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是一部描写著名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生平的传记。书中详细描述了他的成长经历、文学创作过程以及对世界文学的影响。读后感受到马尔克斯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深深感受到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一)
Ⅵ.践行G(定量) 把书当人看 把人当书读 马尔克斯 把自己活成了一部小说 家庭系统排列的解读 如果不了解《百年孤独》 那么它是不完整的 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 灵魂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 关于作家这个职业 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情 按照一定的流程 并需要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至少算自由职业 所以读书人也是职业 现在的读书人 大多以知识付费产品自居 有明确的KPI 至少把自己卖出去 读者对作品到底花了多少小时 毫不关心 真正的读书人 跟最好的作家是一样的 只要不饿死 就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阅读,写作,演讲 都是大心流活动的一部分 自得其乐 其乐融融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二)
【读书小记】
从现在看来,可能杰拉德·马丁这本极其深入而精彩(顺便说一句:中文版的翻译也很棒)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传》将会是马尔克斯的传记中”永远最棒“的一本了,即使后续更多的“马克尔斯传”包括”自传“出版,恐怕都难以超越了。从杰拉德·马丁17年不间断的采访来看,作家,尤其是深谙媒体之道的作家,比如马尔克斯,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因为言说,一再的言说,常易于混淆本真与演义之间的界线,久而久之,那个想象的部分便逐渐代替本真的部分,因此许多时候,一个伟大人物的传记,对于传记作者而言,如何去伪存真,而又保持其鲜活性,始终是一个艰难的问题。而杰拉德·马丁既照顾一般传记的写法,也同时加入类似记者采写的笔法,必要的时候,自己也置身其中,做明确的评判,以及相关事件的关联与梳理,却不妨碍传记本身的流畅性,真可以说是一流。当然,藉此我们也恰好可以更为深刻理解马尔克斯,以及拉丁美洲这片神奇的土地。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三)
(不像书评的书评,但可能会让你对读这书兴趣浓烈,这家伙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啊?)
巴兰基亚一大清早停了电,仅有的风扇也停止了轰鸣,我穿上内裤和背心,从火炉里逃了出来,写作,写作会让人绝望,一种冰冷的感觉,正是我现在所需要的。
如何写好一篇游记呢?
太热了,不铺垫了,开门见山,好风如水。
1)吐槽,吐槽自己,吐槽一切,把别人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
像《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是不是看名字就觉得挺好看的?或是看看卡夫卡的开头吧:“一定是有人诬陷了约瑟夫•K,因为一天早上,他没有犯什么错,就被捕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四)
文/飞熊
就像经典童话中的“很久很久以前”一样,小说《百年孤独》中的“很多年以后”也已经成为文学爱好者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经典开头。很多年以后,我们也会想起阅读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时那种畅快淋漓的感受。
20世纪的文坛,群星璀璨,但那些大师级别的人物却都出现在20世纪的上半叶(乔伊斯、福克纳、普鲁斯特、卡夫卡、伍尔夫),对于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文坛来说,多少有点冷清。于是,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在这个时候显得格外显眼。而无疑地,在这场先锋文学运动中,来自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最为抢眼。
英国作家杰拉德.马丁于2009年推出了西班牙文版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传》,5年后中文版在中国面市。这本成书于马尔克斯生前的传记,在巨星陨落后才得以在中文世界出现,这书来的似乎太晚了些。
