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斗写真论》是一部探讨决斗文化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独特作品。作者通过对历史中著名决斗照片的解读,揭示了决斗者内心的挣扎和勇气。文章深刻探讨了决斗照片背后的意义,引人思考人类的冲突本质和勇气的真正含义。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一
读决斗写真论,因为我也讨厌私文学/私摄影等一切注目个体之独特性(在我看来并无独特,只有对共性的认知不足/偏差)的展示,对中平卓马有立场上的偏爱。但考虑其观点本身,去除主观的意愿固然很好,但这种积极性不也正会暴露出被拒绝的视点背后的拍摄意图吗?一种态度坚决的软弱,或者弃权声明?
虽然不想浪漫化他现实中因过度消费酒精而失忆的遭遇,但失忆的结局无意间赐予他接近他所渴望的“去除自我”的创作境界的契机,不得不使人联想到命运一类的玄学解释。如果所谓的“真实”是这样一种状态,那谷歌街景大概可以算真实,高清监控摄像则无限接近于真实。对“真实”的判定本就是信息输入人脑之后产出的结论,这一步无可避免地会引入偏差,真空般纯洁的“真实”只是一种理想主义。世界早已被过度拍摄,暂且悬置对摄影如何成为艺术的探讨,只为寻求“真实”的话,那就完全可以跳出摄影这一形式,而应该修炼完全尊重事实第一性的思维方式。而后才能重新检视海量的摄影作品,其本身的动机则可被视为混杂因素而忽略不计。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二
翻译好绕,看得跑神。
还挺喜欢视觉边界II一章,介绍梦境与阿特热摄影,超现实主义的联系。
“梦中所有事情都是现在进行时,梦的时间不具有整体的合理流动,反而像是被切割成一格格的瞬间各自零散、孤立着,梦的时间都是垂直发生的瞬间,没有串联起来的纵线,毫无脉络可言。在梦中我变成我以为看见的东西,或是我恐惧的东西,这种主体-客体的热络交换经常发生。”
“超现实主义是为了相对意识的合理性,而关注梦的非合理性、暴力性、放浪以及自由,企图通过怀抱这些来抵抗理性王国的现实社会。”
提到了博斯的画来佐证幻想世界本来就具有明确的线条与轮廓,而幻视家所见的影像,必定也伴随完全鲜明,似乎要燃烧起来的细节。
“艺术在相机被发明以前,是被意识支配的艺术,但是相机把艺术带往无意识领域。摄影总是背叛它的作者,也就是摄影家的意识,将超越意识的世界刺向摄影家。”
“超现实主义者在阿特热摄影中,看见了绝对无法用自我的渺小容器捕捉视线,看见用脱离常轨的视线贪欲追求的世界,看见在视觉边界出现的那拒绝命名的世界,以及接受那世界的视线的柔软。”
关于摄影是开放的媒介:“摄影家要捕捉的被摄体,按下快门的瞬间已经不在,只剩下一张照片,和观看照片者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摄影只是单纯的媒介。”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读起来艰涩,中平卓马用文字,筱山纪信用照片,两位大师在谈摄影,也在谈艺术乃至人生。
中平卓马,1938年生于东京,森山大道视他为“最爱的宿敌”。他没有受过专业摄影训练,在不懂技术的情况下闯入摄影领域,前半生曾犹豫 “做个诗人?还是摄影家?”
