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探讨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父母不应该将自己的期望和愿望强加于孩子,而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个体。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快乐成长。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一篇
何謂教育,書中所說「教育是要讓每個孩子的天賦都能伸展到極限,並且尊重他最終的成果。」我也無比認同,以亞洲現今的教育制度,根本行不通,認定好成績才是好教育。引申多少怪獸家長的出現,壓迫著孩子的成長發展。很多時,連我在內,只會責怪家長一方,卻忽視了大環境、家長本身的成長狀況、身邊各方施加的壓力。如書中後記所言,常說孩子是獨立個體,家長又何嘗不是。我們旁人,置身事外,當然可以把大道理說得漂亮,為人父母,又如何在收與放之間取得平衡呢? 又如何在現實與尊重孩子發展之間,相互角力呢?書中沒有給出答案,留白了給讀者思考,畢竟每個家庭有每種不同狀況,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適的教育方式。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二篇
如果你能冷静的看完这本书,我会觉得你是一个幸运人。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特别想替故事中的小朋友做决定,告诉他你为什么不反抗,你为什么不直接好好的和妈\爸爸好好谈一谈,把事情说清楚。告诉他们你这样做,我很难过,我这样做,只是因为我想让你更爱我一点。但是当我反应过来,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一但形成了某些反馈,就很难从中跳出来,而且会越陷越深。
这大概也是我特别想对那个年幼的自己想做的事情。
个别故事的代入感太让人窒息了,仿佛看到了那个年幼的自己,好想告诉他,你可以不这样的。也让他在面对同样问题,同样的处境时,可以更好的,更早的摆脱某些困境。这种困扰导致我很多时候对于和我年纪大很多的人,比如公司领导、或者朋友的父母,或许本身别人并无恶意,但是还是会本能的自我保护和抗拒,增加很多交流障碍。这件事情唯一的好处就是让我相信,如果有这么一天,我在面对下一代的时候,我一定不会这么做。
其实看到作者以一个旁观者或者偷窥者的身份,讲述这些故事,能冷静的观察别人的生活而不加干扰,也是一蛮佩服这种定力的。我会想,如果当她看到、知道问题的所在之后,若是轻轻地对孩子的父母讲一讲,哪怕对方并没有改变,自己会不会也会更好过一点,“至少我努力过”。也许因此一个孩子就会因此而拯救。或许,就会有一个故事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三篇
看完九个故事,似乎都像是在说家长过度/忽视的爱造成孩子这样那样的性格缺失。的确,有些问题是应该归因于他们,但是问题不仅止于父母。
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家长也是相同。子女想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反过来,父母可以说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吗?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会把「亲」与「子」之间关键看的太重?“我的孩子就是我的,我知道怎么做对他是最好的。“或许他们忘记了之前生养小孩最初的初衷,其实只想想让孩子健康快乐,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期待无加码,每一个怪兽家长的背后,可能社会把孩子的成败完全归功于父母教养的好坏。
故事说的是对岸,其实大陆也相同,两极化严重,如果是富裕家庭即使孩子成绩差的一塌糊涂还是有别的途径,但是对于穷苦孩子来说教育可能仅仅是一块敲门砖。
九个故事中最喜欢的是《一脉相承》的茉莉,同《82年出的金智英》一样,身处重男轻女观念成长下的女孩来说,父母的言行态度,随时随地都在影响小孩的每一个动作;而父母本身,可能也深受上一代父母的言行态度所影响。长大之后有俩种可能,一种是像茉莉的妈妈明玉极度厌女,另一种像茉莉,她不想在让她的小孩复制她的人生,她已经失去了自己人生太多的可能,所以想剪掉孩子的束缚。
掩卷之后卷之后心还是挺沉重的,对于孩子来说,几千年下来没有一个模式说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只想说我们可以不要复制相同错误给我们的小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四篇
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看了这本书,我越发战战兢兢了,在我不那么成熟的年纪生下她,又让她经历离异家庭的困境,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会怎么样?我的孩子该如何保护她,如何不让自己变成怪兽妈妈,如何让自己变成一个合格的母亲,我内心极其不安。孩子9月份就上幼儿园了,我的内心颤抖着,因为经济压力,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兼职的工作,我又该怎么处理这些关系。原本在不合适的年纪生下她,本就不够负责,我知道我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完美的家长,但我一定要提醒自己去做一个为孩子思考但不娇惯孩子的母亲。孩子啊,母亲爱你,母亲尝试着看一些教育的书去给你一个更好的教育方式,希望有一天回过头来看,我并没有完全辜负你。问所有家长,有关孩子的教育,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内心是否是确定的,我一直在摸索着……
