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通过性别角度探讨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包括性别歧视、压迫和不平等。作者认为性别是一种社会构造,不应该成为限制个体自由发展的桎梏。他呼吁我们要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实现性别平等,为每个人创造一个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
透过性别看世界读后感第一篇
上课教材,这学期上了沈老师的课感觉值了。性别视角就像一副眼镜,不戴它的时候看世界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戴上它便会发现好像哪里不太对劲。追求性别平等的道路绕不开现实性利益与战略性利益的争夺,延长产假是减轻女性育儿压力还是进一步降低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平等权利法案》为什么最终未能在美国实行?就像老师课上所说的,女权主义也不是铁板一块,不管是激进派、自由派、保守派等等也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理论总是需要经历现实的打磨,我们既需要激进派“发现和提出问题”,也需要理论丰厚者“解释问题”,而在“解决问题”层面,我们往往需要那些看上去颇为“保守”,但能够克服种种阻力,获得“最大公约数”的女权主义者们。
女权主义是什么?它一定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吗?现实告诉我们未必。单从生活水平方面来看古代大户人家的深闺女子未必比不上奋斗在基准线的独立女性们。性别平等是女权主义的目标,但平等并不是最终价值所在,而是通向自由选择的桥梁。它让我们有机会自主选择想要的生活,并要求我们——而非他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透过性别看世界读后感第二篇
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即人们对客观的性别差异进行主观的不平等的、带着优劣好坏的价值判断,并对被判为低价值的社会性别特征进行歧视且格式化到女性身上,才导致了性别的不平等。
“不是差异导致了不平等,恰恰是不平等的价值判断,才使得某些差异显现出来,并被格式化到性别身上。”
社会性别可以说是女性主义里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了,作者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探讨了几乎所有涉及到社会性别的主题,范围很广。
前半部分看得很流畅醍醐灌顶,但是后面从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开始就感觉越来越学术化,晦涩,分散了。就跳了好几章节。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提高关于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的认识很有帮助,揭示了性别不平等的本质,梳理了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类别,也论述了社会性别是如何殖民在我们的文化、社会、知识、生活等等之中。
还是很值得阅读的,另外极力推荐大家去关注沈教授的b站账号,很多关于性别的社会问题她都会发视频探讨哦。
透过性别看世界读后感第三篇
已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B站上刷到沈老师的上课视频,觉得这个老师笑眯眯的,讲课很有趣,然后就一直关注她了,彼时的我,并不懂什么社会学、女性主义。现在沈老师在网络活跃,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偶然的机会去图书馆借到沈老师的书,就拜读一下啦。
总的来说,本书对于非专业的来说,比较难懂(更多是我个人学术水平差),一度看不下去。但是也从中收获了很多。
1、性别差异是女性受排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跟大众理解的因果是倒置的。
2、性别歧视除了显性歧视,比如亚当夏娃、红颜祸水,还有隐性歧视,把男性默认成客观、一般性和标准,忽视男女的差异,还有反向歧视,通过赞美女性某一特征,从而把女性局限在某一特定领域,给女性带来制约性发展,比如女士优先,看似尊重女性,实则暗示了女性需要被保护。
3、身体也被建构和规训,为什么女性更注重外表,因为被提醒或者暗示女性的肉体是有缺陷的。所以我们需要护肤、化妆、美容等等。
4、女性给人斤斤计较的刻板印象,而这实则是两性在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造成的。女性争取到工作的机会,但是社会一开始提供给女性的岗位大多都是薪酬低的,女性拿到工资还要贴补家用,剩余给自己的极少极少,所以钱要省着花,所以并不是女性天生斤斤计较。
5、生活中上厕所,女性往往排长长的队伍,是因为平均女性上厕所时间就更久,从公正平等角度,女厕应该比男厕多。
6、女性更早退休也是一种歧视,55岁退休,意味着45岁时职业几乎到顶了,机会会倾向男性。
7、教材也有社会性别之分,出现在课本的女性更少,而且往往是名人,男性被塑造成更理性、更有潜力的人。
透过性别看世界读后感第四篇
这本书真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写个小小的读后感。
不得不承认我作为一个男性天然的的缺失女性的视角,同时社媒上一些极端女权言论的出现更是加剧了我的逆反心理,导致对女权有一些嗤之以鼻。但是极端言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和社媒的属性有关,极端的言论天然就抓人眼球适合传播,而与之对抗的话语如“中华田园女拳”又自带贴标签属性,消解了交流的可能。因此与其陷在无意义的骂战之中,不如跳脱出这个环境,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从新的视角看待一些原来抵触的东西,重新了解女权、女性主义,这也就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
这本书开篇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即男女之间相似之处大于相异之处,本质上都是作为人而存在。而男女之间的很多差异则可以用“社会性别”的理论来进行解释:性别是被建构的。每个人都极大地受到文化和社会等影响,如果你是男人你被期望和规范成要坚毅刚强,如果你是女人你被期望和规范成要温柔体贴。想一想宠物,很少有人会希望小公狗有什么男性气质,成为好狗狗的部分标准就是可爱听话,尽管这可能违反它的天性。而男女之间种种选择的不同(如工作),有一些并不是因为男女有别,而只是诸多其他原因(如教育,女生不被认为在理工科上有天赋)导致的结果。引用一段本书内容:“人们常常认为,因为两性有不同的差异,所以才导致了不平等的产生,但实际上,很可能是因为先有了某些不平等的价值判断,这个差异才真正地显现出来,并且被扩大化了。……,正因为有了脖子长度跟美丑有关的价值判断,人们才扩大了脖子长短差异的可视性。”
这本书中还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的一个观点——家务劳动实际上是剩余价值的来源之一。“当她的丈夫进餐,在干净的浴室里沐浴,穿上熨好的衣服时,他就是在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占有她的劳动。”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我国作为一个将男女平等写入国策、鼓励女性工作、女性自建国之日起便拥有参政议政权利的国家仍有很多歧视女性的现象——尽管大政策上如此,但传统观念、文化的改变仍需要时间和努力,现在的女性还是有很多受困于家庭。
女性主义是一门自带“反骨”的学问,谋求变革。需要指出的是女性主义不是要打倒男性,男性永远会与女性共存,女性主义反对的是男性至上主义——男性并不是女性的敌人,相反男性也是男性至上主义的受害者,女性主义在结束男性至上主义的过程中同时也解开了男性的思想枷锁,达到更大的自由。正如书中所言“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无论是个人向前一步,更大胆地选择,还是建立更好的机制,改变情境的不平等,创造一个给两性都提供支持的体系,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大家设想的性别平等的理想图景,应该通过模糊性别/去性别(degender)的过程,或者说是超越性别界限的过程,创造一个个体并不因为其性别受到区别对待,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在选择的过程中,性别不起影响作用。性别平等实际上就是人的平等,它与性别无关,它指涉的其实是“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