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描写青少年叛逆与成长的经典之作。主人公霍尔顿在追求真实与纯粹的过程中,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最终选择逃避现实。小说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引发读者对生活与社会的反思。霍尔顿的内心矛盾与孤独令人动容。
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译林新版]读后感(一)
我用右拳尽力朝他挥去。 我这一拳没多有劲,因为之前我的右手受过伤,拳头不怎么握得紧。 十三岁时,因为一个我爱的人,我在车库里疯狂捶打窗玻璃,落下了右手上的后遗症。十六岁时的天空下,同样是为了爱的人,我再次用这只拳头不要命地挥出去。两次出手都是挥向冰冷的现实,但两次它也都得不到丝毫的改观,死去的弟弟无法复活,我害怕受到伤害的琴也不能被安慰。用拳头捶打。这是一个长不大的人面对冷酷世界的方式,只要无头无脑地使出所有气力就可以。激烈的行动,中含着他满腔的悲凉、无奈和心碎。 人生长河中的相似两处,在漫漫的空虚和黑暗里无声无息地呼应着。
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译林新版]读后感(二)
学校教育能给你带来什么。
你受这种教育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自己脑子的尺寸,以及什么对它合适,什么对它不合适。过了一个时期,你就会心里有数,知道像你这样尺寸的头脑应该具有什么类型的思想。主要是,这可以让你节省不少时间,免得你去瞎试一些对你不合适,不贴切的思想。你慢慢就会知道你自己的正确尺寸,恰如其分地把你的头脑武装起来。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Remember what should be remembered, and forget what should be forgotten.Alter what is changeable, and accept what is mutable.
而我却只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译林新版]读后感(三)
书读完了,读的时间有点长,不是特别懂,可会让人反思,我是不是也在假模假式地活着,霍尔顿内心极其矛盾,他的妹妹追问什么是他真正喜欢的,到底有没有真正喜欢的,他讨厌一切,我也想问自己。每天生活都好像很无聊,有我想要的生活,却不再付出本该有的努力,好像一切都很模糊,我知道时间过的很快,又是一年高考,明天,大二的我还是那么蠢,大学究竟什么也没给我,不是的,是我自己没去面对,还是很怕失败,很多情况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我没有尝试去改变,还是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还年轻,却已经老了?有时我也是虚伪的,我必须承认,我开始在意外表,以前我在乎的只有高考,以及被彻底压抑的情愫等,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可笑,而且我总是自卑,没有必要甚至就不说话,永远一个人。可是外表真那么重要吗,电影《喜欢你》里有句台词 “我为什么会被人甩啊,我是不是很丑啊 ——丑啊,但是不是特别美,也不是特别丑,就是一般丑啊” 书中很多对姑娘的介绍,首先就是漂亮还是丑陋,一个人漂不漂亮或许随着时间的溜走就不那么重要了,人或许最终会跳出色相,因为容颜终将老去,即使新的年轻的面孔会不断出现,然而这又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不得不说,杨绛先生年轻时的确。。。但是,钱钟书先生依然很爱她,这是很让人羡慕的爱情,没错这是爱情。额,扯远了。我想说霍尔顿到底是个非常简单的16岁的少年,尽管他抽烟,喝酒,谈性,他厌恶虚伪的成人世界,讨厌一切假模假式的人或事,他最想做的只是一片麦田的守望者,为了不让孩子们掉下悬崖,我觉得这是非常简单的梦想,每一个人心里或许都有过这样一片“麦田”,可是长大后,我们离开了,这是很让人悲伤的,可是又无可避免,成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两个字,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抛弃初心的理由,以前我也想做“麦田的守望者”可是我以前并没读过这本书,呵呵,现在读完了,我还是想要守着一片“麦田”,追赶灵魂。
看的出来他很爱他的妹妹。我并没有哥哥,不能理解,不知道说什么了,就到这吧,
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译林新版]读后感(四)