在看第八个故事,“怪兽都聚集到一起”的时候,作为一个教师,我也极其震撼的,以多人的角度写出一个故事,写出一个问题小孩,病因在于家长还是在于孩子,最后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但不论家长还是小孩身上的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同样的遇到一个高三刚毕业的问题学生,被班上的同学排挤,总是说自己心理有疾病,用各种方式博取老师的关注,最后那个老师的独白,很符合我最近的心境,在一个早上6点30需要去守学生,晚上11点10分守完学生的18线边缘城市的高中教师,我感同身受。家长意识越来越强大,却把越来越多的问题直接抛给老师。我们教师的生存困境谁来拯救?我们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又由谁来拯救?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五篇
几乎很少涉及儿童教育方面的书,这本是闺蜜看了后推荐的。
她塞给我的这本繁体字+竖版排版的台湾原版书,一开始还担心自己阅读起来会有障碍,结果完全没有问题。
抽出自己所有闲暇时间读完,虽然里面的故事很吸引人,但是阅读体验真的谈不上愉快。
作者是个台湾的家庭教师,在从业的多年里面,接触的形形色色的孩子们和故事,摘选了典型的一个个叙述。
可能是我太自私了吧,又或者是我狭隘的总是自我出发从一个母亲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我想说,社会如此快的变革到现在这样,几十年间,什么都不一样了。做母亲的,我们小时候的情况和现在完全不同,我们也是第一次当母亲,也没有经验。
那第三个故事来讲,母亲失去了一个儿子,于是她带女儿走遍医生,得出一个女儿是“过动症”的结论,拿着这个结论,她可以心安的有充分的理由去过度的照顾女儿。我深深的同情这位母亲,女儿也许是牺牲品,但也没人去拯救这个母亲啊。
书里都是从孩子的角度来描述事情,似乎每一个母亲都是“怪兽”,处心积虑而又好像无心的毁了孩子的一切。但是如何教育孩子,确实是所有母亲需要又缺少的一课。
对于我来说,我常常陷入和自己的母亲充满鸿沟的交流缺乏中,无法自抑的觉得悲哀。这种悲哀已经影响了我对孩子们的判断和耐心,让我对几乎所有育儿的信息本能的排斥。而每天也都会在某个时刻,觉得自己当天的哪句话那个动作可能不够理想,也许又影响了孩子们的某个程度的发育?他们大了,和我的代沟应该更大吧。
anyway,书不错,推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六篇
这本书是一位台湾家教老师在高压的升学主义下,所遇到的8个学生和1位朋友与他们的家庭之间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破裂的心、扭曲的灵魂,还有不知所措的老师。
在作者的自序中就有说道,书中的9个故事都是真实、看了不会感到心情愉悦,甚至会感到烦躁生气的故事。而我在看完后,只能说:是的,看完了并不快乐,很心痛。
在购买这本书时,自己还没毕业,只是认为这要在台湾公视播出,而且反响很好,应该很值得一读。结果在开始阅读时,自己的工作也与孩子密切相关,阅读过程只要想到这些事情或许也正在发生于我的学生身上,就感到非常的难受。喘不过气的补习班、被才艺班剥夺的周末、被打上的分数标签、被强迫与他人比较,都是我不愿自身感受,也不愿意看到的。
马来西亚的教育制度其实并没有周围亚洲国家的学习环境来得压力,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虽然如此,但并不代表不会发生书中类似事件。我有个朋友在SPM中的3项理科科目都获取了优越的成绩,但她之后却因为当初读书实在太痛苦,在大学选择了商科。我自己在最近也梦到临近考SPM,发现自己历史成绩还是不及格,梦中的那股真实感到现在都觉得恐惧。而且我相信虽然不过几年,但现在的马来西亚读书环境绝对比我那时候来得不同。或许大家在看过这本书后,在面对未来的孩子或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视角。
我其实经常忘记所看过的书中内容,但这本书的这段作者与她朋友的对话却让我从看完到现在快半年的时间里仍然不是想起: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七篇
上个月在台北的诚品书店,离开时拿了一本台湾89年的作家吴晓乐写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直排斥看育儿教育方面的书,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就像家里那本《哈佛女孩刘亦婷》,从刘亦婷刚去哈佛就买了,人家现在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还是没打开过。
买书还是因为喜欢纪伯伦的这首诗,《先知,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而来。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
书里一共讲了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十个小孩成长的故事,由于台湾的特殊情况,孩子的教育基本都是妈妈负责,爸爸主要承担经济重任。这十个故事就是妈妈跟孩子之间在学习路上的爱恨情仇。
台湾的教育体系跟今天的中国很像,国小对应小学,国中对应中学,高中和大学,公立和私立并存。为了应对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不同的家庭会选择辅导班或者请家教。吴老师是一路读了第一志愿到台大的高材生,在当家教的时间里她接触了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妈妈。有怎么也考不到前几位的眼睛仔,有姐姐读书很厉害,弟弟怎么也看不进去书的姐弟俩,也有家庭复杂的高中生,更有很会读书却喜欢男生的贾宝玉,还有被父母照顾到脾气怪诞的叛逆少年。这些父母总是将梦想当成必须实现的目标,无限放大自己对孩子的要求。
作为站在同一角度的父母,很理解这份感情,如果大家处在同一时空纬度,说不定会跟着他们一起出谋划策的帮着整治这些不识好歹的小坏蛋。
可是,这本书从孩子的视角让我们知道,生命中有些东西会让人不能承受,包括过多的爱,和目光关注。他们需要空间,需要随着阳光自由生长。这一代孩子的父母已经不用终日忙碌仅仅为了果腹,多出来的时间变成了对自己另一个生命体的塑造和自己人生的二次设计。
看到学霸在抱怨自己的妈妈强迫她拼命的做题背书,也是同情母亲,如果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就不会有学霸今天的成绩。可是当她终于完成考进大学离开父母时表现出一副刑满释放的态度时,又替妈妈不平,这又是何苦呢?
