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锦集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6 23:15:13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8-26 23:15:13   小编:

《伦敦一家人》是英国作家古斯塔夫·福勒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家人在伦敦的生活和成长故事。小说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描绘了人物形象,展现了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和家庭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们的心态。这本小说充满了温情和感人的情节,值得一读。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篇一

看过电影之后,就开始期待这本书。展卷之前,我大概预设了各种我会喜欢这本书的理由:鲜亮复古的图画,曲折绵长的故事,战乱动荡的时代,历史变迁的细节,庸常琐碎的日子,以及温暖长情的陪伴……可阅读之中,最大的惊喜竟然是共鸣。

平凡是这个小家庭最大的注解,就像大多数平凡的我们一样。赶上战乱纷飞的年代,生活不易,家具是宾馆淘汰的,壁炉煤仓是自己打的,结婚两年三十八岁的艾瑟尔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孩子,可也只能有这一个孩子了……即便物质匮乏,也阻挡不了一家三口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父亲是逗趣的,母亲是务实的;父亲总爱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母亲永远家务不离手,用朴实的善良和生活的智慧适应着社会的变迁;父亲积极拥抱着时代的进步,电视、冰箱、洗衣机、汽车,从不落伍,母亲对待新鲜事物总是有些谨小慎微,心里最看重的是家人的平安、日子的安稳……

不同于电影中不停歇的影像流动,当你可以在书页里走走停停,咂摸表情、言语、犄角旮旯、细枝末节,家庭生活与成长历程的熟悉感与共鸣感频频闪现,常使人会心了然、忍俊不禁。纵然,这个故事与我们隔了数十载,而故事中的伦敦也是隔山望海。

印象最深刻的一页因为场景最亲近最熟悉:壁炉中熊熊火焰,猫咪坐在脚边,母亲织着毛衣,父亲读着报纸,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报上的新鲜事。而当我读到儿子带女友兴冲冲地回家,母亲却首先拿出梳子让他梳梳头时,我真是忍不住发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的惊呼!

就这样一路乐观温情,妙趣横生,故事走到最后是离别的悲伤。生老病死本是寻常,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无法逃离的命定的结局。忘记了老伴儿,也还记得子女;总有一人先走一步,留一人对着空房子喃喃自语……几十年时光倏忽而逝,只剩下院子里那棵儿时种下的梨树,如今枝繁叶茂,亭亭如盖。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篇二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青春寄托,而当那份寄托被婚姻承载,就会变得惊人地相似。

读《伦敦一家人》,我没有穿越百年的时代感,尽管作者笔下的夫妻生活始于1920年。 因为这就是一段门当户对的小人物的一生,送奶的小伙子和女仆的爱情,比照时下的外卖小哥配貌美家政,然后面临和我们同样的生计问题,买房还贷生子养娃,只多了动荡年代的躲避战乱的情节,也平添了很多喜感,比如照着书在屋里建铁皮屋,自制防空掩体。

我特别关注了一下他们的房子,那里见证了小夫妻从睡床垫到睡床好开心到大床之上各睡一边的过程。话说他们很舍得投入,花了825磅,贷款25年,特意搜索了一下他们的月收入,根据某网友提供的1磅=12先令,1基尼=20先令,推出1基尼=1.67磅,月入12基尼=20磅(有点怀疑送奶工的工资真实性),他们不吃不喝要41.25个月还完房贷,算起来应该比大部分一线城市小夫妻还贷快, 不过他们遇上了战争。

战争总是催生家庭矛盾。男人有了更宏伟的大事要操心,女人永远不理解那和你有什么关系,然后就磕磕绊绊地吵嘴,最后终止于一句名言“她要的太多了”。

超喜欢小夫妻里的男主,巧手万能修,不管在院子里还是屋子里,都能自制铁皮屋,管你老美老德老英的飞机轰炸,咱都不怕,躲避轰炸从来不靠铁皮屋,靠的是运气。读的时候我禁不住想,他们为什么不挖个地下防空洞呢?可能丈夫不会做通风设施吧。这给我们一个很现代的启示,买房还是带地下室的好。

故事的后半程非常温情,妻子老年痴呆,丈夫照顾陪伴。妻子的病很浪漫,遗忘了所有只记得年轻时崇拜的小明星的名字。老夫妇的离世也浪漫,一个不懂生死,一个不畏生死。想想如果是丈夫得了老年痴呆,妻子到老陪伴,这个故事是不是全变了味道?变成女主的悲情故事。但他们的一生被安排得刚刚好。真实,圆满。

有人把雾霾的北京和1950年代的伦敦做比照,如果两座城市真的相似,那城中人的生活也相似,《伦敦一家人》中上演的正是城中你我的生活。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篇三

现在流行的爱情故事是什么模样呢?

是明星们众多媒体跟拍、惹人钦羡的盛大婚礼,小生们微博上半遮半掩的隔空传情,抑或是电影里要死要活的分分合合。我问身边的朋友,近来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爱情故事?她说没有,身边的朋友都分手了。 她刚大学毕业,当今社会的爱情所面临的考验也符合当下国情,有的人要去建设一带一路,有的人要坚守祖国阵地。也是,年轻人的想法多,选择多,标签也多。这年头,自己找的对象也暗暗代表着自己的人生品味。你是一个具有隐藏属性的普通肥宅,还是一个热爱思考的文艺青年?你的理想对象是一个沉默务实的理工直男,还是一个阳光般温暖的小奶狗?

