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艺术启蒙读物,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和生动有趣的插图,向孩子们介绍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各种艺术形式。读后让人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激发了对创作的热情和探索的欲望。是一本寓教于乐的优秀启蒙读物。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一)
说到对绘画艺术的欣赏,大多外行人也许都懂得欣赏画作的美,但大多外行人又都只觉得美,但如何美,美在哪里却又没有能力说出。这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II》,这本启蒙外行人获得一些欣赏能力的艺术欣赏书,选取了不同时期世界各地的名家名作。一方面告诉我们如何融入画作,了解画家的艺术创作手法,使对艺术的欣赏不仅仅浮于表面,而有了更进一步对美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绘画知识,让对绘画零基础的人也从中了解到一些简明的绘画艺术手法。更有动手画画一块,使读者了解过一些绘画知识之后,有兴趣的忍不住根据指引涂鸦起来。按照指点操作,绘画变得简单起来,零基础的人也能画出一些颇有美感的东西。动手画画的方式种类很多,完全就是一次动手自由创造的有趣过程。水粉、剪纸、拼贴、版画、卡通、手指点画、泼洒绘画,以及很多简明的绘画方法,教人简单容易涂画出画作的生动和精彩。
这是一本很好的欣赏与学习并存的绘画艺术书,不单止教你欣赏艺术,而且更教你绘画。在这里,绘画变得简单起来。大人和孩子,只需拿出相应的创作材料,跟着简单的提示,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自由绘画创作了,说不定,在这些简明的指点下,你和孩子都很容易地画出了一些令自己意外的图画。
无论是外行的成人或是学习涂鸦的孩子也好,读了这本书,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不再是一片空白,而且还会激发出一些创作的热情。因为这本有趣的书,让人觉得绘画艺术这么美好,这么有趣,这么简单。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二)
比起很多绘本来说,《我的第一本艺术书》系列可能都要复杂一些,这其中的很多内容不是写给宝宝的,而是写给家长的,所以说这套“艺术”系列的书,引导的功能就更多了一些。
在阅读前,作者提醒大家要备齐一些诸如水笔、粉笔、包装纸、剪刀、胶水等物,也就是说书里的内容其实是寓教于乐的,不仅仅是看,还可以动手。书里选择了很多世界名画知名的艺术作品,不是要孩子怎么样,而是在欣赏之后,自己可以通过启发开启自己的艺术之旅,这才是最好玩的。
和所有的绘本一样,《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色彩也足够艳丽,不过我倒是通过第一篇对色彩的解读认识到了“互补色‘——没办法,画画已经离我太远太远了。想起来高中以前的学生生涯,还有”美术课“,这一度是我最喜欢的课程。画画的确能够陶冶情操,让想象力自由驰骋。后来的我们,脑袋已经被数理化文史哲灌得满满的,为了考大学,然而,大学毕业后的十年想来,总觉得损失掉了很多快乐和享受。如果孩子人生中最初能阅读到这样的一本属于自己的艺术书,希望他们的一生都能读到这样的书籍,并且坚持阅读并且动手下去,总觉得,我们的教育,令我们这一代舍掉了太多的艺术体验和享受。
很喜欢书里选的话,即便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来看这些作品也不失为美的享受,也许孩子第一次看到这些图画的时候,还 不会表达,但是却也在人生最初的启蒙中留下了艺术美感的体验。
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并动动手做自己的艺术品吧。能够寓教于乐还能弥补那么多年自己的美术缺失,确实很好。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三)
