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黄雨》读后感锦集

《黄雨》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7 08:30:19
《黄雨》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8-27 08:30:19   小编:

《黄雨》读后感:这是一篇描写战争年代的故事。小说通过主人公黄雨的经历,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挣扎。黄雨坚强而坚毅,他用自己的行动和信念,带给了周围的人勇气和希望。小说引人入胜,情节紧凑,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阅读后,让人深思战争的可怕,也让人对生命的珍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黄雨读后感第一篇

又是一本读不懂的书,可能西语文学我是真的神交不上了…

书很薄,通篇读下来,虽然语言优美,但是竟然没有一处能让我有为之一震的感觉,可能我还是离这样的孤寂太远,也没有任何时代记忆的感慨和执念

全文都在叫嚣着向死而生,不是因为死而活的更灿烂,是悲情的守着自我等待死亡

黄雨读后感第二篇

——记《黄雨》《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读后感(捎带加缪)

读完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喜欢里面那种娓娓道来的饱满的细节,让我想起小时候潮气渗入屋子,记忆的旧墙面上鼓起一个个白色的脓包,我用手扒下了墙灰,然后掉的满地都是。读者亦是如此,我们从未真正在大雨中迈过水潭,提起裤脚的孩子,和那些在大雨中奔跑的行人一样,阅读孤独的文学,和阅读自身的存在如此相近,我们终究要迎接暴雨,和暴雨无关,我们面对弥散的潮气,对此唯一的感官,无非是墙上突出的白色斑点,我们像捏泡沫包装袋的一样打碎那层外壳,把沙发和地板弄得脏兮兮的。 无论是海失,还是黄雨,作家的语言是一种失语的沉默,似乎所有人都不会说话,实际上这样的沉默是作者所代表的人物内心的失语,他们对往昔的追忆融入进对时代命运的遗憾,那是一种我最喜欢的现实主义,似乎并不是要把现实的东西摆放清楚,而是要把回忆中的现实展开成时间意义上的真相,这个真相固然残忍,却不得不面对已经逝去和没有逝去的人或物,正是拥有这些我们所不能触及和改变的记忆,才把现在的我们和过去的自我分隔开来。就像放在普鲁斯特手里的放大镜,将生命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变成微观的景象,我们所有依存在记忆中的悸动和困惑,都终将被那片刻袭来的孤独感所俘获。 所有的文学的叙事走向的终究是极致的孤独,而孤独的本质来自于时间的暂止,来自于我们所回望的愿景,那些活生生的人们,换了一身衣服,成为了截然不同的人物,我们塑造属于他们的情节,告别琐碎的时空的限制,就像局外人那句开头——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孤独只有化作某些符号,才有文字的位置,在作家的意图暴露给读者之前,文字就已经把感情的生发当成在场的事物,仿佛这种情绪已经理所当然如此,没有任何可容解读的地方,一切关乎孤独的诉说正是狡猾于此,仿佛怀疑才是愚蠢的,不然为什么所有人都那么沉默寡言,没有人咆哮呼喊,以及张牙舞爪的掀翻桌子? 孤独借助那些显而易见的符号,放在读者的时间之前,加缪要说的是,妈妈死了,无论是昨天还是前天,反正不在读者的时间之内,但是他清楚得明白有一个读者正在倾听。 如果说加缪总是在他蹩脚的哲学中玩弄把戏,那么海失的气质则是一种优美的虚无主义立场。而黄雨则渲染了另外一种视角,那就是一种孤独言说自身的荒谬和不甘。在加缪的词语中,我们总能闻见那个叫做加缪哲学的味道,他并没有将自身的感受献身于文学家的自由之中,而是给自己捆上了那个名叫孤独的梦境。在我看来,所有描绘蹩脚的人类感情的方法都是如此,那就是作家使用高级的技巧去磨灭自己对于感情的直觉。 相比之下,海失和黄雨里面是没有作者自我的,叙述者某种程度只是在补全对自己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是生活的价值,可以是对生命的体验,可以是对记忆的遗憾等诸多感受,但是说到底整个文本就算是放入一个日记本的断章,就像堂吉诃德被从市场里买过来,我们不明白文本所布置的谜题,也不懂叙述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真相,却能够清晰抓住那一缕影子,那个想要完成自身意义的游魂。 孤独之所以为孤独,一定是留下一些不圆满的困境。时间暂止在那样的困境,于是小说本身的各个元素永远在重复自己的各种解决方式,最后也就抵达了自身,那永恒不变的孤独之岸。黄雨的“我”对于整个故事来说永远是需要被理解的缺失的主体,海失的各种“我”虽然有着各种不同的身份,但始终游离在眼界之外,小说现实中的人和物失去了勃发的活力,如同僵死的海草躺在礁石一边,而这种疏离感却靠近了来自于生活本身的讯息,固然是失落的,却根植在“我”的心里,成为了一片片烧焦的分不清字迹的日记余烬。 “我”疗愈自己,也明白无法疗愈自己。大概这才是孤独的。 □姚4.19