筱山纪信,1940年生于东京,日本艺术大学艺术学部摄影系毕业,被誉为“日本女体写真第一人”。
这本书源于1976年两人在某杂志合开的专栏。当时的中平卓马已宣布放弃摄影,筱山纪信的声势正如日中天。从筱山的摄影为引,中平写下摄影论述,一年后集结成《决斗写真论》。
中平卓马最初的摄影风格是“粗糙、搖晃、失焦”,与森山大道一起否定了日本战后长期的摄影美学,但这一旨在“挑衅”的风格被追捧为新的潮流甚至商业套路以后,中平卓马开始否定甚至抛弃这一风格,转而追求如《为什么,是植物图鉴》所示,纯粹接受来自现实之视线的摄影纪录。再然后,他放弃重复自己,开始无所事事,直到因专栏写作而重新思考摄影,并愿意回归成为摄影家。书里说,这归功于阿特热、埃文斯以及《晴天》之后的筱山纪信。
了解以上背景之后,开始理解中平卓马在书里近乎于执念的言论,他追求绝对的客观、“以事物本身凝视事物”、“舍弃预测、停止判断”等等。一方面,我认同他的反器械思维,技术、流派的僵化只会适用于商业套路;另一方面,我以为他执着于“我执”,这本身就不客观。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你的构图、参数设置等等就是个人主观选择,这是不可避免的。
该书出版前夕,中平因酒精中毒紧急送医,严重失忆,一度丧失写作及说话能力,但依然坚持拍照,在过世前陆续出版摄影集、举办摄影展,但再没有写过摄影评论,“激辩的终点是沉默”。此后,中平卓马被称为“变成相机的男人”。
摄影越来越普及的同时,摄影的人多,思考摄影的人少,在按下快门的刹那,感动自己者寥寥。尽管这本书艰涩,还是值得反复看看,按着书中索引的作品,去体会不安的静默。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四
远近法是什么,我试着解释一下。 意识、表现、观念应该是最合适的解释。完全遵从远近法的观看就等于闭上双眼观看。抛弃远近法等于对现实的无差别接受,对自己个性的矮小化。将它比作作为人的习惯或者人性有所偏差,“朋友在商业街散步,朋友和被忽略的广告牌之间的孰轻孰重就是远近法”,这个说法只是说对了一部分,应该是说想象、习以为常的画面本该就是广告牌就像不存在一样,朋友也是如同自己想象、如本该的样子存在于眼前的画面。每天充斥在自己周围的他者,无论什么都会有所变化,但是每天可能留存意识的只有那么几个点吧,点之间的景物是怎么样存在的呢,它们只能依托于个人的远近法了。自己向往的、认为本该这样的“异域”,即使对自己的看法抱有万份自信,认为自己看法如此如此前卫,面对于这个世界、庞大的他者也是渺小的可怜吧,所以越是依托远近法,则越是自闭、自转。当然这不是指不为了改变现状,去做任何事情,而是单单摄影,作为一个指代现实的记号,再怎么遵从当下时代的润色,也不过是无意义的“捷径”行为,当然还有创作之初想法便是“非纪实,想斩断与现实关系”的自我表现,为什么要选择摄影呢?意义这种事情等于语言,给语言制造图示,干脆还是直接大声讲出来干脆一点。 正如普遍的“艺术”类,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应该就是作者的远近法以及表现远近法的“技法”,不,是艺术产业的评判标准。举个例子吧森山大道应该是最令人熟知的“风格”摄影师了,他照片著名的“高对比、模糊、粗颗粒”被无数摄影师模仿,自以为模仿的神山大道的表现手法,他们或许认为这种风格表现了社会的纷乱动荡,但是他们真的有发出那样的呐喊吗,他们只是为了表现而表现的吧。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种“高对比、模糊、粗颗粒”且不说表现了什么,根本就是意识之外、毫无表现的风格,完全就是时代的产物,起初穷困,只能用廉价胶片和粗暴的显影形成的非表现产物,如果真的要模仿神山大道,不如拿这属于这个时代的数码相机,只是按下快门什么也不做,花个几十年去每条街道拍个够。森山大道如果起初用的是高感优秀的数码相机,恐怕“高对比、模糊、粗颗粒”的风格根本不会出现在他的照片中。 那么完全抛弃远近法应该是如何呢?首先完全抹除远近法是无法观看的。