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1000字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1 17:10:24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11 17:10:24   小编: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一文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的普及和文化消失的现象。作者指出,大众文化的泛滥导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遗忘,使得人们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文章呼吁人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留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一篇

这年头觉得自己的情怀和专业素养值68一本的都是自以为是的人,这么个东西10块钱买来垫着睡觉很合适,20块钱就嫌多了,居然卖到68,也是醉了。

或许唯一的用处是拿来送人的时候可以说“哇,这书还挺值钱的”,然并卵。

PS:有人提醒我才发现,这位作者还专门写了一篇书评来反击我嫌贵,然而他这篇评论竟然是所有评论里好评最多的,恰好说明了这本书之烂已经到了除撕逼毫无价值的地步,看来我说10元一本也是多了。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二篇

辛辛苦苦折腾了大半年做好的书,刚发豆瓣,就发现底下评论有一条写着“贵”,并标记读过。“这年头觉得自己的情怀和专业素养值68一本的都是自以为是的人,这么个东西10块钱买来垫着睡觉很合适,20块钱就嫌多了,居然卖到68,也是醉了。 或许唯一的用处是拿来送人的时候可以说“哇,这书还挺值钱的”,然并卵。”——首先,这书,不可能他读过,我这边刚刚下厂,一本600面的书,这位同学就读完了?对一本自己都没有读过的书,就可以写这样轻率的评论,我不知道道理何在。一个不读书的人,10块钱买来也是垫着睡觉的,也不会读。如果能够认真读完,发表评论,即使是批判的,也是我们这些编辑欢迎的。相反,如果看都没看,就写下两星恶评,那我只能理解,这才是真正的“自以为是”。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三篇

只有大众 没有文化。书名就已经说明一切,说到底,文化的根源就是“是否来自你的内心”,判断文化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是否真实”。

本书辑集了2001—14年《三联生活周刊》文化部记者王小峰的重要采访报道51篇,收录了对近百位文化圈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可称为文化风向变迁的时代见证,那段时间也是三联周刊辉煌巅峰。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状态,王小峰感叹说,“一个在地上特别扎实的东西叫文化,在这上面漂浮的像灰尘一样的东西叫‘文化现象’。比如今天的文化现象是空气很干净,过两天可能有雾霾了,再过两天可能有沙尘暴了。雾霾、沙尘暴、寒流是各类现象。当这些东西很坚实地落在地上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文化,变成了一个向后来的历史去提供各种各样可借鉴的东西的内容的时候它就是文化。”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四篇

看传记,了解当下。在书店偶尔发现了这本书,可能有些人装逼,鄙视这本书的价值,作为一个艺术从业者,我觉得大众对文化是抵制的。有个朋友是做旅游行业的,她的实体店原来是做户外装备旅行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她说,大众就是拿文化装一下而已,你做太多了,把文化产品,比如旅行的路线做成了比如博物馆之行,很多的客户是拒绝的,因为他们压根不是用放假休息时间来学习的。偶尔看一下可以,泛泛滴了解就可以了。绝大多数国人都是被动学习的,大众奉行的实用主义,眼前没有用的,他们是绝对不愿意去了解的,更何况学习呢。最近传统文化风尚流行,各地各种网红书店纷纷如雨后春笋一样哎出现,还有以零零后为主力发起的传统汉服运动,大行其道,各种读书的app 也纷涌而至,在朋友圈里,你时常看到打卡读书的链接出现,当这些貌似文化繁荣的现象出现的时候,读这本书就会有很大的感慨,大众拒绝文化的愿意何在呢?大众之所以是大众就是因为拒绝文化拒绝深刻,拒绝学习吗?当代娱乐至上,娱乐至死,思考文化的方向和意义,似乎只是少数那些掌握真理的人在做的事情吧。

这样的论点看起来似乎过于悲观,打自己的脸,骂自己没用,清醒认识自己的短处,不是大众能接受的现实。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五篇

《只有大众 没有文化》读后感

说实话,我读这本书主要就是因为这个书名。随着现在看书的增多,再加上我自己在网络上所看到的和经历的,我现在越来越认同哲学家萨特说的那句话:“小知识分子警惕强权,大知识分子警惕民众。”不过我可没有给自己带高帽的意思啊。只是最近那些对大众带有一些批判视角的书,比较能吸引我的注意力。

跑题了,说说这本书吧。说实话,这本书其实是一个“故事”合集。音乐界的罗大佑、李宗盛、崔健、窦唯、王菲、周杰伦;文学界的王朔、北岛;电影界的贾樟柯、陆川;曲艺界的马季、单田芳;西方的迈克尔杰克逊、鲍勃迪伦等等。采访也好、记述也罢,这本书更多的是在记录他们的故事,涉及到的认知和观点并不多,所以读完之后我感觉这本书不是很有营养。但如果你把这本书当作了解那些名人的故事来看,可能就没什么问题了。

不过作者自己在序言中写到的一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他说:“真正的大众文化是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前提下,为了满足精神需求才出现的。它的目的是丰富生活,它的方式是精神消费。而我们传统中的伦理道德、世俗风情、处世哲学等大都是为了生存,而不是生活。我国的大众文化在过去中缺少商品市场属性,更多的体现为是一种政治倾向加大众的欣赏趣味。”

