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这篇文章深刻探讨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作者强调了家长在孩子前三个月内建立的情感联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独立性。阅读后让人深受启发。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一)
一般的亲子教育类书籍是在你写特定的案例中告诉你一些方法,但往往你看完之后不会使用,不知从何下手。这本书与其它亲子教育的书的区别在于它详细的记录了3个月中8个家庭的改变,每一天的日记都会让你深有感触,看完之后你可以发生改变。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二)
正在读,内容很精彩!读过很多亲子教育方面的书,但这本真不一样,可以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说:“这是一本适合在水中阅读的游泳教材:与其说是在教你学游泳,倒不如说是”引诱“着你先先下到水中。相信这本书带来的绝不是单纯的育儿方法,而是植入全新的理念。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三)
一本可以作为故事读的家教类书。本书是由八位妈妈的亲子日记和心理学教授的专业评价组和而成,可读性非常强。书中的9位宝贝在8位妈妈们的文笔下,是那样的栩栩如生。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能够打动人心、触动心弦的文字。强烈推荐有宝贝的麻麻们读一读这本书。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四)
我也是朋友给我推荐的李克富老师的课,上个周才知道李老师出的这本新书《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就立马买来看。书中李老师的评论给我感觉像是李老师站在我面前给予指导。老师的理念太有个性了!见解独到却绝对是实用的!相见恨晚,若是能尽早接触李克富老师,我的生活远比现在幸福!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五)
现今,各种亲子教育方式铺天盖地,家长们用之不尽,却又觉收效甚微。对于亲子沟通来说,“言传身教”实为不二真理,但家长们想要身体力行,但又苦于没有目标和方法。《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正是一本能让你在读过之后,大呼“原来如此”,并可以据此身体力行。
心理专家李克富老师的全新理念,一定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六)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这本书就像一本育儿词典一样,遇到应付不了家里宝宝的情况,赶紧翻翻书,找书里类似的情节,看看李克富老师的点评,好像立马找到了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书中介绍说“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是个持续推广的课题,就是说我们这些家长普通家长也有可能每天跟李老师互动交流宝宝每天成长,获得专家指导?!想进一步了解咨询一下。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七)
朋友极力推荐,于是在网上订购一本,昨天刚拿到书,正好周末,下午三点多看到晚上十一点,爱不释手啊!不禁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心理育儿,和众多的只教应对方式的书完全不一样。一定会推荐给更多的家长们阅读!里面的很多育儿理念以前虽然有一点点接触,但这次是直面的冲击,很震撼!另外,妈妈的日记下面,李老师的回复,真的太精彩了。有机会的话,我也想体验下在心理专家指导下的观察记录。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八)
忍不住翻跳跃到第十章,李老师对项目交流中的一些补充与整理。在第一点,养育是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他提到“狼孩”的故事,并发问“狼孩是狼还是人呢?由于在狼群中长大,“他们”不习惯于直立行走,吃东西时用舌舔而不会用手拿,没有语言,也不能与人交流。无疑,狼孩只具备狼的本性而没有人的心理,原因就是没有经过人类社会的社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把“狼孩”成为:孩狼“似乎更为确切,就像应该称”熊猫“为”猫熊“一样——熊猫是熊科而非猫科动物。哈哈哈,太经典!!!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九)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这本书是活的!而且生命力不可估量。李克富老师根据多年临床咨询经验总结出:“解决亲子问题的办法,先要找到问题的源头——父母,要先解决父母的问题。经过比较发现,效果最好且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就是坚持每天写观察日记。”——节选自《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
看这本书的过程,好像能预见将来与自己宝宝一起生活的点滴,“东爸东妈日记”7月29日日记中:“东东不舍得离开电视,突然很凶很发燥地对爸爸叫:'我不要吃饭!'”,看到这我就回想着姐姐家的孩子经常会不吃饭,该怎么办好呢?
