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的浮力》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死神的考验时勇敢挑战命运的故事。通过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爱的坚守,主人公最终战胜了困境,体验到了生命的真谛。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真挚动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启迪。
死神的浮力读后感第一篇
2013年,死神千叶系列。
夫妇为女复仇,千叶莫名其妙的加入了其中。还是那个热爱音乐的死神,时不时就会写到这个梗,毕竟是死神,在事件中几次救了这对夫妇。死神的视角差不多就是上帝视角了,伊坂反暴力的这个特性延续到了这本书里。阅毕,伊坂不接地气的观点在这本书里很明显。一是日语梗,二是灵动的思维让全书有破碎感,细节化的东西能不能喜欢到因人而异。这本是不接地气的伊坂众作中,算是比较好的一本了。
3星半
死神的浮力读后感第二篇
呆萌死神千叶的归来
《死神的浮力》设定延续《死神的精确度》:对于可能死于非命的人,死神(们)在死期之前开始 7 日的接触、调查,决定此人是否命该如此。这次的《死神的浮力》中,死神 千叶 负责调查一个为了给亡女复仇的男人。
撇开死神的设定,为了亡女复仇、法外以暴制暴这样的剧情,其实没什么看头,基本上都是主角下不去手最后功亏一篑或者相互理解的。加入了死神千叶的[不帮忙]之后,整个题材竟完全焕然一新。是[不帮忙],而不是[帮忙]。千叶大部分时间都在听音乐、找音乐、走神想音乐,偶尔为了避免尴尬或是穿帮,才搭上几句模棱两可的话语。但就是这些不经意的语言,整个故事向着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伊坂幸太郎的作品总是有些特点,《死神的浮力》也符合这些:
(1)人要相互帮助才能活下去。单打独斗的英雄不存在。
(2)各种奇妙的偶遇,不可思议的人或事,但一切线索都有铺垫与收尾。
(3)音乐,果然还是音乐。连死神都痴迷都音乐。读到最终章,如绝妙的摇滚乐,气氛燃烧得根本停不下来。
虽然设定是“死神每次都会根据调查对象而相应改变外貌”,电影版,如果有的话,还是希望像之前一样,让 金城武 来饰演死神 千叶。一来 金城武 演面瘫冷笑话呆萌死神绝对够格,二来 金城武 最近几年的中文电影都烂得没法看。
而女性死神 香川 的角色,我期待 广末凉子 来演,她调查对象的结果,大概只有《legal high》萌萌的皮笑肉不笑ドS检查官做的出来吧。
死神的浮力读后感第三篇
看到好多评论说这本书很差,我觉得还好,也可以说我自己本身没什么主观的想法。前半部分确实有点拖沓,我都不知道他们这七天为什么这么漫长。但是不管如何,坂神的书都是要看的,而且,自己买的书,跪着也要看完。
关于死亡,我觉得坂神自己真实的对死亡的恐惧,还是可以通过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记得坂神在书的前言还是什么别的写到,自己写《死神的精准度》时,还没有孩子,所以对死亡也没有很深的恐惧。但是写《死神的浮力》时,坂神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更加深刻地体会的死亡的恐怖。书中山野的父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一直专心工作从来不管家里,但是这么做的原因是他明白子女会死去,所以才逃避的。他只是在帮儿子山野探路罢了。
因为好像主线剧情没什么可写的,所以整本书一直在聊死亡,一直在聊。以及关于“宽容的人是否该用不宽容的方法对待不宽容的人”的讨论。每二十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没有良心的,而这些没良心的人却主导着世界。虽然如此,但是弱小的我们却仍旧活在世界上没有被淘汰,这是为什么呢?说到没良心的人,我前几天才在微博上看到有人问坂神,王子慧如果成为大人,会成为糟糕的大人吗?我觉得王子慧或许就会变成没有良心的人吧。写到这还是想怨念一下:水果组为什么死了。