我们可以说现在的爱情变质了吗?当我们回望自己父母上一辈的相处与爱情,再看看自己八零九零年代,甚至是零零后的爱情故事,我们似乎多了一丝焦虑和资本主义气息,或者多了一些花哨的表达与虚空的炫耀。然而,是否存在一种永恒的诠释,可以贯穿代代悲辈,贯穿岁月变迁和历史跌宕,给予我们共通的感动呢?

《伦敦一家人》也许就能提醒我们那一永恒的情感。埃塞尔与欧内斯特是二十世纪时代变迁下的一对普通英国夫妇,他们的一生见证了英国1928年-1971年的历史,而他们的儿子,著名插画家Raymond Briggs则见证了父母平淡而幸福的一生,用鲜艳明亮的彩绘记录下这伦敦一家人的故事,用平凡而恒久的爱温暖所有懂得爱的心灵。这是伦敦一家人,也可以是北京一家人;这是父母颠簸年间的朴实爱情,也可以是我们和平年代的天荒地老;这令我们缅怀上一代,也令我们珍惜眼前人。

平凡一生里的长久温情,就是这老掉牙的爱情,我们甚至会假装表示不屑的笨拙与老土,才是真实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精美奶油下的蛋糕胚子。书中那份平淡的“枯燥”如此真诚而美好:为空荡的新家一点点添置家具,在两人的餐桌前放一束花,为妻儿在后花园的衣架旁留影,陪小孩在沙滩晒太阳搭建城堡…… 如今的恋人们每天一起点份双人外卖就算是家了,而我们始终眷恋那股平常的烟火气吧。两个人一个家,梦想着儿女双全或猫狗双全,平平淡淡过一世细水长流。无论世间流行的爱是何种模样,年代和平或是动荡不安,生活的底色或惨重或鲜艳,都不会遮住那平凡而隽永的光芒。这份光芒被心怀爱与信念的作者传递给了我们,若我们愿意继续感受与创造爱,它将生生不息,温暖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篇四

每个月都会逛一次书店,看看有没有心动的书,一直懒得动笔在电脑上写东西,读完《伦敦一家人》於我心有戚戚焉,便写下了这些文字。

习惯使然,拿到书先看了一下装帧设计,翻开来封面内页是红绿相间的繁花做衬,心想这花朵应该象征着欧内斯特和艾瑟尔的爱情故事,平凡似路旁花朵,捧起来细看却让人心生欢喜。读完的时候回头翻看,突然发现这花朵就是他们房屋内的壁纸。原来当我们打开这本书,就是在这座房间内陪主人公一起,经历了一段四十余年的爱情故事。

用心的繁花做衬的设计

我们所熟悉的《雪孩子》动画片,就改编自这本书的作者雷蒙德·布里格斯的《雪人》,在《伦敦一家人》中,他继续用简洁的画笔,淡淡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他的父母之间跨越时代的真实爱情故事。

作者的父亲欧内斯特是英国皇家兵工厂的一名送奶工,母亲在结婚前则是贵妇人的梳妆侍女。1930年,结婚后的他们贷款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房间内,他们共同经历了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危机。欧内斯特总能够淘来合适的家具布置新家,当窗户上挂上了新的窗帘,家里有了二手的“新沙发”,生活好似慢慢好起来了。

37岁的艾瑟尔终于生下了一个男孩雷蒙德·布里格斯,伴随着二战,5岁的雷蒙德被疏散到乡下避难。彩色画笔下,藏着的都是战争的阴霾。欧内斯特成为消防员,每天直面无数家庭的破败与儿童的死亡,妻子安慰他的时候说“好了……好了……难过就哭出来吧……亲爱的”。接下来,在这样简单的爱情故事的发展中,我们透过表面,还看到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平凡人的故事也是荡气回肠的历史。

欧洲胜利日那一幕,值得细细来读,胜利的“V”字符号和国旗充斥画面,在书页右下角的小小格子中,一个叫亚瑟的男人因儿子的死亡而独自悲伤。原来,每一个胜利日都是狂欢与死亡的悲戚共存的时刻。

战后的日子,欧内斯特和艾瑟尔一起经历财政紧缩的时段,肉类和奶酪的配额很少,生活很是清苦。儿子雷蒙德逐渐长大,就读了文法学校直到后来读了艺术学校。长大后的故事,每个人都是相似的。艺术范儿的儿子留着一头长发,和女朋友在报纸上登报结婚,六十年代的文化新潮流就这样慢慢渗透入这对老夫妻的生活。他想要做个“潮人”,他们谈论同性恋、3D音响和人类登月的新闻……令人啼笑皆非。

慢慢的,艾瑟尔卧病在床,不再能够记得事情。却因为收到欧内斯特的献花,反复念叨“我真是个好命的姑娘。”在艾瑟尔去世不久,欧内斯特也去世了。后院里面那颗雷蒙德由梨核种下的梨树已经高过了房屋,那个画面让人想起那句“今已亭亭如盖矣”!

在欧内斯特和艾瑟尔的爱情故事中,有无数温馨的时刻,我为欧内斯特为艾瑟尔每年准备的生日卡片和鲜花而感动,为他用自行车驮着带给妻子的梳妆台而感动。但真实的生活是有暗影和不幸的,关于欧内斯特如何处理送到手边的出轨机遇、关于艾瑟尔那个念念不忘却至死未曾去成的露台茶馆、关于艾瑟尔对雷蒙德念叨的那句“亲爱的,给你梳子”。这些细节大家还是自己去细细读吧,我记下这份情感中的美好已经足够。

王小波说“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看过《伦敦一家人》,这段似水流年的故事最平凡,却也最传奇,真的因为送牛奶小工和女仆之间的一次次匆忙相视而铸成了一段爱情传奇。其实,似水流年有什么不好呢?只有“似水流年”才能够穿越岁月,经营出永不枯萎的爱情啊!