阅读此书,我们能得到阅读《百年孤独》一样的光怪陆离的审美体验。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家乡、旅居海外、见多识广。阅读第一部分时,我们看到了的是一个比“马孔多”还要落后的世界,那种基本没有限制的男女感情,四处可见的非婚生子女,不安定的社会........在第二部分旅居海外中,介绍了马尔克斯在拉美和欧洲旅居的经历。而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政治似乎成了马尔克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阅读此书,我们不难发现,马尔克斯的一生的经历是无比丰富的。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代给与马尔克斯的文学环境,和现在我们所处的文学环境竟然有几分神似。马尔克斯,并没有阅读哥伦比亚的小说,他只注意过几个诗人。而我们现在,似乎也处在一个没有什么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阅读的时代——很多年以后,中国是不是也会出现一位马尔克斯似的伟大作家呢?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五)
高中的时候,上文学赏析课,第一次知道了魔幻现实主义,第一次知道了马尔克斯。于是少不更事的我立刻去买了《百年孤独》回来,准备在大师的经典巨著中好好徜徉一番。然而,读了前面几章的内容之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不仅是其中错综负责的人物关系,更因为书中的一些神秘或者宿命的情节让我感到恐惧。后来,我读过陈忠实的《白鹿原》,读过莫言的《蛙》,但惟独没有再翻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直到最近,出版社的朋友推荐了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拿来翻看的时候,真是万分惊异。曾经在《百年孤独》中看到过的情节在马尔克斯的传记中又一次出现。 1927年3月6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一个依山傍海的小镇——阿拉卡塔卡。两岁时,做药剂师的父亲把他托付给自己的岳父岳母,小马尔克斯的童年基本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外祖父母对马尔克斯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身为上校的外祖父参加并指挥过著名的“千日战争”,哥伦比亚自由派人士非常尊重他,将他视为英雄。在他身上,有着《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上校的影子。马尔科斯的外祖母是个迷信的人,酷爱占卜算命。从小,马尔克斯最喜欢的就是听外祖母讲那些光怪陆离的魔幻故事,这成了马尔克斯后来创作的作品中魔幻部分的原始素材。在马尔克斯的家族中,还有许多奇怪的人——一个妹妹整天啃吃泥巴,一个亲戚得了痴呆症。而外祖父拉着他的手去香蕉公司特派员办事处观看冰块的细节成为了《百年孤独》的开头,成就了这部巨作开篇的那句家喻户晓的“马氏”句式。
透过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一代文学巨匠非凡的生命轨迹,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现在,是我再次阅读《百年独孤》的时候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六)
对马尔克斯影响最大的两位作家分别是卡夫卡和海明威。后期包括马克吐温、陀思妥耶夫斯基、 福克纳、黑塞、托马斯·曼、多斯·帕索斯、塞万提斯、詹姆斯·乔伊斯、伍尔夫、笛福、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川端康成、
马尔克斯生于1927年3月6日早上九点钟。马尔克斯的父亲是位私生子。
在马尔克斯的写作中,对大宅院的描写分别出现在《家》,《枯枝败叶》和《百年孤独中》。(作家写作应该挖掘童年的某些幻影和梦境。
马尔克斯读过博尔赫斯翻译过的《变形记》(博尔赫斯本人否认)
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主题是荒诞、孤独和死亡。他的风格往往是以一具未埋葬的尸体开始。他创作的基本原理是:“必须埋葬他人的恐惧、必须埋葬他人的恐惧以及尚未被埋葬的恐惧。
“我了解到自己想成为作家,没有人能阻止我,我唯一剩下能做的,就是尝试成为全世界最好的作家。”
福克纳滋养他的文学灵魂,海明威教他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福克纳认为妓院是最适合写作的地方。马尔克斯和妓女以及妓院有着密切联系。)
《枯枝败叶》被《前锋报》拒绝出版后,马尔克斯的对手为之提供工作机会——业务员。
马尔克斯最困难的时候戴着手套、披着哥伦比亚人的厚披巾、戴着毛毡帽在阁楼里写作。
《百年孤独》描写的是童年的记忆、真实呈现出的样貌、阿拉卡塔卡与当地人眼中看见的世界。是一部与阿拉卡塔卡告别的书,也是一部带领世界人进入阿拉卡塔卡的书。
诺贝尔文学奖有两件为人传颂的事实。一是这个奖通常颁给江郎才尽的作家,其二是就算获奖的是年轻作家,他们也因为这个奖占去时间、注意力以及欲望无法在写出佳作。这两点在马尔克斯身上均不成立。
马尔克斯兄弟姐妹一共十七个。包括私生子。
《霍乱时期的爱情》描写的是一对男女疯狂陷入热恋,却因为仅有二十岁太年轻而不能结婚;等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沧桑,却因为八十岁太老而不能结婚。
马尔克斯总是毁灭手稿和创作过程。但他的创作都是从现实取材,经过自己的思想进行提炼。
