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通过斯嘉丽·奥哈拉的成长历程,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与坚韧。斯嘉丽在逆境中不断追求爱情与财富,反映了女性的独立与勇气。小说不仅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对生活、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飘读后感(一)
名著果然是名著,虽然小时候也是泡着名著长大的,但是对它们并不感兴趣,书架上面摆着它们,而我却从未读过,它们的名字对于我而言,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我对于它们所讲述的东西,是非常陌生的,还好,我没有错过,现在也是来得及。 郝思嘉一个从来没人教她什么是爱情,她也不懂爱的人,爱伦和杰拉尔德两人从来也就是相敬如宾,却并不是爱情,她对于艾希礼的爱也是她盲目编制的一件完美的衣裳,她只是爱她虚构的完美的梦想。刚开始我是不喜欢这个自私、自利、掠夺性很强的女人的,但是越到后面越发现她身上的那些难得的品质,她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女人,她从不放弃,顽强抵抗,没有什么能够打败她,她是一个永远在向前看的人,而不是沉醉于旧时代的回忆。 对于瑞德一个自私而又高尚的男人,他和思嘉真的是天生一对。还有全书最好的媚兰,她真的是一个绝对善良的女人,值得所有人尊敬。感谢玛格丽特•米切尔,用十年成就了这本书,成就了这些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
飘读后感(二)
她是一个使我又爱又恨的女人。 他是一个我很喜欢的敢爱敢恨的男人。 我读的这个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译者戴侃,李野光,庄绎传。主角名字译作思嘉和瑞德。 在前言中,有讲述思嘉的一切,如一场飓风一样,包括瑞德,随风而逝。前言也有说,当时广大的读者希望作者写续传,将思嘉和瑞德重新安排在一起。 我觉得思嘉不配!! 亚特兰大围城之前,我真的觉得思嘉这个人物糟糕透了。招摇而花心,她想要并乐于整个小镇的年轻男人都成为她的情人。曾经我以她的视角看媚兰(艾希礼的夫人),让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疑惑。在我的理解里面,媚兰这样的女孩是那么的博学、善良、柔弱而坚强。她分明是那样值得喜爱的。但是我第一次以思嘉的角度去注视她——一个她所爱的男人(艾希礼)所爱的女人,似乎很虚伪?我的意识和思嘉的描述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反差,令我疑惑。 正是在这种迷惑当中,我真正地认识了媚兰,我深深地喜爱上了她(我相信你也会)。 这本小说我觉得值得一读,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它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而书写的小说,它客观地让我更加了解了美国,以及当时南北战争时人们的挣扎与思考,从而激发了我去阅读美国历史的兴趣。 ps:《汉密尔顿》值得一看哦
飘读后感(三)
一直站在思嘉的角度上来听这个故事,变成那个任性无法无天的思嘉,但渐渐地越来越不喜欢“我”,就像现实中的很多人,你理解TA们却不赞同TA们。 读书多少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思考和生活方式,虽然有天生性格的原因,但思嘉和媚兰的态度真的可以看出她们的区别。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四世同堂》,同样以战争为背景,读完全书,惊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在我的想象中,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她厌倦的想,“我爱的是某个自己虚构的东西,那个东西就像媚兰一样死了,我缝制了一套美丽的衣服,并且爱上了它,后来艾希礼骑着马跑来,他显的那么漂亮,那么与众不同,我便把那套衣服给他穿上了,也不管他穿了是否合适,我不想看清楚他究竟怎么样。我一直爱着那套美丽的衣服——而根本不是爱他这个人。”只是因为得不到,艾希礼才显得那么美好。大概这就是初恋的样子,喜欢的是早已在心中描画好的模样,真如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远观要比亵玩美好的多。当你触碰到TA的时候,他早已不是你喜欢的那个人了。
等到发现其实自己最爱的是瑞德的时候,好像总算放过自己,希望不会太晚。
我既不是思嘉也不是媚兰,也是因为认识了她们两个,我才更是我。
很喜欢这个书名——gone with the wind
(未完)
飘读后感(四)
以前看过电影虽然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费雯丽真的很美。 花了十八小时看完这本书,就像看了一部长电影,看着一个骄傲任性无知的女孩渐渐长大了。
对于思嘉,我真是又爱又恨,她坚强充满韧性在许多时候都能勇敢地去对抗遇到的磨难。同时她自私自大永远按自己的意愿去行事不管他人的感受。她会为了钱为了不再挨饿而一次次“不像一个上等人”地去行动。她会用“爱”去控制爱她的人。她以为她在乎的只有塔拉和艾希礼也为艾希礼做了太多蠢事。但是她仍然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无畏多么勇于承担的人啊。在战火中她保护媚兰保护她的黑奴,她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塔拉。
关于瑞德,她真的是迟钝又糊涂的人啊,她一直以为的爱不过是一个虚妄的梦,她不知道她真正爱的人是谁。而瑞德则是很清楚的,可惜长了张嘴。他每次表达真情都用嘲讽的语气去激怒思嘉,而思嘉又是多么要强的一个人啊。用刀子盛着爱意递给他人,还希望别人能笑着接纳吗?
