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事情》是一本描写人性与命运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一生展示了人生的坎坷与变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让读者产生共鸣。小说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人性弱点和悲欢离合,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一)
南师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张小兵老师谈及苇岸:
我读苇岸还是十多年前的事,好像是因为读到西渡的一首诗《苇岸》,内容大概是说苇岸将骨灰撒在五月的麦地,“那是属于你自己,你也属于它的土地”。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什么人才能拥有土地,又理所当然地被土地拥有?于是就去找寻他的作品看,当初我还不太会上网,只能到图书馆去查阅,后来发现太难了,因为他的作品量很少。最后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本被人翻破了的1995年版的《大地上的事情》。有些书是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地找出它的好来,才能喜欢上它;而有些书只要看一眼就难以忘怀,苇岸的文字就有这种扑面而来的感觉。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二)
对苇岸一直心怀感恩!十年前,当我终于从生活的压覆下抬头,准备从书籍中寻找光源,却面对书海,茫然无措时,是苇岸以其书单给了我一张地图。苇岸如此坦荡地向自己的精神源头表达感恩,并愿意与读者分享。不隐藏来源,不故作神秘,不伪装天才满足虚荣。苇岸的文字不属于轻灵一路,他是一笔一笔地,象是在洁白的岩石上雕刻似的,认真而有力。读他的文字,觉得温暖踏实,并对人,对友情,都有了更多的信任。苇岸对于我,象是一个精神上的兄长,朴拙而又智慧,严肃而又随和,同时是宽厚的,温和的。
一直在寻找苇岸的书,希望能拥有一个好的版本,因为我手上只有一本《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落英文丛) ,这个版本不太令人满意,甚至有一丝不太舒服的感觉。很高兴有新的版本问市,书名也恢复了原本的面目,无论如何,都先支持一下!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三)
远古传来的清晰而亲切的声音。朴素之源,表饰未生的原质。到达事物核心最短的路程。舒畅的思想,每个时代都饮用的空气。现代面貌的根据,人类灵魂的保存。”读古希腊诗人萨福一首诗,苇岸留下了这样一串词汇,现在恍觉,它们俨然是苇岸作品灵魂的解码。也许他最醉心的,就是选择一条到达事物核心最短的路程。如此才去旅行、记录与观察世间万物。并小心地不使这一切染上中国文人式的趣味。为什么要对趣味这词敬谢不敏,这是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二十四节气的记录,他的确是以科学家式的谨严,呈现生命的端严与内部的细致肌理,而非玩赏。从这点说,他其实一点不中国文化,他的自然不涉性灵也不田园,土地与谷物在他笔下,就是事物本身。想象他的作品气质,最好去读法国乡村诗人雅姆的诗,他们都有一颗属于乡村的灵魂。
——北京晚报 书评编辑孙小宁 《五月,重读苇岸》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四)
“只要你天性能够感受,只要你尚有一颗未因年龄增长而泯灭的承受启示的心,你就应当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说来惭愧,我很少有亲近自然的机会。即便如此,我还是被这本散文集吸引了。终其一生,作者都与土地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再普通不过的景物,在他的笔下,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原始生活的眷恋,对自然生命的赞颂,充盈在字里行间。放下书,不禁使人有种冲动:出去走走,看看蓝天、白云,吹吹和风,听听小鸟的歌声,闻闻泥土的芬芳,寻找片刻的宁静……
