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最后的西南联大经典读后感有感

最后的西南联大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3 01:45:13
最后的西南联大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5-23 01:45:13   小编:

《最后的西南联大》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它通过讲述西南联大的兴衰历程,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艰难发展历程。文章不仅展示了西南联大师生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的忠诚,还反思了当时政治环境对教育的深远影响。这篇文章引人入胜,让人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与未来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一

作者主要采访了上海当时还健在的曾上过西南联大的老人,并把他们的故事整理成书。因为采访的老人年事已高,大多数情况没有完整或详细的回忆。但作为口述历史的一部分,作者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书封面只写到著者是作者,未提各口述人,让人感觉困惑。

至于西南联大的精神,个人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延续。在山河破碎的年代,一群人的坚持正是中华精神的体现。而这种精神我认为在当代社会并未消逝,至少在一部分人身上是有传承的。

文道之不坠,在你,在我,在我们所有人。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二

封面上写着这样的一行字:“对部分在世校友的抢救式访谈”。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世的西南联大师生已经日渐稀少,不要说那一段历史的亲历者,甚至能亲耳听亲历者讲述的联二代,也渐渐步入老年,那一段历史,如果没有人去重视去挖掘去保护,也许将永远没于尘埃。 西南联大是幸运的,有关那一段历史的记录和文学作品,还算是不少,它也得到了足够高的评价。 这本书的特色在于访谈,作者是亲自和自己的描写对象接触的,不是二手资料的整合,而是面对面交流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不可替代的。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像回忆录一样,充满着历史的年代感,但又不乏趣味。西南联大能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与其校园学术氛围和精神无不相关。

“联大校内自由思考,有辨别的学术空气,是不容易得到的,它既和战争有关又和战争无关。西南联大的精神从来不是某种单一的精神,它是多元的,多元的好处在于保持了接触更多观点的可能性,所以比较客观,但多元,又总是受打击的,所以保持多元是不容易的,多元需要包容,包容是一种意志,更需要一个环境。”希望当代大学教育也能多给学生一些包容,鼓励创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考与践行环境。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四

一本作者寻访录,面见曾经就读于西南联大或联大附中的学生,所见所感。 时间线为2010年后。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 接下来,从以下三方面,聊聊联大精神。 1. 鲁迅说,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俗话也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特定的时代洪流下,因信念不同,选择不同,人生便千差万别。 有的选择去了台湾,当了大官;有的去了美国,继续深造,在政界、商界、科技或文化界成了顶尖人才,甚至获得了诺贝尔奖;有的进了联合国,成了政要。而选择留在大陆的这部分学子,如若前期政治出身不好,局势的动荡,便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甚至,负面影响波及后代:受教育之路坎坷,未读完高中者众多,上大学者寥寥。 余生,他们是否想过或被人反复问道过,如果当初换一条路走,结局会怎样?后人再看,觉得惋惜。 笃定信念,需要时间的考验,锤炼是一个过程,有的短,有的则是一辈子。 2. 西南联大的条件之艰苦,学业之严格,思想之自由。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五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大的奇迹。联大,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学校联合起来,在长沙开学,后分三路迁至昆明。这所学校前后共存在八年零11个月,毕业生约2000人,“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集结优势,为我国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联大所达到的高度,至今还没有一所学校能够超越。去年《觉醒年代》热播,蔡元培在北大就任仪式上演讲时,弹幕上就有人在刷西南联大,这也是我时隔一年再次听到这所高校的名字,深感自己对这所学校了解太少,于是去搜索了下纪录片《西南联大》,今天又找来这本《最后的西南联大》这本书,那群青年,满含对国家的期望,充满热情与理想,期翼着能够完成救国强国的梦想。西南联大,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赵九章、邓稼先等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还有100多位人文大师,170多位两院院士。 《最后的西南联大》由著名记者丁元元,通过新闻报道、历史档案、西南联大校友录等文件报道,辗转多次找到了20位在世的联大校友,采访过后,耗费几年时间整理文稿,而在这几年时间内,又有联大校友逝世了,所以这本书几乎也成为了最后一份亲历者口述记载的珍贵资料。 这本《最后的西南联大》随书附赠了西南联大外国语文学系学生的课程表,4个学年的课程内容设置多样化,确实让我羡慕不已,更别提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等知名大家作为老师教授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室门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进行讲授,学生也可以自由选听,充分体现西南联大的学术自由之精神。 那会的西南联大,并没有高楼大厦,连仓库都不如的房子改的校舍,但这小校舍的设计师是我们熟知的鼎鼎有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 在看作者采访联大学子的时候,特别感动,随之而来的又有一种遗憾。感动的是从联大学子的回忆里可以重新领略当时联大的浪漫与自由,以及这所学校刻在他们身体里的中国精神与不屈的脊梁。从他们口述的细节里,为我们还原了当时联大的教育细节,以及很多关于那段历史的细节资料。当然,人的回忆是带有欺骗性的,时隔这么多年,一些细节之处在时间上会有些矛盾,作者在经过考证之后,也在书中将这些矛盾之处标注了出来。 遗憾的是,去采访的时候,联大学子能够联系上的不多,而在后续的整理出版过程中,也有联大学子逝世了,他们并没有看到这本记载他们口述细节的书籍出版。 他们一生坎坷,作者去采访吴德鈜老师时,住的还是小房子,能够自如走动的地方几乎都没有。今天我们读书、看纪录片,是因为我们向往联大,向往他们的自由的学术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纪念联大,是学习他们的精神,在需要的时候联合起来,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他们的铮铮铁骨,撑起来中国文化的脊梁。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六

