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锦集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0-27 07:30:31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0-27 07:30:31   小编: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一)

我用了三天时间读完这本书,在这个过程中,我查了关于作者的资料,他让我想起了《黎明前的那一夜》里的姜睿,我想再看一遍关于姜睿的章节,两个理想主义者的经历让人感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突然包围了我,这种感觉是对贫穷的深深恐惧,即使我已经离开了乡村,大学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但这种恐惧根植在我的灵魂深处,它让我焦虑,也让我不满足,不安于现状,想要上进,我也发现,棒棒群体的狭隘和弱点我都有,读了十几年书但无论是知识技能、思维逻辑还是思想境界都没有得到很大提升,是被动盲目地在学习,收获甚微,但我会努力自救,“只要我还一直读书,我就能够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一直与自己的无知、狭隘、偏见、阴暗见招拆招。很多人说和自己握手言和,我不要做这样的人我要拿石头打磨我这块石头”,我的下一本书将是《贫穷的本质》、《稀缺》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二)

不明白为什么书的评论这么少,纪录片的评论却很多,也许是高速发展的社会让大多数人变得浮躁,没有耐心,懒得思考罢!

书认认真真的看完了,记录片也看了一部分。不得不承认作者很有勇气,不怕一切从零开始,也许人生就是一种体验吧!不必在乎钱多钱少,也不必在乎快乐与否,自己选择的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儿,那才是属于自己的财富,谁也无法夺去。

是啊!他们用厚实的肩膀把一个城市挑进了新时代,而今,他们却渐渐消失在这个现代化的城市里。他们的故事真实而感人,他们的憨实永远不会改变,他们要的幸福很简单;是的,他们没有太多文化,他们只希望用自己的汗水换来晚餐;是的,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依然有被尊重的权利;是的,他们赚的很少,但却依旧在为一个家默默的分担。

生活很无奈,他们像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楼一样再也禁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了。他们向世人诠释了希望对一个人有多么的重要,也许是算卦人的一句话,也许是家里的不断成长的孙子。

感谢作者将这幅原汁原味的画绢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也为这个完美的结局而感动。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三)

初看这本书时被吸引,是因为看到作者对重庆这座城市打从心底里的深深向往,这种向往让我这个重庆本地人感到好奇,同时也油然生出一种作为重庆人的自豪感,于是乎便有了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山城重庆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我从未在其它另外一个城市见过棒棒这种职业,也从未在别的地方见到过如此鲜明的新旧对比,在重庆,尤其是在渝中区,几乎不出百步定会有坡坎,这里有全国示范步行街解放碑,却也有许多破旧待修整的老楼,不仅是作者在此处体验时如此,到现在2022年也是如此,解放碑附近的街道总是被铁板围挡,不断进行着改造升级的工程,这就是新时代里老城区的宿命。然而这座城市,与守护着它的英雄的人民一道,继续用坚韧和顽强书写着独特的重庆篇章。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因为疫情被封控在家,近来也接收到不少负面新闻,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相信重庆人,相信我们能用敢于担当的肩膀,挑起这座城市的未来,致敬每一个为这座城市作出过奉献的人们,当然也包括这群“最后的棒棒”们。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四)

重庆是座热火朝天的城市,就像年轻力壮的汉子迈着开阔的步伐在西南地区雄起,一切都欣欣向荣,所以它顾不上那些被甩下的人群。棒棒们就是被甩下的,年轻时他们用厚实的肩膀将重庆挑进了现代化,年老后佝偻着背缩在快要拆迁的楼房目送这座城市越走越远。

十多年前前往重庆求学,从绿皮火车下来,出站口最热情迎接我的就是棒棒了。他们大多不年轻,也可能是风霜使他们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大,拿着一根像是包浆了的竹棒,前头系着粗粗的麻绳,围着过来问是否要帮挑行李。我连连拒绝,一是年纪小第一次知道有这种职业怕被骗,二是见着他们挑着重物爬坡上坎总是于心不忍。在重庆待了几年,虽然没有雇佣过棒棒,他们却与火锅、轻轨、巴山渝水共同构筑了我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如今翻开此书再见这个群体,除了年少时的同情,更多是致以敬意。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坚韧隐忍的,虽处在命运的底层,却暗暗与命运较着劲儿,就像书中的老黄、老杭、老甘等。

时代会辜负一部分人,但自己仍然要好好生活。大寒之后,一定立春。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五)