给孩子一条自己选择的路,遇到同样状况时,能够猜出她们是怎么想的,应该就是从这几个故事里得到的东西。虽然有人说中年妇女的幸福取决于孩子的成绩,可是不幸福的孩子却不是我们所期盼的。时常告诫自己,回忆起初当她们还是一粒种子的时候,我们期待的仅仅是平安健康,后来却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不断增加对她们的要求,而忘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个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就路归路桥归桥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八篇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一个“过动症儿童”的故事。书的作者是一名家庭教师,这本书是她写在工作中遇到的儿童。我复述完这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看完后倒吸一口冷气。
这位家庭教师一开始接触到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女童时,孩子的母亲就很客气地说,我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别让她在台北无学可上就可以了。老师觉得这个要求简直低到奇怪,很快母亲就说,因为我的孩子有过动症,所以请每学三十分钟就请休息一会儿。老师再观察这个女童,女童却很文静,一点都不像自己之前辅导过的过动症儿童。
女童的学习成绩很差,明明是做过无数遍的题型,第二天再做,仍然不会,三年级了,连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也记不住。可是聊起其他的事,女童不仅记忆力正常,理解力也正常,表达起自己的观点时也口齿伶俐。老师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女童,说非上课时间时,你有不懂的考题时也可以写给我。女童却说,我不太用手机。老师觉得有点不同寻常,因为她辅导过的其他同龄孩子,都已经开始手机社交、或沉迷游戏了。追问之下,女童说,原来是因为母亲会查看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她以前也非常依赖手机,但她发现妈妈偷看自己的聊天记录,并且还有一次她打电话给自己的一位女同学,叫对方别再跟自己做朋友了。妈妈嫌那个女同学说话总带脏字。第二天那个女同学写信跟她绝交,这件事传开后其他同学也知道了她的母亲会偷看聊天内容,也就不再和她传信息聊天了。女童被逐渐孤立起来。
老师问,那你没想过给手机设密码吗?女童说有。可是妈妈发现手机设置了密码后,气得浑身发抖。母亲说如果你没做亏心事,为何会担心我偷看?女童对老师说,我很累,同学也很累,我也不想让妈妈觉得我做了亏心事,所以就随她吧。
老师问女童平时的爱好是什么。女童说是和妈妈一起逛街购物、看韩剧。老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说,那你看韩剧的时候,也要看三十分钟就得休息十分钟吗?女童笑起来,说怎么会。她和妈妈经常是看韩剧看到深夜,最喜欢的韩剧是《秘密花园》,租来影碟的第一天,一口气看了快要八小时。老师心里那些不好的预感就更重了。有次看到女童吃过动症的药物,就忍不住问,你觉得自己过动症吗?问完觉得自己的问题不妥当,可能伤害到女童了。谁知道女童吐露了自己确诊的过程:自己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问题,妈妈带着她跑了很多医院,但很多医生都觉得这是正常的,没有必要治疗。直到遇到一个医生说这是过动症,也愿意开药给她,妈妈终于松了口气。
我读到这里时,想起那个《不离不弃瘫痪女儿竟是一场骗局》的故事。虽然没去确认过真伪,但因为内容很离奇,所以我印象很深。大概就是一个美国单亲母亲,在女儿出生后,告诉医生自己的女儿患有各式各样的疾病,女儿因为常年吃各种药,牙齿头发早就掉光,也无法走路。这家人在周围人眼里都是一对模范励志母女。直到二十岁时女儿杀了母亲,告诉众人说,其实自己没病,是母亲强行要自己得病。
女童似乎想跟老师解释自己的妈妈并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子的。原来女童以前有个哥哥,但哥哥在她一岁时因为保姆疏忽,从阳台坠落身亡了。妈妈以前是身材很好、很漂亮、工作能力也很出色的那种人,正因如此,不想放弃工作,就把男孩交给保姆照顾,但谁知道保姆只疏忽了一下,就出了这样的事。所以女童生下来后,妈妈就辞职了自己亲自照顾。幼儿园时女童不想和妈妈分离,妈妈就没让她去幼儿园。可是小学是不能不去的,妈妈只好送女童去。到了学校里,同学发现她连纽扣都不会扣,就嘲笑她。父母知道这件事后,爸爸责怪妈妈太宠溺女儿了,正是因为不让孩子去幼儿园,才会让孩子失去该有的自理能力。后来自己终于在某个医生那里得到过动症的诊断,母亲终于松了一口气,从此可以有充分理由来照顾孩子,父亲也不会因为女童的能力不如其他孩子而去指责母亲。
所以,我需要这个过动症。女童说。