诚如本书序言,西南联大这个名字,在历史中浮沉多年,终于慢慢从史料研究的座上客,成为了通俗文化的一部分。虽然曾经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如今不再过多宣传,但是将西南联大塑造成一个大师摇篮形象的作品并不鲜见。西南联大逐渐由冷门走向世俗的过程,也正是对这样一段历史的再追问。大部分人所熟悉的西南联大,来自知名校友成就中提到的经历,来自于被称为最后的大师们的履历表。然而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时代,除了由佼佼者名垂青史,更有无数普通人默默参与其中,西南联大也不例外。《最后的西南联大》一书正是对这些普通人的访谈,对他们记忆中的西南联大以及他们受联大求学经历影响一生的记录。这里的“最后”二字,既是对这些老人们珍贵记忆打上的注脚,也是为一个特殊年代逝去打上的注脚。

为什么要去记录这些普通西南联大学生的一生?大学时光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人生中最独特的一段时光,对于不少普通人而言,大学就是最恣意最潇洒的时光。大学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以说不同学校的“性格”潜移默化影响了毕业学生的性格。“清华智慧如云、北大宽容如海,南开坚定如山”,这样的性格烙印打在了每一个学子身上,无论最终的人生经历几何,属于大学的独特性格将伴随一生。平日我们总是习惯仰望高处,在名人身上寻找感动。本书则带我们回归平凡,在普通的西南联大校友身上找寻记忆的性格。他们步入学校之初,无一不是天之骄子。然在时代的大潮中,大多数人经历了跌宕的一生,诚如本书所言,所要记录的就是这普通人跌宕甚至是苦难的一生。在这苦难的一生中,他们都还记得联大时光,记得联大同学情谊,记得联大师长的教诲。这也是最质朴的联大精神,它不曾因为生活动荡而蒙尘,不曾因为个人成就有限而褪色。在每一个人的记忆中,属于联大的时光都是灿烂的,数十年后凤翥街的茶馆、街头的饵块、翠湖的一汪碧色都还历历在目,这就是最珍贵的联大精神了。因为“无用”因为质朴而最为珍贵。

这样的精神总是会落幕的。大学和大师、大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总是模糊的。但是本书诸位被访谈者的经历大多指向了一点,受益于大学的往往是大师。学生在大学的求学时光塑造了成年后的三观,打上了学校精神的烙印,然后就离开了。大部分学生此后都归于平凡和普通。但是受益于学校的氛围、大量学生的涌入和宽松的氛围,大学成就了大师。我们在追寻联大精神时,老师并不少,受益于联大而获得更大成就的学生,毕业后往往也有新的平台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在追寻联大时,追寻的更多是大师与学校的相互成就,在那个动荡年代,联大不仅是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也庇佑了大师们。或许学校与大师们相互成就也造就了联大精神,也因此联大精神成为了只可追忆不可追回的。

无论人生终点几何,这些联大校友关于联大熠熠发光的记忆,就是最真诚的联大精神。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七