去除远近法是对他者的无限包容,无法评判对方的好坏,无论如何的现实,就是存在。 摄影具有机械型、开放性、不可挽回、不可控等特征,照片也是一种此般的图像,无法由意义完全覆盖,是即使没有意义也存在的东西复写。能够把个人的“修辞”撇除的如此干净,也只有影像了,摄影风格多来源于作者意识之外,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脱离作者的独裁和控制,脱离产业的控制。 用与现实的无限相遇,取胆单一的艺术行为。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五
一.家/往城市的视线或从城市的视线
所谓的观看是把世界还原为应被观看的东西=对象,确立我与对象之间安定的距离,然后以此
事物就像直接朝着眼球冲过来,我的眼球与网膜会被意识与事物割伤。将世界意义化、所有化。
我认为报道摄影家只是在现实中探求「贫困」的「贫困」意义、「悲哀」的「悲哀|意义,而且一字不差地照本宣科提出、展示而已,当然这是很极端的说法。
阿特杰的成功在于没有创造任何影像,反而能呼应世界与现实;正因不曾拥有任何先验影像,才将世界以世界显现。
Ben Vautier:「若想改变世界、改变艺术的话,首先就要舍弃自我。」
照片不在乎誰拍,而在乎如何顯現世界,由此攝影之最原始的特性來評價,並讓照片獲得真正的匿名性。
二.晴天/激辯的終點是沈默
“照片中的照片”:這時我所接觸到的或許就是唯有攝影才具有的特性,是一種因過於激辯而導致的最終沈默,換句話說,就是拍下意義範疇中一直期待被「語言化」卻無法真正獲得語言化的事物。
記憶的曖昧性、記憶的不確定性。
三.寺/家·攝影——雙重的過去迷宮
家只存在我遙遠的夢裡。
家是暫時的窩巢,有點像藏身之處。...被推向夢的領域。
家會因為居住在其中的人、因為他們的呼吸節奏,逐漸被轉化為超越單純機能性的住所。現在的都會生活,已經很少人會永遠住在一個地方。搬遷住宅、公寓的事情司空見慣,所以家中的某一根柱子於過去居住其中所有人曾有過的「親密」關係,一定會隨著空間的移動,不斷被翻譯成圖學式的空間,繼續存在下去。對所有現代遊牧式的人而言,家如果可以與居住其中的人,僅此一回的生命記憶一起成立的話,家就會被紀錄成空間移動中的一個點,那些紀錄的形狀將各自不同,它們每一個都將是無可取代,且正確對應著生命的一次性(aura)。在這一次性的限定中,家對於居住其中以及曾居住其中的人而言,獲得了含有特殊意義的「神聖性」——這個「神聖性」關係著我們對家抱持的某種懷舊感,以及被懷舊感內包的某種無可置換性,它在靜默中安靜指出絕對無法與他者共有的情況。從這個意義來看,家的影像、家的照片從一開始,就是以所謂的無法傳遞(discommunication)作為前提。
「異鄉人」
家是「永遠成立於過去式」,與攝影在時態中永遠是過去的紀錄,這一特性重合,創造出一個雙重的過去迷宮。
攝影本身時態的不可逆性。
攝影在刻印出每個生命的一次性後,也是一個紀錄;是無法返回的記憶,從而獲得最大的力量。
每當它們被拍攝為照片時,它們就超越攝影者的迷惑、超越攝影者被扭曲、被隱晦的感情,成為單純的事物。
背板、記憶的排除。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六
一个陷入创作困境的摄影家与一个获得“如实的摄影”自由的摄影家展开的决斗。
中平卓马用拳拳到肉,庖丁解牛般锋利的理论派批评,指向摄影的本质、摄影的“主体”、“私”,阐明对直接摄影、写实摄影的理解,筱山纪信则以自己一辑辑的摄影作品对抗对方犀利的美学见解。
两人彼此有竞争有距离,又有敬意,这种方式非常有新意,旗鼓相当才好看,中平卓马如果全篇是吹捧的彩虹屁,则是下风,筱山纪信的作品若虚弱得难以匹及中平君敏锐的美学见解,则会被一眼洞穿。最后呈现的是两种文本的相互应和,彼此卓然而立,中平桌马写的是筱山纪信作品的了不起的按语,而筱山纪信的摄影作品则是无言的直观呈现,它就在那里,经受每个观者的考验。
筱山纪信如愿以偿得到了中平继阿特热与埃文斯之后,写给自己的摄影评论,这种透辟的了解,筱山纪信视为“情书”。而中平的经历更为特殊,写作此书帮他拔出了游荡在家啃老打桌球赌博的泥潭,也让他重拾摄影的热力。