暑假回家,又在杂物房看到爸爸清理出的好几堆书。干完导师给的任务后便拿了这一本来看。
霍尔顿是小说的第一视角,小说讲了他被学校开除后、直到回家前的几天时间里,他在世间晃荡的所见所感。
在霍尔顿眼里,世人做的都是些庸俗的事情,就连寒暄交谈他也嗤之以鼻。人们的所做做说,都不过是为了某种目的,比如为了博得好感,比如为了满足虚荣之心。他看什么都觉可笑、虚伪、俗气,所以要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悬崖边上做一个旁观的人,静静地看着麦田里的人嬉闹,然后防止他们跌落下去。
也许在有些情景中,由于他的聪敏洞察,恰好早早将自己与这世间愚钝的一切划清界限,免于搅入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纷争中去。然而,我们也看到,在许多时刻,这种固执的超脱,只显得古怪和不合时宜,坏了气氛,也搞砸了正常的人生体验(虽然他并不稀罕,而且不屑一顾)。
愤世嫉俗的青少年总是对一切都抱有抵触态度,因而总是显出很超然的样子,似乎在这个年纪孤独清冷才比较酷。他们不喜欢世人热衷的一切事情,“ 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 ”反而是他们的座右铭。事实上,他们连入世阶段都没有做完,哪里能达到真正出世的境界。不知其然之下的超然,仅仅只能满足他们内心盲目的偏见而已。
因而,越早醒过来、越早对这个平凡的世界敞开心怀,就能越早认清一条正确的道路,越早开始成熟起来、“ 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因而安多里尼说,要经受住考验。不仅是“文森先生的考验”,也是这“可笑的”世界的考验。但归根结底,是我们内心假想力的考验:你所感受的,并不独特,许许多多前辈人也曾感受过;也并不为真理,踏过去了才能看到真和自由。
敢于打破内心的偏执,才能从人世中汲取到能量。
值得不值得,走过这完整的一程才知道,至少你得先进去。
蒙着眼的盖棺定论,总以为芸芸众生瞎了,实际上,差一点就瞎了自己的人生。
另外,年轻时候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心理,一定程度上是随生长发育过程而来的膨胀和自大的副产物,而自大是人绝对要克服的毛病。人前这么多世代,谁没经历过。永远敬畏,永远谦逊。
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译林新版]读后感(五)
如果我一开始就立下FLAG,拍着胸脯说这是一本全世界青少年的圣经!是不是显得太容易激动,会不会显得太草率?但是一想到这本书已经被全世界相当多的人奉为经典这样的事实,对于喊出这样口号的意气之举,便不会觉得是会丢脸的行为。
事实上,从来没有被一本书这样深深的折服,已经分辨不清楚到底自己是觉得作者写得太好,还是这个故事本身本身充满了吸引力和感染力,走进书中的世界,主人公就是作者,作者就是主人公,它的描写是如此的真实自然,完全再现了那段活生生的生活经历,到头来你会发现,试图找到作者和主人公的区别是徒劳的,也是无意义的。这绝不是因为作者是用第一人称来描写的,这样就太过肤浅了。
通过主人公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看出来他是一个问题少年——任性、懦弱、狭隘、神经质易冲动、看不惯周围的一切——虽然这样也显示了他的价值观——但也让他有走向反社会的危险,在这次被学校开除之前已经换了好几所学校了——幸亏自己的父母有经济实力来支撑他的任性。带着这样的性格,从故事开始到结束,短短几天的时间,他从一个问题少年渐渐地作到了自我放弃的边缘,鄙视周围一切的假把式成了他批判这个社会的一把刀子,他用刀子不断的割裂自己和周遭的联系,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尴尬境地,但社会不会因为他而改变动摇——所以只能他自己滚向社会的边缘,可恨可气又可怜。
最能打动人心的是真情实感,拯救我们走向罪恶深渊的唯有爱。主人公在自暴自弃离家出走的边缘,想到的是见一面自己的妹妹——人类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从来都在——我们受伤的心灵如果有个亲人来抚慰一下那该是多么温暖的感觉啊,最终也是深刻了解哥哥的妹妹用自己的方式——爱的方式——避免了哥哥的离家出走——这一走,他也许真的就滑进了命运深渊的无底洞——不断坠落,直到结束。
但是,稍加思考就能知道,看起来毛病很多和环境格格不入的主人公实际上是具有非常宝贵的性格特点。他看不惯穿睡衣的老师——这是他审美的体现;他在火车上对同学的妈妈撒谎——这是他善意谎言;他拒绝和上门的妓女发生关系——因为他内心还想保持纯洁;他几次对别人唠叨纽约中央公园那几只鸭子——他对美好的东西是珍惜和爱护的;他看不惯那么多的假把式——他是对的——他渴望真善美。拿掉粘在他性格表面的那些缺点,下面却是金光闪闪——值得我们每个人拥有和追求的崇高价值观。如此看来,这样一个少年走向极端——的当然是对社会的低调讽刺!