至于媚兰,她是一个自始至终都用温柔对待这个世界的人。她很弱小又很强大,她的内心是刚强的。她是思嘉的翅膀,是思嘉真正的朋友,是思嘉的力量。
这本书看到最后一句的时候,突然有种“过去一切都随风而逝”的感觉。但不管怎样,我觉得思嘉是不会被打败的,她虽然有太多的缺点但她一直都在成长,她就像塔拉,她会一直勇敢地去争取她想要的。
作者是站在农场主的角度去对南北战争展开描写的,感觉打开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静静地陈述,缓缓地展开,八十万的超长篇并没有让人感到枯燥,而是读得津津有味。五星推荐。
飘读后感(五)
忽然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整理一下我曾经读过几部世界文学名著,——最终发现并不多,也就是二十来部。而在这二十来部中,却有好几部美国作家的作品。有《瓦尔登湖》、《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盖茨比》、《红字》,还有两位女作家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飘》。
在《飘》中有一段对于《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讽刺,——北方白人把《汤姆叔叔的小屋》当做圣经来看。这里说的北方白人一定包括林肯,因为他说:“一个妇人写了一个小册子,结果引发了一场战争。”说的就是斯托夫人所写的那部作品。
美国北方和南方的矛盾由来已久,南北战争的缘由包括但不止于废奴运动。战争,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发生的,往往都包装成正义的嘴脸,还是瑞德说得对,说起来,所有的战争不就是为了钱嘛。经济原因,利益纠纷才是战争的根源。由此来看,认为一本书能够诱发一场战争,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北方人和南方人明显的文化差异。米切尔和斯托夫人都不是憎恨黑人的女性,两个人在作品中也都着力描写白人和黑人之间的脉脉温情。但是两人的笔触中,斯托夫人渲染的重点是黑人遭遇的种种折磨和不公,渴望改变;米切尔则写出了原有社会结构崩塌后,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冲突,笔下也不经意地流露出对黑人能力甚至智力的不信任。这是两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浸染下,生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文化的冲突是一种最深刻的冲突,是一种傲气的冲突,是一种至死不能休的冲突。战争,可以让冲突的一方占上风,但是绝不可能弥合冲突。
我们现在经常用以攻击美国的人权问题是白人歧视黑人,虽然是一种政治需要,可却也是事实。美国人承认我们对他们的指控,但我们不承认他们攻击我们的那些东西。美国人之所以承认,因为在他们从小开始的教育中,各种书籍、电影、粗话,都在反复强化这一点。有些白人厌恶黑人,处处给他们小鞋穿;更过分的是,有些白人还“怜悯”黑人,认为这是上帝给他们的负担。这种怨仇弥漫在空气中,无所逃于天地。有不少以这个为主题的电影,《美国X历史》很不错,漫威的《黑豹》也是这种类型电影。
北方战胜了南方,所以掌握了话语权,所以《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政治正确的小说。南方白人怨气无法排遣,所以在《飘》这部爱情小说里面,细说战争前的美好生活和战争后的礼崩乐坏,还不忘揶揄一下斯托夫人那些关于皮鞭、猎犬之类的不切实际的妄想。
《飘》这部小说有很多解读的角度,有些人想琢磨斯嘉丽的性格,有些人想探求多角恋爱关系,有些人试图辩论婚姻和爱情的真谛。这些角度都不能改变作品中南北、黑白文化冲突的底色,这层底色也许才是米切尔最想表达的,也是这部作品独有的魅力。
BY ZJMR
2019.2.28
飘读后感(六)
那句艾希礼挣多快媚兰就花多快莫名戳中了我的笑点
思嘉回忆瑞德对她种种爱的表现
媚兰关于是否给北方人扫墓的慷慨陈词
就像标题一样,我的文字也随风而去。
