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少年与沉默之海》,感触颇深。小说以海洋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少年与海之间的情感纠葛。海象征着无尽的可能性和未知的挑战,少年在探索中成长。故事深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让人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与梦想。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一篇
全书一开始,汉斯在收拾阿纳的遗产。
阿纳是寄养到汉斯家的少年,他的父亲因债务而带全家去往大海深处,阿纳是家中唯一的幸存者。寄人篱下后,虽然不愁吃穿,但阿纳的心结始终无法打开,无法融入到同龄人的团体,无法得到爱情的青睐。后来由于一件错事,阿纳只身驾着一艘小船向深海划去,从此杳无音讯。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谁都不知道他那巨大的沉默中,隐藏着什么。
我抱着较大的期待读这本书,但它与我的预期还是有些距离。
这像是一个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的故事,处处是迷雾,直到最后迷雾也没有散去,因为不知所以然,所以无法感同身受。
再者,叙述视角频频转换,三种人称全部用到,尤其是第二人称的运用,甚至有时让人觉得是在强行抒情。
在正文之后,附上了作者的采访。这位高龄作家,常常将自己依附到某个年轻人的身上去叙述故事。这种方式至少在这本书上显出了隔阂。
另外,这本书德语书名直译过来是《阿纳的遗产》,就故事本身来说,很贴切。而翻译成“少年与沉默之海”,美则美矣,但其实离书的中心主旨更远了。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二篇
“就在那个时候,阿纳,在这么一个冬天的日子里,我们第一次看见你。我们当时的注意力全在你身上,看着你站在仓库前的积雪中,你失落的样子,仿佛迷失在我们的世界之中……我们没有人会相信,你竟留下一个大谜团,并让我们陷入哀痛之中,只能期待奇迹出现。”
作者伦茨从年轻人“汉斯”的叙事视角出发,讲述了热爱大海的少年阿纳的故事,通过整理阿纳的遗物回忆与阿纳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十二岁的阿纳是家族悲剧中的唯一幸存者,我(汉斯)的父亲去参加昔日老友的葬礼后,决定收养阿纳,就这样,阿纳来到我们家,开启了和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光。
家里的弟弟妹妹对这位新成员的到来并没有很欢迎,反而处处排挤阿纳,我作为家里的大哥哥,与阿纳一间卧室居住,在朝夕相处中与阿纳成为好朋友,看到了他的敏感与不安,力所能及的去照顾他、保护他。我们从来没刻意想过要成为好朋友,或是认为未来会成为好朋友。友谊是无法事先决定的。所以阿纳,你在来到我们家后,有因为认识我而变得快乐一点吗?
你那么想要努力融入同龄人的朋友圈,却因成绩过于优秀而被排挤,于是你刻意的降低自己的成绩,当你以为自己被接纳融入那个不属于他的圈子时,却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当“小丑”一样的戏弄着;当你努力压抑自己对维珂的情愫,小心翼翼的与她相处时,却也免不了被误解的苦楚。我知道你已经尽力的想忘记过去的痛苦,想要与过去和解了,可现实生活却也没能让你过的更快乐一些,所以阿纳,寄人篱下的你应该也有很多难言之隐吧!
阿纳,在最后的关头你在想着什么呢?你有没有舍不得我呢?如果能重来一次,我想我会给你更多一点的关心和照顾,我会更多一点的去了解你内心的想法,没能好好保护你,对比我心存内疚,我希望你回来,期望奇迹出现。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三篇
读伦茨的文字,如潜入静水深流的长河,逆着时间的暗涌,拨开词与物的水藻,将名为遗忘的沉船之物逐一打捞。随着那些记忆的吉光片羽,浮沙碎影渐渐拢聚成型,往事浮出水面,眼前是寂静的大海,和月光下沉默如谜的少年。
阿纳,聪慧、早熟、温柔,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优雅与沉稳,如林间清风,又如玉树兰芝。但少年早慧,慧极必伤,用情太深便是阿纳的弱点,而且他心里还埋藏着来自家庭的巨大隐伤。
佩索阿说“命运如一座悬崖,矗立于我的灵魂”,阿纳遇见了他的命运与悬崖—维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爱上了维珂,少年的一眼往往就是万年,于是命运张开了它的巨翼,悲剧的暗影悄然降临。
伦茨的叙述不紧不慢,词句层层叠叠,如流瀑,如星砂,也如那些成长中的痛与吻,爱与涩,坚守与背叛,希冀与幻灭,在生活不动声色的水面下变幻、涌动、积聚成塔。阿纳内心最大的伤痛(父亲带着全家自杀),隐藏在他温柔的笑容背后,隐藏不等于消失,悬崖下的深渊仍在黑暗中凝视,等候着他一跃而下。
作为悲剧的唯一幸存者,对自我的存在总会有着无法释怀的愧疚感,更害怕再次被抛弃,阿纳急切地想融入拉斯和维珂的朋友圈,可事与愿违,他的卓越出众反而成了众人排斥他的原因。
船上的夏日成了阿纳记忆中最后的闪亮时光。甲板上阳光刺目,维珂雪白的脚踝纤细如花梗,即使隔着沙子,阿纳也能感受到肌肤相接时的滚烫,浓烈的情愫在无声流淌,还有汉斯一家人的关怀爱护……阿纳的记忆里永恒地镌刻下那个如花般绽放的无尽之夏。
