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入门》是一本介绍文学批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入门级读物。通过对文学批评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流派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阅读后感受到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读方式。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一)
对我自己而言,这本书可以算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甚至舍不得结束阅读,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留下的习题也很锻炼人,于是买了本实体书后面再反复阅读。在恰当的时机遇到了恰当的书籍,所以由阅读此书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尤为强烈,收获的远远不止书本上的知识,还有许多条理清晰的逻辑表达方式(就是那种能简洁明了说明观点,对语言文字驾轻就熟的能力,我太羡慕了),这对自己无论是写论文还是教书育人都有很大帮助。而且这是一本非常友好平实,极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文学批评教义,也真的很难遇见一本这么真挚、诚恳的教科书。关于文学,关于如何阅读如何批评,拓展了很多我未曾想过的视角,读着太过瘾了,老师循循善诱,讲得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真的受益匪浅。在我对未来抉择感到迷茫时,这本书坚定了我要走向的方向,带我这个门外汉在“入门”这里浅浅溜了一圈,感受了门背后浩瀚文学世界的一抹光亮,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二)
在文学批评中,我们在形式上认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认识作品怎么被构建为作品,在内容上理解作品的情与美与思。
文学是启示性的,文学批评最重要的是理解复杂与展露同情的能力。 1.文学批评的价值面向: 现代性、审美性(含思想性)、独创性; 2.读入文本: (1)部分与整体的构建(含显性及隐性结构);
(2)人物(含圆形及扁平人物);
(3)叙事方法(含时间、空间、人称、隐含作者、视点、焦点、身份);
(4)作品风格及文体特点; 3.读出文本: (1)表层与深层(挖掘被文化或政治压抑的表达):文学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意识形态; (2)内部与外部(了解文学与非文学的边界):历史; 4.其他: (1)文本焦点主义:踏实立足作品本身去进行批评; (2)意识形态分析:不为了批判的痛快随意掩盖某一人物、某一情境的特殊性或异质性,批评才能同时是政治的和文学的;要通过捕捉微妙的爱恨去分析意识形态,也超越意识形态。 (3)文学批评不仅是一种分析文学作品的手段,也可以成为社会观察的手段。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三)
每每写书评都担心自己写得不好,不够客观理性,也不够深入全面。于是怀着提升评价能力的初衷来读这本书。 不得不承认,对我这个门外汉而言,读此书是有些难度的,断断续续读了几十个小时,终于将它勉强读完(过了一遍,划了几百条笔记)。 理论依旧是抽象的,分析则是简明易懂的,我的阅读感受也随着理论与分析的交叉而起起伏伏。 此书是一本很有用的教材书,虽然啃的过程艰苦,但总算是获益匪浅,学习了很多新理论,也发现了很多新视角,尤其是作者在分析自己曾读过的书时,那种发现新世界般的惊喜感,令我觉得甚是有趣,也更直接感受到了文学批评的魅力,这也是支撑我能断续读下去的动力(不知为何,对案例分析一类特别没有抵抗力)。 除了有时艰涩有时入迷外,读时还有一股无奈。 除了原文,通过书友笔记也能收获许多,同时也羡慕着他们的知识储备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但在看到差评时,我就犯难了。这让我意识到,当我身处陌生领域时,我会因毫无经验支撑,而无法去判断一个观点的对错。即便观点无对错,但我也没有任何知识储备可以去参与讨论,乃至自我思辨。 「保持质疑」在此时似乎变得毫无用处,令我处于一种只能被动接收的困境。 总之,这是以讲义为基础写成的「教科书」,理论实践两者皆有,实用性还是很强的。 至于个人的学习效果嘛,感觉好像学到了不少,但也不确定是否真的吸收了,也不确定是否能灵活运用到平时写读书笔记上。 但尽管如此,我仍相信不会有白读的书,何况电子书的方便就在于翻查笔记很是方便,多温习消化,想必总会有长进的吧。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四)
漫长阅读体验过后又收获了一份长长的书单—— 就像汤拥华教授在后记中所写的,这本书“较少作知识性的介绍,比较繁难的内容都是点到为止,而把主要篇幅用于展示教师分析作品的心得”,所以读起来是比较流畅的,不会很高高在上。 由于是原有课程内容的反复编纂、修订,书的语言既有课堂的互动感(就是听一位博学而亲切的老师在台上讲课的感觉),也补充了丰富的著作语料,材料选择大都十分精而妙。同时,融入自然的对各种前人研究的旁征博引也让人觉得读起来实在是涨芝士。 尤其喜欢第三编“读入文本”,故事与叙述、叙述视角、时间与空间都让我大呼奇妙,也深深感到学无止境。如果能带着更多这样深刻的思考面对学生、课文、课堂,或许教学也会更加不一样。 读这样的书籍,不仅是积累文学知识,似乎也在教人不断修正人生态度。比如这一句:“我们当作基本事实的,也许恰恰是最不能服人的。比方批评家优势很随意地说一个作家‘语感’好或者差,仿佛不言自明的事实,其实你认为语感好的,别人也许认为很差,这类例子不胜枚举。比较好的做法,是尽力将读者带向你所认为的‘事实’,而不只是抛出一个结论。” 再比如:“理由不充分时最容易产生争论,正如罗素的名言:每当你发言自己为意见的分歧生气时,请保持警惕;你很可能在检查后发现,你的信念正在越过证据所能担保的范围。”
文学观看和描写生活,这种观看和描写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文学既在生活之中,又在生活之外,既百感交集,又无济于事。 读罢此书,对作者、读者、批评家之间的关系和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都有了更多的认识。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五)
漫长阅读体验过后又收获了一份长长的书单—— 就像汤拥华教授在后记中所写的,这本书“较少作知识性的介绍,比较繁难的内容都是点到为止,而把主要篇幅用于展示教师分析作品的心得”,所以读起来是比较流畅的,不会很高高在上。 由于是原有课程内容的反复编纂、修订,书的语言既有课堂的互动感(就是听一位博学而亲切的老师在台上讲课的感觉),也补充了丰富的著作语料,材料选择大都十分精而妙。同时,融入自然的对各种前人研究的旁征博引也让人觉得读起来实在是涨芝士。 尤其喜欢第三编“读入文本”,故事与叙述、叙述视角、时间与空间都让我大呼奇妙,也深深感到学无止境。如果能带着更多这样深刻的思考面对学生、课文、课堂,或许教学也会更加不一样。 读这样的书籍,不仅是积累文学知识,似乎也在教人不断修正人生态度。比如这一句:“我们当作基本事实的,也许恰恰是最不能服人的。比方批评家优势很随意地说一个作家‘语感’好或者差,仿佛不言自明的事实,其实你认为语感好的,别人也许认为很差,这类例子不胜枚举。比较好的做法,是尽力将读者带向你所认为的‘事实’,而不只是抛出一个结论。” 再比如:“理由不充分时最容易产生争论,正如罗素的名言:每当你发言自己为意见的分歧生气时,请保持警惕;你很可能在检查后发现,你的信念正在越过证据所能担保的范围。”