是时候,出门去买一束鲜花种下了。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篇五

《伦敦一家人》是英国大师级漫画家雷蒙德.布里格斯回忆其父母长达41年婚姻生活而作的图像小说。41年经历了战争、疾病、变故,而他们的感情如初,相伴余生。

图像小说是第一次读,读完才发现其好,图像可以让你去细看去发现,而文字又很好地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最爱看的部分就是两口子吵嘴,有趣又可爱。

1工党要建建环路,绿化带,城镇以及机动车道。支持工党的小欧很是得意,但是最后还是躲不过小艾的灵魂追问……

第一次出现修环路绿化带新闻

第二次出现修机动车道新闻

2两党执政时关于食物配额。

第一次因为配额被怼,心疼小欧

第二次一定要赢回来

3两人因为女候选人的年龄开撕,最后以爱的拥抱结尾,猝不及防的狗粮。

对,我们都没文化

还有很多小欧直男式对话贡献笑点。诸如看新房子时,关于三间卧室小艾说哪天就不止两个人了,他秒回我们还要找租客麽?三十多岁还没小孩,小艾特意在卧室放了小孩的大幅照片,他疑问这照片的孩子是亲戚家的?看望刚生完孩子精疲力尽的小艾时,说“你生的时候我正在送奶,灭菌乳差点不够用。”(谁想知道这些细节)

书中有很多前后照应的细节,例如儿子的头发,从儿时被剪小艾哭泣到成年后儿子留长发小艾无时无刻不递梳子念叨理发。还有那家“下次再去”但却永远没进去过的餐厅等等。这期间或许会发生很多大事,但对他们两人来说,生活似乎没多大的变化,小欧看看报纸向小艾科普政治,小艾干干家务斗斗嘴,日常嫌弃小欧。就像多次出现的图像,两人依偎着一路走向未来。

记得最深的还是,小艾说 我本来可以嫁给潜水员 小欧说 那怎么不嫁 小艾从背后抱住他说 因为我喜欢的是你啊。 在某一刻决定就是这个人并且之后都不曾后悔自己的决定是个很幸福的事啊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篇六

画家雷蒙德·布里格斯今年已经84岁。近年来随着衰老的步步紧逼,他怕自己和母亲及第一任妻子一样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因而不得不在家里的墙上写下一排排英文单词,把所有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创作于晚年的《伦敦一家人》,就是他深情回忆父母长达41年婚姻生活的一部图像小说,他们的故事跨越战争、疾病、家庭变故,在极端的年代中更见温情。

雷蒙德·布里格斯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切口见大历史”的故事,它既是一部个人记述,也是一部编年体社会史,是对生活在特殊时期的普通人的感人致敬。故事中三条线索交叉并行,一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一是儿子的成长;一是战争和社会变迁下的生活。每一条线索都能在作品中找到随处可见的细节铺垫和前后呼应。 这部作品还被改编成了同名动画电影。电影的剧情相对更流畅,但CG感十足的画风也显而易见。单就绘本来看,叙事亦如电影一般镜头感十足,时空快速转换的节奏毫不拖泥带水。同样是以细节打动人,雷蒙德·布里格斯没有刻意安排的前后呼应,而更多的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感动。

爱,始终是最初的模样

在作品中,这个家的色彩一直是明亮的,出现暗淡色彩的只有3种场景,分别是夫妇两人为儿子的前途担忧时,阴云密布的战时,还有女主人去世后的家。

但这个家里的鲜花却从未间断过,无论是两人第一次约会看电影,妻子在产房,战后重建的客厅里,两人日常喝茶看报的餐桌上,还是在病房里的床头柜——不妨将这看做是他们一起守护的爱情誓言,就像两人第一次约会时欧内斯特送给艾瑟尔的那束花一样,历久弥新。

日子随着男主人的发际线缓缓后退,他却执着地在厨房洗头,只是为了那个他亲手制作的沥水板,以及害怕妻子嫌弃“一身牛奶味”。这个沥水板和他的送奶车,其实早在雷蒙德·布里格斯的绘本《圣诞老爸》中就出现过。可以说是作品中的一个隐藏彩蛋了。

女主人艾瑟尔无时无处不在的讲究也令人印象深刻,她坚持说自己是“女仆”而非更低一级的“佣人”,连丈夫讲错一个词、唱一首低俗的小调都要随时纠正。但当她晚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时,却把自己的丈夫错认成他俩第一次去约会时看的电影的男主演,也算是两人感情线埋下的一个伏笔。

全书重复出现最多的画面是夫妇两人的背影,或深情相拥,或肩并肩,看着眼前场景的不断切换:新房、花园、湖边、海滩、新房被毁、战后庆典……小市民的喜怒哀乐,大时代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爱历经沧海桑田始终不渝,直到死亡将他们永远分离。

写给时间的无声告白

几十年后,亭亭如盖的梨树下,雷蒙德与妻子相伴而行,就像他的父母当年那样。

雷蒙德幼年时,就显示出了强烈的漫画天分。作品中儿子写给父母的信还有艺术学校的经历,以及在亲手种下的这棵梨树,都以他的真实生活经历为原型。父母对儿子天性的保护,使得这段不朽的爱情传奇被他亲手绘制成图像小说,如同梨树一样流芳后世。

