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草子》是一部日本古代散文小说,以女性视角描写了平安时代的生活琐事和情感体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对美的追求。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生活的真实面貌。阅读后,我深受启发,对日本文化和女性地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枕草子》读后感(一)
《枕草子》与《源氏物语》为平安时代文学双璧。欲以《物语》为本,摘录《枕草子》中与之相应的部内容,作为时代之参照。
1. 四四 树花
“树木之花,无论浓淡,以红梅为佳。樱花则以花瓣大,色泽美,而开在看来枯细的枝头为佳。藤花,以花串长,色泽美丽而盛绽者为最可观。”(P53)
2. 四七 树木
“柏木,最有意思。有道是:守叶之神镇留其中,故而可歌可畏。世人每以兵卫之督、佐、尉为柏木,也挺有趣的。”(P60)
3. 二八 晓归的男子(P37)
四三 七月天热
4.四二 小白川邸(P46)
《枕草子》读后感(二)
- 对于外国文学,翻译真的很重要,不同译本之间的差别会很大。就本书,林文月译本和周作人译本在译文风格上就天差地别(林文月洪范新版序文中的两段举例对比可见一斑),林本带一点文言的味道,周本也是比较现代的风格。也是因此,本书我基本是两个版本一起看的,两版文字都很美。林版是译文书报社,周版是浙江文艺出版社。
- 周版实体书前有多张日本彩色画作,微信读书版没放。画作前有一页像是钢板印的小猫咪。这是实体书才能给到人们的。
- 翻译需要考虑信达雅,译者在翻译时为了可读性、风格对文本的修饰究竟做到何种程度才合适确实值得讨论。林本注释中明确写了“原文过于简略所以有增益”以及“为了可读性略做改动”,读者只能接受,然而所有修改程度是否有偏离原文呢?读者欣赏的有几分来源于作者又有几分来源于译者呢?经典案例《岛上书店》,原名为《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译名真是增色太多,直戳广大文艺青年心房,如果直译,还能成为国内畅销书吗?毕竟《岛上书店》本身的故事与质量就那样。不过这样的情况在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上无可避免,就像是各国神话传说都有许多不同版本一样,经时光与许多人的流传,这是没有办法的。更何况《枕草子》是外国的古典文学。
- 毕竟是千百年前的书,不能完全带入现代的思想去看,不然总少不了许多老旧思想值得批判。
- 对于了解千年前日本宫廷或贵族生活或一些习俗挺有帮助。有些事件被记录的妙趣横生。定子皇后在作者笔下真是温和有趣,宽容优雅又有才情的完美形象,让人心生向往。
- 有些篇章写得挺美。尤其是关于花鸟虫鱼,四时风光的篇章。
《枕草子》读后感(三)
读罢后,最大的感慨是《枕草子》及清少纳言绝无愧于平安文学双壁,王朝文学两才媛之称。
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又称为王朝文学或贵族文学,其政治背景是在藤原家族摄政关白执政时期,此时日本社会经过公元600年后飞鸟-奈良时代汉化的过程,在公元900年后基本已经脱离原始野蛮文化的影响(载于《古事记》《日本国纪》《风土记》),实现了全然汉化。文学上汉诗为主体,假名文学为辅的体系逐渐建立。汉诗初期受六朝风影响颇大,中期唐风东渡,白居易成为时下诗人的顶流。汉诗作为正统文学由官员男子继承,虽女子有甚众习学白诗,精通汉学者亦不在少数,但当时普遍的观点是正统文学不应由女流之辈继承,哪怕才华横溢如紫式部、清少纳言等人任宫廷女官时期私下教授皇后汉诗时也避人耳目,不敢对外泄露。但由《枕草子》记载可知,这种把女子隔绝在正统文学之外并不是禁止女子习学汉文,而更像是一种创作不允。而时人没想到的是,仿汉诗却难出佳作,多半困于“风雅”所限定的既定形式,反而不入流的假名文学却声势渐大,乃至飞鸟奈良时期兴起的和歌亦成为假名文学的中坚力量,迸发了璀璨不同于仿汉文学的惊人生命力。
