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摩梭母系制研究读后感精选

摩梭母系制研究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7 08:30:15
摩梭母系制研究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5-04-17 08:30:15   小编:

《摩梭母系制研究》是一篇深入探讨摩梭族母系社会结构的研究文章。通过对摩梭族母系制度的起源、演变和特点进行分析,揭示了其独特的家族模式和社会组织形式。作者认为,摩梭母系制度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摩梭母系制研究》读后感(一)

很可惜,作者只是简单代过了摩梭在历史上受到的两次文化冲击。读《圣杯与剑》而好奇母系社会如何消亡,读完这本书没明白为什么摩梭比其他母系文明坚挺更久。

◆喇嘛信仰冲击

*元朝传入的喇嘛信仰受钦定土司支持,一户摩梭家庭有两男以上就会送一到多个去做喇嘛。

*同样祭祀活动中,摩梭人因喇嘛收费相对本土达巴便宜,所以请喇嘛的更多。

*达巴除了担任祭司职责,也是一户家庭的当家人,多由女性长辈担任。。随着生产力提高与氏族制度解体,对达巴的需求也降低。

◆外族文化冲击

*摩梭人守护神狮子山神佑生女,潜入的汉族发现自己也生女多于生男后去喇嘛寺修镇山塔扭转形势。

*摩梭语中原本仅有母系称谓十三种,明代以来增加父系称谓四十种,包括可能从彝语引入的“阿达”(父亲)。

◆旅游业冲击

比起上两次冲击,作者更担心旅游者(和人类学)凝视带去的观念影响。

1/3页

《摩梭母系制研究》读后感(二)

我一直觉得我爸是个老好人,他对亲戚很大方,但我埋怨他过于大方。 他侄儿总是找他借钱,但基本上不还,他明知道结果还是会借。他说:“不借看着他又觉得可怜的很,自己的侄儿嘛有什么办法”。甚至在得知侄儿和侄儿媳妇借钱不还,却给自己买金首饰时也不说什么。我对爸说要是我就一分不借,他斥责我自私。 好几年吧,我一直不理解他 提到这些事,就想埋怨 最近在读严汝娴《摩梭母系制研究》,了解到一个让我向往的母系社会。摩梭人的基本社会单元是家屋,一个家屋一般有几口或十几口人,以母系血缘传承。摩梭人将母亲的所有姐妹都当作母亲,甚至根本不知道谁才是生母,也不在意谁才是生母。同辈的所有兄弟姐妹都当作亲兄妹。 男不娶女不嫁,男女通过走婚的方式结合受孕,无论男女一辈子都不需要离开自己的家庭,摩梭人在无尽的爱里过完一生,因此他们格外重视家屋里的亲情,尽心尽力为家族幸福与利益做贡献,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价值观。 读到这些,我似乎突然理解了我爸。我是独生子女,但他是在有四个姊妹的大家庭里长大的,我不理解他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大家庭相濡以沫的生活。我是在鼓励追求自我的社会环境下长大,我们这一辈又多是独生子,这也是爸不能理解我的原因。他对侄儿近乎纵容的感情,或许投射了对小时候姊妹之间亲密生活的怀念。 虽然这番理解不能让我认同爸一再借钱,但我想多理解总是好的。

2/3页

《摩梭母系制研究》读后感(三)

走婚在主流视野里很有话题性,性色彩天然更吸引人的注意。但关注摩梭人更重要的内容是母系制而不是走婚,因为母系制是根,走婚是枝桠,是母系制选择了走婚。泸沽湖在上个世纪末打造旅游以后,摩梭人的传统社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现在仍然处于巨变之中。但在那些已经离乡或进入一夫一妻制的摩梭人心里,眷恋的是温暖的火塘和火塘边的老祖母,是母系家户体现的母系文化,而不是走婚。 这本书很好,行文易读,长度适中,读完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到摩梭人母系制与走婚制的运行逻辑。同时将摩梭人的母系制放在一个多民族的视野下,可以了解到这并非摩梭人独一份,并且抛出一些思考,属于入门友好型。 我想 多了解其他民族 有助于破除汉人中心制的印象 不是外国 就在离自己只有几百公里的地方 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 汉人视为纯洁 传统 坚持捍卫的许多东西在别的民族文化里也许不值一提 认识到人类就像一个试验场 我们也就要避免文化高傲 就像我们需要认识到父系制和母系制是人类社会为了适应生存条件而产生的不同选择 是文明的多样性表现 而不需要非要比个高下

书里一段让我泪目的话:“前面提到的那位女企业家说,摩梭母系家庭给她的感觉就是温暖。那温暖来自火塘,来自火塘的守护者老祖母。常有汉族朋友随她到老祖母的火塘边,因不习惯火塘的烟常常被熏得眼泪直流,还建议应该改成用电、用煤气……她意味深长地说:摩梭如果没有了火塘,没有了火塘的灵魂老祖母,母系社会也就难以维系了。现在的年轻摩梭都往外跑,去找钱,去过现代生活,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样温的母系家屋及其人际关系:公平,博爱,照顾你所能照顾的人,承担你所能承担的责任,邻里和睦,物质节约,给人充分的安全感的社会,就因为人去屋空而消失吗?”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