西南联大,全称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在特殊背景下诞生的一个伟大的学校,是我国内地的高校在抗日战争开始后由内地迁往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主要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三所大学先是迁往湖南长沙,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又迁往了云南,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些大学又相继迁往内地,后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西南联大的旧址,叫做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后来改成云南师范大学,从此西南联大也成为了历史的存在。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三所重量级的大学联合组成,自然有传奇的精英人物出现,短短的八年时间内先后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一百多位人文大师,一百七十多位多位院士。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传奇人物渐渐老去,如果没有人对他们进行采访,他们的故事也学就此沉寂下去,我们也许能知道一些他们的大致故事和成就,但是更为细节的东西我们也许根本不会知道,直到著名记者丁元元的出现,才没有让这些成为遗憾。

丁元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研究西南联大,从二零一四年开始全国各地寻找还健在的西南联大学子,挖掘抢救下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内幕和细节,通过亲历者的讲述,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情况,为我们研究西南联大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弥补了所谓联大档案官方史料缺失的生活细节和教育细节。

我们可以看看西南联大都出了哪些大师,比如我们熟知的写过《边城》的文学大师沈从文,他的作品享誉世界各地。革命斗士闻一多,他的最后一次演讲让我们振聋发聩。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他的数学成就简直就是高山仰止的存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数学财富,让我国的数学水平屹立于世界一流之林。西南联大更是诞生了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他们的成就我不说大家也肯定都知道,他们是物理学界的骄傲。还有包括邓稼先在内的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的获得者。还有著名的文学家汪曾祺,著名的国学大师,翻译家许渊冲都是来自西南联大。在历届毕业生中,出现了一百多位人文大师,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逐渐老去,有很多人不在了,及时还健在的,年龄也比较大了,记者丁元元对他们的采访可谓是抢救式的,争分夺秒的行动,他以近乎侦探的方式,结合新闻报道、历史档案、西南联大校友、当时的西南联大亲历者以及当时还健在的大师们的采访,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最终给我们留下了这本非常精彩而有沉重的书籍,《最后的西南联大》。

读者大师们的故事,探寻大师们当年的故事,和他们的传奇经历,让我们倍加鼓舞,向大师们致敬。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八

西南联大,即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因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并于同年4月,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7月31日,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

这所传奇的大学,在8年零11个月期间的办学期间,培养了毕业生3343人(含初级部、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 )。这些毕业生在国家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发挥着他们的光与热。比如抗战年代主动投笔从戎的1100多位热血学生,其中834位的名字镌刻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背面;比如参与应用科学研究、人文社科研究等基础科研工作的毕业生们;比如为「 两弹一星 」工程付出美好年华的毕业生们......随着这些毕业生,在各自领域的成功,西南联大越来越被大众关注。

但是,除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一百多位人文大师,一百七十多位院士.....还有许多的普通西南联大毕业生。那他们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离开学校之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最后的西南联大》的作者想方设法逐一寻访健在的西南联大校友,并将这20位在世西南联大校友的口述回忆,整理到书中。

就当一个普通人的吴德鋐

开篇的西南联大校友吴德鋐,与影视作品中的联大校友形象并不一样。正如篇章名所描述,他立志当一个普通人,也真的没有辜负恩师的教诲——当了一个普通人。 考取西南联大,是因为炮火推动,江苏人的他来到了四川,参加了考试,成为了西南联大政治系的学生。 离开西南联大后,时局的动荡让他立志投身经济工作,并在纺织行业工作几十年......

文武双全的夏世铎

战火纷飞的年代,很多青年学子投笔从戎,夏世铎就是其中一位。 1939年,高中毕业生夏世铎考取了西南联大;但读书时,他就萌发了投笔从戎的想法,并在一年后,报考军校,来到黄埔军校读书...... 毕业后,成绩卓越的夏世铎却无法上战场,因为他被留校了...... 之后诸多机遇巧合,夏世铎一次次错过上前线的机会、也一次次错过到美国留学的机会......

联大世家的凌宏炜

凌宏炜的父亲凌达扬是西南联大师范学院英语系的教授,他的哥哥凌宏焜是西南联大的学生,而他自己则是西南联大附中的学生......

这一家子,就像是西南联大毕业生的缩影:有专注育人的夫妻、有成为水利专家的哥哥、还有多才多艺但普普通通的凌宏炜......

