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边界》探讨了知识的局限和无穷性。作者认为,知识的边界是存在的,但也可以被不断拓展和突破。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人们应该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拓展自己的视野。知识的边界并非终点,而是前进的动力。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一)
现在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天至少可以增加一本书的程度。从而完全进入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么多的书,和源源不断的可确定增加,我们该如何学习、阅读、进步呢?
请经常阅读图书的知友们回答这个问题。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二)
说实话, 思考它哪里说得不对, 比思考它哪里说对了, 带给我的更多.
任何一个现在在网络中生活的人, 难道都不会发现他发现的吗?
核心问题应该是:
1.网络是什么样的? 哪些特性导致了网络的优势?
2.网络为什么能有这些特性?为什么这些特性能导致网络的优势?(譬如为什么分布式就比科层式好,如果有优点,为什么科层式没有消失?)
3.我们如何应对它的缺点?(如何获得确定性和共识?)
本书花了大量篇幅谈论问题1, 然而在问题2,3上几乎毫无进展.
对于问题2,我认为不如去读关于复杂系统的书籍,或者一些对开源的分析.
问题3, 大概就是我们应当努力的了.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三)
在互联网的引领下,知识现在已经具有了社交性,流动且开放。温伯格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特点如何可以为我们所用。
——马克•贝尼奥夫(云计算之父,著有《云攻略》)
这本富有洞见的著作,奠定了温伯格作为数字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地位。如果你想要理解信息洪流涌动对于我们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么这本书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指南。
——丹尼尔•H.平克(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思想家之一,著有《驱动力》和《全新思维》)
《知识的边界》是温伯格的力作,他将无数微小的争论——信息过载、回声室效应、大众的智慧——整合成了如何在知识网络化时代生活和工作的一种洞见。
——克莱•舍基(互联网革命的伟大思考者,著有《人人时代》和《认知盈余》)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四)
猫大人,这本书,嗯,读了比较长时间......
话说当年不知道是什么缘故(2013年,有里面加着你的保育费收据为证)没能读下去...
然后,拆的时间又用掉了很久很久(原标题是0410,不知今夕是何年何月何日呢?)...
以至于一个汉堡+一对辣翅+一个蛋挞+大杯百事可乐之后,瞅瞅君再次鼓足勇气--开始!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五)
作者全篇反驳《浅薄》书中的观点:互联网让人变得更浅薄。 作者想说:互联网让人变得更智慧。但我认为两本书中想讨论的主体并不一样。浅薄中的“人”指的是个人。而本书中的“人”是人类。诚然,网络化的知识让人类的知识总量呈几何形式的爆发,精英们在互联网的便利中获益,但是在终端的普通大众却往往是被收割注意力的受害者。
作者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精英视角看世界。似乎一句“浅薄不是因为信息过载,而是因为过滤器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向了被各种广告瞄准,分分钟被榨干注意力的普通人民,仿佛在说:“你们不是信息过载,只是意志力不够!”。
不过话说回来,互联网和各种形式的知识载体确实相比传统的纸质书籍越来越有优势。如果好好的利用资源,整合各个渠道的信息,并且加强自己的过滤器,确实可以非常有效率的学习。能做到这一点的,可都是精英了。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六)
1988年,知名组织理论家罗素·艾可夫(Russell Ackoff)在其就任国际一般系统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General Systems Research)主席的发言中,勾勒了一个金字塔。此后可以说,几乎每个小时都有人在世界某处的某个白板上画下这个金字塔。这个三角形的最下层是数据,往上逐渐收窄的每一层,依次是信息、知识、理解和智慧。这幅图在视觉上很容易理解:世界上显然有太多的数据,却没有多少智慧。从简单的数字1和0开始,上升至它们代表了什么,它们意味着什么,它们有什么意义,它们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洞见,金字塔中的每一层,都从它下面的那一层汲取了价值。 我们是怎么去理解这个远远超出我们大脑处理能力的世界的呢?最基本的策略就是过滤、筛选,要不就是将复杂的事情降低到较为可以掌控的层面。 托夫勒指出,研究表明太多的信息能够损害我们思考的能力。当太多信息进入我们的“湿件”(wetware),就会超过我们的“信道容量”(channel capacity)——这也是信息科学中的一个术语。“头脑清楚”取决于是否能够避开信息超载。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七)
1.数据-信息-知识-理解-智慧
2.我们在生存中失掉的生活在哪里?我们在知识中失掉的智慧在哪里?我们在信息中失掉的知识在哪里?