年老的人拥有死亡,年轻的人拥有爱情。爱情可以拥有很多次,死亡只有一回。——川端康成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七)
我读马尔克斯
笔者读《百年孤独》已是很多年前了,那个时候读的哪个译本已经忘了,那本书也早已不在,不知是转让还是遗失,但大约是时间太早的缘故,译本不十分理想,也有可能是没有作好充分的阅读准备,这也是文学人及诗人需要有一个圈子之故,先是有人读过以后,提到某个重要的问题可能蕴含在作品中,这个时候再去欣赏,只要不是先入为主的,一般也不会是先入为主的,因为别人的叙述不可能让你事先就能完全想像得到作品整个格局,这个时候可能会有意地去注意作品中那特异的部分。我读的时候还没有听说过魔幻现实主义,所以对于作品中使用的这个手法,刚开始是觉得怪异,说是神话吧,也不完全是,但又神乎其神。最开始不太能接受,后来又读过另一篇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也有这类神秘而玄幻的描写,以至于读莫言的《四十一炮》中最后那一段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反而觉得莫言用的自然一些,还可以接受。所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我脑中并没有留下如这本传记中所写的人们那种奇特而又精彩的印象,至于拉丁美洲那四名强将中,还读过略萨的《情爱笔记》,不知道是不是读到的并非最好的作品,总之对于拉美四文学巨匠的印象不十分好,这本传记里插入了几位巨匠的照片,略萨长得很帅,读他的书让人想起西门庆或贾莲,与他的性描写相比,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大约算不了什么,但就因为劳伦斯这本书以此种描写而闻名,让我敬而远之,这不能不说明本人有时候也太伪君子也,但不能接受这种描写对我来说又是自然而然且理所当然的。
前不久读过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也与《百年孤独》的感觉很相似,但本传记却写到作者在写《百年孤独》那段传奇般的过程,让人感觉有有意渲染之意,大约本人喜欢的类型不是这一类的小说吧,我更喜欢哈代与毛姆那种类型的小说,有一种经久不去的余味与意蕴。但擅长反思的我本人也认为是自己阅读效果不佳之故,还有意把买来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买来读了一遍,这本书没有想《百年孤独》一样给作者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声誉,但却更合我的口味,体现了作者构思与布局的高超技巧,但更类同于古典风格,而且里面不象《百年孤独》读起来让人窒息与失望,它对爱情有一种信心。
每一个成名的作家成名前的经历也许都很有些暗淡,无一不是因为对于写作的过份热爱与向往,无一不是在现实方面惨淡经营,穷愁潦倒。而伟大的作家身后总有一位更伟大的默默支持他的妻子,马尔克斯也不例外,他同样有一位不赞成他做梦的父亲,一位一辈子忠诚于他,且为了他的事业牺牲自己的伟大妻子。《百年孤独》里同样有大量的性描写,如果说略萨让人想起西门庆,那马尔克斯则让人想起韦小宝,小女子如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喜欢上他们呢,口味问题,希望以后进一步通过读他们的作品来了解他们,破除偏见。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八)
马尔克斯为何会吸引我?读完这本传记,我终于找到一个终极答案---令人沮丧,却实实在在的答案---我根本没读懂他。
第一遍看《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完全陷入书中疯狂的情节中,丝毫没有在意它与所批判的现实之间的任何联系。这种纯粹对魔幻情节、奇异语句和丰富想象力的膜拜,主导了我对马尔克斯的理解。于是在一开始我就走错了路。这本传记与其说是顺着时间线组织的,不如说是按照时间顺序把马尔克斯的政治生涯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政治是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事业,而写作,不过是表达政治观点的方式。虽说他总是强调他有着一种天生小说家的使命感。为了弄懂他的想法,我时常停下来去查找有关的历史事件,这几乎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行为---不弄懂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无法理解当时的人到底在想些什么。一直以来,我排斥这种做法,它与我对于文学所抱有的天真幻想相抵触,但既然这样行不通,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了。
除去政治迟钝以外,我也是真的没读懂过他这个人。我没想到他是口才卓越的自卑少年(这种自卑感一直伴随着他),是早熟的写作天才,是邋里邋遢的政治记者,是能歌善舞的逗乐者,是每个人的朋友......而令我最过陌生的,是引导他面对名气时的自相矛盾。他对直觉坚信不疑,而似乎又很偏执,有着一套显然是很有心机的关于塑造自我形象的理论,于是直觉和理论时常相矛盾,使他显得像个小孩子,或者说,像个表演用力过猛的电影明星。而我以为,马尔克斯会是一位如博尔赫斯般沉默的智者(七十岁之后的他或许做到了),就这一点而言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关于他的事情都说法不一。马尔克斯承认过自己“自我戏剧化的直觉”是他做出的很多选择的理由,比如关于他和妻子梅赛德斯的相识,他一口咬定自己“在她还只有九岁时便下定决心要娶她”,而在我看来他不过是抱有偏执的念想在给自己的爱情蒙上一层神秘浪漫的面纱而已。另外,出于马尔克斯沉重的偶像包袱给妻子带来的骄傲,我有着如此大的偏见,以至于对梅赛德斯很是反感。