也许这就是作者为什么给这本书起名叫《只有大众 没有文化》的原因吧,我们的大众更多的可能还只是停留在趣味上,而这种趣味离精神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离文化更是还有一段路要走吧……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六篇

对于很多人来说,娱乐就是文化。而,这,正是王小峰所诟病的。

作者多年来的专栏采访合集出版,的确有很多现在看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的确很多现象依然存在,或者皮变了,本质没变。而王小峰将这个本质归结为,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说了多少年,但事实上是不是一直精神文明远远地落后于物质文明?是的。那是不是这值得被强烈批判?其实也未必。

作者痛陈了很多文化界被资本左右的情况,文化失去了创作力和想象力,一味媚俗,一味唯钱至上。当然,有这样的现象,而且非常多。不过脱离经济单独存在的文化本来就不太现实,特别是大众文化。要说少数人的阳春白雪精英文化,是用特定钱养的,当然可以完全脱离世俗,追求崇高。但大众文化不可能与资本完全剥离,至于大众品味,这也需要一个培养提升的过程。捉妖记这样的电影虽然格调不高,票房疯狂,但毕竟是一部把故事讲清楚的电影,而且口碑也不能说好。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自然会从骂富春山居图的电影转向欣赏富春山居图本身。我赞成作者的部分观点,不是全部,但我也不喜欢作者高高在上的批判。不喜欢就不看,不用非去说其多流俗,不看的人多了以后这样的作品自然就少了,文化市场也是市场,最终市场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当然书中有很多让读者有收获的内容,比如对港台流行音乐特点的比较,对王菲成名的分析,确实直接从欧美吸收营养比从中间多一道更好;而周杰伦在当时还只是个现象,现在再看周杰伦,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窦唯的报道其实多少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但我愿意认同作者的感情,愿意更人本地去看待窦唯;崔永元的报道使读者对他为老电影付出的心血不免唏嘘,可以减少对现在转基因问题的过于偏激带来的恶感;朱德庸原来是一个内心如此封闭的人,完全出乎意料;马未都讲述的各种收东西的细节故事非常生动,原来收藏是门心理学;马季、单田芳和田连元的报道,让人对传统艺术更多了解,对传统艺术表演大家更多认识;对二人转和小剧场话剧的剖析非常深刻,对市场氛围下,文化从业者的选择提出了深刻课题;彩铃如今已退出通信盈利业务,但从当时的发端可以回顾刚开始市场起来的时候潜力有多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遗憾的毕竟还是旧作,如有较新的内容,反映当今文化市场的兴衰就更有针对性了。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七篇

这一本书读了好久好久,伴随着我度过了许多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现在回想展开第一辑的心情恍如隔世。这本书选择了《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作题目,在我看来是在暗点“流行”又讽刺“流行”,包罗万象地点评了流行过的音乐、流行过的文化现象、流行过的电影,流行过的艺人、流行过的网络时代。

这本书很珍贵,但能理解书得分不高。作者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可以采访到那么多优秀的人,但他除了对部分采访者因为欣赏和地位的缘故嘴下容情,部分时候主观批判太强。尤其是辑一总是见缝插针地讽刺流行歌手,读起来稍感不适。可能还是时代烙印下的俯视视角造成的优越感吧。

个人最喜欢辑二,因为特别喜欢写窦唯,许巍,朴树,老狼的那几篇文章。这些非常喜欢过的音乐人用另一种方式再一次打动了我。原来大家都经历过非常相似的困境,也都有过非常相似的思考。读这些文字,思考他们的为人,重新给了我动力和启迪,更胜从前他们的音乐的力量。

后面辑四讲明星和粉丝也非常精彩,讽刺辛辣异常。在十年前就能看到流量文化的雏形,精准狙击其畸形和痛脚,这点作者挺让我敬佩。

本书除了留给我关于黄金年代的缅怀,还有对当下的释怀。作者觉得自己那个时代的才是最好的,周杰伦好像毁了一代人,就很像现在朋友们对流行文化和网络环境的担忧。这本书让我看到,种种乱象早已有之,用一句废话概括:现在死了的,其实早就死了;早就死了的,也未必就不能复活。

比如现在的唱作人比曾经的纯歌手有更精致的巧思,制作过王菲和朴树专辑的张亚东也会和新时代的年轻歌手合作,感动过西摩·斯坦的Carsick Cars还在现场演出。希望华语乐坛不会衰败,而是以没有走过的方式慢慢摸索着发展。

距离书里的采访又是五年十年过去了,书里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这种发展。朴树去了一些音乐节,愿意参加乐夏虽然还是要早点回家睡觉;老狼和高虎三月参加北面的户外活动在雪山上唱了刚发的《迪亚》;窦唯还是不被人理解,有人捧有人骂,音乐越来越仙;没有拥有单独篇幅但是一直串联着音乐人的隔壁老张今年给我们寄了香氛。