作者英年早逝,虽有些遗憾,但不妨这样想:他的天真率直,他对工业文明的抗拒,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此刻,他终于回到属于自己的星球。好像小王子重返家园。相信,在那里,有他热爱的一切,在那里,他会更加快乐自如。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五)
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作者的名字十分陌生,看完大概的介绍后直觉告诉我这会是一本不错的小书,果不其然。每篇散文都写得很优美,处处让我感受到脚踩土地的舒心和踏实;鸟和昆虫在作者的笔下的活灵活现;作者从大自然、书籍中得到的领悟以及对工业化进程给人类和地球带来的忧虑。十分可惜的是由于作者的病逝未能完成二十四节气的所有(定稿)篇章,可这并没有影响我对它的喜爱。读着读着也开始观察起自己所置身的节气来,有趣的是我与作者观察的都是同一个城市——北京。
笔调充满了诗意,也了解到作者曾经写过诗也本打算朝着诗人的方向发展的,后因为卢梭的《瓦尔登湖》而改变了写作方向。我喜欢早上起来吃完早餐后阅读上几页这样的随笔,清新、怡然,带有哲思的开启新的一天。
推荐给每一位生活在城市中,远离自然,对自然也逐渐变得麻木和疏离的都市人阅读,相信它有一番“魔力”,让你焦躁的心平静下来,让你的感官得以片刻的放松,甚至眼前出现了一片田地、一只飞鸟,或是听到了一声鸟鸣。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六)
是的,这是一本很安静的书,沉下心来,能收获风声和鸟叫,稻谷沙沙作响,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平凡,就像气象报告一样,按照节气记录着一片田野的不同景象,土地就是这般,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作者苇岸,芦苇荡里水草丰美,河水蜿蜒流过村庄,自然的一股气息,他也确是一位诗人,受瓦尔登湖的影响而变成一位散文家,絮絮的文字仍可见诗意的穿梭,向往自然,厌恶工业主义,怀旧的田园。
对我而言,虽然向往自然风光,但我恐怕无法忍受没有Wifi没有现代设备的乡村,是一个现代化的拥护者。
这本书刚开头就看到一句很打动我的话:“树木是大地的愿望和最初的居民”。朴实无华,但却在我脑海中升起一片郁郁葱葱欣欣向荣。
突然联想到最近看的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里的一句:“比血管更古老的河流流淌在比国家更古老的土地,过客来来往往,相视一笑。”
PS:吹爆这部纪录片,B站就有,文物满分,文案天秀,BGM鬼才,谁能猜到央视爸爸这么会玩2333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七)
要把一些反复出现的物象——雪、耕地、昆虫、麻雀、农民——在二百多页的书中描写得不令人腻烦,仅靠一些隽永的笔触是不够的,他显然还需要对所描画的物象本身怀抱深切的、三言两语无法交割清楚的爱。在苇岸身上,你能找到很多他爱自然的证据,但是却找不到他爱自然的缘由(“心灵的直接相通”在我看来不是缘由,而是爱的另一种表达)。于是在这一点上,他非常显著地不同于托尔斯泰或梭罗——他们是爱自然的现代人,他是被扔到现代的古代人。
作为一个“古代人”,我们也就可以想象苇岸对自然的情感为什么非常不同于那些“呼唤自然”的文学家形象,即狄德罗式的启蒙者——苇岸不需要通过对自然的追忆去为现代社会选择一种意义,而是把自然本身当做了全部的意义。换句话说,在苇岸笔下,对自然的爱和对现代社会的厌弃并不仅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先后顺序:先爱自然,而后讨厌现代。在此之上,《大地上的事情》还呈现了第三重的景深:一个真正热爱自然的人,因其麻雀落在麦田电话线上那般的轻盈,因其阳光落在门楣上那般的好脾气,是不会挥舞着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立面的。这是《大地上的事情》在无数相似性不低的篇什中给予我的丰富。
你反驳——他不是也对城市和现代人有点意见吗?