不过读这本传记最大的收获是开阔了眼界!原来拉美作家一家亲,内部矛盾如此纷繁,世界各地文艺从业者有这么多联系,看到很多熟人出现在马尔克斯的生活里使我感到很激动(比如在捷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尔克斯曾经和富恩图斯一起去布拉格拜访米兰昆德拉;马尔克斯和略萨那段起伏的友谊最终和解;聂鲁达像个纯真的小孩子用他有名的“要哭出来的声音”恳求马尔克斯夫妇参加一个颁奖;我甚至看到了黑泽明和伍迪艾伦的身影)。并且,虽然我不愿表示感谢,但不得不承认通过阅读此书,我对世界格局有了不再模糊的认识。
无论如何,马尔克斯在我心里的地位不可撼动,但自此以后,我将用全新的眼光去打量他,这个我一直误解了却深爱着的---这次我要用一个全新的词语来代替“导师”---操纵者。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九)
从2011年起,南海出版社陆续推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的中文译本,对于那些看不懂原版是西班牙文的马尔克斯迷们无疑是一件快事。每次出版社推出一本中文译文,比如2011年的《百年孤独》,2012年的《霍乱时期的爱情》,2013年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都能引起一阵子读者的关注,特别是2011年推出的《百年孤独》和2012年推出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因为做足了媒体的推介工作,更是引起了读书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4月18日凌晨,这位文学大师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大师一去世,又引起读书界对他的一阵关注。中信出版社这次推出《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也算是赶上了出版的好机会,推出这本厚重的大师的传记。这本传记的内容相当丰富,而且打出的广告是大师生前唯一正式授权的传记,值得喜欢马尔克斯的读者认真品读。
通过这本内容丰富的传记中,读者可以比较清楚地梳理出大师成长的一生。不过你需要有点耐心。诸如理清大师家族族谱,你就需要花点时间,不然你就可能会被搞糊涂了。大师的出身其实是很卑下的,而且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大师的祖父和祖母都是非婚生的,他的父亲也是他祖父的非婚生的儿子,而且他的父亲有不少非婚生子女,他的外祖母也是非婚生的,他的外祖父虽是婚生的,但有好几个非婚生的子女。大师出生在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这是《百年孤独》中马拉孔的原型),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他的外祖父是个受人尊敬的退役军官,曾当过上校,这对他后来创作《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有很明显的联系。他的外祖母有一肚子的神话传说和鬼怪,这个特点我们在大师的作品中可以多次领略到。可以说大师的童年生活、这个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人鬼交混的故乡是他后来创作的不竭的动力和发源地。
1940年他到波哥大都中学、后来读大学,虽然对大学的法律专业,他是很不喜欢的,但不中断的求学过程中,他还是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结交了一些朋友,这对他后来的写作生涯还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6——1957年在巴黎的那段与塔奇雅•昆塔那的交往,虽然大师本人不愿意直面,但作者还是通过采访当事人和查阅资料,尽量还原了那段历史。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于2008年出版,大师2008年至2014年之间的这段时间留下了空白,希望作者以后再版时候能够补写一个章节。
大师传奇的一生造就他的奇异的文学世界。创作源于生活,了解了大师的生活经历,可以更好的读懂的文学作品,而这本传记无疑是全面展示大师一生的最好的读本之一。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十)
虽然《百年孤独》已经快被人讲烂了,但是抱歉,提到马尔克斯,这仍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标签。《百年孤独》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个漩涡。我每一次打开这本书,都被布恩迪亚家族弄得晕头转向,感觉被一股强大的力量裹挟着,从这边拖到那边,周围的一切全是我没有见过的新世界,我一边被甩得七荤八素,一边却忍不住赞叹:“老天,马孔多真美啊,美得让人心痛!”