疫情结束后,一切都会好的吧。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八篇

首先这是作者王晓峰作为记者采访各种人所写的文章,而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提到,也是在读完大多数文章之后感受到的,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这些写于2000-2013年间的文章中描述的问题如今依然存在。甚至于一些写于2000年或2003年的文章如果不看时间甚至分辨不出是否是近期报道,这和我之前一直以为的最近十多年发生了各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想当然的想法相悖。而其中的一些文章也有着一定的水准,就像我在14、15年感受到春晚越来越无聊,作者在11年的文章中就已指出,这是完整梳理春晚三十年的产生与发展变化之后才有的“远见”。另外有一点感触,确实具有讽刺和批判意识的作品才有长久的生命,早期春晚上的相声和小品都有这样的特点,这也是现在看这些节目也毫不过时的原因,与之相比,现在的节目确实太过速朽。

就内容分布而言,书的前半部分的文章基本都是与歌手及各种音乐人相关,看作者的其他著作,可能是作者本身兴趣所在决定,这些文章直接或间接讲述了各位歌手的经历,他们大多有自己的困惑和信念,但看了多篇之后反倒觉得他们的困惑可能不仅仅是所面临的生活导致的,也有一部分所受教育和认知方式的原因。另外,对beyond祛魅的那篇正是我期待的,对去年对百鸟朝凤的客观评价的期待一样。

中间的篇目辑录的是各类文化人,其中读马未都那篇发现他至少从2008到如今的2017年始终是一样的,没有变过,这是褒义。说明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有相当的稳健性,没有因外在世界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第四辑同样提到音乐,但更加侧重音乐市场,也是第一次听到宋柯的声音,之前在高晓松的讲述中宋柯的“戏份”很少,但看宋柯的表述对八九十年代的音乐发展认识全面,像是给高晓松的叙述拓展出更多的背景。

之后的第五辑关于评述、相声等的报道,提到了传承、发展等问题。评书历经一时火热,却难以传承。相声的篇目让我意识到评判到纯娱乐化的转变,这也是上段结尾我感触的起点。之后讲二人传的一篇指出了二人转的火热背后发展前景堪忧,现在看来确实如此。辑中的春晚一篇中一言以蔽之,给出了语言类节目以至整台晚会越来越单调无聊的答案——不许出错、假大空、缺乏文化真情、难以触及现实等等等等。

辑六有关国外音乐人,要不是对人物不熟悉,要不是文章质量稍差,总之草草翻过,没留印象。

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完的上一本书是《论中国》,可以说对新中国的外交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和上面提到的书的前半部分对照,甚至和后面相声、二人转部分对照,会发现不是所有方面都想当然的一致,而可能是各方面之间可能基本没有影响,至少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大的影响,可能这才算一般情况。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九篇

艺术创作不是短期行为。

没有几个观众会比做电影的人内行多少,所以我觉得不论是做电影还是做电视,首先要引导受众,要有这个能力。你要让他们有这个鉴赏能力,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

国外暴力电影里的暴力因素跟人的现代性有关,多为精神状态的孤独症,自我方面的原因更多一些。中国的暴力事件案例大多缘于基本的生存、尊严和利益,特别是基本的利益。

无论你阅读一本小说还是观看一部电影,都是一个审美过程,它们是对生活的重新描述。

没有痕迹的生命浪费。

二人转哪有文化?只不过是应运而生,火了。虽然二人转可以依靠他的自身特点一直存在,但自身文化底蕴的缺失可能会阻碍它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们会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把企业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

民间艺术发展需要大师,这是规律。

全世界的喜剧套路都一样,即你必须通过更新内容让观众继续感到意外来吸引住他们。

喜剧效果产生于戏剧语言表现过程中导致观众心理期待的意外感。

不仅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之上,还会参考一些学术研究资料。一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各自站在不同角度说出口不同内容,不管什么人,高低雅俗,都能从这部书中有所感悟。

通俗直白形象谐趣,甚至有些粗俗,有意思无意义,略能代表人民的观点和态度我,尤其是这些语言最能直接体现普通人的低端审美趣味和价值观。

“自己想说,说不出来,但是你恰恰说到我的心坎里”的话语作为替代。

丧失了文字的美感、内容和力量。

话剧这种形式在今天想获得观众的认可必须依靠好的剧本和演员。

话剧是要改变你的,但是相声小品或者二人转,它只是迎合,迎合和改变的区别在于,改变得让你额外停一下想一下,这是话剧。

传统艺术是有年轻观众的,关键看你如何让更年轻的观众接受这些传统艺术。

制造出一种大众消费能力很强的假象,实际上是文化产业的制造者在不断拉低自己的底线以迎合没有鉴别和欣赏能力的消费群体。

事实上,不管一部什么作品都无法解决人生的疑问,它带给人的只是一种平衡和安慰而已。

对语言的模仿往往是对某个地区某种物质与文化的向往和认同。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它受欢迎的程度和作品本身的深刻性是成反比的,恰恰是BEYOND那种权限直接、通俗易懂的音乐和想法,才让更多人接受了他们。

