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读后感锦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3 01:00:10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8-03 01:00:10   小编:

文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引人深思,探讨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变化。作者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可能性,呼吁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面对未知的挑战。读后让人感到启发与思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勇敢面对未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读后感(一)

一部《使女的故事》看似“可怕”,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也确实是与现实相差很近的一部作品,作为一部备受赞誉的反乌托邦小说出版以来,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便经常被邀请就女性问题发表相关意见,而在《使女的故事》之外,她的身上依旧又很多的标签,她的作品也在不断的出现在读者面前......

这不,上海译文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一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便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三部随笔集作品,书中收录了她2004-2021年17年间的作品,包含书评、演讲纪实、纪念文章与时评作品等多种题材,带领读者见识了与众不同的阿特伍德。

从整体来看,书中整体分为五个篇章,初看时有些凌乱杂糅的感觉,但是在时间的脉络下,所有的文字作品娓娓道来,我们能看到在不同时期阿特伍德有着不同的阅读偏好。比如在2008年左右,她十分写实的评价《绿山墙的安妮》作品在日本深受追捧的原因,也将自己阅读这部作品时的一些个人经历融入了其中,并从译者的这个维度一并分析。

而当时间的年轮来到2017年,她在阅读《图案人》时,更多的有一些身为创作者的惺惺相惜,她看《图案人》看的贪婪,甚至连用几个问号来记录自己阅读时的状态,并在字里行间分享了对作者雷·布拉德伯里的赞美之情。对于不同题材的作品阿特伍德有不同的阅读偏好和阅读反馈,让读者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阿特伍德。

要说阿特伍德就不得不提女性主义,书中的一个小短篇“我是个无良的女性主义者吗?”不仅阐述了她的基本立场,还阐述了诸多对于权利和义务的表达。一句为了让妇女享有公民权利和人权,得现有公民权利和人权让人狠狠被戳到。其实,看完她关于女性主义的一些观点,再去阅读一些她创作的诗歌,会迸发出一些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纵观整本书籍,阿特伍德一贯的细致,一如既往的犀利都跃然纸上,她关注公共话题,她一直勇敢发声,她一直是那样不停歇的向前奔走,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要看阿特伍德到底会怎么走!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读后感(二)

《使女的故事》是一部非常炸裂的反乌托邦的神作,里面女性的遭遇与反抗,都让人印象深刻。这部作品的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本身就是一名女性主义者,在这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中,就记录着她跨越17年的思考。

这本书说是随笔集,不如说是不好分类的作品集。里面有书评,报纸稿件,演讲稿件,书籍新序,随想,回忆等等。可以说是玛格丽特·阿特伍的文字碎片集,按照时间将其整理在一起。

在这些看似散乱无主题的文字中蕴含的都是玛格丽特·阿特伍的思想,这些思想碰撞在一起就行成了她那有着独特风格的小说。

玛格丽特·阿特伍出生在二战末期,她的反乌托邦意识正是来自于青春期时所阅读的《1984》。她经历过战争,经历了冷战,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经历了大萧条也经历了随之而来的各种思想浪潮。在这些浪潮的洗礼下,她逐渐产生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对乌托邦宣传的不信任以及对女性处境的担忧。

这种担忧不仅是现实层面的女性,更是过去文学作品中女性的结局以及未来。

比如在日本很流行,也深受很多人喜爱的《绿山墙中的安妮》,她写了很长的文章来讨论为什么这部小说会在日本如此受欢迎,而安妮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遭遇。

她非常喜欢爱丽丝·门罗,这本书就收录了好几篇她写门罗和她作品的文章。

如同玛格丽特·阿特伍的小说里所表现的那样,现实生活中的她,也是位支持平等,痛恨阶级的人,她尤其反对独裁和暴政。

当然,因为这本书是以时间分段,因此也可以看出她在不同时期对于生活,文学,社会不同的看法。虽然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事情在动态变化着,但不变的是她对女性处境的担心与呼吁。

