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性别、身体和故事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不同社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和身体认知,文章呼吁人们要重视个体故事的力量和多元化。这篇文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和人类行为有着深远的启示。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一)
受西学的影响以及籍由互联网这个窗口,过去在国人意识里缺失的性观念在被慢慢提及,“忌性文化”受到冲击,但女性在这个话题中却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边缘群体更甚,一来在这个话题中女性受到的道德压力更重,二来性往往同男性政治捆绑在一起,是彰显男权的利器。虽然近年来受国际女权运动的影响,国内女权也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略带畸形的发展反倒凸显了部分女性自身认知的混乱。而对于边缘群体来说,只有通过“表现他们的不正常才能让正常人安心”的这种逻辑就十分不正常,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有足够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了不解决问题而去解决有问题的人显然不可取。现如今我们不缺乏对性的认识,缺乏的是正视与生产此种认识的空间。作者的立意很高,田野材料也足,就是在分析层面总感觉不够深入,未能达到预期,而且对于历史情景的建构与解释过于肤浅,没有起到在历史脉络中解构社会现象的作用。不过也并非全无收获,传统社会学重结构轻个体,故而在某些社会规范与认识范式之下,有些声音被过滤被忽视,黄盈盈老师在本书中再现了个体的声音还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国内开展这项研究很艰难,但这真的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议题,只希望研究之路顺畅吧。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二)
人大性社会学研究所的学人挺让人敬佩的。之前关注到他们是因为潘绥铭的那本《我在现场》,被老先生辟透的语言,平等的视角所打动,在我眼中,这是真正的人类学家的眼光,打破成见,客观超脱却不乏人文温度。他的学生黄盈盈的这本书同样如此,话里话外都流露出朴实而诚恳的气息,这是学人身上最为可贵的。 就内容而言,她对乳腺癌患者,hiv携带者,小姐以及同性恋群体的访谈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人们认识的空白。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提到,走访了全国32个红灯区只有两例是被迫卖淫的小姐,甚至有些人乐在其中,这倒是挺令我意外。因为长期以来,小姐总被描写成一种被动的,悲情的角色,造成社会误解的原因其实非常深厚,这里面也大有文章可做。不过,这可能不是作者关心的范围,也就没有展开论述。 她也提到,李银河,潘绥铭等教授相继退休了,退了一个就意味着一个领域的消失,让人读来唏嘘。权力的禁闭,让这个领域的研究和表述一直都磕磕绊绊,尤为困难。但,正直学者研究的缺乏,是造成很多误解和问题的原因之一。这就导致了一个不太好的循环,比如,虽然医疗大有改善,但艾滋病的污名化依旧十分严重。
所以,他们一直以来的坚持不容易,也很重要,祝福黄老师。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三)
书中经验材料本身足够宝贵毋庸置疑。
但还是感觉没穿透,回想一下作者在validity方面做过的辩护,有一些困惑。 首先,女性身体的主导话语是医学的,而非社会的、叙事的。那么边缘身体经验的不可见除了不可说不愿说,缺乏概念资源导致的不知道怎么说也是重要原因。 对此作者进行了两点“方法学”回应,激发另类叙事和寻找非常规个案,这仅仅是服务于研究的策略,而如何“创造契机促进此类故事生产”是抛出未讨论的问题,显然作者也意识到只是“挖故事”、讲故事不足以形成可以抗衡医学话语的反话语。 回归微观当然有价值,然而促进更多个体参与知识生产,必定需要超越微观。在女性主义认识论上有所建树呼唤理论建构提供概念资源,引发实践变革也需要勾连出其他人和技术平台行动者。 作者对情境化、琐碎化的微观进路合理性,还有过一个很取巧的论证:身体与性别议题经常因为琐碎私密而被认为有趣但不重要,所以经验性的日常生活中的身体研究缺席,本文推动具体身体的在场。但这其实根本没有回应为什么大家觉得琐碎私密的议题不重要啊,我认为需要的回应是揭示身体承载关系、结构的挤压和扭曲的过程,而不是停在对此时此地身体感受的静态描述。 在看《斗室星空》,免不了对比下,后者在质性研究的深度和延展性上做得好太多了。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四)
这书看得不算仔细,很快就觉得失望:既没有完整的故事,也没有条理性的结论与归因。感觉像是一个“半成品”:零零散散的访谈片段、总结评论、社会学理论。
接着明白了作者的用意:她恰恰是在呈现不完美的认知过程——访谈对象、访谈者、编辑的互动……也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建构。这样做太了不起了,对我也有很多启发:
1,“反转结构性压迫的生活空间”:这一词语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思考“女权”的时候,更多在指向父权压迫。那有没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女性有发挥主体的抗力呢?有没有可能,在未来实现一种隐性的“革命”呢?
