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剧本设计学读后感锦集

剧本设计学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3 17:10:15
剧本设计学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6-23 17:10:15   小编:

《剧本设计学》是一本关于如何撰写高质量剧本的指南,本书分析了剧本的构成、情节发展、角色刻画等方面的技巧和要点,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这本书对于想要进入编剧行业或者对剧本创作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剧本设计学读后感第一篇

林黎胜是资深编剧,又是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剧作”课的教师,这本《剧本设计学》就整理自他多年来上课的讲义。

书名中的“剧本”指的是“电影剧本”,如想要学习舞台剧剧本写作或电视剧本写作的读者,可不必购买,但读一读,未尝得不到有益的借鉴。

和近年来引入国内的大部分剧作书相比,这本书内容更密集,干货更多,不像一些剧作书那样厚厚一本却全都是绕来绕去的车轱辘话,它更接近于教材。而且,林黎胜在书中选择的范例,都是中国观众熟悉的电影作品。对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书更接地气一些。

所以如果想要学习电影剧本写作,这本书我大力推荐。

但也正因为是由上课讲义整理而来的教材,难免就会沾上一些教师上课的通病:

学期初,精神饱满,花了十二分精力去备课,一心想要把这门课上生动、上有趣,每个字、每句话都很精彩;

学期中段,身心俱疲,撑不住了,偷偷磨磨洋工、照本宣科;

学期末,一想到马上要放假了,心花怒放,再考虑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便再次力求生动有趣,但状态无法完美恢复到学期初,于是时不时会显得啰嗦和尴尬。

总的来说,干活多,值得读,值得读的时候做一做笔记。

剧本设计学读后感第二篇

2012 - 2016年间,随着网络剧和网络大电影的蓬勃发展,国内影视行业进入了爆发期,随着大量资本涌入,从业者的薪资待遇也上了一个台阶。然而表面的繁荣却难以掩盖其中的弊病,影视行业变得远比过去混乱、浮躁:北京漫咖啡里,你会看到一群十几块咖啡钱都要咬咬牙才能支付的大忽悠在商量着如何攒几个亿的大项目。不少其他行业的公司都看中了影视行业的吸金能力,纷纷投身其中,希望捞一笔热钱,导致行业内出现了一大怪现象,即外行指导内行,一群从没学过剧作的人对编剧指手画脚。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没有人想去教导演怎么导戏,没有人想去教摄影怎么拍摄,没有人想去教剪辑怎么剪片,也没有人想去教演员怎么表演,但是有人都想去教编剧怎么写剧本……

编剧这个工种非常特殊,它表面上门槛非常低,只要是个智力正常,识字的人都可以对某个剧本提出自己的意见,谁还没个点子啊?然而,它的实际门槛非常高,必须具备一定的剧作知识以及创作经验才能对剧本提出正确的意见,否则就是瞎哔哔,帮倒忙。

于是,编剧在创作时,就会面临一个尴尬,谁都可以对剧本指手画脚,制片人或者导演提提意见也就算了,然而创作经验远不如编剧的小责编、小策划也能提意见,更有甚者摄影指导、剪辑师也能提意见,还有一些牌子较大的演员也能提意见,他们提意见的时候还会摆出一副:编剧,我们是在帮你完善剧本,你必须虚心接受,不接受就是固执己见……

最后,编剧“集思广益”把剧本写出来,大家一看:什么玩意儿!???完全没有get到我炫酷点子的精髓啊……众人就陷入一个疑惑:点子明明很炫酷,为什么写成剧本就乱七八糟!??一定是编剧不行,把编剧换掉吧,于是乎很多编剧做了万年背锅侠。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你的剧作知识太匮乏,点子虽然炫酷但并不适用于这个剧本。其实很多编剧也面临着这个问题,他们往往可以构思出某个优质的情节,然而写成剧本后却发现极为别扭,到处都是硬伤。

学习剧作知识非常重要,不仅是对于编剧,也对于其他工种的影视从业者(如果能忍住不瞎提意见可以不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本非常适合于新手入门的剧作指导书——《剧本设计学》。

该书的作者林黎胜老师毕业于厦门大学,在北京电影学院讲授电影理论与剧作,曾经编剧过《潜伏》、《天下无贼》等优秀作品,这本《剧本设计学》可谓是他多年创作经验的总结。

该书共7个章节,直接把电影剧本设计分成了七个部分:即故事、人物、结构、试点、时间、空间和类型。写电影剧本就像绘制建筑图纸一样,如何设计尤为重要。相比于很多剧作指导书走感性路线,《剧本设计学》则比较创新性地走了理性路线:电影编剧就像设计师,重要的不是灵感的写作,而是理性的设计。

系统性归纳分类:

《剧本设计学》是用理科生思维创作的指导书,它并没有像其他剧作指导书那样按照剧本的创作顺序来讲解,而是系统地归纳剧作知识点。

如该书情节部分的说明十分全面,结合《沉默的羔羊》、《低俗小说》、《末路狂花》等优秀作品,详细地介绍了电影情节发展的四种方式:

情节推进:教你如何用奇兵突出的方式,让情节推进合情合理但又出乎观众意料;

情节停滞:在关键处停滞并展开细致的叙述,让情节的张力更加饱满;

情节高潮:将情节推进到最高点,解决故事开头提出的问题;

反情节:加入貌似与主情节无关的细节或者事件,丰富事件的真实性。

又如书中关于如何塑造人物的手段一节,分为:人物的出场,规定情境,人物的冲突,人物的动作,人物的语言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而人物的出场又划分为夸张型、神秘性和性格性,人物的语言又细分为潜台词、书面语、口语和方言。涵盖可谓十分全面,看完后可以基本了解人物塑造的大部分手段。

再如该书将剧本结构分为线性剧本结构,即遵从时间发展顺序发展事件或人物性格;非线性剧本结构,即摆脱时间的束缚,突破线性结构,用不规则的方式讲故事;意识流结构,指用破碎的方式叙事,逻辑模糊化,完全是创作者自己的意识流世界。其中,非线性剧本结构则进一步细分为时空重组(谜题电影),板块式电影。而板块式电影又细分为:试点版块、多情节版块和“平行宇宙”版块。

本书堪称剧作领域的分类学,将剧作知识点进行层层地细分和归纳,涵盖十分全面,再结合实例来详细分析讲解,让人一目了然,非常方便新人编剧学习。

内容创新,角度独特:

《剧本设计学》在内容上另辟蹊径,将其他指导书中容易忽略或一笔带过的剧作知识进行详细分析:

Ø 视点:

视点就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角度,根据叙述者的不同,故事讲述的视角,展现的信息都会有巨大差异。该书以经典《罗生门》、《大象》和《心迷宫》为例分析,说明了视角对叙事的影响。

Ø 时间:

该书关于时间的章节,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剧本中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强调时势造“故事”;而第二部分则是分析故事时间(电影中故事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和叙事时间(电影本身时长)之间的关系,讲解两者之间如何实现平衡。

Ø 空间:

空间指的是电影剧本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书中说明了空间选择的重要性,很多故事一旦脱离了空间就根本不成立,只会觉得虚假。该书在这一章节教授了选择空间的技巧,并分析了空间对于人物和剧情推进的影响。

以上三点都是新人编剧在创作剧本过程中容易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细节,实实在在会影响剧本的质量。该书这部分内容恰恰可以弥补新人在学习剧作中的不足。

总之,《剧本设计学》内容非常全面,电影剧作中的基本知识点和需要着重注意的事项都进行了归纳总结,语言通俗易懂且简明扼要,非常适合编剧小白入门(也非常适合不懂剧作,却偏偏跃跃欲试想要给编剧提意见的各种影视从业者)。在认真学习过《剧本设计学》后,新人编剧基本能够对电影剧本创作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从而有效地规避一些硬伤,并可以把炫酷的点子转化为优秀的剧本。最重要的是,在该书基础上再去阅读其他剧作指导书,完全可以事半功倍,更好地理解电影剧作。

剧本设计学读后感第三篇

教剧本写作的导师通常可以分为两类: “理论派”和“实践派”。

前者如麦基,一部《故事》,旁征博引,集百家之长,将故事创作规律一网打尽,汇集成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令人咂舌。后者是各类一线从业编剧,他们常开设编剧写作班,面对面传授自己的第一手创作经验。

“理论派”导师讲述的内容客观、详实、全面。但有时候过于详实也并非都是好事,容易让初学者面对繁杂的理论望而却步,且不易尽快上手。他们会用详尽的理论和案例告诉你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却无法告诉你如何写出好故事。

鲜少听说哪位编剧自称是读了《故事》就学会创作的。学员看到书中各种名词术语,固然会肃然起敬,然而一到动手自己创作,依然会一头雾水。而且——说句过分的话——这类导师因为自己没有成名作品,学员对其理论的实用性是有几分怀疑的(既然你的理论这么丰富,为什么你自己写不出好作品?)当然,也不是说这类教材空有理论,没有实用价值。事实上,它们可以供有一定创作经验的创作者查漏补缺,并巩固自己的创作经验,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的创作方法。

“实践派”导师教授的方法简单易上手,实操性强。他们不喜欢讲什么创作理论——虽然有时难免也会涉及一点——但主要以实战为主。他们会教你怎么找素材,怎么写人物,怎么搭结构,像传授一门手艺一样,手把手教你如何从零开始写作。而且,在教授的过程中,他们会时而讲述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容易让学员产生共鸣。通过对这类课程的学习,你可以照猫画虎,很快写出一个比较类型化的作品。

但这类课程也有一个缺憾,那就是带有过多导师的个人色彩,某些经验对他们个人来说或许有用,但未必具有可复制性。再者,部分编剧是半路出家,靠着在片场摸爬滚打一路升上来,重实践而轻理论,也就是俗称的“野路子”。这在香港电影中表现尤甚。我曾见某位香港编剧在采访中扬言,电影不需要有主题,只要好看就行,这在“理论派”看来简直匪夷所思——没有主题,岂不是变成闹剧?