你能怪这个母亲对孩子的过度关心和占有欲吗?她失去儿子后的那份伤心和内疚感一定没被安抚好。你能怪父亲常年来只忙着赚钱、不关心女儿吗?可正是因为他觉得生病的女儿在未来需要很多钱来度过余生,所以才会忙着积攒财富。你能怪这个女童不努力抗争母亲对自己的过度关心吗?她才十岁,她不会明白母亲有心理上的问题,她看到的就是丧子之后母亲的变化,以及母亲对自己的依赖。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九篇
我不知道这本书的推荐语会不会误导他人,总之我看到后,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有点轻蔑的。“被考试绑架的家庭故事”,听起来像是批判应试教育的,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话,好像也只是一句对做父母的不痛不痒的劝解。所以我想提醒的就是,这本书讲述的内容、叙述水平都非常好,是难得一见的全面又深入地描写亲子关系中常见问题的作品,大家莫被这个书名和推荐语误会了。
我本想在这篇书评里对每个故事写一个简短的梗概,但我实在不想剧透,我期待其他观看这本书的人和我一样,时时有种倒吸冷气的惊诧、悲痛、还有无力感,那才是这本书之所以是好书的原因。所以我在这儿只列出每个故事里提到的概念,方便其他读者找到自己想看的故事,也是为了方便我今后查询。其中对于第三个故事《必须过动》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复述,可以参考一下,大概就知道其他故事是什么水准。
《人子与猫的孩子》:对孩子的家暴;压力转移;
《他没有家了》:被分离的父母当成皮球踢的小孩的生存之道。 [小乖,还记得吗?我曾经说过,读书不是为了取悦他人。] [老师,虽然你这样说,当初你读书时,也是个被期待的小孩吧?你的父母也关心你吧?只要你认真年书,回家的时候,也跟张胖胖一样,父母会准备水果和宵夜吧?反观我的父母,生我的时候莫名其妙,生了之后又不专心养,现在更只顾着自己谈恋爱,把我推来推去,推到不能再推就把我丢给阿麽,我跟阿麽以前一年才说几次话哎。再来,华硕我阿麽吧,比起我的成绩,她更介意我母亲跟叔叔之间的关系。她不在乎我在学校的日子过得如何,直想知道我有没有偷偷跟我妈联络?多久一次?我没有家了,这就是事实,我没有家了。一个找不到归属的人,要他念书有什么意义?你不觉得,现在叫我认真年书真的很愚蠢吗?]
《必须过动》:我来剧透一下第三个故事吧
《私的迷思》:不让孩子走自己走过的弯路,哪怕孩子过得并不开心。
《一脉不相承》:两代人的故事。你可以看到,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这个女孩怎么长大、成为别人的妻子、又成为母亲,又是如何分别对待自己的女儿和儿子。 母亲给女孩定下的成绩标准是九十分,少一分,打一下。女孩的哥哥的成绩标准却是八十分。 [为什么哥哥的标准比我低?] [因为你是女生。记住这个道理,在这世上,女生表现九十分,在外人眼里是差不多的。更要紧的是,辑即使你可以表现出九十分,放在心底就好,在男人面前不要太骄傲。一旦你太强硬,压过男人的锋芒,就是自己把日子搞得很难过。]
女儿后明明是可以保荐去美国读博士的,但听从了母亲的话,嫁人生子,再一次轮回到了当年自己母亲的命运。幸运的是,她终于渐渐明白有些事情是不对劲的,有些苦是没必要吃的。那时候她已经四十岁了。
《天赋》:总是被拿来和姐姐比较。
《衣柜中的小剧场》:被父母怀疑性取向,不得已交女友当挡箭牌。
《怪兽都聚在一起了》:母亲造成孩子在校园里被孤立;母亲的控制欲;现代教师的义务与责任 这篇很特别,是从三个口吻来叙述了一个特别叫人心堵的故事。【少年说】【母亲说】【英语老师说】用这种方式能让我们了解,参与到同一场教育活动中的三方是怎样想的。就我个人的视角来看,就是一个有心理障碍的母亲如何把自己的执念加诸在儿子身上,而老师又是如何被动得拉上台一起参与她的个人演出。孩子、老师,都是这个母亲的道具。很难得有这样的作品能够直白又完整得还原这种母亲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
《高中生的独白》:母亲的得失心很重,孩子的得失心便也变得重了,因为要讨好情绪不稳定的母亲;母亲有一种迷之自信,觉得自己相比其他的家长已经是很民主的家长了。妹妹的报复与不和解。
《后记:莫失莫忘》:这是作者自己的故事。作者在后记里写到母亲给自己的教育,在自己做了好几年的家庭教师、接触过几十个家庭之后才发觉,自己母亲给自己的教育竟然是非常健康的。而自己的母亲只是个出身贫寒、被迫提早辍学供养弟弟妹妹的人。作者在后记里也说到,在她接触的所有家庭中,父亲都是缺席的,似乎在育儿这件事上默认母亲是专职。作者觉得很遗憾。
我整体的观感是,除了《后记》还略微带了点希望,其他的部分真的太沉重了。作者并不是抨击原生家庭、父母或者小孩,作者没有用任何评判的语调描写故事,她只是简单而有条理地还原了故事本身,为我们讲清楚一件事如何发生、又为何发生。为什么会有那些难为人的行为?为什么会有那些强迫症一样的行为?你会看到小孩是真的很苦,而父母也不是完全的坏。就像作者在后记里说的那样,她更多的时候,感觉到的是无力感。我也是。这才是叫人最难受的地方。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十篇
最早知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上半年看到媒体宣传的同名台剧,那时候不知道还有小说,看了两集,因为一些事情的耽搁便没再看了,当时虽有感触,却不算特别深刻,主要还是可能当时尚未遇到关于孩子学业的困扰吧,直到最近, kindle给我推送了这本书,想起那部未看完的台剧,又联想到最近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于是买了看。