相比起《我的第一本艺术书1》,第二部的艺术成长书的制作更适于孩子们的翻动,螺旋圈更利于书籍的平整,以便让孩子们静静地认真地欣赏每一页第一幅经典作品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在这套书中,艺术的一个门类绘画,是作者重点向孩子们展示的风景,他撷选了历史上有名的一些绘画作品,从绘画方法、创作背景,以及作品内心所传达的一种精神来为孩子勾勒了美术作品在人类历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让孩子们系统地了解全世界艺术家们在世界艺术史上的贡献以及所产生的深远意义,让孩子们以最直观的方式感触艺术的魅力与流派。这些作品,大多是具有非常典型特点的作品,如果抛开作者附录的文字介绍,不要说是孩子,恐怕就是我们这些不太研究绘画的成人,也难以理解作品真正的含义,如果脱离作品完成时所特定的历史背景,恐怕我们也难以理解一幅作品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而作者用言简意赅的文字给孩子们带来艺术史上这些闪烁的星光,是对孩子艺术启蒙非常重要的一笔。
在第二部艺术书中,作者添加了一个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的环节,例如颜色的互补提示孩子们可以画一些山丘,让孩子自己感受颜色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在介绍抽象艺术的《白色之上二号》时,教给孩子们用糖果和包装纸去动动手,在介绍泼洒绘画时,引导孩子自己去玩一玩,这些看似好玩的艺术绘画作品,如果对一个不懂得艺术的人来说,可能看到的只是游戏,但是通过此书,你会发现,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艺术像儿童最初的阶段,但当我们仔细观察儿童时,你会不由地感叹,孩子们才是艺术创作最丰富的源泉,所以那些看似难以理解的艺术作品,却往往与儿童有着最接近的本质。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四)
与《我的第一本艺术鉴赏书》比较起来,这一本从细节上讲述如何欣赏与发现一幅画的美,这其中包括:作品背后故事、隐含细节、创作手法等,此外,还设计了一些互动游戏帮助读者更深入认识艺术相关常识,甚至提高动手能力。比如大卫.霍克尼的《盖罗比山》重点指出画面吸引人的色彩,紫色的山路,明亮的色块,如同拼贴一般的田野。设计的观察练习是观察三组互补色,对比欣赏安德烈.德兰的《勒贝克》,色彩耀眼夺目,让人心头一片阳光。再动手画一画小山丘,不妨画成拼贴色彩鲜亮热情洋溢的吧。
达芬奇《抱银鼠的女子》不仔细看真不知道女主角原来戴了块透明的面纱(脸部的纹理质感与皮肤略有不同啊)。保罗.克利的《面具》很抽象,其实就是非洲面具的变形平面化。马蒂斯年老体弱不能站立作画,转而用剪纸的形式创造作,他最后一部剪纸画名叫《蜗牛》,彩色动感。魔鬼画家勃鲁盖尔《孩子们的游戏》画面惊人,可以从中找到80多种当时孩子们正在玩的各式游戏,为我们了解45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面貌提供了源材料。梵高的作品选了他的两张关于椅子的作品《梵高的椅子》和《高更的椅子》一把平凡朴实,一把优雅梦幻。修拉的点沙画《马戏团》中的每处角色场景都是用无数个彩色小点组成,多么耐心和繁复。劳伦斯.斯蒂文.洛瑞自学绘画,并以简单的描绘人物的方法著称,人称“火柴人”,似漫画,又似插画,这些创新也丰富了我们对画面的体验。
上周未去美术馆看展览,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们,有的七八岁,有的只有四五岁。这也是如今的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们的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吧。趁着孩子们小,和他们一起欣赏并动手自己画画吧。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五)
上周末的时候,搬了水桶、盆、颜料和画笔到小区的空地上,立马有小孩子一起围过来,参与我们的“艺术体验”,用笔、手、树叶等工具肆无忌惮地涂鸦了一番,小区的老人们也纷纷前来观看小朋友的“战绩”。其实酝酿这个计划很久,家里空间又太小,孩子玩得到处都是很难收拾,所以索性把画布搬进了室外。