文学分析和评论家并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了解《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族长的秋天》、《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要想了解马尔克斯,唯有从他的生活入手,唯有马尔克斯能真正解密马尔克斯。而这也是这本厚达500多页的传记,所能传达的最大的意义。
马尔克斯所处的拉丁美洲,如同疯长的热带雨林,色彩斑斓,气味妖异,适合生长一切怪力乱神的传奇故事。正是这种令人费解的巫术气质,融进了他的血液,让他成为了马孔多的幽灵,独自漂浮在这个世界上,带着讲述生活的使命。
当一众读者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晦暗的家谱迷宫中跌跌撞撞地摸索时,其实触碰到的,正是马尔克斯所经历的迷惑和焦虑,以及孩童时期试着解开的纠结不清的家族传说。如果你了解了一个年幼的孩子,如何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目睹家族的一切,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部那么复杂(或者说混乱)的《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写起来却那么理所当然行云流水。
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应验在马尔克斯身上,就连他的叙事技巧,也是他外公世故、合理化的说教,加上他外婆世故、天启般的口若悬河,再融合一点他自己的幽默感。这种技巧如此独特,以至于在他的每一本新书里,都能被读者准确地辨认出来。
他后来的所有作品,都是真实人生的折射,书中的一切,包括神秘的马孔多,都是真实的,真实地存在于他孤独的童年里。
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捋了一遍马尔克斯的人生,他处处留情的父亲,永远都在怀孕的母亲,日后在他笔下频繁出现的外公,像“抽奖抽到一只老虎”的求学时代、他旅居海外的日子、以及他如何周旋于政治和名人之间。
这样一份巨细无遗的履历表,没有太多的文学性,而且也并不抒情,传记作者杰拉德•马丁作为一位研究马尔克斯长达17年的人,想细致入微地表达他所知道的一切,就像古代的史官一样,把马尔克斯的每一分钟认真记录下来,端上来呈现给读者。
也许有人嫌弃这一盘菜不够色香味俱全,但这就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比文学作品要艰难,也要无趣,但这就是人生。这本传记不是一个局外人无关痛痒的描述,传记作者用最恳切的语调,给读者讲述的是一个人心灵的挣扎,和黑暗中的摸索。你能真真切切感受马尔克斯生活中遇到的艰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也正是如此度过自己的人生。
对马尔克斯来说,正是这种颠沛流离的时光,给了他诸多的灵感,他后来那些不朽的作品中,巧妙地隐藏着自己经历的一切:孤独、绝望、爱情、生活、暴力。时光永远最强大,又最仁慈,终于把所有的灰暗,都打磨得闪闪发亮。那些跌跌撞撞的经历,是上天给马尔克斯最残忍的温柔。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十一)
在没有读《活着为了讲述》之前,我最中意的西方作家是毛姆。很多人问都曾问过我,这个微信公众号为什么叫“蓝色塔希提”?有什么特殊的寓意?读过毛姆的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的人,可能会记得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最后奔赴的地方就是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他在这座岛上用圆笔谱写了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却毫不在意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这座岛,从此在我心里成了一个神圣的地方,代表着理想和远方。
《活着为了讲述》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唯一传记。马尔克斯原来计划写三卷自传,无奈第一卷自传写完后,就再没精力进行剩余两卷的创作。所以这本《活着为了讲述》成了马尔克斯的唯一一本自传,讲述了他青年时期的经历。
要知道,从毛姆那里,除了学到小说的技法之外,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离经叛道的文青气质,这种文青气质对任何时代的普通读者都有着致命的魔力。可以说,从毛姆开始,我喜欢上了文学,开始广泛阅读中西方文学著作。当然,毛姆也是马尔克斯最钟爱的作者之一。
而在《活着为了讲述》中,我则寻找到了文学的意义,乃至生命的意义。从这本书的书名开始,老马一直在告诉读者一个理念: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我喜欢这本书,就是从书名和这句话开始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本书里,通过马尔克斯的讲述,你会发现他也是如此做的。在他的小说里,他真实生活中的片段经常反复出现。甚至可以这样说,马尔克斯把他所经历的、听到的事情小说化之后,变成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等。我非常喜欢这种感觉,人会死亡,记忆会慢慢消退,但是文学作品却永远摆在了读者的案头,可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属于作者的故事在人生的长河中永远流传。
但是自传毕竟离作者太近了,看得不过瘾。《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近距离观照马尔克斯人生的机会。
