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锦集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3 18:40:46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1-23 18:40:46   小编: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是一部生动展现了电影大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传奇一生的传记。书中详细描绘了斯皮尔伯格的成长经历、创作心路历程以及他为电影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传奇导演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一)

1 我每次发现的新东西都和故事有关。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找到新东西可做,我就会重新兴奋起来,就会重新变成小孩,对我来说,长生不老之泉就是创意或故事。我有时候自己进行构思,有时候会在读别人写的东西时不禁叫好:“天啊!我一定要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我一定要拍这部电影!”这就是我前进的动力。

2《E.T.外星人》当人们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共处,被迫去跨越语言障碍时,灵魂的交流就会加深。人们努力付出时便会建立深厚的友谊,因为他们足够在乎你,会向你表达他们对某事的感受。——两个迷失的灵魂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彼此不可或缺,这样他们才能双双挺过心灵上的难关。

3《太阳帝国》

我想描绘一个双线并行的故事——一条线是这个男孩的纯真失去了,另一条线是整个世界的纯真逝去了。当那道白光在长崎爆炸时,这个男孩看到了它。两种纯真走向终结,一个悲哀的世界就此开始。

《希特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二)

这是一本用图片和文字组成的,通过一系列影片的解说来描述斯皮尔伯格职业生涯的传记,通过作者美国影评家理查德什克尔这本书的内容(摘自公开采访和若干影片拍摄前后的趣闻轶事),从中可看出斯皮尔伯格对于影片这种艺术的追求。

斯皮尔伯格18岁时突发奇想去环球影城旅行并为了感受其气氛而闲逛一整下午;大学时候筹集资金拍摄短片;1971年希区柯克式的《决斗》让其收到高评价;拍摄《大白鲨》时候,有意让观众一直看不到鲨鱼的完整面目,到最后才露出整个煞气逼人的巨大身影(鲨鱼不能出现太频繁);《第三类接触》更多的是讲彼此之间的交流(真实环境是冷战期间俄罗斯人不和美国人交谈,水门事件让尼克松面临被弹劾);通过和制片人、编剧待了三天时间,基本勾勒《夺宝奇兵》影片的剧情梗概;而《E.T.外星人》则通过和外星人交流,表现了家庭孩子青春期的剧痛和狂喜(发生接触、建立联系、找寻交流);在《魔域奇兵》拍摄后和凯特卡普肖结婚;《侏罗纪公园》算是第一部成败与否完全取决于最先进的特效数字化角色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电影杀青时,斯皮尔伯格对它并没抱特别高的希望,认为太暴力了,亮点只有汤姆汉克斯的吸引力;《战马》改编成电影,依赖于故事的长处以及浪漫的现实主义力量来维持其制作班底的兴趣。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三)

其实读大学的时候我也学了几年的电影,那个时候叫影视编导方向。那时对一个只在电视上看过香港武打片的我来说,能够误打误撞的去学习电影,真是一场意外的收获。当然十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像斯皮尔伯格一样,能够从十几岁就认定自己是做导演的料子,并在18岁就横冲直闯环球影城,抱着十分坚定的热情,百分之百的决心开始他的电影梦。这样也就有了后来我们可以看到的多达几十部的经典电影。他所做的事情也是每个电影人的梦想。

看书之前我正想做一个电影导演研究的项目,好莱坞当然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好莱坞电影生产线,好莱坞剧作模式等等,都是想要研究的课题。奥斯卡每年颁发给那么多优秀导演与编剧。那么好莱坞电影导演首当其冲应该就是斯皮尔伯格了。这位家喻户晓的多产导演,不仅帮电影公司赚到很多钱,也是电影行业、爱好电影的人学习的榜样。

读《讲故事的人》之前,我之前也曾经看过一本书叫《故事》,就是教你怎么去写故事的一本编剧工具书,也是众多电影学习者共用拥有最多的一本书,教你如何编写故事,那些迷人的、生动活泼的故事该怎样创作,当你有了理论知识,接下来就是实践。这次再读《讲故事的人》正好是理论与实际结合,虽然电影不是我们拍的,但你可以跟随导演的脚步,这么多年来,他是怎么走上电影之路,怎么去一部部的揣摩他想要拍的电影。在如此发达的好莱坞电影站住脚跟,可见导演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去学习的。

书里,导演告诉你该怎么混圈子,有时候你再有才,圈子没混好照样没用,那时候导演已经和其他当时有潜质成为优秀导演的马丁斯科塞斯等人交上了朋友,并不断结识电影圈里的重要角色。为日后拍出经典影片做了很好的铺垫,当然导演自身的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全书三百多页,许多精美剧照,真实还原了当时导演在拍片时候遇到的种种事件与过程,我们不在片场也能入目三分,感受好莱坞导演大制作后面的种种背景与故事。全书收录了二十几部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也几乎是他所拍影片的最大集合,你不用一部一部的去翻阅各个电影的细节,因为这本书里几乎都写了,怎么得到的题材,怎么与制片方洽谈,怎么与合作伙伴努力的工作,怎么与演员亲密无间的磨合。还有来自家庭的支撑,帮他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读《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我第一反应是把我一直想看而未看的《辛德勒的名单》找出来看一遍。之前可能我一直不想去面对那样一段沉重的历史,当然他与我没什么关系,只是不忍心去碰触,现在我可以很坦然的去看这部电影,因为这本书让我更了解斯皮尔伯格,也更想静下来心从头一部一部细细品味他的作品。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了解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书,其实讲这么多,不管是影迷还是做电影的人,还是你只是简单的喜欢读书,喜欢这个人,喜欢电影带给你的每一帧美好的感触,还是一本书带给你的更宽广的见识,你都值得拥有一本《讲故事的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于1946年12月18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犹太人血统,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作人。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四)

