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屋》是一部描写自然与人性之间微妙关系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子在森林中建造小屋,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他逐渐发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思考,让人深思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林中小屋读后感(一)
不能说多精彩,但可以了解他的一生,用妻子的视角写自传的人肯定不多,如果他不是唯一一人的话。这个角度很取巧,从妻子的眼中观察自己,仿佛凝视映照在对方双眸中的自己的影子。我觉得他跟妻子一定彼此相爱,甚至怀疑是因为妻子离世他才选择自杀。他这一生的经历大概比很多虚构故事还要离奇,没有这些人生经历他也不会写出那些不朽的作品。
我觉得这本书前面一般般,但是从苏军坦克开进布拉格,并把炮筒对准作协之后开始变得好看了。
林中小屋读后感(二)
1974年7月8日,布拉格,晚
我的小说怎么也等不来,没有想到玉儿婆的小说倒是率先出版了。我在书店“巡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答应我的新书怎么还不来,我都快等不及了。前天,从杂货店买了几瓶酒回来,照例顺便去书店逛逛,无意中看到一本新书摆在显眼位置。一开始,我还没认出来呢,因为我的视力是越来越不行了,等我拿起来仔细一看,封面上分明印着“玉儿婆”三个大字嘛。这么说,趁我不注意,她倒是先写出一本书来了。还说过段时间要到奥地利看望她的哥哥,得先把农活干一干,省得我到时累着。这都是谎话啊,自己分明在写书。我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就拿起书来看了看。你猜怎么着,书里讲得还是我的故事哩。一开头就说我的第一本小说(《底层的珍珠》)怎么也等不来,她是如何与出版社的人打交道,怎么拿到终稿,最终出版的。看看她都把我写成什么了?什么“什么事也不做”,“只知道喝酒”,“一喝醉就烂醉如泥,还要我帮他抬上床”,简直是胡说八道,糊弄观众。这娘们也真是能写啊。我承认我是爱喝酒,但活还不是都我干的。每天倒是不见她的人影,也不知道死哪去了,现在是清楚了,正偷偷摸摸在写小说呢。还把我写得这么糟糕。哼,此恨难解。
于是啊,我就回到家,装着若无其事,偷偷把两眼儿观察“玉儿婆”。对于书的出版,她是知道呢,还是一无所知?我倒要好好观察一下了。就这样,我回到了家,一屁股坐下,喘着粗气,装作好像对于书还没有出版这件事耿耿于怀的样子。看见我满脸怨气,她也就过来了,把烧好的水倒在杯子里,还劝解我,什么不用担心啊,她明天会再去跟出版社打交道的啊,社长已经答应本月出版嘛,一定言出必行……就是之类的话,说了一大堆。之前,每次回答听她这么一说,我倒还挺受用的,但今天听来却尤其有气。自己偷偷摸摸地出了书,不向我说明,还虚伪地安慰我。看我怎么揭穿你。
“今天在书店,看到了一本新书。”
“嗯,啥新书啊。”
“没仔细看呐,封面上有一只猫,蹲在两片叶子之间……”
“哦,啥书名啊?”
“书名嘛,没怎么认真记,好像叫‘林中小屋’,还是‘林中木屋’“
“啊……”
“怎么,你听过?”
“没,我都几天没出门,上哪听啊!”
“可惜,我没记住作者名字,翻了翻写得倒是不错。”
“……”
就这样,我就跟她聊,暗中把她的老底揭出来,看看她会咋样。一开始,听我提及那个书名,她立马面露惊恐,但赶忙又偷偷掩盖过去。好在我观察仔细,此一瞬间丝毫没能逃过我的法眼。所以,属实了嘛。这婆娘真就偷摸着写出了一本书来了。今晚,难以入眠。
-----------------
1974年7月8日,布拉格,夜
宝儿爷,也是糊涂了。今天,竟然问我《林中小屋》是谁写的。这不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嘛。看到自己写的东西都不认识了,我看是真糊涂了。希望我不要走上这条路啊,不然谁来照顾我的“宝儿夜”呢。也是实在没想到,这本书这么快就出来了。上个礼拜我还去出版社打听,说书正在出版中。也许是今天摆上书店的,也许是前两天,我不知道。但宝儿爷怎么连自己写的书都不认识了呢,想来快入土了。咳,想到这就让人好伤心,过不了多久我就要一个人生活了。
但今天是怎么回事呢?宝儿爷也许在书店翻了几页,一看到开头是以我的口吻在叙述,就误以为是我写的了。但这不正是他创作的出发点吗,说是想以我的口吻来写一本书,作为我们结婚60周年的纪念。宝二爷其实浪漫着呢!但连这也忘了,宝二爷想来是糊涂了啊。哎哎!世事难料啊,前段时间,书快写完的时候,人还是好好的。等到书进到出版社,左等右等不来,他才这样的嘛。想想就心痛,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今天晚上,他还问我知不知道这么书,他肯定是怀疑是我偷摸着写了一本书,抢在他前面出版了,他今天这么不给我眼色看,是因为气不过啊。平日里,他对我可好啦。想想这可真是冤枉啊。还好还好,就在刚刚,几杯酒下肚,整个人醉得不醒人世,不然还有好一顿要折腾的了。咳咳,世事难料。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今天,就此搁笔吧,让我在梦里再哭上一会儿。
林中小屋读后感(三)
在读《林中小屋》之前,我并不知道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是谁,但读了《林中小屋》之后,我便有一种冲动,希望去读更多的他的作品,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因为赫拉巴尔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作家。
赫拉巴尔是谁?
