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一文探讨了当代技术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文章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民间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文化传统面临消失的危机。然而,作者也提出了一些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建议,希望能够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保留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读后感篇一
喵星包子的这位“导师大人”真是自信得可以啊!这书如果真的“跟现象学没半毛钱关系”,至少不知这位“导师大人”怎么解释鲍辛格自己的说法:“不过,‘地点的统一性’还是可以得到证明并且从现象学上加以说明”(汉译本,第83页),德语原文:“Die ‘Einheit des Orts’ lässt sich jedoch beweisen und phänomenologisch begründen”(第56页),英译文:“However, the ‘unity of place’ can be proven and substantiated in phenomenological terms”(第34页)。
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读后感篇二
早早买了这本书,每次都说服自己,即然买了就要对它负责,但因为是拖延症星人每次都是不走心的浅浅阅读,一直没来得及总结。一次读书会的主题“技术与民俗”,促使我迫不及待一头扎进这本书,去哪都背着它都不觉得是负担。
关键词:
技术自然性(技术变成人的第二自然)、技术观(人与技术的和谐)、技术叙事(技术工具、技术母题)、视阈(新视阈建立、旧视阈解体)、时间空间、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论。
揣测作者意图:
作者持批判的眼光并利用现象学的考察,如其本然的看到本质直观,作者强调民间世界和技术世界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可以概括的,正如本书的译者户晓辉老师一针见血的提出,鲍辛格处处闪烁着学科的反思和睿智,鲍辛格要破静态的二元对立,立动态的辩证对立,技术和民间文化共同构成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并揭示技术改变民间文化的原因和后果应该辩证的看待闯入日常生活的技术,隐约中技术的工具和母体已经嵌入民间的话语体系,其中关于技术的民间叙事很有意思,技术神话、技术失灵叙事、IT笑话等已嵌入民间的话语,我们对技术的依赖也是技术嵌入民间文化的表现,当我们成为工具狂、被技术思维占据的时候,技术已经成为民间文化中混合单拎不出来的一部分。但民间文化并不是对技术没有任何免疫力,民间文化也自然的闯入技术的世界,当技术失灵时我们还是会求助于传统,如在医疗现代化的背景下,仍然有具有科学性的民间偏方继续被特定的文化环境下实践,民间的古老观念形式和文化逻辑会在技术的世界中“复归”。总之技术世界和民间世界并不是无法逾越的对立,两者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关于技术,斯蒂格勒曾在《技术与时间:爱比米修思的过失》中明确指出技术泛指人类生存的一切身外之物,他指出技术代表一切即将来临的可能性和未来性,斯蒂格勒主要是探讨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地位和功用,强调在技术的变革中把握人类自身的问题变革。鲍辛格和斯蒂格勒的不同在于:鲍强调技术改变民间文化的原因和后果,强调技术带来了新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现象,技术的实质不是工具性,而是技术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而斯蒂格勒强调技术变革与人类自身变革的内部关联,以“代具性”来总结人对技术的依赖,这种代具好似残疾人依赖代具而生存,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学术脉络:
