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兄弟在父亲的遗产纷争中展开的家庭悲剧。小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边界,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类的深切关怀和对神的信仰。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第一篇
断断续续的看完,感觉两本书包含了太多内容。米佳为情欲的放纵,宗教大法官对自由和面包的态度,阿廖沙悲天悯人的善良的心,伊凡对信仰的质疑和对魔鬼的斗争,可怜的为父亲鸣不平的孩子伊柳沙,荒唐又无可辩驳的审判,对社会及法律的封闭。通过米佳为了情人作出的一系列冲动行为,所引出的父亲、儿子、情人和仆人之间的纠葛,最终米佳仍是一个正直的人,但他仍然愿意受到惩罚。兄弟三人,不论经历了什么,最后都选择相信有道德,最后的善良都寄托在了孩童身上。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还好,书也没有彻底写完。人性本恶,上帝已死,但总有些东西是美好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第二篇
后劲儿很大的一本书,为了看它还特意花一天时间把俄国当时的贵族农奴制度的文献看了一些了解一下。在看宗教大法官和最后宣判的那两部分时,能感到心脏砰砰的大声跳动,大口缓慢的吸入更多氧气。书很难读,不只是因为内容,更多的难是心理作用,它强迫着你去审视自己内心的潜在的心理和思想,将一层层叠加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剥离整理出来。在社会活动中,我们的评价标准更多是“论迹不论心”,一是没人可以知道你的内心,二是别人也懒得去花费时间精力去挖掘你的内心真正的想法。但是对我们自己,至少对我来说,我自己都不愿意去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因为如果时时刻刻去审视,去探究真的很累,更多的是随着感觉去做去说,再说服自己承认,这就是我真正想要的,就这样过着本末倒置却轻松的人生。这是看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第一遍,除震撼以外,感觉还有些没消化完全,感觉还需要多读几遍。借这本书帮助自己审视内心,比自己冥想似乎要省力一些,但是也需要很大的勇气。跪倒在陀老的脚下久久不能起身。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第三篇
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时候连续看完了。其实记忆点深刻的经典场面对我来说,远多于之前看过的陀的著作。人与人之间强烈的情感冲突,情节发展的急转直下。抛去所有写作的技巧以及引起读者的共鸣的那些沉思而言,就单纯的故事讲述上来说,陀无疑也是高明的。全书虽然比较长,但完全不存在让人看到疲乏的篇幅。
几个经典人物里,我觉得伊凡是最打动我的。最著名的宗教大法官那一段不可不谓精彩。相较于米佳和阿廖沙这样两个极端,伊凡在这部小说里大概太过冷静太过正常,又不是那么不染尘埃。所以后面谵妄的部分相比之下更有冲击力。和阿廖沙交谈的时候对自我的剖析,一边想要摆脱生活的泥沼,但又难以抗拒家族所有成员性格内向下堕落的部分。相较于米佳和阿廖沙,伊凡其实没有太多单独的故事,似乎总是作为第三个人存在于所有冲突爆发的场面。但他的高光时刻应当是最动人的,从开篇讨论宗教和国家,伊凡这个人物的性格其实已经变得鲜明立体。深陷于格鲁申卡和米佳的三角关系里,他又是看得最清楚的那个。靠近结尾更是凭借大段的对话和独白完全击中了我……
说说其他着墨不多的人物,伊柳沙和克拉索特金在一堆孩童里是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米佳和上尉的冲突场面中,伊柳沙的所作所为甚至让我留下了鳄鱼的眼泪(不是)。上尉和阿廖沙交谈中的行为,让我想起了《白痴》里那个经典场面。虽然动机有所不同,但是那种张力带给人的冲击一样震撼。
斯麦尔佳科夫和伊凡之间的关系也很耐人寻味,理解这一点对于所谓的“解密”还好有点重要。读者的非全知视角,让我在审视这俩人的关系中完全处在伊凡的角度。对于斯麦尔佳科夫或多或少有些轻视,以至于看到结尾处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忽视了什么。又或者是因为书中对斯麦尔佳科夫的内心世界并未过多展现,这又未可知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第四篇