回顾那个年代出道的歌手,除崔健外,其他歌手仅仅停留在因演唱歌曲而带来的知名度上,并没有因其知名度而对音乐文化及个人价值而带来更进一步贡献与提高。流行文化创造的主体,环境不足以他们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十篇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 ”。这个论点一经掷下,你就会意识到他对当下刻画的精确入骨。

过去,我是说截止到解放的过去,大众文化就如王在书里所言,是“政治倾向加上大众的欣赏趣味”,现在的主流则是集幼稚、粗糙、愚蠢和坏心眼于一体。本书记录的被采访者和评述对象多数是这个氛围下少有的在思考怎么做一件事的另类,我说多数,是因为还有如周亚平这样的人,自己在车里听柴可夫斯基,却不厌其烦地炮制下一个《两只蝴蝶》。

那么,做坏事但粉饰的骗子和明白无疑地告诉你自己意图的坏人,你选哪个?

最开始听说王小峰还是大一,郝来学校蹭老郭的课,一边听课一边用笔记本看王的博客,告诉我,这个人挺好玩的。后来得知是他推荐桑格格,才有了让我乐不可支的《小时候》的顺利出版,心中更有好感。早早关注了他的公号,亦早早得知他在做t恤,但因为难以欣赏某些图案和颜色,直到今年才试水两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逐渐明白,世上必定有许多我不了解的好乐手,我现在还不能欣赏的好音乐,但我应该迎头而上而不是避之不及。当某一天一首歌猝不及防地劈头盖脸让我直哆嗦,我不能不感谢我无数次的迎头而上。

对我而言,这本书可以评五星,原因之一是我依旧保持着一如中学时研究八卦的趣味,因为在某些话语和细节里你能猜测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

我看到了崔健说自己厌倦横空出世解决一切,给出答案;

我看到罗大佑和李宗盛还想用自己的力量给华语音乐定标准,但衰败的滚石唱片已经在反思李宗盛把控歌词内容让他们过于注重歌词的表达而忽略节奏,言下之意就是没抓住年轻人;

我第一次知道邓丽君聪明过人,学开车学法语都很快,而黄舒骏从小就成绩优异,写歌词像写论文要穷尽他认为一个年轻人会遇到的一切问题。这种小细节,可以解释黄后来的选择。

王小峰说,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的代表,所以流行音乐在本书占比最重,但本书令人惊喜的是也有话剧、相声和评书。

我曾看过一次话剧,方方的原著,在武汉的一个剧场,所以对书里那句,“话剧希望改变,需要你停下来思考,而不是迎合你”,深以为然;

我亦爱好并创作过相声,但因为后期不太愉快的”命令式“创作疏远了它;

评书,毫无接触。

不管我们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解放以后的流行音乐熏陶都是从邓丽君开始的,从邓丽君开始,经由李寿全、罗大佑、崔健,我们逐渐认识了老鹰乐队和鲍勃迪伦,中间有所谓的港台天王天后,这是音乐;

而评书,几无传人了。

我不由得想起葛兆光写过的《唐诗过后是宋词》,也是对流行文化的反思,那还是90年代初。今天看来,所有的一切在变得更糟。那写高亢的呻吟的感伤的,无一不令人疲惫。所以当我一听到迪伦的《劳动者的布鲁斯》,我们对好内容的呼吁永远是干涸的。

作为我这么一个人,虽然对新书也很关注,但对音乐的脾胃是毫无理由的抵挡一切新,沉浸守卫那一亩感动的旧日。

大概是,我对当代人出的新书还有期待,对音乐早就没期待了。

于是又回到开头那个问题,骗子和坏人选哪个?

当然是扭头就走,两个都不选啊。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十一篇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是作者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担任文化记者期间发表的评论和采访合集,王小峰说,书名取自台湾歌手黄舒骏的歌《改变1995》里面的一句歌词“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一件好事”,我个人认为书名中更多地反应出作为文化评论者身份的王小峰对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绝望。

除了记者这个身份王小峰被大众所熟知,还因为他是本世纪早期博客盛行的时代,中国最有名的blogger之一,他的博客《不许联想》每年有数千万的点击量,ID“带三个表”蜚声中外,人送外号“三表哥”。

王小峰之前所供职的《三联生活周刊》口号是“一本杂志及其所倡导的生活”,《三联生活周刊》是中国为数不多能够提供有价值深度报道的杂志,作为杂志当年的资深主笔,王小峰这本书的内容相较于发表在博客上信手拈来的文字没有那么随性,会更严肃,即便本书是由单独的采访案例和文化事件、文化现象评论组成,在文章中都能体现作者在文化界(尤其是流行音乐界)浸淫多年的细致观察和博大的思考格局,像王小峰这样拥有广阔视域的作者,把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每一种现象都放到更为宏观的背景里去谈论,不“就事论事”,往往能有更深刻的洞见。如果仅仅是只想了解王小峰对大众文化的观点,看完序言便可将书合上。书的主体内容中涉及采访的部分可以看到王小峰与被采访者的交流与交锋,王小峰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值得从业者学习,同时也能看到被采访者的经验与智慧;涉及评论的部分有作者犀利的品评,有娱乐圈的八卦,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文娱圈的掌故。