正像很多著名的国产电影热衷于虚构中国文化,好莱坞的很多名片也不过是虚构历史和未来。这或许是我骨子里还是更喜欢欧洲电影的缘故。斯皮尔伯格是不是典型的好莱坞导演,这或许会有争议,但在我看来,他的确是一个虚构者。

从小时候和小伙伴聚在一起看《ET》开始,我已经看过斯皮尔伯格的大多数电影。《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这本书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也不是电影的技术分析文本或探讨作品意义的影评,毋宁说是“斯皮尔伯格电影年表”,除了开头关于斯皮尔伯格青少年生活和早期习作的寥寥几页外,书的内容主要是他全部剧情片的台前幕后和“导演感言”。书的作者长期追踪并采访斯皮尔伯格,因此,他手上有大量斯皮尔伯格的自我陈述,从1971年的《决斗》直到成书时已经上映的《战马》,斯皮尔伯格对作者所说的关于这些电影的有趣的话,几乎都被收在了本书中。作者自豪的宣布:“本书中我所引述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每一句话,都是他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讲的。”(p1)此外,全书的厚度也得益于大量幕后照片,这些即使在网络时代也是难得一见的。

显然,这是斯皮尔伯格对自己作品的告白。他追忆他的幸运,讲述他的挫折,坦承他的自信和后悔。正因为此,这本书的确是不错的一手资料。对斯皮尔伯格的影迷来说,书提供的内容是新鲜和独特的。但是,我得坦率的承认,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我没有一部看过第二遍,我觉得他的片子只看一遍,足矣。

正因为此,我在读这本书时,不由得陷入了对往昔的追忆。我还记得第一次看《ET》时大约才十岁,彼时我所在的小学刚开了英语课,对长相奇特的英语老师,我所取的外号就是ET,取“English Teacher“之意;看《大白鲨》是在中学,这部斯皮尔伯格的重磅作品培养了我对恐怖片的初步感受,特别是对片头女演员在夕阳下洗海澡却不幸丧身鱼腹而恐惧万分;《侏罗纪公园》是和父母一同在电影院看的,我倒是还好,母亲倒是因为两只霸王龙把一个人撕成两截的著名桥段而吓得够呛;《辛德勒的名单》是我当年初识电影艺术,深慕斯皮尔伯格和帕尔曼之大名,主动找来看的,为此深受震撼,从此基本上再看到有关大屠杀的片子,我都会主动拒绝;至于《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猫鼠游戏》《幸福终点站》等片子,都是我读大学之后才上映的电影,彼时我早已在中文系的影视文学课上掌握了批判斯皮尔伯格和好莱坞的各种理论武器,已经不把斯皮尔伯格奉为大师。

对我来说,读这本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传记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他的看法。他的确是一个优秀的虚构者,他太善于讲故事了。对基于真实历史的《辛德勒的名单》《猫鼠游戏》等片子而言,他的虚构体现在细节的非凡想象力和戏剧性冲突的营造;对于《拯救大兵瑞恩》这类备受争议的爱国主义主流宣传片来说,他即使是在虚构历史,也仍然能处理的恰到好处、自圆其说;而对于《第三类接触》《大白鲨》《侏罗纪公园》《夺宝奇兵》来说,他的虚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场面的营造调度、紧张氛围的烘托和惊险情节的编排。于是,无论哪一种类型片,他总能驾轻就熟,并且能把这个故事讲好。他自己坦承:“对我来说,长生不老之泉就是创意或故事。这就是我前进的动力。”(p18)

这就是我不太喜欢斯皮尔伯格的地方,他说:“如果一部电影要反映某种现实生活中的境遇,它必须把所有真实的故事讲得像正弦曲线一样波澜起伏,也就是说要有荒诞,有喜剧,有痛失,有强大的顽固势力对你穷追不舍,然后最终得到救赎。”(21)故事就像传闻,听完之后就会飘然而去;故事从来不会发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身上,我们的身上只有一成不变平淡无奇的生活本身。斯皮尔伯格总是被诟病在电影中太过煽情,在本书中,他对此有不少辩解,其实,只要试图讲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煽情就是不能避免的。斯皮尔伯格完全没有必要来辩解。