说实话,我不喜欢读中国人写的传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些传记大部分没有经过严密的考证,做不到客观公正,并且也缺乏文学性。比如前段时间,我兴冲冲地买了一本书《这就是马云》。这本书是马云的助理写的。本以为可以了解点马云不为人知的一面,结果大失所望,不提也罢。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中,读者不需要有任何担心。这本花了数十年写成的传记,不仅考证严谨,采访了马尔克斯身边的很多人,更重要的是他获得了马尔克斯的认可,文学性也比较强。
在我看来,作为读者,我们其实很难真正理解马尔克斯笔下的文学世界,更别提他的魔幻现实主义了。唯有真正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个人,才能帮我们揭开马尔克斯作品的真正面目——魔幻只是作品的形式,现实才是作品的实质。读完《活着为了讲述》《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你可能会感觉到南美洲乃至哥伦比亚本身就是一片魔土,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最直接的故事素材就来自于他的家族以及他本人。对一个文学爱好者而言,这本书更可贵的是,它展现了马尔克斯是如何走上文学之路的,会激励我们更好的前行。
Ps:大家喜欢这篇书评的话,可以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蓝色塔希提!来我和一起读书吧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十二)
前一阵子猛补《晓说》,高晓松在节目中谈到马尔克斯时说“魔幻现实主义”是西方国家给起的名字,其实南美洲就那样,马尔克斯的作品一点都不魔幻,特别现实。而这本传记令我惊讶的是,马尔克斯不仅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而且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所以在诺贝尔获奖词中,当中国作家莫言只是风轻云淡的说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时,马尔克斯的获奖词是希望外面的世界能理解南美洲。的确,在世界史中,南美洲并没有多大的重量,若不是这么出了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大部分人甚至会误以为这里只有桑巴和足球。
当作者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一位大师的一生时,他采用了马尔克斯脍炙人口的《百年孤独》的某种特色——展现了马尔克斯上校一家的历史,颇具小说意味的开头以马尔克斯的母亲路易莎把儿子交给他的外祖父马尔克斯上校说起,同样是复杂的大家族,同样是先进生产方式冲击下的落后小镇,这样我们不禁想到小说中的情节,而这段与外祖父相处时光的描写也再次证明,马尔克斯从小就生活在自由党和保守党不断斗争的环境中,自己深爱的外祖父对他的童年教育,为他后来的政治敏感性做了铺垫。
从前学西方文学史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许多伟大的文学家都有律师或者医生的背景,在马尔克斯身上,这点刚好也得到证:父亲是医生,自己读的法律专业。而且传记里也解释了他选择律师的原因:有助于写作。不过,马尔克斯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律师学业,半途而废,选择了记者这个集写作与政治与一身的职业,这也从一开始就奠定了马尔克斯今后的写作生涯必然离不开政治。
除此之外,马尔克斯与南美甚至世界许多政治人物还保持了亲密的关系,这也在一定方面使得他在创作时会多少受其影响。不过这一点是很弱的,与其说是他与政治领导人的亲密关系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现实意义,不如说是他的这种文学风格吸引了许多政治人物与他的交好。
传记不同于文学组品,它没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它像是写论文,每句话每件事都要有出处证明,作者在书中写马尔克斯为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做传时,通过对马尔克斯的艰难暗示了自己在为南美另一位文学方面的解放者做传时的困难,特别是作为一名得到授权的“官方”传记作者,压力也可想而知。作者的压力不仅来源于马尔克斯的名气,也来自于早有马尔克斯的自传出版在前。但是自传多少带有太多修饰色彩,不如他人做传来得客观。那么,这本书真的客观吗?在我看来,前半部分的作者试图学习马尔克斯的叙述策略将这么一个南美大家族表现出来,并不时提醒读者这是马尔克斯哪本书的原型,后半部分则侧重于描写马尔克斯靠《百年孤独》成名之后与各国领导人的周转,使得读者很容易判定马尔克斯并不是一个中国读者所熟悉的文人形象,他积极入世,他有着争强好胜的名利心,但是他又有着所有的艺术大师身上都有的执着与坚守。虽然他是一个政治动物,但是却不失温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十三)
2014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去世,我是在高晓松的节目晓说里听到这个消息,当时他扼腕叹息,最后一个文学大师去世,从此世上再无大师。
马尔克斯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只是一个杰出的作家。对于我来说,我只知道《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说实话,《百年孤独》我并没有读完,刚刚读了开头,我就彻底凌乱了,完全分不清其中的人物关系,就放弃了。但是《霍乱中的爱情》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里面人物关系简单应该是我能读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跨越50多年的爱情,很能打动人,五十年未见,不要说你仍然爱着我的初心未改,茫茫人海中,你还认得我的样子,就足以让我泪流满面。
