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莎士比亚》经典读后感有感

《莎士比亚》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6 09:45:26
《莎士比亚》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6-06 09:45:26   小编:

这篇文章介绍了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平和创作成就,探讨了他的作品对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影响。作者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力和文学价值,更是对人类智慧和情感的一次伟大探索。阅读这篇文章,让人对莎士比亚的创作和思想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莎士比亚》读后感(一)

目前为止,读了3章。觉得异常的困惑。不知道这样的书对我来说读了有什么意义。读起来完全没有意思。就是感觉像是不停的用历史上人对于莎士比亚的评价、看法的引用,以及对于莎士比亚戏剧内容的穿插。读到这里觉得异常的无趣。

直到刚才截图的时候,看到了英文原版的书名标题——Shakespeare: The Theatre of Our World。我们世界的戏剧,似乎直译要比“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要更合适些?

读第2、3章,就是感觉作者似乎是把莎士比亚和人的生活本身做了对比——把普通人和戏剧演员、生活和演戏、世界和剧场做了类比。

另外想记录的就是这本书和我读到的其他4本“里程碑”系列的《哈德良长城》、《巨石阵》、《光之城》和《活的中国园林》很不同,不再聚焦于某个想讲的地方(事件),而更像是,emm……,散文?

读到这里停下来了,不打算继续读了。最近似乎读书缺乏了耐心,对于读不进去的书,原来会强迫自己读完;现在则是不感兴趣就停下来了。

那就这样吧。

《莎士比亚》读后感(二)

“话语即力量”用来形容莎士比亚的作品再合适不过。英国诗人德莱登这样评价他:“莎士比亚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

莎士比亚的语言犹如一座由交叉重叠的习语和谚语构成的巴别塔,丰富了他那融悲剧、喜剧、历史剧、田园剧于一体的戏剧创作。莎翁早期作品集中在1590-1600年上演,当时伊丽莎白一世的中央主权尚属巩固,尤其是58年打败西班牙舰队后英国国势大振。这段时期作品风格都较为明朗、乐观。可见莎翁当时对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前途充满信心。 而中期作品时,正是英国农村圈地运动,各个阶层联盟瓦解,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恶化。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作者的创作风格变为阴郁悲愤,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这期间一系列作品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扭曲。《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等作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形象,他笔下的人物是罕见的人类样本。 而后期作品集中于在1608—1612年,当时,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作者的创作风格也表现为浪漫空幻。相比于历史正剧,《十四行诗》更为让人熟知。莎士比亚的戏剧并非可望不可即的珠玉,而是一种激励人们不断向前的动力。

直至如今,我们依旧热衷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何我们如此推崇戏剧?因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演技派,是用一生去扮演一个或几个角色的业余演员,社会就是我们的舞台,供我们施展与生俱来的表演天赋。

《莎士比亚》读后感(三)

之前在学习电影专业的时候偶尔会接触到一些关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因为也要涉及到一些表演方面的学习,无论是对戏剧还是电影,看莎士比亚都是一件有帮助的事情。如果说从来都没有看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直接去看那些剧本或者相关书籍的话难免会觉得一头雾水,所以就需要有人对其进行一个初步的解析,那么这本《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无疑是一个认识莎士比亚的好机会,对于那些早已对这些作品有过了解的人也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们要梳理一下莎士比亚对剧本创作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提到那些角色我想很多人都早已耳熟能详,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等,没错这些被无数次改编的故事角色都是出自莎士比亚之手,由此可见其对后来的人们造成了巨大影响。还有就是他对于几部经典悲喜剧的创作背后的故事,很多后人想要模仿都望尘莫及。如果想创作出这样震撼世界的作品,不去了解背后的真正意义是很难真正了解它的过人之处的。本书的作者是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彼得康拉德,在书中他带领读者从这些经典戏剧作品当中的世界观,进而探索到戏剧的起源,从作品中分析其语言精准的应用,当知道了这些规律和秘密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去感叹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这些作品给人们留下了多少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这些作品,能够完整的塑造出一个个角色的一生,仿佛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内心,灵魂总是有能够重合的地方,至于那些戏剧性的处理尽管非常的夸张甚至模糊,但这不就是跟读者和观众留下的作业,要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未来的经历当中不断摸索与寻找,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部舞台剧么。