文学观看和描写生活,这种观看和描写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文学既在生活之中,又在生活之外,既百感交集,又无济于事。 读罢此书,对作者、读者、批评家之间的关系和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都有了更多的认识。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六)
这本书像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它精妙地充满着各种细节,同时也跟真实生活高度连结。全书大多数内容于我而言不啻于扫盲,但在专业术语之外,汤老师深入浅出的探讨让我有种直抵心灵深处之感——或许这就是文学之于读者的意义,它重构了一种表达生活与世界的方式,而当我们企图书写批评来理解作品时,更是深度参与了一次意义的表达。触动最大的是第14章意识形态批评,当企图在观念与身份之间构建联系时,我们“以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样的“意识形态欺骗”往往会掩盖我们所不愿意承认的敏感处,同时《表层与深层》的三个章节有终于解答了长久以来我内心的一类困惑:从厌女文化中生长起来的文学是否是一种巧言令色?作为普通读者的我应该如何处理女性主义批评与其他思考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文学的生命力比我想象的更丰富。上学的时候只学《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必将崩塌的历史规律,但如今我再也不会将总是口中常常颂圣的贾宝玉当反封建战士,有些人也总讲这本书是朝代更替的映射,我还是觉得《红》的珍贵之处正在于讲述了一卷珍贵的女性群像。我怎么想当然无阻撼动“平均自由”,但留在文学的场域里,就是最珍贵的最重要的事。创作、阅读、支持饱含女性经验与立场的作品和批评,“她们”文字终会焕发新生。
而女性主义批评也是意识形态批评的一种。它之所以让我们如此着迷,一是因为女性主义与之前的文学传统几乎完全背离,在这样的逆向冲击之下,我们的发现总是很多很多;二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终于让女性读者站上了主体位置,不再克制与忍耐。但是,当我运用尚不完备的女权主义知识进行单向地文化批评时,是否可能遗漏了作品里其他的细节?我越来越觉得文学本身或许是中立的,或许只是过去的文字创造与诠释都为男性所独有,但如今,我想要打开过去每一扇被封闭的门。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七)
这本书叫《文学批评入门》,照名字来看,理应是本工具书,理应诠释着批评的方法论,理应把他的读者变成冰冷的解剖刀,面对一个个有生气的作品,但是它没有。一本教导我们方法论的书,处处让我们不要刻意受困于方法论:我们要走进走出文本,要感受它,而不是用枯燥乏味冰冷的术语去解构它,不要玩弄着大众似乎少见的词汇以显得自己理解的丰富见识的深刻,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这是在杀死文学。
我曾经十分排斥文学批评,数年前从阅读路易斯的《文艺评论的实验》中深受启发,不少学了如何评论的人失去了体察文学的能力,快速地用着手里的批评理论工具快速地“使用”着书籍,批判着“不够专业”的读者的体会,用不断自我繁殖的术语摧毁着文学之美。但是这本书并不如此,讲着应当如何评论的作者同样强调成为批评者之前,应当先成为盲于文学的文学爱好者,试图批评前须先纯粹地感知它。
对批评方法论的改观,来自作者的表达。我是鲁迅和张爱玲作品的爱好者,在小时候没有手机娱乐的年代,一本翻过许多遍的鲁迅全集陪我度过漫长时光。作者显然熟读这二位作家,在讲述理论时常引以为例。当我看到他谈到阿Q,孔乙己,涓生,七巧等人和事时,不可谓不准确,不可谓不精妙。那不是刻板印象里文学评论常有的术语的卖弄,也不是夸张的细节再过分地解读,而是传神的演绎。我也会被那些作品打动,会有感触,但是作者对作品的解读才像一个合格的读者应该有的认识,才是鲁迅和张爱玲希望能看到自己作品被阐释的样子。鞭辟入里的分析面前,曾经的我像盲人,尽管摸过巨人的表肤,不曾见过巨人的面貌。
故而我说,慧眼并不只在于天生。每个人对文学的感知并不相同,但正如作者所说:文学批评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因为他们相信杰出的文学作品定然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我们多数人是没有天分的浪漫主义者,但是我们有文学批评理论,它能帮助我们描摹伟大作品的轮廓。
不仅文学,艺术的内涵常常是共通的,音乐,甚至游戏,书里许多理论都非常有帮助。但是,万不可囿于理论,本末倒置,如果为了学习怎么去爱一个人而失去爱人的能力,那是买椟还珠。
祝大家有更好的文学体验。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八)
对非中文系读者非常友好,文本赏析和基础概念一一呈现。或许读了大量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理解汤老师的这本文学批评入门,但我认为文学作品与文学批评并非单一的线性结构,两者可以相互服务、相互促进,没有严格的先后阅读顺序。
文学批评并非一套模板、程序或公式。“它不是一门外延稳定、内涵明确的科学,而是在历史中先后形成的、对纷繁芜杂的“文学”现象进行评析与探究的不同范式的组合。”从学院派批评到文学批评价值面向、从读入文本再到读出文本,读得囫囵吞枣、浮光掠影,启发性大于实用性,即便只看作品不写文学批评,也非常值得一读。
文学作品折射出现实世界,我们如何批评一部文学作品,也反映了我们如何感知世界的方式。感知的角度不等同视角和身份,身为人的局限性,我们会困囿于我们的视角和身份,将批评角度与我们的社会主流视角和主体身份重叠,这不是个人可以决定的,它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每一个文学批评者可以再敏感一些,力求在顺流不变的大海中制造一点改变的可能性,相互关联,激流勇进,海纳百川,分享着同一种感觉结构,以各自的努力共同作用于它,形成另一片恣肆汪洋的大海。
文学批评入门
9.4
汤拥华 / 2020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九)
作为一本文学批评方面的入门级教材,作者旁征博引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并从不同角度加以品析探究,带读者一点点进入系统化文学批评的世界中。
之前我也囫囵吞枣看过一些文学作品,看完之后只能得出一些稚嫩浅显的评论,再想往文字深处挖掘,只觉得像是徒手站在黑漆漆的隧道中一样,不知所措。
看了这本书明白了原因,因为我并没有趁手的“工具”,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只是单纯的娱乐活动,看过之后得到短暂的精神享受就已达到目的。可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品析就完全是另一码事了,批评的目的是理智的认识。认识作者试图表达了什么和作品实际表现出了什么,抛开偏见和狭隘,深入到文学创造出的世界中,感受文学是怎样表达出生活中蕴藏却又无法表达出的东西,又是怎样为生活开创新的可能。