在他的父母婚前看房时,画面中第一次出现了一只黑猫。它正式在这个家庭中登场是在战后1950年前也就是战后,一直活到了1970年,不过,或许是那只黑猫的后代也未可知。这些细节很难不让人相信,它们就是作者父母真实的人生。这种真实构成了故事内部的感人力量,也与文本外的现实甚至作者的其他作品共同呼应,形成了虚实相生的艺术风格。

平凡的家庭生活中,也随处穿插着20世纪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他们通过广播、报纸得知二战的消息,而战争也离他们越来越近,终于影响到身边亲人的命运;

战后经济大萧条严重地削弱了人们对政府的信心,但他们依旧在彼此打趣着对方的政党,嘻嘻哈哈地过日子;科技的进步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电视、电话这些新的发明,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几分趣味…… 这些片段镶嵌在故事的各个时间阶段,或者通过不同人物的口吻表现,或者干脆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注脚。它们不仅构成了丰富生动的故事,更是布里格斯夫妇携手一生的重要见证。

细节和巧合本身并不足以成为艺术,偶然设计的形式感和仪式感也不能给我们力量。唯有实际的亲情和爱情,能给我们不尽的勇气,每天都让人有力量去放声歌唱。

或许,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我们于世界如蝼蚁,于历史如沙粒,于自己和爱人才是岁月的主角。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篇七

这书真的会看哭哎~觉得书比电影好看,因为画家的笔触很有表现力,每个人物都是动态的,情绪都是饱满的,演员未必能演绎这么到位。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因为它非常幸福,而幸福如此少见。

前一段看到一个真实故事,说是有个人要结婚了,他老婆的腿断了,安装了假肢。他仍旧选择了结婚。朋友都使劲劝他,可他说:‘我不是什么文化人,结婚前要计算很多财产、学历,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彼此。’

这本书里的夫妻也是,他们一个是送奶工,一个是女佣,按现在标准来说都是剩男剩女,男的30了,女的35了,俩人才结婚,还25年的房贷,屋子里连窗帘都没有,只能随便拿几个夹子夹上。想起来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和初恋在一起,买下了一个破旧的二手小房子,也是这样,随便拿学校用的床单,夹子一夹就当了窗帘,用的锅具是别人公司发的赠品不要了送的,买了最便宜的大衣柜,门都关不严,大风天气有沙尘,如果窗户没关,家里都是灰,如果打开大衣柜——里面都是灰尘——衣服都脏了。我觉得他们很坚强,一直保持着这种乐观的精神,虽然他们在具体的事情上意见总是不一样,但他们的价值观却非常统一。

他们都没什么钱,男的家境还不好,据说都是混混出没的街区。但女的一点也不介意。想起我的前男友,跟我回了趟家就开始犹豫要不要结婚,到最后分手的时候说,觉得照顾我的家庭很麻烦……可我家并不穷,父母都有退休金,只是不是大富大贵而已。

所以,金钱会栓住爱情的腿脚,而好的感情会在共同建造生活的过程中产生。

故事非常真实,在很多时刻,他们都用拥抱来解决问题,画家一定是个心中充满爱的人,他每个拥抱都画的不一样,但都恰到好处的传达出人物的情感——热恋有热恋的试探,男子把头歪向女人,但并没有紧紧抱一起;奔向婚姻时有婚姻的期待,女人紧紧依偎着男人的胳膊,他们大踏步向前;新婚有新婚的鼓励,俩人互相安慰的带着抚摸的拥抱着彼此,这些拥抱的镜头,读的时候可以好好挑出来仔细揣摩下他们的感情。

最感动的是妻子死的时候,男人打电话给儿子,让儿子坚强点,但他自己的心弦已经拉紧到崩溃的地步——画面的电话线用了一根直直的线条,来表达丈夫绷紧的心。

这个画家还有非常牛掰的一点,就是他画中的父母是慢慢的、不知不觉的变老的,真的,虽然画面是静态的,我也千真万确是一页页看过来的,但我竟然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如何慢慢变苍老的……画家把时间一起画进了线条里,在翻阅一本书的短短几十分钟内,时间让主人公们度过一生,迅速的老去了。所以打开这本书真像是打开了一个时光机。

漫画最初是用于夸张和讽刺,但在这本书里,漫画已经升级到了“传神”的境界。画家要观察和练习很多人的神态和动作,才能用寥寥几笔,点出不同状态下的人,他们的四肢和眼神的要点。比如一个欣慰的母亲,她欣赏的看着儿子的时候会显得很满足——人物就画的似乎胖胖的、圆圆的,脸上泛起红晕,在舒心的时候,人的五官都会放松,张开,所以眉眼距离都更宽一点点,而人们带着欣赏的目光看另一个人的时候,头都会歪向一侧(这是心理学上的发现)……画家非常精准的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这是艺术,更是技术,要经过反反复复不断的练习,而且要非常聪明才行。

彩色铅笔画不是什么“纯艺术”的玩意儿,它很简单,很廉价,很普遍,就像这对夫妻一样,他们也很淳朴,很简单,很真心的对待彼此,没有什么保留。整个故事像童话一样美好,以至于我不敢相信它居然是真的。

