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影片通过讲述上野千鹤子老师在面临绝症的情况下,带领学生面对生死的故事。影片中充满了温暖和勇气,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坚韧。观影后,我深受启发,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一)
1.女性主义就是让弱者能够以弱者的姿态生存。
2.我们在女性学,社会性别(gender)研究中做了些什么呢?就是把女性迄今为止的经验用另一种语言再定义。如家务=无偿劳动。
3.能够转移给第三者的就是劳动。
4.东大的女生都得装得笨笨的,因为太聪明不可爱。那可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容易驾驭、容易操纵、容易控制。
5.所谓的看护,就是在漫长的历程中不断抑制权力滥用的过程。
6.所谓自助努力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话,真是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了。
7.不要祈祷,我成为了社会学者,社会学者仅仅考虑当世的问题,只考虑人活着的时候的事情,死了以后怎样都好。就是此生的事情要用此生解决好。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二)
只有幸福的看护者才会有幸福的看护,不幸的看护者会把自身的不快转移到(更)弱者身上。
我想,这句话很精准地诠释了什么叫“久病床前无孝子”。看护的本质是权力的高度不对等,妈妈-孩子;儿女-老人。被看护者是需要依附他人才能够活下去的,因此我们说是权力的高度不对等,于是看护变成了不断对抗“毁灭被看护者欲望”的这样一种经验。我觉得这个观点是社会学视角和心理学视角的高度融合,在精神分析中,经常会谈到母亲对孩子的恨意。社会往往高度理想化和美化母爱,认为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这当然有其正确性,母爱的无私,我从自身经验中便能够感受到,只是,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而绝对不仅仅有“无私的爱”这样单一片面,社会的理想化和美化实际上是为母亲套上了一副枷锁,为其他可能在养育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情感判了死刑。而生活在这样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母亲本人,在面对这些情感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无助,惊慌,自我厌恶,进而启动各种各样的防御来对抗这些“邪恶”的想法和感觉。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三)
我能够自负地说,是我们改变了社会,世界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有人给世界带来了改变,女性不用再端茶送水是谁的功劳?我告诉你们这些的目的是让你们知道,你们也有做出改变的能力,我们改变了世界,在我们之前的姐妹也改变了世界,所以你们一定也能改变些什么。
终有一天,年轻的人也会向你们发问,世界变成这样是谁的原因呢?到了那个时候,希望你们能够把一个不用对他们说抱歉的社会交到他们手中。
我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
可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容易驾驭,容易操控,容易控制,跟尊重沾不上边,被这样的男人选择开心吗?选择这样的女人快乐吗?
男性的迷题必须由男性解开,男性需要好好研究男性学,探讨男性的想法,男性什么时候会感情用事,什么时候会避孕,什么时候会进行不避孕的无责任性行为,这种时候男性究竟在想什么,愿意开诚布公的男性终于出现了。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四)
家庭主妇,女性的unpaid work至 paid work的转变。老师的童年至今这段时期,“女性”所受社会对待的变化。
昨天晚上看完,印象最深的是上野千鹤子老师所说的:我是现实主义者,所以只是干了自己能做到的事。老师少女时期离开教会,暗暗发誓不祈祷。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了一个人的旅途,这种内化而专注的状态是我想要的了。与此类似的还有海明威所说的:重要的是自己能写什么。大概是把我这种整天瞎想不落地的人给打醒了(笑)
看完还有不少感动的点-- 如果大家都把强忍的委屈给说出来,社会会变得更好的吧。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弱小,就这么相互扶持着活下去吧。顺便一提,来听课的森先生好像之前有骂过老师啊哈哈哈哈。老师和森先生的反应都好可爱,“因为时不时有森先生这样的人出现”。森先生在听课过程中一直在点头,学生里他虽然没问问题的镜头,但他的积极溢出了哈哈哈。
最后,再说一个我很喜欢的镜头,老师笑着说:研究,是很有意思的哦。有热爱的事,做着想完成的事,很羡慕也很喜欢老师。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五)
那可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容易驾驭,容易操纵,容易控制。
(温柔、可爱、体贴,这些都是利他性)
要说从哪里汲取能量的话,那就是“愤怒”吧。(成为女性主义者是源于私愤,如此愤怒却又如此温柔包容)
”能够不动杀心把孩子养大真是不容易啊“。或许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的看护,就是在漫长的历程中不断抑制权力滥用的过程。