博客时代过去,社交媒体兴行,王小峰从三联生活周刊离职,开了家“不许联想”网店,做起了T恤。直到近一两年才开了微博,前段时间王小峰在微博上对九连真人进行了一番评论,有人说王小峰只是在展示作为文化精英的优越感。在这本书的分享会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他,王小峰的回答是文化创作肯定是有门槛的,精英是文化内容的制造者,大众只能是消费者,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并不是谁都能拍杰出的电影、写出音词俱佳的歌曲,而当音乐、表演变成电视节目,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大众关注的点是节目策划者营造出的各种冲突,而并非音乐、表演本身,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消费的内容依然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书中很多文章发表在十多年前,那时所批判的怪象至今依然存在,这也是本书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现实意义。

除了是一位出色的文化记者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奠定了王小峰在中国流行音乐界的地位。他历经7年时间编写了一本170万字的《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这本介绍西方流行音乐的工具书在中国流行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音乐创作人和喜欢音乐的人都是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欧美的流行音乐。只有像王小峰一样纯粹的记者(王小峰说自己从业20多年从来没有收过任何红包),才会不计报酬和花如此多的时间去写《欧美流行音乐指南》这样一本并不赚钱的书。《欧美流行音乐指南》因为某些原因已经不可能再版,在二手书市场上被炒到比原价贵数倍的价格售卖,这本重达621页的《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算得上是探讨中国大众文化的诚意之作,值得买来阅读。

P.s.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纯粹的小峰老师审美也一直没有变化,今天活动开始前,他走到我旁边那位着绿色衬衫,一袭齐肩秀发,素净淡雅的姑娘跟前,把背包托付给她,我没猜错的话这位姑娘应该是王小峰现在的伴侣。气质跟他多年前那位美厨娘女友并无二致,唯一不同的地方是美厨娘的女儿都要上初中了,小峰老师的女朋友还依然年轻。

另外小峰老师做的T恤真心不错,图案精美,质地优良,穿在身上很舒服。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十二篇

2003年在上海一家KTV,我第一次听到周杰伦。就在这一年,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写了篇文章“周杰伦:时代的符号”,开篇便说:“如果我们把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周杰伦的名字放在一起,并且告诉你,他们都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的人物,你也许会反对这个名单中有周杰伦的名字。”随后他用一万多字的篇幅立下预言:终有一日周杰伦不愧这一行列。十二年后的今天再看,王小峰预言对了。

这篇文章,连同王小峰供职《三联生活周刊》十几年给自家报刊写的诸多文章,结辑为《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日前出版,五十一篇文章,五十一万字,除了分辑页外,未见一幅插图,全是字,字号还小,最后一页之后直接封底白卡纸。“小时代”以来,这么实在的字儿书不多。

按粗放式分类,这些文章都是访谈。访谈对象都是近几十年来聚光灯下最红的腕儿。列在书中第一辑的是港台音乐人,邓丽君、罗大佑、李宗盛、周杰伦等;第二辑是内地音乐人,崔健、窦唯、王菲、许巍等;第三辑是一些文化人,崔永元、马未都、陆川、北岛等;第四辑则是一些文化现象的综述,比如“校园民谣十年”“粉丝的三十种可能”等;第五辑是偏重传统民间文艺的一些述评,比如“马季:最后一位相声大师”“田连元:说书要把人说透”等等;最后的第六辑,写了作者最钟情的几个外国音乐人,鲍勃•迪伦、老鹰乐队、迈克尔•杰克逊,等等。

如此不厌其烦地开列篇目,一是因为我拿到此书,光看这些题目,涉及的这些人,顿时生出强烈的阅读愿望;二是因为,作为一个写文章最怕起标题的人,看书中这些标题,直指要害却又简单平实,绝不故作惊人语,比比时下那些以抢眼球为唯一目的、一副讨好犯贱之态的标题,有点感慨。

书中文章虽然归到访谈这一大类,具体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问答体,一种是带访问的评论。评论也都有足够的个人访谈为基础,所以有根有据,不臆想,不武断,令人信服。而问答体那些文章,不难看出提问者无不精心准备,下足背后的功夫,所以每个问题都极简短,但切中要害,无不引发被访者诉说的愿望,作了充分、长篇的回答。我读时,又不禁想到今日很多记者的访问风格,自己长篇大论,妄下各种断言,最后丢给访谈对象的,只有回答个“是”或“不是”的余地,除了满足一己之自嗨,让受访者和读者都哭笑不得。

无论躲在幕后提问,还是站到台前综述评论,这些文章的一大特点是视域广阔,力争在更大的背景下,谈论具体一个人、一桩事、一个现象。写邓丽君,不光写邓丽君的来龙去脉,还将相关历史事件置入一起讨论,比如李谷一的《乡恋》风波。有了这些周边事件的汇入,读者便于在一个更广大,同时又更精准的座标系里,找准邓丽君的位置。这当然得益于作者长年的积累,至少包括知识和经历两方面的积累,同时也证明了作者平日观察与思考的格局之大。这个说起来,又和当下流行的文风不同,当下这类文章,仅以我看到的而言,很多恰恰相反,爱在井底谈银河系。

