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萤火虫》的作文篇一
家乡的萤火虫凝聚汇成的光,若不是你。我们也许飘散低埋,也像路过森林一样。
——题记
小时候,当那湿润的清风将闷热的江南滋润,蝉鸣奏起了交响乐,苦乐苦乐的,我便知道诗里的六月中来了,亦知道随之飞舞的则是装饰着整个夜空的萤火虫,我憧憬着,那从小到大,追逐过的,映在我脸颊上的淡淡光亮。
那便是一个夜晚,天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黑的有些令人害怕。“一点,两点,三点···看啊,点点星火?此为何物?”我顺着她的手,望过去,光亮蓄势蔓延着,星星之火,则谓萤火?我们好像不知所措,于是开始在草丛这里奔跑着,追着萤火虫从桥头跑到桥尾,形成了一条朦胧的丝带。我们总是相信着无尽的黑夜终将会被着缠绵的萤火所点亮。同样对生活有所追求的萤火虫,算是同道中人吧。
车胤用萤火虫的光亮读书,我却用这点点星火驱逐孤独的心灵。曾记否。童年的我们在夏夜,在草丛,要么用蒲扇去扑,要么蹑手蹑脚的尾随,即使是深不可测的草丛,也抵挡不住我们的热情。记得那一年汶川大地震,还只有5岁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人手一个透明的玻璃瓶,扑满了一粒粒的萤火虫,每个人的手中都好像攥着一颗星星,我们围坐在大坪中央,围成一颗爱心,我们举起瓶子放在胸口,在这里似乎点燃了最亮的爱心。什么都不懂的我们,只能默默祈福,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然后我们都会站在小河边,互相大喊着自己的心愿。有祝汶川平安,有祝家人幸福,有祝萤火虫永远伴随着我们。然后我们一起打开瓶盖,不知道多少只萤火虫一同飞了出去,在我们身边环绕,可能是一种留恋吧。流萤远去,照亮了这片黑暗。
有人会说,这样的萤火虫不值得留恋,可这里对故乡的愁思才得以牵挂。越发成长的自己对于萤火虫则越发疏远,甚至未来是否会有人都不曾知道萤火的故事?我笑着,笑着,一种无奈,一种惆怅,我总想照这样发展下去,故乡的萤火虫则会成为永世的念想吧。我不去想,心中有了萤火映照我的故乡。
《家乡的萤火虫》的作文篇二
老家在乡下,六、七月间,刚收过稻子,田里还有些湿润,赤着脚踩上去,软软的,凉凉的,一股酥痒的感觉直麻到心间。一群小伙伴们总要相约去踩稻田,这是为捉萤火虫而在天黑前常做的事,只有这段时间才是我们从家里开溜的好机会,因为天黑后父母是不允许我们乱跑的。
萤火虫是天黑后才开始出来的,一只,两只,一闪一闪地徐徐地飞着,像是山路上夜归人的灯笼,或许山路不平,那灯笼便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稻田里热闹起来。不知哪一只小虫点亮了小伙伴的眼睛,慢慢地靠近,瞅准了目标,信手抄来,便逮住了。松动手指,一闪一闪的亮光从指缝里照射出来,带些或蓝或绿的光,如同宝石在夜里放光一般,捉到小虫的伙伴总会高高地举起手,骄傲地对着伙伴们,似乎他得到的确是几千年的玉石一样。
田地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捕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光荣,那一份乐趣。跑动的地方多了,所捉的虫子也就多了,于是有的人会掏出罐子,自然是以玻璃瓶的为上等,瓶口用线扎起,拿小棍挑着,便如一个灯笼,在久远的年代里行走。有的小伙伴扯开喉咙:“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时也会有人响应,拾起两节竹棍敲打几下,大家都笑了,也跟着乱喊。如果没有瓶子的,便用白天折好的纸“鸡笼”把萤火虫一个个放进去,拿到更黑处,看着灯笼忽明忽暗,得意着,快乐着,在黑暗与光明的互补中感受造化的伟大和神异,也在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童年的我因为身体胖,动作过于笨拙,所捕捉的萤火虫总是很少,但只有我能从隔壁的卫生所讨来玻璃罐,于是我出罐子,他们给我萤火虫,这样我也能够拥有一份骄傲。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个小小玻璃罐还促成了一段真挚的友谊。有一年萤火虫的季节我正好得了水痘,见不得风,但又无法忍受那萤火虫的诱惑,只是父母看得严,想跑也跑不掉。躺在床上总在想念着那可爱的精灵,闭着眼睛便有萤火虫到处飞舞。正在想着,忽然从窗外探出个头来,原来是小冤家“瘦猴”。见他扮着鬼脸,我心里便想:好啊,是来笑话我了吧!“瘦猴”总是能抓到很多的萤火虫,不过从不肯施舍我几只,于是我也从不肯给他玻璃罐,因而一直与我合不来。“这次他准是来笑话我的。”我心里想。不曾想他却从窗外扔进个东西来,“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母亲闻声跑进来,“瘦猴”一闪便跑开了。“怎么到处都是玻璃碎片呀?”母亲说道,“怪了,这么多的萤火虫哪来的!”我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只萤火虫正自在地飞着。原来“瘦猴”是给我送萤火虫来的,而那瓶子是一个好伙伴以我的名义送给他的。从此,我和“瘦猴”也成了好朋友。
家乡的夜是静谧的,心动的是小伙伴;家乡的夜是清纯的,萤火虫那晶莹剔透的光辉点缀了童年夜晚的记忆,一个个如宝石般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