最后的棒棒 何苦 8个笔记 一  对于越来越具有国际范儿的解放碑商圈来说,自力巷就如重庆美女隐藏在黑丝袜里面的一块与生俱来的黑色胎记,性感时尚的光鲜背后却依然留着只有少数人知道的成长遗憾。  是爷们儿,做法律道德框架内的事情就无须在乎别人的眼神。 二  老黄说找活其实比干活还累,心性是慢慢磨出来的,既不能过于迫切又不能灰心懈怠。 六  纯粹从物质层面上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有钱没钱。这个时代里关于过年的话题,有钱人想得最多的是过年怎么玩儿,没钱的人想得最多的是过年吃点什么 十六  美女和棒棒在解放碑共存三十多年。虽然同属城市名片,但是这两者之间互不相干,他们的眼中没有对方。 二十二  你这里天天都在下雪,做你的朋友天天都要送炭,格老子的他交你这个朋友干啥子嘛,脑壳有包吗? 三十一  两个在黑夜里喘息的老人,一个六十五岁,一个六十七岁。六十五岁的血压超高,六十七岁的腰腿肿痛。为了微不足道的75元工钱,他们正在经受着疲劳、恐惧和内疚三重煎熬——挑着100多斤重物在垃圾密布的漆黑巷道里摸索穿行,每一步都潜伏着不可预知的风险,来自巷子任何方向的脚步声都会令他们提心吊胆惊慌失措,不敢大口喘气,不敢向前挪步。同时,他们生平第一次突破道德底线干社会规则不允许的事情,跨越心里的那道坎儿自然也不会轻松。 三十二  老黄突然哭了,眼睑像决堤的大坝,泪水倾泻而下。老黄的哭声低沉而沙哑,一抽一抽的,有一种在胸腔里撕扯的感觉。我从不觉得老黄也会哭,毕竟生活的苦难早已把他历练成钢,眼睛里充斥的酸涩液体该流的都流干了。老黄的哭泣没有先兆,就如不堪重负的坚硬房梁瞬间折断,瓦砾倾泻而下。 微信读书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六)

关于《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的各类影评已经够多了,我就不再评论影片本身,谈谈自己观影过程中的一些感触吧。

我12年的时候曾在离解放碑不远的储奇门附近住过(就在电影中的人民公园附近,离自力巷不足一公里),但是在看电影之前就不知道有自力巷这么一个地方;虽然当年储奇门周围也很老旧,但是和电影中自力巷仿佛是两个世界一样。

一、没有文化真可怕

影片中有两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个场景:老杭收到100块假币;

第一个场景:老杭和老黄将男浴室的标牌安装在女厕所的位置被炒了鱿鱼。

不要误会,在此,没有丝毫鄙视谁的意思。老杭、老黄虽识字不多,但那是那个时代造成的而我也没有资格站在某个高度去指责他们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是突然想起了这些年来尘嚣甚上的 “读书无用论”,眼前不断浮起初中辍学的表哥当年那不无自嘲的话:“老子跑道上海打工,三天就灰溜溜的跑了……”;惭愧高中叛逆时期理直气壮对父母说出的矫情话“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

此刻,谨希望若干年后我的宝贝女儿不要向他老子一样无良。

二、难以走出的安全区

还是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老黄宁愿守着五一路的生意也不愿冒风险去朝天门做野棒棒;

第二个场景:老黄和老杭在帮人搬家后将废品分类处理后,老黄感叹自己懂事太晚;

我之前就想过老黄和老杭都认识老杨头,老杨头不是在接活的同时也在收废品么,怎么他们知道却只是羡慕不愿意多想想并去尝试呢,是的影片里旁边也是这样说得他们只是羡慕却没有多想。后面仔细回想两个场景——他们应该不是没想过,而是顾虑太多,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条件是经不起折腾的。因此,在有了废品处理的经历并验证了风险情况由了安全感,他们同样也能前迈一步。而我们自己呢,是不是想的很多、做的很少同样不敢轻易踏出心中“安全区域”半步?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七)

作为一个重庆人,读这本书是亲切的。不仅是熟悉的地名,熟悉的棒棒,还有熟悉的说话方式。读的过程中时不时脑补出重庆话,让我觉得是一个活在身边的故事。

站在2024年,棒棒可以说是基本被时代淘汰了。棒棒的出现是由于城市的发展需要。过去的重庆城区由于基础设施发展并不完善,但城市地形多山,需要搬运各种工具材料和货物等,所以产生了对搬运工“棒棒”的需要。而棒棒作为一个职业,对于成年男性几乎没有任何门槛,所需的只有力气和一个简单的工具棒棒即可,所以它成为了许多没有文凭的底层劳动人民的选择。

作者作为一名军人,在退伍后投入了棒棒的行列,以一名记录者用文字和纪录片的方式记录棒棒的最后时代,关于他们的生活和故事。成为一名棒棒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像老黄一样经历了命运的戏弄,在错误的时间拥有了错误的身份;也有背井离乡流浪之人。

和棒棒的诞生一样,棒棒的消失来自于城市的转型。可以说正是一个个棒棒的努力,让城市基建得到发展,从而让他们消失在时代转型之中。而对于个体来说,棒棒的消失一方面来自于需求减少,所以无钱可赚;但对于年事已高缺乏文化的棒棒来说,健康问题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负荷带来的职业病在他们上年纪后出现。