提到鲍辛格的学术风格,就不能不提图宾根学派,不能不提鲍辛格强调的“经验文化学”。经验文化学的学术脉络也是批判视角,倡质性的研究,强调系统的、结构的共时研究。这种批判是积极客观的批判,是心平气和的批判,是不夹带私人恩怨的有严格验证和逻辑论证的批判,是为了立而破的批判。“鲍辛格强调的经验,也不仅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表层经验,而是经过现象学的目光“看”出来的经验,是具体的抽象,是经验中的先验。为什么他能捕捉到这些经验,而我们却常常身在其中却与这些经验视而不见,鲍辛格看到和描述的经验和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甚至和许多民俗学者看到的经验并不完全一样,他是摒弃对理论的先见约束之后的另一种穿透,基于现象学的直至事物本质的经验。”
一点观感:
《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成书于20世纪60年代,但作者强调的问题仍然是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这基于鲍辛格对民俗学普遍问题的探寻,书中的案例虽然具有区域性、语言虽是德语,但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因此即使多次重版并无改动,作者的研究的方法是民俗学转向日常生活研究需要借鉴的,即减弱对遗留物的过多关注,使民俗学成为一门具有清醒的理论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的学科,“能够使过去的东西运入当前”。鲍辛格对材料的操作,持的穿透力的眼光,使他的六十年代的书仍然是当代的公众话题,仍具有现实意义,具有相当的历史深度。
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读后感篇三
最初读这本书是在一年前,读完像喝凉水一样,除了考试之前在微博转了一条锦鲤,应验了“人们在技术失灵时,往往求诸于巫术”的论点以外,几乎一个字也没有记住。前些天重新拿来读,比起第一遍也没轻松多少,甚至连先前记的笔记都摸不清是什么意思,并且边读边产生了生理性的恶心。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翻译的确有一种魔力,让人在阅读时,不知不觉就会陷入诘屈聱牙的字句纠缠,以致于忘记文本本来想表达的意思,连起总结和引导作用的章节名称,看起来也是云里雾里。
但是由于我对这本书想表达的想法实在十分好奇,加上吴秀杰主编的总序写得十分中肯,觉得不弄明白也对不起人家费力引进。于是花了两个半天反复读了几遍,把小节的名称做了一些主观调整(不一定改得更好,所以下面括号内注明原名称),并且整理了每章节大致想传达的信息。也许不够准确,但好歹留些参考:
1. (民间世界与技术世界)
民间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对立是固有的,但并非是绝对的,“巫术”与“技术”并存于我们日常所处的生活世界。
2. 技术产生:巫术魔力的替代品(技术的魔力)
自然发展的技术,在产生初期时常被视作新的巫术。技术与巫术的目的本身是相似的,都是为了满足某些需求。“巫术实际上就是一种失败的、虚幻的技术。”
3. 技术发展:嵌入民间的日常(技术因素的“自然性”)
不断进入生活世界的技术,目前已经嵌入民间,甚至改变了社会团体的形式,在口语、笑话、歌谣和仪式中都有体现。“不应将技术化形式排除在‘大众文化’或‘文明现象’之外”,民间文化不是单一图景。
4. 技术调停:多种思维层次始终并存(作为回归诱因的技术)
生活世界并非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成为纯粹的技术世界。“我们时代的技术观念和思维中,可能混杂着全然不同的思维层次”,在技术失灵等情况下,会引发对巫术的回归。
1. 空间:看似封闭,实际流动(“地点的统一性”)
哪怕在学界认知中是封闭自足的古老村落,也并非是完全封闭的。民间文化会在地域之间传播、交流。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正逐渐消解原有的相对独立的认知视域,认知变得相对统一。
2. 地域文化:灵活应用的财富(视域的消解:财富的可支配性)
文化产品属于可由人支配的文化财富。在视域的扩展和解体过程中,空间中的文化财富可以产生大量的改造与流动,面对这些转变,必须仔细加以研究。
3. 异域风情:持久存在的想象(作为扩展助力的异域风情)
异域对人们的吸引力经久不衰,并因其符号化、概念化的特点,共同构成了对某一异域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增强了视域的消解。
4. 构想中的“家乡”(家乡——力场与布景)
“家乡”这一概念的产生,或许源于人们在视域消解之时抓住的“固着点”,目的在于为自己确立一个身份象征。但许多时候,“家乡”已被构建成了另一个与真实疏离的异域,类似“本土异域风情”。
1. 时间:看似加速,实际平衡(加速度与动态平衡)