20万字,我一个晚上仔仔细细地没有跳地看完了,我想说,作者在前言里的提醒没有错,这不是一本让人读起来愉悦的书,相反,读的过程中只会觉得烦闷、害怕,甚至懊悔,每每读到孩子们因为父母几乎无意识的暴行而受到巨大伤害时,我总是绞尽脑汁回忆自己是不是也犯过同样的错,若发现果是如此的话,心中便产生巨大的懊悔与自责,在面对后续的故事时,愈加战战兢兢起来,怕发现自己更多的错误,这迫使我时常要停下来,深深吸一口气,来缓和自己紧张而焦虑的情绪,然后鼓起勇气继续看下去,是的,这真的是一部需要很多勇气来读完的书。
刚读完的时候,思绪很乱,脑袋虽充斥了很多想法和念头,但情绪上却没有办法条理化地说出来,到现在隔了一天,心绪平复了一些,或许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理智地表达,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尽快写下来,时时警醒自己,以免时间一久,这些感触便被抛诸脑后了。
第一,父母与孩子,由于角色定位问题,导致了与生俱来的不平等关系。父母对未成年孩子负有抚养与教育的责任,但父母作为生命的给予者、物质的提供者,我们不自觉的会有心理上的主导欲望,我不是说这不对,相反,我觉得这是必要的,特别对于未成年孩子,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绝对需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我觉得,这种主导行为,要有它的界限,那就是在“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教授孩子长大成人所必须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基本常识”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说,父母要在认识到自己此时是在扮演一个家庭人师时,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而在个人、子女地私生活中,尽量控制乃至放弃这种主导欲望。例如,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捞鱼、不喜欢吃香蕉,就同样禁止孩子做这些事,同样的例子书中也有,一个男孩的妈妈认为打篮球与学业无义,禁止孩子打篮球,并彻底否认他的篮球同好,剥夺了孩子唯一的爱好,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最终母子决裂。我觉得这就是父母过于干涉侵占孩子私人领域的原因,细想,孩子打了半天篮球,学习就跟不上了?还是多学了半天,学习成绩就上去了?这样做真的能达到父母假象的效果吗?父母将主导权力过分扩张的结果,就是导致亲子双方成为敌对面,家不再是家,而成了冷酷无情的战场。
第二,我想,很多孩子的悲剧来源于父母将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的身上。比如,父母自己学历不高,希望孩子能进入好大学,进入“上层”;比如,母亲觉得只有把孩子送进名牌大学,她作为母亲的价值才能体现,才能得到家族认同;比如,父母都是高学历人才,有着光鲜亮丽的职业,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不如他们。虽然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好,但我没有办法去反驳父母这些淳朴的愿望,我自己大概也很难摆脱这种思想的束缚。我曾经觉得自己可以不在乎孩子的成绩,只要孩子快乐就好,我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我没有给他报任何幼小衔接、课外辅导班,美其名曰顺其自然,但当孩子升入小学,拿回来一张张惨不忍睹的考试卷,我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看着孩子父亲忧心忡忡的神色,我知道,我自己同样也是满心无法控制的焦虑和担心,当我意识到我的孩子可能就是不擅长学习,并努力劝说自己接受这种现状时,我就焦虑地睡不着觉了,我甚至脑补出孩子将来找不到工作,只能到处打工穷困潦倒的惨样。第二天辅导他作业,他犯错时我再按捺不住好脾气,各种训斥,甚至,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跟他父亲说:“你要接受,你的孩子将来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再回头时,发现儿子盯着作业本发呆,我又怒从中来呵斥他,发现他依然没有反应,只是低着头,我强行掰过他的脸,看见他早已泪流满面,我很生气,我当时真的只有生气,我说你为什么要哭,他一边抽噎,一边说“我学习不好。。。。。”