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深刻地反思了生命的意义和珍贵,呼吁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文章中的故事让人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脆弱,让我们更加明白要用心去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读后感第一篇
很简洁质朴的一本直面死亡书。通过纪实癌症患者,引出作者的生死观。
与其害怕死亡,不如担心是否充分利用了自己生命中的时间。或者去思考一下,如果自己获得了永生,该去如何面对生活?每天过的是否有意义? 在快节奏时代,我们总是容易忽略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比如选择进餐时,我们会纠结哪个卡路里少,哪个好消化等。那何不问问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成全了自己这一点儿微小的需求以后,开心和满足却是真实具体的。 生命是一场旅行。万事万物都有终点。死亡即终点,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珍惜路上我们相遇的那些人,经历的各种体验。享受这种行程,便值得。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读后感第二篇
比较像一些简单的随笔,出成书有点敷衍了叭!虽然清水研在我看来还算个不错的纪实类作家。
可能是因为孔老夫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古往今来,中国人好像一贯忌惮谈论死亡。可是,如果不能直面死亡,人又怎么能好好的生活呢?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持续至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你无法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那些生命中的至亲,别说活着难得见面,有的连离世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多少昨天还在跟你说早安的人,过几天就变成了一捧骨灰。
一些说烂了的心灵鸡汤,却被一次又一次证明还是能补到的。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珍惜拥有的一切,好好珍惜身边的爱人。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每天早上起来会发现自己又赚了一天。
比起生死,一切都是小事!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读后感第三篇
一本记录作者从癌症患者身上学习生死观的书。
优点是整本书浅显易懂,里面包括了一些真实的例子,很快就能读完;缺点是每一个分享的点都非常短,基本上遵循着提出观点/问题+一位患者的例子+学到的东西这样一个模式。
最大的问题在于书的受众很有限,似乎只适合于对生命死亡完全没有概念的人或突然患上重病想看看书的人。对于想学习或了解心理知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很像鸡汤文(抱歉这样描述)。而对于有心理疾病或者在心理方面寻求帮助的人来说,这本书讨论的点并无法运用到自己身上。
比如说,我现在对生活非常绝望找不到意义,那这本书让我想象我忽然得了癌症的场景,我并不会因此而感到生命的宝贵、激发我活着的欲望。相反,我还很高兴找到了一个体面的死法,至少大家不会责怪得了病的人。或许某一天真的得了绝症时,我会像书中描述的病人一样勇敢地活下去,重拾人生的意义。但在没发生之前,光靠想象并不能改变我的现状。
不过作者有一点说的很对,不要在非常痛苦的时候做重大决定。
最后一点,如果我会在一年后死去,那么我一定会很开心地度过最后的时光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读后感第四篇
我很怕看讲医院的剧,但对医生写的书却情有独钟。《最好的告别》《当呼吸化为空气》都是原版刚出没多久就读过,还曾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站着读完了台湾余德慧教授写的《临终心理与陪伴研究》。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看到《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这本小书后,我会毫不犹豫地读起来。
作者清水研是日本一名肿瘤心理学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为癌症病人及其亲属提供心理咨询与诊疗服务。
在工作之初,作者发现患者的人生阅历都比自己丰富,他很难回答“我的时间不多了,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眼睁睁看着病人接二连三地离去。但是,当看到患者无比认真地过每一天,也让作者开始思考“如何为自己而活”。
在工作的第二年,一位20多岁,比作者当时还小几岁的患者让他终身难忘。刚得知癌症复发后,这位年轻人生气地大吼。但当作者真正与他见面时,才发现他很温和,怀着感恩的心情对待身边每个人,一边开心地喝果汁一边谈论自己喜欢的小说。反倒是“我”对他的态度过于小心翼翼了。
在与死亡亲密接触了一年之后,作者平静了很多,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死观。人生就像一场单程旅行,而另一位患者曾经说过,“如果不能活在当下,总被过去纠缠、为未来担忧,就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和作为一个生命的自己的存在”。
读这本书差不多用了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有时,我觉得人生就像一场足球比赛,你不知道自己会在第几分钟被换下,或补时多长时间。但只要还在场上,你一秒钟都不想错过。
如果还没想好新年愿望写什么,不妨先读一读这本小书。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七十五亿分之一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读后感第五篇
谁也不知道生命什么时候结束,正因如此,我想珍惜活着的每个瞬间。
癌症研究治疗基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男性患上癌症的概率为62%,女性为47%,也就是说,现在这个时代,大概每两人中就有一人已经或将要患上癌症。
每个人确诊后的反应不同,难以承受的情绪会在某个时刻抵达临界点。而在这之后,巨大的伤痛才会开始愈合,这是病人的复原力在发挥作用。
如何接受失去健康?人们最初会否认“自己不再健康”这个事实,接着会涌起无尽的悔恨和难过,会沮丧失落。此时,一定不要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真实地流露和感受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过渡到下一阶段。
人生遭巨变后该如何好好生活?得知自己患病的悲伤、不解为什么是自己的愤怒,这些负面情绪不会轻易散去,常常需要人们在承受的同时,去面对它们。
当一个人遇到远超预期的事情时,心智会因巨大的冲击而崩溃,即使能清晰地感知到眼前这件事,也会觉得它并不是事实,甚至会骗自己这件事从未发生。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解离状态”。解离现象不局限在癌症患者中,很多突然遭受较强心理冲击的人都会出现这种状态。解离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失去了对自己而言十分重要的东西时,我们都需要时间和过程来接受失去:从茫然若失、一下子无法理解眼前的事情,到哭天喊地、对不合理的现实充满愤怒,再到整日以泪洗面、深切理解了人生本来就不平等后偷偷哭泣。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悲伤工作”(mourning work),危机事件后,正常的悲痛过程可以预防丧失所导致的负面后果。经历了这些艰苦的阶段后,患者将逐渐与患病前的生活规划告别,迈向新的生活。
心理学关于创伤后成长的最新研究显示,遭遇巨变后,普通人大致会有以下5种变化:1. 感谢生命;2. 发现了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探寻更多可能);3. 与他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4. 表现出生而为人的坚强;5. 精神状态有了改变。
如果不能意识到生命有限,总抱着“迟早要去做某事”的想法,一味地拖延,告诉自己“过几天再说”,想做的事最终也难以实现。因此,如果你心里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找准机会去做吧,仔细思考要准备些什么,详细计划一下从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人生中,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和重要的人一起度过的时光。
最终因为癌症,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与“另一个自己”决裂,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走近真实的自己,重新观看自己的生活,找出自己停滞不前的原因,就能开始改变。
无论是“想要的自己”,还是“必须的自己”,都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常常忘记,跟随心灵的指引,会活得更轻松,尤其是在压力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无论怎样,还是要记得:任何处境之下,都不需要给自己太多的限制,多听听内心“想要”的声音。
观察死亡其实就是在观察如何生活。
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人就有了“不要浪费时间”的意识,进而能更好更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健康的现代人常常沉浸在追求年轻的幻梦里,而忽视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忽视了死亡。
人为什么害怕死亡?1.对于死亡过程的恐惧;2.自己离世了,留下了现实问题;3.对于自我消亡的恐惧。
美国精神病学家欧文·雅洛姆曾说过:你如果担心死后的自己,有什么理由不担心出生前的自己呢?的确,没有人知道自己出生之前到底经历过什么,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担忧死后自己会遇到什么。
假设已经到了一年之后,你躺在病床上回看此时此刻,会觉得后悔和遗憾吗?人生路越往后走,越会发现,拥有平凡的一天,是万分难得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