3.网络的过滤体系是向前过滤,通过链接,让通过过滤的信息更容易查找。剩下的信息不会消失,只是更难发现
4.为知识建立网络,而非金字塔,互联网是那个承载知识的足够大的容器
5.不信任是很昂贵的缺陷
6.纸笔年代:知识检索:停止点系统,找到了即停止
7.由于网络的存在,我们很难针对某事达成一致,因为总能找到与之相悖的事实依据
8.并非所有多样性都是平等的。多样性群组优于专业化专家的条件:1.问题非常棘手,单个专家无法提供正确的解答;2.小组中每个人的专业需要与要解决的问题有关3.小组成员能对解决方案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4.小组必须足够大,其中的人员必须选自一个大范围的、且真正具备多样性的群体 5.大家拥有共同的目标
9.丰富的经验可能更有助于一个人敞开心胸去接纳意想不到的观点,也有助于增加一个人对更广泛群体的同情心
10.多样性的关键在于视角(分类方式、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探索方式(解决问题的技巧)的多样性
11.领导力正从领导本人的能力变为团队的能力(分布式决策)创建网络,涵盖相关人员,让他们自行决策,领导起的作用很小
12.当决策需要基于对地方性知识了解很多的时候,尤其是情况复杂多变,或者前路未明的时候,网络决策就表现得更加出色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八)
第一,一切知识和体验都只是主观的解释。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视角,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你想的可能和别人想的不一样。
第二,你对世界的解释会受到你所处社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 比如这里有棵树,在小孩看来,树是用来爬的;而在伐木工看来,树是一种木材。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文化、见识不同。
第三,没有一个视角优于其他视角。 你不能说这棵树就是木材,小孩说爬树就是错的。孩子的视角和伐木工的视角各有各的道理,这两个视角是平等的。
第四,视角决定了“语境”,每个解释都在某个语境之下。 我们要讨论问题,得先问语境是什么。比如要讨论全球变暖,如果你的语境是科学,你想知道全球变暖到底是不是人为造成的,那你就要用科学方法判断,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但如果采用另一种视角,语境是中国会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吃亏,那就不是科学方法的问题了,而是政治问题。比如有人说全球变暖说明我们必须交易碳排放权,那你就可以说“不行”,这么做中国太吃亏了。 而两个不同语境的人争论问题就没有意义。就好像夫妻吵架,一个算经济账一个算感情账,根本说不到一块去。 从维特根斯坦以来的这一派哲学家,有一个重要洞见,那就是人的语言其实是一种非常无效的沟通工具。有太多默认的东西是不明说的,所以你很难分辨对方说这句话用的是什么语境。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同一个语境之下,不同的解释有高低优劣之分。 比如考古挖掘出一个文物,我们想知道它的年代,那这就是一个有关客观事实的问题。在这个语境中,科学的解释就是最好的解释。你要是说:“不对,我昨晚做梦梦见它是宋朝的东西!”那你的解释就不如我的科学解释。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九)
信息超载是感官超载的延续。信息的感官是大脑。 “达尔文第一本关于藤壶的著作有370页,事实上只阐述了一个事实:藤壶是甲壳纲动物。要是你坐在瓦尔登湖畔思考这个世界,然后把要换洗的衣服带回家让母亲和妹妹洗(梭罗就是这么做的),那么这个事实就不可能被发现。达尔文发现这个事实,需要从英格兰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仔细检查有寄生虫的软体动物,取得多个物种的样本,进行7年严格的解剖,再加上一个能改变世界的物种起源理论。” 作者把事实的近代史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稀缺事实,以达尔文和蓝皮书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有限数据,是存在硬盘里的数据,不再稀缺。第三个阶段是网络阶段,事实之间相互链接。经典事实,数据事实,关联事实。 “我们正在经历关于事实的牛顿第二定律:在网络上,每一个事实都有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正所谓,没有不可反驳的道理。 聊天是在公共场合下思考。thinking in public 写连续的长篇博文,引导读者进行有价值的评论。这是一种以公共的方式进行的长形式的思考。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十)
本书主要讲了传统知识的特征,互联网出现后对知识的冲击和改造