少年的爱恋如烟花灿烂也如琉璃易碎。价值观的相悖,年少的无知与极端,很快就隔阂了维珂与阿纳的相近,加上工厂失窃,好友的误解,汉斯父亲的失望,触发了阿纳心中的旧伤。无法忍受深爱之人对自己的失望,更恐惧再次被抛弃,阿纳孤身登上小船,决然而去,消失在茫茫大海。
这是一场青春的殇逝,一则情深不寿的故事,无需太深究结局以及深意,伦茨早已将种种征兆与暗示沉潜在他叙述的河流里。
一个结果,一种宿命或者说人生选择,皆来自平日无数细微事件的叠加积累,这些被忽视的心理上的细枝末叶,构成我们无尽幽深的精神密林与生存困境。伦茨所做的不过是将此隐秘而浩大的构林过程,尽量真实地复现出来,而复现的过程本身也是赋予生命再生与更多可能性的过程。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四篇
一
故事一开始是从“我”收拾阿纳的遗物开始的,这位已故的友人,即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而在收拾遗物的故事中,面对一个个物件,“我”陷入了回忆,开始讲述名为阿纳的少年的故事。
阿纳之所以来到“我”家,并且住在我家,是因为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一次海难中去世了,唯有他活了下来。当然,这次海难也有难言之隐。因为这次海难,阿纳的内心包裹着痛苦,亲人的失去,也让阿纳无比的孤独,因此,他迫切地需要别人的认同和接纳,特别是“我”的妹妹维珂和弟弟拉斯_——他追求着他要活在这世界上的归属感。
小说的环境在一个拆船厂附近,周围就是海域。这样的环境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有些描述并不很清楚。但并不妨碍作者塑造了一个正直、诚实且善良的少年。当阿纳刚来到我们家时,叙述者,或者“我”,这么说道:就这样,阿纳,你来到了我们家,你带着你的柔顺和耐性,开始了我们共同生活的岁月。
二
小说里,故事的展开是一节一节的。每说完一段关于阿纳的故事,镜头就会切会现实,讲述现在发生的事情,随后又看见阿纳的一件东西,镜头又切回过去,进入有关于这样东西的回忆中。随着一节一节关于阿纳的故事展开,阿纳也变得丰满起来,同时,他想要接近的那些同龄人,也变得具体。阿纳一直想要通过牺牲、奉献以及真诚来让维科、拉斯以及包括他俩在内的小团体接纳他,但是他们无法接纳他。这一点,“我”早就注意到了,我问拉斯,为什么你们无法接纳他。拉斯说:“他太奇怪了,就像一个特殊的圣人,他们不知道怎么跟他在一起。”也许拉斯的优秀(不光在成绩上),他的争执、诚实,让这一些顽皮捣蛋的孩子内心羞愧吧,也许一旦阿纳在旁边,他们就会感觉别扭吧。
阿纳得不到包括维科、拉斯在内的小团体的信任,难以获得他们真正的友谊,但另一方面,“我”始终是阿纳坚实的、可靠的友人。在书中,不时会提到“信任”二字。这里的人际关系,很多是因为这个词在,才变得坚固。“我”和阿纳之间互相信任,重视承诺。“打从我们同住一间房间以来,阿纳从没有偷翻过我的东西,一次都没有。”甚至有着不小存款的存折,阿纳也毫不保留地向我展示。阿纳会跟我说他的心事,他的愿景,这些都是信任的表现。
阿纳在独自乘船绝尘而去之前,做了一次想要被那些小团体接纳的尝试,但是这一次尝试的代价,是他背叛了另一位信任他的朋友的信任,也对我父亲的厂子造成了损失。这本让他痛苦,但是,尽管有如此牺牲,事情过后,维珂和拉斯走在路上遇见他时却当他视而不见!他的心一定很痛,这一次尝试的失败,打碎了他所有的念头。
三
阿纳曾经掉入水中险些淹死,我想这样的经历一定让他想起了家人离去的那次海难,也让他再一次与死神打了个照面。阿纳之所以独自乘船离开,留下一叶孤舟,消失在茫茫大海 ,或许是这次意外早就在他心里留了影。。
一个月后,“我”不得已要收拾阿纳的东西,阿纳曾经教会我,“世间万物均有其意义,即是是最微小,最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一样。”
阿纳的离去也让维珂和拉斯知道,阿纳曾经对他们的好,阿纳也影响过他,他们其实打心眼里喜欢阿纳。
小说本身就宛如“沉默之海”,没有太多的分析、论述,只有描述和少许感叹。故事很“平”,但是正如“沉默之海”下一直翻涌的暗流,故事背后,是少年阿纳的哀歌,是阿纳支离破碎的赤城之心,也是“我”对“你”——阿纳的哀悼。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五篇
看完这本书,我想到了我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英俊少年》。巧了,也是德国的。
书一开始我就进入了角色,因为我的经历和阿纳有类似的地方,我19岁开始在上海生活,入住在我舅舅家。和阿纳一样,生活在别人家,一个正在成长的小青年,性格敏感而脆弱。
与阿纳不同,我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至少在我舅舅家,我当然不像在我老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要察言观色,尽量多做事,少增加麻烦。我记得当时在上海,我怕麻烦亲戚家,我自己洗被单,冬天洗冷水澡。还好,当年就找到了工作,并且解决了洗澡的问题,不然我不知道我冬天怎么过法。
在家里吃完了饭后我主动承包所有的洗碗工作,只是因为上海人生活节俭,用水不像我在江西找开笼头来洗。
我和表哥与表弟的关系也不错,我表哥没钱了私下问我借,二话没说借给他。我只住了不到一年多,我后来就搬到单位的宿舍去了。
所以看到阿纳的生活让我想起了我当年住在我舅舅家的生活。
