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快乐熊包包(全15册)》读后感精选

《快乐熊包包(全15册)》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1 06:21:11
《快乐熊包包(全15册)》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9-11 06:21:11   小编:

《快乐熊包包(全15册)》是一套寓教于乐的儿童读物,故事充满了温馨和幽默。每本书都讲述了熊包包和他的朋友们在森林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引导孩子学会友爱、勇敢和乐观。读完这套书籍,孩子们不仅能获得知识,也能收获快乐和正能量。

快乐熊包包(全15册)读后感(一)

法国儿童故事作家马蒂斯——可千万不要当成那个“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笔下的包包究竟是怎么的一个角色呢?包包是以一只“熊”的面貌来出现的,不过呢,却像极了一个看起来有些调皮、又有些讨人厌的孩子,他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仿佛即便是三分钟不到的时间里,那个小小的脑袋里就会立刻涌出数不清的点子来。其实他就是爱折腾,只不过有的时候折腾得颇具技巧性,有时候显得还是很有一番说道罢了!他就像自己家的那个孩子,或者邻居家的那个孩子,或者你不认识的,但同样三分钟不到他就会立刻和你混熟的某一个孩子——男孩女孩似乎并不那么非常紧要——但实际上,估计会有很多的读者,家长也罢、孩子也好,会不约而同地觉得“快乐熊”就应该是一只雄性,而那个孩子,也必须是一个男孩!

当然,包包并不简单,单纯地给他一个定义显然很有可能会导致以偏概全。只不过相比较那些所谓的乖宝宝来说,包包就显得“坏”多了!怎么个“坏”法呢?比如,他会搞出很多很多的“莫须有”的事儿来,总而言之就是他是一个“受到伤害”的孩子,非常需要得到父母的“亲亲”,以安慰他那颗“受伤的小心灵”——事实上,他美得很呢!不仅会笑话别人是“不懂爱的人”,而且还自有一番“歪理”:“如果一天都没有亲亲,那得多糟糕啊!”

像这样的一个“熊孩子”,生活中是不是会有很多呢?他们往往都是又聪明又伶俐,总会想出一个又一个能够让人目瞪口呆却又无伤大雅的鬼点子来,以此来狂刷“存在感”!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们会不会有一种防不胜防、忍无可忍的复杂心情呢?!其实,也不必过于烦恼。包包不就是想得到些关注吗?!爸爸妈妈完全可以“对症下药”,把正确的教育理念“藏”在那些“睡前故事”里,“藏”在日常的室外小活动、小游戏中,不必刻意说教,要让这样的“熊孩子”自己首先就觉得不好意思;然后爸爸妈妈可以加一把“柴”、扇一把火,效果也许就会有一个根本上的改观!

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孩子们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多,耳濡目染之下,也就多半会让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有一种对付不了的感觉。其实,也不总是这样的。孩子们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第一笔该怎么画下去才能为以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者至少不能画歪了,初人为父、初为人母的爸爸妈妈们可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要学会承担责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孩子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比较倾盆大雨,初春时节的小草显然更欢迎毛毛细雨!即便如包包这样的“熊孩子”当然也是这样。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很多家庭里,即使是在家长眼中老师心中感到万分头疼的“熊孩子”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一幅“熊孩子”的模样的,而使得“熊孩子”从名词、从担心变成实际的“始作俑者”,很多时候就是自以为是的爸爸妈妈以及其他人。自己首先就没有做好,认为孩子还小以后就会好起来,或者上了学有了知识就会明白道理的,都是在推卸自己本应承担的那份责任!

又比如,爸爸妈妈们多半会有这样的类似经历或者“教训”:带孩子到超市,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孩子很有可能会非要这要那,不满足不好,时时事事都满足也不好,这个“度”如何把握得当确实是一门学问。其实,孩子果真就是那么不讲道理的吗?是爸爸妈妈们以为孩子不讲道理就想当然地那样认为了,还是在与孩子平等地交流沟通过程中发现孩子不讲道理的呢?不同的情况要作具体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实啊,包包不过就是比较好动、内心活动多,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罢了。他的那些令人哭笑不得、但他自己又觉得十分有趣的故事,其实就是在认识社会、学习规则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学会认清自己,学会表达自己,认清真善美、假恶丑,这需要一个过程,绝不会一蹴而就。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有信心!