有的时候我们看不懂原作可能跟翻译也有关系,如果开头看进去了,那么后来就停不下来了,选一个好的译本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好的作品,也能够给不同读者和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就比如说《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有的人就会同情他,读剧本和看剧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理解,因为剧本也是另一种解析,先后顺序也是会有影响的,没有好坏,都要看一下。这本书适合任何层面的人读,可以说全程阅读无障碍,如果之前没有看过莎士比亚的任何作品都不要紧,这本书会让你爱上并入门的。

《莎士比亚》读后感(四)

《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来自澳大利亚的彼得.康拉德,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在读本书前,源自于听了译林微信视频的推荐,特别深刻金庸的一句:如果有一天可以上太空,只能带一套书的话,那就是《莎士比亚全集》。受触动于大师的话语,买了译林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加入到2022的阅读计划之中,在读之前恰巧又遇见了这本《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机缘巧合,我大概短期内是不会翻开这本书的。因为一句话去买一套书,再去读一系列书,这或许就是影响力。

作为流传四百年来的莎翁作品,在数个世纪内,被一次次搬上舞台,也被无数人研究探讨过。万康拉德的这本书也的确是一本不错的探讨莎翁作品文集,只是书中的深度、覆盖面,大概不适合一位不怎么接触莎翁作品的读者。本书不拘泥于莎翁的某一本作品,挥洒自如的涵盖全部作品,虽然带有注释选用具体的某本书,但这样大的格局下,如果没有对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初步了解,给读者的印象除了云里雾里,大概还有无从下手的茫然。一个初读者,或许应该先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或者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有一定的阅读或者初步的认识之后,才会读起来不那么吃力。莎士比亚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不论是剧作还是诗歌,一代代的文人从中汲取养分,奠定自己在文学中的地位。

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这样的选题特别好,本书也如一论文一般,对莎士比亚作品里这两个主题开展全面的论述。说起莎士比亚,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李尔王等,这些人物似乎成为了莎翁作品的代名词。作者通过九个章节,来论述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不时的引用莎翁作品中的经典桥段进行对照,这样来突出主题,挖掘剧作品中的共同点,虽然过了四百年,但那些关于爱恨悲喜的词语,仍然是触动内心的经典。只能对书感叹,在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中,我所知之甚少,只能尽力在日常的闲暇时间,畅快自由的去阅读,享受获知的喜悦。

《莎士比亚》读后感(五)

封面醒目的四个大字“莎士比亚”,让我误认为这是一本莎翁的传记。因为坊间一直对莎士比亚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存疑,所以一看到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的八卦之心。

实际上本书的重点在副标题——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不得不说作者彼得·康拉德作为文学评论家、文化史学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对莎士比亚的作品研究简直是炉火纯青,每个作品、每句台词、每段评论,无一不是信手拈来,运用得恰如其分。

彼得·康拉德用优美流畅充满哲思的文笔,带领读者探索“莎士比亚现象”风靡全球的原因。很遗憾的是,我对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所知不多理解得也并不透彻,所以面对大师的旁征博引,很是自惭形秽。 但是也想起诗人T.S.艾略特对于如何阅读莎士比亚那个特别俏皮的建议:

“以莎士比亚那样重要,我们最好每过一段时间,就另换一种看法。老派的莎士比亚已过时了,代之以面目一新的形形色色的莎士比亚。谈到像莎士比亚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也许我们永远也谈不出真相来;既然我们永远也谈不出真相,那末 不如每过一段时间便从这样儿的假象换为那样儿的假象。”

这段话也足以证明莎士比亚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持久魅力,不同时代、不同立场和身份的读者,都不约而同地从他的作品中读取各自所需的内容。古今中外所有伟大作品也都经得起各种方式的阅读和阐释。

托尔斯泰就曾怒斥莎士比亚诗歌“低劣的作家”,他看不惯莎士比亚缺乏“道德威严”和“宗教觉悟”的态度;萧伯纳认为莎士比亚正是因为无法理解世俗的悲欢离合,也“看不到生命的意义”,所以才会把世界视作“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他指责莎士比亚戏剧是“动物本能”的竞技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则出于政治考虑对莎士比亚持保留态度,他担心莎士比亚太过于关注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且观众对他们的堕落幸灾乐祸会助长一种消极而毫无意义的“吃人的戏剧”;D.H.劳伦斯则在一首讽刺诗中批评:“莎士比亚的人物是多么无趣,多么渺小!”

