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亲密关系》这篇文章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表面上的亲密关系,实质上却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和理解。作者认为,人们在追求社交网络上的虚拟亲密关系的同时,却忽视了真正的情感需求。文章警示人们要珍惜真正的亲密关系,而非被表面的虚假情感所迷惑。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一)
心理学的书,本身其实就是在做交流,让我感觉是在上蛤蟆先生的心理诊所。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角度值得去思考,也为自己的具体解决提供了空间。
从理论上说,把原因、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的方案都进行了阐述,当然篇幅再长一点、涉及的问题再立体一点就更好了。所以说,这是一本类似于手册的书,在了解--感悟--实践--改变中,还需要用时间去填补接下来的环节。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二)
感谢史秀雄老师的书籍对我的指引
事实上本书对
爱情
自我
父母
三个最重要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很具有针对性的讨论,很多观念有醍醐灌顶的启发~
亲密关系,不仅仅在于阅读,而是实践和发现。
书籍是引路人,抛砖引玉,但有些书中观点略有浅尝则止质感,需要自己实践过程中去反复思考、验证、交流、再阅读更多
看到史老师对自己家庭的透析的一段,结合了春节期间“老爸十文”,觉得史老师特别真诚。
感谢~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三)
1、心动就可以交往吗?关注两点:1.情感 2.关系
关系的内涵: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 生活态度 事业预期 表达亲密和情欲方式 教育经历 家庭背景 童年生活
2、爱情始于不完美
1.学会不在逃避矛盾冲突
2.客观认识自己 反思大学
3.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化解潜意识的压抑 移情
3、自我相处-克服自卑-父母相处-聆听自己-聆听别人-读书思考写作
4、克服自卑:多元爱好的稳步发展 成为有趣的人 尽情享受生活与未知 活在当下 感受好每一刻 永远不存在准备好的时候 就是现在
5、“有时间整天思量女孩子喜不喜欢你,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有效努力。
你不优秀遇到谁都没有用。”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四)
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会渗透在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及伴侣相处的点点滴滴,从Steve的童年经历中我捕捉到了太多共鸣。而幸运的是这个时代我们有阅读此类专业书籍、同心理咨询师进行深度交流等方式去全面审视童年时期不可能觉知到的伤痛经历背后的发生逻辑,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去拥抱自我潜意识里那个受伤的孩子并以足够成熟的信心带领他一步步去告别百孔千疮的惯性认知,回归到那条本该属于自己的健康的人生征途,幸运的是80后90后已经可以意识到并斩断原生家庭不良影响的代际循环,为自己的后代提供更科学的成长环境。与父母和解并建立起有适度距离感平衡关系,与固着在意识深处的焦虑思维和情绪废料认真撕裂,在心灵废墟中重建一个成熟的人格,这必然是耗时耗力无比艰涩的历程,然而终其一生我们最大的幸福往往来源于成长,所以,还有什么更为值得的选择呢?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五)
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没有绝对的轻重之分。很多人喜欢二选一寻找最佳答案,因此才会面临过程或结果、感情或物质这样难以取舍的问题。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对应的是情绪上的快乐和认知上的满意。选择面包或者爱情,其实就是要选择快乐和满意。显然,没有人愿意过完全不快乐的生活,也没有人愿意对自己的生活彻底不满意。
生活的智慧在于平衡,面包和爱情的问题亦是如此。
孰轻孰重,比较实际的答案是:你可以偏向任何一方面,但是同时不要失去补偿或者提升另一方面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很爱你同时能够支持你事业发展的女孩,或者一个很爱你同时上升潜力很大的男孩,永远是最抢手的。