《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有气宗和剑宗之分,气宗重内力,剑宗重招式。气宗进阶慢,剑宗根基浅,各有利弊。讲的虽是武功,与文艺创作同理。“理论派”和“实践派”,正对应小说中的气宗和剑宗。那么,有没有一类教程,既有详实的理论作为基础,又具有实用价值呢?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剧本设计学》,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作者林黎胜老师既是资深编剧,又执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兼有学院派的丰富理论素养和“实践派”的第一手创作经验。这部教材自然也融二者所长于一体。

从书名来看,作者并不满足于仅仅创作出一部编剧教程,而是试图运用自己的理论和经验,构建出一门名叫“剧本设计学”的学科,即使不能因此断定作者有开宗立派的宏愿,至少也有这方面的趋向。

作者在前言部分开宗明义,对剧本创作进行了一场“祛魅”,认为电影剧本并不具有文学性,而是类似建筑设计图纸,“是一门技艺,一门可以学习的技艺”。因为剧本需要另一位创作者——也就是导演,来实施完成。如果说这段论断尚有理论派的特点,那么,接下来作者用一丝悲观的语调,称“编剧与导演永远成不了朋友”,则显然是他身为一线编剧的切身经验了。为此,作者提出的建议是“争取在编剧导演一体化下进行剧本设计”,拥有“把剧本文字转化成影像的想象力及执行力。”

正文部分分为七大章节,分别从故事、人物、结构、视点、时间、空间、类型七个维度,讲述如何“设计”剧本。作者认为,学习剧作理论,只需要读完这七章就可以了,读完每章需要一个小时,共计七个小时。为实现这个目的,作者通读了市面上常见的多本编剧理论著作,包括麦基、悉德菲尔德、琳达.西格等著名编剧导师的作品,并选取其精华部分以为己用。薄薄的一本书,其实囊括十余部剧本教程的精华。

以第一章“故事”为例,作者先是援引尤瓦尔.赫拉利、E.M.福斯特、约瑟夫.坎贝尔等小说家和学者的理论,简明扼要地梳理了故事的发展脉络,又从事件、情节、主题三个部分,对电影的剧本规律进行逐一分析。随后列举了《北京遇上西雅图》《泰坦尼克号》《沉默的羔羊》等国内读者都熟悉的电影来说明。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人物、结构、视点、时间、空间,这五大章节,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依然延续了同样的写作手法,先是摘取经典剧作教材的理论进行铺垫,随后讲述自己的个人创作经验和手法,并列举大家常见的经典电影作为案例。

作者援引剧本理论,并非是佐证这些理论的准确,而是用他人的理论来修饰自己的创作经验,使自己的经验有据可查,避免过于主观化、随意化。而且,作者会在其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新观点。

例如,在视点一章,作者讲述完了常规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外,另加了一种作为“思想态度”的视点,从思想层面上分析一系列经典作品,而非仅仅局限于外在结构。

乍看本书宣传语“七小时学会剧本创作”,很容易将其等同于市面上常见的那类速成教程,有刻意制造噱头之嫌。然而,细究之下,便会发现这句话的本意是破除学员对创作理论的迷思,避免学员花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用在理论的学习上。为防止读者误解其本意,作者在书中直呼,“如果七个小时搞不定剧作理论,我认为你可能永远也搞不定剧本写作应该遵从的习惯。”

七个小时的学习显然不可能让一个小白变成成熟的创作者,否则让那些掉光头发的编剧们情何以堪。但七个小时足以让读者掌握编剧的全部创作理论,至于能否成才,就要靠读者自己的修为了。

《笑傲江湖》中,有一种最高明的剑法叫《独孤九剑》,不受招式拘束,讲究随机应变。令狐冲只练了一个晚上,就打败了武功高出他一大截的田伯光。传他剑法的风清扬告诉他,学一个晚上不过是刚入门而已,要完全学会这套剑法,还需要时而演练,时常领悟。写作也是如此。

令狐冲没有整晚都用来学剑,也有休息吃饭睡觉的时间,如此算来,也不过学了七八个小时。如今,我们有了一本自己的《独孤九剑》,相信我们也可以用七个小时来学会它,并在实践中逐渐领悟它的真义。

作者:朱青,图片来自网络

戳 “这里” 即可进入后浪电影官方店了解选购。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