古斯塔夫·福楼拜在读完莎士比亚之后,感觉自己变得更优秀、更睿智、更纯粹了;约翰逊指望文学起到提升道德的作用,号称莎士比亚戏剧能形成一个文明、借鉴的体系……

各位大家对莎士比亚的评价足可见他所蕴含的力量有多么的巨大。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正是莎士比亚的写照。而作者彼得·康拉德以其专业的角度,从莎翁戏剧的起源,总是探索人的本质的主题,不拘一格不受限制的创作模式,充满魅力令人拍案叫绝的语言,对其他小说家的影响和其他艺术领域的渗透,移植到世界各国后的改编以及不同演员对人物诠释出的新意,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为立体更为清晰的莎士比亚。

不过要想能够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最好还是要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有较为熟悉的了解,方才不辜负作者将莎士比亚为全人类留下的丰富遗产阐释得如此具有活力和诗意。

《莎士比亚》读后感(六)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莎士比亚

李翼。

莎士比亚自然是一位四百多年来,被反复书写与评论的人物,比如像《发条橙》小说的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就写过他的传记,更不用说那些反复排练,改编的戏剧,电影,甚至是“诬蔑”之作,比如《独立日》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所导的《匿名者》,把莎翁直接描绘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跳梁小丑。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彼得康拉德所写的《莎士比亚》,副标题是《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跟未读里程碑文库的其它著作一样,有着类似的装帧,分章与图文设计,比如那一个个顶天立地一整页的阿拉伯数字……

这本《莎士比亚》不是什么传记,是一本综述式的文字,力图从相对比较特别的角度来谈莎翁,不仅仅是作者本人对它的观感与领悟,还包括这数百年间很多的文豪对他的评价,甚至是某种文人相轻……

比如博尔赫斯认为莎士比亚是在“轻微的幻觉”中写作,爱尔兰诗人泰特认为《李尔王》是“一大堆散落在地,未经雕琢的珍珠”,而伏尔泰更不客气,他说莎士比亚戏剧就像“一堆粪便”,其中夹杂着“零星几颗珍珠”。这些珍珠中并不包括《哈姆雷特》,伏尔泰斥之为“残暴”之作,说它充斥着连“法国和意大利最下流的刁民”都看不下去的离奇情节……但不管怎么样,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而且艺术名人堂里的空间应该很大,容得下再多的大家,不需要为了一张准入证,而使出浑身解数,放下一切身段。

而在最后一章《万世流芳》中,作者提到了最近这些年来戏剧电影界对于莎翁作品的最新改编,比如伊森霍克当代版本的《哈姆莱特》,并配上了一幅男主人公出现在百视达店的剧照。还提到更早时,也就是1953年马龙白兰度在《裘力斯凯撒》中出演满头大汗,面色阴沉的安东尼,开创了一种更通俗,更贴近观众的莎士比亚戏剧表演形式。另外还有一位在2016年80高龄的格兰达杰克逊从政23年后重返舞台,在老维克剧院出演李尔王一角,给人留下极特别印象……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莎士比亚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展示十四行诗,才配上了这些部杰出的戏剧,这不仅是半调侃式的为了配一瓶醋,而包了一顿饺子,而更像是有一种说法,曹雪芹是为了展示诗才,才写了红楼梦,毕竟在东西方很长一段时间里,诗是相对高贵的,而戏剧与小说是轻贱的。但可能也是因为莎士比亚跟汤显祖是在同一年去世的,并且所写的题材至少都是广义的戏剧,于是这一西一东两位巨匠,更容易被牵扯到一处来,让人至少对于梦这个主题,有了更多的对比与遐想。

《莎士比亚》读后感(七)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自然是一位四百多年来,被反复书写与评论的人物,比如像《发条橙》小说的作者安东尼伯吉斯,就写过他的传记,更不用说那些反复排练,改编的戏剧,电影,甚至是“诬蔑”之作,比如《独立日》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所导的《匿名者》,把莎翁直接描绘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跳梁小丑。

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彼得康拉德所写的《莎士比亚》,副标题是《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跟未读里程碑文库的其它著作一样,有着类似的装帧,分章与图文设计,比如那一个个顶天立地一整页的阿拉伯数字……

这本《莎士比亚》不是什么传记,是一本综述式的文字,力图从相对比较特别的角度来谈莎翁,不仅仅是作者本人对它的观感与领悟,还包括这数百年间很多的文豪对他的评价,甚至是某种文人相轻……

比如博尔赫斯认为莎士比亚是在“轻微的幻觉”中写作,爱尔兰诗人泰特认为《李尔王》是“一大堆散落在地,未经雕琢的珍珠”,而伏尔泰更不客气,他说莎士比亚戏剧就像“一堆粪便”,其中夹杂着“零星几颗珍珠”。这些珍珠中并不包括《哈姆雷特》,伏尔泰斥之为“残暴”之作,说它充斥着连“法国和意大利最下流的刁民”都看不下去的离奇情节……