“写评论是测试、调整和创设自己与他人的价值关联,它首先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如果这种自我教育是有成果的,也会成为对他人的教育。”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写一些评论的我强烈认同这句话,评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梳理自己思路的方式,文章作品读罢其实只是完成了一半,也就是输入,这种输入如果未经巩固只会是极短时间内的。在脑海中回顾并且深入分析文章,与自己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发生交汇,得到一个可能算不上多么独到但实实在在是自己figure out的见解,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个完整过程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自我教育”,因为很多时候在强迫自己清晰表达出观念的时候,才会骤然发现自己实际上的观点以和自己以为的观点差了十万八千里。
文学和现实世界一个很大的相似处就在于它们都存在着模糊和清晰两者间的巨大张力。人类总是试图用一个词语或者一些简短的句子去概括一个复杂的概念或事件,这只是因为人类无法同时处理多个模块的生物性弱点,所以总是将这个世界中模糊复杂难以完全理解更难以轻松表达的部分忽略,使之变成黑白交界的灰色地带,可是文学恰恰是用清晰的语言又重新构造了一个模糊复杂的世界。
整本书的行文结构十分严谨有序,最有启发的是读入文本和读出文本两部分,“读入”和“读出”两个词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我们对于文学作品首先要深入文学世界其中,体会其想要表达的东西,再通过不同的工具将文学带回到现实世界中,和我们的生活发生关联。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十)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文学批评的目的并一同解说文学应该怎么读。特别在意于文学作品的对人类社会价值,节节递进,各章之间有关联有交叉,从文本叙事引出的思想到社会到审美再到哲学层面细致论述,最终给予读者的是如何真的去深度阅读一本文学作品,教予我们以谦卑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部值得探访的杰作。 从一开始阐释学院派、文学大家、普通读者关于文学评论的不同与方法,批评文学的框架理论与其缺陷,理论的边界与不可靠性,讨论在阅读与评论文学作品不可束缚于理论和偏见中入手。到讨论对于文学批评的发言人是泛泛而谈的排列大而无当的虚性词汇还是遣用来源于主体文本甚至意象,做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阐明了我们在审美阅读中的批评与鉴赏如何给予我们自己启发。再到好的文学给予的现代价值意义,文学作品在现代情境下所代表的现实与揭示文明未来的意义,在文本描述的对比冲突中,体味文学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应关系,文学作品对一个个人的现实关怀。 继而论文学审美与思想的互为表里,通过文本思想表达出来审美价值与伦理思考,这审美基于主观,立足于所处社会环境的意识,但更重要的一点需超超时间空间,文学的思想传达通过语言能让人在常情常感的社会生活中想象代入获得质感,以强化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张力,而更好的文学可以历久而具有层出不穷的新味道新价值。在文学作品中就文本本义体察整体与局部,从每个细节处挖掘出主题,并细察其中的情节联系,从显性的结构中探索作者功力所在的隐性的结构。转而讨论叙事的功用,作品是如何通过叙事语法将人物写得生气勃勃,仿佛这个人物是真的在面前,将故事情节写得丝丝入扣,仿佛你亦是置身其中的见证者;叙事者是如何变换视角,好的文学作品将简洁与繁琐、熟悉与陌生、同情与反感等得心应手的应用,让故事既不迟滞也不跳脱、既不俗套也不故作新奇,将复杂的各二元元素交恰当的交融在一起焕发出深䆳的丰富意缊。再而论述文学作品不同文体风格的表述方式,有的作品层峦叠嶂、忽近忽远,如高山流水节奏快得应接不暇,有的作品悠远绵、如泣如诉、温婉缠绵、如细水长流味道冲淡需静心慢读,一部文学经典未必读者阅读时会感觉舒适畅快。 最后以超越文本的姿态讨论文学作品,在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甚至是哲学的层面剖析作品给予我们怎样的意义,从阅读到结束阅读,对作品所呈现的问题冲突是否有不同的回答,作品的内涵与深度是否随着我们的阅读收获而内化于我们自身,甚至从摹仿历史与生活的文学作品中体察真实的历史世界,亦或作品所表达的意识形态对现代无所不在社会政治是否依然有意义。在阐述小说对于历史政治价值时,他如是说:“小说的价值不是用来代替政府决议或者历史研究的,不管它的描写多么纤毫毕现,也并不能“澄清历史”、“还原真相”,其目的是使政治的问题回归人的问题,使“这一类人”的问题回归“这一个人”的问题,使必须当机立断的问题回归为复杂的问题。”直透小说本质的洞察! 汤拥华博士在讲述每一个见解与方法的时候都恰如其分地举出名家名作的例子进行分析,并且难得地不偏执于自我的观点而是对多元化的解读观点给予理解,在阅读的时候似乎是在课堂上听一个文学渊博的老师在讲文学课,安静得没有杂音,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其中,只有在精彩中更为精彩瞬间发出会心的爽快声。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十一)
读这本书是因为一直想能在读完每本书后记录当时的感想,然而每次要么是不敢写,要么是不会写,读过的书好像随之抛到脑后,妥妥的无效阅读。
作为文学批评入门级教科书,从这本书里收获到了满满的知识。
在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推荐了几本适合初学者的书,待读书单突然又长了一点。
本书指出重要的不是如何判断,而且如何整理和更新我们脑中的文学观念。要深入思考,不人云亦云,洞察各种陈词滥调。
“文学一直在做的事情,不是记录真实发生的事情,而是使光滑的东西重新变得粗糙,使语言不只是表达已经被表达过无数次的东西,而是可以传达痛感,发出声响,制造混乱,以便为生活开创新的可能。文学在反抗现有的意义世界,如果说“他们说的真实”都只是虚构,那么我们需要借一种不一样的虚构来重建真实的意义。”
本书的结构是从“读入文本”到“读出文本”,却不是从文学之内到文学之外,不能简单地区分内外。
从作者文中举得各个例子中,可以清晰准确的看到作者对这些作者及作品的深刻理解。而短短几句评价,却极大的勾起了我作为对这些作品的兴趣,这也说明了一个批评家对作品的分析和判断会影响别人。