读着这些西南联大人的故事,我不禁唏嘘万分。他们从战火中走来,带着西南联大人高贵与优雅的底色,面对在时代浪潮下、在命运的安排中走了快一个世纪,然后在古希之年,面对作者这样年幼的采访者,回忆着他们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这些,让我想起写下《东京梦华录》的孟元老,想起他垂暮之年回忆当年汴京惬意生活时的恍惚......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九

这本书看得我真是感慨万千。曾经那么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却也因着时间的流逝,因着年岁的老去,慢慢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留下他们的痕迹。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西南联大,这是一所传奇的精英学校,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建而成,它在战火中成立,仅存在8年零11个二月,但尽管如此,它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100多位人文大师,170多位院士,我非常喜欢的汪曾祺老师也是西南联大毕业的。

这本书的作者丁元元,他是一名记者同时也是西南联大的粉丝,他通过新闻报道、历史档案、联大校友录等等找到了还健在的20位校友,进行了抢救式采访。

“抢救式”这一词比喻得特别恰当,在书中,看着那一位位陌生的名字和去世的日期,不由的让人鼻头一酸,作者是在和时间赛跑,一遍遍走访,一遍遍寻找,一遍遍记录,力求让读者能看到真实的西南联大,这一举动也补全了西南联大生活和教育的细节,让读者能触摸到联大精英教育的本质。

在那个战火纷飞、物质匮乏的年代,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西南联大的学子都怀着一腔热血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哪怕在简陋的茅草屋里,吃着馊掉的饭菜,也抵挡不住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这么艰苦,那老师呢?下雨天撑着雨伞为学生讲课,发不出工资只能闲暇时摆摊赚钱,师生一心,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虽说这本书叫《最后的西南联大》,围绕联大为中心,但更确切的是这批百岁老人的回忆录,通过他们口述的回忆带着我们到达历史上黑暗的那一段时光,让我们直观的看到打不倒的中国人是如何与命运抗争,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奋斗的!

我们生活中和平的国家,也别忘了当初为祖国奋斗的前辈们。抗战八年,国立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1100多人,虽物质匮乏,然精神富有,「为生民请命,为天地立心」,他们把救国报国的满腔热情都化作攀登科学文化高峰的动力。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在特殊的年代里,是一个传奇的存在。从1937年到1946年,仅仅存在了不足9年时间,却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史最大的奇迹。我们至今在读的许多近代名家作品,大多与那所学校有所关联。

《最后的西南联大》由著名记者丁元元所著,从2014年开始寻找健在的西南联大学子,通过大量亲历者的口述那一段历史,并记录了他们的真实感受。这部访谈录的内容是很珍贵的,我们也知道当年的学子到如今已步入90多岁的高龄了,能够找到并采访他们是非常难得的。

书中附上了一张“西南联合大学课程设置”,为我揭开了这所大学的一层面纱,其中最大的教学特色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许多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搭档,同一门课程还会由不同教师进行讲授,学生可以自由选听,不受限制,如果时间允许,学生还可以同时选修或旁听其他教师的课。

更妙的是附上了“外国语文学系学生的课程表”,仿佛带领我们进入了这所大学。只一眼看过去,很快就从教师名称中发现了我们熟知的名家: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钱钟书、冯友兰、金岳霖、叶公超、卞之琳、张奚若、吴宓……

一所大学里,竟然汇聚了如此多的宝藏教师,他们都是在自己领域内大师级别的。当时能够共聚在一所学校里,大师们的独特人格魅力和丰富的学识修养都深深影响着学子们,为学子们讲授一堂堂精彩的课程。在那个动荡年代里,学子们满怀着为国奉献力量的热情,但又面对着各种现实的挑战。他们是值得我们羡慕的,但是我们又何尝理解他们一生的曲折经历。

有些人在浮浮沉沉的时代中,最终走出的是一个平凡人的经历。吴德鋐,他就成为了一个普通人。他自己也说“我不出名的。”的确,比起那些扬名立万的毕业生(杨振宁、邓稼先、刘东生、汪曾祺……),他的一生是在上海的纺织系统默默无闻地搞了一辈子的经济工作。他住在一个小小的房子里,走在路上谁也不会意识到这就是西南联大当年的学子啊。但他仍然对生活保持乐观,纵使是平凡的一生,他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仍然记得当年老师们说过的一些话,仍然有一颗火热的爱国的心。

