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墓穴》是一部令人心潮澎湃的小说。作者通过以讲述者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惊险的冒险故事。小说中的情节扣人心弦,充满了悬念和惊喜。同时,作者还巧妙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精彩作品。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一篇
只有《守墓人》这篇算得上喜欢,但又不喜欢作者塑造的主人公一生守护的是三位年轻战地女护士,为什么不能是单纯的战友呢,甚至写了主人公和三位女护士之一的马花花之间的暧昧情愫,不太喜欢战争创伤以如此轻浮的方式表达出来。
“手”这条狗是这篇里令我感动的角色,想起来《那人那山那狗》里的狗,这个故事里的狗聪明得过于离奇,可能它的忠诚使得残酷的战后创伤变得模糊了一些。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二篇
读完《最后的墓穴》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仿佛被带到那个岁月,那个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是那么的淳朴,对待事情是那么的执著,毫无怨言的做着同一个事情,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鲜活,自己又置身其中,一起抓特务,为了大计而隐忍,为了牺牲的战友而跋山涉水执拗地守护着从前的墓穴。
人物描写细腻,事件交代清晰,不拖泥带水。每一篇文章都能把你带入那个激情的岁月,仿佛就在你身边,就是你身边的事情,让你回味无尽。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三篇
3.5前改
这本书属于“年轮典存丛书”系列,《最后的墓穴》是60后作家的代表作。我认识的60后的人,经历过WEN革,经历过插队下乡,经历过恢复高考,他们的童年在批判与反思的氛围中长大。在这本代表60年代的作品中,战争刚刚结束,国内有潜伏的特务,有能顶半边天的工人和拥军,经历过战火的老一代带着遗憾去世,军二代开始她们骄傲的恋爱,烈士的遗骸迁入陵园....
中国,将开启她的改革开放的70年代。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四篇
《最后的墓穴》是石钟山的一部杰出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林秋来是一个有梦想的青年,他和他的朋友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叫“最后的墓穴”的组织,他们想要改变社会的现状,但是他们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着不同的理想,他们都渴望改变社会,但是他们的梦想最终都付之东流。
这本书最开始是给妈妈看的,妈妈说,最开始的故事讲述了她们小时候的情形,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时期。其实让90后看60后写的纪实小说还是会存在一些不理解的地方的。几十年的发展,社会变化太大了。我们固守着一些对世界的认知,当是自己经历这些年月,即使荒唐,即使变化翻天覆地,在当时也只觉时间就那么过去了,怎么就到了现在。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五篇
查阅作者资料时,才发现他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幸福像花儿一样》的作者,一些童年记忆涌了上来。读完这本书,又觉得其中的荡气回肠和婉转细腻,又与久远记忆中关于上述两部电视剧的印象重合起来。
七篇小说,每一篇都很精彩,也有能使人沉浸其中,与其中人物共情的能力。其中最使我震撼的是《大计》,一个人为了大计牺牲,一个人为了大计隐忍,死去的人壮烈,活着的人则将这份壮烈背负了一生。这在《最后的墓穴》与《最后的阵地》中亦是如此。关于战争,这两篇以最后的生还者的角度,一个写最后的生还者跋山涉水归队,年老之时重回昔日战场为战友们立碑,一个写一生埋怨没有支援实则是将其视为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才一生没有放下。《守墓人》则更为细腻,执拗的老人,守着从前的墓,一辈子都没有离开。
壮阔而细腻的笔触,在每一篇里都能将情绪从文字传达到阅书人的心头。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六篇
感谢豆瓣鉴书团赠书。
端庄贤淑貌美的李静
上进高大英俊的梁亮
两个人无论从样貌家世都是很登对的一对,从认识到恋爱,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
但一切从梁亮知道李静的前任之后发生了改变。因为有传闻说李静和他的前任陈大虎有过一段过往,“完美”的李静在男人心里突然变得龌龊不堪。不管李静如何解释,男人都无法接受和自己谈恋爱的是个“二手货”,毅然决然地选择分手。转头却接受了爱慕他已久的朱大菊的求爱并火速结了婚…
虽然作者并没有给梁亮安排一个圆满的结局,但现实中这样的男性不一定会落得孤独一生的下场。往往他们带着他们作为男人的傲气,习惯地讲女性作为自己的附属。这个附属品要美丽、贤惠、生儿育女、无怨无悔,工作得体之外必须也要把家里照顾地妥当。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七篇
