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社会学》读后感锦集

《社会学》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7 03:35:28
《社会学》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9-27 03:35:28   小编:

阅读《社会学》后,我深刻体会到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和深刻影响。文章讲述了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和研究对象,揭示了社会学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社会学,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善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学》读后感(篇一)

安东尼·吉登斯在其著作《社会学:批判的导论》中,通过批判和反思性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社会的独特视角。书中他探讨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尤其是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现代性与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理解当代社会的关键,他通过分析全球化、工业化等现象,解释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结构的互动。他提出,现代社会中的个体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制度、规则和结构的影响,同时又通过这些行动不断改造和重塑社会。

这种观点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比如,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显著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建立社会关系的方式。这一变化不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个体通过新的互动方式重塑社会结构的体现。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变化的背后机制。

吉登斯强调社会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他指出,社会学不仅要分析社会现象,还要通过批判性思考,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现代社会中的个体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而是不断通过自我反思,积极构建和改造他们的社会现实。

这种批判性让我意识到,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始终在参与和重塑社会规则。例如,近年来关于性别平等、种族问题等广泛讨论,反映了社会成员对传统规范的深刻反思。通过社会学的批判视角,我们不仅仅是在质疑现状,更是在寻找更平等、更正义的社会路径。

吉登斯在其结构化理论中调和了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性之间的张力。传统社会学理论要么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强制性,要么聚焦个体的能动性。吉登斯则认为,社会结构为个体行为提供了框架,但个体也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改变这些结构。

这一理论让我深刻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比如,在职业选择上,我们的决定受教育、经济背景等结构性因素的限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打破某些限制。这种动态关系表明,个体在社会中的能动性并非完全被社会结构所压制,而是可以通过反思和行动实现某种突破。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互动关系。个人并非被动接受社会约束,而是通过反思与批判,主动参与社会变革。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化、技术进步和社会多元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社会学》读后感(篇二)

根据吉登斯对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非包含在自然科学中的分支学问,它重点研究过去两三个世纪工业转型所形成的社会制度。而这也说明了社会学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话题,相反,它来自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和所依赖的社会。这本书虽然信息量相当大,涉及领域相当广,但它总的而言语言简明扼要,适合学术初级选手和初次接触者(本人)阅读。

我认为社会学之所以值得几代学者不停地挖掘和探索,是因为书中所提及的它和其他知识领域间不存在明显隔阂,前提是这些领域也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以,对社会学发展的批判性研究离不开对历史学,经济学等的考量,尤其是历史学,几乎是所有社会科学研究的题材来源。吉登斯通过对国家,阶级,意识形态,体制,权利,甚至性别,种族这些方面的审视,抽历史之丝,剥现实之茧,所有的讨论和批判都瞄准这两三个世纪资本主义的一举一动。较为新颖的是,本书没有拘泥于一种视角,一味的从已知的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学问框架去探索,而是提及了圣西门的工业主义,工业社会,提供了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另一种解法,并且这两种方向贯穿全书。不仅如此,作者还指出二者对于工人运动,劳工权益的不同看法,展示了马主义的某些潜藏的弱点和不适用性。虽然作者偏向工业主义的方向,但这不代表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是主观臆造。事实上,他的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进一步说明了在事物不断运动发展的状态下没有任何主义能够称为不会有谬误的真理。

除此之外,作者对学术的严谨性也值得言说,多引用其他社会学研究者的观点,并在多个维度上将他们进行对比。在行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吉登斯不像是夜里独自提灯前行的旅人,更像是利用熟知的各种材料构建社会学导论大厦的工程师。上面也提到过,这本书不是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导致了文中马克思主义在各个方面的观点被当作受体,轮番用来与其他学者的观点进行对照,而前者在这样的分析下给读者一种已经被时代遗弃的印象。对此,我更倾向于密里本德对马主义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本质上是正确的,没有随着时间消逝而失去解释的力量。但是长期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其中有些观点存在谬误,不代表我们要彻底改变或者放弃它们,而是应该依此更深入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根据时代境况对其进行改造,并使其具有理论正确性的例证。

本书的主要灵魂之一,就是吉登斯所说的三大社会学想象力:历史感受力,人类学感受力和批判的感受力。作为并非社会学研究者的读者来说,这三个品质也是提高领悟力和探寻真理的有效工具。社会学从本质上来讲也是关于人的学问,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越其他一切族群。主义的谬误或许令人遗憾,但是个人如何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或是被社会怎样改造,不应当由公式化,一成不变的思想所引领。如何提升思想的广度,接纳不同的思想,甚至变通被视作真理的主义,对一切但凡具有不合理性的理论持批判精神,这是下到个人,上至国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社会学》读后感(篇三)

你知道“社会学”这个词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吗?哈哈,在读这本《社会学:批判的导论》之前我也不知道,原来是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他不仅创造了“社会学”这个词,还指出,社会学应当是一门研究“社会的自然科学”。包括社会学在内的所有科学,都分享了共同的逻辑和方法框架,都旨在揭示支配特定现象的普遍法则,一旦我们找到,就能够支配命运,所以他的格言就是“预测就是为了控制”(Prévoir pour pouvoir.)。

到了 20 世纪,埃米尔·涂尔干延续了孔德的某些方法,他认为社会学关注的“社会事实”其实和自然科学中的自然事实一样,可以通过客观的方法得到证实,核心就是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来做社会学。

这种自然科学模式虽然在社会学中很普遍,但是本书的作者安东尼·吉登斯却非常反对,因为社会学研究的是“经验事实”,经验总是主体性的经验,而不是客观的、因果关系作用的事实。所以他认为我们应该从个体和制度的角度进行“双重介入”来研究。

不得不说,这种“双重介入”的研究方法还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在创造社会的同时,社会也创造了我们。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制度(institution)的概念,它是跨越时空而反复在生产出来的社会生活模式,它不是僵化的和静态的,而是包含了复杂的动态关系,所以今天也经常把 institution 翻译成“建制”或“创制”。

正如作者所言:社会系统像一座建筑物,但时时刻刻被用来建筑它的每一块墙砖所重构!这本书强调一种批评的社会学,恰恰也是因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动态性,所以作者重新唤起了米尔斯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并将其具体化为几种联系在一起的不可或缺的感受力:历史的感受力、人类学的感受力和批判的感受力。

这本书确实是我读过的社会学类的书中非常有思想力和方法论的一本书,不仅适合专业的社会学读者,也推荐给对人文科学感兴趣的小伙伴!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