我们这一代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音乐、美术课从小学到中学都是摆设,所以自己的艺术细胞少得可怜,有了孩子之后,自以为研读了很多书籍,英语的、艺术的……各个方面的都有涉猎,可惜自己水平有限,只能在有限的书评内尽量创造条件陪孩子玩,涂鸦就是一个方面。
以前大师的作品可望不可即,也没想过用这些大师作品从小熏陶孩子,带孩子去看美术展自己看不懂也解读不出什么名堂,不过这个时候我有幸看到了《我的第一本艺术书Ⅱ》,里面全是大师的作品,经过作者的“解剖”,读起来一点没有“高大上”到不可企及的地步,反而有点“下里巴人”的味道。比如《椅子肖像画》我们了解了梵高这幅画作“自画像”的含义,另外他还有一幅《高更的椅子》,看完画作,还有个画画小技法:用塑料叉子在颜料中刮出线条。这样的解读是不是更亲民、更有趣味、更可爱呢。
结合大师级别的画作讲解,书中提到了多种绘画手法,也有各种延伸阅读或者陪孩子玩艺术的方法,比如用各种材料做面具、从画作中寻找游戏的方法、剪纸作画、拼贴画、泼洒画……看完之后,你会觉得大师就是孩子吗,用了各种涂鸦的技法画出了顶顶有名的作品。
我们不一定必须强求孩子成为艺术名家,也没必要去逼着孩子去上各种艺术补习班,很多时候耳濡目染、亲子陪伴比上多少班更重要,源于生活和孩子本能的喜欢,比出多少成绩更重要,况且很多大师在生前的时候并没有成名,所以成不成名不是我们说了算,我们唯有遵照孩子的规律,让孩子亲近艺术,让艺术融入他们的生活。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六)
一本为儿童准备的西方绘画艺术欣赏入门,竟然会有如此高的格调,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当然还有它不便宜的价格)。
作为艺术殿堂的重要支柱之一,西方绘画艺术在风格、流派、技法、审美趣味等要素上,从未停止过演进的步伐,每一个时代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众彩纷呈的伟大之作,供后世享用不尽。面对着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愈发呈纵深化的态势,国内大众教育对于它的欣赏与理解,却素来漠不关心。以至于当今的中国的寻常百姓,在评价画作的好坏除了参照价格,并无二法;更不提能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去欣赏那样传世之作。
学校里,我们习惯于提倡“凡事都得从娃娃抓起”,爱国主义是,思想价值观是,计算机知识是,传统礼仪是……既然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如此这般的“娃娃抓起”,那我们的艺术(当然不仅仅局限于绘画)教育,为什么就不能也从娃娃抓起呢?当我和外甥女一起翻开这本书,对于我和她来说书中俨然是一个全新的、未解的抽象世界,而我活了几十年却无法正确回答孩子接踵而至的类似“为什么光可以是直线又是曲线”、“为什么有狗狗和主人有那么多只脚”、“为什么跳舞的女郎会把身体弄碎”的问题时,我是多么的自惭形秽!
惭愧之余,我多少也有些明白了绘画艺术,其实并不仅仅停留在视觉的层面——我们通过视觉看到的或丝毫不爽的写实、或光怪陆离的抽象,这些要素终需被个人大脑的处理机制转化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语言要素。也就是说,我们说某某画作伟大或俗陋,并不能简单地只是通过该画作给视觉的感受是好是坏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是要看它能引发我们多少可以以语言表述出来的遐想,专业艺术创作者口中的“画外之音”说的正是这么个道理吧;有高超欣赏能力的观众能纹丝不动地花费几日、几月甚至若干年之久在某幅画作之上,也正是因为他们在身陷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吧。
这样一种处理机制,通俗地说就是艺术素养。是为“素养”,大概说的就是“素来要培养”的意思。这么看来,正是西人认为优秀的欣赏、理解绘画之能力绝非一日之功可完成,才有如此这类的面向孩子的艺术普及读物。考虑到当下社会,娱乐至死的态度夹杂着“三俗”正方兴未艾,我觉得让孩子尽早开始建设雅致、高格的素养,是不无必要的。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七)
