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鸣上大学》是一部描写张鸣在大学求学生活的励志小说。小说通过张鸣在大学中的成长和奋斗,展现了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读后令人深受感动,激励着我们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努力向前。
《跟着张鸣上大学》读后感(一)
最好的时光在大学,张鸣的文字和犀利,也跟提神,很好一本入学指导书。
张鸣谈教育,其实是很有资格的,历史学者的眼光看中国的教育,会增添了一种透视感。中国的教育问题多多,但是,在目前这个环境之下,诸多的选择,张鸣可以给大学生一个建议。大学的四年时光,是最美的时光,但是,一切并非总是看上去很美,更需要自己来规划。大学之道,不在他人,更在自身。这就是这书本想要达到的预期。值得来看。
《跟着张鸣上大学》读后感(二)
在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就道出人生学习的态度。生活处处都是学习的地方,或是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在现在中国大学教育背景下,大学里的很多大学生还没有走出迷惘的自我的阴影,没有真正的意识去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真正独立和意识的学习是自己的内心和直觉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并且执着地坚持知行合一;有些人没有意识和胆量冲出那些填鸭式教育的禁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真正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没有正真做到I do, I
enjoy 那种境界;所以这些人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和培养自己兴趣的机会;这是一种悲哀,也许他们不敢去承受孤独和寂寞,但是成长中就是那些孤独,寂寞,痛苦才能历练人,才能产生创造的灵感;苦尽甘来嘛,大学四年很短暂的,也很美好的,需要我们去做很多的事情,学习很多东西,思考很多,正如谷歌总裁拉里佩奇所说的:你所做的事就是你如果不去做,那永远不会发生的事;保持一种一生学习的习惯和心态
《跟着张鸣上大学》读后感(三)
即便大三才读到这本书,也同样是受益匪浅。倘若大一就读过这本书是不是就能够少走点弯路,更早认清环境呢?
有时候会感慨,为什么自己总是后知后觉呢?很多问题,其实别人早已经历过,且有人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只是你不知道它的存在,因而没能更早的解决困惑,更好的前进。这中间的关键其实就是书中讲到的查阅资料的能力,搜集、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真的至关重要。以后的人生过程中必然也会遇到困惑,无从下手的时候。其实只要心里明白你所遇到的困惑,总会有别人已经经历过了,也必然会有别人的经验总结和指导能够供你学习、借鉴这个道理,就能够通过 Google 等方式去找到现存的解决方案,付出行动,必然就能够先知先觉。这也就是所谓的信息素养,真的很重要,其实就是一个思维方式,一个主动去查阅信息的习惯。
书中最核心的几个点就是:学会读书,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不仅仅是大学阶段需要学习的,人生每个阶段不都是在学习这几点吗?
读书要有谦逊的态度,一本书固然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肯定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眼里别总盯着其缺陷。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书也要读出问题。读书不记笔记, 不如不读书。切记走马观花,只是”翻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不是官话啊,这是老祖宗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一本书最好读两遍,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反而恰恰是在节约时间。
现代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绝对不存在战场上的那种你死我活的现象。任何人之间只能够共处,既然不得不共处,那么选择合作自然比选择两败俱伤要好得多,是最佳的选择策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真诚、宽容待人,时常换位思考,才是相处之根本。切忌玩手段,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从玩手段当中获益,玩手段的大部分人反而会因为玩的拙劣,更加遭到人的唾弃。
学会做事,不仅仅是做事的方法论,还有做事的态度。把自己当成一项生意,工作的过程其实是在磨练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
学会做人。屡败屡战培养的是自己的韧性,做人要对得起自己,少抱怨,学会培养自信,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些都是需要一生去学习的品质。
《跟着张鸣上大学》读后感(四)
大学和中学很不一样:上大学你要离开家庭,没有了父母的敦促和呵护;上大学甚至你要离开保姆型老师,大学教师把你当大人,不会天天盯着你……总之,上大学和上中学很不一样。