2,社会对弱势群体总是倾向于“悲惨叙事”,但是当某些“不幸”发生后,人的适应性或许异常强大,将“不正常”常态化,也就是生命形态的一种了。
说到这,发现其实这两种新认识背后都蕴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人生是我们自主建构的观念集合,千姿百态,无分好歹。对自己,不要怕以后会发生不好的事,相信我们的“生命力”。对别人的话……常常听到说“不要judge”,以前觉得,做为一个思考的人怎么可能不论断?现在想,或许可以试试,思考问题时从观念反推叙事背后各种因素的共谋轨迹呢?放下偏见与执念,珍惜缘分吧。
社会学的学术专著再一次被我看成了一本自我解读的书。与世界和解不易,至少,最近心情又平静了些。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五)
十年以前,身体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界依然是缺席的,而现在有人已经认为身体已经“过时”了。中国学界是否存在身体转向,仍然是一个模糊的状态。 “主体”有很多面向,主体的声音与需求也绝不是你问她答那么简单。需要更加多维立体的研究方法加以探讨。 相比与研究主体,高学历群体受到规训和限制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学术界对于身体、性、情欲的讨论远远滞后于生活的原因之一。 研究者是否要与被研究者有更多的共享经验?这是有利有弊的。 性/别中间的斜线宣告了与主流性别的界分。更加明确地画出了性别本身的多元流动及其间的暧昧复杂。 在身体研究中,有三个伟大的传统。一是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二是涂尔干莫斯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身体,三是尼采福柯的历史、政治身体观。 下属群体的发声是困难的,在主流话语的和规范认知之下,有些声音被过滤掉了。 在以往,经血=生殖,性感=色情。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国,月经在个体的叙述中更加表现为一种切身的健康议题,而不是一种生殖能力的表现。 在绝经的过程中,有一个面向是被否定性地文化建构的:绝经不仅仅是生殖能力的结束,也是性的结束。老年女性的性需求是完全被压抑的。 有些女性认为性感与性吸引力的词汇本身就是属于男性的,只有男性的目光才是性化的。 “我喜欢做”并不是不存在,而是由于我们的社会谴责这样的叙述,我们的听众不愿意听到这样的另类故事,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真实。 艾滋病的知识需要更加广泛的普及。艾滋的病毒载量与传播能力息息相关。有部分身体健康的病毒携带者,病毒载量极低,加之女性不易传播,从而能够过上大部分健康的生活。 乳腺癌带给女性的是多方面的残缺,一是身体机能的残缺,二是身体形象的残缺,三是个体认同的残缺,四是人际关系的残缺。 乳腺癌患者会选择佩戴义乳来维护自己身体的一致性和认同感,这也是她们对女性完整的维护。对于年纪大的女性来说,乳房在女性身份方面的象征与符号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作用。 在西方,两个人不会轻易说在关系中。他们对于关系的几个stage分的很清楚,这与中国一个模糊的恋爱分类是不一样的。 变性人在经历雌性激素摄入的时候,有着奇特的思维转变过程,在激素量较大的时候,会有着莫名的委屈感。情绪察觉能力会比之前有着明显的提高。 Gay通过艾滋的支持来维持自己运转,les通过女权组织的支持更加壮大,他们背后都有着力量支持。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六)
#1
看完导论就被黄盈盈圈粉!
她对于「语言」情境化与历史化的使用的强调、对「主体」的界定与认知,其实清晰地表达出了我自己平时在看很多研究时模模糊糊感到的一些不恰当或不严谨的地方。指出问题或许很容易,所以我同时也特别钦佩她用这样的原则来要求自己,也因此会更信任她的研究。
很多表述会让我觉得她是一个很有个性魅力、很能亲近研究对象、保持一种平等姿态的研究者,“圈内一位著名的人妖朋友Leo”、“警察对在押犯在监狱里进行调查,拜托!在这种情况下,我惊讶于的是那 5%是怎么回事?!”