阅读过程,一波三折,开头惊喜,阅读时一直想到的一个公司就是知乎,而中间举得例子很是啰嗦,结尾又有些惊喜。
传统知识的边界在于书本作为纸质材料的局限性,即便书中会有注释和引用文献,也鲜有人去阅读这部分材料,但是网上无处不在的超链接,降低了获取延伸知识的门槛,无线得拓展着知识的边界,让这一切都看起来无始无终
网络弱化了我们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支撑我们专注地获取知识、归纳推理、批判思考,想象以及沉思的关键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从A到B再循序渐进直到Z,因为书本就这么编排,而你也是顺序阅读下来的
而网络无处不在的超链接,完全打破了这种循序渐进,在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混乱
你依然阅读,只是筛选器变了
过去你的阅读是知识精英(作家和编辑)筛选后的书籍
现在你依然阅读,只是你的筛选器换成了朋友圈和微博关注的娱乐明星
内容提供者换成了段子手
看多了几十个字的段子,很难忍受上千字的长文,更别提上万字的书本
我之前尝试过用手机和ipad来阅读,但是效果很差,因为手机能做的事太多了,不时弹出的提醒让人根本无法安心阅读,网络对人造成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人变得缺乏耐心和专注
所以,kindle的缺点是只能看书,这恰恰是它最大的优点,给你专注,不被打扰的环境
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的存在,在便捷的同时,会损害你的记忆力
所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适当断网,
对网络和书籍,各取所需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十一)
作者画出一个正三角形,从边上等分,最底层是信息,中间是知识,顶层是智慧。信息是最容易获取的,其次才是知识,而能够拥有智慧是难得的事情。
这本书主要讲了互联网发展对于人们的获取知识,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发展和演化所带来的影响。当然其中用了大量的案例和分析来论证作者的一些观点,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好的影响。
作者形容互联网是留言和谣言的集合,而我们想要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且有益的信息就需要使用过滤的办法。
前半部分中提出互联网上可以有观点,不可以有事实,但是在本书结尾处作者却又强调互联网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
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它具有信息矛盾,多样性,还能分流。
同时互联网扩大了知识的边界,或者说互联网让知识没有了界限。通过计算机,通过网络,简简单单的数字化,任何一本书都可以被轻易地搜索到,而其储藏量更是没有一个图书馆可以与之比肩的。
专家越来越多,擅长与各个方面,他们一边做研究一边在分享进度和成果,打破了旧有的被证实后才能发表文献的模式。让各项研究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接触到的人越多,参与的人越多,反而越趋于完善。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这是我们很小就听说的道理,在本书中作者也一直在论证这一点,无论互联网给知识获取带来了多少便利,两者结合仍然也是有危机的,越是能追根溯源的知识越容易被推翻,打破人们的认知。
不过,总体而言,互联网发展的规律还是把知识引领向更加广阔可信的方向。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十二)
首先吐槽一下本书的局限:
1. 作为论据的历史和案例可略读或不读,不然很容易分散你的思路;
2. 后半部分很多在重复前文观点,当然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作者在强调并加深你的记忆。
以上两点也是本类畅销书的通病,如《黑天鹅》、《反脆弱》、《异类》和《引爆点》等,但不阻碍它们展示作者的才华。
作为一名从事专业服务业和市场研究的人士,在职业生涯中确实存在困惑:网络时代是否意味着以行业信息和知识为资源和竞争力的该行业走向瓶颈甚至衰落?从本书得到一些启发:
1. 知识和信息已不可能成为少部分人的秘密或私人财富,专业人士的价值不再占有知识,而在“过滤”。知识每个人都可以享有,但判断知识的价值和解读知识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而这种能力需要通过长期的行业实践、交流、思考才能得以积累。因此专业人员不会失业,但需要读得更多,更多地对比知识和实践,建立自己的信息来源网络,加强信息真伪的辨识能力,并更频繁地到各种公开场合和其他人交流你的观点,这样才能突出自己的核心价值;