综合这本书里的内容,总结了自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1.文学素养不够。 肚子里没东西,怎么可能写得出来呢,这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最讨厌写作文,憋半天憋不出来几句话,从没拿过高分。还是读书读的太少。就像那句“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2.不注重细节。看书总是囫囵吞枣,只能看到作品的显性结构,很少去思考或在意用词,句子甚至整个作品深层次的意义。比方说书里提到的“孔乙己排开钱币”这个“排”字用得极妙,而我在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甚至对这句话都没有印象。这让我反思自己是否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存在这个问题,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就要去改善它。
3.缺少练习。我喜欢写东西,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只是像流水账一样。关于怎么写出一篇文章毫无头绪,所以干脆不开始。书中第一章就提到,可以多读一些评论家的作品,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从模仿开始。
4.羞于展示。甚至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都在犹豫要不要把它发出去。秋叶老师说,要抓住每一个可以得到反馈的机会。写得不好没关系,可以从他人的反馈中学到很多东西。
文学批评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因为他们相信杰出的文学作品定然可以给我们以启示,而我们在文学中所遭逢的那个世界,未必就比那个所谓现实世界更不真实。虽然很少有人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家,但即便是偶然从事文学批评,也应该秉持这样的信念:当我们谈论文学时,理当成为更好的人。
我们的理性是为了感情,而不是感情为了理性。与其在他人动情处聪明,不如聪明至动情处。
所谓“入门”就是指终于体认到这个道理:每一部真正的杰作都开启了一种可能性又自行封闭了它,由此为世间留下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而文学批评就是这一事件的见证。
这本书值得细读。也许读着读着我就真正的入门了。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十二)
干货太多了,读完觉得自己以前看书就是看个热闹,根本没看出作者真的要讲啥。
下面附上自己整理的《文学批评入门》的拓展书目/资料:
第一章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
[美]哈罗德•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
第二章
[中]黄灿然《最初的契约》
[加]诺斯罗普•弗莱普《批评的解剖》
第三章
[中]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中]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第四章
[中]老舍《断魂枪》
[中]王安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
第五章
[英]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
[中]张新颖《中国当代文学中沈从文传统的回响》
第六章
[中]鲁迅《故事新编》
第七章
[中]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
第八章
[中]朱天文《柴师傅》
[美]爱伦•坡《人群中的人》
[中]苏童《红桃Q》
第九章
[意]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演讲录》
[中]王安忆《长恨歌》
[中]金宇澄《繁花》
第十章
[英]麦克尤恩《夏日里的最后一天》
[英]华兹华斯《当悲伤封闭我的心》
[中]余华《古典爱情》
[中]王文兴《家变》
[中]黄锦树《鱼骸》
第十一章
[中]徐訏《鸟语》
第十二章
[马]黎紫《生活的全盘方式》
第十三章
[中]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中]萧红《失眠之夜》
[中]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
第十四章
[中]汪曾祺《异秉》
[中]王安忆《骄傲的皮匠》
[法]朗西埃《文学政治》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十三)
2024年1月17日
大概在两三年前读过此书一遍,当时觉得颇能使人对文学批评之事有所了解。行文较有个性色彩,文字畅达,有时有一些小幽默,能引发读者兴趣。如第213页谈到掌握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意识形态批评的目的是“学会更聪明地运用表层/深层逻辑从事文学批评”,“至于能不能借此成为专业的精神分析师或者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则不需要特别操心,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书中提及的文学作品甚多,范围也广,因多数未深入读过,因而只能有待以后再次回顾了。而此书也宜于多次的有选择的翻阅。
作者思维活跃,对文学批评之事常以“生气勃勃”期之。书中警句甚多,这里摘二条以见一斑。《致读者》第5页:“理论不管是从哪里来的,能用就行,所谓能用,是指能够将他人带向作品,让他们获得新鲜的发现。如果只是炮制出同一模式的评论,不能启人才思,望之令人生厌,那也就是不能用了。”《致读者》第6页:“重要的不是如何裁判周遭的文学世界,而是如何整理和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文学观念。”
读后发现此书正文的文字、标点有偶误及可疑者,其中有些是作者所写,有些是引用之文,现将其列出,供读者参考。此非对本书有何不满,而是正因此书之甚有价值,故值得做此正误工作。至于其他,则暂不能置一词矣。
一、讹
107,侈谈俗事俗物——侈,当作耻
149,写了这个多年——个,当作么
156,奥蕾莉亚诺第二将会回想起那个阴雨绵绵的六月午后——奥蕾莉亚诺,应作奥雷里亚诺
164,未来千年文学演讲录——演讲,应为备忘
214,而是将其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病历——而,应为还
219,然后通过具体的分本分析——前一个分,文
228,即本我所遵循的快乐原则的原作——原作,应为运作
235,把灯头移到离她身子十时的距离上面——时,应为吋
245,就这样在对通话模式的沿用中——通话,当为童话
254,我对自己干了—件事———,当为一
二、衍
60,《娜拉出走后怎样》——出字衍
111,写这个这有什么意义——后面的这字衍
192,是否每一个人物是否都能在主题下得到解释——后一个是否衍
216,这一关系设置这有可能会——后一个这字衍
268,与民族国家意识结合起来的——的字似衍
三、倒
239,当代批评理论程度都不同地吸收了——程度与都倒
四、存疑
195,证明这部作品社会真实完善、提升或者丰富了书写欲望的已有程式——社会真实?
216,不仅仅是隐藏着文本之下——着,在?
219,在开场的对话纵横——纵横,中?
251,她也很多做些事情来消遣时光——?
五、标点方面
161,在戏院食堂吃了也没打饱嗝、——、应为;
181,(大家可以参照一下——有(,无)
197,以前我们把作品当作《家》的“宁馨儿”——《家》为何加书名?