开篇名义,这本书很有时代特色,正如编者荐言里说,“在“60后”这一中坚力量的年轮线上,我们能看到在城乡裂变、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进程中,一代人的身份确认、自我实现,以及精神成长的喜悦和焦虑”。关于身份确认,第一篇特务里这样写的“我们上小学二年级时,绝大部分家庭出身好的同学,集体参加了红小兵,我们每个人都配发了一条红领巾。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记得白丁当时噙着眼泪哽咽着冲我说:“这条红领巾上有我两个叔叔的鲜血。”白丁和我是邻居,他父亲也在军区机关里上班,我以前就听说过,白丁父亲参加革命时带着的两个弟弟,一个在抗日战争时牺牲,另一个在解放我们这座城市时牺牲,在这座城市的烈士纪念碑上,还刻有白丁叔叔的名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正是几乎所有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才能在全民甚至小学里掀起抓特务的热潮。各自的时代背景下,各自的生活经历里,铸就的文字,或许我们现在看来很多不认同的,比如有些读者认为“小说里有很多对女性明目张胆的歧视和不屑”,我们必须承认,每一代人对于男女平等观念的认可和尊重,是不一样的,每一代人文字里所记载的对于男女平等观念的差异,正是时代特色的体现,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阅读,而应该保持距离,保持克制。当然了,正如某位作家所说,实在看不下去的书,就不要看了,不适合自己的,不要勉强。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八篇
石钟山先生的《军歌嘹亮》、《激情燃烧的岁月》...早已成为了一代经典。这次能有幸成为《最后的墓穴》第一批读者,收到书后,便迫不及待的跟随作者穿越回那硝烟弥漫而又朝气蓬勃的军旅生活中。
全书作者通过几篇短篇小说像我们展示了革命先烈的坚贞不屈、老一辈战士的坚韧、军旅生活中的爱恨情仇。最让我震撼的当属《大计》。有的人死轻如鸿毛,有的人死重如泰山。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大计”。有时生比死更难。死的人顾全大局,舍生取义。而活着的人便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活,他把战友的意志寄托在自己身上,踩着刀刃通往黎明。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一批又一批有信仰、有理想、有人民的无名英雄用鲜血,用傲骨为我们带来这繁荣昌盛。历史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所展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会永远流传下去。
《完美》这一篇给我印象同样深刻,在我的认知里,这更像一篇爽文,一个亵渎爱情,亵渎异性的人,终究会得到惩罚。表面的光鲜亮丽,凡事追求完美的人同样有可能在皮囊下有一颗“不完美”的心灵。仅仅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想,就铸成了两个女人一生的悲剧。好在,世道很公平,他受到了惩罚。让这篇小说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作为90后,我们没有见证过战争的残酷,没有感受过革命先辈的执着与坚守。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品质,感谢通过这次阅读,让我身临其境 。感受那让人热血沸腾的年代、感受那舍我其谁的峥嵘岁月。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缅怀曾经逝去的革命先辈,向每一位舍生忘死的无名英雄致敬!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九篇
《最后的墓穴》是著名作家,编剧石钟山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是近年难得的军旅题材的佳作。作品描绘了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中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军人形象。
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守墓人》这部作品。五十多年前,他参加了二龙山的伏击战。当时四平保卫战失利,东北民主联军撤出四平转移。为了阻击国民党的追兵,二龙山伏击战打响了。他参加了担架队,由此认识了一群正值青春年华的护校女生。马花花,张小草,苏婉婉……虽然她们参军不久,却在枪炮声中镇定自若,指挥若定。伏击战打到第三天,战地医院遭到炮弹轰炸。他亲眼目睹了女护士们为抢救伤员而壮烈牺牲的一幕。他亲手把女护士们埋葬在山上他家附近。
战争使他成长。经历了生死,深受感召的他参加了部队,转战全国各地。无论走到哪里 ,他都能感受到她们的目光。她们已经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正是这种深沉的执念,让他放弃留在海南的工作,放弃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甘心作一名普普通通的护林员。
他要回家,回到她们身边,他要看望念念不忘的她们。那样,他心里才踏实。他觉得她们没有牺牲,一直都在,一直都那么青春洋溢,朝气蓬勃……
她们在山林之间,也始终活在他的心底,眼里,梦里。他活得那么满满当当。除了用一生守护她们,他的人生再不需要什么了。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十篇
收到鉴书团获得参加石钟山的《最后的墓穴》赠书活动的豆邮时,还是很有些激动。在看过《最后的墓穴》的内容介绍后,也对这本书有一些期待和好奇,想着能给我什么样的阅读体验呢?