然而——你要怎样钝感地活着,才能对城市和现代人一点意见都没有呢。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八)
(一)人类大概是除自己外一切动物的天敌,体型稍小的只要一看到人迅即散离,生恐“轻如鸿毛”的失去生命;体型稍大的,想方设法喝血吃肉,饱肚肠之欲。
(二)如何泾渭分明?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入渭河时即出现泾渭分明。重点在“最大”,即“尽其所能”方能“独善其身”。
(三)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因追求某种东西而完全拒绝另一种相斥的东西是不是“好”的。能感受到苇岸在行走着感受自然,崇敬自然,将自然之美视为唯一之美,他也确确实实把这些美表述在他的文字里。欣赏的同时我注视他不能随着时代迈进而向前的痛苦,一个和时代背道而驰的人。我感到悲哀,原始之美自然之美是震撼的,但需要理解的是,人类的智慧之美也是震撼的。这中间有一个度,如何去享受自然的原始之美,同时又如何去欣赏人类的智慧之光。
当然我也明白之所以不能把握这个度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智慧之光毁灭自然的原始之美,不能接受,所以拒绝步进,拒绝步进充满人类智慧之光的时代,将之认为愚蠢。这非常片面,非常不理智。时代的步进是无法控制的,既然我如此珍惜自然之美,在时代步进毁灭自然之美时,我应想方设法的去保护自然之美,这是对于热爱之物的本职所在。而不是站在一旁写着“这样不久以后地球生命即将结束”,冷眼旁观,这是众多思想者的局限之处,不愿将思想变为实际,也不愿考量思想的可行性,只会将之归于“时代”的问题,消极待事。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九)
苇岸,原名马建国,自然之子,素食主义者,“为了这个星球的现代与未来自觉地尽可能减少浪费的人”,自我预感不适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最终死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九日。终年三十九岁,九九归一,回归自然。
《大的上的事情》 ,中国的《瓦尔登湖》 。我喜欢这本书,这是二十世纪最接近散文本质的中国散文——简单、纯粹、回归。此书大体上共记录了四个年头——一九八八、一九八九、一九九零、一九九八。一九九八是我出生的年份,我也以出生在这样一个带有数字八年份为荣,重大的转折性、里程碑事件都发生在这样的年份,一九七八改革开放、一九八八三十亿人口、一九九八南方大水、二〇〇八北京奥运,我想这不会是简单的巧合,更是在赋予八以特殊含义,所以我想苇岸记录的一九九八也不是随意记录的,八的特殊含义,以及世纪的哀叹。《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是北京昌平一九九八年二十四个节气的见证,独特的记录方式使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景象,天况、气温、风力。
书中另外三个年份是以作者日记选录的形式展现的。苇岸对人与天地自然万物关系、鸟类的观察,角度独特,常至细微之处。在当时,乃至现在,苇岸都是较早的关注自然、环境,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业文明冲击的中国作家。触及农业文明,土地,耕作,物候,这些人类最基本的,便深入到了人生哲学的范畴了。本书另外的两个辑子收录了苇岸的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和《去看白桦林》 ,游记,哲思,不一而足。与芸芸众生相伴,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这便是苇岸的追求了。
《大地上的事情》首尾两部为《一个人的道路•我的自述》 《最后几句话》系苇岸对自己生活的自我陈述,一个人简单、回归自然的一生生动地跃然纸上,这就是一个人平凡的一生。苇岸这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和使命便是观察虫鱼鸟兽,看日出日落,去所有能去的中国北方,在冬日,雪中,做一个真正的北方人。
18/01/29
中国北方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十)
苇岸的写作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倾向和意识,就是要破除语言之“障”,还原某些隐藏在文化符号背后的“原初”生活、自然、情感、生命形态。而人-文明,往往会遮蔽自然的意义与价值。