230,给阿毛治病的。)——后似脱逗号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十四)
1.在知性与启示之间:众所周知,文学批评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深厚的理论支撑与敏感的情感感知力都缺一不可。作为专业读者,文学理论知识的储备是重点,甚至某些时刻学院派批评的教育导致我们过于强调理论,而忽视情感,忽视共情。因此我觉得这本书的亮点之一就是作者在阐述理论的同时,着重强调情感的力量。他让文学感知力在作品解读中发挥最极致的作用,让情感、人性、爱情等诸多复杂的抽象词汇在具体的作品中闪光。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敏感、细腻与深刻,对于文学批评本身而言,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2.关于文学批评:作者在阐述每一章的内容的同时,时常穿插着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这些语句就如同点缀在画布之间的流光溢彩,让整篇文章变得鲜活灵动。作者笔下的文学总是离不开人本身,其内涵都指向人的内心、精神或灵魂,都以丰富人的心灵为目的。从学院派批评到文学价值的批评面向,从读入文本到读出文本,作者从文学的内部到文学的外部进行详细的解读,然而正如他所说的“这不是从文学之内到文学之外,或者说从文学到非文学,而且这也不是一条‘单向街’。问题的关键在于内外能否构成有价值的张力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区分内外。”文学批评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或孤立,它面向的是广阔的社会与深邃的人性。寻找到理论与文本的契合点,发掘出作品中最为独特的价值,这是文学批评应该做的事。 3.关于语言:本书的语言相对于其他理论书而言,更像作者的讲课稿或散文。语言流畅而优美,深入浅出,譬喻生动,举例不拘一格。比起枯燥而严肃地谈论理论,作者显然更侧重培养青年批评者们的素养,希望打开批评者们的视野,唤醒其内心的真诚。许多段落都体现着作者对于青年批评者们的告诫,足以窥见其学术及人格魅力。
仓促读完,不知所言。日后必定多多翻阅。
《文学批评入门》读后感(十五)
《说明》
本书重点:不在于对文学批评理论的全面介绍,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批评实践理解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批评实践。
《致读者》
1、本书目的:为大学生撰写文学批而不是学术论文提供入门建议。
2、预设读者:中文系本科学生。因此有学院派色彩。
3、成书过程:“文学批评”课程讲义修改而成。
4、批评范围:
(1)不涉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2)批评对象局限于现代小说,其他体裁只略微涉及。
①为何不涉及影视作品?
A.现如今发表东西太过容易,要先在经典作品中磨练自己;
②为何主要讲现代小说而不是诗歌、散文?
A.时间少,教师学养有限;
B.评论小说与评论诗歌、散文不是一回事。文学传统是逐渐形成的,如与诗相对应的体裁古今中外不相同,因此文学批评的内涵、外延不明确,批评不能够通用。选择小说是因为现代人在谈小说时最有话说。
第一编 什么是学院派批评
本编导语:所谓“学院批评”
本编讲两个问题:
1、文学批评有什么用?论述重点在文学和理论的关系上,以此突出学院派批评的定位。身处学院之中,对作品的理解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会寻找、利用理论,也会被理论影响。
2、文学批评会遇到怎样的难题?美学方面的难题。批评没有客观的标准,需要展现出令人信服的逻辑。
第一章 学院里的批评家
一、为什么需要批评
(一)什么是批评?
中小学课堂上我们就已经接触了文学批评。如讲李白时所采用的方法。
(二)文学批评是多余的衍生物吗?
不是。
1、作家所面临的文学传统包含作品和评论。如批评作品时有鲁迅作品和没有鲁迅作品的区别。
2、文学批评却是文学活动内在的组成部分,文学作品的生产、阐释、评价、传播以及再生产,构成文学活动的整体。文学批评既可以是批评文章,也可以是言谈、豆瓣短评,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三)文学批评的功能
1、引导读者阅读
批评家是导游,能让游客更好地欣赏风景。欣赏趣味需要被不断调整,学习文学批评能够完成这种调整,从而达到深度阅读。“感性和理性的协同作用是我们深度接近一个对象时的自然状态。”
普通大众采用的批评观念来自社会的观念大系统,任何作品进入这个观念系统都要被贴上标签,而贴标签无法体现出好作品的深刻性和丰富性。
2、支持作家创作
(1)批评家是更有经验和见识的读者,更加接近“理想读者”;文学批评是认同的艺术。
(2)批评家更善于和公众沟通。
(3)批评和创作需要的是不一样的能力。批评家需要建立一个分析的框架,然后把各种感性的细节放到这个框架中。作家的创作含有偶然的成分,而批评家处理的是完整有机的文本。作家作为批评家时对作品有着不一样的关切,有新的发现,但容易走极端。
二、当批评遭遇理论
(一)理论的定义
“所谓理论,未必一定是个概念体系,有时只是一种“问题意识”,即能将对特定作品的评论引向某些不容易说清楚,却又非常有说头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理论的意义
例:对《静夜思》的理论化解读。
“理论对于文学批评的意义,最常见的一个维度,就是通过特定的问题和概念术语,让单个作品中的问题上升到美学甚至哲学的高度,从而让我们对文学作品说得更多。”
(三)理论的储备
1、美学知识(Aesthetics)
美学的提升:立足于特定的审美趣味,作理论化的建构。
(1)低层次建构:如“美是和谐”、“华贵而简”、“叙述的最高原则是平衡”、“无冲突则无生气”之类的句子,只作提劲的话。
(2)高层次建构:从基本概念入手,做更为学理化的分析,以得出更具普遍性、体系性的结论。
①肯定的理论(肯定自己已形成的文学趣味):
A.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中认为,“《红楼梦》之所以有美学价值,是因为它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B.用中国人的宇宙观念评价王维的诗。
②否定的理论:
A.李白写静夜思的时候一定是低头思故乡吗?万一写的时候是举头呢?文学在探测真实与虚构的边界。
B.卡夫卡的甲壳虫。文学借一种不一样的虚构来重建真实的意义,这时候就需要用理论来反思常识。
三、为了文学的理论
(一)文学和理论的关系是什么?