一本书能够让粉丝如获至宝,也能让腹诽者得到新的黑材料,这是一本书难得的坦诚。

而且,时至今日,大众需要的就是故事。就像网络时代的中国,也已经进入到故事流行的时代。懂得如何编故事的编剧们啊,你们有福了!君不见,不论是在网络上流行的无聊的睡前故事,还是本质上拒绝故事但仍然被当做故事来传播的作品如《三体》,都收获了巨量的掌声。故事,只有故事,才能吸引到人民群众。这不见得是坏事。当中国电影逐渐走出靠虚构文化、虚构东方、虚构来获奖的猥琐气氛,终归要回归到照顾自家观众的娱乐需求,为导演、制片、影视公司创造利润的商业轨道上来。有史以来,中国大陆类型片的观众群体第一次正在形成,只要导演能够找到一个好故事、好剧本,并恰如其分的将其改编成电影,前景当是一片大好。一个国度只要拥有海量爱听故事的观众,斯皮尔伯格的成就并非难以复制。即使学院派批判其庸俗,但也没有必要口诛笔伐。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正是紧扣他在漫长的导演生涯里如何虚构,像我这样对斯皮尔伯格满腹非议的读者,也不免对这种商业价值和个人梦想、商业机制和个人奋斗的融合心生感慨。这亦是这本书的意义之一。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五)

“ET的眼睛其实是以爱因斯坦的眼睛为原型的。”看到这句我就笑喷了,忍不住去找来爱因斯坦的照片跟ET做了个对比,这种神借鉴只有斯皮尔伯格想得出来吧。

我认为没有哪个导演能像斯皮尔伯格那样满足各类型影迷的口味,恐怖片战争片科幻片剧情片都有他的身影,都有他的经典作品。这就是我成为他粉丝的主要原因。这本《讲故事的人》虽说是斯皮尔伯格的传记,但事实上关于他个人方面的东西比较少,没有面面俱到,更多还是用他的作品说话。作者将导演几十年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每部电影的诞生始末、优缺点都进行了客观公允的评价,关键的是,将斯皮尔伯格自己对这些电影的评价都穿插进去。再配上每部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花絮、八卦以及珍贵图片,就使这本书很有收藏价值。

如果读者奔着导演本人的爱情、家庭、生活等八卦去看,那可能会失望。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电影的人,或者是一个渴望写小说、写剧本的人,那倒是能在书中收获很多东西。正如“讲故事的人”这个书名写的一样,这本书是把斯皮尔伯格单纯定位在“导演”这个角色上进行描写的。

导演是一部电影的掌控者,如何把这个故事以画面、音效等效果综合地呈现出来,是导演的技能,也是决定他是否能成为优秀导演的关键。这本书就是一部一部地讲斯皮尔伯格如何对电影着迷,如何走上导演之路,如何挑选故事进行改编,如何挑选编剧、作曲家、演员等,如何在资金和工期之间进行调整;如何解决拍片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从功效的角度来,它确实可以整理出一系列的“讲故事方法”。

首先,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必须学会讲自己跟故事之间保持理智的距离。在从事电影或者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人都难免会把个人情感、经历投影到作品中。斯皮尔伯格也不例外。他是犹太人,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少数派”,而父母又离婚,父亲的离开对少年的斯皮尔伯格可谓影响深远,他的心中永远有一个“迷茫又孤单”的小男孩。他坦言,这个小男孩一直活在他的心里,所以在选择故事脚本时,这样的故事特别能打动他。《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太阳帝国》等都有这样的情绪。但是他有懂得不让自己主导角色,把自己和角色之间留出恰当的审美距离。

其次,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知道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立场。《决斗》起初是一部电视电影,不料上市之后取得成功,两年后又在院线上映。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希区柯克式故事,情节刺激,观赏性强。但是斯皮尔伯格不满足于这样的评价,他自己说:“这部电影表达的是对机器的控诉 。我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让这部电影彻头彻尾地表现我们的社会科技是如何土崩瓦解的。”你可以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你不能不被他故事背后的思想性折服。

第三,掌握故事的疏密节奏。其实这是最考验讲故事技巧的部分。斯皮尔伯格总结:“如果一部电影要反应某种现实生活中的境遇,它必须把所有真实的故事讲得像正弦曲线一样波澜起伏,也就是说要有荒诞,有喜剧,有痛失,有强大的顽固势力对你穷追不舍,然后最终得到救赎。”

第四,懂得为受众考虑。有些文艺工作者宣称“我想做自己的东西”“观众不懂”。这样讲恐怕就很难追求斯皮尔伯格的成就了。在他看来,讲故事是为受众服务的,这是应该做的。“我想让观众既知道好人在哪一方、坏人在哪一方,又知道他们在银幕上位于哪一边;我还想让观众在我不愿剪掉的镜头中尽快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是他对《夺宝奇兵》系列做出的评价。说到《侏罗纪公园》系列时,他则说:“我拍摄它是因为它的娱乐性很强,是我想看的那种电影——这也是我拍摄许多电影的动机……”

