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1000字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5 00:45:18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2-15 00:45:18   小编: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革命时期的孩子们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他们的坚强和乐观。他们在困苦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纯真和乐观,展现出了革命时期孩子们的独特性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文章感人至深,让人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孩子们的特殊命运。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一)

本书从王小波接受现状的复杂怪诞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成长动态中的“凡人”王小波,褪去了强加于其的标签,还原真实的个体本身,结合作品分析,呈现了一个秉持自我价值与倔强人生态度的作家王小波。有思想,有深度。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二)

王小波是一个传奇,每个人对这个传奇有不同的理解,崇敬的,偏执的,向往的,批评的……各有千秋。对于王小波的认识,但凡发自内心而不至于诋毁的,我们都应予以尊重。作者身为王小波的书迷,以自己的体悟撰写了这部传记,未必得到千万人赞同,但总有一份感动令人共勉。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三)

房伟的《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王小波传》是基于大量资料考证基础上的真实还原,回到历史现场和作品本身,寻找作家真实的自我定位与价值立场。房伟老师在继小说创作、文学评论等文学形式之后,进行新的尝试,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具有人性深度和思想深度的人物传记,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四)

“王小波”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个案,透过“王小波现象”反映出的中国文坛症候也值得学界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房伟的《王小波传》打破了碎片化的研究状况,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王小波的成长动态,从学理性的方面定位了王小波之于文学史的意义,这部传记是极具价值和分量的。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五)

作者以不露声色的笔触,写出一个思想者的生命之迹。人的命运与其背后的历史,真切可感。无趣时代的有趣之人,艰难选择中的苦乐之音,指示着人性的深和生命的真。了解王小波,这是入门的向导,其间无尽之思与无边之想,漫于词语内外,让人遥思旧迹,近怀幽情,得教益于信史,受滋润于笔端。

——孙郁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六)

王小波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特立独行的一位文学大家,他的诗歌、散文尤其是小说的创作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感受和独特的生活理解。他被誉为是中国最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近来,人们对王小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解析了王小波这个不一样的“坏孩子”,带给读者不同的思想感受,深入挖掘了人物的本真,非常有深度,值得一读!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七)

房伟的《王小波传》以批评家的严谨和作家的文笔,全面而深刻,具体不失生动的向读者介绍了王小波之生平及创作经历,真实还原了王小波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同时旁征博引,整部传记显出宏大的知识性与丰富的趣味性,暗合了王小波本人要求智慧、理性与有趣的思想。王小波其人具有典型性,其文学创作与研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具有重大而独特的贡献,《王小波传》对于王小波的了解与研究有着重大价值,值得研读。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八)

此前读过一部分作者写作的关于王小波的传记。王小波的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特别是他的“时代三部曲”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至于故事背景则是跨越各种年代,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事实上,王小波最过人之处,无疑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来的对话体叙述,并变换多种视角。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王小波这个特例独行侠描写的淋漓尽致,值得一看。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九)

王小波是中国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 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做和做也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以及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伊塔洛·卡尔维诺他们的批判、思考的精神,同时把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造性的衔接。小波是个可科研究性极强的作家,本书作者多方面的全面反映了个人及其作品的特点,力荐本书!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十)

房伟对王小波作品的喜爱由来已久,从懵懂的普通读者到如今自成一格的优秀批评家,房伟的研究之路在不断拓宽和加深。但在此过程中,无论领略了多少奇特的文学风景,他对王小波作品的热情始终如一。这本王小波传的写作建基于作者十几年对王小波的研究之上,既有对王小波生平的梳理与还原,又有对其作品内涵和精神思想的剖析与解读。这是一部真正走进王小波“内心”的书,作者以巨大的努力和真诚“重塑”和“还原”了王小波这一“人物形象”,是一部有“重量”的研究之作。同时,作者优美的文笔又为这本传记增加了浪漫性和可读性,徜徉其间,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向“偶像”致敬的赤子之心。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十一)

每每读完房老师的文章,都感受到一种铁球砸地的痛。他一方面毫无畏惧地撕裂历史的面具,另一方面又实现了“文字”的轻盈……他的文字打碎了很多既有的结论,并在这些被打破的碎片之中重新寻找丰富的细节。他是我学会“认知当下”的启蒙老师,也是益友,他的文字比他随意的谈吐更显露出他内心的真实:他应是一个社会的关怀者,别人不愿意做的他在脚踏实地地做;别人不敢写的他义无反顾。他是一个真正可以为学术而长期承受孤独的学者,好小说家,也是一个真正关爱学生的教师。《王小波转》的出版是一个惊喜,崭新的封面画满了”长途跋涉“的足迹和无数的艰辛,一定要去拜读!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十二)