这种意识,当然非常珍贵,能够提供另外的价值与视角。但是另一方面,它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它的态度和情感鲜明,似乎读了几页之后,就有重复之感。此外,作家似乎还缺少一种对自己“还原”行为的局限性的认识,他的还原和观察,仍然是浓重的人类符号的产物。而没有这种符号,书写也就不可能。
作家非常关注符号,因此自然关注到名称,在“三十三”中,对中西动植物命名的讨论,看似煞有介事,其实不免有点蠢。观念的色彩太明显(决心破除某种观念,本身也是一种观念),反而容易自我束缚,远离“自然”和自由。郑重其事会遮蔽灵巧。
有时候,作家执着地要在自然中寻找意义,寻找植物的“谦逊”、大地的“真理”(三十八)。但是自然的可贵,正在于它不提供意义,如果说自然书写,那么最公正的大概还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吧。
但是,作家的文章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清新自然简单,能让人不忍释卷,一口气读完的。作者是个有趣的人。
同时,作家的语言优美,不乏诗歌灵性。让人感动。
苇岸自己提到了见山见水的三境界,关于文明和自然的理解,他可能还在第二阶段吧,所以拧巴。
但是,在整个中文散文书写中,苇岸仍然具有意义,仍然不妨一读。虽然无法比拟梭罗,但他还是为我们观察和体验中国的土地,提供了一种态度和视角。他的思想观念,有80-90年代的鲜明特点,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世纪末的情绪、国人刚刚接触外国思想时候的激动和震撼……看到评论里有人在骂,我觉得应该宽容一点。看见人们对于这样一个单纯的、早逝的诗人,如此尖刻,感到有点心疼。他刚刚进入创作的黄金时期,还没来得及写出更成熟的作品。
更何况阅读不是为了攻击,而是为了滋养自己。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十一)
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本杂志很受同学们欢迎。它的名字叫《中学生阅读》,我在这本杂志上,第一次知道苇岸这个人。
杂志转载他的《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时,他已经因病去逝。当时读到他的文字,我想到自身所处的乡村,有和他文字里一样的风景。那是我时时感受着,却无法言说的的存在。二十四节气,和农作物的种植密切关联着,一旦脱离中原大地的地域限制,二十四节气就显出了它的局限性。
我现在身处南国,一年四季常青。年末和年头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冷到什么程度呢?当别人穿着外套,还有人穿着短袖跑来跑去的。
前些时候,结合二十四节气,给学生上了几堂古典诗词赏析课。白露的时候,大家一起读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玉阶怨》;秋分到了,大家读了《秋词二首》;在寒露那一天,我们学习了《倦夜》。当我们 学习诗歌的时候,能很快地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中。可是,一接触到关于节气的话题,自己完全是处于自说自话的状态了。要不是有那些优秀的诗歌垫底,想让学生明白秋分、霜降的意思,真的好困难。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二:第一,身处南国,周遭的气候和二十四节气完全不搭界。四季常绿的植物,永远标示着奔跑不息的生命。与中原地带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有着明显地区别。二呢?周围的农时、季节更迭已经湮没在喧腾的商业活动里。
这南国,是没有乡村的了。而遥远的、偏僻的角落里,还顽强地承继着远古先民依农时而作的生活习惯。可是这样的地方却越来越少了。
在《大地上事情》这本书里,作者不也记载了工业社会蚕食农业社会的事情吗?一座水泥厂要在平静的乡村边缘扎根,村民谈论的是以后不再去辛苦劳作的场景,只有作者看到了社会场景置换的后果。
乡村的沦陷,是高速发展胁迫下的必然产物。苇岸用不多的文字,看到了处在工业环境逼迫下的乡村和现代农业迥异于往时的尴尬。他唱出了一曲缅怀乡村、祭奠自然的挽歌。而我用诗歌的方式唤回学生对先民的遥远记忆,是不是一场缘木求鱼的笑话?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十二)
跟大学同学说起一个师兄,原来早就已经见过面,到了今天才对上号,有意思的是,师兄现在也成了同事。不禁感慨,人生就是兜兜转转,或许你以前没有印象,但终归有一天,你会明了。
之所以想到这些,仅仅因为书中的一句话:胡蜂即我们通常所称的马蜂,也称黄蜂。一直以来,对于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心怀神往,一直在想这黄蜂是什么东西——对了,NBA以前就有个对叫黄蜂队,不过2013年被收购后改称了鹈鹕队——现在才知道,原来这黄蜂就是蛰死人还不偿命的马蜂,顿时觉得,呵呵。