第五,对社会问题、人类命运的深入思考。有些人在从事创作时会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不是错。但是如果渴望有所提升,是不应当放弃对形而上问题的思考的。这一点上,斯皮尔伯格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世界大战》在宣传时被融入很多家庭因素,为的是吸收家庭观众的票房。但是斯皮尔伯格对此不以为意,他甚至直接说:“这不是一部家庭片。这是我对恐怖主义做出的反应……当整个社会 变成了一个暴徒,我们在集体逃命时可能会以其他人的生命为代价,我们该怎么做?”用一部电影来回答这样的问题显然篇幅不够,但是斯皮尔伯格尽一个导演的最大努力。

最后,尤为重要的一点,耐得住时间的积淀和磨练。斯皮尔伯格最著名的电影之一《辛德勒的名单》从拿到改编权到开拍,长达十年之久。这是一部他想拍、又不知道怎么拍的电影。他本身是犹太人,是二战中最大的受害者。他不知道怎样把这样一段沉重的历史讲给世人听。当他决定拍摄时,公司甚至有高管打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向大屠杀纪念馆捐款呢?这样就能让你开心了吧。”斯皮尔伯格曾说过要把自己和拍摄对象之间留出“审美距离”,但是他承认,在这部电影中,他完全没有办法保持这样的距离,“在第一天进行拍摄时,这段距离就彻底瓦解了”。但是他挨过来了,抗住了所有压力和阻力,酝酿了十年,只拍了75天,成本2300美元。“《辛德勒名单》是我拍摄过的最重要的电影,而大屠杀基金会是我在社会上除家庭之外最重要的一项事业。”

技巧分析起来是干巴巴的,一定要结合斯皮尔伯格特有的幽默和顽皮,读起来才有趣。他说:“我就像一个眼馋肚饱的小孩。我想拍的电影实在太多了。”至于如何保持高度的创作热情和丰沛的灵感,他说:“我每次发现的新东西都和故事有关。无论何时,主要发现有新东西可做,我就会重燃热情、返老还童。于我而言,长生不老之泉就是创意或故事。”正是因为有这样强大的好奇心,才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奇思妙想,孜孜不倦地给大家讲更有趣的故事吧。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六)

一个人即便不是那么热爱电影,多少也听过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他和他的电影是那么让人耳熟能详,好像就是好莱坞的代名词。

多年以前,我还在三里屯附近上班,每天午休,就会找个咖啡馆坐下喝杯茶,卖影碟的小贩拿着成箱的碟片供人挑选,《大白鲨》、《第三类接触》、《E·T》、《太阳帝国》、《辛德勒的名单》……这些片子一次又一次在眼前出现。它们养育了一代认识好莱坞电影的中国文青,也养育了那些贩碟的年轻人——后来VCD和DVD都不流行了,卖碟的人有的成为装修队老板,有的成为制片人。可以说,斯皮尔伯格是80年代后中国电影爱好者的启蒙者,打开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大片先驱。当然,往深了说,也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者,其作用抵得上于我们成百个传播东方文化的孔子学院。

当然,斯皮尔伯格自己不会想那么多,那个年代,在地球的另一端,他正忙着拍《拯救大兵瑞恩》。

是什么因素造就出这样一个神奇的人物?多少年来大家都凭想象,实际上也只能是想象。因为斯皮尔伯格不接受直接的采访,所有关于他的信息都来自于他的同事或朋友。直到这本书出现——它的作者理查德·什克尔长期给《时代》周刊写影评,并且自己也拍摄纪录片,拍摄的对象就是斯皮尔伯格。在十几年的交往之中,他获取的最直接的斯皮尔伯格的资料,并且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可以说,《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是描述斯皮尔伯格成长经历的最完整、最准确的书籍,并且拥有海量的图片,它们都来自斯皮尔伯格的私藏,是别人不可能得到的。

这本书的硬内容足够丰富,所以,从中不难看出斯皮尔伯格获取成就的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我的运气一直很好”。

他的运气好在哪里了?18岁那年,斯皮尔伯格跟团去环球影城旅游,然后躲到了厕所里,成功脱团。他一直呆在制片厂里,直到遇到他这辈子的第一颗幸运星——电影胶片管理员查克·西尔维斯。这位管理员听完他的脱团经历后没把他赶出去,而是哈哈大笑,给了他一张有效期3天的通行证。此后,斯皮尔伯格在两个暑假里,拿着这张通行证(早已过期),在制片厂里闲晃,成了后期制作区里的熟脸。接下来,第二颗幸运星出现了——剪辑师理查德·贝尔登给了他第一份工作,去一个房间取一台剪辑机。斯皮尔伯格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闯入房间,拔掉电源,推着机器就走,把正在使用机器剪片子的人弄得目瞪口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马龙·白兰度。

在环球影城的经历,彻底把斯皮尔伯格骨子里的电影天分激活了。上大学后,他把课程都安排在一周的前三天,剩下的时间就是想办法筹钱拍短片,或者到电影厂去帮忙干活。他把一份5页长的故事梗概交给了一个电影特效公司的老板丹尼斯·霍夫曼,此人成了他的第三颗幸运星,给了他1万美金拍出了这部短片《安培林》,并且带着这部片子跑了好几个电影节,拿了几个奖项,最重要的是,让这部电影成了当年热门电影《爱情故事》的开场短片。