“我想对佐久间女士说的是,每个人在自己的时间内能做的都很有限。必须得出自己的优先顺序。有了优先顺序之后就可以把精力分给重要的事情,暂时放下不重要的事。而且优先顺序总是会变的。变了也没关系,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某件事最重要,所以把能花的时间都放在上面。不重要的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想你面临的是这样的时期。”
另外上野千鹤子也提到了她在东京大学入学式里的致辞。“你们幸而身处优越的环境,拥有出众的能力,但这些不是用来让你们去贬损那些不受命运眷顾的人,请你们把自己的优势用来帮助他们。”“接着,不要逞强,承认自己的弱小,相互理解支持着走下去吧。”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六)
评价一种行为是不是劳动,第三者标准:能够转移给第三者的活动就是劳动。 东大的女生们装作蠢蠢的样子,说是不可爱的女孩子就没有人追?那可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容易驾驭、容易操纵、容易控制,跟尊重沾不上边。 从愤怒汲取能量 自助 公助 共助 1979年看护保险法颁布,女性的护理劳动从无偿劳动变成了有偿劳动 看护社会化 看护是什么?多个当事者之间,看护双方都满意 只有幸福的看护者才能带来幸福的看护劳动 不对称关系的根本走向是权力的滥用 权力者也不总是男性,女性在成为母亲的时候,也成为了具有绝对权力的权力者 所谓看护,就是在漫长历程中不断抑制权力滥用的过程 把困惑、忍耐的内容都表达出来,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事 社会发生的一切变化,和维持现状比起来总是有利有弊,女性和男性都会得到一些东西,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女性缺少的,是那种建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实现的自我效能感,缺少那些小小的成功体验,才会被无力感侵袭,想着算了、没办法等等 贵族义乌:身份地位高的人要负责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不要逞强,承认自己的弱小,相互理解支撑着 强者不可能永远是强者 女性主义,就是追求一个能够让弱者得到尊重的社会。得了阿兹海默症也能够被尊重的社会,得了新冠也不会被指责的社会,即使成为残障者也不会被杀害的社会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七)
在上野千鹤子备受关注的2019年东京大学演讲中有一句话常被人引用。
视频里上野老师也提到这个。
「你们有幸身处优越的环境,拥有出众的能力,但是这些不是用来让你们去贬损那些不受命运眷顾的人,请你们把自己的优势用来帮助他们。」
但是这句话紧接着下一句:
「接着,不要逞强,承认自己的弱小,相互理解支持着走下去吧」
上野老师所期望的社会是即使是弱者也能安心生活的社会。(即使是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老年人,残疾人都能在这样的社会中安心生活)
因为强者不可能永远都是强者。
男性过去是弱者,现在是强者,但是强者不可能永远都是强者。女性并不想变成男性,成为暴力权力的象征,不想成为施压者、掠夺者。这里上野老师的愿望就是构建弱者也能安心生存的社会,无论这个弱者是谁。
另外东大演讲视频里,女性作为弱者而生存也不能靠字面意思去理解:不是说女性弱的意思,而是说现今女性的地位处于弱势,是相对于现在的时代是男权社会而言,并非贬义。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八)
「我觉得相爱就是彼此重视,而被重视,就是被尊重,最基本的就是不要去选择不尊重自己的男性,男性也要去选择那些可以被尊重的女性。东大的女生们装作蠢蠢的样子,说是不可爱的女孩子就没有人追?那可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容易驾驭、容易操纵、容易控制,跟尊重沾不上边。被这样的男人选择开心吗?选择这样的女人快乐吗?」
「要说从哪里汲取能量的话,那就是“愤怒”了吧。」
「只有幸福的看护者才能带来幸福的看护劳动。」
「我能走到今天,因为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女性们缺少的,是那种建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实现的自我效能感,缺少那些小小的成功体验,才会被无力感侵袭,想着算了、没办法等等。不要贪心,只做那些能做到的事,把能做到的一件件做好。」
「每个人在自己的时间内能做的都很有限,必须得出自己的优先顺序,有了优先顺序之后就可以把精力分给重要的事情,暂时放下不重要的事,而且优先顺序总是会变的,变了也没关系。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某件事最重要,所以把能花的时间都放在上面。」
「创造一个弱者也能安心生存的社会,不就是我们的目的吗?我们希望的是,能够安心成为弱者的社会,生活无法自理之后,也能安心生活的社会。」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九)
#读后感 《最后一课 上野千鹤子》 “每个人都拥有改变的能力”--但是也不要过于自负,以为自己只要努力可以轻易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怀着谦卑的心去做好简单的事情--“女性缺少的是可以一个个实现的小目标”,“我成功是得益于我是一个人现实主义者”。