小波生于1952年,我生于1992年,四十年的时间,决定性地改变了我俩的人生经验。当我还在读书的时候,他已然退了学,去了云南。并直到26岁才重新回到了校园。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同样是我的母校,因此当我在看这部的传记时,总有一种穿越感,仿佛小波就出现在我上学时长走的路上,仿佛我们就是同学。这不是简单的四十年,一个国家在这四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这种变化的受益者,小波,则是这种变化的受害者。他如此地热爱智慧,却只能依靠吉米多维奇的习题集来进行思考,而相比之下,我,却可以阅读几乎整个中文世界的图书。这种对比在我阅读本书时不停出现,我总不自觉的在想,当小波在。。。,我在。。。这种思考使我意识到小波的生命是建立在何等的荒谬之上,他又如何痛苦,痛苦于只能看着这一切。好在,他的身边还有一支笔,文字的作用很多,其中有一种,我认为,就是可以让人超越现实。

坦白地说,我看不懂小波的绝大多数小说作品,“不知所云”是我最直接的感受。但我喜欢他的杂文,我喜欢他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未来需要有两种人——“敢于单身鏖战的武人”和敢于抚哭叛徒的吊客。小波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孤独的战士,当他在漫漫长夜中行走,当他在人生的孤寂、失落中徘徊。他从没想过去改变自己,迎合什么。而是走向了更深的孤独里。他直到近四十岁才决定做职业撰稿人。他的小说生前无人问津。我无法想象,当他骑着破自行车,带着一捆书,在北京的寒风中前进的时候在想什么。但我知道,倘若是我在那样的困境中,可能就不会有坚持的勇气,也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但小波没有退却。他终生清醒地活在铁屋子里,并终生试图打破它,而不是成为它的一部分。

小波在我们的时代有什么价值?作者似乎并不乐观,他认为小波的时代局限性已经出现,他的作品未必会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喜欢。在我看来,小波的价值就在于他终生保持的姿态之中。一种决然的,无所畏惧的坚持真理的姿态。为了保持这样的姿态,他付出了代价,一生都在荆棘之中度过,但正是这种姿态,是小波最宝贵的遗产。确实,时代变化很快,但世界上总该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而这些东西在小波身上,在小波终身的坚守之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智慧,善良,真诚,美。

真正的精英是确定标准的人。从小波身上,我找到了我人生的规范,这是小波带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十三)

关于王小波,有两个标签:“沉默的大多数”和“特立独行的猪”,很多人就此浅尝辄止,似乎获得了什么秘诀或者安慰,然后对周遭的一切都不屑一顾,自以为特立独行,遇到事也有了理由保持沉默,从此缓慢受锤,向虚无投降,逐渐老沉持重,然后心安理得地扑向庸俗的怀抱。

其实王小波是个小说家,他一直这样强调,哪怕他生前没有得到业内承认,他小说的读者也了了,去世后也经过媒体和读者的涂抹、矫饰和故弄玄虚,被符号化的王小波有了多重的面目,我还是最喜欢作为小说家的王小波。

小说家不同于文人,王小波以做学问的清苦和严谨求实态度以及天生的幽默戏谑精神来书写小说,不混圈子,不迎合时代,不经营自己的形象、不粉饰自己的回忆和历史,对于公共情感他理性的有些残忍,对于私人感情,他又浪漫的像个诗人。他始终以孩童的天真和少年的肆意来观察和戏谑这个世界,他坚信科学和逻辑是构成这个世界的框架,拒绝去粉饰贫穷,歌颂苦难,鄙视那些明明挖空心思想要回城的知青反过来寻找乡土眷恋,畅谈青春无悔的虚伪行径,对这些人来说,利用文学跳出苦难,反过来再去歌颂苦难赞美身在苦难中的人民来获得名利,这无异于狡猾而且卑劣。王小波要写他想写的小说,可以承载他的浪漫狂想、浩荡元气、自由洒脱和理性智慧,而不是国家社会需要的工具,更不是可以随时可以表演出来的肉麻戏码。

王小波决定辞去公职专职写作之时,他还是个落寞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无法出版,没有出版社会能接受,他甚至受到很大谩骂的退稿信,要知道当时的王小波是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他还是国内第一代程序员,他业余开发的统计软件卖给了北京水务公司,在微软的汉语输入法之前,他独立开发的汉字输入法在当时就很先进,但他依然决定辞去公职停止副业,专职写小说。他一人整日窝在斗室,与退稿做斗争,与寂寞失眠做斗争,与日益衰退的身体做斗争,与创造力和灵感的枯竭做斗争。他的嘴唇更紫了,经常带有病的疲倦。他孤独,虽然因此更加锐利,他笑着对朋友说:“我的一生都在抑郁中度过。”