,满脸无助与委屈,当下我的心软了,语气缓和了一点,支撑着给他辅导完作业,我当时就感觉,我出问题了,但是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问题,直到看到这本小说中一位母亲说的话,她说:“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或许只有成功的小孩才有被爱的资格”,看到这时,我马上想起那次作业辅导,想起我在孩子的父亲面前对他的赤裸裸的贬低,想起我一改往日慈母的形象对他的乱发脾气,还有脸上那绝对掩饰不住的失望,我想,原来如此,原来我就是这样的父母啊,我对孩子的爱就取决于那一张成绩单而已,哪怕他很努力的学,很认真的作了两个小时作业,毫无怨言,我就像是瞎了一样完全看不到,这是有多么可怕。想到这里,我自己忍不住哭起来,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的母亲,如果孩子最信任的人其实是一个心灵的刽子手,孩子是该多么绝望。我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还是我不够坚强,难以突破世俗的眼光与要求;不够坚强,给予他足够的保护、耐心和关怀;不够坚强不计付出与得失,去接受孩子可能成不了“成功人士”的现实。
第三,父母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主导。比如,书里有一个高材生女孩,小学到大学,一路名牌,又出国留学,成为了家长们眼中标杆的“成功小孩”,她母亲对此很得意,鉴于姐姐的成功案例,这位母亲决定将此复制到小女儿身上,打造第二个辉煌,然而,她失败了,彻底地失败,妹妹不爱学业,却擅长艺术,母亲极尽各种手段强行要将她扭回到“正轨”上来,于是冲突爆发,母女割裂,妹妹彻底厌恶这个没有爱的家,终日流连在外,母亲终于彻底失去了这个女儿。正如作者所说,“教育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只是我们从来不愿意看到失败案例”。父母总是很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特别是高知父母,觉得自己所作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然而我们总是很难自觉与反问,这样真的是对孩子好吗?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原因在于,一方面,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往往太过自傲,这一点,在高学历父母身上甚至更强烈,我们不愿意去想这个“无意义”的问题,另一方面,这本就是一个教育难题,它的答案太难找了,我们不想费力去做这件事。此外,我们还总是认为,“自己曾经按着这个方法成功了,只要孩子照样子复制,没有不成功的道理“,然而当现实不遂人愿时,我们就奔溃了,把一腔挫败变成怒火撒到孩子身上,霸道的认为是孩子执行不到位,主观不配合的原因,却不愿去想,或许根源在自己身上,在“教育因人而异”上,疯狂的父母于是愈加紧逼、愈加压迫、愈加高压,定要向人证明“我的方法没错”。而一旦被这种执念所控制,我们便再也无法脱身,最终陷入无法完满的怪圈中,不得救赎。
所以,关于孩子,父母究竟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呢?这个问题或许永远都找不到那个“正确答案”,因为它本身就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均会有不同的需求,尽管如此,这不代表父母可以将此问题置之不理,相反,我们更要努力去找寻答案,那个每个家庭都不一样的答案,我们需要穷尽一生去实践、去反思、去改正、再实践。。。。。,循环往复,哪怕没有办法做到最好,因为这是你的孩子,你带他/她来这个世界,你要对他/她负责。对于我而言,我心底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将来有一天,孩子对我说说:“同你一起成长的日子很快乐,能做你们的孩子真好。”,这就是我最想追求的目标,我知道,这条道路很难走,前方多歧路,道阻且长,但我将为之竭尽所能,方不负这一场天定的亲缘。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第十一篇
在书页还没有翻到尽头的时候,我的心就开始变得躁动不安,不是没有耐心看下去,只是那种似曾相识的某些片段开始穿插在我的记忆中,我开始回想自己二十年来所受的家庭教育,一个个小插曲在脑海中不断重复,所以我在看完整一册的最后一个字时,慌忙又紧张地打开了电脑。
我是家中长女,我有两个弟弟,每个都相差七岁,因此他们都还很小,都很容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所以在我七岁那年,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姐姐,是家里的榜样,你要带好头。”现在想来这句话,原来早就在无意识中长期影响着我,给了我最无形却也是非常沉重的压力。