阿纳比我小,但他比我成熟与稳重得多。比如他把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自学芬兰语,努力与大家保持好的关系,甚至包括卡陆克。而且我感觉,他很喜欢维珂,除了拿出他宝贵的积蓄来维修以维珂命名的小船,他甚至故意让自己的拉丁语成绩降到维珂之后。
可以说,他想努力融入这个家庭,并且几乎成功——除了拉斯。
我猜想是他几乎完美无缺的性格与表现,让拉斯和他的伙伴们觉得相形见拙,因而用这样的方式来排斥他吧。其实阿纳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有时并不是你做了什么错事,甚至恰恰是你做对了,而被他人讨厌或反感或排斥,因为你与他们不同,甚至是优于他们,他们对你没辙,于是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反击或打击你,以希望弥补这份不足。有点像中国古人说的,水至清则无鱼。但阿纳哪懂这些啊。
心理学中介绍在这样一个年龄的孩子,朋辈的影响力非常大,因为这个年龄(15-16岁)第二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也是第二个反叛期的时候,朋辈的认可与支持非常重要,远高于父母,因为他正经历精神或情感的断奶,希望通过建立与外在的联系来获得自己在精神与情感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他与汉斯、维珂,甚至卡陆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我也记得我当时在初中的时候,我换到另外一个学校,很快就融入了同学们,并与班上一些同学结成了死党,成功度过了二次心理与情感断奶,我能想像这种融入小圈子或被小圈子排斥的感受,或者说重要性吧。
但拉斯这一关他始终突破不了。而这个也最终成为造成他悲剧的原因之一,小船下水事件加重了他的负罪感,这二个因素加起来,让他参与了拉斯的行动,并最终导致他无法面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而造成了悲剧 。
我想这本小说之所以列为德国学生必读的书目之一的原因就是考虑到这个年龄的青年人,敏感且脆弱,朋辈的态度与关系对他们极其重要。阿纳的故事让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学习我们应如何对待与我们不同的人。
这本书不仅老师要阅读,父母也要读,甚至可以与孩子一起读,来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与我们不同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生命教育材料。虽然这本书写的是年轻人,但我们成人在日常生活也会经常遭遇这样的情形,周围总有一些人比你优秀,你是嫉妒,排斥,打击还是接纳、交流与学习呢?
当然成年人与年轻人不一样,但我们不正也是从青少年走过来的吗?
让我们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因为谁知道我们会不会成为阿纳呢?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六篇
很多人难以设想,一个在海难中失去所有亲人的少年会怎样面对未来的生活?在二战结束后经济萧条的德国,经营着一家拆船场的哈洛、爱莎夫妻,在一个潮湿阴冷的冬日,收养了少年阿纳。从此阿纳成为了他们家中的一份子。
十七岁的少年阿纳,身材瘦弱、沉默寡言,被安排到同哈洛的长子汉斯同吃同住。从此,这部小说便以汉斯的视角回忆关于阿纳的点点滴滴,由此可以体会到,人虽然处于逆境之中,但人性中的闪光点,对周围所有人,都存在着一种或多或少的影响。
《少年与沉默之海》以倒叙、插叙兼有的形式写作而成,开头是汉斯在父亲的嘱咐下收拾整理阿纳的遗物。每拿起一件,汉斯不禁感慨万千,阿纳留给汉斯的,是犹如珍贵宝藏一般值得一生品味的回忆。
阿纳拥有一颗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心。他从未在新的家庭中流露出自卑、悲伤的情绪。相反,在叔叔哈洛、婶婶爱莎的收留和包容之下,他从未被任何一个人质疑那次灾难的可怕经历,这给予了他充分的心理创伤自我愈合空间。因此,他在哈洛家里得到了应有的爱,而爱的影响也是相互的。汉斯带他去购置新被子,他拿到了合心意的一床,却忘记了付款,待回到家后,他主动要将钱给店主送去。经过这一次的经历,他认为汉斯是值得信任的朋友,没有需要隐瞒汉斯的秘密,主动提出如果汉斯需要,可使用自己攒下的钱款。
阿纳拥有一颗真诚待友的心。和汉斯一同钻到破货船“玛卡洛夫号”上探险时,偶然发现了油纸包裹的夜视镜!阿纳对它爱不释手。但问题是,汉斯的弟弟拉斯、妹妹维珂及一帮同学们,一直对阿纳很排斥。阿纳却主动提出要把夜视镜送给拉斯,试图改善与拉斯僵硬的关系。还为同伴们共同出钱修复一艘报废船的主意,主动拿出存款参与众筹。在一家人出航野营时,维珂因误入泥潭,双脚弄上了油污,阿纳主动利用沙土给她清理。阿纳总是默默付出。
阿纳拥有一颗同理心。他通过细腻的观察,得知叔叔哈洛雇佣的看门人陆卡克也是被收留而来的。陆卡克是个爱沙尼亚人,偷渡滞留到德国的。他同样沉默不语,也曾在海上遭遇毒手,险些丧命。自从他落水被航行路过的哈洛救起后,哈洛与他彻夜长谈了解情况,后来收留了他,并给予他工作。陆卡克少言寡语,但手脚利索、吃苦肯干。因与阿纳有类似的遭遇,激发了阿纳的好奇心和同理心。一有空闲,阿纳更喜欢观察陆卡克如何干活,向陆卡克讨教爱沙尼亚语言,教陆卡克讲芬兰语。真是一对儿饱经风霜地难兄难弟啊!