《安培林》引起了环球公司的注意,接下来,决定性的人物出现了,他是负责电视节目制作的西德·谢恩伯格。他是最大的幸运星,给了斯皮尔伯格一份7年的合同。他认准了这个毛头小伙子的潜力,并且告诉他:我不仅会在你成功时支持你,还会在你失败时支持你。

斯皮尔伯格就此在好莱坞扎根,并且成长起来。

一方面,斯皮尔伯格从小对电影的热爱就很执着,只有呆在片场里,他才感到舒服,让爱好成为工作,是人生一大幸福。另一方面,环境也给他提供了实现理想的条件:没有人把这个混迹片厂的小伙子抓起来,没有人因为他的冒失而将他轰走。没有人认为他不务正业命令他好好上课。没有人拿了他的梗概玩消失,偷天换柱剽窃他的构思,也没有人让他当枪手,剥削和祸害他的才华。更没有人以投资为条件,要求他的巨额分成,追问他什么时候能赚钱。有的只是发现和信任,支持和帮助。

事实上,斯皮尔伯格给公司第一次拍片,就因为缺乏经验而无法掌控剧组,导致拍摄误期,制片人都冲他发了火。后来在拍摄《大白鲨》的时候,又因为经验不足导致成本超支、拍摄延期,已经有一些人要求公司换导演了。谢恩伯格亲自来到片场,告诉他,如果你要放弃,公司可以取消这个项目,但如果打算继续,那么我将百分之百继续支持你。

如果没有谢恩伯格的打气,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恐怕就没有后来《大白鲨》的炙手可热、票房奇迹了,也就没有斯皮尔伯格了。

斯皮尔伯格初期的一些电影,虽然充满了想法,但从商业上看,并不是特别成功。比如《决斗》,在海外反响不错,在美国本土却战绩平平。例如《横冲直撞大逃亡》,影评人极力推荐,却只收回了成本。科幻片《第三类接触》,比不上同期的《星球大战》;喜剧片《1941》,甚至连斯皮尔伯格本人都觉得“不够有趣”。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算成功”的铺垫,才让后来的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好莱坞的强大运作以及对人才规律的尊重,最终让斯皮尔伯格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走上了巅峰,而且数十年经久不衰。《大白鲨》完成时他才29岁,距离他作为电影爱好者混进制片厂只有11年;《E·T》完成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时才35岁;47岁时,《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的名单》双枪合出,横扫奥斯卡奖。

有时候,耐心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耐心,才可能有成功。这本书告诉你,什么是最快的成长速度。这只是斯皮尔伯格一个人的成长史,想想看,好莱坞的人才可是批量生产的。

换个问题,在中国,如果一个年轻人热爱电影,想当导演,他能以这样的速度成功么?恐怕不行,他要面对的是削尖脑袋考大学,是各种江湖,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很多“规矩”,当然,还有自己的急功近利浮躁之心。这些都是对手,这些对手很可能让天才湮没,也可能酿成过眼云烟般的无数烂片。

不光是教育的事儿,还有心态的事儿。

院线们在忙着数钱,老板们和风投家们在忙着找项目,导演们在抱怨没有好剧本,演员们在忙着走红毯和参加娱乐节目,编剧们在苦哈哈地维权……观众们在各种吐槽和抱怨,玩弹幕。诸位这个时候,花几天时间,看看《斯皮尔伯格传》,挺好的。

讲故事的人:斯皮尔伯格传读后感(七)

Spielberg says: “Before I go off and direct a movie I always look at four films. They tend to be Seven Samurai, Lawrence of Arabia, It's a Wonderful Life and The Searchers.”

美国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曾经声称,每每拍片遭遇瓶颈时,他总要回首四部电影。这四部经典是:黑泽明的《七武士》、大卫•利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法兰克•卡普拉的《风云人物》、約翰•福特的《搜索者》。

倘若循着斯皮尔伯格所导演的影片,寻求该导演与这四部经典之间的关联,显然相当困难。因为斯氏电影太过丰富多彩,不容易理出头绪。但要是反过来,从这四部经典本身的审美情趣,返溯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导演生涯,或许能够找到一条途径,发掘论说斯皮尔伯格电影的艺术境界及其文化内涵。

一、四部经典与斯皮尔伯格

二00七年,在美国电影学院评选出来的一百部励志电影中,卡普兰执导的《风云人物》高踞榜首。CBS播出的美国电影学会年度百佳评选特别节目的制片人鲍勃•加萨雷在解释为何该片排名第一的原因时说:“也许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一位来自费城的拳击手或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家庭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但我们都能在乔治•贝里(《风云人物》主人公)的身上,看到自己。”这可能是美国行业中人对《风云人物》机智而准确的理解。该片的经典性,就在于表达了每一个美国人都可能具有的达观和乐天,或者说他们之于幸福的看法和领略:不啻在于财富的多寡,而且更在于心境的是否开阔和明朗。