第一遍写飘的的书评竟然被我这种不怎么懂豆瓣操作界面,而且有强迫症的人给误删了。后悔莫及,追悔不已,可是没有办法,大概这就是命吧。
最感动的第一是媚兰关于是否扫墓的慷慨陈词,第二是瑞德对自己关于思嘉的一切行为的解释,爱厚重又凄凉。思嘉说,瑞德我爱你啊,瑞德说过去的伤痛无法用我爱你和对不起就能抚平。但他还是给哭泣的思嘉一个手帕。
最爱的人物就是媚兰和瑞德。作者花大量笔墨写了媚兰的勇敢,大度,感恩,团结别人。同样花了大量笔墨写瑞德的不羁,虚伪。但我同样有商业头脑和政治远见,以及和艾希礼一样的爱国心。
不喜欢的是思嘉和艾希礼。思嘉的魅力之处,不止她的美丽,她的工作能力,她的重头再来,东山再起的能力,不放弃,有担当,愿意牺牲小我,都是很值得赞美的。不喜欢的大概就是,她恍恍惚惚过了这半生,却在都失去后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么,也许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吧。她随意玩弄别人的感情,活在被人吹捧的世界里面不能自拔。艾希礼就好像一直活在思嘉和媚兰,思嘉和瑞德的交谈中,真正的形象很小,不过人确实是一个所谓的上等人。
学到了一些常识。南北战争是志愿比例最多的,老人小孩,青年人,都为心中的理想洒热血。北方是共和党,南方是民主党,每个执政党在统治初期总会有一段黑暗期。
最后,爱我舅妈和左右。
飘读后感(七)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听完了《飘》,有幸认识了:漂亮坚强、聪明任性的斯嘉丽.奥哈拉;精明能干、自由不羁的瑞德.巴特勒;外柔内刚、纯洁善良的梅兰妮.汉密尔顿;温文尔雅、逃避现实的艾希礼.威尔克斯…… 喜欢那里美好的庄园生活以及邻里气息,沉浸在那个世界里不舍离开。开放性的结局令人感到悲凉,听了他人写的续集,心里找不到听原著时的感觉,相信它会有个美好的结局。 生活在没有战乱的和平岁月,过着体面的生活,有可以依靠的归宿,一切才会美好…
飘
9.0
[美] 玛格丽特·米切尔 / 2015 / 人民文学出版社
飘读后感(八)
《飘》,也有人翻译成《乱世佳人》。也像自己的19年一样,随风而逝,飘至20年。全书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田园生活,着重于描写人的内心活动,占了相当一部分篇幅。其中中党政更替,南北文化的碰撞,人与人之间微妙的猜测与遐想,构架完美,很有节奏感。只可惜未待作者再续第二部就因车祸离世。只在结尾中留下大彻大悟下定决心去挽回爱情的思嘉,杵在了田园边上。
如果大部分的情感故事是爱情的悲歌,那这本书应该是婚姻、家庭与爱情结合的一首悲歌。女主角思嘉,被人称之自私冷酷无情的品格,在乱世显得那么受用。站在读者角度,并不怪她,在炮火与鲜血的伴随下,她不得不培养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本性。虽然在她心底一直留有爱情一席之地,但无奈在2次过场式婚姻中逐渐消磨。可怜的是瑞德,一脸轻松的面容下,隐藏着多么躁动的火山,虽然最后将其感情全盘倾出,无奈自身已经被时间打败,关上了自己的那扇门。被人们称之为伟大女性的媚兰,被人们的眼光监视着,连渺小的事都不敢做。男神艾希礼,最终怯懦的本性还是被两位女性看穿,被当成一位需要照顾的新孩子。爱情、婚姻、家庭中的四角恋,四角情,细写着这部未完悲剧。
曾看过一本书《回眸一笑百媚生》,讲了30位倾国倾城的历史承载者。作者前言专门做了一个研究,论的美女对历史的推进。人人都有对美的向往,女性亦是更为强烈。同本书中的思嘉一样,她追求美,向往美,创造美,然后用她的美震撼世人,引起纷乱,当然,这只是美的其中一种存在价值。曾与朋友调侃:“女生打扮可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打扮漂亮了,你看了你开心幸福,她被人看了开心幸福,这可是提升了全人类的两个幸福指数啊。”当然,只是茶余饭后侃侃而谈。每个时代每个群体每个环境都有不一样的美,美的种类也很多,有褒姒戏诸侯倾城之美,木兰弓腰出阁刚劲之美,大脚皇后宅心仁厚贤惠之美。美,也是一种文化,也是历史,只不过在时代前进中变了样,但它一直都在。
愿天下所有女孩子年年十八。
飘读后感(九)
到了四十几岁才看飘这样的作品,不知道是恰逢其时还是太晚了,至少我自己觉得刚刚好,也许是因为本人也心智晚熟的缘故吧!