棒棒的生存逻辑是简单的,出多少力量得到多少回报,是踏实的职业,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踏实”的。有的人选择了转型,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同频发展。有的人选择了将辛苦所得变为赌博的资本,有的人则是不顾生命危险也要继续下去,因为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棒棒这个职业本身不能带来滤镜和概括,我们所为之动容的是具体的个人和故事。

这本书当然也没有单单将棒棒,它可能更多讲的是在重庆、在解放碑大幅步朝现代化都市发展时被淘汰和改革的人与事。书里面也讨论了拆迁与群租房的事情,作者也只讲事实不讲观点,这两大重点民生问题我也不敢妄议,故也就停留在这里了。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八)

棒棒们让我想起了挑山工,同样是为了生活,同样是苦日子之后还是看不到尽头的苦日子。 文笔从开始的戏谑和不正经到慢慢的深沉和放开,没有体验,没有融入,何苦不会写出这样的作品。 但体验总归是体验,就像作者自己说的:他还是没有真正的成为棒棒中的一员。所以对于何苦的体会,我大概只能用浅尝即止来概括。 作者在最后写到: “马年“大寒”的最后几天,我找杜老板请了三个月假,也暂时告别了防水工地上的老黄、老杭和大石,我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把自己这一年的手记整理一下,把摄像兄弟拍的视频素材编辑一下——题目就叫《最后的棒棒》。如果我写的故事没人读,拍的纪录片没人看,那么接下来就一门心思去跟着杜老板干——我走的那天杜老板说了,如果能回来,就让我当项目经理,在一线锻炼几年之后,再提拔我当副总。我敢肯定,杜老板绝非客气。” 看得出来他的所谓融入其实很功利而且有点一日三餐,按时吃饭式的作业的味道。虽然真实,但并不足以打动人心。

这是一部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一个群体的片段式的流水账。

最后的棒棒

9.0

何苦 / 2015 / 重庆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

《最后的棒棒》读后感(九)

我是先看了纪录片后,迫不及待地买了这本书,几乎是一口气读完。

纪录片有纪录片的感动,书中有纪录片所没有的精彩。

只有融入他们,你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他们。看完这部书,我突然想到了路遥。何苦为了更真实地去记录棒棒的生活,融入这个群体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用镜头和文字给我们留下了我们平时难以去触碰和了解的一个群体。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扎根陕北农村,包括后来到煤矿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浸润我们心田、乡土气息铺面而来的文字。

书中有几个地方印象深刻。

一是战友相聚何苦囊中羞涩计付款。战友好不容易来重庆,何苦做东聚餐叙,揣着几百元现金却没想到战友还带来两个朋友,原本轻松的聚餐让何苦如坐针毡。幸好他打电话叫来在重庆的另一战友一起叙旧,战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何苦的挡箭牌,何苦又是坐里面,又是争着付款,又是佯装拉战友,一切都在计划之中,装的不能太过,又不能真去付款,得恰到好处,看的让人忍俊不禁。

二是比较好奇摄像小哥的日常。看纪录片时就想摄像小哥平时住在哪里,看书后找到了答案。自力巷53号拆迁的清晨,摄像小哥在53号拍摄时被拆迁人员逮住,还好小哥拼命护住相机保住了数据。小哥应该是和何苦同吃同住的,条件艰苦自不必说,还记录了这么多宝贵的镜头,我相信8月17日即将上映的电影,应该全部都是他拍摄的画面。为他的拍摄技术点赞,画面很稳,近景、远景、特写等等,角度很赞,画面很丰富。为他的这份坚持点赞,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每个月才2100元。

三是“福祸相依”这句古语贯穿了全书。我们常常能听到身边老人说,有时候好事变坏,坏事变好。在书中,好多事情也都印证了这句古语。老杭攒够了一万块,雇凶杀人的前夕钱被偷了,无奈计划失败;第二年又攒够了一万,雇凶时对方却已关进了牢房;两次不幸却挽救了他的命运,不然现在他应该还在牢房里坐班,哪还有机会享受天伦之乐呢?自力巷53号的拆迁,让棒棒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把他们赶到了风雨中,也因为这种不幸,他们找到了比原来更稳定、更好的收入和居住条件。书中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四是赞叹何苦的文采。好的作品一定是文案打动人,纪录片之所以好看,文案好是关键。何苦白天当棒棒,晚上写文案,记录一天的生活,最让我佩服的是,何苦记忆力之好,很多细节都能回忆的特别清楚,写的很细致。书中看到了二十年搞新闻宣传工作一些正经报道的影子:拆迁前夕,大石召集租户召开会议,大会指出……大会强调……大会要求……大会指导思想……大家一致认为……。看到这段文字让我有些兴奋,因为我也是一名从事宣传工作的员工,做会议纪要几乎是我隔三差五就要做的工作。

豆瓣9.7的评分实至名归。

拍一部好作品就好比做一碗美味的汤,急不得,食材很关键,但也得小火慢炖。

8月17日《最后的棒棒》要全国首映,我想我一定会去现场看。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