有些人的家庭与西南联大紧密相连,凌宏炜就是这个人。他的父亲凌达扬是联大师范学院英语系的教授,他的哥哥凌宏焜也在联大土木系就读,他自己则在联大附中就读过。他回忆了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复校”的时期,他的哥哥转入清华,他的妹妹走了专业篮球运动员的道路,而他自己却偷偷跑出来了,还经历过被“下放”的日子,直至年近半百时,命运才有了转机。他一生未娶,但到老了仍然善良且乐观,时不时还会唱英文歌。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人啊,他们经历过苦难,仍对着生活微笑。

我越来越明白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部访谈录,因为是“最后的”。随着这一批学子们老去,纵观他们的人生,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学习的。他们是我们身边的人,褪去就读过“西南联大”的光环,他们也与平凡的人们一样曾经历过时代的艰难。但又因为他们有过这段特殊的经历,他们的人生价值又显得不同。

最后,如果大家觉得本文信息还有些价值,请点击“有用”,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谢谢。

我是卡西

热爱美好生活的阅读者

关注我,把好书分享给你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十一

《最后的西南联大》。作者:丁元元。

封面上写着这样的一行字:“对部分在世校友的抢救式访谈”。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世的西南联大师生已经日渐稀少,不要说那一段历史的亲历者,甚至能亲耳听亲历者讲述的联二代,也渐渐步入老年,那一段历史,如果没有人去重视去挖掘去保护,也许将永远没于尘埃。 西南联大是幸运的,有关那一段历史的记录和文学作品,还算是不少,它也得到了足够高的评价。

这本书的特色在于访谈,作者是亲自和自己的描写对象接触的,不是二手资料的整合,而是面对面交流得来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不可替代的。 这份口述历史,把重点放在了“细节”和“真实”上面,力求把一个真实的细腻的西南联大,展现在读者面前。 看这本书的同时,我还在看故宫文物南迁的《故宫回声》。我喜欢给书找对子,觉得有些书放在一起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两本书共同的特点就是志士们在动荡的年代里面,不忘文明的传承。在《故宫回声》里,志士是故宫的工作人员和一路帮助保全文物的各界人士。《最后的西南联大》里,志士就是一个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他们想尽办法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给学子们一个相对稳定的氛围,让文脉不断。 书中附了一份西南联合大学的课程设置表,这个课程表让我泪目,你能想象,在那样的一个动荡的年代里面,课程表里也永远有着国文英文通史和体育,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这种精神会陪伴他们的一生。 这本书中的文章篇篇令我感动,其中最令我我念念不忘的是《联大世家》。

这篇文章的传主是凌氏家族,配置有点“三苏”的那种感觉,老凌凌达杨是联大师范学院英语系的教授,大凌凌宏焜,是联大土木系的学生,复校之后进入清华大学,小凌凌宏炜曾是西南联大附中的学生,他们家可以说是最全面的感受到了西南联大的氛围。 分享一下文中感受深刻的一些内容: 作为一位联大教授, 老凌先生只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留下了只言片语,解放后的百度词条上,也只有短短5行文字,连他的儿子,对他在西南联大的具体教授的科目都不清楚,只知道现存的记录中,可能会有出入。 由于年少的时候,曾经得到得罪过权贵,差点遭受灭顶之灾,老凌先生一辈子不过问政治、不发表评论,不参加活动、不写书,可以说不主动为这世界留下任何痕迹,如果不是作者亲自去和小凌交谈,那么老凌先生在世间的留痕可能就止于这几行字,我们也会错过这样的一个精彩的老先生。 通过现在已经80多岁的小凌先生的记叙,我们能看到,老凌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参加过1915年的第2届远东运动会,为的就是强身健体,为国扬名。在职业选择的时候,在做官和教书之间,选择了“穷教书”做自己的终身职业,在西南联大里面,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在那个年代已经开启了全英教学,把实践教学当做自己的目标,培养了大批的英语实用人才。 因为老凌先生的关系,小凌先生还有一些关于联大的琐碎记忆,这些记忆让我们心目中熟悉的一些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比如联大政治系主任张奚若,日常生活中爱打架,遇到大义的时候,也能铁骨铮铮。 我喜欢看这样的日常。我喜欢看西南联大的人们以人间烟火气的普通人形象出现。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十二