决定好优先次序是很重要的,次要的事情可以随心所欲一点。不要太贪心、不要太自负。曾经理科太太最红的时候关注过她,现在她做的很多视频都没有印象了。但是有一句印象非常深刻--“想好你能在生活和事业上各自分配好多少时间。在这个限度里面尽力了就不要去后悔。”不要想着每件事情都要做到一百分,要准备到一百分才开始行动。这句话对我影响蛮大的。因为我一直是一个不擅长multi task的人--每件事情无论我喜不喜欢我都投入大量时间“磨、耗”到最后一丝精力,甚至对这件事情缺乏了兴趣和爱也要坚持死磕。但是这句话告诉我学会“计算和规划”不完美才是尽可能最大化丰富自己人生经验、充实自己的方式。
“女性主义就是创造一个能够安心作为弱者活着的社会。”这是我心中的理想社会,每个人都能尽可能有尊严地活着,就够了。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十)
主妇是那些照料家庭却得不到尊重的感激的女性,她们不仅囿于性别分工,也被至于劳动的底层。
一份全职太太的劳动从无偿到有偿,依旧保持相对低薪的状态,因为照护工作原本是由女性承担的,不需要花费太多,是没有必要的开支。看护工作和照护保险一方面可以看做对家庭和职业女性的保护,但另一方面也是可转嫁给第三方的专业劳动。
这不仅仅是机械的供养,需要照顾者在其中花费时间精力和情绪,需要进行非暴力的实践,因为被照料者是弱者,而照顾者是强者。若女性本身作为弱者持续处于权力结构的低端,那么这种权力结构会转移向更弱的人,也就是老人和孩子。
照护工作本是维持社会劳动力生产、保持社会运转最为有效的工具,却被放在最低的最没有价值的工作序列当中,或许正是因为当前的强者无法预估到自己未来会变成弱者,从弱者到弱者的过程是人类的必经之路,教授的理想是努力去构造一个弱者可以安心生存的世界。
可以说从研究脉络而言,做到了从一而终,且有伟大的社会愿景,去给未来的人创造一个无需感到抱歉的社会。
把困惑、忍耐的内容都表达出来,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事情。
记录一个小的困惑:
一方面,当前存在养老机构房地产化、高端化的倾向,机构养老和社会照护在走向中产化,超出一般家庭能够承担的负担,另一方面却总在将老年人作为社会最末端,表达他们花钱不多,照顾老人成本不高。存在的张力大概是老年人原理上作为弱者享有安度晚年的权力,但却并不具备能力,人不再能安然地老去,而需要为自己年老准备太多,一系列的养老和投资服务的背后,老年群体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如何才能使老年人安度晚年。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十一)
#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
- 女性主义,就是追求一个能让弱者得到尊重的社会。
- 家务→无偿劳动。
- 妻子的看护活是不被回报、不被评价、不被感谢的工作。
- 妻子/儿媳的看护工作却长期被视为理所当然,这种被视为理所当然并且无法从中逃离的劳动,就叫做“强制劳动”。
- 只有幸福的看护者能实现幸福的看护劳动。因为不幸福的看护者必将他/她的不快转移到弱者身上,这些人就是被看护者和儿童们,其中一定会产生恶性影响。
- 看护双方具有压倒性的不对称关系,这种关系的根本走向就是权力的滥用,这种权力滥用不仅存在于上司和下属、教师和学生之间,权力者也不总是男性,女性在成为母亲的时候,也成为了具有绝对权力的权力者。所谓的看护,就是在漫长的历程中不断抑制权力滥用的过程。滥用权力的人能够从中获得快感、权力感,看护是长时间对抗这种欲望的经验。如果看护是一种学习非暴力的实践,把男性纳入到非暴力看护实践中,是女性的使命。
- 有改变的能力。
- 我能走到今天,因为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女性们缺少的,是那种建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实现的自我效能感,缺少那些小小的成功体验,正因为如此会被无力感侵袭,想着“算了“”没办法“”到头来“等等,不要贪心,只做那些能做到的事,把能做到的一件件做好。
- 社会学者只考虑当世的问题。此生的事情要用此生解决好,能解决的事情一定要用人的力量来解决。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十二)
在读完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这本书后,不禁思考,为什么上野老师说,女性主义就是能让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一开始以为弱者指的是女性,后来才发现不是的。这个弱者指的是所有在当下成为弱者的人,因为没有人永远都是强者。即使是男性,也是从弱者成长而来,终究也会老去变成弱者。上野老师追求的是这样一个弱者能够得到尊重和妥善照顾的社会,诚然充满了温暖和关怀,但也不禁在想,这样阐述女性主义,是否希望以这样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和策略,来跟大众表达立场。
女性在家庭中的劳动常常被认为是无偿的劳动,但其实劳动是有价值的,因为只要把家庭中的女性换成第三人,我们就必须支付第三人酬劳。所以我们必须肯定和捍卫女性在家务劳动(包括照顾小孩和老人)的价值。
另外看护和被看护两者,也是相互作用的。上野老师说,只有看护的人快乐了,被看护的人才会感到快乐和舒服,否则看护的人可能就会把自己的愤懑投射到被看护的人身上。这也是为什么母亲在照顾孩子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是没有这个孩子就好了。当一个人身上的愤怒、不甘积累到一定地步,就很有可能投射到被照顾者(弱者)的身上。
所以上野老师说的,女性主义是为了让弱者也能得到尊重,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有一个原因是,由于照顾弱者的常常是女性,如果要弱者得到尊重,那么照顾者也必须要得到尊重才行,这样双方的关系才是平等的?