书中李克富老师的点评却是不一样的思路,李老师认为在东东不吃饭对爸爸大吼时,妈妈展现的是“爱孩子他爹”,老师认为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爱孩子的爸爸/妈妈!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十)
记得从初中时就听过李老师的心理广播节目,当时就觉得这个人说到我心里去了。工作后机缘巧合下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深受启发,让我的家庭关系和谐很多,从此就一直关注李老师。
我以前对心理医生的印象是搞心理的都喜欢神神秘秘的,绕来绕去总之听不懂,没有用,但李老师不是,他总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心理从业者有四个阶段,有些人没什么水平,也讲不出来东西,这是浅入浅出;有些人水平不高,却喜欢故作高深,专讲别人听不懂的,这是浅入深出;有些人水平有,但讲的东西别人很难理解,这是深入深出;李老师属于第四种情况,水平很高,讲的东西通俗易懂,这是深入浅出。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书刚上市我就买来看了,受益匪浅。李老师做事还是那么用心,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这是个大项目,历时三个月的日记和李老师精彩的点评使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精华,都是实实在在的心理辅导,没有教条,没有故作高深。
这绝对是本实在的书,是一个实在人办的实在事。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十一)
这是一本心理助人的书籍,和那些教育助人的书籍完全不同。教育助人的书,总结了很多正确无误的理论和方法,让父母们去效法,去照葫芦画瓢。但是,我们这个民族因为文化从没有中断过,所以从古至今总结并保留了大量的道理,换句话说,我们是最不缺道理的。现实怎么样呢?问问自己,看看那些阅读过大量育儿书籍的父母,效果怎么样呢?但无法否认的是,当我们去看这些道理的时候,看这些育儿书籍的时候,我们的焦虑就被大大缓解了。而这本书关注的是父母的心理,是父母情绪的稳定:父母的改变带动孩子的改变。但这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努力。
父母改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每天写观察日记就够了!前提是,坚持写三个月。因为经过三个月的观察和体验,父母的心就会静下来,父母的心静下来了,亲子关系也就稳定下来了,孩子也就自然改变了。
这本书不是让父母仔细阅读和理解的,而是让父母直接效法的:借助于八个妈妈对儿女的描述,去观察和记录自己的孩子。
这本书不是教家长们如何去骑自行车,而是直接给家长一辆自行车;不是通过看书去学如何有用,而是引诱着家长先进入水中。只有在拥有了自行车的前提下,才能学会骑车,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
不是教知识,不是教技术,而是让家长们直接体验并见证孩子的改变。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十二)
这还真是本不一样的书。
一是厚,一本育儿书竟然500多页,如果用来防身倒是一件挺高雅的物件;二是贵,68元,是我见过的最贵的育儿书籍了;三是难懂,500多页,竟然一个方法也不给,净讲些“虚头巴脑”“模棱两可”的话。
相信任何一位父母,甚至是即将为人父母者都看过一些育儿的书籍或者文章,这些书籍或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我们都非常的认可,可就是教育不好孩子。之于原因,我一直在反思。想来想去,想到了两点。首先是我们都自视甚高,继而就想着把孩子教育成龙成凤,背后的隐含的真正意图可能就是——我这么厉害,孩子必须随我。这就紧接着带来的第二个问题,着急。恨不能一步登天,恨不能让孩子在他娘肚子里就比别的孩子厉害。其实仔细想想,盖茨小时候也是问题青年,可一回到自己孩子身上就还是控制不住。
个人感觉,这本书于其他的育儿书籍有着本质的差别,似乎想告诉我们一些育儿背后的东西,一些支撑着育儿的东西,比如父母情绪的稳定以及百年树人的那种平和的心态。但这些东西靠看书,看这些“虚头巴脑”“模棱两可”的话学不到,需要的可能是理念的转变,以及切身的体验。
有时候就想,当一个人能静下心来看一本书的时候,书的内容可能就不重要了。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十三)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第三章 现实版的“神勇奶爸”
编者导语 现实版的“神勇奶爸”
读完东爸东妈的日记,浮现在我眼前的分明是一部现实版的《神勇奶爸》。所不同的就是东爸虽不是电影中威猛神勇的特战队员,但也是一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了异常,带得了萌娃,玩得了摄影,只要宝贝一声“爸爸”即刻变身的神勇“全职奶爸”。而东东则是那个调皮的,爱哭的,懂事的,天真的,可爱的,令东爸抓狂的小萌娃。
日记中出场数次的小黄被、大沙皮狗笨笨,还有玩具大铲车,这些被东东视为珍宝的东西也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令我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出东东骑着他心爱的大铲车去挖土的画面。这画面也让我无限感慨,童年的时光是那般的快乐美好,即便是重复千万次的挖土,也会让自己乐此不疲,小孩的快乐来得如此简单。