事实上,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想不了那么多的,作者真实自然流畅紧凑的写作手法让人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事实上这也是我读的最快的一本小说了——看了两遍——它的语言运用那么的真切真实真情真心——让我觉得作者本人也是极鄙视那些的假把式的东西的一个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译林新版]读后感(六)
文/吴情
在世界文学文学诸多作品中,青年形象长久以来被塑造为青春光鲜、积极进取的,只偶尔带有些许忧愁。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神的)英雄在青年时代即建功立业,声名显赫。歌德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维特,青春期爱情的种子萌发,为爱而生,最终也为爱而亡。然而,在二十世纪作家的笔下,青年的生活和形象却在安稳中生长出危机,在平和中隐藏着暗潮,这一方面,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可堪推为代表。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背景主要设置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纽约。主人公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因和同学打架,被迫离开学校,在纽约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了三天,最后生了一场大病,回家疗养。作品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借霍尔顿的眼睛,观察和分析五十年代的美国社会。那时,二战结束不久,国际上,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人自危,最终导致美国文化界、知识界万马齐喑。在这样的背景下,塞林格刻画出霍尔顿,这一不服从管教和约束的青年形象,无疑具有时代意义和思想内涵。
在“我”看来,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微不足道,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全都“假模假式”,在面具下跳舞,张扬恣肆而又心力交瘁。“我”,霍尔顿,尽管心怀理想,却也常玩世不恭,任性妄为,对周遭的人和事百般看不顺眼。有趣的是,在霍尔顿粗俗鄙夷的语言中,读者能够看到“正统叙述”背后的人为掩盖的真相:美国人不是个个道德高尚,志向高远;他们中,也有不少精神上的颓废派和趋时者。于霍尔顿而言,他丝毫不关心所谓的“美国梦”的实现,面对这个复杂丑陋的世界,除了保持个人内心的真纯善良,或许只能借助言语中的傲视和口头上的摒弃。
在纽约街头流浪的几天里,霍尔顿回忆起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守望”,无疑是东方哲学范畴内的理念:有所作为,但又无所期待;一种走向“道”本原的修行、修心、修性之路。尽管这一梦想或愿望被反复提及,但霍尔顿从未亲自实践(不知是因为缺乏实践的勇气,还是因为无法真正同现有世界告别),最后不了了之,同乏味的现实妥协。在霍尔顿这里,东方哲学饱含人文关怀,可能是医治西方精神荒原的良方,但遗憾的是,它始于想象,也终于想象。在个人的世界中,霍尔顿找到了精神的皈依:家庭和亲人之爱。他亲爱的哥哥D.B.一位有理想的青年,尽管去了纽约,“因此变得虚伪”;和他可爱的妹妹菲比,天真烂漫,活泼精灵,保存了最完美的人性。