虽然《快乐熊包包》只是写给1~3岁孩子读的一套有趣的绘本,但其实却不止这些。这套绘本不仅是教育孩子们的,同时更是教育年轻的爸爸妈妈的!一个不仅合格、更优秀的父母以及家庭,才能教育出一个同样不仅合格、更优秀的孩子。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快乐熊包包(全15册)读后感(二)

孩子想吃零食,做妈妈的担心零食影响孩子食欲和健康,不肯轻易满足要求。孩子想没完没了地看电视,妈妈担心孩子的视力下降,必要管束。孩子的心里只有玩耍,到点了不肯回家,妈妈不得不下达严格命令。

小孩子是天使,他还不曾受到了社会与生活的无情制约,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妈妈想要试着献出圣母般的包容,但现实往往令她一次次感觉到失控。

爱就是一场漫长的试错。我们是第一次做妈妈,他是第一次做孩子,内心里爱的本能使我们柔情,但很多时候我们确实要面对没完没了的冲突。爱要怎么说才能更恰当,爱要怎么做才能让彼此都不受伤?

来自法国绘本作家马蒂斯的《快乐熊包包》里的小熊包包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熊爸爸熊妈妈给他的爱是清幽的、静谧的,他们没有大道理,可是那爱的清泉却缓缓地渗透进了孩子的心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包包的快乐生活吧。

包包是个小淘气包,是这套书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啊,为什么要说他是小淘气呢?我们听听《爱上幼儿园》里包包的其他朋友的对话就知道了:包包在的时候超级烦人,他不在的时候我们倒开始烦心。

我们在包包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喋喋不休地说话,精力旺盛地游戏,翻天覆地地捣乱。可是哪一天他不在家,我们却又坐立不安地想他。

原来包包是去上幼儿园了。等他回来给大家讲幼儿园里的情形时,大家又异口同声地说:我觉得幼儿园是地球上最恐怖的地方,全是捣蛋鬼,幸亏我们永远不用上幼儿园。

这些和他朝夕相处的小玩具伙伴们大概平时受够了包包,所以包包上了幼儿园,他们不由自主地想到包包又将成为幼儿园里的捣乱分子。

可是这个小小的淘气包在爸爸妈妈那里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包包喜欢用“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啊,我们都知道,可怕的两岁!每个小朋友都要带给我们这段独特的恼人岁月。他突然发现了自我,突然有强烈的自我意志,他需要试试这个厉害无比的“不”将会带给他的生活多么大的乐趣。

包包昨晚睡得好吗?

不好。

饿吗?

不饿。

好吃吗?

不好吃。

散步吧。

不去。

……

啊,事事都和别人拧着干,多么有趣。小包包体验到了这种快活,虽然他嘴上并没有停止吃东西,也照样和爸爸走出了家门。可是熊爸爸多么和蔼,他什么也不说。

不过……

他给自己买了一个冰淇淋。真好吃呀。爸爸吃得津津有味。

可是包包也想吃。

我问过你了,你说你不吃。爸爸说。

可是爸爸,当我笑着说“不”的时候,就是在说“好”。

但是爸爸还在装糊涂,他几乎是在戏弄小包包了。这让小包包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方式的问题,你觉得有趣,可是别人呢?他可不一定会这么想哦。如果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只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同样的困扰。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看爸爸的表现多么好。当小孩子的行为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他并没有横加指责,而是通过事实的后果让他自己领悟到行为上的不妥。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用一个小小的“不”来试探别人的底线,他在这样的捣乱里,寻找自己与他人间的界限。我知道有很多大人不知道“可怕的两岁”,他们只是简单粗暴地认为孩子“太调皮”,他们决定狠狠地给孩子点颜色看看。可是让我们学学熊爸爸吧,他只需要顺着孩子去做,模仿他的行为就可以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了。

你读得懂孩子吗?当他与你对着干时,你读得懂他背后内心的想法与他成长中的年龄秘密吗?