阿纳想要一份归属感。但遗憾的是,拉斯、维珂和他们一些同学,始终以敌对的眼光看待阿纳,甚至害他掉入陷阱。可能只是因为阿纳的成绩比他们优秀!但阿纳却始终善良的对待并不友好地他们。
阿纳常常思考自己未来的目标。他渴望与他人分享。并且,他能站在哈洛叔叔的角度考虑维珂任性地离家出走的严重性。从这两点上来说,他比同龄人要更加成熟。
阿纳的人生结局。慢慢地,阿纳被拉斯、维珂他们接受,融入了那个小团体,他们甚至密谋着弄一艘快艇出海,并且谋划了偷窃拆船场金属块的行动,还做了分工!阿纳的任务是拖延守门人陆卡克,以便同伴们完成偷窃,结果导致陆卡克被袭受伤。阿纳这才醒悟,这是一个陷阱,令他无地自容的举动,令他有愧于心地举动——好朋友陆卡克被他认为的同伴们侵害,也使哈洛的拆船场受到损失。在主动对哈洛承认错误之后,哈洛并没有责罚他,但阿纳自己承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他乘船远航易北河,投河自尽了。
阿纳以自己的方式,偿还了自己的罪过。原本优秀可为的少年,却因为失足酿成一个非常悲惨的结局,值得人们的反思。我们需要学习阿纳的优点,但又要重视他选择朋友、结交朋友的缺点。为了融入一个价值导向不太积极的少年团体里,这么做又何必呢?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七篇
首先要赞美一下封面,拿开外封后,惊喜得发现封面是如此之美,夕阳下孤单的在大海中漂浮的小船,正如故事的基调那般美和伤感。
合上书本,我的脑海里是一个单薄少年驾驶着那辆小船,在海面上行驶,风越来越大,他走得越来越远,成了一个小米粒,一个点。
阿纳,你离去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你会想起你故去的父亲,母亲和姐姐吗?会想起你的养父,你的哥哥吗?你害怕吗?孤单吗?后悔吗?
故事从“我”在阿纳离开一个月后开始收拾他的遗物出发,“我”一便回忆起和阿纳的往事,一边整理着他的东西,在与阿纳的相处中,“我”与阿纳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追忆起阿纳的往事,“我”又悲伤又沉痛,故事的语调是缓慢又充满了感情。
这是一个动人,感伤却又单纯的故事。“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了与阿纳的相识与交往的经历。阿纳作为一个家庭的幸存儿来到了“我”家,他的父亲带着全家寻死,父母和姐姐都去世了,只有阿纳被救活了,作为“幸存者”的阿纳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全家只剩下自己还活在世界上,光是想想都会觉得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苦。如此的厄运降临在这个少年身上,却没有摧毁他。阿纳是一个敏感,聪明,温柔,善良,懂事的好孩子,他懂礼貌,珍视自己的旧东西,具有语言天赋,只用了两天就学会了摩斯密码,他很快就和“我”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如兄如弟。
怀旧是因为重感情,越是重感情越是容易被欺骗和伤害,还总会把他人的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在不断愧疚中折磨自己。这也为阿纳的出走埋下了伏笔。
洁白的容易被玷污,单纯善良的阿纳也容易破碎。失去了亲人的阿纳渴望被世界接受,被他人接纳。当排挤他的团体向他伸出橄榄枝时,他欣喜得接受,殊不知那只是陷阱……阿纳“帮助”那伙人盗窃了养父的船厂,当事态的发展超出了阿纳所想的时候,他内疚自责极了,他可以容忍自己被欺骗,被漠视,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因他而受伤,他作出了极端的选择,沉默驾驶着小船远去,一去便是永别。
如此温柔,纯洁的少年的离去让人悲痛,到了结尾,读者也和故事的叙述者一样,希望阿纳并不会真正离开,也许有那么一天,长得更高更大的少年,他会静静得从那片沉默的大海中回来——正如初见那般。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八篇
人的一生或许总会遇见几个影响自己人生的人,也会见证几次死亡,参加几场葬礼,缅怀,不管是人或事或物,也是日常行为。
你会如何回忆他们?