《风云人物》于一九四六年上映。其时,战争的胜利,无意间给了擅长执导喜乐影片的卡普兰,平添一股阳春三月般的活力和明媚,致使该片于喜乐间洋溢着勃勃生机。两个家庭间的差异,与其说是一种明暗调子对比,不如说是两种不同的日常生活色彩,在银幕上的其乐融融。一者是财富的充盈,一者是心灵的丰富,美国人心目中的幸福生活,就是这样的。因此,此片的另一个中译,《浮生若梦》,似乎更加准确。事实上,美国梦的特征,也就在于这两者的组合。这样的生活模式,既不同于欧洲贵族的装腔作势和鲜有平常心,也不同于东方专制国家一般人通常难免的之于权力的渴望和崇拜。如此的美满,可能也是英国左翼自由主义者拉斯基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对资本和财富作改良性批判,对贫穷和不公施以温和的同情。只是理论再精妙,也是枯燥的,教条的,比不上生活本身的生动和美妙。领略过《风云人物》的赏心悦目之后,再去读拉斯基的著作,会感到过于学究气。这就好比倾心于《风云人物》的斯皮尔伯格,绝对不会有兴趣拜读自由主义的著述,不管是左翼的还是右翼的。

《风云人物》中的达观和乐天之于斯皮尔伯格电影风格的影响,可以说,从不间断。不要说《夺宝奇兵》系列,即便是不无沉重的悲剧题材,诸如《紫色》、《太阳帝国》和《拯救雷恩大兵》,甚至《辛德勒的名单》,都会时不时地闪烁一下亮丽的幽默。比如,《紫色》中的乱伦又野蛮又黑暗,但那个继父死后,女主角向年轻寡妇询问死因时,对方仅一句回答:死在我身上(“He died on my top”),便足以让人忍俊不禁。诸如此类的幽默,在斯皮尔伯格的影片中,可谓比比皆是。更不用说,即便《紫色》将摄像机对准了美国黑人的底层社会,最后也会让女主角拥有住房和店家,并且与胞妹和儿女合家欢聚。再艰辛的人生,似乎也得有个美满的结局。这与其说是好莱坞惯常的大团圆模式,不如说是斯皮尔伯格本身的达观所致。

《搜索者》(又有中译《落日狂沙》),是好莱坞的西部片经典。该片由偶像级的牛仔明星约翰.韦恩主演,导演是爱尔兰裔的约翰.福特。福特另一部更为著名、并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部片经典,乃是《关山飞渡》。《关山飞渡》首次起用约翰.韦恩主演,使之一举成名。此后,彼此多次合作西部片,《搜索者》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四度荣获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导演约翰.福特及其他的主干演员约翰.韦恩,因此几乎成了西部片的代名词。大漠风尘,奔马快枪,追逐喋血,快意恩仇。更有荒蛮的景象,形形色色的印弟安部落,诸如此类的西部景观,在凸现出西部牛仔的硬汉脾性的同时,展示文明和野蛮的冲突,冒险和温情的交织。

《搜索者》一片的叙事,有如马蹄在沙尘里的敲击;时而明快,时而舒缓;时而屏声息气,时而温情脉脉。导演那个招牌式的门框,首尾照应,以强烈的明暗调子对比,隐喻生死间的界分,或者命运的无常。比起扣人心弦的《关山飞渡》,《搜索者》不仅聚焦于情节的曲折,而且其故事内容更加丰富,人文和历史的背景更为广阔。既有南北战争遗留的隐痛,又有白人和印弟安部落间的恩恩怨怨;既有家仇族恨,又有种族和血缘的偏见;一面是追逐仇敌,一面又在勾心斗角;刚刚从枪战中脱身,旋即又与情敌决斗;一个要诛杀叛逆,一个要拯救胞妹,彼此龃龉。错综复杂的关系,丰富多彩的性格,在荒蛮的天地间,有条不紊地呈现;既苍茫,又细致。如此的斑驳,如此的扑朔迷离,可能正是吸引斯皮尔伯格奉为必读经典的原因。

很难说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是约翰.福特《搜索者》一类西部片的某种翻版,但要说斯皮尔伯格是个牛仔导演,恐怕不算夸张。紧张刺激的画面,一往无前的冒险精神,乃是斯皮尔伯格影片的一大特色。比之于福特,斯皮尔伯格擅长纵向叙事,亦即将一个故事曲曲折折而又风风光光地一路讲到底,而不像约翰.福特那样,喜欢将错综复杂的关系,不动声色地置入从容不迫的画面。或许正是这样的异同,致使斯皮尔伯格只提《搜索者》,并不涉及《关山飞渡》。他人之长,通常是世人永远的倾心。斯皮尔伯格也不例外。《关山飞渡》的纵线式叙事,在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已然运用得相当老到,可谓驾轻就熟。但要是让斯皮尔伯格拍出一部像《搜索者》那么多彩多姿的电影,可能不太容易。在斯氏电影之中,惟有《紫色》,叙事内容比较丰富。牛仔导演的特点,通常是一往无前。而擅长刻画牛仔性格的约翰.福特,有时却乐于左顾右盼,将尽可能众多的头绪和尽可能缤纷的色彩,组合到一起。这可能是刻画牛仔的导演和牛仔导演的区别所在,也是斯皮尔伯格佩服约翰.福特的原因之一。