再来看爸爸妈妈和包包的另一次互动。包包跟妈妈说玩具小蛇踢他,跟爸爸说玩具小球咬他。而爸爸妈妈的反应呢?他们可没有板起脸来说:嘿,不许胡说,它没有脚怎么踢你?它没有嘴怎么咬你?

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不可爱的父母,他们总是很严肃很一本正经地教训孩子,他们总是把孩子的话当成“胡说。”他们总是忘记自己也曾做过孩子,忘记自己的小脑袋里曾经有过的无数奇思妙想,仿佛他们一生下来就成了大人。

包包的爸爸妈妈呢?他们接下来做到的却是:怎么样,你疼不疼?怎么做你才会觉得更好一些呢?

于是他们自然听得到包包内心里真正的回答:要是能给我个亲亲……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有时候多么怕自己被大人忽略啊,而此时,一个暖暖的亲亲就足够安慰他的心灵了。

再问一次,我们做父母的,能够常常做到这样去倾听孩子的心灵吗?能够读懂孩子那个小小的秘密吗?

所以,在得到想要的亲亲的孩子,怎么会吝啬自己的亲亲?包包全心全意地给每个玩具小伙伴一个亲亲,“如果一整天都没有亲亲,那得多糟糕啊”,我们的小包包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所以我们的小包包一点也不惧怕黑暗,他会在夜里保护他那群胆小的小伙伴,只要一想到爸爸妈妈就睡在隔壁,他就内心充满了勇敢。一个得到过爱的孩子,才会有能力给予他人更多的爱。

假如爱是一粒种子,包包的爸爸妈妈无疑就是那个播撒爱的种子的人。只消一粒小小的种子,就会收获一大片花园,只要用耐心去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就会走进孩子更深的内心世界。

《快乐熊包包》的封底有这样一句简单而洞彻心扉的语言: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快乐长大。这句话背后,是对父母提出的最简单却也最困难的要求。因为爱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因为爱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它需要你打开智慧的心灵,需要你去了解成长的秘密,需要你去倾听去了解成长的声音,需要你蹲下身子像孩子一样,重新生长一回。

快乐熊包包(全15册)读后感(三)

《快乐熊包包》

文/文小妖

“这明明就是一只小猪嘛!”我故意皱眉。

“不对,不对,是熊熊,是小熊。”妞妞纠正道。

最近,女儿迷上了绘本《快乐熊包包》系列,彩虹色的15本小册子,一种颜色讲述一个主题故事,简单且有趣。

《快乐熊包包》借着小熊包包的日常生活,从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性格养成、人际交往和健康习惯等几个主题展开,向爸爸妈妈们揭开了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小心思的同时,也让小朋友从熊包包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找到内心的共鸣。

熊包包如同一个可爱、调皮却又极具个性的孩子,他善良纯真,常常与自己的玩具伙伴们“相爱相杀”,做出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也许,从表面来看,熊包包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但是如果深入地去了解的话,其实,熊包包的所作所为都是每个小朋友在成长中,必然会经历的许多事情以及心旅历程。

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在《快乐熊包包》系列《一起打怪兽》和《我想要亲亲》中,熊包包变成了一个无理取闹的“坏小孩”,他把正在梦中神游的爸爸当做“怪兽”,毫不客气用玩具枪把睡得正酣的爸爸弄醒;他甚至在妈妈和爸爸面前“诬陷”玩具小伙伴,称自己被打,被咬,很疼很疼……也许,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粗心的爸爸妈妈们会觉得孩子太闹,太不让人省心了。可是,要知道,其实每个让家长不省心的小孩,背后大都隐藏着一个让人心酸的真相:想要爸爸妈妈的陪伴,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熊包包的“无理取闹”其实就想多抱抱妈妈爸爸,想要很多很多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胜过一切。哪怕只是一个亲亲,一个温柔的抱抱,亦或是十分钟的亲子共读,对于孩子都是难能可贵的珍贵。