用英国著名作家戴维·洛奇的长篇小说《小世界》引入几个不同派别对“批评的功用”的争辩。争辩的呈现虽带有讽刺意味,但背后的理论创见是杰出的、有魅力的。
关系:文学和理论是良性互动的,理论带来一种“积极的怀疑主义”,会破坏舒畅,但也会转爱为恨。
第二章 批评的美学难题
美学“不仅仅在于可以提供直接指导实践的方法或者原理,更因为它能抓住一些高度抽象的难题展开深入探讨”。
美国著名美学家V·C·奥尔德里奇认为,艺术谈论有三种不同的逻辑方式:描述、阐释和评价。本章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描述:事实与感受
(一)描述的定义
“指明文学作品中的基本事实:作品提供了什么,或者说在作品中发生了什么”。
描述不等于复述,描述要描述作品的“质地”,描述作品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特别注意,哪些地方写得特别有文学的感觉,等等。
(二)描述的步骤——摆事实、初步分析
摆事实的难点在于:
1、描述所使用的概念涵义不确定,以至于我们常常觉得语汇贫乏,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2、客观描述总和主观评价纠缠在一起,我们明明想要描述,听起来却像是评价。如“单纯、简洁、和谐、匀称、清晰”等词在主客观之间,也在评价和描述之间。
(三)难题的解决
不要因为不确定、纠缠就放弃评价,要“尽力将读者带向你所认为的“事实”,而不只是抛出一个结论”。举例:黄灿然《最初的契约》。
在对小说进行描述的时候,不一定要引用大段原文,而是要展现作品的细节特征。描述是一种发明。
二、阐释:意图与意义
(一)为什么需要阐释
阐释是自然而然的事,是文学批评的中心环节。含义隐藏在形象之后,所以需要阐释。
意图是意义的来源,阐释是接力,无法穷尽意图。
(二)阐释的难题:读者的阐释和作者的意图不对等
常见的提问:作者本人有想那么多吗?
解决:评论者只对作品负责,而“作者”的在场不过是一种论说策略,阐释要论证自身的合法性。
三、评价:原因与理由
(一)为什么需要评价
1、我们相信他人的见解
2、可以通过批评实现自我教育
方法:借助几组概念工具思考问题,如原因与理由。
(1)肯定
被作品打动之后需要用理由陈述,需要用理由支持评价。如果用来做支撑的理由不够好,那么仅仅评价一个作品好还是不好没有太大价值。
①如支持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具体评价的是境界说。
②用来言说莎士比亚成就的理由不尽相同。
(2)怀疑
对理由也需要保持警惕,不能因其创造性而忽略了理由的不充分,争论往往发生在理由不充分时。
①虽然理由新颖,但王国维对南宋词整体评价偏低。
②在阐述理由时鉴赏与评判都会渗入其中,要仔细分辨。所谓鉴赏,是站在特定对象的立场上去解释和评说作品整体的意义和效果(如“这个人物总体来说有些苍白,而且不太真实。”);所谓评判,是拿某些相对明确的普遍标准去衡量作品的某些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如“这部作品有很多民俗风情的展示,文化含量高。”)。
(二)评价的难题与难题的解决
1、难题
“说某部作品好与坏,要给出理由已经不太容易;说一部作品比另一部作品好,理由要经得起考验就更难。有时明明只是对一个作品的鉴赏,我们却喜欢顺势判定此作品相比别的作品有多出色;有时明知用某个标准评判某一作品不公平,但因为这个标准有权威而且我们需要这种权威,于是就把它抬出来。”
2、解决
“其实,文学批评最终就是要让人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欣赏,而不是一定要将世间作品分出三六九等。文学评价不是排斥主观性,而是拒绝没有价值的主观性,一种有关怀、有追求、有内在逻辑的主观性并不损害客观性,而就是客观性的表现。反过来,如果为了要维护某个客观标准而苛求作品,反而暴露出标准自身的缺陷。”
第二编 文学批评的价值面向
本编导语:所谓“价值面向”
学院派批评家有自己的优点:善于反思。同学们在入门之初应该有一些相对稳定的价值面向(问题意识),本编选取三个方面:现代性价值,审美性价值,独创性价值。
第三章 文学之为现代
通过构建再现性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展开对文学之现代性价值的探讨。
一、再现性与现代性
(一)什么是再现性
再现不只是再现历史事件或生活场景(文献),文学意义上的再现有其特殊之处——文学冲破现实的迷雾,客观、深刻地描绘现实。评论要做的是揭示再现性的价值。
(二)什么是现代性
“现代并不只是“现代文学”意义上的现代,不只是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甚至也不只是十八世纪以来的现代,它强调的不是特定的时间段,而是一种宏大的、持续的变动过程,是时代推动着人们从各自记忆中——或毋宁说想象中——“旧”的生活方式(淳朴、安稳然而又是愚昧、野蛮、贫穷等等)转向“新”的生活方式(文明、进步的然而又是躁动的,混乱的,让人迷失的)。”
(三)再现性与现代性的关系
“探究文学作品如何再现世界,其实就是探究文学作品如何把握时代,所以文学的再现性与现代性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相生互证。”现代生活影响文学,文学也参与、构建现代生活。
“所谓文学的现代性,就是要在一种暧昧、纠结而又充满活力的时间意识中,重构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这正是我们考察文学之再现性问题的重点所在。 ”
二、文学与现代境遇(文学批评的现代性面向的第一重内涵:深度发掘那些现代人难以简化和摆脱的生存困境。)
(一)什么是现代境遇
以鲁迅为例。鲁迅的作品深刻介入并揭示了核心的现代难题:“新人”如何过他的旧日子。所以鲁迅写乡村,用真实的生活世界展现大世界的变动。如《风波》中“用的隐喻是苍蝇飞了一圈又飞回来,用的转喻是酒家的窗纸换成了玻璃,这就是所谓现代”。
(二)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任务
1、文学需要反映现代生活,如果体现、宣扬的东西不够现代,我们会觉得它落伍了。如秉承男性中心主义。
2、文学要探索现代人在不那么理所当然的境遇中的作为。
①如《肥皂》,肥皂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四铭的体验是一种现代的悲哀,“不是怀古之幽情,而是熟悉的生活方式被破坏之后那种无可皈依的仓皇”。
②又如《药》中,乌鸦和小白花都是“然而”,有新与旧的对峙。
③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也挣扎在与旧之间,如七巧。
④如《边城》致力于营造传统情景,山、人、水构建在想象之上,与现实有冲突,因此诞生了现代性内涵。
三、文学与时空体验(文学批评的现代性面向的第二重内涵:让我们看到生活方式的重构与破坏。)
(一)现代生活的特点——以《金锁记》为例
1、古典与现代对立。如公寓生活中的唐诗宋词、洋房后院的大水缸,“整体的现代生活并不只是那往前跑的一部分,还有拖在后面的一段”。
2、古今杂糅。如她作品中体现出的古代的意境:长安与世舫走在众人之中又与众人的热闹隔绝的相处。
(二)把握文学作品——从时空入手
1、《倾城之恋》里的白公馆,时钟总比外面慢一个小时。
2、爱伦·坡的《人群中的人》,夜晚、或明或暗的大街。
3、乔伊斯《阿拉比》,小男孩,陌生的城市。
4、《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初到香港;《子夜》中的吴老太爷到上海;新感觉派小说。
四、文学与形式之变(文学批评的现代性面向的第三重内涵:让我们看到文学形式的创新如何与变动的生活相互阐发)
怎样从文体形式入手研究文学的现代性问题?通过“交互文类性”。“所谓“交互文类性”是说在古今中西各种文学传统激烈冲撞的背景下,作家不是安安心心地在某个特定文体、特定类型的既有程式内写作,而是用散文的方式写小说,用诗的方式写戏剧,用传统通俗小说的方式写现代文艺小说,或者把书面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如此等等。”
第四章 文学之为审美
文学的审美性:“文学不是抛开思想去审美,而是它处理思想的独到方式就是审美,文学的思想不是简单地传达,而是启示。”
一、在思想与审美之间