2. 不要把你的知识和观点当作成果而看得太重,而要当作你达到成就的过程。网络时代你的观点会被置于公众的评论甚至非议中,这会为你赢得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和逻辑,以及表述自身观点的信心和能力的机会,你会在这样的反复磨练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因此当代再伟大的作品很难有以前书籍那样的影响力,但是专业人士在经历这样的磨练后所培养的专业性和对知识的把控能力却可以助其本身成为权威的载体。也就是说,知识和观点是泛滥的,但掌握和解读知识的人是稀缺的。不要把你的影响力寄托于任何证据或媒介,而要让自身成为影响力的来源。
3. 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任何观点都是有市场的,因此你不必担心论点是否主流或者是否原创,论点不是你的目的,论证才是。你可以借鉴别人的观点,因为这个时代该成本很低,但是你要把它们都融入自己的故事。如果你想进一步得到别人的关注,你可以有一个标新立异一点的论点,也可以有一套不同寻常的论证方式,但是你必须自圆其说,并且深入浅出,让再入门级的听着都能理解并被说服,这是专业人士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十三)
为了去旁听人大的海龙果读书会而读的一本书 不曾想原定于下周三即将见到刘海龙教授泡了汤——临时换成了另外一本《技术与社会生活》
总的来说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还是很清晰的——网络化的知识形式给未来带来的希望
没错 作者真的是乐观主义者 全书看来下虽然偶有一定的担忧抛出 但无论从行文还是倾向来看 温伯格是以happy and smile来写这本书的 有时候我甚至会想 老哥 是不是太乐观了 有点过了吧
但事实上 他的这些乐观都是有根据和解释得通的论据的
比如网络化的知识生产与扩散 通过知识以网络和放射状的形式达到泛在化 而非是以专家和专业共同体的内部生产为主 知识在一个个链接中去中心化 集聚更多参与者的智慧
比如他对网络化的知识存在方式和获取方式的思考 网状的传播结构和内容呈现渠道使得遍在化的知识成为可能
他指出数据、信息、内容、知识、智慧 这五个层次由左到右的抽象程度越来越高 也代表着参与者的获取成果的差异
而知识是一个很高程度的抽象物 以往只能通过教条化和以书籍中的线性长论证方式(从a推理到b,从b推理到c…一直推理到z)呈现和固化知识的流派 而网状的知识结构使得链接成为知识呈现的重要载体 这是革命性的 因为它在本质上将长论证的逻辑推论置于一地 不顾规则地将任何元信息以点状放射的方式投散出去 就像蒲公英 每个链接之内还有更多多元化的链接和内容
这就是所谓的前所未有的包容与坦率 网络化的组织形式和传播方式让知识与参与者更加多元 让权力得到二次分配 科学的进步再也不是一个人卧薪尝胆 而是要将自己视为网络中的一个点 所有的点之间都有可能产生联系
其实在看这本书的时候 我想起了媒介环境学派 特别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
作者也在书中写到了类似于忽视传播内容 而重视传播媒介的作用 比如他 认为真正起到作用的是这种网络化的结构和存在形式 而不是网络节点和传输的具体内容 这种形式就自然地带来包容 鼓励分歧 赞扬坦率 允许平常人以非专业化的方式创造专业人士都无法完成的创新产品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很像人类简史的写法 语言直白通俗 而也具有一定的理论 理解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大概六七个小时就能完成 虽然作者比较啰嗦 不过还算是值得一读吧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十四)
书的密度不太大,却也没有太疏松到让人大段跳读。(好吧我承认后半本跳读了好些,因为很多与前半本重复的内容)
作者从另一角度来看待知识,说到当金字塔形的结构不再是创造知识的好方式,当对知识做减法由于储存极易而不再兴盛时,面对这样的量级,我们历史上用过的办法已不再可行。此时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网络将取代金字塔成为创造知识的方式。
谈到知识,作者有几个观点我很认同:
1、书籍并不表达知识的本质。它们表达的,是那种书写在纸上、忽略思想的边界而分割成一页页、装订在一起、大规模印刷传播的知识的本质,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某种经济体制的限制之下发生的。
2、我们认为超链接让我们分心,但这也可视作一种新的学习知识的形式,因为它们即刻解答了一个困惑,并诱使我们沿着自己的兴趣继续探索。
3、如果书籍可告诉我们,知识是从a到z的漫长旅程,那么网络化的知识可能会告诉我们,世界并非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论证,而更便是一个无形的、相互交织的、不可掌控的大网。
4、在线世界的过滤器,去除的是点击次数。向前过滤,将过滤的结果推到最前面,而没通过过滤的东西,你也可以在后面找到它们。