你可以为了情感快乐牺性一点生活满意度,反过来也一样,总之你需要让自己的生活中多些快乐的体验和情绪,同时又能对自己的感情和生活有不错的评价。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六)
“我不会因为无法解决你的问题而离开你。只要你接受,我愿意一直陪着你去面对无解的生活。”
什么是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区别于其他关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当朋友和其他人给你的问题出谋划策时,我是更能托住你的情绪的那个存在”。亲密关系的关键是情感的共享,要持续保持亲密的方法是明确且具体的表达对于ta的爱的感谢,想要维持亲密关系需要增加的是共情能力。
爱他人的第一步,是自爱。想要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必要要学会的是爱自己。所以书中三分之一篇幅写的是恋爱问题,其余三分之二写的都是如何自处自爱的问题。
与自我对话和与重建对原生家庭的看法是重点。而能否改变的关键是你是把自我看作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可以持续改善的过程,成长性思维是能否能变得幸福的关键,刻意关注自我对话,把固定性思维转换为成长性思维,自我成长才是健康的亲密关系的秘诀!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七)
推荐,至少比周国平和欧文亚隆的书,有更多触动的地方。
在影响我们自己幸福感最重要的三个关系中:
爱情:最热烈也最容易,因为它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获得滋养获得伤害都可以审视反思和选择,假性亲密关系即在这里展开,良性关系是对自己和对方是否有能力和意愿建立“对的关系”,坦诚、积极、通过学习来理解改善。这里还需要一些智慧,去防止别人伤害。
亲子关系:变得不能选择了,我们很可能在没处理好自己的状态下就要带着孩子来体验世界,这世界即美好又残酷,父母很轻易滥用权威,要学会控制和变化,否则会很容易失去我们付出爱和祝愿的神圣baby,文中对愤怒一节的阐述很精彩,值得再读;
原生家庭部分写得诚恳,和阿德勒观点一样,要理解后放掉,那些不好且至今不易改变的施加,不怪我们,是父母的问题,我们要让自己有能力去选择、向前看,至少可以关上房门。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八)
可能是我心理学书籍读得比较多了,这本感觉比较浅,很多问题只停留在“表面的正确”。然后读起来会觉得作者三观很正,心理咨询师的模板(温暖人心的机器)的感觉: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重视情感与内在需要,接纳与包容,成长信念。 另外,作者序言写“如何认真地活着”,确实给人感觉活得很认真,认真地活着就是“把人的理性思考和反思能力发挥到极致”。提升自我认知的方法里,作者把人生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找出10件影响重大的事,每一件事问3个问题。这种过分理性和想要把人生的一切都用语言清晰化描述的努力,在整本书里都可以看到。 其实,如同所有哲学问题到最后,其基本问题通常是“综合的”而非“分析的”(分析、综合的划分,是康德知识论的术语),人生问题也是如此。人生的智慧通常是“综合的”,于是我们会发现,那些试图抵达人生真谛的哲学体系,都不大愿意说人话,比如老庄哲学。 故作晦涩与卖弄玄虚确实不可取,但作者这种想要把人生的一切都用语言清晰化描述的努力,也是让我觉得停留在“表面的正确”的部分原因。 当然,我其实不是在批评作者,就是顺便想到这个话题一说而已。维特根斯坦也是把分析哲学发展到极致,才最终转向“不可言说之物”的。对于普通人来说,缺乏的可能不是综合的智慧,依然是理性、清晰认知自己的能力。作为心理学书籍,作者的这个态度不算是缺点。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九)
2018第一本书,源于不想自己再浑浑噩噩,总是沉浸于负面的泥潭走不出(糟糕的舒适圈),而希望通过学习直面心理/性格的弱点,有所成长。
这本书语言很浅显易懂,像温开水,让人很舒服喝下去。不过也有浅尝遏止的缺点,应该是给个点触发读者思考吧。还有就是不够系统化,里面有些心理名词出现,总觉得不大能串起来,立体的进行理解。
全书三部分:
第一部分爱情的假性和真相。最大的启发:两个人是要共同成长的,沟通也要注意方式。
第二部分与自己对话。带给了我最大的启发。里面对于一些负面情绪的描写很有有人懂我的感觉。
第三部分来自父母的爱与伤。大概心底里觉得自己原生家庭和书里描写的都不大一样,所以不是很看得进去。不过里面写的要理解父母,还是很受触动的。
由于书的信息量太大,很多内容其实是需要做练习,深度思考的。后面应该会把对自己有启发的章节做深度练习。