艺术要从小培养《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
呵呵,艺术要从小培养,似乎说得有点多余,难道说有什么东西可以不需要从小培养吗?真的找不到,童年是如此宝贵,宝贵得你用来添加什么都会感觉不够用,所以取舍就变得非常重要。
我挺喜欢这套书的,从书名就可以看到这是第二本了,大小开本都和第一本一样,都是大开本精装卡纸环装,光这个形式就足够吸引孩子打开了。和第一本不同的是,这本并不是以画家为中心编写的,而是以内容为中心。这就有点独辟蹊径的味道了,每个画家的风格内容都不同,以画家为中心似乎是介绍艺术的最正确最方便的道路,别的路怎么走,还真很少去想过。
女性肖像、面具、神话故事、玩游戏、抽象艺术……光看目录有点没理出头绪,还是看看里面的内容吧。原来还是以作品为中心介绍的,一个作品介绍相关的艺术史和艺术常识,还提示你也可以尝试尝试,画一画。这个思路的确不错。不过看来这本书不是三年级以下的孩子能够看懂的了,也许更适合中学生阅读。
这里很多作品并不是艺术史上最著名的作品,比如达芬奇选的是《抱银鼠的女子》,克利选择的是《面具》,梵高选择的是《椅子》,米罗选的是《鸟人》……因为作者想要传达的并不是艺术史和艺术家的故事,所以选择的往往是更能够凸显艺术风格,或者容易解读的作品,看来在选择上,作者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我总觉得对于小学生和中学生来说,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实在是太狭窄了,教科书的内容实在是太狭窄了,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拿到美术课上去上,稍加改动就是一节艺术课,而且孩子们肯定会很喜欢。
这本书最适合由孩子的家长领着孩子一起欣赏,一起动手 画一画,艺术不能光欣赏,也需要体验,而体验艺术的前提就是你也应该去尝试尝试,你体验了艺术的创作过程,你才能够更好的体会艺术的内涵。
不过如果没有人引导的话,孩子自己未必能够愿意去动笔画,因为准备材料,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很多困难,如果没有成人的鼓励帮助陪伴指导,那么孩子遇到了困难就很容易放弃,从而得出自己并不擅长画画的结论,那可就事与愿违了。
我想有条件的家长更应该顺势,带着孩子去看看美术馆,去看看画廊,想到这里就更加羡慕西方,羡慕他们到处都有的博物馆,其实西方很多博物馆就是美术馆,比如卢浮宫,比如大都会,在他们的眼中,艺术的范围很广泛,而我们中国人总是把那些东西看成是文物和古董,意思就是比较值钱,这也折射出东西方人对待历史的不同观点吧。我们更看重价值,西方人更看重艺术的美。为什么呢?也许就是因为人家从小就重视对欣赏美的培养。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八)
文/友竹
身边有许多画画的朋友,本想借着跟他们做朋友的机会接受一番美术的熏陶,成就一番美术创作的事业,谁料混迹他们之间多年也没能走上这条路。用某些人的话说,就是误入了只看不画的歧途。
读书时,周围人纷纷好言相劝:勿丢画笔,不为别的,学此专业者日后求职必须会画。可愚蠢如我,当时就是听不进这真诚的建议和好心的劝说,反而感觉画画乃匠人之事,要人家将画好的展示给自己看才是正经事。看画之余,将时间全部奉献给了摆满古代画论和西方艺术史的图书馆一角。
以前看的那些入迷的名画鉴赏类书籍,现在见了仍然爱不释手。虽已不再从事绘画理论学习与工作,还是这般迷恋,自我总结这就是真爱。读书时对图像学理论很感兴趣,就常常找一些相关文章来看,也渐渐了解到西方绘画中往往蕴藏了比中国画更多的寓意和历史掌故。所以,翻看本书让我觉得时光好像倒流了: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初次接触艺术欣赏这个神秘的世界,这是一个新奇有趣的世界,让人走进去就不想离开。
有人说图像学等研究方法存在过度解读画面的问题,本人倒不这么认为,因为画家将作品创作出来就是供人欣赏、评论的,解读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角度,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观点,这不存在什么过不过度的问题。就像某些西方研究者所做的那样,他们往往能从一幅绘画中发掘出很多的历史文化细节和当时的社会习俗,于是今天的我们才不仅能欣赏到古代大师的作品,又能读到当代研究者那些有趣的文字呀!