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梅贻琦 与本书作者丁元元一样,我也是从何兆武写的《上学记》开始成为半个“联大粉”,还观看了央视纪录片《西南联大》。不过这本书引起我兴趣的最主要原因是其与导演郭柯拍摄两部纪录片《三十二》、《二十二》相似的动机,寻找健在的历史亲历者,对部分在世校友的抢救式访谈,“通过大量亲历者的口述,抢救下一段珍贵的历史底本”。 这本书里所采访的大部分是比较鲜为人知的西南联大学子,我想不管哪一个西南联大学子离去了,他们都不该被忘记,都值得被好好地铭记,他们的存在即是价值与意义!他们是我们纪念联大,研究联大,热爱联大,追逐和宏扬联大精神的灯塔! 诚如马里作家阿玛度·昂巴泰·巴所言,一位老人的离世,是一座图书馆的覆灭。 1941年,19岁的吴德鋐考入联大,三个志愿全部填报政治系,足见他对这个专业的赤诚热爱。著名政治学家张奚若、钱端升等都是他的恩师。看他如数家珍般地讲述恩师们的往事与八卦逸闻趣事,回忆联大的茅草棚宿舍,同道之士的混住模式,放到现在,还是蛮让人羡慕的。 西南联大的精神,不管是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还是陈寅恪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一直都是很多年轻人心中无限向往的圣地和精神家园,比如青年作者杨潇的长篇非虚构作品《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应该也算是致敬西南联大的一种方式吧。 吴德鋐说,西南联大的精神,从来不是某种单一的精神,它是多元的。联大校内自由、思考、有辨别的学术空气,这是不容易得到的。它既和战争有关,又和战争无关。青年人欣赏、向往联大精神,这是非常可贵的,但如果有可能还要引导到更高的程度。 吴德鋐认为,教育和发展不可能仅仅在于大学,大学教育的成功一定有它的基础和外延。 凌宏炜讲述闻一多的故事,似乎补充了史料的不足。“闻一多遇刺前几天,就有一个疯婆子隔三差五地跑到他家门口,警告他赶快走……”实在太可惜了,疯子有时说真话,却无人在意,“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通过追溯健在的西南联大一代或二代学子们的人生轨迹,蒙太奇式地追思那个热血沸腾,群星璀璨的年代里的高光时刻,有时候我会经常反思我们为何如此热爱那个传说中的西南联大,我想主要根源于西南联大所秉承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特色和它的通识教育,注重课程的广博性与文理渗透……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与所向往的一切。 诚如何兆武在《上学记》所言:“为什么当时条件非常差,西南联大也不大,却培养出了那么多的人才?”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就两个字:自由。我也觉得是这样。那几年生活最美好的就是自由,无论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看什么、听什么、怎么想都没有人干涉,更没有思想教育。知识分子并不都是高尚的,他们也是人,总有光明的一面,也有见不得人的一面。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十三

提起西南联大,你会想到什么?

战火纷飞中难以安放的课桌?西南边陲顶尖学者云集下的浓厚学术氛围?从这里走出的诺贝尔奖得主、大师、学者、科学家、作家?

萦绕在“西南联大”上空的是神秘,还有人们欣羡与好奇的目光。我也不例外。西南联大是战时局势所迫才成立的一所联合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开办的。当时成立联合大学的学校不少,皆由于环境和条件所限不得已而为之。然正是这种不得已才有了后来再难出现的盛况。

西南联大之所以传奇,不仅是因为这所学校云集了当时许多如雷贯耳的大师学者,还因为她培育出数不胜数的杰出人才,比如杨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一百多位人文大师,一百七十多位院士。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也是如今的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重复的教育奇迹。怎能不让人心生好奇呢?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南渡北归”之间仅存在了不到九年,但在我以及很多国人的心目中却是心里最倾慕的大学,真希望能有幸在西南联大聆听大师们的教诲,与最优秀的同学一起埋头苦读,盼着日后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这本书却并不是述说那些我们早已熟悉的名人故事,丁元元把视线转向了被人们所忽视的占大多数的联大普通毕业生。然而这些“普通”毕业生也并不普通,他们历经漫长曲折的一生,经历历史上的无数大事件,这些事对他们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在他们身上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不像他们的杰出校友,他们的名字很少有人提起,也很少有人记得,但他们依然坚忍着,从容地度过了一辈子。无论能不能成为著名人士,对于他们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奉献了一生,面对过去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早已看得很淡。