但实话实说,读完这本小说集,我迟迟无法下笔写下自己的阅读体验。读完之后,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代沟的存在不仅在于不同的人之间,我和这部小说集之间也仿佛横亘着一条明显的代沟,那是一种我所无法体会的陌生的时代感。
作者的文字质朴平实,但却缺乏一种贴近感,游离于我的记忆与印象之外。使我在阅读的时候很难融入其中,仿佛一个身外人在看着毫不相关的事物,呈现给我的是是一种别样的情绪。那种微妙的跨时代感,作者所表述的那个时代,于当下我所身处的时代之间的隔阂,很难触及我的内心深处。所以很难深入去体会作者所描述的那个时代的故事,我所了解的仅仅是不同人物之间的悲欢离合,但是镶嵌于不同的时代之中,让人很难有相同的体会,或许这也正是我所感觉到的那份疏离感吧。
另外,整本书的编排让我很难有一条线索将它们进行衔接,如果说《大计》、《守墓人》、《最后的阵地》、《最后的墓穴》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核可以看做本书的核心叙事,其中所表现的牺牲与奉献、坚持与守护等精神是作者想要呈现给我们的一种表达。那么头尾的两篇《特务》和《横赌》以及中间夹杂的《完美》就让整体的阅读体验有一种支离感,十分阻碍对作者整体叙事的理解。
总体的感受是可以一读,但是在阅读深度方面让人感觉略逊一筹。不过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不同的阅读者也会对这本书有着不同的体验(我的父辈们可能更加能够与这部作品产生一些精神上的共鸣)。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十一篇
睡着了,你的梦里会出现谁?会出现什么场景?
如果你死了,你希望以什么方式保留你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换言之,你想怎么埋葬自己。
《最后的阵地》张守望每天的梦都是自己摇着电话要求营部支援,营部说支援就在路上了,但是直到下属都战亡,不曾见一兵一卒。李满田的梦是张守望一直怪他不来支援他,明明两人的阵地距离不过一里。但是事实上,汉江的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谁都支援不了谁。只是放不下那些战死的战友,多希望,多希望,有人来增援,那也许一切都不一样了。只因这样的郁结,张守望毁了女儿的姻缘。脑子坏掉了,人们说。脑子坏掉了,张守望自己也说。但是谁能懂,战争到底给人的心灵带来怎么样的创伤?一起出生入死,又幸运存活下来的人,是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难以理解的吧。我喜欢张守望的执拗,因为这样的执拗让他活生生,热血。谁说人一定要想通呢,人一定要自洽呢?
为四名年纪轻轻就牺牲的护士守墓的独臂《守墓人》,养过两只狗,老狗叫老手,老狗的崽子叫小手。通人性的老手和小手,陪着老人留守在山上。老人在自家后山给自家留了一块墓地,墓地的位置刚好可以看到四座烈士坟,他死后还可以继续守着她们。而小手也卧在老人的墓前,永远的守候主人。
那在30个墓地旁留一个空的墓地,等他去世,为掩护大部队撤退的31人阻击连就全乎了。
战争文学,我一向认为可以算是一种创伤文学。战争把普通人的命运打乱,每个人的人生都被永远地改变了。而战争留下的伤口不仅仅是烧光的房屋和山头,尸体和身体的残缺,更在人们的心上造成永远的伤痛和空洞。
作者的笔触很有温度,笔下的人物都很鲜活。仿佛那些一个个的人很具体的活在你身边,他们的故事都是真实的。但是很奇妙地,你能读出一种生命力,即便是死亡,也有生命力。
我独不喜欢的一篇是《横赌》。把女人当初赌注,对毒瘾上头的赌徒来说,女人和自己的命都是赌注。把人生作为一场豪赌,我不认同这样的人生观。生活中有太多事可以做。生命不应侥幸。但是冯山的赌好像只是赌一口气,以赌复仇,他把地,房,女人和钱财都看得很淡,又颇有一丝禅意。
如果把自己的人生写成一部小说,能写成短篇,中篇,还是长篇呢?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十二篇
总论:短篇小说集,内容上以战争背景下敌我双方的你来我往和明争暗斗。整体风格比较传统。
1.战争与流血
应该是编者有意为之。这本书集合了石钟山的多篇战争题材的小说,涉及了抗美援朝、抗日战争、特殊时期的地下工作与敌特情节等内容,独具特色,尤其是对于战争的宏大场面与壮烈场景的描写格外细致和动人,具有特别的真实色彩。在《最后的墓穴》中,大轰炸过后,只他一人生还,大坑与尘土,流着血和着泥的断臂残肢,和已经闭眼的战友……这一切都仿佛通过文字在我们的眼前展开画面,有与生俱来的独特的电影感,尤其真切。
2.不断离开的生命