但不管怎么样,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而且艺术名人堂里的空间应该很大,容得下再多的大家,不需要为了一张准入证,而使出浑身解数,放下一切身段。

而在最后一章《万世流芳》中,作者提到了最近这些年来戏剧电影界对于莎翁作品的最新改编,比如伊森霍克当代版本的《哈姆莱特》,并配上了一幅男主人公出现在百视达店的剧照。

还提到更早时,也就是1953年马龙白兰度在《裘力斯凯撒》中出演满头大汗,面色阴沉的安东尼,开创了一种更通俗,更贴近观众的莎士比亚戏剧表演形式。另外还有一位在2016年80高龄的格兰达杰克逊从政23年后重返舞台,在老维克剧院出演李尔王一角,给人留下极特别印象……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莎士比亚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展示十四行诗,才配上了这些部杰出的戏剧,这不仅是半调侃式的为了配一瓶醋,而包了一顿饺子,而更像是有一种说法,曹雪芹是为了展示诗才,才写了红楼梦,毕竟在东西方很长一段时间里,诗是相对高贵的,而戏剧与小说是轻贱的。

但可能也是因为莎士比亚跟汤显祖是在同一年去世的,并且所写的题材至少都是广义的戏剧,于是这一西一东两位巨匠,更容易被牵扯到一处来,让人至少对于梦这个主题,有了更多的对比与遐想。

《莎士比亚》读后感(八)

提及莎士比亚,即便不是文学爱好者,也会对其和其作品有所耳闻。就算说不上来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但至少都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存在。

作为文学爱好者,莎士比亚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伟大作家,尽管目前还没有读遍莎翁的所有作品,但只要是和莎翁相关的书籍,我都想要阅读和收藏。未读家里程碑文库系列新出的这本《莎士比亚: 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 》,我自是不会错过。

在真正打开书本之前 ,我以为这是一本他人为莎士比亚撰写的传记,然而阅读之后才发现它并不是一本传记,而是一本研究莎士比亚作品为何经久不衰、探讨莎士比亚对世界文坛乃至整个艺术世界影响力的学术性作品。

本书的作者彼得·康拉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莎士比亚,可谓是“最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人了。在这本书里,他带领我们一同探索了“莎士比亚现象”风靡全球的原因——从他戏剧中的世界观,到他戏剧最初的起源,再到令人拍案叫绝的语言,深入挖掘莎士比亚为全人人留下的丰富遗产。

以往在阅读莎士比亚作品的时候,总是能感觉到有两股对立的力量在拉扯,但又说不清楚这两者究竟是什么。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古典戏剧用面具固定人物的表情,以此划分人物类型。每张面具都咧着嘴,不是耷拉着嘴角,就是露出空洞的笑容。莎士比亚则为同一个人物注入悲、喜两种特质。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具“二脸神”特色的情节都由目击者转述,我们对于这些转述的反应,能验证我们入戏的程度。而且这些戏剧还提醒我们,观众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想戴的面具。

暴露与隐藏,是两种对立的戏剧规则。莎士比亚人物在二者的撕扯下,带着疑惑或痛苦寻求理解。莎士比亚无视古典戏剧的束缚,他塑造的人物中也不乏嘲弄书面权威和规范言语的角色。而要论自由的创作——那种结构多变、兼具悲喜、不遗余力去反映人生中种种矛盾的创作,他就是唯一的大家。

莎士比亚戏剧的成功,不仅仅因为他所塑造的人物,安排的情节,还因为他独特的语言。莎士比亚是语言的缔造者,而不是单纯的使用者。比起死板的书面语,莎士比亚更偏爱生动的口头表达,他打破了语言的枷锁,让它们愉快地变成了“危险的家伙”。莎士比亚“无所不在的创造力”通过他的语言迸发出勃勃生机,让死亡和灾难都变得更加生动,莎士比亚的语言能为它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增光添彩。

尽管古往今来,世界文坛上有不少名家对莎士比亚有过“文人相轻”式的负面评价,大多数人对于莎士比亚的评价还是相当正面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学创作者、戏剧创作者乃至艺术工作者。对于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而言,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是值得一读再读、一品再品的传世佳作。而本书,既可以作为进入莎士比亚悲喜世界的敲门砖,又可以作为遨游莎士比亚悲喜世界的导览图,无论何时、出于何种目的阅读此书,都能从中收获许多意外的惊喜。