只有在父母爱的关注下,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需要很多很多的鼓励

众所知周,孩子最迷人的特点之一,必然是自信。自信的孩子都拥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动用所有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熊包包就是这样的一个自信的小孩儿,在《这就是我呀》中,面对镜子的熊包包,对着镜子产生了怀疑。他沮丧,怀疑,甚至觉得镜子里的熊包包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个人。其实,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镜子里的熊包包更像是他的缺点与不完美的呈现,只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所以当他面对“不完美”时,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感,以及无法认同感。

小朋友在一定的年龄段,也会像熊包包一样,对自己产生怀疑,变得不自信。如果,家长忽略了孩子这一特殊时期的成长,那么必然会导致孩子的自信心丢失。

绘本中,熊妈妈的做法非常棒,当熊包包出现这一状况时,她会在第一时间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并毫不吝啬自己对包包的爱。因此,享受着妈妈的肯定和赞美的包包变得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可爱。

对于低幼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鼓励和肯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孩子做错事儿,或者发现自己的某些不足,作为父母应该是用最强大的爱和最好的鼓励,让孩子勇于发现,犯错,改正,让他们慢慢成就最好的自我。

被肯定和赞赏包裹着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孩子。

需要很多很多的引导

“早上好,宝贝!睡得好吗?”“不好!”在《我想说的是……》里,熊包包成了一个惹人厌的“叛逆小孩”,总是说反话,让爸爸妈妈不知道他心里真正的想法。

在孩子在2岁半到3岁时,很多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动不动就跟父母唱反调。这时候的他们就像熊包包一样,常常把“不好”“不饿”“不去”等反对语气挂在嘴边。其实,这段时期正是孩子产生自我意识的时期,心理出现了想要独立自主的欲望,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内心真正的不愿意,他们试着切断与父母的联系,只不过是想主动尝试与身边事物互动,以此确认自己的存在与能力。因为孩子年龄小,语言表达不全面,所以,他们往往无法说明白,也导致父母对孩子产生误会。

嗯,熊爸爸对反叛期的包包引导蛮好玩儿的,他从包包最喜欢的冰激凌开始,帮助包包疏导情绪,引导他学会忠于内心,尝试表达自己的真正的想法。熊爸爸的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他用婉转迂回的方式来引导包包,让他明白什么时候该说“不”,而什么时候该说“好”。给予孩子独立自主思考的空间。

与此同时,熊爸爸对包包的引导,也让包包明白了,不管是说“不”还是“好”,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定的后果。比如,爸爸要给包包买冰激凌的时候,他说“不吃”,所以,他只能一脸失落地看着爸爸美滋滋地吃着香草冰激凌。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所做的一切,所说的话,自有其理由,只不过,父母们惯用成人思维去看待他们的问题,因此容易产生很多的误会和矛盾。虽然《快乐熊包包》系列是给孩子的绘本,但我认为,这套绘本更适合每一个父母来读一读,我们可以从熊包包的各种行为、语言等看到孩子成长中的很多细节,这些都是孩子向父母发出的信号。聪明的父母可以接住这些信号,从中引导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锦上添花。

值得一提的是,绘本里还有许多关于熊包包的贴画,让孩子与绘本之间产生互动,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其记忆力、专注力与观察力,真正的让绘本的价值空间发挥到最大。

《快乐熊包包》系列绘本中的故事虽然短小简单,但每个故事的背后却透着睿智、实用的家庭教养理念,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在亲子共读中,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快乐的熊包包,每天有你的陪伴,感觉真好!

彩虹系的《快乐熊包包》

快乐熊包包(全15册)读后感(四)

孩子又弄了一地玩具!

是不是孩子睡了之后收拾起来满心的无力感,

恨不能把这熊孩子塞回怀孕的状态?

尤其当他不听你说了什么,哭着满地打滚,吆喝着:

“不!”

“这是我的!”