最后有被这段话鼓舞到,【女性们缺少的,是那种建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去实现的自我效能感。正因为缺少那些小小的成功体验才会被无力感侵袭,想着“算了”“没办法”“从头再来”等等。不要贪心,只做那些能做到的事,把能做到的一件件做好就行。】
从每一件自己能做到的小事情做起,去改变,去行动。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十三)
「我们在女性学,社会性别(gender)研究中做了些什么工作呢?就是把女性迄今为止的经验用另一种语言再定义,其中,“家务”就被定义为“无偿劳动”」
「能够转移给第三者的活动就是劳动」
「我就在想,东大的女生们装作蠢蠢的样子,说是不可爱的女孩子就没有人追?那可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容易驾驭、容易操纵、容易控制,跟尊重沾不上边」
「这种被视作理所当然,并且无法从中逃离的劳动,就叫做“强制劳动”」
「那么,看护到底是什么呢?在谈到看护的时候,我经常用性来做比喻,性也必须要有两位当事者才能成立,从性这个比喻中可以看出,如果当事者只有一方得到了快乐,那就只是自我满足的行为,也就称不上是高质量的性了,以此类推,我确信高质量的看护活动必然发生在于多个当事者之间,必须让看护的双方都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只有幸福的看护者能实现幸福的看护劳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幸福的看护者必将她/他的不快转移到弱者身上,这些人就是被看护者和儿童们,其中一定会产生恶性影响」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的看护,就是在漫长的历程中不断抑制权力滥用的过程」
「女性主义,就是追求一个能够让弱者得到尊重的社会」
「强者不可能永远是强者」
「所谓女性学,就是女性为了女性研究女性的学问,男性的谜题必须由男性来解开,男性需要好好研究“男性学”探讨男性的想法,最近,所谓的男性气概学登上了学术舞台,男性什么时候会感情用事?男性什么时候会避孕?什么时候会进行不避孕的无责任性行为?这种时候男性又在想些什么?愿意开诚布公的男性终于出现了」
「“变得像男人一样”也就是成为“强者、支配者、压迫者、歧视者”,女人一点都不愿意变成这样」
「就算是你们(男性),从前也是弱者,终有一天还会成为弱者,自己也终有一天会成为弱者,既然如此,创造一个弱者也能安心生存的社会,不就是我们的目的吗?我们希望的,是能够安心成为弱者的社会,生活无法自理之后,也能安心过活的社会」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十四)
《为了活下去的思想》里面有。
女性理所当然成为主妇(現役主婦: 不被回报、评价和感谢的工作),就算就职也只是男性的辅助。
女性学:女性的一切都是研究对象。当事者研究。女性研究女性。
家务:无偿劳动。但家务也是劳动
强制劳动:forced labor 尽孝儿媳 没有报酬的劳动。
劳动:是指能够转移给第三者的行动。如果将无偿劳动算进去,女性的工作时间比男性更长。
丧偶式育儿
护理劳动:家务、育儿、护理老人
社会遇到灾难时通常会出现自助,公助,共助,其中提供共助的正是女性们。
看护如同性,只有双方都快乐满意,才是高质量的看护。“只有幸福的看护者才能带来幸福的看护劳动。”
看护劳动的价格低,因为女性一直都是免费劳动,所以人们不愿意花高价。
看护双方是不对等的关系。(如教师、上级、丈夫、母亲,都掌握相对权利。)因此,看护实际上不断抑制权力滥用的过程。而将男性纳入这种非暴力的看护中,是女性的使命。
优先顺序,建立小目标,实现自我效能感。
强者不可能永远都是强者
女性主义:弱者也能被尊重。创造弱者也能安心生存的社会。创造一个患上阿尔兹海默症(残疾症)也不会害怕的社会。
不要祈祷。
《上野千鹤子的最后一课》观后感(篇十五)
因为朋友聊起她,而且最近一本书《超越极限》在大陆比较火,所以顺道看了一下这部小纪录片。
她把女性在家庭的付出计算出来,把习以为常以为是合理的事情分析得挺透彻,女性在家里的地位应该值得尊重
我们都有做出改变的能力想要把不用说“变成这样我们很抱歉”的社会交给下一代
只做那些能做到的事情,把能做到的事情一件件做好
20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