现代人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了更大数量的文化财富,但单个文化财富的影响、分量和成效变小,所以整体仍然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现代与传统不存在明显的对立或划界。
2. 传统文化:被静止化的财富(民间文化的复兴与保护)
绝大多数民间文化的复兴活动,忽略了历史进化进程,只是截取了文化中的某些看似永恒的方面。
3. 保护活动:博物馆式的感伤(活动余地的紧缩)
“历史化的目光时常导致实际形式的凝固”,一味追求民间文化的传统意味,实际阻碍了现存民间文化的正常发展,反而缩小了其自由活动的余地。
4. 构想中的“历史”(对历史因素的呈现)
与空间一节中“家乡是被塑造成的异域”相似,在时间层面,文化财富中的历史因素是被塑造的历史,是对历史的印象,消解了真正的历史。
1. 阶层:看似单一,实际复杂(阶层文化与统一文化)
社会阶层在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普及、经济发展的当下,更加不能被当作封闭的对象来讨论。向等级制的回归是想让人们忘却社会的扩展。
2. 民间文化:向上向下两种动源(作为“模仿系统”的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本身的流动是无拘无束的,并自然带有模仿“高雅文化”的倾向。当其一味被保护起来,失去上层文化的形式内容作参考时,民间文化系统的封闭造成大量的感伤情绪。
3. 反讽:文化内的制衡动力(感伤的反讽化迹象)
面对上一节所描述的弊端,人们用反讽来制衡感伤。反讽使“文化财富以被历史化和被模仿的形式凝固的过程”有所松动。
4. 针对上述问题的反思(皮格马利翁问题)
社会视域的解体,扩大了正确语言的范围。如何把握古老的民间文化财富的价值,以及如何发掘“不确定的中间层”的潜力,成为需要冷静思考和潜心关注的问题。
由上面总结的信息,结合鲍辛格所处的时代背景,能够看出鲍辛格对于民俗学研究对象转向所抱有的诚恳之心。既有其谨慎和坚定的一面,如以“地点的统一性”替代“村落的统一性”、或避而不谈“家乡”,避免因原有定义的刻板印象限制思路;也有其犹疑和妥协的一面,如在文中经常针对自己的想法,当即举出反例进行反思,并抛出好些个未被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的民俗学界,这种态度实际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尽管已然有一部分目光投向了现代社会与技术世界,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往往也带着跨时代的迟疑,学科的自立、相对科学的学术方法以及民俗学家在当代所处的位置,不是一本书、两本书就能探讨清楚的。
再出于个人趣味,套入之前编造的那个猪扒店老板的梗。
整本书大概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猪扒店老板的菜单上,有酱烧猪扒饭、葱香猪扒饭、醋溜猪扒饭和香煎猪扒饭等等等等,过去同学们去吃时,总是习惯点同样的菜品。比如,小A总是吃酱烧猪,小B总是吃葱香猪,虽然他们偶尔会尝尝别人盘子里的猪肉,但总起来说,一切还是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是!突然有一天,猪扒店上新了一个叫“招牌猪扒饭”的菜品。
有一些同学就试着点了这个招牌猪扒饭,一尝嘿别说还挺好吃的,于是这一些同学就时不时会点一份招牌猪扒饭。尝试招牌猪扒饭的同学越来越多,渐渐的招牌猪扒饭成为了大家都能够普遍接受的新口味。
这时,班里的小A愤怒地站起来,“同学们,这个招牌猪扒饭,让我们都失去了个性啊!我的真生气,我们需要恢复个性,所以我代表酱烧猪扒党,谴责并抵制招牌猪扒饭”,小B也“噌”地一声站起来,“对,我越吃招牌猪扒饭,越觉得之前的葱香猪扒真的好吃!葱香猪扒饭万岁!葱香猪扒饭赛高!”
但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同学们仍然根据自己的口味,点着他们认为好吃的猪扒,猪扒店老板甚至还在考虑用招牌猪扒的配方对葱香猪扒稍作改良(小B带领一帮同学表示抗议,声称“只有一成不变的葱香猪扒,才是我们的好猪扒”)。新旧猪扒的辩争只属于事件的倡导者。
我们可以预见,小A的抵制和小B的感伤,其实是在刻意划开了猪扒饭之间的界限,并试图为旧有的猪扒饭赋予一个更高层级的名义。但是事实上,现在大家吃的都是猪扒,划定一个新旧两派的界线,既不会让同学们眼前的猪扒饭更好吃一些,也不会让旁边默默推着眼镜的小C同学明白他眼前的这份猪扒饭,为什么这么好吃。
哎呀,明天也好想吃叉烧猪扒饭。
(另外,这本书真的是太邪恶了!我昨天晚上读完想今早补一个笔记,结果一起床发现又几乎全部忘记了,只能放弃出门吃早餐,恶狠狠地又重新读了一遍!我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