然而,仔细回想一下我自己的家庭,我的爷爷是多么爱奶奶,在奶奶死后的一个大年夜里,80多岁的他对着奶奶的照片一个人偷偷抹着眼泪。我的妈妈是多么爱爸爸,有一次爸爸下班回家晚了,迟迟不归(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妈妈一边做饭一边眺望窗外,然后切到了手指头。爱就是这样在我身边的,是我从小感受着它长大的。

我60多岁的妈妈说,如果夫妻俩人好的话,不要孩子也无所谓。我想,她真的很幸福啊!多少人爱孩子多过爱老公,可她最终得到了非常好的爱情。在她和我爸爸这里,夫妻关系甚至是高于亲子关系的。妈妈说,既然决定爱一个人就要无所顾忌的去爱,不要想那么多。

我想,妈妈真单纯。

插图: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篇八

年前在纯真年代书店发现了一本书,名叫Ethel and Ernest(中文名 《伦敦一家人》)。

开始以为是新书,没想到书的中文版都已出版好几年了,英文版初版的时间更早。但我今年读到这本书,感觉就像读到一个美好的预言,对于幸福而平凡的家庭来说,虽然Ethel and Ernest的故事已经结束,但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读这本书,我好像能从故事里看见自己的过去和未来,看到生命终点时的孩子和自己。

生活有笑、有泪、有感动,这本书讲述的故事亦是如此。我读此书有笑有泪。

《伦敦一家人》的作者是绘本《雪人》的作者Raymond Briggs,除了《雪人》,10年前,他的绘本《雪狗》动画上映前出的一款“雪人与雪狗”App在我的心中留下过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去年重读Briggs的作品,看了故事改编的几个动画,喜欢他轻柔的笔触。

《伦敦一家人》是用多格漫画的形式讲述作者的父母,也就是英文书名中的Ethel和Ernest的故事,时间从上世纪30年代他们结婚开始到1971年双双去世为止。

Ethel和Ernest是真正的小人物、普通人,Ernest是送奶工,Ethel婚前是贵妇人的女仆,后来辞职做了家庭主妇。历史是伟人的历史,大部分普通人的生命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无声消亡,因为无人书写他们的故事。幸好Briggs记录下了这对平凡的夫妇的故事,让我得以穿梭时光,一窥上个世纪普通的英国家庭的生活场景。Ethel和Ernest是小人物,正如你我一样,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上个世纪,世界如此动荡的年代里竟然毫发无损,顺利养大了唯一的孩子,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尽情地享受着相当多的时代福利,大部分前所未有的发明出现在他们的年代,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和满足,读到他们贷款买房、买家具、买摩托车、买冰箱、买电视、买洗衣机、买汽车……这可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啊。作为一个80后,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家里还用过煤油灯,后来虽然通了电,但经常停电,一直到初中,家里才买得起几百块钱的洗衣机。至于冰箱、电视、洗衣机,在我的印象里还要到2000年左右才在中国广大的普通家庭中普及开来。

所以,Ethel和Ernest尽管平凡却也足够幸运,幸运地在不能决定个人命运的年代,度过了平安顺遂的一生。

书里有很多政治和时代背景,细节异常丰富,真没想到学过的世界历史会在这本书里以普通人的视角如此详尽地展现。

当然,最让我感同身受的还是这对普通夫妻的生活日常:一点点地构建起一个家庭,家里东西越来越多,孩子越来越大,过着普通的日子,享受着个人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孩子离开了,组建起新的家庭,然后夫妻二人相继老病离世。

作者自述:“我的父母一生平淡无奇,他们从没闹过,也没离婚或怎样,但他们毕竟是我的父母,所以我想做一本图像小说来纪念他们。说真的,这有点儿奇怪,出了一本关于父母的书,上了畅销书榜,混在那些将足球英雄和烹饪的书里。我想,他们会以此骄傲吧,但更可能会觉得尴尬,我想象着他们会说“才不是那样的”,或者说“怎么能谈论那个”。无论如何,我出了这本书,而且这就是他们的故事。”

所以,这是一本从孩子的视角写父母的书。既然是孩子写的,我想故事里面的那些画面和细节就是父母一辈子留给孩子的最深刻的记忆,是对孩子来说而不一定是对父母本人来说弥足珍贵的一些记忆。对于做了母亲的我来说,这个视角很珍贵。尽管我读的时候更多的是带入父母的角色中,但实际上,我想提醒自己的是,一辈子能够留给孩子多少美好的回忆?是不是这样薄薄一册也就写尽了?希望自己时常能提醒自己,不要在回望的时候才觉得“只是当时已惘然”,而是在每一天,每一个当下意识到要创造属于彼此的温暖的、美好的回忆,因为时光的沙漏分秒不停地流。

有人说,《伦敦一家人》是英国版的《平如美棠》。在《平如美棠》这本书最火的那段时间,我没有去读,但因为这句评论,我一定要读一读。IPAD上电子版读了一遍,又在做饭的时候,和儿子一起听了一遍音频。

真的,这两本书太像了。首先,这两本书都是非常好的书,文图俱佳,毋庸置疑。

平如和美棠这对夫妻的故事也发生在上个世纪,他们结婚的年代也差不多。只是1971年Ethel和Ernest双双去世,而美棠去世后,平如有幸活到了2020年。《伦敦一家人》讲述的是上世纪英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平如美棠》讲述的是上世纪中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开始于战争背景下,他们的故事都结束于和平年代,可以说读过这两本书,就能粗略地对上个世纪的世界史和中国史有相当的了解;甚至两家的女主人晚年都得了老年痴呆,也都先于丈夫离开人世;而他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是一辈子伉俪情深。饶平如的文字初读平淡如水,天大的事情好像也就那样一笔带过了,确实是饱经沧桑的人才写得出来,懂的人自然懂;而Briggs的文字是活泼的、欢快的、幽默的,尽管写作《伦敦一家人》时他自己也已到人生暮年。