我是一个外温内火的人,虽然大多时候是文静又有些内向胆小的,所以一般时候会看起来比较乖,听话,但其实我渴望尝试很多,做很多与“听话好学”相背驰的东西,我想要颠覆些什么,打破些什么,又或者逃避些什么。这一个特点就造成每次我“火”的那一个属性出现时,就会遭到压制,然后那句话就会如期而至,几乎都不会缺席。比如我因为懒惰,在学习上常常居中不上,母亲和父亲就会苦口婆心拉着我谈话,眉间的严肃,眼中的担忧,沉重的语气,都在一点一点打压着我:“你是姐姐,你要做好榜样,你不好好学习,弟弟也会跟着你。”于是我时常在懒惰和学习间徘徊,其实大部分孩子总是会带着某些讨好的兴致,所以我在偷懒和学习中无法做出很好的权衡,在学习时总想其他,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又想着学习,从前我不明白,现在想来,这可能就是从小在两者的拉锯中无法权衡而影响我接下来很多事情。
如果说偷懒这种说法其实与“颠覆些什么”没什么关联,每个人都会偷懒,但是我觉得偷懒只是我做其他事情时候的概括,可能我的童年过的很快乐,我对外界事物会充满好奇,我总是想尝试很多,但是又因为所谓的学习与偷懒的权衡,我竟然没有做好任何一件事。比如说在小学阶段,那时弟弟出生也不久,相对自由的童年让我那时的压力还不算大,我可以说是非常“不听话”的,我有段时间非常迷恋电子游戏,腾讯旗下的游戏我几乎都玩过,还有很多类型新又热门的游戏我都会去玩,为此我父亲与母亲就在这个时候开始给我施加压力:“你这是网瘾,你整天玩游戏,弟弟看到怎么办?你的学习怎么办?”长期与父母的拉锯让我在玩游戏时提心吊胆,我怕被发现,又怕影响了学习,结果就是我玩的不开心,也不想去专心学习,这样我的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我的游戏也玩得并不出彩,我竟然连玩都玩不好,这让我在初中之后失去了对游戏的热情,人也自卑更多:“我竟然连大家都会的游戏都玩不好也。”的想法让我不太喜欢游戏了。
我小学还有一个很早熟的爱好,就是看言情小说,我一直都认为,早熟这一说法是不对的,小孩子就算是没有人教,对于男女间情感是有一定认识的,这可能更多是接近天生具有的本性,不然人类的繁衍当真是受过教育才懂的吗?动物的交配难道也是通过教育而来的吗?而会出现早熟这种现象,不过就是对这一方面更加敏感,对之好奇的心情强烈一些罢了,所以我在小学四年级就看起了言情小说,对此并不觉得哪里不妥当,也没有觉得这些内容多么羞耻不堪,不过是将童年时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故事细节化了罢,在初看时,真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与幻想,因为从小喜欢看书,起初我跟父母要钱买书时父母也不会过问直接给钱给我,可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房间堆积的小说越来越多,想要不被发现是很难的,于是在被发现时父母失望又严肃的神情又出现了。“你知丑吗?这么小看这些?”相对于这种伤害性比较强的语言,更多是父亲一时冲动说下的,更多时候他们是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如果只是骂我,我会顶嘴,会反驳,可是他们以非常理智的语气对我说教,反而加重了我的内疚,我一方面控制不住自己去阅读,一方面又很内疚自己做了这些事情,在躲躲藏藏间,我没敢自己尝试去写,我想做写手的想法就渐渐暗淡在我的脑海里了。
最严重的一次,是我不记得因为什么事情与父亲起了争执,父亲一怒之下,把我房间里所有的言情小说都收了起来放在保险柜中,我家有一个很大的保险柜,起码有1.5m以上的长度,高度也差不多1m,我的言情小说一叠一叠几乎堆了一半的保险柜,我哭着,偷偷藏了几本,在这场战役结束的晚上,我爱抚着残存的几本,难过了很久,为了躲藏这种“”的残害,我看电子书的时间多了起来,看言情小说也不仅是好奇与想看了,还有一种偷偷反抗成功的报复性,时常躲在被窝中看到三点,最夸张是看到天亮,然后心满意足地睡去。至于保险柜的书,我一直耿耿于怀,却只敢在高三毕业时才敢提出打开,因为我已经成年,我已经考完试,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打开我曾经的噩梦。因为思想的成长,我对以前看的言情小说无论在文笔和情节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觉得很可笑,这种狗血的小说我曾经竟愿意挑灯夜读,可是虽然不再喜欢,却还是一本又一本地翻,带着对过去的怀缅,以及遗憾,这件事一直占据着我内心的灰色阴影空间,我很难过,你在最宝贵某些东西的时候被一口气剥夺的心情,真的不好受,这也直接造成我往后喜欢什么、在经历什么都很少去分享,我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大,我的心情,也没有再与父母分享过。
我还喜欢过画画、拼图、手工各种诸如此类的东西,当然很多时候做的并不好,可是我在还饶有兴趣参与其中的时候,听到的总是:“你要考试,毕业了想怎么做都行。”而打消了,我也就没有继续深入做好的心情,也只好安慰自己,以后再说吧,现在做不好就算了。结果我上了大学发现大家都多才多艺,自己却一无所长,连成绩都黯淡无光。
从小被束缚过多导致我在大学也总是想要脱离些什么,我似乎在悄悄与父母反抗,似乎在报复,我染了绿色的头发,我会有些沾沾自喜,爸爸看到会怎么想呢,他一定接受不了吧,可惜他现在也不能拿我怎么样了;我有时会喜欢不太传统有些暴露的衣服,我穿这些爸妈看到会怎样呢?;我有时候会说脏话,我知道这不文明,但是有时候竟然很开心,爸妈听到会气死吧?;我光明正大地打游戏,也会想,看你们还怎么管我。;我出去通宵,还会不经意跟父母说,其实内心是想着,看!你们的女儿在通宵呢,你们不是以前还不让我去朋友家睡,我现在可是干脆在外面玩噢!