就像再平静的水面也会泛起涟漪,再晴朗的天空也会阴云密布,东爸在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回归家庭,面对三岁的东东时,有时也会抓狂,情绪失控。东爸在语言威慑不成的情况下,也会在东东的屁股上留下红红的手掌印,从中让我看到了东爸严父的一面。我想这种痛打在东爸手上,定会疼在东爸的心里。而接下来,冬冬头上红肿的大包,摔伤的小嘴,又让我看到了严父面孔下那颗真切的爱子之心,那种深深的疼惜也让我为之动容。真是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养儿才知其中艰辛。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正是东爸东妈完美的结合培养了东东的淡定、从容、坚毅和勇敢。正是基于此,东东才会在东妈排队等待产生焦躁情绪时,那句“妈妈,你别急,很快就会到我们了”,让我看到了东东的淡定;也会在东爸在柜台点餐时,不惧周围人的驱逐,安静地坐在餐桌前;更会在小朋友欺负妈妈时,勇敢地挡在东妈面前,高喊“妈妈,我来保护你”,让我看到了东东的坚毅和勇敢。
日记结束了,东东骑着他那辆大铲车慢慢地驶出我的视线,而东东一家手牵手,数着天上繁星点点的画面却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十四)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第二章 将快乐和幸福植入孩子心里(1岁男孩琪琪日记)
编者导语 享受拥有的快乐
著名的思想家柯赛马蒂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职业是怎样做人。”而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职业除了做人之外,就是为人母。没有学历的要求,无需任何工作经验,也没有外貌身高的限制,只要你能成功孕育下一代,不经过任何岗前培训,从孩子呱呱坠地那刻起,你就光荣上岗成为妈妈。日记中的琪琪妈妈就是这样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妈妈。在她任职的过程中,肯定经历过茫然,有过焦虑,有过挫败,但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累积,琪琪妈妈越来越享受妈妈这个职业,从关注琪琪点滴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喜悦和感动。
感谢琪琪妈妈90 天的亲密接触,仔细观察,深刻揣摩,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琪琪成长的点点滴滴。让我们有机会从这些文字中,涌现出对这个小生命最柔软的感动。日记中的琪琪是爱哭的小精灵,在陌生的环境里会用哭来表示他的害怕,也会用哭来表示他对久别归来妈妈的思念,更会用哭告状来表示他受伤的委屈;日记中的琪琪也是一位爱笑的小天使,看到镜中的自己会发出“咦,咦”的笑声,听见拖鞋踩水的声音也会瞬间兴奋地大笑,更会在做游戏时露出嘎嘎的笑;日记中的琪琪也是一位破坏性强的小顽皮,他会用手弄乱排列整齐的玩具,也会用手折磨他心爱的玩具,更会用脚踩地上高高的草;日记中的琪琪更是一位爱探索的小萌娃,他会用手拿钥匙探索他看到的小洞洞,也会用手来探索他的玩具,更会用手揪着草来喂小兔子和小羊。琪琪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告示着这个世界,他是不可令人忽视的特别存在,告诉着每一位爱他的人,既要享受拥有他的快乐,也要满足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内心。
日记让我们看到了琪琪这么小的小宝贝,也会有如此丰富的情绪,喜怒哀乐皆呈现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日记也让我们看到了琪琪手脚并用地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日记中让我们看到了琪琪众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次爬行、第一次迈步、第一声爸爸;日记中更让我们看到了不计得失、心甘情愿付出的琪琪妈妈,只要在清晨醒来时,看着琪琪安详熟睡的脸庞,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超乎所值。母爱就是这样的伟大,温暖地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尽心尽力地保护着这个幼小的生命,呵护着他每一步的成长。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读后感(十五)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序言
当下有关亲子教育和心理指导的书籍——谈理论的讲方法的、简洁明快的纷繁复杂的,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但是,有必要首先声明,《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与这类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动机和目的。
作为一名在和求助者面对面的临床心理医生,根据近年来的统计,前来我们门诊寻求帮助的,2/3以上是因为孩子,包括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满意、网络迷恋、品行不良、意志力缺乏等诸多问题。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认为孩子有问题的家长,和那些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或“被认为有问题”的孩子,相较于那些没有求助的“好家长”和“好孩子”,他们所读过的书籍,所秉持的养育或教育理念、他们每天对孩子的耳提面命……一点都不欠缺,甚至还高出一些,这就意味着,对各种各样的道理他们不是不明白。再仔细询问或观察,也会发现,因为觉得自己或孩子存在问题而需要教育,家长们会通过各种渠道网罗与此相关的至真至理;孩子也正因为自己的问题或被问题化,自然少不了来自各方面的道理灌输。
可是,为什么懂得如此多的道理,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解决?是道理错了?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或其他方面出现了问题?