“我不要去上幼儿园!”……

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他变得不再像刚出生时那样,怎么看怎么完美,因为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学习,也开始慢慢变得有主见了。

甚至有段时间,会把反抗爸爸妈妈当成一杆人生骄傲的大旗抗在肩上。

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说教的效果永远不及绘本故事来的痛快。

因为他们喜欢小动物,尤其喜欢那种看起来傻傻憨憨的动物,就比如这套《快乐熊包包》里的小熊包包。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只熊,真的觉得好丑,没想到,这只小熊孩子们却并不讨厌。

还乐得去翻看在小熊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只小熊包包的年龄大约有3岁左右,而它的故事,仔细想想,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孩子的样子吗?

● 可能占据了洗澡的制高点,于是将所到之处看到的小玩具们,统统带入澡盆。

● 也可能疯玩到不管不顾,打扰爸爸或妈妈清梦,却被惊醒的爸妈吓哭。

● 或者懂事的让人心疼地一边怕着黑,一边又假装自己是战胜黑暗的小英雄。

● 又或者找不到心爱的玩具,大声地向从来没有见到他将玩具如何“处理掉”的你寻找线索。

● 再或者各种调皮、捣乱、装傻充愣地大声闹腾。

● 甚至否认镜子里那头像猪一样的丑熊绝对不是自己。

……

抓狂吧?

这就是有娃以后的生活,满地的鸡毛。

可是,看着这套书,不知不觉之中,这满地鸡毛就慢慢变成了一个个不知道何时蹿红的、被奉为传统神“器鸡毛掸子”。

静下心来,细品小包包熊的故事,才发现,原来,简单的故事里面蕴含着“顾盼生香”的修炼大法。

具体说起来有如下几种:

1、万物有灵。

故事中,包包的玩伴小牛、小狗、小鸭子、小蛇、小小熊、甚至积木小锤子、小球都有了生命。

这恰恰符合孩子刚刚认识世界时的特征——泛灵论。而这些本没有生命的小东小西,在孩子眼里有了生命,而且他恰恰是这些玩具世界的主宰。

这些动不了、说不出、看不到的笨笨的玩具们,需要他的帮助,于是,在与这些小东西们相处的时候,孩子自然就找到了自信,变得更加勇敢。

比如《一群胆小鬼》,在包包的眼里,小牛、小狗、小鸭子们在黑暗的世界里变得怕黑。

而这种怕,恰恰是孩子感受的映射。但是因为它们的共同承担,而让这份恐惧变得不再难以消化,

于是,小熊包包撑起了玩具们一片安全的天空,恰似“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道理,

在守护小玩具们的同时,包包也变得勇敢起来——当然也可能是它们的存在给小熊包包壮了胆。

让他撑了好久,撑不住时,就像小玩具们发现他一样,他从心里寻求到了父母的庇护。

正如《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描述的那样,仅仅是念叨着父母,就足以给了孩子足够的勇气。

更何况是通过小熊包包,让孩子看到了更加完整的“画面父母就在一墙之隔的卧室”。

2、透视眼。

这么高档的心法,是父母修炼的必备良技。

透视什么呢?

那就是通过现象,看到背后孩子的童趣。

比如《一起去冒险》——我们看到的是孩子把水龙浪费地开到“洪水”泛滥成灾。

玩具们被他弄的湿乎乎、脏巴巴,甚至是残缺不全。

别发火,看看小熊包包充满想象力的冒险,你就会发现,或许这一切源头的背后,是孩子奇思妙想的童趣。

3、移魂大法。

还记得《大话西游》里牛魔王的胞妹让紫霞和青霞融为一体的“移魂大法”吗?

《我想说的是……》、《不做鼻涕虫》、《我想静一静》、《你好新邻居》、《爱上幼儿园》等就包含了这一神来之笔。

当孩子叛逆、不讲卫生、无法专注、不懂如何交往、抵触上幼儿园时,和他们多读读这几个故事。

看看包包如何学会正确表达自己、学习讲卫生、让玩具们安静、观察同龄人,认识幼儿园吧。

相信,这个憨若猪包的熊宝宝,会让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

4、金刚不破。

“一地鸡毛”到“顾盼生香”的最终奥义是什么呢?