今天跟老友打电话,说到“掌控力”,突然联想到书中描写(光是看书感触还不够深),再联想到一个经历,就想明白了。而当时是非常自责的,倘若没读书没有这通电话,我可能要一直责备自己。“将不可控因素和自己的掌控感剥离”,还有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可控和不可控的事,只把不可控因素当成人生的主心骨,会崩溃。
想到《摩登家庭》,很喜欢里面的相处方式,都不完美,都有很多缺点。但是大家都能好好说话,积极沟通,真的很棒!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十)
放下偏见,不是什么社科心理的当代书籍都是鸡汤。所以选择了阅读假性亲密关系。虽然以刷书的模式草草阅览,但其在我心中栽种了不少思考的种子,是无可否认的。 “道理我都懂,但换个人说,似乎更深刻些。”当一些思考在他人处寻觅到时,会有逢知己的喜悦,或是收获了些专有名词的概念而欢喜。 在假性亲密关系这书中,尤是如此。 #和亲爱的你 当书中“S小姐抱怨工作的不顺利,M先生第一反应是推究解决方案”时,便由衷的慨叹“啊这不是我吗。”就读工科,不免染上工科的问题导向思维,却遗憾的常忽视亲爱的你不是problem,需要的不是solution,而是亲爱的人儿,要的是情感的支持。 我不应总是用不及你敏感而搪塞,回避感知。否定完全的共情却不应该去停止尝试共情。当下,更是需要尝试探究,学习,交流良性的沟通方式。告诫自己“平静,别急着反驳。”以及学会自省,发展自己心智。 #嗨,亲爱的我 我是取悦型人格吗?是,但不该是。 回看自我表露的种种行为,方式,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许。 但,更需要的是,自我发展与认可吧。 小摘录了些笔记,共享共勉吧。 别着急反驳。有时更需要建立的是发展的关系而不是解决问题。 让双方能真实表达情绪:别为表达设障——学会表达/鼓励、诱导别人表达 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表达成本。所谓的委婉只是耗费对方精力eg“用唠叨表现关爱,用作强调忠诚 抓住矛盾后的修复期 去步入更深层面 少一些分析 多一些感受d 明白想要和需要的差异——分辨出自己真实的需要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十一)
#阅读分享 史秀雄《假性亲密关系》 啃《亲密关系》时无意打开的一本书,《亲密关系》还没看完,这本先快速翻完了。 定位:浅显易懂的心理学书吧,没有太多的理论,作者个人的感悟和观点更多些,辅之以作者接待的心理咨询或作者个人的经历为例。对我而言有一些收获,比较浅但好读,入门书。 这本书分为三个大的章节,1⃣️爱情的假性和真相、2⃣️与自己对话、3⃣️来自父母的爱与伤。 第一个章节从常规认为的“亲密关系”——爱情出发,分析爱情中容易存在的认知误区和错误行为,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性的建议。认为“真正的亲密,是由两个人关系的质量、情感的联结、沟通的深度以及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来决定的。” 第二个章节则是追寻“认知自我”,无论是各种亲密关系(友情、亲情、爱情),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从“自我”出发建立与维系的,那么无论在一段关系的开始、持续抑或结束,自我的感知、需求和成长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更多了解自我、与自我相处是所有关系里都必不可缺的一个课题。 第三个章节则从原生家庭出发,来探寻自我受到来自于父母身上的影响、及与父母亲的关系。我们的“缺爱”、“懂事”、“取悦”等可能都有来自于从小在家庭关系中的耳濡目染及自我嵌入,通过分析这些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的情绪和行为。但作者也指出,常见的误区是“原生家庭决定论”,原生家庭有影响,但是并不该被如此放大,最重要的课题是“理解与修护”,修护并非要去强迫自己宽容或接受、不需去亲密无间,而是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断地相信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从自己出发做出自己的决定。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十二)
书中第三部分写的,如何走出父母亲的阴霾。
作者的观点“人没有必要完全原谅和接纳自己的父母,咨询师不会这样的要求你。我们做心理咨询的目的不是要让你忘掉过去,让双方变得亲密无间,因为并不是每段关系都应该这样而是帮助你理性认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从而遵从自己的主管意愿来重新选择你的父母之间的距离”
这世界有些关系可以修复,有些关系不想修复,只有这两者不会有其他的原因了。
以前我总是责备父母没有在童年的时候好好照顾我,也痛恨他们非但没有照顾好我,长大后还想对我企图对我进行控制,这让我深恶痛绝。但是我因此我要重新修复与父母亲的关系吗?