(一)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在文学中以学说形式出场
如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引入对罗蒂实用主义哲学的探讨是为了使故事更有吸引力。
2、作品中哲学并不以学说的形式出场,但人物的思想境界或命运使人不得不联想到某种哲学
如《棋王》,王一生的一生。
(二)文学批评怎样处理文学和哲学的关系
文学批评不要以哲学观作为文学创作的基础。
1、如萨特的《紧闭》,“可以说它反映了萨特的著名口号“他人即地狱”,甚至可以引入一段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分析,但这不是为正确阐释提供“哲学基础”,而就是阐释本身,它可能是合适的,也可能是不合适的。文学批评的焦点不是哲学思想的提炼而是文学形象的分析,重要的不是他人即地狱,而是具体的他人在作品中是怎么出场的。”对存在困境的描述与分析好于一句空洞的“他人即地狱”。
2、如鲁迅的《伤逝》,鲁迅的观点是什么?男女主人公最后忏悔什么?文学“把一团既能够打动人又让人难以裁判和处置的文学形象,丢进思想观点的争辩中”。
二、文学性与伦理难题
(一)什么是文学性
1、雅格布森
雅格布森提出,文学性是使得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如从“这个女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变化。雅格布森提出的文学性与其说是一种特性,不如说是一类问题:“一部文学作品,在剔除掉情节、主题这些“基本信息”之后,还剩下多少东西。”
2、兰色姆
建立了一个等式:文学性等于文学作品的整体减去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基本信息)。但不好操作,如顾城的《一代人》去掉逻辑结构便不剩什么。
3、对兰色姆的修正
诗所包含的信息不是逻辑结构,最多只能算造房子搭起的脚手架而已,房子造好就可以拆掉。事实性的信息只是附属的,诗或者说文学作品自有其形式的结构作为骨架。作品的逻辑结构不终点,而是起点,文学批评要问“反映了……”之后的东西。
4、修正之后的问题
叙述性作品传递的信息是重要的东西。如《西游记》、《堂吉诃德》。
(二)从文学性到伦理
文学批评能够通过小说促进道德的发展,创造一种新的现实境遇。支持此说的:批评家特里林、哲学家理查德·罗蒂。
三、形式分析的三层次
(一)区分美感与快感
从审美的角度分析文学,第一个层次就是把那些能够普遍引发文学美感的地方挑出来细细品味,看究竟美在哪里。
(二)把握多个对象之间的关联来理解写作的妙处
如发现细节之间隐秘的呼应关系,描述作品的整体结构并评估其效果,点明一个作者富有特色的写法和意象,等等。
(三)超出审美范畴,只能借助真与美的关系讨论
四、如何避免“两张皮”
(一)“两张皮”的弊端
思想价值、审美价值分而论之,会导致文学作品整体的割裂。
(二)方法
1、向有经验的批评家学习,如苏珊·桑塔格,批评时将形式与内容合二为一。
2、找一些短的作品或者是长篇作品中的某个段落练练笔。
3、写长文时,找一些能够打通内容与形式的关键词,如母题、主题、叙事、意象、形象、想象、象征、寓言、隐喻/转喻。
第五章 文学之为独创
本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怎么理解独创性,用什么概念来言说独创性?其二,怎么从文学创作与流行观念的矛盾关系来分析独创性?其三,如何将独创性研究与影响研究结合起来,使对作家独创性的评价与对文学传统的重估结合起来?
一、原创·创新·独创
(一)原创
在当下语境中,原创(Originality)基本上是个知识产权概念,原创的对立面是复制、改编或者剽窃。
(二)创新
创新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另起炉灶,而是顺应一个特定的文学传统自我更新的要求,在“现成的故事”之外找到“可能的故事”。
(三)独创
独一无二意味着有价值,独创的作家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拥有独创性的作品能够增加世界的生命力。
二、独创性与流行观念
如张爱玲只独到之处在于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她对爱情的描写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是少见的,关心平凡的夫妻的生活,她爱这些平庸的小人物。在细节中,张爱玲之所以为张爱玲的特质就凸显出来了,这也是她流行的原因。
三、差异、影响与传统
(一)拥有独创性的三个方面
一是看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有多特别;二是看这个作家或者这部作品曾受过哪些作家作品的影响;三是看这个作家或这部作品影响了哪些作家作品。这三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要把差异、影响与传统结合起来谈。
独创性正是在与其他作家作品的联系中才显出价值,否则只能叫个别性或者特异性了。某种程度上,有关独创性的研究,其实就是有关个人与传统的关系的研究。
(二)研究独创性的两个方面
1、如何设置参照系
(1)参照系的建立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要指向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没有问题则不需要比较。
如比较鲁迅和张爱玲有价值,但比较鲁迅与浙江籍的作家则意义不大。
(2)不要简单地以身份定特征
如不能把女性身份作为张爱玲与其他作家不同的原因。
(3)比较范围的大小
比较的范围要读者自己决断,不了解的比较没有意义。选用多大的参照系,关键是看能否找到自己最有想法的问题,调动自己最有把握的材料,把自己最好的见识充分地发挥出来。
2、如何理解“影响”
(1)判断影响不能靠相似性,而要看相互影响的可能性。要通过某一共同的问题把作家与作家联系起来。张爱玲写的《走!走到楼上去》可见她相当深刻地思考了鲁迅的问题。
(2)研究影响要构建一种生气勃勃的张力关系,即像布鲁姆所展示的那样,后来者有意无意地把一个前辈作家当作“假想敌”,他处处想摆脱其影响,又处处显出影响的痕迹,这样写起来才有戏剧效果。
(3)影响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一个作家的独创性,而恰恰是要考察一个作家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长大成人。
3、传统与个人才能
(1)传统
所谓文学传统,是一个由萌芽、成熟、孽生、移植、嫁接、变异、返祖等活动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它往往有相对统一的目标和特色。
(2)个人才能
独创性研究要唤醒传统,用传统作为参照系,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姿态。如张爱玲以《金瓶梅》《红楼梦》《海上花列传》为参照系。
四、一点写作建议
(一)独断式的独创性批评
直接对作品的独创性程度做出判断。
比方我们分析完《金锁记》,有可能觉得结尾还不够有力,于是加上一段话,比较一下《金锁记》与张恨水、苏青、巴金等人的作品,甚至外国作家如契诃夫的作品,然后认定,《金锁记》放在世界范围内看也很有独创性。
(二)分析式的批评
对作品独创性程度展开具体分析,批评者不仅敢于判定而且要努力证明这部作品的确是个性独具、卓尔不群、不同凡响(或是相反)。
第三编 读入文本
本编导语:批评的路径
把文学批评的三个面向落入具体文本的批评方法:艾布拉姆斯——作品与世界,作品与作者,作品与读者,作品自身。
第六章 部分与整体的辩证法
一、何谓“新批评”
(一)批评对象
“新批评”经常被放在“俄国形式主义”一起谈,其主要阵地是诗歌批评,兼及小说批评,本章对“新批评”的讨论则主要针对小说。
(二)基本理念
“新批评”的基本理念是强调文本是一个整体,文学批评的工作就是去揭示作品各个部分、各个细节的内在关联,展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如何成为有机的整体,其基本立场可算作客观说系列中的传统型。
(三)“新”在何处?