王小波说有位女性朋友向他讨教如何写小说,在得知《黄金时代》的写作过程之后,听说小说这么难写,果断放弃了这一想法。王小波说,在现代社会里,小说的会失去一些读者,其中包括想受道德教育的读者,想看政治暗喻的读者,感到性压抑、寻找发泄渠道的读者,无所事事,想消磨时光的读者,剩下一些真正读小说的人。小说也会失去一些作者,有些会下海经商,或者搞影视剧本,最后只剩下一些真正写小说的人。王小波认为小说的故事时代已经过去,现代小说将在前人大师的基础上写就,怎么写都差不到哪里去了,从这个意义上,新时代大行其道的网络小说,就不能定义为小说了。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十四)

1997年到2015年,持续不断的小波热说明,小波的价值,以及人心对文学体制叙说和叙事的不满。

本书的价值更在于最后一章,神话的诞生与反思。前面八章记述小波成长与生平,都有一条主线:王小波精神特质与文学风格形成的源头所在。应该说,作者言之有物。

下面是一些很个人化的摘抄,作者的这些文字,或者有共鸣,或者触动了我长久的疑问,或者有了答案,或者有了新思路。

对于1966年的而言,1957年运动其实就是一场“预演”。正是由于的有关“物”的浪漫幻想的失败,有关革命的超越焦虑才变成“人的斗争”。

沉默的大多数,才是无法表达的真实:“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幼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沉默的大多数》

能看见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这种感觉就是历史感。

现在我认为,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智能,乃是一种最大的罪孽。--《思维的乐趣》

他对许多歌颂农村苦难生活的作品嗤之以鼻,在王小波看了,这些作品的虚伪在于不承 苦难 是个不好的事情,不肯定通过努力,改善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是通过歌颂苦难,获得道德优越感和精神虚幻的满足感。“自己不当父老乡亲,反过来歌颂父老乡亲。这种歌颂虽然动听,但多少有些虚伪”--《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山东二插时,王小波以自己的“消极”,展现出他对尊严的维护和对政治的厌恶。

“我怎么能没感情呢,不过要我用这个感情跳出个忠字舞,就是杀了我也跳不出……我们都认为,什么感情要是可以随时表演给人看的必定是肉麻的。” -- 写给李银河的信

女友以知识为高人一等的资本,而看不到知识的乐趣。-- 《一篇不成功的爱情》

在匹兹堡大学师从许倬云,许倬云曾谈到知识分子应理性对待“民族主义”:他说他到五十岁的时候才把爱国主义摆在一边。他认为这一点跟抗战被日本人打出的爱国思想是不同质地的。而直接的原因是他理解到很多罪恶都是打着国家之名进行的。这与王小波后来在国内对《中国可以说不》等民族主义书籍的批判,有明显的血脉相承关系。

王小波是深得“现代文明三昧”的,他并不是拿美国来贬低中国,而是追慕一种“健全的理性”。他不是民族主义愤青,但更不是拿着外国时髦理论唬人的“洋务派”。他看到美国的精神根底,比如,他对美国人的理性务实,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精神非常佩服,而这些东西,则属于罗素所说的现代精神常识的范畴。

王小波的同性恋研究,和他一贯的文学主题一脉相承,就是通过性关系来透视社会活动中的意识形态,进而为自由,智慧和尊严命名。《他们的世界》的前言中,李银河和王小波以异性恋的身份,将他们的学术立场概括为“实事求是原则,反意识形态中心主义原则和善良原则”,这三大研究原则,其实囊括了科学,人权与人道主义的多种标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

最后以广为传颂的王小波的一句话做为结束: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以他45年的生命,做到了。

《革命星空下的“坏孩子”》读后感(篇十五)

我读书慢,一是因为我反应慢,很多字句都要慢慢经过大脑,我才能明白它们的意思;二是我更喜欢有点难读的东西。还有就是我几乎没有读过所谓人物传记,总觉得个人传记是和励志成功学之类联系在一起的,而我觉得自己很普通,也远远不想成功。能记起的就是在读研的时候读过《蒋经国传》,读的原因是偶然知道了作者因写此书而被买凶杀害,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只好像其中并没有我觉得值得因此丧命的秘闻。于是当我三天就读完了三百页的《王小波传》时,想想还是写点什么吧。