筱山纪信的健康活力,与中平卓马的乖戾才气,两种几乎相反的人格,交锋才有意思。
这本书让人反复思考摄影到底是什么?摄影无法被文学、电影、画画……所取代的是什么?还是回到摄影的本体论。筱山纪信认为“摄影不多说什么也不少说什么”,本份的,如实的摄影,像电影中不虚化焦点的深焦镜头,赋予观众解读的权利。
中平卓马的文笔好极了,值得一读再读。如果没有西方文论、摄影理论的储备,跟上他的思考轨迹会显得吃力,虽然他以从不迂回的直接和掰碎揉烂的细致在写作。哎,写得太好了,筱山纪信用整个肉体充当眼球在观察在拍摄,而中平卓马则调动所有感官在感受、牵动所有脑回路在思索,这是他对筱山纪信《印度》摄影作品合辑的一张照片的描述:
实在像长了一百只眼睛。
最后,奉上一盅高级鸡汤:
“对这几年精力旺盛的创作如何做总结?筱山纪信回答:“只有继续下去,才有意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筱山纪信接受了眼睛能见的所有,在批判、批评之前,他更深入地好好观看一切。
那是企图回到摄影原点的意志,是让紧紧尾随艺术的摄影单纯回归摄影的意志。”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七
每每看到一些作品,我都会问自己,摄影是什么?摄影师又是干什么的?尽管我曾不止一次告诉自己,享受摄影就够了,没有必要去追求他的意义。但看到那些作品时,内心的不安,我无法逃避。这种感觉在看中平卓马早年摄影作品时感触尤为强烈。
我好像也在他的作品中摸索到了一点什么,因为不安是存在的先决条件,就像中平卓马所言“妈妈,那不过是我活着的时候,心灵不停地颤抖罢了。去的表现和形式吧,我居然活着,我在被现实激动得颤抖。这还不够吗。”
我也曾和朋友(占)讨论时,说过,我开始不觉得摄影是一种表达(可笑的是前阵子还跟别人说摄影是一种表达来着),因为记录本身已经足够有力量了。也曾跟朋友(刘)说,人眼的聚焦只有三度,之所以感觉能见范围大是因为人眼在随视线转移时不断飞速的合焦,而中平卓马早期这种高反差,粗颗粒,晃动,虚焦的作品的确更像是以视网膜为感光元件的定格影像,更觉真实。短短几天,我又把自己推翻了。我还真是善变。(笑)70年代的中平卓马对自己早期的作品产生严重的质疑:这种受威廉·克莱因《纽约》深刻影响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自我性,它富有碎片化的诗意和批判性征,但似乎离世界的真实与完整越来越远。
“你在烧什么?”
“照片。”
“为什么要烧照片?”
“因为我是摄影师。”
把自己那些晃动,虚焦照片烧毁后,这一时期的中平卓马思想不再激烈,拍照如同生理行为,更因将目光投向尤金·阿杰特、沃克·埃文斯,转向客观性摄影尤其彩色摄影,作品日常、中立、局部、细碎、明艳、寂静而意义不定。
创作完《决斗写真论》后,一次酒精中毒,带走了中平卓马所有的记忆,甚至是语言。但他依然每天拍照,好像把自己活成一台相机。台湾翻译家说“比起粗劣、摇晃、失焦,我更欣赏中平现在的作品,我认为世界上不可能有超越这些彩色摄影的作品了。丧失记忆、语言,等同丧失了过去、文本,这些拍摄下来的东西,没有前亦没有后,没有过去、没有记忆、没有符号,它们超越了‘并不多说什么,也不少说什么’的摄影,用森山大道的话来说,这些摄影,到达了摄影的‘圣域’。”也许,摄影可以震撼;但当摄影不再“震撼”,摄影才成为真实的摄影。就像很中平卓马很早前说的“我认为作为艺术家的摄影师是没有必要存在的”。貌似前几天朋友(刘)略带戏谑的说道:李只能成为摄影师但成为不了艺术家。(哈哈哈哈)
其实中平卓玛后期的作品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喀什葛尔古城街头抢走我相机的孩童所记录的。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摄影的理解就是: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见山又不是山见水又不是水.......