我们与莎士比亚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

《莎士比亚》读后感(九)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非常愉快,作者对莎士比亚有着透彻的了解。无论是锃亮的金属,还是坚固的堡垒,都敌不过时间的啃咬和磨蚀。就算是爱,也无法抵御时间摧枯拉朽的力量。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却总能带给我们交换身份的乐趣,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进入的乐园,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在人生这场漫长的舞台剧中,我们很可能每个角色都要扮演。而我们一生中所有的际遇,早已被剧中的某个角色预言,他们的话语是那么有力、动人、凝练,这会让人觉得,仿佛我们每个人都出自莎士比亚之手。

但作为观众的我们对莎士比亚本人却知之甚少,或许他终究是不可捉摸的。如果人有一千张面孔,就等于没有面孔。他始终躲在演员背后,笔尖无声地流泻出另一个“我”要说的台词,我们本不应该期待从剧作中窥见剧作家本人的情感世界。

后来的作家对莎士比亚有着差距很大的评论。就如亨利·詹姆斯坚决不承认“来自斯特拉特福的家伙”就是“神圣的威廉”,他怀疑莎士比亚或许是“这个过于宽容的世界有史以来最大、最成功的一场骗局”;歌德却在一场演说中向莎士比亚致敬,把他比作希腊神话的神祗,而不是希伯来神话中的上帝。歌德说莎士比亚就像普罗米修斯,用黏土塑造人偶再向他们吹气,赋予他们生命和语言。

远在俄国的托尔斯泰晚年怒斥莎士比亚,说他是个“低劣的作家”,也认为哈姆莱特“毫无个性可言”。与托尔斯泰的愤怒不同,萧伯纳对莎士比亚的态度更多的是不敬。萧伯纳认为,莎士比亚正是因为无法理解世俗的悲欢离合,也“看不到生命的意义”,所以才会把世界视作“全是些傻瓜的广大舞台”。他指责莎士比亚身上有英国人的通病:势利、重商、公然反智。相比之下,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对莎士比亚持保留态度,或许是出自政治的考虑。他担心莎士比亚太过关注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人们对他们的堕落幸灾乐祸,会助长一种消极而毫无意义的“吃人的戏剧”,这是一种来自社会主义者的顾虑。

莎士比亚戏剧反复讲述君王的忧虑,离别的甜蜜与忧伤,时势与命运,人生之网和其上错综的错综的纱线,还有舞台与人生何其相似。就像塞缪尔·约翰逊说的,充满“实用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这些朴实的道理往往不言自明,说话者会像奥本尼在《李尔王》结尾评价的那样,感觉这些话都是“必须说的”。

但博尔赫斯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决心穿透那层让维克多·雨果神往、给马修·阿诺德慰藉、令爱德华·邦德警觉的神秘表象,跟随莎士比亚走进死后的未知世界,让他为自己的缺陷——也就是他伟大戏剧天才的另一面——祈求上帝的原谅,“我也有许多张面孔。就像你用幻想写作,这世界也是我幻想的产物。我的莎士比亚,你也是我幻想中的形象。你就像我一样:既是所有人,又谁都不是。”

莎士比亚塑造了许多难以捉摸的人物,他们个性多变、可塑性强,改变名字、阶层和性别就像换衣服一样轻松,人生等同于一场表演,而戏剧的存在,就是为了挑起人生的疑问,然后让观众自行寻找答案,于是剧院成了人审视自身的地方。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审视的对象是那些无可挽回的决定。

莎士比亚笔下那些最出色的人物往往沉迷于对自己复杂个性的思考:哈姆莱特责怪自己在懒惰中走向遗忘;福斯塔夫本质上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他们在悲剧中模拟审判,又在喜剧中玩起爱情游戏。

莎士比亚对着自然举起了镜子,但我们能相信镜中的影像吗?又或者,我们真能在镜中认出自己装模作样的脸吗?悲喜剧交替的舞台,正是我们人生的真相。

《莎士比亚》读后感(十)