就叙述语言来说,本书也大可称道。叙述者霍尔顿兼故事的主人公,污言秽语张口即来,脏话冷言不绝于耳;尽管最初被目为“猥亵”、“渎神”,但时间最终证明,这是反叛青年自我个性的伸张(这种反抗既微弱,又不乏力量;既无赖,又无奈)。(后)现代主义“反英雄”,但从某种程度上说,霍尔顿是自我的英雄。面对这个表面繁华、内底荒凉的世界,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人,除了口头上的声讨,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这个问题,霍尔顿以妥协回避开,但我们,却不得不继续他的思路想下去。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麦田里的守望者[经典译林新版]读后感(七)
二级考完了,可以花点时间和这本书告别一下了。读这本书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吧,然后做一些笔记又花了几天,刚过去的两个星期时间真是太紧了,这本书只能按片段读完,读完我来豆瓣看书评,第一次发现豆瓣里的书友也有相当一部分“不地道”,对这本书好多都是一种浅显的印象,评分也是凭感觉。
尽管作者的种种深刻我也无法深切体味,但忍受也享受过肆意的脏话,进入社会批判,然后目睹菲苾种种的天真可爱,感受了守望者眼中真正的美好,最后猛然发现主人公有着最起码在书中常人的眼里有着精神分裂的倾向甚至已是进行治疗的患者后,自我感觉应该算是读懂了。最后一点有助于把握作者的深意,让我瞬间转变了对这本书的看法,它确实是一部很屌的作品!觉得自己能看出这一点真的很难得,因为以前看过了电影《白日焰火》或《低俗小说》或《搏击俱乐部》(这几部电影是我感觉最难懂的文艺片,当然烂片和高智商人才能看懂的电影除外),还有《围城》后,我傻傻不知为什么外界对它们评价如此高,看过学院派们的分析里面的隐喻与内涵隐约懂得一点,自信心倍受打击,现在才感觉好一些。
读这本书前半部分,估计有人会看不下去了,除了滚滚而来的脏话,实在没有了其他什么别的印象了。像这段:
“真的。”他气的要命。他这次真生气了。“你干的事情的就没一样对头。”他看着我。“怪不得要把你的开除出去,”他说。“要你干的的没一样是好好照着干的。我说的是心里话。的一样也没有!”→_→
额,这里可以说是的脏话最密集的地方了,说实话读到这本书里随处可见的脏话,心里还是挺痛快的,简单粗暴,一个的直接表达最深切的感情,一段时间“的”成了整个宿舍的口头禅,真有一种淋漓的感觉。可惜很多人就停在了这里,但是作者的意旨远不止于此。
霍尔顿是那个时代没被社会同化的异类,在我们眼里他可能是一个叛逆青年的形象,但他却又比我们遇到叛逆还要叛逆甚至于到了极端,他对现实中的一切都首先报以冷眼,他最痛恨假模假式的伪君子。这里我实在臣服于作者入木三分的讽刺,他把主人公两天之内经历的各种假模假式虚伪做作的行为淋漓尽致贴切真实的刻画出来,然后借主人公的视角无尽的挖苦与嘲笑,就如这一段:“老欧尼就从他坐的板凳上转过身来,鞠了一个十分虚假十分谦卑的躬。像煞他不紧是个杰出的钢琴师,而且还是一个谦虚的要命的仁人君子。完全是假模假式……”,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虚伪的人来来往往,有的无法理解,而很多我发现我视野里的一些人真和书中伪君子形态一致来,这也是作者厉害的地方,时代和地域都不同,人们做作的方法却大同小异,唉!当然这也恰恰是霍尔顿和作者孤独与无奈的地方吧!