正因有了那些广阔的背景,辅以生动的个案,所以,这些文章单看一篇两篇还不觉得,联起来看,便凸显其威力——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它们竟然串联成一部中国新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史。这一个个关键人物,以及一桩桩关键事件,就是这部史书的若干章节;加之作者的文风本来就有爬梳归整的特点,具体书写时可能又因为求变吧,不经意间又有了详略得当、着重点不同(比如马未都、窦唯等篇目,故事细节多;而王菲、崔健等篇目,又有意忽略故事,以评为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这本书难得的历史价值。

对于成为一部史书,我猜作者大概在编辑此书过程中亦有同感,所以写了一篇不短的自序,从理论高度,总结了几十年来大众文化的弊端,他的最终结论,便是现在的书名——只有大众,没有文化,令人悲哀。对此,我读完全书倒稍有不同意见——这也许只是我和王小峰这一代人、这一类人的感受吧,对于这几十年的大众文化,必定还有其它多种解读,退一步讲,即便确是悲哀,可如果在一个更大的座标系内考察,也或许是出拳之前胳膊的一次回缩?只怪我们生不逢时,遭此巨变,这个,当然又是另一种悲哀了。

还是书中写邓丽君的那篇文章,里边提到曾有段时间,“年纪大一点的音乐家都不认她,因为有些东西是由历史决定的”。王小峰和我这些人,现在也到了“年纪大一点”的地步了,我们身上背负的“历史”说不定会有点多,有点重,所以,不妨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走着瞧。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十三篇

作为大众一员,自幼与文化的牵系可能更多在于“大众娱乐产品”,比如流行歌曲,比如相声,比如小说。这里重点提及音乐产品,甭管什么摇滚也好,蓝调也好,民谣也好,只要悦耳舒适,对耳膜是友好的,可以迎合一时一地的心情,那便是好的。至于内里蕴藏的“文化内涵”,有时便如同三餐中的“营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DE的,饿极的人只想要果腹,其它并没有讲究那么多。大众只对“需求”感兴趣,并不care“需求有多少个层次”这样的问题。需要思考这种问题的,更多只是词曲创作者、制作人这些“文化人”的事情,“文化人”的取向又往往只是个人需求的诱导,比起“文化”,他们更在乎“市场”。一般可以集结一班人自主买卖,便成了市场。市场当然是大的好,但当文化人本身的文化不够“外向”,市场势必有所局限,集结起的这班人也就成不了“大众”,于是市场就有了“大众”和“小众”之分。人有分“内向”和“外向”,众人不过各取所需,相同点在于“文化”一直不会缺席。此时有人竟至于高呼”只有大众,没有文化“,那便是把众人不同的需求给抹杀掉了,”文化“成了一小撮人自以为是的”专属品“。即便这一小撮人熟悉大众娱乐产品乃至产业,他们并不包容,他们相信文化是分等级的,有先进与落后的分别,他们因需求而有了态度,并意图予人以需求,左右人的态度,创造依托”小众需求“的”大众市场“,自以为可以进化他们自以为的”落后文化“,甚至宣称”大众没有文化“,或者是这个市场有文化,你也有市场,但没有他想要的文化,也便不是”文化”。这里竟想起小学的一节文化课,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写“我的家乡”,小学生的我想当迷信”小学生作文选“,便照抄了一段话,将家乡写成了别人”四面环山的小城“,事实只是山脚下的小县城,老师的批语便将整段话用红笔划去。后来大学生的我走出了县城,走出了区,走到了城,偶然浏览了地图上的家乡地理图,竟发现老师错了,小学生的我是对的——家乡四面环着山,环的都是连绵的大山。

谈及我作为大众一员的文化记忆,有几个符号是不得不提的,比如港台的四大天王和周杰伦,欧美的迈克尔·杰克逊,赵丽蓉巩汉林的小品,郭德纲的相声,点歌台的“雾里看花”“又是九月九”“大花轿”等等等等(说实话,我不记得了这些歌名),早期的流行歌曲主要接收的渠道还主要限于卡带,老家属于三四线城市里的小村镇,似乎流行的风总比外边慢个三四拍。直至到了两千年,其实还可以再顺延个几年,当时的盗版音像产品遍地开花,2块钱一盒的磁带,10块钱一张的CD,大话西游借了VCD的盛行在上映若干年后又火了一把并成了神作……高考来了,大学生了,MP3等传播媒介迭出,加速了文化产品的传播、盛行、过时,由于周遭的文化环境,我更容易接受港台的文化产品,至于国外,则大多以“大杂烩”的形式有所接触,比如“欧美金曲大全”、“班得瑞轻音乐”这样的合集CD,倒是买了不少。除此,更为廉价乃至免费的可能便是更为早期的“点歌台”了,这些主要出现在一些地方台,不知有没有版权,单从劣质的MV画质和那些千篇一律“艺术字”模板的祝语,什么“***七姑六姨表哥表姐祝***和***喜结连理、早生贵子、幸福安康!”每每让电视机前的我怀疑起了人生,说实话还真有过冲动,想在亲人结婚之际去点上一首张宇的“给你们”。不说别人,反正我的早期流行(其实早已过时)文化积淀便是通过上述五花八门也五味杂陈的文化产品凝练而成。