要先说,西格弗里德•伦茨《少年与沉默之海》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并不同,前者甚至很少专心地描述海,但海一直都伴随着书中的少年与他的故事,从头到尾。
《少年与沉默之海》以第一人称为视角,讲述了“我”(汉斯)在17岁的一段记忆,“我”曾遇到一位深藏秘密的少年,相处日久,当“我”接受这位小伙伴的时候,他却永远成为了“我”和其他小伙伴人生记忆的一部分。而他的故事和他的模样,正是在“我”不舍地整理着遗物的时候,慢慢展开……
这部小说被列入德国中学生必读书目,那么就意味着,它对中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或者说,它也有可能像那些影响青少年人生的那些亲密小伙伴一样,影响着他们。比起民族叙事,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它对独立的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心情上的或精神上的。
“有时半夜里他醒过来,充满恐惧,把头埋进枕头里哭。”
如果你遇到某人,他/她的得体完全超出他/她的年龄该有的正常程度,相信我,他/她的心受了很重的伤。
他/她需要旁人的支持。
如果细心的你发现了,你可以治愈他/她,也可能不行,有些伤痛会伴随一辈子,成为定时炸弹,不知道哪一时刻,就一触即爆。
阿纳来到汉斯的家时,只有12岁。但他也会跟别人说他刚满17岁,谁叫他长得有点着急呢,17岁,拿的是汉斯的年龄数字。
阿纳性格看着温顺,即使自己没有错,别人犯错连累到自己,也不会怎样,始终保持着卑微的姿态。汉斯时常替他生气,这种生气不好说是阿纳在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还是当汉斯回忆着阿纳的时候,衍生出来的后知后觉的情绪。
阿纳的乖巧、客气、温顺,大概率是因为他寄人篱下,以及他家庭悲剧给他的敏感与自卑。他的一家负重债,父亲撑不住,带着一家五口自我了结,这场悲剧仅剩阿纳被救活。阿纳表面都一副没事乐观的样子,可夜里,他的恐惧他的哭,只有汉斯见过。
因为自己知道自己需要帮助,需要支持,所以阿纳都能理解大家的感受,这种理解出现在12岁的孩子身上,或许他本该无忧无虑,像维珂那样任性,现实却是,他只有过早的成熟。
也不知道是不是伪装得太好,还是不够好,小伙伴们根本不能理解阿纳的内心,即便阿纳小心翼翼维持着他珍惜的情谊,但大家并不在意。就如汉斯父亲虽然与阿纳父亲十分要好,也在这场悲剧发生后把阿纳接回家照顾他,但汉斯的父亲也不能理解为何因为负债,要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与阿纳亲近的维珂知道。她仿佛与阿纳有着某种相知的牵绊,她说:
“对我们来说不是,小维,对我们来说那不是理由。但对有些人来说,却不是那么简单。”
阿纳的最后选择是有征兆的,只是大家都忽略了。或者说,到底人的悲喜不相通,阿纳终究是孤独的阿纳,他只有自己一个人。
阿纳走了。但“我”和其他人都认为阿纳只是走开了,他会回来。他那么向往那片海,出生于海之家,也想以后都与海相伴,长眠大海也不急于一时,尽管这就是他的选择。“我”不愿意接受现实,还是一边收拾阿纳的遗物,摸着它们,一边回忆起阿纳的一切,这些回忆很难确定是否都是真相,毕竟都只有“我”一个人的脑补,父亲和维珂的部分叙事,也难以补全阿纳的碎片,更难以让时光倒流。但回忆阿纳,更像是“我”在重播自己的人生记忆,不是说这些记忆都是自己的戏份,而是通过阿纳在脑海中的模样,重新认识他,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认识死亡,认识对海的执着。
如果阿纳回来,或者再遇一个阿纳,对于他所思所想,对于他想做的事,或许“我”知道该怎么做。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九篇
西格弗里德•伦茨,是德国当代最杰出、也最受喜爱与敬重的文坛大师之一。《少年与沉默之海》是伦茨创作于1999年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平静、克制又感伤的文字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阿纳的故事,表现了一个敏感纤细的男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作为作者创作生涯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少年与沉默之海》被列入德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在德语文学中,它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是现代残酷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影响深远。