主人公可以推测是一个十七岁左右的高中生,因为痛恨周围的虚伪做作,对学习和人际都失去耐心。他蔑视周围大人的一切教导和行为,尽管有些地方在我看来是对的,但他总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于寄世于庸庸的众人,的真是,我有时候就特别赞同主人公的想法,那种矫揉造作让我反感厌恶。他怀念的是过往邻家的那个女孩,她真挚友好,下象棋总是将国王放到最后一排,她从不像其他女生一样说出一些违心虚做的话,摆出“一副很迷人的样子”。在他的心里人们只能与自己相爱的人发生性行为,否则那是卑鄙无耻假情假意的混蛋,所以在他听过可恶的舍友可能玷污了琴,他一时难以抑制感情,不顾身体伤害发疯似的打了过去,两天的游离生活就此开始。当然有时候他也非常无奈的学着世人去做一些自己都讨厌的事,这个过程他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行为标准。菲苾,这是个非常非常可爱的女孩,读有她的几章真是一种享受,她太活泼有趣了,比《E.T外星人》里的妹妹还要有趣,我都想有个妹妹了。霍尔顿非常喜欢他的这个妹妹,他不愿妹妹这样的孩子被大人的世界污染,于是那段最最经典的话就出来了,我特别特别喜欢这段,像诗一般惬意——“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万个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的想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这是作者对孩子极致的关爱与忧虑,同时这是对反抗成人世界的宣言!失去童心步入伪善可怖的成人世界,这是霍尔顿及其担忧的,他愿意只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着那些孩子的纯真烂漫,永不愿看到孩子落入成人世界的悬崖,把假模假式涂抹在天真的脸上。
至于作者为什么对当时社会厌恶如此,这自有其社会背景,及所谓二战后美国物质财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主流社会生活状态的盲目追逐,人们的仪表行为对开始趋同,精神世界的匮乏,就是“怯懦的五十年代”,那些稍有些开阔想法的人,也没有光辉的行动去反抗这个世界,他们就成了像霍尔顿这样的消极的反抗者。从霍尔顿的经历中也可发现一些端倪,空虚无聊的物质享受冲蚀了理想的价值内涵,人们不再关注精神上的高贵,只是让自己看上去体面!
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霍尔顿被送去做精神分析,并且第一段也指明他被送到一个地方修养一阵子,这些他的回忆是其口述由哥哥写下来的,只是很多人都没注意,包括大部分的豆瓣书友,我却觉得这点很重要,因为主人公霍尔顿在现实人的眼里是已经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的,原因也是可以分析一下的。首先就是他特别喜欢的弟弟艾里不幸去世,他痛恨无奈;然后他喜欢的女孩子怀疑被舍友玷污,他无法忍受,以致大打出手;再者有一个不是很熟的同学被逼自杀,而与其相关的人却未怎么受惩罚,世道的不公平同样让他痛恨;到了最后去老师家,在他睡着时,猛然醒来发现安多里尼先生正在摸他的额头,他像突然被什么击中一般,开始变得紧张恐惧狂躁,坚决要在夜晚离开老师家里,读这一段是特别奇怪的,老师是否如他想的那样是个变态不管,但却反映了霍尔顿以前亲身经历过或者目睹过性变态者的性侵事件,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心里阴影。综合上面提供的几件事情,霍尔顿对这个世界悲观绝望,不断的打击与精神压迫,使他情绪极不稳定,行为古怪,屡次说话大声且不自知,逃避现实。最后霍尔顿在雨中看着妹妹一圈一圈的转着,他还是无法逃避却仍不能融入这个社会,理想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悲观的分析他精神崩溃,住进了精神疗养院以接受治疗,成了畸形社会的牺牲品,作者真正深刻的批判与讨伐正是于此!仅是个人观点。
小说中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路历程,揭示了二战后美国青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其实还有很多有趣和值得铭记的细节,如艾里那副手套上的故事,如霍尔顿对修女的善良,如菲苾把自己的全部的零花钱拿出给哥哥,简直感动到哭。但是呢,这篇就当是技术型分析吧,不再感情上倾诉了。
最后几章就像有关童话的诗一样美,非常不舍得读完,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