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学生三部曲》是一部揭示女中学生成长故事的小说系列。通过三部曲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女生在青春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以及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与变化。这部小说深刻描绘了女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引人深思。
女中学生三部曲读后感第一篇
宁歌用一种激烈而烈而戏剧性的方式将矛盾赤裸裸地剖开,使所有人都无法回避。尽管她或许并非抱有宁为玉碎的决绝,或许她是真的失望了,亦或是寻求解脱?无数青春期的女孩们会对宁歌的心情产生共鸣。在宁歌的故事里,只有寥寥数句,我们已经发现庄庆是那只散发出最温软甜美的青春气息的桃子,然而上了高中的庄庆,却成了短发的秘密英雄。庄庆像宁歌一样用沉静的表情保护自己澎湃的理想,她比宁歌要理智,懂得谨慎地隐藏自己,然而当她卸下了淡漠的伪装,向友情献上热情和秘密,却面临着以放弃和妥协为代价换来的成长。假扮成插班生的女老师是成人世界挥向青春秘密的一把剪刀,不等英雄梦想在时光的沉积下自己变得平稳,就要将它修剪得平平整整。被修剪与被塑造的无奈,永远是青春难以言说的伤痛,尤其在东方特有的环境里。
女中学生三部曲读后感第二篇
新华书店二楼有一个儿童文学专区,小学的时候一进书店我就越过好几排教辅资料直奔那儿去。这本书就被摆在左手边某个低矮的柜子一样的书架上。第一次注意到它的时候我翻了翻,发现有点兴趣,但兴趣不大,似乎是一本比儿童文学要更“高”一些的书,根据我的经验这种书一般也比儿童文学更无聊一些。而且这位作者的另一本《我的妈妈是精灵》我之前也看过,没有特别喜欢。妈妈每次只允许我买几本书带回家,于是这本书理所当然地被我从最终带去柜台结账的队伍里排除了。后来好几次去书店都是这样,我拿起它,翻一翻,然后又放下。
直到某一天,也许是我没有找到特别想看想买的,我拿起了这本蓝色封面的书,把它放在了我准备买回家的那一摞书上。
第一遍读它的时候我是一个小学生,写中学生的书只能当成故事来看,印象最最深的是宁歌尝试割腕的那个情节——每次看到这里我都匆匆略过,多看一眼我都替她感到疼,生理上的那种。宁歌就是拖着这样疼痛的胳膊爬上那栋她将要跳下去的居民楼的吗?她在写遗言的时候会不会有点后悔,早知道最后是以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之前割腕的苦不是都白受了?
后来我自己成为了一个中学生,再看这本书的时候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我好像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宁歌”,考入最好的重点高中,但在最好的学校里考着垫底的成绩,只有语文成绩靠着从小的阅读积累还算不错。和朋友的、家人的、老师的关系,以及那段很荒唐的“恋情”,我似乎不仅只是“读”,而开始“读懂”她了。我能够与她部分“感同身受”,但我的痛苦还没有她的痛苦那样大,大到我一口气都喘不了了要走向自我毁灭,我“尊重”并“理解”她的选择,我认为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她至少可以决定自己的死亡。只是我还没有到那样的地步,尽管我有这样多的问题等待解决,我仍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现在我已经离开中学生这个身份很久了,特别是在今年,在我开始以我本位、女本位的眼睛看世界之后,我推翻了许多旧有的认知,也包括对这本书的。现在我要说,宁歌,不管是故事里的还是现实里的宁歌,你的痛苦换不来自由,不管是永恒的还是一时的自由,你都无法通过自杀来拥有。在你死亡的那一刻,一切人应有的权利你都不再享有,你失去了感受痛苦的生命,于是也就失去了自由。
我没有成为一个“痛恨死亡的大人”,我痛恨这个教导女孩刀尖向内而不是向外的社会。
女中学生三部曲读后感第三篇
陈丹燕的书畅销了,报刊纷纷采访她,她真的是不习惯。可她的天性很尊重他人,她说:“人家电话打来了,我不说,仿佛摆架子,其实我又有什么架子可摆。”
不由得觉得把自己放的很低的人,才看的见万千世界的种种,眼睛眯了起来,手指灵活记录着想象以及发生过的一切。这种人知道让自己放轻松的方式,也知道让时间安静的秘诀。
把《女中学生三部曲》放在枕边,每天醒来时,太阳已升到半空,温暖给了整张床,还有这本书,翻看这本书顿觉冷冷的时间袭击。提到青春,谁都有话说,唯独只有陈丹燕静了下来靠感官触及孩子们的青春年华,一双漂亮的袜子,却破了几个洞。笔下几个女孩心思敏感,把对世界的渴求压了下来,因为自知所要也无用,还不如放在心上,奈何肮脏慌乱尘事不饶人,几个女孩抬头望去满世界的怪诞与困惑,所以一个比一个安静。
青春已过的人,才知最好的缅怀,便是不念不想不说不恋。
没人要求要把爱世界爱生活当做丰润情感的炼金石,因为一旦停止追逐青春的脚步,就会陷在十字路口,就会站在悬崖边上,青春从不告诉你,它给你最大的惊喜便是猝不及防。
或许,青春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便是悲伤,因为人生不能停止悲伤,青春只是个开端。