再后来啊,始终慢三四拍的老家的文化市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总算与流行步伐有所贴近,虽盗版市场因大环境的影响并没有明显变化,但毕竟自此“全国一盘棋”,每个棋子都开始下在了同个节点上,时尚的鼓槌随着节奏敲在了同个鼓点。直至今年,确切点说是2019年9月16日23时,阔别已久的周杰伦的新单曲《说好不哭》上线,上线25分钟时,这首单曲在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三个音乐平台上总销售量约229万。发布不到一个小时,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三大平台总销量突破200万张。上线不到两小时,单曲数字版销售总额突破一千万。 因为在线听的人太多,QQ音乐、咪咕音乐等音乐软件出现崩溃的情况,成为了今年的一个文化现象。2003年杨峻荣曾对还是新人的周杰伦是否可以成为未来乐坛的“头头”抱持怀疑,他将周杰伦称作“一个时代的符号”。现在看来,这个时代还可以让周杰伦这个名字再飞一会儿,而我的“文化记忆”也将继续蔓延下去。

以上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十四篇

王小峰的《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新版出来,一不小心就跟滚滚而来的一大波乐队、摇滚、周杰伦、超话……热点话题撞了个满怀。

四年前,这本书的旧版出来时,王小峰、马东、周黎明在朝北大悦城做过一场, 主题是“全民娱乐的时代”的新书沙龙;

十三年前,王小峰采访马东,聊马季先生、中国相声的现状,90年代后讽刺型相声的衰落、与社会现实越来越远,写成《马季:最后一位相声大师》,被收入书中。从那个时候开始,无论是对相声、评书、二人转,还是对摇滚乐、音乐节、选秀、春晚;无论是崔健、窦唯、罗大佑还是Beyond、周杰伦、李宇春,作者对他们的观察、理解、书写都不是点状的、分散的,而是放在整个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来大众文化的脉络里去看的。有社会、历史的向度,也打破了国别的界限,突破了所谓不同文化范畴(例如电影、电视、话剧、音乐等等)的界限。也正因如此,王小峰的文章,并不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那种人物稿、明星稿,更不是追着文化热点出的话题稿、公关稿。虽然是职务作品,是在过往十多年的时间里陆续采访写成,但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读者的提问,一再被提起、引用,就像读书那会儿做学术史回顾一样,要了解这些人,王小峰的文章,跨不过去。邓丽君逝世周年了,鲍勃·迪伦得诺贝尔奖了,“中国有嘻哈”火了,“乐队的夏天”热了……随手翻开这本六百多页的”砖头“,你就能看到那些热搜中的人名。“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所以,这本书从第一版出来到现在,几年过去了,时不时,只要文化圈有什么议题,我就会在脑子里翻开这本书,总有一篇”适合你“。更难得的是,这些文章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观点、思考方式,至今没有过时。

他写人物,并不是面面俱到,也很少猛料,但总有些角度、有些问题,是你之前没留意的;他分析文化现象,通常是把各方面事实摆在一起、比对分析,从源头梳理、在时间的脉络里看变化,最后得出自己的判断(通常跟大多数人的期待背道而驰)。可往往就是这种有独立见解的”自由评论“,会被人说成是”刻薄“,常常是一篇文章出来,就被一众粉丝在网上围追堵截……

而这一切正是我想要再重出这本书的原因。我珍视这样的作者,能够说出自己的见解、言之有据,不怕得罪人、不怕跟别人不一样,能够硬气地拒绝”有条件推书“的请求(前提是要我们也跟个热点,谈谈对周杰伦的看法)、冷静地读自己的书、说自己的话、过自己的日子。

为了配上这样的作者,我们的重版,也不敢懈怠,认真做了一些工作:

1,增加了三篇文章,新版序言、两篇长文:《老狼:一种活法》《 李寿全:用三十年验证一个经典》

2,书后增加了一份人物年表,为书中所涉的四十余位”中国大众文化史“上的人物做了大事记

3,核查了虾米上一共27个歌单、184首歌的歌曲版权情况(结果发现,四年前我们歌单上的绝大多数歌都已经版权不在,因此最后删掉了第一版时的个性歌单)

4,制作了一个“不许联想版”的“大众文化年表”,把1956-2018年中间的”大事件“都列了进去

5,更新封面文案,修改内文,联系设计师彭振威重新设计封面。

就是这些看上去琐碎的工作,竟然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核查歌曲版权(结果是沮丧地删掉了之前的所有歌单),设计封面、调图打样,单单最后一项制作年表,也耗费了美编整整两周……