莎士比亚是著名的英国剧作家,但他的作品却流传到世界各地,在各国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他的母国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必读必学的。在中国的课文中,也会有莎士比亚作品的节选。《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等悲喜剧注定了莎士比亚的影响力。他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也构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那些生与死的天涯之隔,那些绝望而惨烈的复仇。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人生,莎士比亚将他们展现在我们面前。莎士比亚戏剧流传下来已经几百年,至今依旧的演出依旧很受欢迎,影视剧大家也都看过不少,但莎士比亚戏剧应该依旧是最好的作品。舞台剧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感染力是有目共睹的,莎士比亚戏剧完美的诠释了这个意义。《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为我们讲述莎士比亚的一生和他戏剧的舞台。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个作品是完美的。即使大多数英国人对莎士比亚戏剧有着浓烈的热爱,依旧是有人是不喜欢的。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便是不同人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态度。爱与不爱是个人的权利,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不同人的态度,没有对错,有的是不同人的思维模式,不同人的兴趣爱好而已。这本书是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精读,也是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的欣赏,我们或许看过很多不同版莎士比亚作品,电视剧,电影,舞台剧,小说等等,或多或少对故事都有着一定的印象,或许是其中的某一个情节,或许是主人公们的对话。每一幕都充满着戏剧性的冲突,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死亡是人的宿命,但悲剧不是。”我们聊起莎翁的剧经常说悲喜剧,但更多被人们记住的则是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但“事与愿违、阴错阳差”时有发生。读莎翁的作品,你会看到人性的本质,故事中的所有人都是演技派,他们是人类一个又一个样本,你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莎翁的作品描述的是现实社会,是“人生的舆图”,具备了壮美与恶俗的特质。每一个故事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走进莎翁的戏剧,会看到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风靡世界百年的戏剧到底为何会拥有这样的魅力呢,这本书会带给你答案。

《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带你走进莎翁戏剧世界,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设定,拍案叫绝的语言文字,经久不衰的重复演出,莎翁戏剧依旧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本书带你欣赏莎翁戏剧的美。

《莎士比亚》读后感(十一)

莎士比亚并不长的一生中共创作了37部剧作,部部掷地有声、享誉世界。就算你没有完整阅读过一本莎翁的书,那么《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你也应该听过吧?

这本《莎士比亚》是很不错的一本书,不是人物传记,而是一本从多个角度分析莎士比亚作品集的一部书。我看的莎翁的书不多,但是映像都很深刻,就算过了很多年,读了这本书被种草了更多的莎翁的书,收获满满!

Love Story

9.1

Taylor Swift / 2009

这本书从莎翁作品开始分析,为什么莎士比亚的作品那么经典?人们为什么喜欢悲剧?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有什么相同之处?等等这些,都在像我们展现莎士比亚的作品特色。

“莎士比亚戏剧舞台是交换身份的乐园。看着他笔下的人物袒露或掩饰自我、扮演或互换角色,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人生其实就像一场表演练习。”我很喜欢这本书里的这句话,社会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丰富的剧本,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想成为的角色,不过在人生这场漫长的舞台剧中,我们很可能每个角色都要扮演,要么挨个儿演一遍,要么一人分饰多角。

读到上面这段,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是莎士比亚的人物了,好像九百年前他就已经看穿了我们一样。这本书从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性格开始分析,从李尔王,到麦克白,到罗密欧,到莱昂提斯等等,他们每个人好像都有我们的影子,不对,应该说,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或许莎士比亚也没有想过,多年后,他的作品会那么大的影响力,尽管他曾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预言“只要人眼能看,人口能呼吸,我诗必长存,使你万世流芳。”

这本书分类为人文|社科|历史,作者的角度也是但从作品分析,跨越作品中的人物,感觉有些凌乱,但不缺美感,让人感觉莎士比亚书中的角色都是认识的,就像罗密欧认识哈姆雷特一样。

我们可以用 “一个人对着手中的骷髅开玩笑” 这象征性的一幕,来概括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确实,莎士比亚的所以作品都给人意想不到的结局,但是细想又情理之中。

为什么莎士比亚的作品那么经典?我想是因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人物的形象、心理活动把握都很细腻,让我们从作品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

《莎士比亚》读后感(十二)

熟悉英文世界的,没有不知道莎士比亚的。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莎翁”,对他所创作的剧作和诗作推崇膜拜,甚至百年后也不认为有谁能与他比肩。你要把英语文学的王冠给他,也不为过。他的作品的销量可以与《圣经》媲美,几百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在读着他写的书,惊叹于他所刻画的深刻人性,多姿多彩的人物,跌宕的剧情,隽永的诗句……无不让人们为之倾倒。