并不是,我只需要追述童年父母对我做过的事情,以及自己受过的伤害从中去理解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从而更加的了解自己,有助于自己的成长。目的不是为了父母,甚至与他们无关,
也许绝大数父母亲皆是祸害,但是作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生活负责,离开让你痛苦的关系,有自己清晰的认识和见解。其中最重要不要被现在流行的种种观念给骗了,比如”对父母要尽孝心”“可怜天下父母亲”我听到这些话都觉得恶心,一个爱你的人,是不会在你面前扮可怜。想要控制你的人极尽全力对你情感绑架。
所以看出来了,如果我们想要活出自己的生活,首先要意识要父母亲不是神,他们没有照顾我们,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长大后如果没有按照的自己心意生活那就是自己问题了,就该怪自己软弱无能,没有勇气,而和原生家庭没关系了。
长大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从前无论过得好不好那都是过去的生活,好的不好都会在我们今后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不好的可以去接受优化,不要把锅直接甩给原生家庭。独立自由的生活就意味着你勇敢的承担自己所有的一切。
原生家庭就留在原生家庭吧,成年后自己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十三)
好的地方就是浅显易懂,但浅显易懂也会导致啰嗦与空洞。
我感觉作者还是更擅长处理爱情中的矛盾与相处,后面自我认知和家庭关系的部分对于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就显得写得不那么好。
对于这本书,更喜欢的是作者对于亲密关系中所提出的那些问题,方法不一定适用,但指出问题却是很有价值的。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讲与伴侣之间的相处、与自己以及与父母的相处。
说实话,当时读完这本书挺失望的,因为我是冲着这本书的书名和简介去的,想着能多少颠覆一下的我的认知,但读完发现其实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只是作者把这些都整理归纳形成了这本书。
不过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价值便是“假性亲密关系”这个概念的提出。
简单说来,三部分用一句话总结:情侣间要花心思去经营同对方的关系;对自己要学会独处;同父母要适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具体来看:
第一部分:爱情的假性与真相
1. 伴侣间的关系,保持神秘感的确能维持一定的新鲜感,但了解对方才是长久共处的前提。
2. 要主动花心思去维持两个人的关系,感情是经营出来的,毕竟两个人在一起后,所需要维持的是未来的关系,以前的都已经过去。没有合适的人,只有合适的关系。
3. 两个人出现矛盾,不要选择沉默。沉默累计到一定阶段,智慧新仇旧恨一起算。
第二部分:与自己对话
1. 怎样分配自己100分的精力:事业30,个人成长30,爱情25,友情15。
第三部分:来自父母的爱与伤
1. 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父母,只能努力让自己以后不犯他们曾经在我们身上翻过的错。
2. 作为父母,要学会认可与表扬孩子;作为孩子,自己的需求要学会向父母提出。
3. 不要把成年后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原生家庭。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十四)
看对本书并没有太多期待,只是被书名吸引,读了十几页发现还是超乎预期,没有其他畅销心理学梳理那样泛泛而谈,编出各种空洞的故事,也没有把一切都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止步。