可能缘自同样的原因,斯皮尔伯格将《七武士》列入自己钟爱影片的名单。黑泽明这部荣膺嘎纳奖的经典,被喻为日本西部片,并且被誉为日本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作。比起《搜索者》的错综复杂,《七武士》的故事内涵要简单得多。但黑泽明的卓而不群在于,能够把这么一个侠义传奇,写得既简单,又丰富;既朴实,又空灵。迥异于《搜索者》力求逼真的一个个枪战搏击场面,《七武士》中最为精彩的击杀,诸如勘兵卫毙盗救童、久藏孤身夺铳等等,全都经由蒙太奇剪辑,被诉诸空灵的想像,有如中国画里的飞白。而七位武士如何率领全体村民抗击强盗的前前后后,又被叙述得跌宕起伏,回肠荡气。其中武士和村姑之间的那段爱情插曲,不是由于情敌之间的角斗,而是因为与村民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为故事平添一腔哀婉。影片成功地铺陈和渲染了一场从无望和绝望中奋起的苦战。胜利过后,不仅插在殉难武士坟墓上直指苍穹的那四把剑,倾诉了无言的悲壮;更有武士领袖的一声感叹,道破绝世英豪仗义行侠背后的苍凉。黑泽明于世事的如此洞悉,不要说斯皮尔伯格,也不要说约翰.福特,即便美国任何一个顶级导演,都鲜有抵达。那样的目光,完全可以与莎士比亚等量齐观。至于在好莱坞电影史上,似乎惟有《正午》那样的西部片,于此略有所悟,但也只是浅尝辄至。

斯皮尔伯格将《七武士》列为自己景仰之作,与其说是精神上的相通,不如说是对导演技巧的倾慕。因为《七武士》的叙事,堪为典范。悬念迭出,层层递进;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高潮时震撼人心,结尾处意味深长。人物和场景,朴实而逼真。粗犷的性格,细致的谋略,相得益彰。情节曲折,叙述从容。笔触坚实有力,画面精致细腻。怯懦自私的村民,风风火火的武士;深思熟虑的老者,青春萌发的村姑;事无巨细,滴水不漏。即便是扯出一块破布,随便做成一面猎猎作响的战旗,都充满着饶有意味的象征性。影片的剧情起伏,与诸多细节所呈示的深刻内涵,构成巨大的审美张力,足以让观众走出影院之后,依然回味不已。斯皮尔伯格岂有不为之动容动心之理?

应该说,斯皮尔伯格在《紫色》中,是作过类似《七武士》那样的叙事努力的。并且,相当成功。姐妹间的深情,父女间的乱伦;女人间的理解,夫妻间的冷漠;再加上种族歧视,底层社会和上流社会的反差;文明人的野蛮,下层人的温情;所有这些反差强烈的内容,都在《紫色》中层次分明地展示出来;有如伦勃朗的画作,朴实,真切,如泣如诉。在约翰.福特的《搜索者》里,首尾之间用那个明暗对比的门框所做的照应,在斯皮尔伯格的《紫色》中,演化成了由姐妹俩在花丛里的击掌倾诉,作为彼此呼应的开场和终场。总之,假如要例举出一部斯皮尔伯格的巅峰之作,非《紫色》莫属。

斯皮尔伯格倾心的第四部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乃是电影史上罕见的史诗巨构。大卫.利恩这部奥斯卡获奖片,比之于他另一部获奖片《桂河大桥》,不仅人文深度不减,而且气势更加恢宏,目光更加深邃。该片在英国最权威电影杂志“TOTAL FILM”所评选的五十部史诗影片中,成功夺冠,从而成为史诗影片的首席经典。

作为一部空前绝后的史诗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深邃和丰富,有如科罗拉多大峡谷。既有东、西方文化对照的景深,又有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垫底。英国人的殖民传统,阿拉伯人的桀骜不驯;大不列颠军官的东方智慧,阿拉伯王子的政治韬略;各国政客的老谋深算,各类军人的不同脾性;官府的冷酷,土匪的骠悍,从将军到士兵,从王室到平民;色彩斑驳,令人目不暇接;层次丰富,让人赏心悦目。倘若仅止于历史画面和政治博弈,还不足以那么震撼人心。该片最具诗意之处在于,人性深处的开掘和灵魂意义上的反躬自问。男主角劳伦斯在陈述赫赫战功之际,突然告诉将军,他发现自己竟然会沉缅于杀戮。尽管那样的枪杀具有执法意味,但这并没有使他良心有所安宁。劳伦斯身边的两个阿拉伯小跟班,一个死于沙暴,一个死在劳伦斯的枪口下:为了不让敌军俘获伤兵。当劳伦斯准备枪杀那个孩子时,孩子提醒他说,另一个死于沙暴的小伙伴会恨你劳伦斯的。劳伦斯的回答是,“那就代我向他问好!”然后扣响扳机。这两个孩子的死,对影片所叙述的那段历史来说,对置身于这段历史之中的将军、王子和政客们来说,无疑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影片中那位阿拉伯将领阿里,显然没有这样的多愁善感。然而,对于劳伦斯来说,却是内心深处难以抹去的阴影,并且足以纠缠他一生。对此,影片虽然没有直白,但从第一个孩子死后,劳伦斯以弃马步行所表达的那种无以言说的悲痛,人们已然可想而知。