然而如果只看莎士比亚的画像,你是会有些失望的。从这张平淡的脸上你看不出深刻隽永的智慧,所以扉页本.琼森的小诗提示我们不看相貌,只看作品。

其他文学大家对莎士比亚的评价却没有那么统一,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最崇拜他的人认为他是“巨人族”里“最高大、最强壮、最优雅,、美丽的一位”;维克多.雨果说莎士比亚的头脑就像原始的森林,汹涌的大海”,像一只秃鹰,时而极速俯冲,时而直上云霄;歌德说莎士比亚就像普罗米修斯,用黏土塑造人偶,吹气赋予他们生命和语言。另一些人却抱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托尔斯泰说莎士比亚是个低劣的作家,他反感李尔的胡言乱语和剧里的插科打诨,一语双关,认为哈姆雷特毫无个性,他看不惯莎士比亚缺乏道德威严和宗教觉悟的态度。萧伯纳更是认为莎士比亚无法理解世俗的悲欢离合,也看不到生命的意义,所以把世界看作全是些傻瓜的舞台。托尔斯泰是愤怒,萧伯纳对莎士比亚的态度更多的是不敬,他指责莎士比亚势利、重商、公然反智,他的戏剧是动物本能的竞技场。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怒斥可以心平气和的反驳,比如针对哈姆雷特毫无个性的评价,他认为哈姆雷特就像我们每个普通人,本身就是自我矛盾的,针对他说莎剧缺乏道德感,但当时整个时代趋势就是揭开神学的面纱,打破一切围绕宗教,把关注点投注到普通人身上,写小人物的故事,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这一切就是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的“人文主义”,体现人本思想,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这其实是一种进步。

但对萧伯纳的这些话,作者认为他的批评大言不惭,且所有批评之后是一颗恬不知耻的好胜心,想胜过莎士比亚。萧伯纳甚至改写了莎士比亚的部分戏剧,把那些不听话的人物重新改写。在《凯撒与克里奥佩特拉》中,他把安东尼本人以及他与女王度过的旖旎夜晚都抹去了,着重刻画哲人王式的征服者与娇俏的年轻女王之间的纯洁爱情,且女王被哲人影响的出口成章,不苟言笑,满腹经纶。这可以看出萧伯纳与莎翁的创作态度,但不能说孰胜孰劣,各有自己的特色。

里程碑文库第三辑(6本)

雨果、歌德、托尔斯泰、萧伯纳,他们与莎士比亚一样都是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流传到了近代,文名也流传到了今天。看到名人之间互相褒贬,作为一个人微言轻的晚辈,其实是挺想笑的,也挺喜闻乐见。我个人还蛮喜欢看他们互相评价的。若要说到评价前辈最毒舌的,那恐怕还要数毛姆了。他的小说我不置可否,但他的随笔确实精彩,尤其那本他个人选出的十部最伟大的小说里,他对那些记录在文学史上的前辈犀利的评价,他可一点没顾忌这些人是写出他最爱的十本书的作家。不过也正因为他敢说,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他的心里话,阅读过程中也有更多的惊喜和忍俊不禁。

莎士比亚的书只完整读过《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学过选段,其实读的很少,但看了这本书之后,非常想去通读一下莎翁的剧作,想看看何以让这么多人痴迷,推崇,又让另一些人抨击。

《莎士比亚》读后感(十三)

我其实没太读过莎士比亚的戏剧,但是看完未读的《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之后,我产生了要去看完所有的冲动!因为我也真的好奇莎士比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们眼中莎士比亚究竟是怎样的?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奥兰多》中。奥兰多看见了莎士比亚却无动于衷,因为他没认出来这就是他最崇拜的英雄,这次无果的偶遇给莎士比亚的传记作者们提了个醒:怎样才能避免被一位思想如此深邃、外表却如此平凡的传主迷惑呢?简而言之,人们眼中莎士比亚究竟是怎样的?

欧内斯特·道登尝试用莎士比亚的作品剖析莎士比亚,但却是错误的,毕竟,莎士比亚笔下畸人虽多,莎士比亚却并不发疯;本·琼森和歌德对莎士比亚是“莎翁崇拜”,把莎士比亚“神化”,叫魂式的呐喊“敬爱的、不朽的名字,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卡莱尔、休伯特·帕里时,莎士比亚成为了人们的造物主,是“上帝”式的存在,是信仰,是民族英雄式崇拜。所以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后,也不再似从前喜欢莎士比亚……

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感到愤怒。他认为莎士比亚是个低劣的作家;萧伯纳对莎士比亚更多是不敬的。萧伯纳笔下人物多是一神论者,而莎士比亚笔下人物千姿百态,甚至还有《莎氏对萧》的存在;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对莎士比亚是保留态度。因为他是社会主义者,从政治角度他觉得莎士比亚笔下没有悲悯,注重于贵族……