是真的被市场上的心理学畅销读物中千篇一律的原生家庭有罪论磨出耳茧了,甚至豆瓣还有《父母皆祸害》这种小组,想想这些人的心理,着实让人毛骨悚然,能想象他们的愤怒,但是除了泄愤又能如何?网络上各个平台讨伐原生家庭的队伍也是多如牛毛。
诚然一个人是他过去经历累积的总和,这本书也指出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它还写了然后,事已至此,然后呢?不该在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中放任自己沉溺于悲伤沮丧痛苦愤怒,太多人习惯于找原因,而鲜少有人找解决方法。
这本书在承认过往,抚慰现在的前提下,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性方法。我个人也同情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但是大多数人停留在受害者行列中走不出来,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是我觉得这样人可能永远无法快乐。我曾经聊到父母偏心的话题,有一个男孩子说:“自己的家庭里父母偏爱哥哥,他也说自己能理解,毕竟自己降生并不像老大到来时带给他们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那样多的喜悦激动和小心翼翼,怎么能期待得到像老大那样多的爱呢?也或许父母期待的是一个女孩子,而我让他们失望了呢。”当时乍一听觉得他思路很开阔没有女孩子被重男轻女对待的怨念。我也用他的例子安慰过很多女孩子。但是后来接触中总觉得他很难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其这样我更希望人们不要去觉察原生家庭的问题,这种只停留在觉察阶段,很容易产生“这就是命吧”的消极态度。世界也不会因为有伤疤的人抱团取暖而变得美丽,伤疤就是伤疤,不去修复就永远不会变成风景。我认为真本书与其他畅销读物最大的区别即在于此:它给出了一些积极的态度和方法,至少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应该知道或许我不用总是逃避,或许可以尝试解决,如果真的解决不了应该学会剥离,不是逃到另一个城市,不是逃到另一个国家,而是真正的剪短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的脐带。如果不断开,即使逃到天涯海角,总是源源不断的给你输送负面情绪,永远如同腹中胎儿,受母体控制。
《假性亲密关系》读后感(十五)
严重的文不对题
关于“假性亲密”的话题,在第一章前2节就说完了。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作者答:看似亲密,但是有很多问题。
那怎么办?作者在第一章第2节里说:要做到坦诚、无话不谈,要重视亲密关系,实在不行就找心理咨询师。
我摔电脑!这用你说?
后来的章节呢?实在没得可写了,拼凑了一堆原生家庭、个人成长的问题,再从《自卑与超越》上抄一些观点,每一个问题都浅尝辄止,根本没有什么原创性的观点。
对外号称是心理学,实际上全书涉及到心理学的不到10%!在“原生家庭”“假性亲密”等等看起来很心理学的名词下面,进行一系列的心灵鸡汤。
什么“爱情无所谓输赢”啊、什么“沉溺于被爱是失恋的开始”啊、什么“你还会哭吗”,我特么!!!!
一股浓烈的10年前心灵鸡汤的味道!
不是讲自己,就是讲自己编的案例。当然了,并不是说全书没有一点真实案例。但问题在于,你一直讲自己,一直讲自己,一直讲自己曾经多么多么困惑,自己跟父母的关系多么多么僵化,这就不合适了吧?水的不要不要的。(因为实在懒得回去重翻书了,所以这里不举具体例子了)
就像短评里有人说的,这类书真是让人学科脱敏啊!
原本对心理学还有点儿兴趣!在看了这些烂书之后,真让人怀疑心理学就是21世纪的心灵鸡汤!完全基于个人经验和咨询师自己的价值判断,没有专业且科学的理论做支撑!
就是这本书,让我彻底对心理学失去兴趣了!
请你们写鸡汤就好好写鸡汤,不要再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来灌鸡汤了好吗!!!气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