哈姆雷特的名言,生存还是毁灭,在《阿拉伯的劳伦斯》里,变成了劳伦斯的苦恼:拯救,还是毁灭。作为一名英国军官,劳伦斯理当所然要为祖国效力;但作为一个有良心有良知的英国人,劳伦斯又想帮助阿拉伯人,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劳伦斯由此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每每自以为是的拯救过后,都会发现结果恰好是把人家推入毁灭的火坑。劳伦斯从沙漠中救出的那个阿拉伯士兵,最后死在劳伦斯的枪口下。劳伦斯救下的那两个阿拉伯孩子,也都因为劳伦斯而丧命。劳伦斯替阿拉伯人设想的独立,结果也陷入同样的命运。政治也罢,战争也罢,都是令劳伦斯无法左右又无法自已的残酷游戏。劳伦斯最终退出这场游戏时的神情,是相当落寞的。这样的落寞,又反衬出影片开头的劳伦斯之死,具有什么样的解脱意味。从某种意义上说,劳伦斯犹如走进阿拉伯沙漠世界的哈姆雷特,怀着同样的愁怅,离世。

不知斯皮尔伯格对劳伦斯和哈姆雷特之间的关联是否有兴趣,但相信他会醉心于《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叙事艺术和精彩纷呈的画面。万马奔腾的战争场面,大漠落日的恢宏和辉煌,有如荷马史诗里的景观。而劳伦斯唱着小曲策马荒漠的自得其乐,又颇有一番东方智者阿凡提式的诙谐。这番诙谐,让人联想到利恩在《桂河大桥》中运用过的相类细节:被俘的英国官兵由上校领头,用齐崭崭的口哨,吹着轻松欢快的《波基上校进行曲》。利恩这种英国式的幽默,显然给斯皮尔伯格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样的幽默到了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系列里,经常被诉诸紧要关头的故意搞笑。同样是幽默,在利恩的影片里,显得相当精致;而在斯皮尔伯格电影里,却难免牛仔式的粗犷。或许正是这样的粗犷,斯皮尔伯格选择了哈里森.福特做《夺宝奇兵》系列的男主角,有如福特导演选择约翰.韦恩扮演西部片的牛仔形象。哈里森.福特在《夺宝奇兵》里出演的虽然是教授,却丝毫没有教授通常有的书卷气,而像个长大了的汤姆.索亚。事实上,哈里森.福特也罢,约翰.韦恩也罢,这两个美国牛仔形象的原始造型,正是源自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芬。斯皮尔伯格以成年人的形象和成年人的故事,重新演绎了马克.吐温小说里的历险。这是斯皮尔伯格《夺宝奇兵》的成功秘诀,也是这部传奇系列的魅力所在。

不过,当斯皮尔伯格步入战争影片时,就显然没有像他在《夺宝奇兵》之类的历险记中那么得心应手。《拯救雷恩大兵》虽然在极其残酷的战争背景底色上,努力彰显充满人道关怀的温情,但故事单一,内涵的层次单薄。斯皮尔伯格最为苦心经营的那部《太阳帝国》,其电影语言运用之娴熟,简直可以做电影学院的教科书。然而,不要说对比史诗经典《阿拉伯的劳伦斯》,即便是比之于《桂河大桥》,也相当逊色。斯皮尔伯格拍片,长于历险,短于史诗。在历史面前,斯皮尔伯格是茫然的。《太阳帝国》所描述的那场战争,关涉到比《阿拉伯的劳伦斯》更为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文化和历史纠葛。倘若斯皮尔伯格具有利恩那样的史诗功力,可以拍得比《阿拉伯的劳伦斯》还要具有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样的雄伟和苍茫。可是,斯皮尔伯格并不擅长史诗拍摄。斯皮尔伯格只是找了个孩子,扮演他的替身,诠释对那场战争的感受。由于是个替身意义上的符号,这个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背景等等,全都变得微不足道。不管这个孩子是不是从马克.吐温小说中跑出来的,也不管是英国孩子还是美国孩子,这孩子只不过是个斯皮尔伯格的观察点和传声筒罢了。孩子从集中营里获释后的眼神令人喟叹,结尾处的童声合唱,感人至深。但这个孩子形象本身,并没能抵达汤姆.索亚那样的成功,甚至还不如《阿拉伯的劳伦斯》中那两个阿拉伯小跟班生动。至于俘虏营的构思和拍摄,更是远逊于利恩的《桂河大桥》。顺便一提,在俘虏营题材上足以与《桂河大桥》媲美的,乃是日本导演大岛渚的《圣诞快乐,劳伦斯》。牛仔导演斯皮尔伯格在这类影片面前,惟有望洋兴叹。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