如此不断轮回,也许不放弃摄影,这种轮回就不会停止。这不断的轮回似乎不会让山水变得更复杂,只感觉越来越接近山水本身了。
写完了,回头看一遍,感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毫无逻辑,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罢了,记录本身就足够有力量了(哈哈哈)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八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中平卓马并没有枯燥地叙述包括阿特热(陌生化的零度摄影)、埃文斯(切断能指与所指的联结,类似德里达所谓的“延异”)等人的摄影、罗兰·巴特的哲学思想和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风格(反巴尔扎克的“零度写作”、后结构主义理论),而是不时穿插着一些有关肉身、有关饮食的语汇:吃着、吐出、饥饿、厌食、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而且中平卓马还着重评价了筱山纪信的“食”系列。这些饮食的比喻尤其出现在他与筱山纪信的对谈中。与摄影一样,饮食不仅是现代性的表征,更是超越现代性的桥梁,乔伊斯便在《尤利西斯》中以一种绝妙的潜意识摄影术,呈现了日常饮食的反崇高性。于是,一片奇异诡谲的藤蔓破土而出,将摄影与饮食紧紧缠绕起来,统一悬挂于名为“超越主体性”、“超越现代性”的枝干上。
筱山与中平的对谈是一场绵里藏针却又看似差距悬殊的决斗。筱山纪信太健康了,太阳光了,用尼采的话来说,他太人性了。他的相片缤纷斑斓,压迫着中平卓马的枯涩文字。面对强势的筱山纪信,中平卓马似乎甘愿扮演着病态、厌世、虚弱的病患者形象,故意凸显与筱山纪信截然相反的形象。对此,筱山有些沾沾自喜,转述横尾忠则的话,“筱山纪信这个人啊,就只有睡觉、吃饭和拍照”,不仅夸耀自己具有动物性的旺盛生命力(吃好睡好样样棒),而且强调自己钟爱拍照到了毫不疲倦的地步,身体中涌动着不竭的拍摄欲望和创作热情,“看到任何东西全都如实地拍下,只有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可能拍、也无法拍的”。当然,筱山内心是绝不相信存在自己看不到、自己拍不了、自己拍不好的东西。他仿佛一位贪食症的肉身上帝,不仅疯狂吞噬一切的黑暗,还能给他者带来食欲(“一般人和我一起吃饭的话,都会感觉食欲渐渐增强”),而且创世的第七天,他会继续工作。(潜台词:筱山哥哥真牛逼,能吃能喝又能拍)。中平卓马拈花一笑,没有做出任何的否认,反而以一种严肃的口吻说道:
“这一年和你的几次相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你吃很多。那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与其说不能吃,其实是一种厌食症,所以’决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相遇呢。……我们从发想、到生理截然不同。不过最重要的应该还是生理的不同吧”。
是啊,生理性的差异,更准确地说,饮食症候的差异,隐喻着摄影立场的分歧。毫无疑问,筱山纪信仍然身处于前主体的阶段,受限于巴甫洛夫之犬的肉身惯性,盲目贪婪地吞咽一切,拥抱一切,并未意识到拍摄需要一种主体意识(“私”)的控制,更未能理解经历这个阶段后,需要在一种更高的境界中,克服这种被物化世界所异化的、被意识形态所操弄的主体意识。于是,他将安迪•沃霍尔的名言(“只要重复就能出名”)成了他的座右铭,沃霍尔的盛名也成了他艳羡的目标。这是消费主义时代赤裸裸的成功学。然而,就像阿瑟•丹托无论如何拔高、洗白沃霍尔,终究也难逃平庸与实用的指责,这种重复不会带来任何的创造,只会在媚俗之中愈陷愈深。