关于“回馈大放送”。这个很有意思,有些交通标识其实一直是错的,然而它就在那里放置了十几年,却没有一个人发现。就像死神们调查的人是由调查部决定的,而且是有一套规则的,但是这个规则出现了漏洞,所以平白无故多了许多不应该死去的人。交通标识错误,会退款给那些因为标识而罚款的人。但是,已经死了的人如何补偿?于是调查部只能希望千叶他们给的都是“放行”,并且给被放行的人延长二十年的寿命。虽说这个回馈大放送执行的效果非常不尽如人意,而且调查部的人还根本不愿意放下身份,但是不管如何,回头是岸嘛。
关于即使有人死亡,但人类的总量却没有改变。书里好像是这么说的,我也不太记得了。不过原因是死去的还会活在活着的人的回忆里。这或许是本城一直希望别人记住他名字的原因,因为这样,他就永远不会死去了。
最后的结局还是有些不甘心的,不过千叶骑脚踏车追赶本城的那段真的是非常帅气。不愧是坂神的书,就是充满了想象力和不可能的事。不用去追究这些剧情的真实性,只是享受阅读的快乐,这个我肯定是感受到了的。
《雷霆队长》台版书出了,我到底入不入一本呢?似乎买了一本台版以后,剩下的也开始慢慢收了。完了,要开始在台版书坑里待着了。虽然有些担忧,不过还是要,努力摘取每一天。
死神的浮力读后感第四篇
※说好给男神都打五星,但其实我心里是打三星的。
这本书由百分之三十的剧情、百分之四十的鸡汤、百分之二十的千叶强力卖萌和百分之十的引经据典组成。加上伊坂味的调味料变成一道温吞的汤。但是你除了鸡汤味一时却也想不起其他什么味道。
在此之前,我对于《死神的精确度》总被某些出版社当成伊坂的代表作这一点十分不满。尽管我自己脑内的死神也是金城武画风,然而卖脸的行为不值得表扬。
总的来讲《死神的精确度》还不错,相互间阴差阳错的crossover,人气角色适当卖萌的短篇集,在上班下班的地铁里看看,甚好。和《终末的愚者》一起,这两本作为对伊坂生死观的认识,也确实影响到我自身对死亡的看法。然而我喜欢伊坂对生死的解读,却不代表我喜欢看一整本的鸡汤。死神是不适合长篇的,或者说鸡汤是不适合长篇的。战线越长,逻辑也会跟着死亡。这本书的逻辑已经脱离了魔幻现实主义能粉饰的范畴。也许改编成漫画会更好些。
《死神的浮力》的主线,不时总会有点介于金色梦乡和蚱蜢之间的即视感。像是复仇的主题、朋友的支援,缘分的邂逅等等等等。伊坂一提到人与人的关系就走不动道。一定要细细料理。看似令人心灰意冷的逆境里总有零星的希望闪光,让人不放弃希望的故事咀嚼着总是暖的。然而暖得久了就变成了闷,这本书的阅读感就像下不停的雨,有一份行也不是停也不是的尴尬。
结局是好的,也是流俗的。也许只是愚钝如我没有读懂。就像别扭的死神想要逆流而上,伊坂似乎也故意要跟某种规则对着干。出于一些职业病,在阅读中我一边猜结局一边思索如果是我会怎样结局,然而某个情节让我忽然开始反思。大多时候作者总是为了让结局出人意料而绞尽脑汁,但很多时候会有一个冥冥之中注定的答案在终点等你。为什么要为了华而不实的光鲜而拼命背离它呢?顺理成章才是最好的——然而在我阅读中途做出这般深沉的感想,这本书却在结局实力打了我的脸。“看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尾,但看第二遍却发现只能这么结尾”总归是一种奢望。《死神的浮力》并没有达到这种高度。死神系列其实也并没有达到这种高度的深度。
这个系列,就只是在讲一个痴迷音乐的卖萌男,在应付那些乐趣之外的麻烦事罢了。
然后是惯例碎碎念。
※每次看到千叶表示这次我完全换了画风,就会想如果这本也拍电影,不知片方会不会换男主角?换不换都有充分理由,想想也有点意思。
※虽然嫌鸡汤太多,但伊坂牌鸡汤,好吃不上火。
※反派好中二,虽然伊坂的故事里少有明确的boss,但有名有姓的boss中二率真的很高……逻辑呢!拿出来!
※某人的结局微妙的叫人想起永生之酒。
※伊坂名物脚踏车。伊坂名物俩男主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