对于现在对西南联大有越来越神化的趋势,很多人觉得还是要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看,有情怀是难免的,但也不能太过神化。且西南联大固然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但对于杨振宁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来说,联大的本科教育只是为他打了个好的基础,他要取得以后的成就还是赖于他之后的不断学习,与好的学术竞争氛围。

朋友说这本《最后的西南联大》应该叫“西南联大中的普通人”,我苦笑了一下,她概括得准确,只是我们都有些无奈。但我总觉得这些老人们也并不普通。我但愿能有他们那样的心境,能学到他们做事做人的能力。

曾有人这样评价这三所学校的校风:清华智慧如云,北大宽容如海,南开坚定如山。“如云、如海、如山”,这些前辈们身上所拥有的正是这般。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十四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入北京,迅速占领了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为了保住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了我国未来的人才培养,几所知名高等学府联合在中国西南重新开辟了一片教育的战场,西南联大也就应运而生。 当时在西南联大从事着教育的师资力量绝对是我国最为精英的一群人,他们的名个个如雷贯耳,朱自清、闻一多、王力、钱钟书、朱光潜、陈寅恪、傅斯年、吴晗、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等等,每一个都是自己领域内的大家。

而西南联大更是为中国后来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比如我们熟悉的诺贝奖将获得者杨振宁、两弹一星的功勋邓稼先,等等。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多位人文大师、一百七十多位两院院士。这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传奇。 这两年关于西南联大的书籍越来越多,但它们更多关注于那些名人名事,或者关注于西南联大教授的课程以及成果研究。对于从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在新中国成立后走上了建设的第一线,在各自领域也有着独特贡献但又默默无闻的一群人,却很少得到专门的关注。但其实他们也是西南联大人,也有着西南联大的魂,他们也秉承着西南联大教育的精神,他们也是真正践行着西南联大交给他们一切的人。

西南联大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七八十年,而当年西南联大的学子们,很多已经离我们而去,即使还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很多都已经成为耄耋老人。他们是西南联大最后的代表, 他们是最后活着的西南联大人,也是真正完全理解西南联大精神的最后一批人。他们生活的怎么样呢?他们的所思所想又如何呢?他们的一生又被怎样打上了西南联大的印记呢? 丁元元,上世纪90年代接触西南联大研究,2014年开始寻找现存的西南联大学子,通过大量亲历者的口述,记录着最后西南联大人的对于曾经岁月的感悟。而这是抢救性质的挖掘,这是必须要赶在时间前面完成的艰难工作。

这一本《最后的西南联大:对部分在世校友的抢救式访谈》就是丁元元对于她这一工作的优质答卷。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一位又一位的西南联大走出来的普通人,见证着他们所经历的普通生活,但在普通中也有着极为不普通的一面。他们的普通仅仅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无法让他们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但他们都是自己领域的佼佼者,都是西南联大教育出来的精英,都在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纺织厂工作的吴德鋐,做着最普通的工厂工作,但他也为了工厂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弃笔从戎的夏世铎,战争后回归平静,但热心的他成了教书先生,而后又进入了市委机关工作,但他依然是一位有着热血的人,他组织起了西南联大上海校友会,并成为会长,近百岁的人生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余热。西南联大也有着优秀的女性们,陈福英就是联大外语系四位女生中的一位,而她在解放后也成了一名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成为隐藏在我们身边的西南联大人,深藏功与名。

这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人生故事,在他们的叙述中,带我们读者一次次回到西南联大那一段热血的青春岁月。对于西南联大的精神,他们都有着最为深刻的认知,而他们的一生也都是践行和传递着西南联大精神的最好人选。而这本讲述他们故事的书《最后的西南联大》,更是把他们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读者们。