附录的“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 2007~2017 年)”的会议记录和她随处提到的参加研究会议听到的观点:“或者如我在2017年哈尔滨性研究会议上所听到的”、“在一次有关性工作的政策与法律圆桌会议上”的随手记录让我感觉到她是一个真正关注自己所研究议题、并且“享受”(并不含忽视研究中苦难的意味)自己研究议题的研究者。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是,我觉得她也是一个很 清醒 的人。
对于「社会与历史建构视角」的强调和研究被「政治话语」利用的警醒,在目前的社会现实里,实在是太重要了。
————————————————————2018.5.26
手动分割线,下午要去她的讲座啦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七)
标题有点奇怪,我慢慢解释。
我是一个在性认知方面比较早熟和开放的人(这里的性不仅是指性行为、生殖或者性别),这主要归因于我那位对“文学名著”盲目崇拜、毫不设防的母亲。早早地、大量地接触文学,没能让我变成一个牛逼的写作者,但这么多年回头看,文学所建构的复杂(性)世界让我对任何类型的存在方式都脱敏了。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上说,黄老师所做的研究给我带来的满足,都不是猎奇方面的。
这本书是去年出的,我多么希望它能更早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从月经初潮带给我强烈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焦虑,到早期性生活对我造成的疼痛和困扰,到之后我自诩可以自主掌控自己的性和身体,再到现在我自由表达这一切,这本身就是性/别、身体和表达的最终汇合。不同于书中大量被隐没、被污名化的群体,我算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但在看别人的故事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即使作为一个普通人,这样的汇合也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曾长期处于孤身一人的幽暗之中。
从读者角度来说,我感谢那些故事中显现的理解和智慧,大家吐露共有的烦恼、分享创造快乐的小办法,让身为女性的我感到巨大的慰藉。我一直认为女性可能拥有对“异类”(在这里它是一个中性词,不包含任何情绪或态度)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其中一个原因是在这个父权体制之下,女性作为天然的受压迫者,对于所有的、因为任何缘由同样变成受压迫者的群体,怀有天然的同情。在一个愈发复杂多元的世界,这是最宝贵的品质。在这个层面上,我去理解这句话:永远的女性指引我们向上。
从一个曾经有过学术梦想、接受过学术培训的学习者角度说,书中研究者不断地出现在前台,他们的叙述常让我忆起自己曾畅想过的“学术生涯”,也让我第一次想要表达自己对于“何为好的学者”、“何为好的学术生活”的一些看法。硕士论文开题时,我立志绝不以文本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那时候一心要“下田野”,想看真实的他人,也想从他人那里为自己的困境找一个出口(后来跑去做记者大抵也就是这个原因了吧)。书中在讨论研究者面临的困难时说到一句话:我们是在挑战他人的身体与情欲,还是在挑战自己。这句话给我特别大的触动,任何以人为首要研究工具的研究方法(这样说或许有些粗暴),都面临研究工具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但其中的乐趣是不可言喻的,这样的研究结果对于解释复杂世界是必要的,反过来说,这样的研究过程对于研究者自身在自我认知上的影响是旁人无法想象和体会的。
一个月前,在写一位我在皮村认识的朋友时,我翻出当时的深访素材,泪流满面。想到那些我曾称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对我产生的影响,慨叹万千。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过自己的狭隘和局限,与他们的交往巩固了我的价值观、丰富了我的世界观,这些经历本身作为我的生命体验而存在,成为我日后许多行为的出发点。
学术与生活的结合不是哪一方强硬侵占哪一方,学术本身可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我们了解世界更是了解自我的一个窗口,回应我们对世界和自我的众多困惑。有冲动、有勇气、有能力将学术介入真实的生活与社会,对草根、日常、微观层面的反抗和建设给予由己出发的关注和学术层面的肯定;最重要的是,将学者和学术圈之外的人之间的壁垒打通,将关乎人的问题尽可能地呈现给最多人看到,不落入圈子内部自娱自乐自我感动的陷阱。我想黄老师做到了,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最理想的学者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