战场死亡,静静老死,在敌后隐藏中不幸离世……不同的篇章中,不断通过战士和人物的死亡来转场,每一次时间的转折,都有生命作为助力,每次主人公的又一次出现,仿佛都会有一个人随之消失。不过人的生命消失了,精神却就到最后,甚至是直到永远。这也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
3.精神作用于叙事
作为军旅作家,这一大特色还是非常明显的,情理之中的情节安排,和最终的高尚精神的体现, 这样的故事情节比较固化,很容易让读者预知结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
4.理应关照的一本书
这是一部特别好读的小说集,基本上没有阅读难度,所有的战争场面也相对真实,价值作者又是编剧,文字的画面感特别强,在引人入胜的场面的细节描写上,甚至堪比电影,就仿佛文字就是幕布,内容就是一帧又一帧跳跃着的画面。是很推荐大家,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庭,可以亲子共同阅读。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十三篇
拿到书,有种回到很小时候去看别人家书的感觉,小开本,封面触感毛绒的感觉,很有年代的气息。光是从外观和触感就已经把自己带回到几十年前了,设计很巧妙。
几个中短篇故事大部分都关于军旅题材,有描述战争年代的残酷和浓浓的战友情,有描述六七十年代部队里的爱情。这几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结局不完美,甚至有些残酷或者悲凉。个人是比较喜欢这样的,因为现实中,完美大团圆的结局是少之又少,不希望在文学作品中过多的喝鸡汤,而是真正去感受世间百态,让自己代入到文字中的某个形象去活一回。
《完美》的立意对于现在的人们很有反思的意义,什么是完美的爱情,完美的配偶,从一而终抑或是第一眼就是对方?怎么解释都是个人喜好,但唯一不能选择的就是单纯为了结婚而结婚,这样伤害的不仅是一个人,最少两个人,甚至是两个家庭。因为一时的误解和冲动造成的抱憾终生,大多数回想起总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但《完美》的结局告诉了人们,没有改错的机会了,错过就是错过,回不来也回不去了。
而从《守墓人》和《最后的墓穴》中,深刻的理解了电视剧中“相对于牺牲的战友,自己现在活着就是最好的奖赏了。”在战争年代,为了自由独立,为了以后的和平发展,一位位先烈用自己生命铸就了胜利的基石。有被炮弹击中的四位风华正茂的战地护士,也有为了阻击敌人战死沙场的整编排的三十位战士,他们牺牲时就才二十几岁,他们并没有因为危险而退缩,他们相信有光明的未来,即使自己看不到。相比于牺牲的人,活下来的人心里总有些“心魔”,或是守墓几十年不肯下山的“老革命”,或是为了找到战友尸骨四处奔波,并在烈士陵园多留下自己的一个坑的“老兵”,他们是那些牺牲的先烈们活着的精神,是那个时代留下来的铮铮风骨。
要说全本书最有争议的一个故事算是最后的《横赌》,因为其中的情节,把女性作为赌桌上的筹码,过于物化女性了。自己看到这篇时,也有些不解为何作者要写一个这样的故事,不是在给自己引战吗。但读着读着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用现在的道德标准和眼光去看待一个上世纪后半叶的作者去写的一个上世纪前半叶的背景的作品。看到那个时代如此的物化女性,除了生气更要欣喜于现在时代的进步,因为人们已经反感这种物化女性的现象,如果读者们看到了都不生气说明过了百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丝的进步,而且作者在故事的结尾也给了暗示,这种非常的事件还会冤冤相报下去直到消失。所以读书不能只是去愤怒,更要看到进步,而且愤怒的本身证明了社会已经在进步。
这是自己读的“年轮典存丛书”的第二本了,很喜欢这个系列的设计风格,更喜欢的是选取作者的作品的高水准,希望慢慢可以搜集齐这一整套书。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十四篇
没有看过作者的任何一本书,任何一部改编剧,甚至很抗拒关于战争的东西,缘分之下遇到这本书,看完也算是能让我这种脆弱的不敢面对战争之人,有了观察残酷的皮毛的机会。
战争的肌理在作者的笔下,更像他原文那句【硝烟之后的阵地变得瓦蓝一片,像一片静止的湖泊】,是安静不那么激烈的,但能把人拉住,沉没下去。
建议看此类书真的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像我这样不能触碰战争事物的人真的太容易被情绪击倒,是一种我意志不足以承担的沉重,像沼泽,慢慢会将你吞噬。