最后的西南联大读后感篇十五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南联大在那段峥嵘岁月里,培养了一大批新中国杰出人才。 可能提起西南联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知名校友,如杨振宁、朱光亚、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冯友兰等。 但从1927年11月1日建校,到1946年7月31日停学的将近9年时间里,西南联大更多是由那些无名的学员组成。 之后,他们也许还在自己的专业里继续研究,也许转入了其他行业,但大多数都默默无闻了一生。 《最后的西南联大》,是对现今仍然在世的联大校友,进行抢救式访谈。 本书作者、著名记者丁元元,原本是理工科专业,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接触西南联大的历史后,他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4年开始,以近乎侦探的方式,通过新闻报道、历史档案、联大校友录等方式,寻找仍健在的西南联大学子,通过大量亲历者的口述,抢救这一段珍贵的历史底本。 就在本书的采访和写作中,仍然有联大学子不断逝去,这让本书几乎成为最后一份以亲历者集体口述的形式,保存联大教育细节的珍贵资料。 就如提起什么事,我们首先想到那些出名的、贡献卓越的人一样,西南联大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也是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无名英雄,在联大的发展,和祖国的建设中,哪怕只有微尘那么小,但他们也是存在过的。 有幸看到了这本书,从更多侧面了解了这段历史。铭记过去,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好。 01 联大里的普通人 承序玉老人出生于1919年,读过南昌航空机械学校,读过黄埔军校,后来到了联大旁听。 航空机械学校因为战事从南昌迁到成都的途中,他借此机会游览了祖国的美丽山河,就算是现在再提起来,那个时期印象最深的,也是巴东好吃的松花蛋,乐山大佛,三苏祠。 在作者采访他的过程中,一谈到这些经历,老人的眼睛里就闪着光。那段日子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再没有炮火轰炸,再没有硝烟弥漫,再没有壮志凌云。剩下的只是对年少时游山玩水的怀念。 后来,承序玉成为黄埔军校第十六期学员,再后来,辗转到西南联大旁听。 在学霸遍地的西南联大,用承序玉自己的话说,:“在联大读书,就像是暂时找个依靠。” 后来的故事,就是做了一个小干部,一年4百40斤粮食,再后来,去了大学教书,退休后,回到上海。 老人与作者约定,百岁时让女儿大办一次寿宴,那时再邀请作者来庆祝,可没想到的是,就在作者采访他的一个月后,老人就离世了,那时他97岁。 在联大,其实更多的就是像承序玉老人这种普通人,解放后普普通通地过到人生终点。也许他们一生默默无闻按部就班,也许他们一辈子潦倒,晚年颓唐,也许他们仍然保持着这个时代所稀缺的高贵和优雅。 所以这也是记录的意义,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我们这些年轻的读者,对于那段历史,能够更加铭记在心。 02 优雅地活一生 陈福英老人,曾经是联大外语系仅有的四名女生之一,和龙云的长媳胡淑贞是同学。 2015年,作者找到她,90多岁的老太太示意保姆为作者倒咖啡,以示款待。 当她讲起当年的岁月,仿佛仍然能够想象到那番情景。 她说,在联大,闻一多和曹禺都指导过她们排戏,外语系还有外国人,教她们《莎士比亚研究》。 后来,陈福英一直在一家金融机构做翻译,解放后,做了很多年老师。 她和作者讲到,自己怎样帮助和鼓励学生出国学习,回想一生,因为她总是帮助学生们,所以即便在文ge中,她也受到了学生的照顾,没有为难她,甚至常有穿着军装来看望她的学生。 其实在学校,那个年代不学英语,学的是俄语,所以陈福英更多是做班主任、做辅导员,教授历史课、政治课等。 直到1972年退休,陈福英也再没有机会做她的本行——英语。 退休后,她帮女儿带孩子,继续过着宠辱不惊的生活。 那么多年没有机会教本行,在陈福英看来并没有什么遗憾,也许,只要是对学生有帮助,自己做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结语 读完《最后的西南联大》,在我脑海中更多的是这些平凡而普通人的故事。 对于那段历史,也更多了一丝敬畏和了解。 他们的故事平凡而又不平凡,对于现今的世界,也许那段历史渐渐远去,那时的人也渐渐被人遗忘,但是在每个人自己的世界中,他们都把自己的一生过得无怨无悔。 每个人在时代中,在历史中,都是渺小且微不足道的,这些故事应该被记录下来,也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因为正是这些不可磨灭的历史,才造就了今天的生活。而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也不应该忘记铺路的前人。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