玛格丽特·阿特伍的小说很喜欢用开放式结尾,这并非是为了故弄玄虚或者是为了续作。而是简单的,她自己也没有想好要不要把太过于现实负面的担心带给读者。

而这个担心,也成为了她的特色。

除了爱丽丝·门罗,她还很喜欢雷切尔·卡森,就是那些写下《寂静的春天》的科普作家。

如果喜欢《使女的故事》或者是喜欢女性主义的话,可以来看看这本书,了解下这位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作家吧。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读后感(三)

我读这本阿特伍德随笔集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一直把阿特伍德当做我的邓布利多——鉴于我都没见过阿特伍德本人的面(最多是滞后她的人生节奏好几十年踩着她的脚步来无意识追星)显然在这个比喻里,我的霍格沃茨是函授的。

这个邓布利多的比喻基于两层意义而成立。其一,就像哈利罗恩赫敏纳威等一众年轻人崇拜邓布利多、甚至在他的影响(而非他本人的直接召唤)下成立了“邓布利多军”对抗伏地魔一样,阿特伍德的声音始终也推动着我去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尤其是这个世界在环境正义、性别正义、权力分配、资源掠夺方面的争斗与阴谋,以及这些失败与不义所承诺的糟糕未来。(《糟糕历史》最糟糕的一面不是历史有多糟糕,而是当历史是一个环、而人类并不打算突破这个环时,它所预言的那个“糟糕未来”,一个很好笑但没有人笑得出来的糟糕笑话)

第二层意义在于,阿特伍德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女巫——这里的“女巫”是对一个女性(或任何身份定义)的最高褒扬。成为女巫意味着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拥有敏锐的批判意识、拥有影响力、拥有推想未来的能力,拥有一切被男权社会忌惮的“违禁物”,意味着被男权社会的十字军穷尽一切手段去污名、猎杀、诱骗、剥削、利用、栽赃……意味着直面这些食死徒并在必要的时刻进行战斗。阿特伍德对自己的这一荣誉/重担必然也所认知,否则她不会半开玩笑地回应人们为什么总感到她的存在很有压迫感:

以上说到的女巫的特点中,特别重要的是“推想未来的能力”。阿特伍德也常常因为这个能力而受到瞩目。比如她的《偿还》就常常被问“你是怎么精准预测经济危机的?”,而她的《使女的故事》也总是碰到类似的提问,好像他们觉得她真的有“魔法”一样。阿特伍德应对的方式是理性视角的——她提出了“推想小说”的概念、以此跟“科幻小说”作为区分。而如果我们套用下男权视角对女性的力量的恐惧与打压——也就是所谓的“女巫”污名和猎杀,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很有趣的双重视角,关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魔法”、什么是历史和历史赠与勇敢智慧的女性的洞见——阿特伍德的“推想”,他们管它叫“预言”,就好像不理解电学的愚昧人把灯泡视为魔法,就好像他们拒绝接受一个讲故事的女人能抓住世界运作的深层逻辑;他们看不见这个逻辑,因而拒绝相信它的存在;他们能理解的唯一逻辑是——她必然是个女巫。

她不是女巫,只是智者(如果女性也可以是智者的话);她也是女巫,在我们对女巫的正面定义里,诚挚而勇敢的女性智者,就是女巫。

这本书的书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是对这种双重视角的强调与呼应,这个书名让我想到《哈利波特》里哈利与伏地魔最终争夺的那个预言——放在魔法部仓库里一排排水晶球架子身处的那个至关重要的预言、那个几乎可以说决定了正邪之战的结果的预言。

他们用烧死女巫的眼光困惑而忌惮地看着阿特伍德,我们用信任女巫的眼光崇敬而警醒地看着阿特伍德。我们提出同样的问题(Burning Questions)——《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的邓布利多?

我的女巫们还有很多,在我的霍格沃茨,执教的有厄苏拉勒古恩,有珍妮特·温特森,有KJ罗琳,有西尔维娅·费代里奇,有玛丽斯·孔戴,有玛丽·彼尔德,有贝塔妮·休斯……

她们是我的霍格沃茨,我的邓布利多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