对于大自然的记忆,现在想来还是停留在儿时。那时候,有铁牛,有蚯蚓,有马蜂,还有麻雀。印象中,有一只麻雀还曾误入家中,本用绳子牵着玩过一段,最终觉得无趣还是放了。这大抵也决定了我对于自然的态度吧,索取多过欣赏。
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其实是本旧书,如今被广师大重新出版,自然是由于现在已经到了谈论自然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了。再加上作者诗人的情怀,所以读来绝不会觉得老旧,反而由于那些大地上的记忆,有点怀念。对了,95年我还是个小学生。
然而,我终究是不能认同作者的观点,无论是《瓦尔登湖》还是素食主义。《瓦尔登湖》暂且不论吧,这本有点像自然主义的圣经,终究是大众逼格提升的利器,还是说说素食主义。
标榜素食主义,大抵的原因有几项:一是长寿,正如作者引述泰戈尔的例子,泰戈尔近花甲之年迷上素食主义,最终活到93岁高龄,二是不杀生,作者也说到素食主义的区分,有全素,有吃鸡蛋,还有吃鸡蛋和鱼的,我想,现在没有人敢说自己吃鱼是素食主义了吧,连素的定义都如此混淆,这不终究还是人自己说了算,素食不素食有什么关系?三是现在流行的,书中没有提到的,环保主义,确实,养猪、牛所排除的碳确实要高,这还有牛这个臭屁坨老排除甲烷呢。为了环保,或许我们可以少吃点肉。但正如开车不环保,但不代表你就一定不要开车一样,素食可以,主义则免了吧。
当然,这种主义或许影响到我对书的观感,但终究还是觉得作者的格局低了点,或许作者也不以为意,毕竟他就是这么柔软,或者说接地气吧。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十三)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中,最让我感动的部分,是他的日记。不管是视角和内容,还是表达和形式,都让我感动。
小学就开始写日记,却一直不知道日记怎么写。后来,渐渐明白,日记就是记录进入视线留下印象的那些事物事件。我一直很疑惑男人怎么写日记,他们怎么看待每一天的生活,他们是否会在日记里记下一天的鸡零狗碎。苇岸的日记告诉我,一个有自然属性,农民属性,诗人属性的男人怎么看世界。他的笔下,是一个广阔、原始、安静、温柔的世界。他写自然,大地,野火,麦田,他写看到麻雀时的感动和反省,他写自己的愿望是每周有一天在土地上愉快地劳动。
苇岸能在自然万物中看到无限美感,他写《二十四节气》,一年中,不同的节气在固定的地点,拍下麦田和树木的照片。经由这些照片和文字,我重新认识二十四节气,麦田原来这样美,四季原来这样变化,节气原来有这样重要的意义。他写对自然的三大发现:黄河水是温暖的,白桦有体温,野火逆风而行。这样的发现,是多么简单却又多么难得的发现,必须得有细腻的心,温柔的眼,触摸的手才能发现。我是不能发现这些了,我甚至不习惯于光脚踩在泥土上,我体会不到苇岸的感觉,“我有意光着脚,踩在松软、湿润、略带凉意的土壤上,我感觉我已与大地溶为一体。人早已与土壤隔绝,人再也体会不出此刻的幸福感。”我就是那个踩在泥土上感觉不到幸福感的人。
看着苇岸写的日记,惊叹于语言的简约而质朴,同时精准,而且有一种诗意的美。他写刚刚来临的冬天,“季节像一匹衰老的马,已失去光泽。这时的冬天好像是一个终于到达目的地的客人,开始安顿下来。天气总是摇摆在阴与晴之间,太阳形同虚设。灰蒙蒙的环境与背景,使任何一种颜色都鲜艳。”看着这些文字,真的是不由拍案叫绝,简单几句话,描写出一个黯淡的冬天。
我想起我小时候写的日记,为了凑字数,会写出“万里无云,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类似的错误句子,觉得无事可记,就编造帮老奶奶过马路的故事,故事编完了,就开始记无聊的流水账。看完苇岸的日记,我就想,如果小时候我就知道日记应该这么写,我的世界会不会有趣很多。
感谢苇岸的文字,告诉我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质朴文明的世界。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十四)
青年时因病早逝的苇岸,最大的成就是以先驱者的姿态,开创了中国式自然文学。原本是诗人的苇岸,因为卢梭的《瓦尔登湖》从此爱上大地,关心大地上的事情。在《大地上的事情》中收录了四辑内容:大地上的事情---75篇散文随笔,篇幅较短小。有点像日记。第二辑二十四节气----站在同一个地方,在二十四节气的那一天拍下照片,观察一年岁月的变化-----这在二三十年前,也是个亮点和创举。可惜这个计划因病中断,节气随笔也没有写完。是一憾事。第三部分是去看白桦林,个人比较喜欢这一辑的内容,完整,明快,充满哲思,也比较耐读。至于第四辑泥土就在我身旁,则是苇岩日记选,不时有警句闪现。 苇岸有一个愿望:一周中,在土地上至少劳动一天。在乡村教学空当的苇岸站在旷野大路旁,观看北风过后春天将至,为即将到来的庄稼满地而血脉悖张。