但是,在知识过载的情况下,在网络信息量级大又真假难辨的情况下,如何获取知识?作者自第三章就讲“所有的章节都在讨论,在传统知识媒介的缺陷不断加强的时候,该如何获取知识。即使房间里最聪明的人就是房间本身,房间也无法神奇般地将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变得聪明“。但是,他并没有提出好的办法。
最后关于下一个达尔文的例子,讲到了可能是公开进行的工作,是由一个猜测开始的。然后就没有深入了,多次谈到的合作又出现,带来各类人对此猜想的质疑,而达尔文就不再是主体了。就算如此方式真带出了如进化论般的惊世结论,那必然也不是现在的结论形式,而谁又有时间一一去看过那么多的争论呢--作者也承认,它们中大部分是无意义的。
作者对于知识超载的理解很棒,但始终没有回答好最重要的问题:面对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接触量,我们如何获得所需的正确率稍高的知识?而只是用高量级来面对超载,忽略了就算这是好的应对之道,但对个人有限的时间与接触面来讲,只是一个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得到什么的最聪明的房间。
好像又回归到过滤,在作者的方法会将知识过载变得更加严重之后。
《知识的边界》读后感(篇十五)
核心的观点:知识网状化。从书中枚举的例子中理解所谓知识的网状化即知识的民主化,知识不再掌握在少数专家的手中,而是分布式储存在互联网上和线下的图书馆、人类大脑等网络节点中。
到底知识结构的变化对于我们人类知识的拓展和获取有什么影响?
1. 信息过载?同意作者的观点,信息过载一直存在。但提到过滤失效这个观点时,我们做了一个巨大的假设,我们在追求“更多更好”的信息,无论受迫于社会竞争还是内心安全感。过滤失效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为什么这么说?虽然知识是无边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主观上有意愿去追逐大量或者优质的信息。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对于井底之蛙来说,井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过滤工具,使其能够在井中自得其乐。
2.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甘于做井底之蛙,各种驱动力造成我们必须要使用过滤工具获取有效信息。这里我非常赞同罗胖一直呼吁的认知升级的概念。天下千变万化的过滤工具,社交圈亦或是各类算法,最底层的过滤网一定是一个人的认知。同样的知识、同样的人、甚至同样的算法出现在我们面前,不同的认知会得到不同的行动,从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认知升级意味我们在做出更好的知识筛选,也意味着我们基于已有知识做出更好的决定。
3.宽度会带来深度就如同量变会引起质变。这让我想到Deep Mind(阿法狗的创造团队)的成功就是基于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可以预见多学科的交叉会不断诞生新的研究领域,知识体系的进化已经成为人类进化的核心方向。
4.UGC和PGC。虽然的知识的网状化让我们不再完全依赖专家,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专家,知识的无垠致使社会分工仍旧是最佳的社会协同方式,UGC和PGC会同步存在。举个吃货关注的例子,下厨房APP一直都是一个UGC平台,不过最近上线的美食明星教学视频说明PGC和UGC的融合才是未来,看好那些能够让专家和用户有效交互进行创造的平台。
5.新的知识结构。温伯格所说的新的知识结构主要针对的是宏观的知识结构,对于个人而言我斗胆提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如果说原来的知识结构是知识金字塔——数据、信息、知识、技能和智慧,上一层是下一层的处理结果。那么对于现在知识无边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容易直接获得技能的学习步骤,我们越来越容易了解先哲和同时代牛人的智慧, 真正区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只取决于外延和内化的知识,一种同心圆结构。外延的知识是一个人所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过去到现在个人的差异往往来源于外延知识的差异,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个体的外延知识覆盖范围会越来越接近,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把芯片植入大脑连上网络,全体人类同步获取知识。所以真正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是需要内化的,是需要与个人的认知模型相合的,就像一个善良的人即使学会了欺骗的知识也会因为内心的道德拒绝欺骗别人。个人觉得内化知识很难,需要许多刻意操练,所以一向很敬佩那些执行合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