如果说筱山纪信是贪食的歌利亚,那么,中平卓马就是厌食的大卫。在先后经历了前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阶段,他提出要超越这种“私”。为此,他选择像卡夫卡笔下的饥饿艺术家一样,拒绝进食,吐出食物,“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合胃口的东西所以几乎不吃,摄影也一样”。在吐出的动作中,中平将感受那种充满通感的原乐(Jouissance),但也因为它的难以实现,所以,这种吐出将是一个永恒漂浮的进行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平卓马表示自己惜“拍”如金,有所不为,拒绝早已被异化的主体意识,放弃沉沦堕落的”私“,排除经由主体所投射的“意义”,刺穿那层虚伪的幻觉之幕,从而冲破拉康笔下的象征界,真正地、零度地凝视世界。这一切正是为了实现那个”变成相机“的梦想。如此说来,本书既是一本厌食症的解放宣言,又是一本贪食症的自救手册。
如果要在中平与筱山之间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个像中平那样的厌食症患者,并且坚定地告诉自己,这一切的事物都是有毒的,尤其是“我”。
健康的人,贪食的人,太令人讨厌了!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九
第一次看有关摄影的书,第一次在豆瓣写书评。陆陆续续看了《决斗写真论》三次,每次都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在前两次读的时候,我没有去找阿特热的摄影来看。所以在开头就对中平所讨论的阿特热的摄影:“已经无法返回”这一特质没有直观的体会。在第三次读的时候,我专门去找了阿特热的摄影作品。我看的第一张作品里有船和湖,我有一种突然被震撼到的感觉——模糊、陈旧,很像幻觉。就如中平所说,阿特热的摄影有一种梦境之感。
阿特热的作品
这张照片好似抓住了我的思绪,我看了更多阿特热的作品。街头的玻璃窗、树木、公园,均是他常拍摄的地方。他的照片非常有记忆感,这一瞬我想起了好多张他拍摄的作品。在阿特热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他没有把自己的“私”投射于事物上,而是有一种置身事外的“观察者”之感,来拍下他眼中的巴黎。在观看阿特热的摄影时,我感受到了不安和死亡的恐惧,有时我甚至觉得这像是“幽灵”拍的照。
阿特热的作品-人脸总是很模糊
我总觉得有些戏虐——在别人的摄影作品中,似乎“人物”、“人脸”都是照片中心,摄影师想通过人物来传递情感和“故事性”。但在阿特热的摄影中,人脸被模糊、很多作品中杳无人迹。我想,他可能是认为城市才是主体,而背景才是人吧。
中平在“家”的讨论中,提到家只能存在于过去。中平认为,家在现在式中只有“功能性”,但家在过去式中才有“意义”。或许是回忆中的家,那个被我们的幻想丰富过的家,才是一个让灵魂安顿下来的地方,我们有深刻感情的“家”。我很喜欢他的这句话:家 “永远成立于过去式”,与摄影在时态中永远是过去的纪录这一特性重合,创造出一个双重的过去迷宫。当家和摄影相结合,双重过去式的碰撞,摄影师在拍摄自己家的时候是否会陷入回忆呢?当拍下照片后,他们是不是也破坏了“远近法”?