《伦敦一家人》令我颇有感触的几个细节

欧内斯特很能干,和小艾一起装修他们的新家。

一家三口散步到新开的茶店,想着以后的某一天来喝茶。

儿子在幼儿园跑回家上卫生间,因为觉得学校的马桶是女孩子用的(我儿子和他的男生同学也这样跟我说过,神奇的巧合)

儿子在学校偷了东西,妈妈伤心落泪。

小艾和欧内斯特骑车到郊外,躺在草地聊天。

听说儿子要读艺术学校,小艾接受不了,觉得学艺术将来吃不上饭,希望儿子找个坐办公室的工作(哈哈,这个观点好熟悉)

儿子学了艺术,留了长发,妈妈总想拿梳子给儿子让他梳头发。

儿子带未婚妻来见父母,妈妈拿梳子给儿子,还叫错了未婚妻的名字。

小艾听说儿媳妇有精神分裂,他们不能有孩子,自己也做不了奶奶,她非常伤心。

小艾病了,失忆了,但是还记得给儿子梳子。

欧内斯特推着轮椅上的小艾到了那家茶店,店已经歇业了。

小艾和欧内斯特同一年去世,故事回到作者视角,改成第一人称叙述,全书最后是作者和妻子站在父母住了一辈子的院子里的一棵梨树前,对妻子说:“我用一颗梨核把它种出来的。”此情此景,与归有光《项脊轩记》最后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具异曲同工之妙。

亲子共读《伦敦一家人》

虽然《伦敦一家人》是图文并茂的书,但我第一遍读完中文版就觉得不适合与幼儿亲子共读,因为书里涉及到的历史大事件太多了,很多政治背景和深厚的情感是幼儿理解不全面的,而这恰恰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所以我没打算把这本书和儿子一起共读。但几次我读这书的时候,儿子就凑过来看,让我给他讲,我就顺带着给他讲了一些画面。

中文翻译版里小艾说:“小心点,欧内斯特!当心那个马达要了你的命!”和欧内斯特回的那句:“放心吧,小艾”不知哪里戳中了儿子的笑点,他接连两天想起来就重复这段话,说完自己哈哈大笑。

后来,我和儿子一起看了这部动画,画面很美,非常推荐。哔哩哔哩搜“伦敦一家人”就可以直接看。动画画风和书不太一样,动画人物像是开了美颜滤镜。虽然是两种风格,但是都很好看,书和动画的叙事可以相互补充,动画开头有作者真人出境。

读了借来的书,准备买一本,网上搜了下,发现中文版比英文版贵不少,买了英文版,等收到书,反复阅读的时候,有天早晨儿子又凑过来,这次他要我从头到尾给他讲。于是我把整本书带着他看了一遍,当然考虑到4岁多的孩子的理解力,只简单口译了一部分我觉得他能理解的内容讲给他听,整本书读下来差不多40多分钟。读到最后又一次感动落泪,中途想起来录音,把这段只有部分亲子共读的音频分享给大家,这是属于我和孩子的幸福回忆,也给想要亲子共读这本书的朋友以参考。

我买的英文版

我看的中文版

中文版的纸张和英文版不一样,英文版是光滑的铜版纸简装,中文版是哑光的纸,装帧不错。

阅读《伦敦一家人》想到的书

《伦敦一家人》这本书是从孩子的视角写自己的父母从结婚到去世的经历。除了我上面提到的从丈夫的角度写的,写夫妻共度的60年,一直写到妻子去世的《平如美棠》以外,我还想到了另外几本书,一并推荐给有兴趣的朋友:

一本是Alison Meghee的Someday(中文书名《有一天》),这是从母亲的视角写的,时间从女儿未出生写到自己去世以后;一本是Robert Munsch的Love you forever(《永远爱你》),这是从父亲的视角写的,时间从儿子出生到儿子长大做了父亲;一本是Barbara Cooney的Miss Rumphius(中文书名《花婆婆》),这是从外孙女的角度写的,写自己的姨婆从小到老,一生未婚,一辈子追求理想生活的故事。

这些书都让人有南柯一梦之感,静静读完,彷佛就跟着书中人过完了他们的一生。

很开心,在新的一年的开始分享这些关于普通人、关于爱、关于美好的书给大家。

2022年,我们搬入了新居,多像这本书故事的开头啊!