“新批评”是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产物,之所以说它“新”,是因为它曾经代表一类非常有挑战性的文学观念,包括新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新的文学教育观念。
(四)新批评之前的批评
1、传记批评
2、马克思主义批评
3、精神分析批评
(五)基本概念
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误、感受谬误。
意图谬误:以作者的意图来解说作品意义的谬误,新批评不关心作者。
感受谬误:以读者感受来解说作品价值的谬误。 批评家并不需要关心每个具体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因为反应是因人而异的,重要的是那个所有人共同面对的形象整体。这不仅是说我们不能以“《雷雨》让我哭了四次”(巴金的评论)这样的话来证明某部作品好,还意味着说某部作品让我们“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是偏离正题的(李健吾的“印象批评”)。
(六)优点
“文本中心主义”或者我们说的“文本焦点主义”最好的方面是督促我们在作品文本上停留得更充分些,以便发现囫囵吞枣无法发现的事实与道理。
(七)四个信条
1、文学作品在貌似散乱甚至有些不明所以的表层故事之下,潜藏着深刻的、整一的主题,批评首先就要找到这个主题。
找到“文眼”,然后用各种细节验证它。如海明威《杀人者》的文眼是乔治和尼克最后的对话,确定小说的主题是“恶的发现”——不是抽象地理解恶这回事,而是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到恶,从而认识到自己对此事理解的肤浅。
2、文学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服从于主题,而真正的主题也寓于细节之中。
一切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东西都是细节。“排出九文大钱”。
3、文学作品并不需要以明确的观点、立场(新批评称之为“逻辑结构”)结束,可以使意义保持在形象的冲突中。
4、强调对修辞手法的分析
如多义、隐喻、反讽等。
二、显隐双层结构
(一)显性/表层结构
人所共见的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果之类。
(二)隐性/深层结构
某一隐秘的线索慢慢发展,这一线索往往关系着某些更难言说却又更为关键的主题。
(三)举例
比方《杀人者》,如果确立起“恶的发现”这一主题,便能建立起一隐一显双层结构。显性结构主角是杀人者,隐性结构的主角是尼克。以杀人者为主角的故事是杀人者来杀人结果没有杀到,被杀者侥幸逃过一劫,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治安混乱,恶人横行无忌,弱者无法保全自己,以至于放弃反抗,听天由命。这个故事不是没有意思,但的确没有太大的意思。但是这个故事之下还有尼克的故事,那个故事才是真正值得细细品味的。
三、文本中的结构主义
(一)结构主义的优点
典型的结构主义批评往往跳出特定文本,寻找某一文化形态内的大的结构。
第七章 叙事学批评(上):故事与叙述
一、人物·角色·性格
(一)人物与角色
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喜欢发生在文本之内还是文本之外?
解决这两个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用现实生活来衡量人物的真实性。
(1)一个人物真实,要做到写得合理扎实(不能模式化)、写得合理(行为要有逻辑)。
(2)要区分“喜欢”与“精彩”,“精彩”是需要评论者分析的重点所在。
2、要处理好人物与角色的关系。
(1)人物:强调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张力关系。福斯特:圆形人物令人信服地给人以惊奇之感。(但福斯特对人物但讨论兼具人物与角色但成分)
(2)角色:强调功能,是在故事演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性格
1、性格的展现必须服从行动。
2、不要“解释”性格,而是要“显示”和“作用”,考察性格如何将整个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如何让影响了叙事。
二、发现“叙述行为”
(一)叙述与故事
1、区分“叙述”与“故事”的重要性
把叙述与故事分开,是对一部作品进行的全部叙述学分析的宗旨。
2、分开的方式
热奈特提出三分法:故事(虚设的初始故事,实际没什么用处)、话语、叙述行为。在实践过程中实际上是二分法。
三、叙述者问题种种
(一)叙述者在哪里
1、叙述者的定义
作品中讲故事的人。
2、怎样找到叙述者?
理解“我”是分层次的。如鲁迅《一件小事》,“我”1写了一篇文章,让“我”2用一种真挚朴实的口吻,讲述一了个故事,并设置了一个“我”3在故事中感动和羞愧。
(二)叙述者、隐形作者与伦理批评
1、叙述者的立场
(1)叙述者的立场要公正,不能明显站在某一类人的立场上看某一类人。
(2)要把作者和叙述者分开,以叙述者的立场为准,作者的道德立场和叙述者的道德立场是不一样的。如沈从文的小说《丈夫》,叙述者替隐含作者发出共情之音,他的基本立场是同情的理解。
2、隐含作者
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是由叙事创造出来的作者的代言人,在叙述过程中作者不直接发言,而是转化为朋友和向导,对叙述产生积极作用。隐含作者有时寄生于叙述者“我”,有时只是一种叙述的腔调和声音,但叙述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作者在场。如“鞠萍姐姐”,在讲故事的时候表现出特定的语气和态度,小朋友会将之当成故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