1914年3月28日,赫拉巴尔生于奥匈帝国布尔诺附近的日德尼采,曾获得法律博士学位,但并未从事过与法律有关的工作。1962年起,年近半百的赫拉巴尔才开始较有系统地创作,其主要作品有《底层的珍珠》、《巴比代尔》、《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和《过于喧嚣的孤独》等,曾获得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及其他多个奖项。
《林中小屋》是赫拉巴尔传记体三部曲(《婚宴》、《新生活》、《林中小屋》)的第三部,赫拉巴尔称他们为“一本一方面让自己开心,一方面使读者生一点点气的书”,在《林中小屋》中,赫拉巴尔用他妻子即书中的碧朴莎(本名为艾丽什卡)的视角来写自己,通过妻子的眼睛来看他,通过妻子的嘴巴来讲他,并联系他的朋友和生活来抖搂他从思想灵魂至生活细节中的各种毛病、癖好、恶习甚至丑事。这种敢于自我诋毁、自我黑化的写法,是真诚的、无所畏惧的本性表现,也是他对自古以来名人自传回忆录多扬美不扬丑的写法的一种逆反举动。
要说《林中小屋》中最温暖最有爱的部分,莫过于赫拉巴尔与猫在一起的生活片段了。书中一共提到了四只与赫拉巴尔生活过的猫。第一只叫“艾当”,艾当是赫拉巴尔的母亲交给碧朴沙带回家的,因为宝儿爷(文中女主人公对丈夫即赫拉巴尔的昵称)太让人操心,而猫咪也许能让他老实些,因为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猫咪。果然,赫拉巴尔一见到艾当就特别喜欢它,“这个晚上他哪儿也没去,只是坐在那里看着小猫,抚摸它,伸给它一个手指头让它蹲在上面,将他挪到他的脸旁,说这样的小猫咪能消除忧愁和痛苦,说这种小猫咪很懂感情。”他即是赫拉巴尔,从中可见赫拉巴尔是一个很喜爱猫的人,见到艾当的第一眼,他就深深爱上了这只可爱的小猫。而艾当也是一只很惹人喜爱的小猫,每晚,艾当都会用它那粉红小嘴巴嘬着赫拉巴尔的指头,从艾当还是一只小猫到长成为一只大公猫,艾当从来没有在不躺在赫拉巴尔的身边嘬着他的指头的情况下睡着过。白天的时候,赫拉巴尔在阁楼里打字,艾当就会呆在他打字的地方,且很内行地看着打字机上的键盘,又满怀深情地看着他。每次赫拉巴尔快到家时,艾当都会欣喜若狂地忙着下楼迎接,来大门里喵呜叫上一声,等到赫拉巴尔打开门,艾当便急急忙忙跑过去,在他脚旁蹭来蹭去。可是,在一次家宴中,艾当被家中的烟雾熏得特别难受,便跑到屋外去,而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赫拉巴尔在发现艾当不见后,和妻子一起找了它整整一天,他走遍了各个地方,逢人便打听艾当,但却一无所获。后来,赫拉巴尔便哭了、生病了……在艾当丢了一年之后,赫拉巴尔才将属于艾当的猫食碟子收起来,埋在克斯科松树林下面的一座小坟墓里,还往里面撒了些花,填上土。
另外三只猫是流浪猫,它们在偶然下来到了赫拉巴尔位于克斯科的林中小屋,赫拉巴尔很欣喜,他认为这三只小猫是艾当派来的,因为他感觉有两只长得跟艾当一模一样,他拿了碟子倒上牛奶给小猫们。起初小猫们还有些怕生,后来熟悉了,小猫便将林中小屋当成了它们的家。三只小猫,两只为公仔猫,分别取名为艾当和查西尢斯,一只为小母猫,取名玛尼奇卡。这三只小猫就想一个小团体一样,领头的是老大艾当,老二是查西尢斯,最小的是玛尼奇卡,也是三只小猫中胆子最小的。三只小猫感情很好,它们清洗身子时,先是自己洗自己,然后互相洗,用舌头,舔得很认真,还眯缝着眼睛。很悲伤的是,后来老大艾当因为在林中小屋举行的一次庆祝活动吓得跑了出去,就再也没回来,查西尢斯和玛尼奇卡夜里跑出去,喵呜着到处寻找它、倾听,寻遍板棚、森林,但它们的领头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查西尢斯没有回家,三天后赫拉巴尔发现它被夹死在邻居装柴火的小板棚里。再后来,玛尼奇卡被穿花斑制服的警察当做野猫一枪打死了……
《林中小屋》主要描写了两个阶段,一是赫拉巴尔的第一本书《底层的珍珠》问世,获得人民群众的热捧,此后他再出的书一经销售就一抢而空,获得国家奖,大红大紫的阶段,二是他被禁出书,被迫害,被清洗的阶段。在第一个阶段,赫拉巴尔虽然出名了,有钱了,但依旧保持着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在第二个阶段,即使受到打压迫害,依旧坚持写作,以自己的方式对抗着恶势力。正是由于赫拉巴尔的坚韧精神,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