我个人感觉中平对于家,还是有比他表露出来更深的情感的,总觉得有点像回避型依恋,大概因为他在书中说,他很排斥在文章开头就提起自己的私事。他说:对我而言,残留在我心中的家,与其说是一个真实的具体形象,不如说是我用我的记忆和印象润色过了的家的形象,才更为真实有意义吧。读完这句,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仿佛看到一个也因童年而有时陷入emo的小孩)我不愿意问我童年的事,既然已经过去了,成为回忆,那就不如用想象填满空白吧。
“远近法”也是书中讨论的一个大块。我还需要更多的经历才能更加摸透“远近法”,现在只有一些粗略的理解。“远近法”可能类似于我们已习惯用某种方式、距离看待事物,于是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我们不再改变“观看”的模式。比如我们去家旁边的街区散步,一旦我们形成了自己散步的路径,就很难打破它,选择别的路去走,去“探险”。(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爱探险而大人不愿意,因为小孩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观看模式,他们用新鲜变动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完这段,我也很想拿起相机,拍摄自己住的街道。
书中有一段“插曲”,记录了一位老人在海边烧照片,中平与他的交谈。这一段的描写有些梦幻,如同梦境,说不准中平有添加自己的想象。这一段也较为情绪化,读到这段时我认为中平对这段记忆感触还是很深的。在插曲中,中平再次提到了家。
“无家可归”——在家中,妻、儿都有不同的世界;在外面,三人也有不同的世界;在世界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世界。中平似乎很难与他人同频,他想要更融入进家但还是感到困惑,把他推开,但又更想靠近。
这些就是我读后的感受,个人感受哈,希望大家能看看就好。我还看了森山大道的纪录片——犬的记忆。其中中平居然也有一段镜头。读《决斗写真论》时我以为中平是个长相严肃,戴个方眼镜的老人,在纪录片中他瘦削,我觉得他很可爱,有一种老顽童的俏皮。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b站搜“纪录片 森山大道- 犬的记忆”。
决斗写真论
8.6
[日] 筱山纪信 [日] 中平卓马 / 2017 /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最后,这本书印刷也很舒服,配图也精美,非常给人以启发。一点个人的建议:在读的时候去看看阿特热的摄影,可以看看更多纪录片,一定会有更多的理解。祝大家阅读愉快!
阿特热的作品
这是书中筱山纪信的作品,看阿特热的作品时一下子想到这张照片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十
统观全书,中平卓马多次用了远近法、私、他者、零度,借以批判认识论、自我主体、成见、故作异化的猎奇摄影、概念艺术、忽视固有意义的写实主义。而在思想上更多受巴特、布莱希特、超现实主义者们的影响,中平在写作中多次强调了身体知觉、逆转的强度、将世界他者化、积极地超越自我、从不安中寻求认知上的更新。在对阿特热、克莱因等人的影像评论中,中平也不断的呼唤一种瞬间的时间性中锐利的眼光能穿破主体意义,真正意义上地达到“事物让我拍了”的效果。在对筱山纪信摄影的分析中,中平则论及了筱山纪信是如何在泛焦的技法中试图达到一种吞没、让面具更为逼真从而展现面具背后的真实、新写实主义的被逆转之强度的。中平的论述配上筱山的照片之于当代摄影艺术,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十一
一直以来,冠于中平卓马的一个典型性的称谓是“成为照相机的男人”。在这个表述的背后,隐含的意思是“透明化的拍摄者”,或“零度摄影家”。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称谓,是因为中平卓马在摄影上始终在追求客观式的记录,追求摄影上的主体透明化,追求个人的解体、个性的超越。《决斗写真论》一书中,他的这一理念,就是贯穿始终的通奏低音,在每一篇文章中反复回响。若要对该书中的这一中心思想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理解,把握中平卓马所追求的“创作者如何让主体透明化”,或者说“舍弃自我”的那种观念,我认为有必要对他在这一观念上的思想脉络做一个全面的把握。
意识启蒙