假名文学在平安时代蔚然兴起,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日记、物语、小说,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个阶段的文学主力是当时日本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贵族女性。而有趣的是,现代大男子主义发达的日本社会,其盛名在外的独特“物哀”“幽玄”,自汉文化分离而颇有本国风姿的纤细作品均产自平安王朝女流之手,乃至近现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文风均深受影响。而女流文学中,经历平安王朝早期物语文学的兴起,至平安中期到达鼎盛,其中又以紫式部《源氏物语》物语小说及清少纳言《枕草子》随笔集为翘楚。
相较于前几日曾阅读的平安早期作品《王朝女性日记》(含《蜻蛉日记》《紫式部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及《落洼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等,《枕草子》融合了日记题材中细腻婉转的笔触,以花鸟鱼虫,山川草木为文章天地,间之以京城风土及宫人人情,将千年前情味浓郁的平安京浮世绘展示于后人面前。
《枕草子》摆脱了往日日记文学限于男女恋情及忧郁孤苦的状况,不再囿于相知相恋相离的悲情轮回,而是将眼光放向更广阔的世界。在清少纳言的眼眸中,万事万物皆可把玩,可爱可恨之事件件分明,四时风景皆成文章。在她笔下,皇宫的每位人儿都是如此可爱幽默,生活的每处美均能窥中奥秘。虽所思所想,甚至具体到每个人具体着装,每一株花草的形态,无所事事终日均在随笔中随心记述,没有明晰的主题和强烈的感情,但却将清丽的风吹拂过读者的心间,使人不由感叹宇宙洞天之美寓于人与物,天与地,男与女,心与心外间,细微处俯拾皆是,微末处饶有风情。
而与此同时,女性觉醒也在清少纳言、紫式部的作品中初露端倪。《蜻蛉日记》作为日记文学鼻祖,女流文学的开山代表作,其中作者道纲母身为时代三美人之一,且和歌久负盛名,丈夫为王朝最为显赫之人,却几十年来陷入爱恨起伏中,甚至一度因为丈夫的冷落心寒欲出家,当心字成灰后便彻底绝了所有念想,一心为儿。女性一生只为夫儿亲人离世的凄苦心酸在她的作品中抒发的淋漓尽致,丈夫对自己的疼爱是此生唯一福祉的思想贯穿始终,却终究人生抱憾,读来令人眼眶湿润。该朝贵族最显赫的女人尚且是这样的面貌,况且她的丈夫对她也不可谓不尽心尽力,更广大女性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凄风苦雨,我们更是不得而知。其余出名的日记作品表述不一,有手段了得感情丰富的才女和泉式部,有受丈夫冷落成为寡妇后封心锁爱的紫式部,亦有年少憧憬爱情成长后败于现实的更级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当时著名的物语文学《落洼物语》等,也是局限于男女情爱的描述,女子命如菟丝,漂如浮萍,若无情爱之参天大树依附,必将死于哀怨。然而踏入爱河之人,终究幸福美满者又少的可怜。
清少纳言的感情史众说纷纭,死后并无一儿半女守孝,前半生在宫廷出仕辅佐定子皇后,后半生皇后逝去后孤苦飘零落发为尼。然而自始至终,正如她在《枕草子》中所说:“女人不应该将所有的幸福都寄托于伺候丈夫,更不应该因居家自以为幸福而嘲笑出仕见多识广的女子。女子总应有机会与他人相处,同样出仕,男子女子并无不同,而且真正见过世面的女子值得尊重,不同于人们观念里不出家门的才是好妻子,真正上得厅堂的女子自身才华横溢,见识广博,实质更应该受人尊敬,也更明白为官为妻之道。”
虽然局限于封建时代,清少纳言对于下层女性依旧持有偏见,但我们仍能窥得女性智慧闪光的只鳞片甲 。
《枕草子》于细微处见真意,风花雪月皆天地,内容虽极尽华美,充斥王朝趣味,不愧为古代日本平安时代的集大成之作。然而好景并不长久,《枕草子》成书未有几年,定子皇后仙逝后,清少纳言便也不再仕宫,郁忧度日。曾经亲近之人相继辞世,音容笑貌褪成黄粱一梦。膝下无子女,清少纳言老无依靠,只得落发为尼,深居简出。不知青灯伴佛后,思及往昔种种,丝竹管弦,旧人可爱,皆如梦幻泡影,化为尘泥,清少纳言又是何等悲慨心境,念及此,委实令人悲伤。正如跋文所述:在人生终极之时回想起来,年轻春风得意,却不能依恃终生。心心念念,皆为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