画家创作一幅作品是那么的用心良苦,作品出来后,我们却只能站在面前对其价格和尺寸评头论足,这样的观看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说,让孩子们多读读本书这种启发孩子们欣赏艺术的书籍是十分有益的。从小处来说,它能培养孩子们观察和感受事物的能力:比如,书中讲到对比色、互补色以及绘画和音乐相通的节奏感等;从大处说,它可能激发一些孩子热爱艺术创作的心,从而尝试绘画,日后成为名家也不一定。
另外,现在有些中学课堂上所谓的美术鉴赏课很不得人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老师控制得太死,他们大体有一套僵硬的流程——看画、记画家名字、记画家生平及创作年代以及人们对此画的评价,以上诸项皆得背诵出来。给人感觉是孩子们对这画了解了很多很多,只是唯独少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其实何必这样呢?这流程只会扼杀孩子们对名画的好感,因为学习任务繁重的他们又被逼迫着背诵了很多!看一幅画、喜欢一幅画后产生的真实感想,即使寥寥数语也比收集画家生平和他人评价资料拼凑起来的长篇大论有价值得多。
翻看本书,你会发现编者不会规定你怎样去看、怎样去想,而只是用简单几句话启发你试着去了解,也可以尝试画家某些有趣的技法。是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走上美术工作者这条路,我们读画可以纯粹出于个人爱好,这和我们闲暇时读小说、打乒乓球来放松心情没什么两样。读画跟读书一样,重要的在于乐趣而不在于非得计较从中得到了什么。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九)
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眼里,艺术是阳春白雪的存在,只适合一小部分高雅的人研究,而且艺术是很高深的,是需要天赋和技巧的。所以很多父母即使自己对艺术一窍不通,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掌握一门艺术。这就是所谓的,自己飞不起来,所以下个蛋想让下一代能飞起来。
冈察洛夫说:“美是艺术的目的和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那么离艺术就不远了。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句话也说明,美藏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就看我们怎么去看待它们。这样看来,生活和艺术其实离得并不远,每个人也都能成为艺术家,端看你怎么去展现你发现的生活中的美。
观念转变了,再看这本《我的第一本艺术书Ⅱ》,你会觉得艺术不再那么高远,它可以离你很近,只要你愿意学习和尝试。就像书里说的那样“本书选取了不同时期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家名作”,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色彩搭配和颜料的材质和运用也各不相同。你可以在欣赏这些名画的同时,“探寻作品背后的故事,发现其中隐含的细节”,甚至是画家当时的身体状态和心理倾向。这些画作原本都是挂在博物馆或美术馆的墙上,供少数人欣赏的,现在变成书页普及到了孩子,让原来高大上的作品甚至文物变成了亲切随和的绘本,大人和孩子都不必担心不懂装懂。即使真的对作品一无所知,书中会对你解释画面的内容,会告诉你画家在画这幅画时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相类似的作品。细节的展示和探寻能让发现原本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比如阿尔布雷特•丢勒的《野兔》,作者会告诉你“你可以在野兔的眼睛里看到一扇窗户的影子”,你不得不惊叹于画家绘画的细致和精巧。
作者用方正严肃的照片的形式展现原作,用椭圆或圆形展现细节,用充满童稚的卡通画解释画作,让严肃和活泼和谐地融合到了一本书中,充满艺术的严谨和生动的童趣,很适合小孩子的阅读,也拉近和读者的关系。
这本书将艺术生活化的另一个表现是,书里有很多让孩子动手的环节。“动动手,画一画”“动动手,剪一剪”“动动手,做一做”,在讲解完一种艺术形式后,紧跟着会有一个动手的环节,可以照着学。线条简单,材料易找,操作方便,伟大的艺术,小小手也可以实现哟。阅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起动手画,千万别说孩子画得不像。林语堂说:“ 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所以,你就放手让孩子去画,去感受吧。重要的是,孩子从中感受到了艺术的乐趣,发现了艺术中的美。毕加索画了两幅小丑的画,那幅不像小丑的反倒是他的特色。个性也是艺术。
艺术从神坛走下来,走到普通百姓中,走到孩子们面前,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是文明、进步的表现。生活中,我们看看书,赏赏画也是一种艺术的方式吧。让孩子爱上艺术其实也可以从欣赏开始,先找到能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只把画画当成升学的敲门砖或者家长炫耀的资本,那就一点也不艺术了,也不美了。“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席勒语)
让艺术更生活,让生活更艺术。这本书告诉我们,艺术和生活其实是相通的。
《我的第一本艺术书2》读后感(十)
我认真的端详着书中的那幅像打碎了拼图上的蓝色女人形,感慨万千,真是我孤陋寡闻了,原来这也能叫“艺术”啊!貌似我上一次见识到这种“艺术”,还是因为3岁的小侄女把绘本上的彩页扯成了零碎,想要当拼图拼回去的半成品呀∑(⊙▽⊙)"a
话说,该画作是出自吉诺·塞韦里尼之手的《蓝色舞者》,这位先生的大名在国内并未如文艺复兴三杰或莫奈、梵高、毕加索之流的令国人如雷贯耳,也不会像伦勃朗、雷诺阿或马蒂斯那样的令人似曾相识,至少,他的声名不过是和书里的另几位,比如那个涂鸦画的《鸟人》的胡安·米罗、抽象画的《蓝色枝条》的杰克逊·波洛克一样让人感觉陌生的那类。
事实上,像我举例的很有几位,如果不是预先知道他们的作品是“艺术”的,看他们的画多一眼我都感觉多余。试想一下,梵高,大家都是知道,更知道现在他的作品上拍之后后面的那一串的‘零’。如果不是知道他的作品值钱,如果他的作品没有被确认为“艺术”,有几个会乐意在自家的房子里挂上一幅这样的画?