黄雨读后感第三篇

在马孔多,雨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在哀涅野,黄雨在一个下午降临,笼罩天地,绵绵不绝下了几十年。

这是西班牙作家亚马萨雷斯笔下的西班牙小村庄。小说情节很简单,全书用约八十页的篇幅,记录了独居老人守在荒弃的村子中,在生命最后一天的回忆,是一个垂死之人记忆的走马灯,更是对被遗弃小村庄的一支哀婉史诗。

“时间过得如此木然,就这样缓缓地从栋栋房屋、棵棵树木间滑走,我甚至感觉不到它就像一小瓶酒精一样在我双手间挥发殆尽。”

书的开头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阴郁的氛围之中。起初,是无尽的冬季,席卷天地的风雪,围坐毕剥作响的火炉,老人和他的冷漠麻木的老妻。时间的河在暴雪里封冻,凝滞不前,乏味的日子无比难捱,无人问津的老人被记忆流放。死守着空屋,是他们仅有的执着。后来,老人的妻子愈发淡漠,也在一个午夜用一根麻绳自缢,留下他一个人,被沉重的nostalgia脱拽不前,继续忍受时间判下的的无期徒刑。

“萨比娜死后,孤苦迫使我重蹈覆辙。我的生命如同一条深陷的河流,在这一段突然干涸,如今展现在我眼前的,只有死亡的荒凉和无尽的秋色,人们行尸走肉,树木干枯殆尽,遗忘的黄雨洒满天地。”

孤寂如江河,将情感麻木,老人清醒地看着自己的灵魂被死神的毒液浸透。于是,在一个下午,老人清醒地看到,黄雨从天而降。黄雨的肇始,或许是门前那棵果树上结的累累腐烂的黄果,也许是秋天如雨纷纷落下的杨树叶,覆盖金色的原野。但是从此以后,黄雨再未停下。

这不详的、黏腻拖沓的黄雨。

凝滞的时间模糊了死和生的界限,故人以亡灵之躯纷纷造访老屋:妻子、女儿、邻居家早夭的疯小孩,毒蛇,到最后,还有自己的妈妈。然而,这座村庄已经被沉默诅咒,故人聚首,生者和死者共处一个空间,相对无言。时间沉重的呼吸声笼罩小屋,置身于空寂之中,连轻薄的空寂也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在书的结尾,镜头从无尽的回忆转回现在,老人用枪杀死了陪伴自己的小狗,然后目睹着死神缓步向自己走来。

这篇文笔极尽华美之修辞的小说,绝不仅仅限于记录老人在垂暮之年的呢喃。倘若透过过度解读的放大镜来分析,荒芜的哀涅野可以被视作城市化进程中被遗弃的村庄的比喻,甚至可以用来作为农村空心化的文学实例。而死守空宅的老人,或许是留守老人最真实的心情写照。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作家们喜欢咀嚼死亡前的人生百态。描写生命最后时光的作品,印象较深的,还有托尼·朱特[1]的《记忆小屋》:罹患渐冻症的作者写下的封笔书。作者被困在肢体的牢笼里里,在无数个失眠的夜晚,漫步在自己的记忆宫殿,将浩繁的记忆一一分门别类,搭建出一座记忆小屋。书中叙述细腻冲淡,又如置身于作者童年度假的阿尔卑斯滑雪小屋,与作者喝一杯热茶。而《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则讲述了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一截一截丧失清明的心智,迷失于记忆的街巷之中,坠入混沌之海。在生命最无助的时刻,人的本能,依旧是脱口而出的“我想回家,我想要我的妈妈。”

人在暮年的死亡景象与青年的早夭不同。面对青年之死,人们的往往对华美生命的逝去发出惋惜的唏嘘。而当生命枯萎,羽翼尽凋,老人以一种颤颤巍巍的脆弱姿态出现在读者眼前,读者心中更多是对弱者的怜悯,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不敢细究的隐忧。”死亡是活过的生命,生命是在路上的死亡。”死亡如宁静的星,告别腐朽之躯的禁锢,归于尘土,归于宇宙,这未尝不是另一种新生。

[1]托尼·罗伯特·朱特(英語:Tony Robert Judt,又譯為東尼·賈德,1948年1月2日—2010年8月6日),英国历史学家、作家、大学教授、社会民主主义者 。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