可也太残酷了吧,“她把身体像仍一件旧衣服一样,漫不经心地从窗口投了下去”,这便是勇敢的宁歌,读完她的整个故事,才发觉她的死是自由是解脱,想必她也十分欢喜,自己给世界要的自由,世界给不了,那就自己来给,她还那么小,便已学会拯救自己,放弃生命,当然要比我们这些浑浊堕落度日的人好很多。
宁歌的老师心痛她的自杀,却又反过来说什么社会原因自身原因,老师不理解孩子们为什么眼神冷酷,老师只知道学生的任务便是学习学习考试考试。同学嫌宁歌给学校丢脸,没有人肯试图走进宁歌的世界。这便是陈丹燕的狠劲与克制。
理解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它好像早就失传了,我们怎么也学不会。
这是书中第一个故事--《女中学生之死》,罕有顿觉凛冽贵族气质。后面的两个故事,女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生活,品尝成长的酸甜苦辣。
小说人物都是我们其中的缩影,现如今仍穿梭在每个人青春那几年,悲伤是有的,困惑也是有的,成长也会有的,这种阴里怪气的逻辑很难颠覆改变。
老师、父母、学业、朋友、困惑、男孩.....等等,只要是出现在你身边的,有它存在的道理,走过路过,哪怕悲伤,也要清醒,不要迷失,要骄傲地与成长联袂共舞。
现在想起来,成长路上要是出现几个可以给自己指点迷津皆大困惑的人多好,应该也会得到生活的礼貌相待吧,可是没有。还好,这么多年,常在的纯真与原谅也正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把青春全放了进去,因为我一直从未停止对抗出现的卑劣的生活,从未放弃对自己的爱与呵护。
女中学生三部曲读后感第四篇
你老在找一种纯洁而且光明灿烂的完美的东西,但找不到,而且怀着堕落的恐惧。——陈丹燕《女中学生三部曲》
加缪说,自杀是唯一值得探讨的哲学命题。“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论证他唯一拥有的东西——自己的生命——是不值得继续保有的呢?”
在陈丹燕的《女中学生三部曲》中,开篇的《女中学生之死》,便是一个有关自杀的故事。天资聪慧但身世不幸的女中学生宁歌和许多女孩一样,对未来有着无数美好的幻想。可现实却不容许她花太多时间徜徉在自己的世界——来自学校的“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我们”的强制“关怀”,和母亲未完成,却一股脑安排给女儿的“畸形的期望”,都在驱使她妥协,在自己的梦里退场,去做一个“合格的孩子”。
这个十五岁的女孩,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梦见自己来到了一个迷宫里,不仅受困于找不到出路,迷宫的墙壁还正从两侧挤来,压缩着她的自由与方向。
她惊醒,却发现这并不是一场梦……
毫无疑问,在这部作品收录的三个故事中,《女中学生之死》是其中最重要,也最震撼的一个。作者以时间为轴,反复穿插着各种视角对“宁歌”这样一个女孩,她的生活与死亡的描述,从而将一个“自杀者”的真实呈现在文本之中。技巧使用的无可挑剔,加上作者真挚的情感,使这个故事充满感染力。
宁歌的故事,表面上看是所谓“教育体系”下的一幕普通悲剧——倘若如此简单,那么在我们视线内的此类事件便不会反复上演。对于孩子而说,他们面临的压力与绝望背后隐藏的,是普遍意义上的价值扭曲。更多时候,他们被要求以让他人满意的方式成长,仿佛符合了标准和规范便是唯一值得庆幸的成功。矛盾的根源,在于孩子只是孩子,而不是某种机械产品——要让他们接受什么,势必也要夺走些什么。孩子是无辜的,被掠夺的无辜者,少数会有勇气,去选择以极端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爱与自由——绝大多数,甚至会成为掠夺者,可终究也不过是受害者。只是当噩梦一旦形成循环,任何反复都顺利成章。
大多数死亡,在常人眼中都是灰暗而不堪的。可宁歌的死,却多了一份若有若无的安宁。“一时的痛苦换来永恒的自由”是女孩留给世界的最后的文字,也是她迎接自己幻想的美好世界时,说的第一句言语。加缪质疑自杀者对生命的不屑,而事实上,倘若真正向往死亡,也绝非因为对自己的绝望,而仅仅是这个世界,不及预想般美妙。
因为“三部曲”中第一个故事的惊艳,后两个故事则更像是“余音”,却也绵延悠长:《青春的谜底》中,宁歌的好朋友庄庆,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青春;而到了《青春的翅膀能飞多远》,曾被宁歌羡慕,既是“优等生”,也可以拥有“爱情”的丁丁,却在人生的岔路前,品尝着成长的复杂滋味……
或许成长,可以是一种必要的妥协。鸟儿总要高飞,鸟儿总要落下,可是追逐美好与自由的鸟儿,却不应分分秒秒,都要承受恐惧着堕入黑暗的代价。
很喜欢芥川龙之介的一句话,现在被人说成说“少年时代的忧郁,是对这个世界的傲慢”,其实原本的主语是“少女”。“少女情怀总是诗”,怀抱着对世界的纯真渴望,她们本应以对自己未经之旅的美丽期许,换回与自己充沛的情感相称的成长故事。可不幸地,这成长,终究裹挟了太多异物杂质。不尽意使她们忧郁,可忧郁也让她们有了对世界傲慢的资本。
她们是无力抗争的,可唯一的安慰,是最初的美好和真实,总会有人精心珍藏。就像这本《女中学生三部曲》,距离最初的版本出版已二十多个年头,但无论在正经历青春,或是青春早已是心心念念的回忆的人眼中,这些故事,都不曾褪色。
大概是因为,故事的开始,每个孩子都爱着这个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