是金刚不破的终极神技。

这一终极神技始终贯穿所有的故事中,其中以《一起打怪兽》《我想要亲亲》《这就是我呀》体现尤为突出。

当孩子被惊吓,当孩子各种捣乱、各种无厘头的胡闹之后,借用透视之眼,看到孩子行为背后渴望爱和陪伴的真相,给予他足够的爱、拥抱和亲吻,那么,孩子最终就会自信的确认《这就是我呀》,那个最帅、最乖、最棒的自己。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翻阅这些看似简单,却又充满乐趣的小故事时,

当我们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和孩子确认“你就是最帅、最乖、最棒的”时,

当我们经由这些故事,鼓励自己内心的安定、平和时,

我们的孩子终将一年一年长大,

而我们也最终会借由孩子,这“磨人的小妖精”们,修成正果,

享受从烟火味儿中,

活出灿烂烟花的境界。

都说人生苦短,亲子陪伴的时间更短,

那就让一个一个的小故事,铺成我们和孩子一路走来的路径,

一直通往爱和生命绽放的前路吧。

作者:晨光微晓,曾经的教书匠,现在的俩娃妈。用心记录育儿心得、亲子共读经验、和成长思考。欢迎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快乐熊包包(全15册)读后感(五)

生活中,家长和娃的抗争堪比一场毫无规则的博弈。时常看到朋友圈里有爸妈上演带娃三部曲:清晨或某个周末,宝贝开挂讨喜,充满童真童趣;晌午或下午,宝贝花式顽皮,自己被气到炸毛,久久不能平息;傍晚或深夜时分,看着熟睡中的宝贝,一阵波涛汹涌的睡前反思,忏悔自己不该冲宝贝发脾气……

类似下面这段对话,几乎已经成为生活日常:

一个充满活力的孩子 :

妈妈,我可以不刷牙吗?

妈妈为什么你总是不让我做这做那?

那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应该不应该呢?

妈妈霸王龙厉害还是哥斯拉厉害?

妈妈我想看动画片,不想写作业……

一个逐渐丧失耐心的家长:

当然不可以,不刷牙会……

因为这么做是不对的。

……

@#$&*……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你都看了一天动画片了,赶快做作业!!!

有娃的父母,自然能明白圈里这些爸妈的笑点、痛点和槽点;没娃的人,也许并不会觉得有多崩溃,甚至会忍不住问:一个孩子能熊到什么程度,让大人“情绪失控”?

其实,在亲子关系上的大部分情绪失控,都是家长的期许和孩子天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大人习惯用成人的规则和视角与孩子相处,甚至会期许孩子成长成自己预期的样子。可事实上,也许我们认为是对的事,可能压制了孩子的潜能。也许我们放大的焦虑,正让原本快乐的孩子负重前行。时间久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和释放,就会形成对抗。

由于工作的关系,曾经机缘巧合半年做20多场地面活动。这段和孩子相处的经历,让我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很特别,他们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式,制造快乐、与人相处、解决问题,从而收获幸福……也许这些方式,曾经的我们也很会,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忘了怎么简单处事,渐渐适应了成人世界的规则我们,甚至让自己开心这件小事都很难做到。

最近翻到一套很有意思的绘本——《快乐熊包包》。这是一套15本的小书,每本书都是一个完整独立、节奏轻快、笑点突出的小故事。孩子看这套书很有代入感,因为在这套书里,熊包包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内心丰盈、充满童真又懂得制造快乐、满足自己的同时,又能让别人感到小确幸的孩子,他是孩子的真实写照。大人看这套书不住发笑的同时,内心会升起一丝羡慕,那些我们想追求的自由,想畅快淋漓地表达的自己,熊包包都轻易做到了。

因此,我不由得产生一个疑问:到底什么才是成长的意义。难道父母们真的希望孩子长成标准化的“样品”,活成如今大多数人的样子吗?