在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前,我并不认识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也是上大学以后我拜读的第一本俄国文学作品。一开始读起来有些吃力,一下子出场太多人物,每个人物又被称呼不同的昵称,名字也相对冗长。并且一开始的情节并不十分吸引人。可以说作者在铺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让我们对故事中的几个人物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或者说是偏见,这样可以在后面庭辩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立场。作者对故事中的人物的态度或许和阿廖沙是一致的,阿廖沙就像是他本人,带着一种单纯又客观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又不着偏见并带着热烈的爱对待着每一个出场人物。
对待俄罗斯的信仰冲突问题,作者前期做的,是站在代表着不同信仰的不同人物的角度上,讲述了这个人物之所以会这样信仰的原因。而作者选择的主要人物是同一个家族的父子5人(算上私生子),大概代表三种信仰——基督教;无神论者;持有保留意见的基督教徒。这其中又掺杂着鉴定的和不坚定的几种类型。对待信仰持有强烈的热情的人物,作者对他们很宽容,处处维护,而不具有坚定信仰的人物,作者隐晦的保有反对态度,保持遗憾而又惋惜的态度继续爱着他们。
这一场悲剧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物能够幸免,每个人都饱受折磨,受到现实和心灵的双重折磨,并且越是有良心的人越是悲惨。而那些为利益心动而选择放弃生而为人的良心和底线的人,仍会活的逍遥快活,无论他们的名誉是否受损。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会比较能够理解作者认为人们十分看重的东西——名誉和尊严。因为东北也是这样,为了名誉和尊严能够做出任何牺牲,并且在他们眼中为保有名誉付出的一切仅不是一种牺牲,反而是一件值得骄傲自豪的事情。作者大体上是认同并赞扬典型的俄罗斯精神的,不过不是盲目的赞美与追捧,而是带有批判性精神的思考,他的根源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对于外来的思潮,作者显然是反对的,认为这些由现代科学支撑着的无神论者是没有情感和同理心的魔鬼,并坚信着留着俄罗斯血液的无神论青年的内心会饱受折磨。会受到折磨的年轻人,是值得真切的爱的,因为他们还有希望,而那些心中只有欲望又毫无约束没有敬畏之心的年轻人,只有受到作者的鄙夷。
关于书中出现的女性角色和小孩子其实我不想多说,总感觉作者有点贬低女性的感觉,在作者眼中,女性都是些乱发神经质的不可控的生物,吸引男人也是靠勾引或是金钱等技巧或者附加的成分。小孩子的故事则代表了作者隐隐的担忧新思潮带来些"魔鬼",而他认为只有还有本心,就还有救。大概这样
总体来讲我还是更喜欢庭辩的那一段,很有戏剧性和冲突表现力。为本书没有写完表示遗憾,我很想知道德米特里到底有没有越狱成功 > ^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第五篇
优秀的小说发人深省,《卡拉马佐夫兄弟》便是那么一部小说。
情节围绕一桩弑父案展开,典型陀翁的风格。大量的情节、人物刻画集中于短短几天,发展速度很慢,甚至是有些唠叨啰嗦的感觉。
作为厨子、仆人的私生子斯维尔加科夫,趁德米特里(米佳)潜入父亲家后无获而归的空当,杀了老卡拉马佐夫并顺利栽赃给长子。
斯维尔加科夫是个卑鄙的人,他事后又给伊凡道德上的压力,诱导后者相信杀人凶手是自己。伊凡本就自我折磨的心灵更是雪上加霜,审判前夜他在自己的屋子里与梦魇中的魔鬼争吵,最后在法庭上发了疯!
长子米佳是个暴躁粗野的退役军官,他生活放荡,可他保有内心的一份骄傲与高尚。他多次强调——“我是个下流东西,但我不是贼!”
三子阿廖沙,本书的主人公,像神的儿子,善良、诚实、克制,似乎不像是卡拉马佐夫家的人。
说到“卡拉马佐夫式的”,本书多次提到。这是一个代表,代表着俄罗斯的性格——或许还是整个人类的。(至少是其中一部分人的)
卡拉马佐夫式的激情,卡拉马佐夫式的行为,卡拉马佐夫式的性格等,究竟是什么?“你是卡拉马佐夫家的人!”,这句判定是什么意思?