伦敦一家人读后感篇九

1928年一个秋天的星期一,伦敦某位贵妇家的侍女擦完桌子,打开窗户伸出手,在空中抖抹布。恰好一位年轻人骑自行车经过,以为她在向自己挥手,便快活地抓起帽子,在空中一扬,回以致意。侍女愣住了,下意识地也挥几下手。回应完了她才反应过来,双手抱着抹布收在胸口,窘迫又羞涩。年轻人已经笑嘻嘻骑过去了,但手还久久举在空中,像一面小旗子。

星期二她手执抹布在窗口等他,他们又见面了,他对她说“嘿!嘿”。星期三大雨,她被主人叫走,他在窗下停车凝睇。星期四星期五她都没等到他。星期六门铃响起,那个年轻人站在门外,身穿西装马甲三件套,领带打得规规矩矩,笑容满面,把手里一束鲜花递给她,约她晚上去看电影。

她叫艾瑟尔,她叫欧内斯特。那个由抹布引起的小误会,开启了他们此后四十三年的相伴生活。

真实照片中的欧内斯特真是高大英俊。

1

《伦敦一家人》的作者就是这对夫妇的儿子雷蒙德·布里格斯,故事从1928年讲起,一直讲到1971年布里格斯夫妇相继去世。2016年这本书被改编成了动画电影上映。因为前年看过电影,一打开书,电影里欧内斯特与艾瑟尔柔和悦耳的英音再次在耳边响起,感觉书像是自带配音。

虽然书里都是图画,但它不是绘本,是图像小说。我以前没看过图像小说,难免有一点疑惑,这种人物对话都放在头顶云里的画册可以称为小说么?读完才明白,它确实具有小说的特质,它成功塑造出“我的父亲母亲”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

“亲不亲,阶级分”,三口之家里有两个阶级——欧内斯特乐观,勤俭,善良,以工人阶级自居并为之骄傲,他们的儿子从十岁就宣称“我是工党人”。艾瑟尔虽然也是个勤劳能干的妇人,但她一直自信自己的阶级更高一点,不跟你们劳苦大众一拨儿。这可能跟她在贵族家庭里的经历有关。之前被《唐顿庄园》科普过,lady’s maid跟housemaid不同,是有一定地位的侍女,跟主母关系最亲近,必须是品行出众、最受主人信任的人才能被选出担任此职。艾瑟尔辞职结婚,与主母告别,提着箱子走出宅门,面现惆怅。她的临行感言不是留恋上等人的豪宅,而是担心——把他们扔下,我好不放心啊,他们什么事情都不会自己做。工人阶级的欧内斯特立即斥道,活该!这些自命不凡的臭土豪。

婚后几十年,“阶级”的分歧贯穿下去,造出许多温柔的争辩,让艾瑟尔时时显出一些可爱的固执古板。她永远在操心纠正丈夫的言行,比如,欧内斯特高声唱歌,她十分不屑,认为这是“不三不四的考克尼小曲”——考克尼是工人阶级聚居区,在艾瑟尔心中是不太高雅的;新床做好了,丈夫邀请她上床“试试”,,她高昂着头,一转身出门了;早餐桌上,欧内斯特边吃边跟妻子转述报纸新闻,但她关注的是“别拿着勺子乱比画”,那样有违餐桌礼仪。

就像许多谨言慎行的老派英国淑女一样,艾瑟尔特别不喜欢粗鲁的词,她说,我们又不是工人阶级。欧内斯特把丘吉尔称为“你的绅士先生”,丘吉尔对下议院的著名演讲,讲到“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艾瑟尔都觉得这几个词“怪恶心的”,为丘吉尔辩解说:他那是和劳苦大众讲话,他在自己家里可不会这样说话。当广播里传来苏联试爆原子弹的消息,欧内斯特气愤地说粗话,她说,拜托你好好说话。

这让我觉得亲切,艾瑟尔有点像我妈,我妈在天津的中心区出生长大,觉得这一块才是文明之地,而另一些区域的人在她心中天生就有粗俗不文的基因,比如南市,她说,那从来是“三不管”的地界儿,那儿的人就是野。我爸出生的地区曾是流浪汉聚居区,她经常纠正他的某个方言词或发音,嫌他侉。我总在跟她纠正这种区域偏见。我怀疑如果我真找了一个南市出身的男朋友,她很可能不会给我祝福的。

跟“爱面儿”的我妈一样,艾瑟尔也是个很要面子,甚至有点小虚荣的母亲,平时总是跟邻居夸赞儿子如何优秀,某天儿子偷东西被警车送回家,邻居太太以看热闹的表情从墙那边探头过来,笑嘻嘻说道,您家儿子是坐囚车回来的。艾瑟尔一仰头,硬着头皮说谎:才不是!我儿子只是协助警方办案,人家还夸他呢。

作者虽为她的爱子,但也不为尊者讳,记录了这些可爱的小缺点。艾瑟尔体面了一辈子,即使她抱着热水袋坐在防空洞里,也要戴着装饰羽毛的帽子。这就是为什么她去世后躺在太平间的推车上,儿子痛哭道,他们把她的假牙戴歪了,还把破纸巾和清洁剂摆在她脸旁边!……

纠正丈夫的餐桌礼仪

阶级壁垒啊…

2

我有个喜欢收集绘本的朋友,她告诉我她最喜欢厨房卧室摆满生活用品的画面。后来我也开始明白那种图的趣味,买到一个绘本,先找室内家居图,找到辄十分欢喜,像得到一大块能吃很久的糖,慢慢研究灶和锅是什么样式,墙纸印什么花,碗碟上有什么图案。到巴塞罗那去玩的时候,逛高迪设计的那些公寓,其中一栋“之家”的各个房间里满满当当陈设着二十世纪初式样的家具,我在里面转来转去,狂喜地拍了无数照片,老式浴缸,老式缝纫机,书桌上的吸墨器,拆信刀,女佣房里的单人床,熨衣板,儿童房里的摇木马和玩具箱……