“医生,我到底该怎么办啊?”这是寻求心理咨询者最关心的和最普遍的问题,有人更直截了当:“医生,你就直接告诉我答案,千万别让我想!这事儿,我一想就头疼。”无疑,他们是为寻求能解决其自身或孩子问题的“灵丹妙药”而来。他们以为这样的灵丹妙药就存在于心理医生的锦囊之中,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用钱就可以买到。
可是我们没有,真的没有。
心理帮助的原则是“助人自助”或“助自助之人”。心理医生坚信,求助者所迫切需要并孜孜以求的锦囊妙计,其实就蕴藏于求助者自身!当求助者开始开发或挖掘这些宝藏时,心理医生不过是在旁协助而已。
协助的方法有很多种,当然也包括讲道理。由于始终信奉“有效比正确更重要”,我们认定所有方法的有效性必须经过尝试才能确定。但心理医生指导下的尝试,基于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首先得弄清楚求助者所提出的问题(Question)背后那个存在已久的问题(Problem)——只有实现了对问题本身的回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为此,我们致力于对那个基本前提的有效技术的寻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期间之甘苦如鱼吞水。经过筛检和比较,效果最好且最具可操作性的,就是在我们的指导下让求助者坚持写观察日记——心理医生和求助者协同作战,一起来直面问题、看清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发现让我们惊喜!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一种在临床上可操纵并可控制的方法:用我们的努力和意志——只要每天对日记进行回馈,就可以提升对方的意志力,并进而达到双方商定的目的。
10年的时间跨度,无数次验证,我们已经对这种方法确定无疑。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所呈现的,就是又一次的验证。8位妈爸记录了90天,我们紧跟其后给出了90天的回馈。成熟的经验告诉我们,就像我们期待着每位妈妈都能坚持完成每一天的日记一样,这些妈妈们每天也同样都期待着我们及时的回馈,他们不在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在一起完成一件事儿;妈妈们也坦言,如果没有每日回馈的引导或“引诱”,她们很可能坚持不下来。正如读者所见,我们的回馈更多的是对妈妈们毅力的喝彩,而非对日记中所描述现象的点评——这当然也是一种心理技术,但不是具体的指导。我们的目的是,除了让妈妈们坚持记录外,还要把口头的教育落实到行动中,以便更好地体验“教子的过程”。
相较于注重结果,注重过程的体验是一种更务实的心态。身处这个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文化重构、人格重塑的浮躁时代,很多人已经忘记了“百年树人”的古训,受当下凡事都追求短平快的影响,常常只给孩子讲大道理,而自身却置身事外,不想也不愿做出任何改变。孩子的成长绝非一朝一夕,只有注重过程,才能活在当下、关注当下;也只有注重过程,才是真正地关注那个活生生的儿女,也才能为他们美好的未来奠基。
孩子的成长是个过程,自有其规律,养育必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道理是统一的、普遍的,孩子和父母则千差万别。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可大一统的道理怎么才能落实到千差万别的父母和孩子身上呢?
这是个问题!如果回答不了,最终自身就会形成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就是为回答这个问题而设计的;我们和8 位妈妈爸爸90 天的互动,也给出了“如何避免出现问题或有效解决问题”的答案。
作为本项目的设计和指导者,我用两个字来形容此时的心情:欣慰。除了每两周一次的见面交流之外,在这90 天的时间内,我和两位助手徐少波和李德鲜,每天都用超过3 个小时的时间,仔细阅读8 位妈妈爸爸的日记并予以回复,以期通过文字内容和叙述方式来加深对她们的了解,并引诱着她们坚持下去。
路是人走的,能走什么样的路,取决于是个什么样的人。
希望本书所呈现的理念能够给更多的父母带来帮助。
感谢青岛出版集团科技出版中心母婴部的编辑们能策划这个课题,感谢给予课题帮助的所有人员。
李克富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