我们很多人都读过他写的故事,但是对他自己的故事却知之甚少。于是,读了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这是马尔克斯唯一认可的官方传记,作者杰拉德·马丁是一个英国人,一个用西班牙语写作的作家,最后指定了一本英文作家的传记为官方传记,可见这本传记的公允性,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客观真实的马尔克斯。
读到第一部分的时候,我突然回到了当年我读《百年孤独》的那个时候,看着马尔克斯家里祖祖辈辈,满目都是长的差不多的名字,刚开始我还在努力的分辨这些任务,理清他们的关系,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智商实在是不够用,后来我只能安慰自己,这些背景交代不重要,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于是就匆匆略过,直奔主题,迎来了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的童年时和外公一起度过的,那段时间应该是他对于年少最快乐的记忆吧,外公也是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亲人,他成长的城市,他的亲人,他的邻居,他周围的一切一切,都是未来他作品的素材。即使是魔幻题材的《百年孤独》,也不是在空中楼阁上架构而成,那些人物,在作者的周围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他的外公就是他作品里很多重要角色的来源。随着家族的没落,他回到父母身边后,开始了他苦难的生活,不过最近看电视剧离婚律师,引用到这里可能不太严肃,但是感觉说的还是很有道理:苦难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苦难本身,但是对于作家来说,却是一笔财富。于是,他颠沛流离的学生时代,辗转了几所学校,也终究没能修完法律学位,最后还是走上了笔杆子这条路,做了记者后,又辗转各地的报刊杂志,勉强维持生活。又奔赴欧洲,苏联。
这些都是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马尔克斯的生活,除了他个人的颠沛流离,我们还从他的生活看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彼此熟识,互相扶持,而且马尔克斯关心的不只是文学,他还有自己的政治追求,他的政治倾向偏左,曾经探访过很多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关心整个拉美的改革与政权更迭,这在他成名后,更有影响力后,表现的更加明显,他和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以及政治人物,都有着甚密的友情,特别是与古巴的领导人卡斯特罗,他甚至还自己出钱资助过游击队。
翻开他的传记,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对于他政治上所作出的努力,这个世界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但是对于他的文学作品,这个世界的评价却是统一的。就像诺贝尔奖的获奖评语中说的:“马尔克斯的作品具有对全人类的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它们具有艺术上的形象生动和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力,这种概括是无法用抽象评论来估量的。因而,我要劝那些没有读过这些作品的人们,应该去阅读它们。”
是该把书架上的《百年孤独》再拿出来读一读了,还买了《族长的秋天》。
用阅读,来怀念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十四)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杰拉德·马丁
说到传记,我印象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从传记人物今天的成就,写到出生时候的伟大,再平淡无奇的叙述其一生。这样的协作方式的好处之一,就是要突出一个观点,即传记作者今天的成就与他母亲及他出生的时候关系重大。不需要再过多的写明,你也知道我是在说一种国产传记产生的制作方式与参与手段。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写传记,逃不离这个模式:现阶段的影响——出生时候的伟大——根正苗红——奋斗革命年代——今天的成就。像我看过的《爱因斯坦传》、《巴顿将军传》、《艾森豪威尔传》、《汪精卫传》、《孙膑传》、《蒋介石传》、《毛人凤传》、《前生今世,何处适之 : 胡适传》……无一例外都是这样的套路和方式,到现在,看了一些传记之后就开始停止阅读此类传记了。方式相同,模型相似,人物不同,情节雷同……自己都能想象的出来他们到底是怎么度过他们的一生的,又何必去看他们模式化的生活呢?
文人文学传记稍有不同,就是会参杂文人的作品情节与现实情况对比的情节,大抵相似。说到加西亚·马尔克斯,恐怕不得不提的是他的《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人神共知的伟大巨作《百年孤独》是每个稍有文化人都原因去讨论的话题,对我,却是例外。我试着去读过至少不下六七次这本书,最好的情况是已经读完整本书,最差的情况也是读到第四章了。坦白讲,我真心没有读懂这本书是讲述什么的,不知道我看到的版本不对,还是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本书的伟大,反正我一直没有读懂。我尊敬的人不停的推荐我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而我也一直在读这本书,奈何一直没有读懂;在此也不好做具体评论。我尊重别人把这本书作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伟大杰作,我也尊重我现阶段还读不懂他书的现状。