少年时期,谁不是怀着少男少女的梦,憧憬着各种美好,去打开这个世界的一扇扇窗,一道道门,然后,总有那么几个执念很重的人,放不下,解不开,离不了,就成了自己的白月光,总想着那一瞬间的美好,而忘记去了解他真实的本相,就好像斯嘉丽说的,我爱的是某个我自己虚构的东西,那个东西就像媚兰一样死了,我缝制了一套美丽的衣服并且爱上了它,然后我把这衣服套在了艾希礼身上,也不管他穿了是否合适,我不想看清楚他究竟怎么样,我一直爱着那套美丽的衣服~而根本不是爱他这个人。
年轻时代的斯嘉丽,因为要鼓励激怒艾希礼,先嫁给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然后这位可怜的男人,因为南北战争的爆发,很快便因为肺炎死于军中,斯嘉丽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成了一位年轻的单亲妈妈,有了第一个孩子韦德。
她又去亚特兰大和艾希礼的妻子媚兰也是她丈夫的妹妹与媚兰的姑姑生活在一起,便于互相照顾,她心里所想的,依然是如何接近艾希礼~那个她得不到决不罢休的男人,甚至于被迫照顾怀孕的媚兰以及她即将出世的孩子,哪怕她心里很厌恶这样去做,哪怕她周边已经有了一位对她倾心不已的瑞德巴特勒。
南北战争时期,一切都变得极其不确定,等她回到了她的故乡塔拉,却发现她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也变得神志不清,故乡还在那里,却因为战争一片荒芜,几乎一无所有,于是斯嘉丽又成了一位勇敢面对现实生活,不择手段去赚钱的人。
她回到了亚特兰大,想去嫁给瑞德,但是阴差阳错,却嫁给了第二任丈夫弗兰克,于是有了第二个孩子爱拉,而可怜的弗兰克也因为3K党的事终于死在了政府军枪下。
这个时候,瑞德终于成了她的第三任丈夫。他们有了斯嘉丽的第三个孩子~邦妮。
我们可以说斯嘉丽是任性的,自私的,也可以说她是勇敢的大无畏的,不在乎外部的流言蜚语的,更可以说她不在乎名声,其实她只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得到自己的玩具不达目的不罢休并且不择手段的人罢了。
媚兰~作为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闺蜜存在于斯嘉丽的身旁,直到她因为第二次怀孕的离世,这个时候照顾艾希礼与媚兰的孩子,就成了一件斯嘉丽必须要做的事,我们也可以说,她终于有机会得到他了,可是她却发现,她根本就不爱他,她爱的是她虚构出来的一个想象罢了,就好像她从她父亲手里得到的那副耳坠一样,一旦得到,就没什么可贵的了。而艾希礼,只不过是她心里更贵的一副耳坠罢了。
但是被伤透透了心的瑞德,激情和爱情已经被消磨殆尽,却选择了离开。
斯嘉丽的身边,她爱的男人和最爱她的男人~瑞德离开了,她最爱的女人与最爱她的女人~媚兰永远离开了,她终于体会到了孤寂的苦,这是否也象征着每一个人的命运,最终都要走向孤独,然后回到自己的故乡疗伤。
但是斯嘉丽却又是坚强的,不挠的,不放弃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不都住着一个斯嘉丽吗?自私却又勇敢,无法丢下的执念环绕在自己的心里,不时提醒自己,无法和解的自我不断敲打着。
有得到,也有失去,有悲喜,也有苦辣,但是你总要活下去,鼓励自己的,无非是斯嘉丽的那句,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很棒的书,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