当然这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时候,我还是乖乖在学校,尽可能做一个好学生,从小到大:“你要带好头哦。”的压力从来就没有让我解脱啊,爸妈希望我考研,我想出去玩的时候,还是会犹豫,一如从前,不断挣扎,我出去玩是不是对不起父母的期待?所以才会在做出一些很小的事情时会暗暗高兴,产生报复成功的欢愉感。
姐姐本来就不是作为压力的衍生物,因为我的弟弟其实也有相同的压力:“你可是大哥哥,你要好好学习。”“你姐姐这么爱看书,你也要学习。”“你姐姐后来很用功读书的啊,你也不能落后。”“你已经初中了怎么还不紧张一点。”“你别想碰手机。”“不要让同学整天来家里玩,你要学习。”其实相对于自己,我反而更同情大弟弟,他从小就要在我的压力下成长,什么都是姐姐姐姐地度过了童年,在7岁那年又开始做起了哥哥,我高考,小弟还小,关注他的更多是学习成绩,现在叛逆期的他也时常委屈家里对他的关注过少,时常吵着吵着自己就留下了眼泪,多少心酸,是平时不经意地积累了呢?
我和大弟的性格本来就不同,爸妈总拿我俩比较,现在想来,本来就十分欠妥,更外向活泼的他,本就应该去体验更多外面的精彩,阅读很重要,可是如果强迫其阅读,能读出什么东西?与我仅相差一个月大的男友,却是经历与我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与他谈起时,多少总有些艳羡,他不读书、辍学家里也不会打他、责备他,他做什么,家里都不管,他很开心,他至少活的无忧无虑,过早地走入社会,他也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也许人本来就是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面,他过着自己开心的生活,而我还在宿舍迷茫自己的未来,心情复杂地打下这些字,如果我从小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不是现在我会开心一点点,而不是时常感叹活着真的很辛苦,每天都要厌恶自己一遍又一遍,时常活在内疚和忐忑中,我害怕,父母失望的眼神和苦口婆心的面谈。
我最开心是弟弟出生前的那七年,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很多事情,那时离考试还不算近,没有那么多考试的压力,没有做姐姐的压力,母亲会给我念不同的童话故事,会带我上我喜欢的英语兴趣班,会给我买我喜欢的芭比娃娃,会给钱我买一部又一部喜欢的动画光盘,我喜欢的东西,他们总鼓励我去尝试,可是我还没开始真正体验,循环往复的压力,就充斥了我的生活,直至现在,还会存在于将来。
虽然很多不愉快的记忆在打压着我,但我还是比书中的他们快乐地多,我爸妈会听我的想法,会鼓励我做很多事情,就是在外界很多人认为“中文系”是没用的专业,特别我考的又不是知名的大学,也不愿意做师范生的情况下,父母还是毫不反对我的第一志愿,很多时候,我的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可是,有很多蔡汉伟、有很多茉莉、很多巧艺、纪培伟是不容商量的,我从小学开始也在不断补习,对于家教的接触都有十个左右,还不包括补习班,我多少能够体会他们被施压的心情,我很难过,每个人都这么棒,这么独特,却因为有些畸形的考试制度,磨灭了他们的天性,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宣传了数千年,在今日信息发达的社会,依然做不到,我很害怕,大家都变成考试的机器,大家都不再是大家,我更懊悔,我在高三时竟然赞同班主任:“你改变不了考试制度,你就要接受他。”难道我们只能以为忍受这样的考试制度,我们只能从高考成绩中决定自己的人生吗?
“教育的存在,不是让每个孩子都拿到很高的分数,教育是要让每个孩子的天赋都能伸展到极限,并且尊重他最终的成果。”我很感谢父母尊重我一直以来的选择,相较之下,我的父母已经十分开明,没有生气我没有考上221、985,没有因此放弃我,在大学时也支持我的选择,但我觉得被考试扭曲的教育方式是存在很多家庭的。我很希望,在我们这一辈,能够有一些不同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