通过解读熊包包,我们或许会找到答案。

他容易满足,内心丰盈

包包是个懂得提升幸福感的孩子,而这种能够创造幸福的能力,是通过稳定的,健全的心里满足实现的。在《一起洗澡澡》《我想说的是……》《不做鼻涕虫》等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朋友的陪伴、好吃的冰激凌、爸爸妈妈的夸奖……都是包包幸福感倍增的理由。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讨好型人格的人,他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是担心过多的表现真实的自己,得到的东西会更少。因而,虽然他们看起来是个老好人,但是往往他们自己活得并不开心。这种讨好,除了后天环境因素外,更多的原因,是自我体系不够完整的表现。他们不懂得取悦自己,也缺乏持续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通过包包的生活日常,我们能够看到,在他的每一个“小动作”背后,都是在试图获取幸福感,从而满足自己的表现。

他肯定自我,简单快乐

在《这就是我呀》故事中,包包被镜子里那个“丑丑”的自己惊到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孩子这么丑,甚至还和朋友们开玩笑。但是,当镜子里的自己说他是世界上所有的包包中最丑的一个时,他立刻找来了妈妈求证:

当孩子在面对否定的时候,我们应该挫折教育,还是教会孩子正面积极的面对问题,包包的妈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这个世界本就很多面,我们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态,决定了我们对待事情的方式和态度。如果包包的妈妈没有给包包足够的肯定,而是告诉他“别相信他”“他说谎”,那么,也许包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会变得很负面。包包妈妈只告诉了包包“真相”,而如何去理解需要包包自己去判断,从结果上我们能够看出,包包是自信的,是自我肯定的,他知道怎么处理否定或者挫折,随意他很容易快乐。

他是个戏精,会为美好适时给自己加戏

包包还是个戏精,他时常自导自演,让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下面这个桥段选自《我想要亲亲》,鬼头的熊包包想要很多亲亲,可是又不能没有理由地索取。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假装被欺负,需要亲亲安慰,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而作为父母,其实他们早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可是,他们并没有像生活中的父母一样立刻揭穿,教导孩子“不要撒谎”!是用温和的方式言传身教,告诉包包: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分享爱。

他脑洞很大,充满想象力和游戏力

熊包包很会自娱自乐,绘本里的他是个“吃喝玩乐”样样玩得好的孩子。比如《一起打怪兽》这场戏。熊包包跟伙伴们说,他发现了一只打怪兽,作为勇敢的小伙子,他们当然要跟怪兽战斗,于是,爸爸成了假想敌。

虽然慵懒的午休被打断,爸爸被惊醒的那一刻并不是大声斥责和发脾气,而是配合包包,开始了角色扮演。尽管对包包来说爸爸的入戏有点儿快,被吓得哇哇大哭,但是爸爸还是用孩童的方式,给了包包完美的结局——他还是虏获了“怪兽”。

他心中充满爱,让人忍不住靠近

尽管包包有时候也很调皮,甚至会恶搞伙伴。但是,他简单直接,对朋友的爱发自内心,这种真实的自我就像自带磁场,时刻吸引伙伴们靠近。

社会交往中,那些让人觉得舒服、相处有趣的人,往往不是看起来中规中矩,或是完美无缺的人。而正是像包包一类,有瑕疵,但不危害他人,有小缺憾,但却让人心生温暖的人,才让人觉得真实无比,相对更愿意接近。

虽然包包只是个孩子,但是他的日常却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小时候很喜欢詹姆斯·马修·巴利的《彼得·潘》,但看完又有一些沉重,说不清当时自己是因为理解彼得·潘的感受,还是懂得人终究要长大。看完《快乐熊包包》在想,如果彼得·潘能和熊包包一样,拥有自己稳定内心体系,接受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并参与周围的生活,能够持续满足自己,能够从琐碎中发现快乐,那么长大又有什么可怕呢。

如果你想看到更多关于熊包包的故事,你想解密更多孩子行为背后的小心思,找到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方式,《快乐熊包包》系列绘本或许会带你找到答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