这部小说的一开局就交代了故事主人公阿纳已经去世一个月,故事的讲述者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故事的发展采用双线条交织进行,围绕阿纳的往事不断在回忆与现实两种时态中跳跃。故事讲述者汉斯一边整理阿纳的遗物一边陷入了回忆。随着回忆的慢慢展开,汉斯也越来越走入阿纳的内心世界,开始讲述少年阿纳的故事,这也从中揭示出一个十二岁的少年阿纳寻找家庭悲剧根源的故事。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少年被寄养在养父母家,他开始探寻父亲为何又如何带着一家人走向死亡的原因。汉斯在整理阿纳遗物的时候,回想起阿纳当时来到他们家的情形,以及这三年来的生活点滴。十二岁的阿纳,经历了人生最悲惨的不幸。他的父亲是船长,然而不是死於船难,却是自杀--死在自己家里,同时也杀了全家人。阿纳的父母和二位姊姊都不幸身亡,只有他一个人获救。阿纳的父亲为何如此丧心病狂,对自己的亲人孩子都痛下杀手,相信这是很多读者看到这里心理的疑惑,小说中这个最大的悬念也正是阿纳深埋心底的秘密,也是他的创伤根源,在汉斯家这也是禁止讨论的话题。
但是,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小说以汉斯的视角通透又立体的将阿纳家庭悲剧背后的根源慢慢地叙写开来,这些在此不便过多剧透,其实作者侧重要叙写的是一个家破人亡式的家庭悲剧下,一个孩子所遭受无法弥合的创伤和困境。阿纳的父亲曾是一位船长,一位不惧惊涛骇浪的技艺高超的水手,但他因为债务问题,在一次平静的家庭晚餐中投毒,他和妻子、两个女儿都因此死去,只有阿纳被救活。汉斯的父亲和阿纳的父亲是老同学,参加完葬礼後就带阿纳回家,让他能平静地继续过日子。怀揣秘密的阿纳性情害羞又多愁善感,他非常有语言天分,对航海情有独钟。阿纳试图融入新家庭与新学校,但由于未治愈的创伤而时常精神恍惚。阿纳用自己的方式不计回报地向别的孩子传达着善意,但却被同龄人一次次拒绝。汉斯还有一个弟弟拉斯和一个妹妹维珂,阿纳很快就对14岁的维珂产生了青涩的爱慕之情。但拉斯和维珂却拒绝接纳阿纳,将他视为异类,有时甚至公开欺负他,这让阿纳更加痛苦。当维珂等人有一天出乎意料地收留阿纳时,阿纳不知道自己只是被他们利用。他无意中加入了对养父的拆船厂的偷窃活动,甚至伤害了他忠诚的看门人朋友。犯罪后的第二天,阿纳向养父坦白了一切,养父原谅了他的忏悔,但阿纳仍旧在暴雨中独自走上了接驳船,消失在易北河中。
阿纳之死是让人悲痛和惋惜的,一个少年孩童不应该承受本应不属于他如此不堪的经历和苦果,家庭的悲剧就已经让人很痛苦了,但最让人震撼和难过的是他以生命的代价为自己的心灵创伤去埋单,这短促的人生有着家族宿命般的隐喻。命运如此,无论他如何挣扎、困惑、躲避,他都无法逃脱命运留给他的劫难和困局。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十篇
读完了《少年与沉默之海》,谢谢,我真的会沉默。
以下全都是比较尖锐的评论,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友友们就不要读了,免得生气,纯粹一家之言,没理智,全感情。(我的求生欲啊……)
书名是惊艳的,少年与海本身就蕴含了无限多的想象和情怀,勾起许多联想:就好像海边的波浪翻滚着覆上沙滩上少年少女的双足,就好像远方灯塔处射出昏黄悠远的光线落在海面上,就好像是一声明亮甚至是有点尖锐的汽笛声叫醒酣畅的睡梦……这个书名足可以引起你对青春年少、男孩女孩、海边生活等等一切丰盈而混乱的想象,我也原本以为它足可以承载得住那么多的期待。
但是没想到读完却感到如此苍白。这是一个看到开头就会猜到结尾的故事,所以我以为重要的是讲故事的美妙方式,或者是偶尔星火般闪耀的智性,或者是有点俗套却依然管用的深沉的情感。
结果什么都没有,或者说是都没有达到我的预期。阿纳是一个苍白如纸片般的主人公,那么多与他有关的物品和故事,却都没有增添他这个人物任何的厚度和真实性(逻辑上的真实性),或者说人物的独特性,发生在阿纳身上的所有事都可以在以往的影视或者书籍中找到十分相似的原型,而阿纳也依然没有显出任何有新意的解法,也许这样说不近人情,但阿纳的毁灭似乎是一个没什么悬念,没什么技巧,甚至没什么反思的套路式毁灭,他不幸、善良而聪慧,他渴望友谊(或者爱)但屡屡被辜负,他的价值观和做人的信念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崩塌,最终他失去生的希望……这个故事能让我们想起多少个人物?不是说这样的人物不能写,而是,阿纳,他的出现有什么新的意味?
