做

发了一条朋友圈动态之后,疯狂地拿起手机关注小红点的出现

……

作者提醒说:如果以上情况多项打勾,要小心了,超常刺激正在促使大脑释放大量多巴胺,让我们上瘾,拖累我们的效率!

超常刺激可以理解为将我们天性中喜欢的东西经过高度加工和扩展后呈现给我们。超常刺激能够迅速激发大脑奖赏系统,释放大量多巴胺,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比如:社交媒体互动、电子游戏、赌博、网购…… 它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人们难以专注于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从而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影响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长期暴露于超常刺激环境中,会导致慢性压力的累积。

更可怕的是,我们常常身在其中而不自知。

有必要审视日常生活,识别自己对于超常刺激的过度依赖了。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活动刺激程度,我们可以回顾一周的日常活动,并将它们进行可视化排序。

将释放多巴胺最少、平淡无奇的活动放在底部,而将认为最新奇、多巴胺释放最多的活动放在顶部,在下面表格中呈现出来。

活动刺激程度图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审视自己对哪些超常刺激产生了依赖,以及在这些活动上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们也应该觉察自己的大脑是否有一种希望一直保持在高度刺激状态下的冲动。

作者自己也曾做过这个练习,他当时的活动刺激图如下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