之所以想了想,因为作者在书里已经列举了一个很大的数字,是有关王小波的著作、论文和期刊上的文章,这也让我知道自己只是凑个热闹而已。在这本书里,作者把王小波的生命历程分成不同的阶段:童年、少年、云南插队、山东插队、人大求学、海外求学、回国写作、逝后,非常详尽的记述了王小波的整个生命经历。读间,我就在想,如果把我一生中所有的经历,甚至是那些我自己都并没在意,早已忘记的事情写成书,会不会有三百页 。而当一个完全不认识我的人读了这样的一本书之后,对我的了解,与我本人之间,又会有多大的距离呢?我觉得,相较于那些推崇王小波和贬损王小波的人,作者对王小波的记述还是比较客观的,但也同样有些过誉的赞美。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我差不多都读过,小说里最喜欢的是《绿毛水怪》。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多年不如意的现实环境中,把读书当作与现实对抗的手段,然后以几乎没有修饰的天然才气,写的真诚又无比浪漫的故事,怎能不叫人喜爱。也有说法,这是王小波一次失恋后的作品。《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巅峰之作,这可能也是王小波一再修改,精益求精的一部作品,而此后他再也没能超越,不知是否那过早流露的才华也并非取之不竭吧。当然,王小波小说中的想象力与真诚给人很深的印象,但其中也一直有股涓涓怨念,自始至终,从未消失。王小波自称欣赏罗素,追求理性,不过至死也没有找到和这个环境的理性的平衡妥协点,依然是那个乖戾愤怒、五大三粗,放在哪里也显得很不协调的大孩子。我很疑惑当他经历了少年青年时代备受束缚的环境挣扎之后,终于能够有机会在更加文明开放的美国安顿时,却和妻子选择了回国。即使是因为当时他在美国混的不好,但可以预见的是他回国后也不会的混的有所起色。他仍旧执拗的固守己念,与周围对抗着,也许只有和一心促他成功的妻子在一起时,和那些认同他才华的欣赏者、崇拜者在一起时,他才有些许快乐吧。他的小说杂文里有很多美轮美奂、充满诗意的句子,但在无情时间的风化之后,那些美妙无比的诗句,仍然在鼓舞着一代代不断长大、初次见识时间残酷的青年人,但对于王小波来说,都落得和随处标语同样的境地,因为他自己离那些诗意已经渐行渐远,不断“受锤”。

当书中作者说如果王小波没有死,也许能成为一个文学巨匠时,我并不认同。我想如果没有那意外的离世,王小波还是会继续执拗,继续愤怒,可能会成为一个并不著名的文化批评者,开一个博客,也许能和方舟子在网上对战。也许最为人所道的身份,是著名性学研究大师李银河女士的丈夫。至于能不能再写出伟大的小说,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觉得,即使把他的生命延长二十年,他也不会收获多少人生的快了吧。

不过,王小波死了。那样对他来说那么痛苦,对活着的人却那么浪漫的死去。这也给了王小波一个机会,让已经难以避免受锤衰老的王小波完全成了另一个人。即使他自己已经无法感知,但至少让多年来一直渴望他成功的妻子得偿所愿。王小波成了一个能代表很多很多的标志,成了这个话语环境下又一个被塑造成的典型。但这也许不是王小波吧,类似的我知道,雷锋不是“雷锋”。我觉得如果王小波没死,他肯定不屑于让人拍一张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的照片,这种事王小波干不出,但他妻子我就不担保了。当王小波生前用过的电脑也可以被拿来展览的时候,我想起《大话西游》里刘镇伟说,“这就是五百年前孙悟空打死牛魔王的地方“。我宁愿王小波是我某个同学的同学的远房亲戚,辗转拿到他写在大笔记本上的《绿毛水怪》的复印件,然后在偶然看到他的照片时,说声”真丑“。

我曾经写过,理想于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这样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王小波那些洋溢着爱恋与诗意的情书,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不过现在我觉得他们的爱情虽然难得,但也只是年少爱恋美好青春的一味寻常草药,王小波那些洋溢激情的情书是他青春热情地证明,是他才华显露的途径,而某种程度上,这也来自王小波心中不易察觉的自卑。毫无疑问他们的爱情真诚热烈,但这世上本就没有纯美之物。而在王小波去世多年之后,在已过不惑的年纪,非要把年少时的情书拿来公之于众,也许是种现实的考虑吧。

无论如何,我是偏爱王小波的,他真诚、幽默、多才,也敏感、执拗、压抑,曾经我觉得他很伟大,现在我觉得他很平凡。就像我离开了村上春树,我也要向王小波说声再见了,再见不是意味与他告别,因为即使现在阴阳相隔,从浩瀚的宇宙来看,几十年的时光不过一瞬。告别的是王小波陪伴我的曾经的青春,曾经的岁月,曾经的想法,我希望,这不止是老去,其间也有点成熟吧。不忘初心,勿执初心。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