实际到最后,我们也没有了解阿纳,他是一个完美的悲剧人物,但是他内心的汹涌和颠覆都过于套路化和模式化,也许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时,我还会有所触动,但现在已经毫无感觉了。
然后是叙述者“我”,一个善良的、犹豫的、正派的好人,嗯,没了。我和阿纳一样苍白,不愧是好兄弟。似乎我很关心阿纳,也很了解他,但是我的关心和帮助最终也没能拯救和挽回阿纳,嗯,这个倒是很现实。眼看着对方毁灭却无力施以援手,多赤裸的悲哀。但如果真的是好兄弟,最后说出自己和拉斯等人一起怀念阿纳的话,却不啻于一种虚伪的粉饰了。
阿纳是善良的,他当然可以原谅(他肯定没有责怪过别人,他把一切不幸都归因自己),但“释怀”或者说“美丽的惆怅”“淡淡的遗憾”这种类似的情绪不应该理所应当地发生在“我”兄妹几人之中。无论是有意、无意,阿纳最后一刻确实是被友谊的崩溃所压垮的。即便那不是任何人的意愿。
维珂是那种欧美故事里常常会出现的,美丽、傲慢又带点刻薄骄矜的小姑娘,她脾气并不怎么样,却有一种魅力让所有人都喜欢她、呵护她,不忍心伤害她。我觉得维珂并不是个美丽的空有头脑的小傻瓜,而是一个清醒的、冷漠的高塔公主,她撑着下巴看着城堡门口骑士为她进行的厮杀,但内心其实古井无波没有任何触动。
昨天正好看了黑塞的《侏儒》,里面有位美丽的小姐也是这样,始终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悲剧一点点酝酿、推进,真情实感地信任着自己的“无辜”,最终“刷”的一下子审判的大幕拉开,罪恶的刀锋般的冷光霎时间割开她精美的、蝉翼般的粉饰与“清白”。阿纳的悲剧里,谁都不无辜,尤其是维珂。结尾处,“在环绕我们的沉静之中,我知道,我们希望阿纳回来”,这句话几乎令我愤怒,在我看来,这只是维珂和拉斯他们试图稀释自己内心沉重负疚感的一种企图罢了。
可能我对这种所谓童年或者少年的罪恶看得很重,我觉得不能说你年少轻狂就可以犯下这样的错,这不是护身符,不值得你被原谅,不意味着你可以消解包袱,作为一个朋友或者家人的立场单纯地、圣洁地、毫无芥蒂地怀念一个被你推下地狱的人。你没有那样的权利,也不具备那样的立场。
一言以蔽之,维珂和拉斯最后所谓的“怀念”和“醒悟”比他们之前那些恶意的、中伤的言行更令我觉得浑身发抖,后者或者尚且能解释为少年天真无邪的“小恶”,而前者却有着成人般的狡黠和智慧,仿佛是通过这种仪式来涤除罪恶,洗净自己身上的污泥。我不质疑他们忏悔的真诚,但我认为这种迟来的醒悟已经毫无意义。
阿纳和卡陆克的友谊,嗯,怎么说,在同样的故事里已经看过太多类似的了。不过以小男孩背叛大人收场的结尾,倒是蛮新奇,更多时候撕毁约定的是大人那一方不是吗?卡陆克也是同样的一个饱经沧桑的神秘硬汉的模型,从他的形象出场你就知道,“噢,他内心一定藏着隐秘的柔情”。
但这个故事同样也有打动我的地方,我相信也是打动大多数人的地方——“装有风的绳结”。充满了大海广阔的神秘感,这是最有海洋气息的一个细节,让我想起其他故事里,有一个神奇的海螺,拿在手里可以听到大海的风浪咆哮声,可以听到来自海底的低语。
绳结还让我联想到航海,奇妙的是这个故事里讲述的都是“死亡的船”,报废的、失去生命的、等待回收的废船,是不能再回到大海的船。“死亡的船”很容易让人想起阿纳的父亲,悲剧的起点。但这个绳结寄予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充满生命力、蓬勃汹涌的海洋力量,大海的无限自由中,我独选择与你联结,捆住一生的羁绊。带有我祝福的海风将如一道神秘而伟大的屏障,牢牢守护着你脉搏有力的跳动,那风的呼吸中凝结着海洋的力量,将在漫长岁月里与你同在。好浪漫的心意,把风绑在绳结上,把世界上最美好最珍贵之物送给你。
如果说这个残酷物语中有什么还值得回味,或许就是结尾处——“那条红白相间的编织绳,他(拉斯)在手腕上试了一下之后,放在了门把上。”戴上那一刻,拉斯听到了什么?是不是也听到了海浪的絮语?听到了阿纳最后的临别的赠言?
时至此刻我们突然发现,阿纳作为全书的主人公,自己说出的话不过寥寥几语,大多情况下他活在“我”的叙述中,那么“我”的叙述究竟准确与否?带有多少个人主观成分?可不可信?甚至,“我”的善良与关心是真实存在,还是一个叙事的伎俩?
这一切都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阿纳短暂的一生中,一直作为一个“沉默”的形象存在着,就好像他归途的大海,沉默坚毅,内心却有无限汹涌,被铜墙铁壁牢牢约束着,直到决堤那一刻。
结尾处,他回到了大海,沉默与沉默相对,也成了一种热闹的喧嚣。
我们该为他的回归而欣慰吗?至少在大海中,他又一次寻回了失落已久的庇护,他像风一样自由。
少年与沉默之海读后感第十一篇
文 | 南瓜
《少年与沉默之海》是德国文学巨匠,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并称“战后德语文学三大家”的西格弗里德·伦茨写于上世纪末的长篇小说。
不负其“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之美称,正如他的挚友、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所言,“它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民族缩影。谁想要了解德国,就应该读他的书”。《少年与沉默之海》同时为我们展开了“德国性”以外的伦茨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伦茨试图向我们说明,即使不曾经受战争、瘟疫、饥荒这样毁灭性的灾难,那看似波澜无虞的个人“小历史”中亦有可能布满伤痕,但也同样地,贮存着爱与救赎的希望。
西格弗里德·伦茨
或许正是为了与沉重严肃的大历史对照,《少年与沉默之海》刻意匿去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我们只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德国汉堡拆船厂的故事,它可能属于任何一个夏天。
少年阿纳在一场倾覆全家人的海难中幸存下来,本书的叙述者“我”——汉斯的父亲哈洛,作为阿纳父亲的同僚挚友收养了他,就这样,性格内敛敏感又遭受心灵重创的阿纳开始了与汉斯一家人为期两年的共同生活。
同名电影剧照
尽管阿纳努力融入汉斯的家,尽管包括汉斯在内的伙伴们也敞开了怀抱,但阿纳最终却还是因为种种误会走向死亡。
伦茨的叙事极其洗练,全书只有叙事者“我(汉斯)”整理好友阿纳遗物这一个动作,但同时伦茨的讲述又极尽绵密。“我”随手拾起的一件件阿纳遗物,毛毯、望远镜、远洋卡片等等,都充满着阿纳生活过的细节,它们好像一个个线头,而伦茨平静的语句宛如紧紧攥住这线头,由此复原出由记忆的纱线织就的繁复图毯。
这样的双线叙事,一面是专注的简练动作,一面是丰盛的细节挖掘,使得伦茨的叙述本身成为书名《少年与沉默之海》的最好注脚,这不正是亘古不变的平静海面下埋藏着深蕴而汹涌的心事?