那么上大学我们要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张鸣教授这部《跟着张鸣上大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无论你在中学是所谓的好学生还是所谓的差生,你到大学后,都要从零开始。对这个从零开始,你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你会很不适应。但是,一个好的大学生和一个差的大学生,作为人生基础,却不会像中学那样归零,他们将永久地影响你的一生。
上大学是让你学会谋生。依靠父母你可以是王子也可能是乞儿,但是,依靠你自己你却一定能成为王。上大学,首先让我们想一想,我们将来怎么谋生,把做王的远大理想,奠基在“怎么谋生”上。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会自立——我是说,你要去打工,从今天开始学会独立养活自己。
做养活自己的事,不会影响你的学习,相反会让你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更有目标和效率。大学生要学会思考如何谋生,不仅仅说是你现在就打工赚钱养活自己,更是要你思考自己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技能——这个职业技能,不会在你埋头读书的过程中自然具备,一定是你在打工中学会的。
学会主动和老师、领导交往。怕与地位高的人交往,这是非常错误的人生方式——它让你错过了几乎所有向你的长辈和有经验的人私交学习的机会。
如果你喜欢学术,就去找你学校的教授,因为你是学生,他们会认真帮助你,认真接待你,把你当道友、学友。去跟他们交往——你甚至可以跟他们说,我要读你的研究生,我现在就想在你的个人指导下学习。如果,你喜欢管理,就去找你的辅导员或者团委的领导、老师,跟他们说,我想为大家做一点事情,你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会运筹统筹,学会时间进度管理,学会团结更多的人一起做一件事。
为此目的,有些课程,你逃课,我理解。大学里不是每一门课都值得认真听,也不是每门课都值得去争取优等,你要会鉴别。还要去参加社团活动,学会一项爱好,交往一些不在你班上的朋友;去结伴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摆一次摊、去谈一次爱,等等,你都可以做。张鸣教授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指明了方向,少走很多弯路。
《跟着张鸣上大学》读后感(五)
从高中三年的魔鬼式训练和战斗,进入到惬意而舒服的大学生活,很多人都过着放羊状态和养猪的生活,白白浪费了四年的光阴,大学四年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它与高中的课本式学习不同,大学是自由和开放的,知识和智慧任你畅游和学习。张鸣苦口婆心地为我们写就了这一本《跟着张鸣上大学》,为的就是我们的大学时光能够过得更加充实和美好。进入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张鸣告诉我们不能过多地去抱怨环境不好或者其他制度不好等东西,而是应该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事在人为,在不好的学习环境之中,你更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另外一个就是挑选自己的伯乐了,其实大学选课也是要有技巧的,我们要能分辨老师的优劣,只有从良师,我们才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再之就是转变观念了,张鸣认为大学不是考试的地方,只会考试但不会运用是不行的,大学不再是高中时的拼分数了,而是各自学习技能和知识的地方,现在的教育要更进一步地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自我塑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张鸣引用了金耀基的话,讲述了人进大学要学会的四样东西:学怎样做人,学怎样读书,学怎样做事,学怎样与人相处。张鸣放在第一个是读书,转变观念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先学会读书,不总是开卷有益,读书不止是简单的“阅读”,而且要学会深思,读书是一种创造,要从中读出问题来,而不是简单地翻过。第二个就是学会与人相处,这不仅是大学里所必需,人的一辈子都是必须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我们要学会互相体谅,以善为先,以诚为先,只要我们是付出的,那对方也将回报。第三个就是学会怎样做事,大学不仅是读书的地方,也是做事的地方,例如社团活动等,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一生,我们要学会严谨和细致,过程追求完美,但不过分追求结局的完美,只要付出比别人多一份汗水,那回报也将比别人高。第四个就是学会怎样做人,做人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要时刻去抱怨生活,而是要建立自己的自信,而自信正如张鸣所认为的,来源于我们平常的积累,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另外找回尊严也是非常必须的。
与此同时,我们在大学的时光里,还应该学习好社会课和增强个人技能,虽压力大,但是我们也要经常放松自己,不要过分苛刻,而是用美的心智去接受我们的大学生活。虽然我的大学生活早在两年前就结束了,此刻是多么地怀念。
By 江焕明
《跟着张鸣上大学》读后感(六)