有一点是容易看出来的:一种不顾世界、自私自利的浪荡淫乱,没有道德,没有节制,没有信仰(不信上帝的惩罚)。
尽管三个儿子中只有米佳像他的父亲一般彻夜饮酒作乐,但无神论的伊凡却在小说中被指为精神上最贴近他的父亲——什么都可以干!这是伊凡的推论,这是反对宗教教条的觉醒。可这道德上的虚无给了伊凡无尽的痛苦,也为他的病埋下隐患——一想起伊凡的发疯我便感到十分痛心。
检察官在他的起诉演讲给出了作者的补充:我们心胸宽阔,这是卡拉马佐夫式的性格。我们善于兼收并蓄互相对立的东西,并且一下子就看到两个深渊,一个在我上面,是高尚理想的深渊,一个在我们下面,是极其卑劣、及其丑恶的堕落的深渊。
啊,这不正是我自己?
在高尚与堕落的夹缝之间,哪一个都不会消失。高尚是艰辛的,彻底的堕落逃不开良心的谴责。
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感叹:这不就是我或我周围的哪一个人吗?
斯维尔加科夫,一个对自己出身愤愤不平的私生子。在主人的餐桌上对格里戈里大发些关于无神论的愚蠢的议论,可显然他有没有伊凡的才华,只是粗浅的附和。
这样的人在杀人和心理暗示方面他却无师自通——这是卑鄙的天赋。
他明显地对有学识的伊凡感兴趣,在私下的谈话中却让伊凡失去了耐心——他源于自卑的自负令人厌恶。为什么要和愚蠢而卑鄙的人摆出一副只有我俩是聪明人的骄傲呢?
可是,可是,有些关于斯维尔加科夫的细节和某个特殊状态下的我自己是多么像啊!
“一种无限的自尊”“老想刨根问底,提出各种旁敲侧击的,显然经过深思熟虑的问题,但究竟为了什么目的,他并不加以解释。”“他表现出一种特别令人讨厌而且越来越明显的亲昵态度。”………
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例子。
那个常扮成小丑的被米佳拖着胡子上街的退役上尉。他为什么扮作小丑?他拥有强烈的情感,却受着无法改变的压迫。他扮作小丑以获得短暂的安慰!
评论家们说陀翁擅长描写病态的心理。
作为读者的我们无奈而震撼地发现这病态却普遍地存在着,可以说,病态是一种常态。
我们至少得到了一丝宽慰——原来我是如此的!原来这世上不仅我一人受此折磨!
在虚构的文学中写出了真实的我,我是多么感激——这帮我认识了我自己——对于苦难中的灵魂,这是超脱前的拯救与神谕。
正因如此我也认为,没有经过苦难,没有经过心灵的折磨与困扰。阅读陀翁是有些浪费的。
再来谈谈人物吧,陀翁借检察官的口曾给出了对他们的评价——纵使我们并不知道对这评价陀翁究竟是持赞成还是批判的态度。毕竟他经常这样,正因这种写法,也给了读者思辨的空间。
现在我们开始。
阿廖沙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在上卷短短几天中他四处奔波地处理着事情。他的长老去世了,没有奇迹却意外地发臭。这在并不虔诚的世人眼里无疑是讽刺与嘲笑的机会。阿廖沙也为之震动,但他仍选择跪下来含着热泪亲吻大地——他坚定地选择基督的善良、博爱。
在检察官的演讲中:笃信上帝,性格温和,但却不自觉地而且是过早地表现了一种胆怯的绝望。希望年轻人的善良心愿和对人民根基的向往将来不要在精神上转化为蒙昧的神秘主义,在政治上变为顽固的沙文主义。
我是多么感动于阿廖沙的善良与真诚啊,甚至当即立志以后要做这样的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强烈地想效仿这样的行为。啊,但这必定是有理由的。
陀翁为什么没有写完呢!遗憾呐,作为读者真想知道伊凡与卡佳的结局,还有阿廖沙,他最后又做了哪些事呢?他是实现了理想(这是作者的理想),还是毁于悲剧呢?
这一切都不可知了,遗憾,真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