第二本书就更为众人所知,诺贝尔获奖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爱情的故事,总是能吸引到观众,而讲述各种各样的爱情方式,如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爱情,则一定俘获了绝大多数在寻找爱情路上的男男女女们。这个故事与叙述方式的伟大在《加西亚·马尔克斯传》里稍有涉猎,其生活经历是不太丰富的,但小说里面的故事又异常饱满与光彩熠熠,这,就是一个文学创作者的能力。有些文学创作需要叙述能力,而有些则需要想象能力。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值得说明的,就是大量的作者的周围人的照片。像《宋美龄画传》之类的,会公布非常多的照片,因为作者本书是历史进程的推动者和经历者,所以他们的照片总是能反映出历史的一些面貌来;如若作为一个文人的照片及周围人的照片,又是能引起什么样的关注和吸引力呢?我想,这就是一个真正传记应该存在的形式,即作者普通和不普通的周围的朋友都是作者最宝贵的财富,还原一个真实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比描述一个神一样存在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要困难的多!一个伟大的人总是让人错觉他所有的朋友都是伟大的,一个龌龊的人总是给人错觉他的朋友也一定是龌龊的;这本书在还原加西亚·马尔克斯真实面貌方面,值得大书特书。
传记贵在真实,在历史拐点的真实。我读过的中国传记大多在你熟悉的领域里模糊处理,在你关心和重点关注的地方特殊处理,最后发现这样的传记不是你想看到的内容,而是经过出版社多方编辑人员、机构和组织通力合作才有了你看到过的传记,读起来当然没有那些国外原汁原味的传记那么自然而让人愉悦。像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的传记中文版,简直就不能算是传记,但你看原版的《My life》则又能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作为总统的人,再才是那些成功与失败的实际与牵连的重点事件等。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个伟大的人,但这本传记里写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不是传说的那么牛,至少不像神一样让人看不清,这就是我喜闻乐见的普通而伟大的传记之一:平凡而普通,真实而伟大。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十五)
多年以后,当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巴塞罗那的索菲亚公主饭店里的那间豪华套房中写下“我可以骄傲的说,我认为自己是最不拘泥形式的人……我始终无法习惯自己的朋友成为总理,也无法克服对于总统府倒胃口的感觉”这段话时,在他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不是苏克雷父母家中潮湿闷热的房间。那时候感染了肺炎的他每天都要费好大的劲儿从床上坐起来,呼吸着因为连日大雨而上涨的河水带来的动物尸体所散发出来的气味,努力的意识到自己还活着。在他人生中的最后几年,记忆像是兀鹫一样钻进他大脑中殿堂的阳台,肆意的啄断那些金属的窗栅,振翅搅乱了他脑海内凝滞的时光,每个礼拜一的黎明时分,他从几个世纪的昏睡中苏醒,一阵温软的微风拂过,伴着伟大的死尸与腐朽的伟大散发出的气息。
所有的传记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悖论——如果我们吃下一枚鸡蛋觉得美味,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去找到下蛋的母鸡呢?也许后冷战时代大师的匮乏让人们愈发意识到他们需要一个人来统治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快速消费与自由化的深渊中感受到一丝解脱的气息。孤独、命运、爱情、暴力、父权统治,这些词让普罗大众摸不到头脑,马尔克斯却巧妙的将他们融为一炉。他的小说里始终充斥着一股热带雨季的味道,任何时刻读到他的文字你都不会感到陌生——只要闻到那股掺杂着微微腐烂味道的水汽,你就知道你走到了马孔多的土地上。
马尔克斯并非易与之辈,《百年孤独》一书成名后有无数的传记作家、记者试图同他本人合作,写一本他的自传(“为什么我自己不写一本呢?不不,传记代表死亡”),却一一铩羽而归。所以当杰拉德•马丁在2006年听到马尔克斯承认他是自己“正式”的传记作者时难免会有些欣喜若狂。长达十七年、多至三百余场的采访,采访对象中甚至包括了菲德尔•卡斯特罗与菲利普•冈萨雷斯这样的显赫人物,杰拉德•马丁将自己人生近四分之一的时间都用在了对这位作家人生的采访与写作上,以至于他竟然在某天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终结手上的工作,否则这部传记将会长到“永远不可能完成”。
毫无疑问,这本传记书写的是“贾布”的人生,但也更是对他所有作品的一次解读、一次重构。于是我们在回忆里看到了“坐在街边的男人”,日后他会出现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守着渐渐腐朽的时光惦记着心中不老的姑娘;我们看到意大利人安东尼奥和他的电影院“奥林匹亚”,日后他们被一起放置在《恶时辰》中小镇恶臭的空气中,让男人们在哪窃窃私语;艾米力欧大爷自杀的场景最终随着“贾布”外公移开毛毯的动作被展现在了马尔克斯的面前,“死亡”化作一颗子弹,狠狠的击中贾布的身躯,在他的体内化作黑色的灵感流淌在他的血管里,日后我在《枯枝败叶》里读到“这是我第一次瞧见死尸。今天是礼拜三,可我总觉得是礼拜天,因为我没去上学,妈妈还给我换上了那件有点儿瘦的绿灯芯绒衣服。”的时候总是会想,可怜的小家伙,那是因为你见到艾米力欧的尸体的时候就是星期天啊;更不要说她的外公,那个可怜的老上校,他日后反复的出现在马尔克斯的每部书中,带着“一副自信而又充满天真期待的神态,坐在陶炉跟前等待咖啡开锅,他觉得肚子里好像长出了许多有毒的蘑菇和百合。”
文字,马尔克斯的文字曾赋予我们那么多的力量与安慰(很难说究竟是安慰还是惊吓),我曾经不止一次在无意中想过,马尔克斯并不是蒙上帝恩召而降生的宠儿——这点几乎毋庸置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最终揣摩到,或许他笔下岁带来的那些孤独与魔幻、生命与爱情、统治与暴力,也正是遵从了全能上帝的秘密旨意。当我敲下这些文字时,他已长眠于地下,惟愿百年之后,再无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