包括那个也挺有名的法国的蒙克画的《呐喊》……呵呵,事实上,我一直认为那幅画该改名叫《闹鬼》或者《幽灵》来的(*+﹏+*)我是个俗人,一贯认为即便是艺术,也是要大多数的人都能看的懂才好,而不是小众的圈子里相互捧臭脚似得孤芳自赏,还自怜自艾于这个庸碌的俗世没有人有那个眼光欣赏。
反正,对比毕加索画作里已经难得让人看得懂的《穿着百袖服的保罗》或者保罗·克利的《面具:野兽》、胡安·米罗的《鸟人》、《蓝色枝条》的杰克逊·波洛克,甚至是吉诺·塞韦里尼之手的《蓝色舞者》等画作,我更欣赏劳伦斯·斯蒂文·洛瑞《池塘》白雪皑皑下的静美,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人物脸庞的秀丽,还有歌川国芳《样子和老虎》木版画的东方色彩。至少这些画能够让人看明白作者究竟画了些什么。
一般而言,人们潜意识的会认为“艺术”的就是“美”的。不知这种想法从何而来,但是当你认真思考就会打破这个迷局,就比如说朋克吧,朋克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但是朋克,至少在大多数人眼中,那些个金属的螺母、尖刺之类重金属的象征可说不上是“美”。当然,传统的少女长裙飘飘的婉约姿态,在朋克的眼中也说不上是美,没有黑丝袜、哥特风的浓妆,在他们的眼里怎么能算是美呢。
所以,艺术这种东西,既不能代表美,也不能说明什么。它既不一定就是美的,也不一定就是协调的,它甚至都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存在。说到底,只有当某些个“艺术”已经被确定了是“艺术”的之后,你才会为之驻足品味,就和现在语文书里分析的那些个文章立意、中心思想一样,作者只是想写个故事,结果那些评论家就能掰出来大把的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文章的深刻内涵来。
当你看到一幅很著名的抽象画,随口说出,你觉得真难看,可不想把这种东西挂在自家的墙上。却被身旁的人投以“真是没见识的土老帽”的鄙夷眼神时。事实上,你完全用不着感觉羞耻,你只是缺少了这方面的知识,而非是审美的眼光。不懂得欣赏某些“艺术”没什么,只要懂得欣赏身边生活中的美,就足够了。
这本书也是和时下流行的那些“艺术”一样的,从外面的装帧设计,到里面的版式印刷,无一不精,无一不好。但是内容却没有那些“艺术”那样的令人无法理解,而是更加亲民,力求令人更容易的读懂。大概是和读者群定位的关系吧。只是这么好的书,价格也是顶号的,这么少的页数,正反面加起来还不足50页,对比书的定价,实在令人无法淡定!
感觉这类型的精致童书,要不就如此书般走老少咸宜的路子,要不就专门瞄准图书馆、学校这类的地方,后者,就像欧美国家一样,书价高昂,为了物有所值,书是做得很越来越美的。只是普通人家也是越来越消费不起的,最终只有借书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