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娱乐至死》读后感精选

《娱乐至死》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3 16:15:56
《娱乐至死》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1-23 16:15:56   小编:

《娱乐至死》一书深刻探讨了当今社会被娱乐文化所主导的现象。作者认为,电视等娱乐形式已经取代了书籍和深度思考,导致人们变得浅薄和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书中呼吁人们要警惕娱乐文化的消极影响,重拾阅读与深度思考的习惯。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一篇

阅读这本 1985 年出版的书,试图弄清在这个时代漩涡里的自己,在应接不暇的娱乐过后,感到不快乐甚至疲累,又很难停下来的原因。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二篇

可以看出作者对电视娱乐对公众的思考方式、认知能力、和对社会整体的文化表达方式都表达了非常非常非常深的担忧。 殊不知现在的世界,由于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的发展,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道作者对此如何感想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三篇

信息有思想,传播信息的方式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即作者所说:媒介即隐喻。从另一个评论中看到一句话:技术不中性。

作一个结论:固定自己接受信息的方式,绝对不是门户网站或是朋友圈,或者碎片信息。而是固定路径。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四篇

“只要你乐于去消耗的时间都不算浪费” 当下的改变其实是,一阵不能被称作思潮的有毒安慰剂:“娱乐本身就是一种目的”而原本是“娱乐不过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这场围猎、 炮制 形象管理。大众找上帝,找的全是代餐。相信是廉价的,相信是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五篇

作者注意到了信息传递媒介变化带来的影响。信息传递的媒介从文字式的转向图像式的,这个转变过程对于人们的思想生活、政治生活、宗教以及教育产生的深刻的影响,而这个影响往往是负面的。

总而言之,对人们而言,图像式的媒介传递过程是被动的、轻松的、碎片化的,她易于接受而容易让人沉迷其中,进而远离严肃对话与主动思考。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六篇

喜欢书里对媒体的反思精神,所有书中对电视的讨伐都可以换成 如今的互联网。

虽然有些观点不太认同认为,有些讨伐过度,

但真的很有媒体行业的insight,我们需要通过片段与娱乐去吸引读者。

媒介会不自觉地选择其传播的内容。

“如今的时代偏爱那些令我们发笑的人,我们一步步走向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七篇

书中一些片段让我想起了十三邀许知远提出的一个问题,技术是好的吗?作者的回答是不一定是好的,电视技术的出现让我们减少思考,失去辩证能力。作者认为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消化这些信息的方式即娱乐,而这些娱乐显然是对我们没有用的。但是时代发展至此,你能说时代不该走向这个方向吗?我认为个人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新技术,但是不滥用。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八篇

娱乐至死这本书,是媒介行为学专家的波兹曼于1985年完成的!当时在美国电视非常盛行,各行各业都想通过电视这个媒介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电视也成为美国大众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然后作者却不以为然,通过对比印刷业和电视业的不同,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电视因其表达内容的方式决定着其只能成为娱乐,不能带给观众理性,只能是激情,不能成为民众的生活本质!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九篇

书里有些观点是同意的,但也未必需要过于焦虑新媒介的出现。

媒介其实一直在发展,书也是某一阶段的产物,电视、电脑、乃至手机,都在书之后产生。 大家公认的书使人主动思考,但现在很多人通过现代媒体也能获取很多知识,主动思考,比如纪录片。 个人觉得媒介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重要的还是你怎么从中获取对你有用的信息,书不也是如此吗?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十篇

现在的社会娱乐氛围感太重了,从脱口秀到各类短视频平台,搞笑段子和搞笑视频充斥其中,人们哈哈一笑,却在脑子里没有留下什么。抱着学习的心态买了此书,看得我抓心挠肺,翻译得看不懂啊,分分钟要放弃的感觉,我觉得我老了,以前也是慕名买了《瓦尔登湖》,读不下去,后来发现了另一个翻译版本的,才明白读外国名著要看看出版社,看译者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十一篇

可以列为本年度读过的书籍top5之内 ,虽然是很多年前写的书,但是正和我们当下的处境非常贴合,娱乐至死。尤其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还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 但是如果把无知当成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由于获取的知识是片段,不连续性的,甚至是错误以及虚假的,那么这些信息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十二篇

文笔实在是风趣幽默。认可媒介即隐喻,也认了对娱乐本质的理解。不过时代语境不同了,即便在当时的美国,文中不少观点还是偏激了一些。不过实在是理解波兹曼的担忧,虽然说他偏激,但当下的中国话语乱象,网络时代,是绝对的娱乐时代,波兹曼的偏激不少观点还是很有力度也很准确的。当下大多数国家的语境中,把电视改为网络,波兹曼的很多阐述还是时代症结的。不过奥威尔和赫胥黎的担忧,一样重要。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十三篇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点在于他的观点非常的吸引人,但他阐述的是比较晦涩的,有点比较难以理解。书中一开头就扔出了两个比较对立的观点,即奥威尔式的强行禁书和赫胥黎式的失去禁书的理由。也就是点题了这本书的名字,我们将会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书中重点介绍了电视是如何掌握话语权,并且让人们如何自愿的沉迷于电视所带给我们的娱乐,从娱乐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十四篇

第一二章相似類同概念轉換太頻繁有些暈頭,後面進入具體論述腦細胞比較夠用。論證有些地方過於激進也站不住腳,但是勝在他的立論深刻讓人驚醒,或許中庸的觀點過於溫和讓人盲目樂觀,就是要這樣的尖刻才能贏得關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美已經憂患到提出Amusing Ourselves to D eath, 即使那時美國電視文化等等雖處於世界前列,也無法與今日之現狀抗衡。這讓身在現今的我們該如何自持?

娱乐至死读后感第十五篇

从小学到高中,沉迷于电视;

从大学开始,沉迷于网络;

沉迷而不自知

可怕

下一步呢?娱乐至死?

这本书真的给我提了个醒

想想现在,身边的人沦陷的也有很多了,可是我连自己有时候都无法控制又该如何去劝说别人呢?算了吧!

娱乐归娱乐,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度,我们是主体,而不是它的奴隶任它支配,斗争还在继续,同志仍需努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