在大学里学习,就是三件事。学会读书,以后可以继续学习。学会做事,以后可以应付所有的事情。学会做人,完善自身,同时可以应付所有的人。 大学里读书: 图书馆里的书像是山里的森林一般,任何人,即使借助专门的电脑工具也休想读完这些书。即使最博学的人,他们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人脑也不是电脑,不可能什么都储存进去。某种知识,即使学过,也会忘记。人需要做的,只是在需要的时候,会极可能快地学会掌握某种知识即可。而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可以教会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掌握这种本领。 所以,大学里,老师不是在教书,而是应该教会学生读书。学生的主要使命不是听课,而是去图书馆看书。 学会读书的另一项任务,是学会找东西,即查阅资料。找资料是一个本事,这个本事需要训练,需要学习。 当然,也要善于提问。不要担心你的问题优质,你的问题荒谬。任何人读书都是从幼稚和荒谬中走过来的。真正的好老师,从来不会因学生问题的幼稚而责备他们的,因为他们也曾这样过。问题提多了,也就会提问题了。提问题得越好,书读的就越好,眼光就越毒。 读书不是为了灌输,而是创造。提出问题,是创造的开始。如果连问题都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在前人的著述上有所超越,充其量只能复制别人。由于理解的偏差和损耗,连复制都不能逼真。 读书要记笔记,笔记最重要的的内容就是你的心得和质疑。一句话,记下你读书的思考。因为,这些思考,无论多么粗糙多么幼稚,都是你自己的思考,你创造的起点。 大学里做事: 很多大学生凡事都是绕开走,不做事,不失败,貌似避开了失败的打击,其实是最大的失败。内心的沮丧和不自信,一点都不比总是失败者少。失败的人只要镇定下来,多少还有点教训,这样的人,一旦面领困难,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一片空白 所以,在大学遇到难办的事,难搞定的人,不能逃避,要想出解决的办法。事情大小无所谓,反正你只要尽全力把事情做好,就是给自己最大的奖励。 大学里做人: 现在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共处的世界,除非有特殊情况,任何人都没有可能将你视为对手的那个人置于死地,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你活也得让别人活,否则大家就活不好。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得面对这个现实。知道你有脾气,别人也有,你娇气,也许有人比你还娇气。与人合作,是件不容易的事,要想把事情做成,就得学会妥协,学会忍耐,学会替人着想。
《跟着张鸣上大学》读后感(七)
因为大学越来越不好读,所 以教人怎么读大学的书就很好卖,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写。印象中看过不下20本这种书,相信同方向的书不会少于200种。《跟着张鸣上大学》是我至今看过最好的。2011年,我有幸见到张鸣教授本人,结合之前读他的书,整体感觉是:这人事儿想的明白,能把想明白的有逻辑地说出来——非常了不起的作者。
他写怎么读大学的书至少有三个优势,作为第一批后的大学生亲身经历了中国恢复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自己是教授亲自教学生,对其中的问题有深刻认识,研究历史可以更有见地的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书里给我以下几点启发。
首先,大学教育确实存在问题,而且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这是个机制问题,由于官商学三者能直接打通,其中的互换机制直接导致了教授像老板,官员想当教授(教学质量自己想吧)等问题。学生进了大学像进了养猪场,很多学校只是为了更好更多的收费,而不考虑让学生如何成为更完善的人。所以,现在很大学生毕业之后还要进入社会大学重新再学。在与社会接触方面,很多人是0起步,甚至负数起步(有错误观念)。
其次,到哪儿都要靠自己才行。考虑到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继续上学(上小学是为了上中学,上中学是为了上大学),读到大学,很多人就失去了目标——毕业之后没有人再给个明确目标来奔,而幸福生活这事儿又太抽象。书里的核心思想就是,见到问题抱怨是没什么用的,动脑动手自己想办法才是真正的出路。大学生里在大学要学生听课、做笔记 、查资料和读书,这些基本素养是会让我们一生受益的,而在大学则是养成这些习惯的最好地方(我本人因为没抓住这个时机,毕业之后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这部分补起来)。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不能指望父母、不能指望老师、走入社会更不能指望老板,走入社会之后自己的成长只能邮自己全全负责。
第三,更早、更全面接触社会。考虑到大学生活的几年很快就会结束,对学生而言找机会接触社会无疑是必要动作之一。找与自己专业方向一致,找与自己兴趣一致(本书最后一章里就提到兴趣是最重要的)的工作机会实习,一方面向自己是否适合此方向 的工作,另一方面给自己更多的机会,毕竟上学时的尝试成本 是相对低的。
总之,每个学生要更加珍视大学这段人生只有一次的经历。今日些许努力,明天也许可以让这段时光更值得回忆。建要读读在大学的学生、学生的父母都来读一读。
另外,我之前曾数度想自己自己写一本《如何上大学》的书,看完本书之后,我息了这个心——因为本书写的确实不错,从深度到广度,没必要再写这方面的书浪费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