除却精致又平实的双线叙事,叙述者“我”独特的讲述方式亦为我们隐秘地展示了伦茨书写整理好友遗物这个简单的、看似缺乏戏剧性的故事的真正用意。
故事的开篇极为特别,甚至挑战了我们惯有的阅读期待,因为它“开始”于一种“结束”,在我们尚未熟识主人公阿纳的时候,便已无可奈何地送走了他,这也预示着终此全书,我们都只能接受主人公以一种“缺席的在场”的形式而存在。
这里伦茨又展现了一次细小的叙事挑战,即以“无法行动”之行动开启全书的叙事动线。“我”受命收拾阿纳的遗物,但伦茨并没有直入遗物本身,也没有直陈失去挚友的痛苦,而是一咏三叹式地强调“我”的无从行动。
来源于覔书店
这种犹疑、胆怯、无法行动当然不仅仅指向收拾遗物这个动作本身,它亦暗示了作者游弋徘徊的叙述视角,面对着无言的物件和不再能发声的逝者,作为讲述者的“我”到底有没有权利整理收纳并赋形摹状?
这样的游弋徘徊贯穿全书,“我”因陷入回忆而迟滞的收拾行为被父亲、弟弟和妹妹屡屡打断并催促,面对他们的指责,“我”辩解道:“有不少东西要整理、思考。留下来的东西,不是拿一把扫把就能扫光的。”
整理遗物并不是一种依照大小排序折叠物件就能完成的机械劳作,伦茨想要说明这个整理和叙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项赋予意义的仪式。“我”在收拾的过程中时常感到罪恶,有种侵入阿纳世界的不安,“我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摆在地板上,不确定该把它们放在哪里”。
“我”的游弋徘徊正是一种坦诚,我的回忆,我的讲述,我对这些物件的定义,是否就是阿纳的本意?“我”在整理遗物这最后的送别式上,又该如何避免对阿纳再次曲解伤害呢?
正如伦茨在那些严肃的“德国性”作品中所展现的坦诚一样,在这部描绘少年心事的小说中,伦茨以一贯的率直面对了这个沉重的主题,即我们该如何理解他人。
就算我们身处同一个时空,面对着同样的物件,这些看似相同的存在和经验,其实对每个人的意义都是不同的,正如“我”永远不可能知道为什么捕鱼笼碎片会被阿纳收藏起来,即使那是我们一同度过的夏天。
《少年与沉默之海》外文版书影(部分)
于是伦茨决定以“徘徊的叙述”来解决这个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抵达他人的道德困境。“我”的遗物整理不仅迟滞、犹疑不定,并且人称的变化也在强化这种徘徊感,每当“我”随手拾取一件遗物,对这件物品的定义与回忆便会展开,表面上看是为了方便“我”归纳整理,而实际上人称的微妙转换暗示着,这其实是“我”与阿纳重新商榷彼此记忆偏差的隐秘过程。
不断跳转的人称视角形成一种倾诉与商榷的口吻,仿佛在问:阿纳,是这样的吗?我的理解对吗?这像是一种艰难的努力,就算承认沟通与理解永远有限,但仍不放弃地无限靠近。
从犹疑的整理到人称的变换,这个故事的内核逐渐向我们展开,这是一个有关“理解”的故事。正如伦茨在访谈中提到的,对他而言“写作始终还是学会理解外在和内在事件的最好可能性”。
《少年与沉默之海》尽管描述了一个少年赴死的悲剧故事,但它仍被选为德国青少年的推荐书目,也许正因为这是一个讲述“理解”的故事,是一个对任何年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读者都适用的教育故事。
“我”始终无法相信,阿纳没有留下只字片语就离开我们,但这也最后一次验证了伦茨对“理解”的理解,即拒绝任何武断直陈的话语,理解意味着回到一起经历过的记忆中,面对线索一般的物丛,以徘徊商榷的同情织出绵密的心网,然后温柔地裹住彼此。
小说的结尾因此格外动人,与“我”开始收拾遗物的开篇对照,小说的最后曾经排斥阿纳的弟弟走进房间,将“我”收好的几样东西一一拿出来,放回阿纳原来放的位置。“谁也不必多说”,小说收束于此,就让一次次的记忆重访,一次次的商榷理解来为阿纳代言吧。
本文首发于《解放日报》(2022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