就这么拖拖拉拉,紧赶慢赶,终于,在表哥的最后一款T恤都上新后,我们的书【重版出来】。

我很开心,它,没有错过这个夏天。

来自 @王小峰_带三个表《写乐评》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读后感第十五篇

今天言几又是这本书的签售会,在这个实在是百无聊赖的周六我去了。

晚上7点半开始交流会开始前,不想花68元买这本书,于是就鸡贼的坐在书店花两小时把书速度读完了,有些章节讲我知道的明星就认真读了,有些就跳过,虽然采访的是不同的人,但文章的内核还是相同的,读了几篇也大概明白了这本书的脉络和想要传达的东西。然后,听了一场,主持人和王小峰老师完全在两条线上的访谈,不得不说,王小峰老师有些观点和想法确实一针见血,也足够深刻独到,主持人下次要好好和老师对对问题啊,不然真心有点尴尬。最后我还装嫩提了些有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为了对得起这近4个小时(读书+交流会)的时间,以及弥补我没花钱买书的鸡贼做法以及乱七八糟问问题的态度,我还是认真写写评论吧,看到这个评论的朋友,好好去买书,毕竟在鸡汤和文青遍地的今天难得有本还能看的讲娱乐文化的书。

这本书是王小峰老师这几年在三联书刊上发表的文章的合集,王小峰老师在交流会上也说,开始他也是不愿意出这本书的,作为一个记者重视的是时效性,过去的文章再发表出来,对于这种评论性和新闻行兼具的文章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他在整理时,发现有些东西还是有时效性和再发表的意义的,就出书了。单是这种想法,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对于现在文化的看法,就是近十年来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发展,甚至是在倒退,因此,过去的类新闻文章居然还有时效性。

王小峰老师在交流会上讲了两个点解释他对于现在大众文化的评分很低的原因。一是新媒体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很多艺术形式因为无法适应电视和互联网这种媒介形式而无法传承下来,二是中国历史上由于有过很长时间的封闭和断层,所以在开放后,一股脑的学习西方文化,由于没有系统的认真的经历西方艺术的发展时期,反而学的四不像。从这两个点上来看,中国的大众文化由于失去了发展的根基,所以越走越差。因此,解释了这本书的标题,现在只有大众,文化却越来越贫瘠。

因此,王小峰老师在书里收录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人的采访,作为90后,我读后最有印象的是讲周杰伦、朴树、王菲和彩铃的。周杰伦就不多说了,确实是很有代表性。朴树是因为我是朴树的脑残粉,所以哪怕他只要提到朴树10个字我都能有印象。关于王菲的这篇文章确实很有意思,王小峰老师从文化发展角度讨论了王菲红和没落的原因,认为王菲红是因为她对于大众认知敏锐的直觉,因此在那个年代,是一个很新却又恰巧能被人接受的东西,比如一开始模仿邓丽君,以及后来的小红莓等。后来想来这个评论确实精彩,在大众选择贫瘠的情况下,稍微新奇点又能抓住大众心理的东西一下子就出来了。当年是对港台以及西方的好奇,现在是营销出来的物语横流的低俗爆点,比如郭美美和优衣库。彩铃那篇文章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那就是那么傻X的东西为啥还真的有人要花钱在上面。看完之后回忆起那个不停换彩铃以显示自己很潮的年代,在社交网络不发达的过去,一个彩铃居然就能表达自己了,那个年代好容易满足啊大家。所以在现在互联网上自媒体遍地的时候,彩铃这种东西真的没啥搞头了,移动和联通快找下个业务增长点吧,这种傻X东西还是不要再在上面花钱了。

最后总结下我今天晚上对于王小峰老师的提问和王小峰老师的回答。凭着自己理解和记忆写的,有错的话,有本事你来咬我啊。

Q:大众和文化这两个东西在王小峰老师的访谈中,是几乎完全对立的,仿佛根本不存在大众文化这种东西。请老师解释下大众文化这件事。

A:“我”(王小峰老师)从来不觉得没有大众文化这种东西,只是说现在中国大众文化没有发展的土壤,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太病态了,年轻人和老年人在看同样的东西。而在西方,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有完善的体系和其受众,各自管各自的,古典的管古典,好莱坞管好莱坞,中年人管中年人的,年轻人管年轻人的,而中国由于有一段文化的断代史,所以,整个体系发展混乱,所有人都在看相同的东西,所以网上各种乱骂。大众文化应该是多元的,而非大家都无可选择,现在的大众文化是发展得很糟糕,很糟糕的东西不是不存在,只是没啥研究的意义。

Q:既然现在大众文化那么糟糕,给个出路吧。

A:年轻人多读读古典,看看55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少看点国产电影。

(PS:虽然我对于王小峰老师的观点并不完全认同,但是纪录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至少对的起我自己了。作为一个喜爱刷微博,习惯碎片化知识传播的90后,我不认为商业有什么不好,低俗有啥不好,以及现在这些出来的所谓大众文化代表性东西有啥不好,存在即合理,商业才是文化发展的土壤,贩卖情怀不一样也是种挣钱的方式嘛,谁都不比谁高雅到哪里去,芭蕾舞当年不也是下里巴人跳的么。文化本来就是从一片荒芜中,在各种乱七八糟吸引眼球的事件中发展起来的,感谢互联网和TFboys,至少它提供了一种可能,让高雅去高雅,低俗的去低俗。)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