因爱默生、卢梭、托尔斯泰、纪伯伦、普里什文等自然主义前辈的影响,他寻找到了作家“应有的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有了自己的写作信仰,也为与“猥琐、苟且、污泥的快乐、瓦全的幸福‘对立’的本能”而自豪。在他的灵魂里,他以他最大的善意,成全一个本性善良的自我,“我希望我是一个眼里无历史,心中无怨恨的人”,“每天,无论我遇见了谁,我都把他看作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他不止一次在文字间表达,“在我的一生中,我希望我成为一个‘人类的增光者’,也希望在晚安的时候,可以借用夸齐莫多的诗歌说,‘爱以神奇的力量,使我出类拔萃’”。他是心怀善意者,想作为“岸”,为“穷孩子的小船”“载回”更多的灯光。 以今天多元化的眼光来看,苇岸的心思单纯而充满理想化,他书写很恬淡,文中的自然情怀也相当本真和清浅;但因诗人的根基,使他的文字如同诗歌一样精炼优美,充满诗意和美好的远眺。然而正如写作时间为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一切混沌未开,百废待兴。他的行文情绪之中又怀着深深的忧虑和惆怅,为即将到来的新变革和无法捉摸的新世界,他已预感到在那个蔑视一切的经济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同一莫测的命运。这种远见让他的文字,多年后重读,让人不禁为他有先知般的敏感而心生敬意。他回忆赫德逊《鸟的迁徒》中鸟类的绝灭,也不反对希梅内斯《小毛驴与我》中对驴的赞颂,甚至乐于以驴自称,因为他们“耐劳,深思,忧郁又亲切,是草地上的马可.奥勒留”,而他是自然界的马可.奥勒留。 去除一切矫情笔墨的直率和天真,仿佛回到了人类的最初,自然界的本原。他爱这片大地,也爱这田野,可惜英年早逝,如流星划过长空,在自然文学的殿堂中,仅留下让我们后人叹息的未竟文思。
《大地上的事情》读后感(十五)
我看到苇岸说他小时候就不能看屠宰牲畜,且后来对非暴力主义一见倾心,于是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对杀猪基本没什么感觉,只想吃猪肉,并非因为心狠,而是对生与死、痛苦与欢乐并没有体验与经历,而对大人过于信任,以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既然他们去做,就肯定有理由。
苇岸选择散文创作的理由很特别,他是将散文作为诗歌以另一种手段来写作的,这说明他是以一个诗人起步的,但他对中国文学的疏远却是我并不首肯的,比如对《红楼梦》的陌生,让他得出中国文学“唯独不见一个作家应有的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让人感觉到他在这里存在偏见,一种缺乏反思的因子存于其中,所以对他影响较大的作家如泰戈尔、爱默生、安徒生、纪伯伦,在不少诗人看来都不算是格局最大的诗人,所以他的世界观也显得过于简单,“眼里无历史,心中无怨恨”。可能把内心与外在世界过于简化了,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博大,所以他也只停留在“理想和浪漫”阶级,我唯独同意他“爱,以神奇的力量,使我出类拔萃”。
读到作者写那些昆虫,我明显感觉自己心境不够平静,人世的纷扰在搅动我的心绪,我没法只专注于动物世界而不想到人,由此我想我也许从未变过,以前读《昆虫记》就不太怎么看得进去,我似乎是在人的世界里磨砺着自己的心,是一种将出世的意融进入世的心情的状态。虽然《瓦尔登湖》也是我的最爱,但我却从里面的字里行间处处能读到人,虽然看似写景更多一些。
作者认为智慧出自弱者,我以为很新鲜,原来我不停地追寻适智慧,本因为我很弱,而强者是不屑于此的,庄子的“绝圣弃智”,想来也是因为他是强大的吧。
作者变为孩子们每天在课堂精心编造他们美丽的网,而以我在学校读书的经历,除了读书不用挣钱以外,也面临竞争,人际,流言蜚语,学校远不象作者所说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小社会,是孩子进入社会前的准备,然而与人的接触和交往让他开始懂得人性,如果正面发展,他会学会爱与包容,成为孩子不是唯一的出路,长大成人的美好也许才是通往天的必经之路。
一生仅仅只接触大自然,不深入人世,人最多只在尘世外观望一番,而一旦跨入人世的大门,便发现应付自然的心智无法适应人世,很有可能成为仇人世者。所以自然、人世,皆无可逃避。
作者对秋天的赞美,是因为它是夏天到冬天的过渡,有自身的独立价值,且更饱满与丰富。我小时候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独爱秋天的妩媚,还多少将它归因于秋天是我出生的季,且有菊花的美丽。而蒲宁则说出了潜意识那隐约潜伏的原因,因为秋天有着色彩与天空。
但我现在的心境,更爱春的温暖与平安,而读过海德格尔以后,我就知道世间的一切都需要重新打量了,甚至我以前一直不喜欢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