《伦敦一家人》就有无数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迷人的图像细节。比如——

送奶工推的的牛奶车,漆成红色前面大轮子,后面小轮子,车后侧有铁链拴住的木板,可以像城堡吊桥似的放下来,摆放牛奶瓶。后来推车进化成了红色电车。

黑沉沉的铸铁旧式炉灶。

欧内斯特手制的水槽边的沥水板。

欧内斯特习惯每天送完牛奶在厨房洗手洗脸

花园里给鸟儿用的水泥池。

各户家中都有煤气铜锅炉。拧开阀门,划根火柴就能用了,用来洗床单,旁边是一台又像缝纫机又像压面机的机器,用手转动轮子,把衣物中的水绞压出来,下面放一只桶接水。1950年,开始出现洗衣店,一大包衣服洗完烘干的价格非常便宜。欧内斯特淘汰了家里铜锅炉和熨衣机,给水箱装了电热器。

遮光罩。挂在窗户上,抵抗毒气袭击。

熨斗。熨斗的线接到灯上。

带提手的装煤桶,像个大花篮,看样子也是铜的。

政府要求各家建家庭防空洞,欧内斯特按照说明书,在花园里搭起铝板,晚上他俩穿着外套雨鞋,坐在里面,双脚浸在水中。

消防员的装备是这样的:头盔四周垂下一圈布。“我以为头盔边缘是翘起来的”,“不是,有人戴那样的头盔触电了”。

“莫里森防空掩体”。是个巨大的笼子,上面是桌面,平时当餐桌用,晚上睡在桌子下面的铁笼里。艾瑟尔关心的不是掩体能不能保证安全,而是“把我漂亮的餐厅全毁了,我打算把它漆成棕色,跟家具搭配起来。”但后来经过轰炸,掩体里也飞满了玻璃,根本半点用都不管,艾瑟尔说,那位莫里森先生准是个笨蛋。

……

从青年到老年,欧内斯特出镜的画面,一半是他拿着报纸,关心时政大事,另一半是他穿着背带裤和靴子,挽起衣袖,一边抽烟一边不慌不忙地干各种活儿,拆炉灶安炉灶,从修建花园到盖煤仓,从搭防空洞到油漆墙面,他简直集木匠漆匠铁匠于一身,艾瑟尔则永远是在旁边给他递茶的人。

一个普通家庭里男主人的手工活儿和一个女主人所用的家居用具,与国家发展、科技进步与世界历史无比细密地联系着,宛如一滴水里折射大海和天空的颜色。

他们经历了“露出双腿才是爱国”的女性新风尚;

他们在浴缸上标记出五英寸的记号,因为那是人们泡澡用水的限额;

他们遭遇了“嗡嗡炸弹”的轰炸,父亲心惊胆战地带着儿子往防空洞猛跑,危险过后,小孩子感慨的是,原来这种飞机的肚皮是亮蓝色的呀。

为了安全,政府疏散一百五十万儿童到乡下,一家三口忍受了暂时的分离;

仗打赢了,他们在欧洲胜利日上欢呼饮酒,安慰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邻居;

他们跟随政府走进“福利社会”,研究“同性恋合法化”,期望着“向人人平等更进一步”。买了新电器,安了电话,看上了电视节目,开上了新轿车……

欧内斯特与艾瑟尔,他们度过了动荡,琐碎,平凡,幸福,并无丰功伟业,却又有着无穷意义和乐趣的一生。

3

书中有很多前后照应的故事细节,非常有趣。比如,儿子雷蒙德小时有一头漂亮的卷发,母亲曾为学校剪掉他的卷发心疼得大哭。但等雷蒙德长大后成了艺术家,留起一头不羁放纵的长发,母亲见到他第一件事永远是递给他一把梳子,让他梳头发,背后跟老伴吐槽:他该理个发了。

还有,欧内斯特的继母来看望他们,让他们把话匣子关上,她怕里面的人偷听她说话。欧内斯特跟艾瑟尔背转身捂嘴偷笑。但当几十年后,家里安了电话机,艾瑟尔面对新事物也慌了,紧张地问丈夫,你不在家时它响了怎么办?

不过欧内斯特一直是积极接受新事物的那一批人,紧盯新政策新发明,六十多岁了还买了新汽车,开车带妻子去兜风。我希望我也有他那样对生活的热情,一直到老。

艾瑟尔比丈夫大五岁,这个年龄差即使在现在也有不少人难以接受,但从头到尾他们从没考虑过这个。一句也没提到过。

老来艾瑟尔患了阿兹海默症,记不得自己深爱的丈夫,这是人生与婚姻走到最后,最艰难痛苦的时候。这场漫长的告别,太难做到体面、优雅了。作者没表现太多苦涩的细节,只用黑色幽默似的情景带过了。而我更羡慕的是,欧内斯特与艾瑟尔死在同一年。

头白鸳鸯失伴飞,欧内斯特没有让爱妻在那边等得太久。

他们会在那边继续并肩站着,手搭着肩膀,面向远方,面向他们热爱的生活,就像在这本温暖美好的书中无数次出现的画面那样。

(END)

这是作者雷蒙德·布里格斯,长得真像父亲欧内斯特啊。

电影版:

伦敦一家人 (2016)

8.7

2016 / 英国 / 剧情 动画 家庭 / 罗杰·梅因伍德 / 卢克·崔德威 吉姆·布劳德本特

电影版的画面颜色更明快,像调了奶油,加了柔光滤镜。但我觉得图书版的色调像一种厚重呢料,粗糙,手抚上去有点扎,又像老电影画面有划痕,老唱片有沙沙声,是一种更动人、更具时代感的质地。

电影版

图书版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