约翰逊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能形成一个“文明、节俭的体系”;希特勒曲解哈姆莱特的话,作为自己冷血的借口;英国某些保守党认为莎士比亚是托利党人,仅因为科里奥兰纳斯曾抨击愚昧的庸众……

莎士比亚似乎没有自己说过话,他的戏剧并没有被他自己妥善整理保管,而是由演员约翰·赫明和亨利·康德尔收集成册(所以甚至有人怀疑过莎士比亚的戏剧真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吗?),但是他用另一种方式发声了(这好像与道登剖析莎士比亚的角度类似)——用他笔下的人物。或是哈姆莱特、或是安东尼、或是葛兰道厄……莎翁笔下的人物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所以即使莎翁本人最开始并不为人所熟知(在他起初去世那几年),所以他的画像也不尽相同,从马丁·德罗肖特的瘦削到海拉特·詹森的记账官形象再到彼得·施梅克斯的雕塑

再到福特·马多克斯·布朗于1849年凭想象创作的莎士比亚肖像(也就是这本《莎士比亚》的封面)

他笔下的人物似乎也能带我们看到莎翁本人,所以,也正像书上所言,莎士比亚在如今更真实的形象或许就是一名演员,我们不知他完整的本人,但是他似乎用别样的方式,用他笔下的人物演绎着或许他自己的人生百态!

我觉得这版《莎士比亚》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他的总结非常到位,能让读者直接看到最真实的莎翁!

《莎士比亚》读后感(十四)

里程碑文库带读者了解那些“不可不知”的人类文明里程碑地位的人物、事件等。作为其中之一的这本《莎士比亚:悲喜世界与人性永恒的舞台》,正是一本讲述关于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那些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彼得·康拉德,澳大利亚文学评论家,文化史学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不管是在这本书里生动有趣不乏哲理性的文字叙述,还是对莎士比亚作品的深度研究,足见其顶尖学者的创作魅力。

在作者的解析和品评中,让我们了解莎士比亚其人其作品,拓宽读者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了解。

当看到封面的时候,颇有莎士比亚惯常的模样。但是翻开扉页看到的画像,也就是马丁·德罗肖特为《第一开本》创作的版画。就想说,这个画得也太丑了。

看作者是如何描述的:

“他把莎士比亚画得目光呆滞、面庞瘦削、神情严肃,头发僵硬得像劣质的假发,拉夫领锋利得仿佛随时能削掉他的脑袋。”

这描述相当地贴切。除了略丑的版画,还有莎士比亚的雕像,作者虽然从他的相貌和人们对他的印象评判开始讲起,但是,像作者说的“我们却无法透过这张面孔窥见他的思想。”

莎士比亚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在书中,作者也讲到别人对他的评判,有正面也有不喜欢他的,有人说他是哲人、文人、甚至是造物主……“万众的景仰将他高高托起。”

作者在书中说,“归根结底,莎士比亚其实是一名演员。”也是,所以他才会在他搭建的戏剧舞台上演绎地如此复杂又逼真吧。

其实,莎士比亚有着多张面孔,是让人捉摸不透的,这也是他的故意为之。作为英国剧作家的莎士比亚,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他的作品,在那些经典作品里所透露出来的他的思想和他通过悲喜剧所阐释的人性变化。

悲喜剧舞台上的那些人物

“作者躲在演员背后,笔尖无声地流泻出另一个‘我’要说的台词。”

莎士比亚塑造的人物千姿百态,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莎士比亚的人物时而高大,时而低贱,在‘人’这把标尺上最大限度地伸缩。”

那些剧中人物的名字在书中不止一次两次地出现,分析人物和性格、命运,他们的行为表现等等。有特点总结,有个性表达,分析相当专业和多面。

就像那句被背熟的话,“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里也都有一个莎士比亚,每个人都是莎士比亚笔下人物中找到共性。因为我们在自己人生舞台上也是一个演员,演绎着与众不同,又附带太多人类共同的相似性。

“无论在哪里,我们每个人的莎士比亚都能生根发芽。”

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跌宕起伏,情感和理智,冒险和复仇等,对抗与冲突所造成的戏剧冲突,也是现实矛盾的体现。强烈的戏剧感染力也是莎翁作品之所以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剧院成了人审视自身的地方。”

作者在书中对于人物、情节、音乐的解析,我们都能从中找到与自身、与当下相联系的点。就像书籍最后所说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