如同书里那些真正身在战斗中的人,没一个能完全逃离,即使狭义上的停战过了很久很久,余波也从未放过大家。心里那一片地,再也不是平实安定的,而是会慢慢变成深水,变成沼泽,谁走过去都要被困住。
是60年代的写作风格,文笔总体而言属于平铺直叙感的,不华丽也看不出技巧,需要习惯一下,不然会恍有回到了小时候看那些老文艺杂志的错觉。
· 特务
就是用小学生的视角和口吻来描述那称得上是翻天覆地的几十年。略微有点流水账感。作者是想试图用小孩子那种更客观的,或者说,更不那么擅长用各种形容词的角度去诠释一连串的大事吧。从小学到结婚那短短的十几年,特务,参军,高考,下乡,工人,工厂,犯人,爱国人士,不仅仅是刘老师,其实不论哪个年龄层,所有的人在那个时代做了某一个选择,都可能和同龄人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分歧之大令人感叹,这就是时代更迭的力量。没定型的年代,给予当下之人的选择太多了,可能性也太多,只是在“我”平静的讲述下,就像平常事一般。也许这也是成长于那个年代的人特有的某种淡泊的心态吧。读者如我,还是会为白甲和大凤的爱情感到惋惜。
· 大计
极真实,又极不真实。那些酷烈,那些牺牲,那些隐忍,我相信都是真实发生的。但我不相信敌人真的会如此信任一个“投诚者”,不会那么轻易被他拿到那么重要的情报。因为作者对怎么获得情报都是匆匆一笔带过,失真感由此而来。当然,我知道这篇的主旨是突出那些奉献,只是作为读者无可避免想知道更多关于 谍 的部分。
· 完美
除了大菊的拥军背景明显带年代痕迹,其它的换到现代也一点不违和。同样的故事依然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平权意识真正地普及世界。所以这篇肯定会击中女权的某些点,我不予置评谁的对错,我只想说,那个时期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价值观,与叙述真实,并不矛盾,并不是说要为了迎合当下最政治正确的三观而捏造明显不符合历史的小说才算好作者。事实上我读完这篇的感想是,若不是在这本合集里看到,我会认为这篇东西是反讽效果拉满,甚至算有点儿黑化男军人形象的……明显的批判味道更强。
· 守墓人
老手,老母狗手,和我的天天宝一样,老的时候都让人哀伤。
写得最好最真挚,突然感受到了这种文风朴实的动人处。
我的天妞妞陪了我十年,3月2号那天离去了,同样的伤感让我对这篇文章极其有共鸣。也特别体会到作者对于生活真相的观察细腻入微,描写狗狗的地方,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准确的。
于是说服了我,老前辈对于那4位仅仅只是相处了几天的女战友们长达一生的执着情感,就是可以如此纯粹而热烈。
· 最后的墓穴 与 最后的阵地
这种壮烈与伟大,不是我可以轻易评论的。说什么都过于轻了。生命与理想,才是有份量的。
· 横赌
旧社会的旧恶习。用如此不战争的故事来收尾,是想以猎奇来缓冲前面的那些难过吗?
最后的墓穴读后感第十五篇
最初收到这本《最后的墓穴》时,我是有点惊讶的,这不是一个我熟识的作家,而这本书简单的封面和小开本厚书脊的模样,也不像是如今这个时代里图书的装帧。
带着疑问,我翻看了这本书的封面折页,原来《最后的墓穴》是年轮典存丛书的一本,这套丛书的出版目的是梳理生于不同年代的6代作家,在七十年的时间跨度里,写下的中短篇小说,每位作家的作品收录成一本书。
丛书目录中,倒是有很多我阅读过的作家,比如冯骥才、贾平凹、曹文轩,他们是“40后”和“50后”的作家,“80后”和“90后”的作家里,我只认识曾和郭敬明合作的笛安。 而今天收到的这本《最后的墓穴》,其作者石钟山是一位“60后”作家。
60年代我还没有出生,对于那个年代,往往是通过爷爷奶奶辈的回忆和诉说来了解。带着对60年代的好奇,我读完了这本书里的7个短篇小说,如果问我这7个短篇通过文字传递给我的感受,我想我会说:在时代的烙印下,以过往为借鉴。
对战争年代和军旅生活知之甚少的我,在这本书中读到了很多:开篇的《特务》和《大计》,描述了战争年代的普通人与地下工作者,他们的力量或许很渺小,但都在努力为国家做着自己的贡献。而后两篇《最后的墓穴》和《最后的阵地》,则刻画了战争结束后,留在军人们心中的战争阴影仍没有散去,亲密战友离世的痛楚,或许要用一生来消化和淡忘,我领略到军人不仅为战斗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也付出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开始想要多观看一些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和纪录片,直面历史 ,记住历史,借鉴历史。
最后的墓穴
评价人数不足
石钟山 / 2022 / 河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