这可能要从1968年举办的《摄影100年 日本人摄影表现之历史》这个展览开始说起。这个展览与同样在那一年出版的《日本摄影史1840-1945》一起,成为了构筑日本摄影根基的经典。这个展览的中心人物就是可以视为中平卓马师父的东松照明。在东松照明的引荐之下,中平卓马与之后《挑衅》时期的战友多木浩二一起成为了该展览主创团队的主要成员。在这个展览中,东松照明想要将战后日本摄影与战前、战中的日本摄影,也就是以土门拳、木村伊兵卫等摄影家划清界限,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对过去的摄影做一个总结。在这次展览中,遭到否定的是艺术摄影、画意摄影、报道摄影,尤其是战前兴起的前卫摄影、新兴摄影等,均被视为是受欧洲前卫摄影的影响而被否定。基本上反映主体性、主体意识、政治意识形态等外在于摄影的元素的摄影,都遭到了否定。
田本研造作品
川端庸介作品
在东松照明的主导下,《摄影100年》这个展览基本上讨论的是如何发展适合摄影媒介特性的形式主义,以及在日本以往的摄影作品中发现相应的摄影案例。该展览在极大程度上肯定了以田本研造为中心的早年日本开发北海道时期的摄影作品与拍摄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山端庸介的摄影作品。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就在于拍摄的客观状态。中平卓马就认为山端庸介的作品直面原子弹爆炸这种前所未有的事件,去除摄影家的主体视角,纯粹只是忠实的记录。而明治初期的开发北海道的那些照片,则是用当时最新的媒介——照相机,记录了北海道现代化的状况,是一种非常纯粹的视线。总而言之,这次展览中,拍摄者主体意识薄弱的摄影表现被认为是零度摄影,被认为是好的摄影作品。
东松照明的这种摄影观念对下一代摄影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于是,一批以反艺术的摄影表现方法进行创作的摄影家便应运而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中平卓马、森山大道为首的“挑衅”那批摄影家。中平卓马本身就是在东松照明的影响下走上摄影之路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东松照明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强迫观念”。
尽管后来他对东松照明的摄影观进行了全面地批判,但是在追求“主体性无限透明化”这一点上,则是一以贯之的。在《决斗写真论》中,他反复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如,“阿特热的成功,在于没有创造任何影像,反而能呼应世界与现实。正因为不曾拥有任何先验影像,才将世界以世界显现”,“埃文斯的摄影只是将日常事物静静放置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向我们提示他们原本的形体,如此一来,日常被以单纯的日常切取下来,被以单纯的东西本身提示出来,是将日常性作为日常性恢复权利的诉求”,“他(筱山纪信)绝对没有要将事物、现实私有化,所谓的私有化,是把事物抹上自己的情绪、在事物中寄托自己的想法,换句话说,就是抗拒我们通常给予现实的意义,然后重新赋予我们自己‘私’的意义。筱山纪信拒绝这样的私有化。他完全直面事物,‘理所当然’地捕捉事物”,等等,这些话语显然出自同一个源头,都是对“主体性无限透明化”这个观念的演绎。
中平卓马在通过《摄影100年》这个展览接触到了五万多张以往摄影史上的“作品”,在大量的观看、编纂工作中培养出他对于那种将摄影视为自我表现或“艺术”的摄影观念的戒备之心。可以说,“摄影即记录”这个意识从一开始就埋在中平卓马的思想之中,成为了他从事摄影的出发点、是零度摄影这一观念在他身上的启蒙。
“晃动、模糊、粗颗粒”
中平卓马的摄影生涯往往会因为《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这篇文章的存在而被明显地划分成两段。似乎在这之前,他拍摄的是具有强烈主观性、带有浓厚诗意的摄影作品,这之后他开始追求绝对客观的、接受来自现实之视线的摄影观念。事实上,尽管这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他的作品在摄影形式、视角、手法上有所不同,但存在于内里的摄影观念却是一脉相承的。
中平卓马作品
说到中平卓马早期的摄影作品,显然是离不开“晃动、模糊、粗颗粒”这个标签。之所以如此,与其说是中平卓马主动选择这种拍摄方式,毋宁说他当时只会拍这样的照片。和其他摄影家不同,中平卓马是以宣告自己是一名摄影家的方式成为了摄影家的,是在不懂技术的情况下闯入摄影领域的。而向他教授摄影基础知识的就是森山大道。故而,将他早期的摄影作品与森山大道当时的作品进行对照的话,就会发现二者如出一辙,倘若抹去创作者的姓名,甚至都分不清究竟是谁的作品。
直至《挑衅》杂志停刊为止,中平卓马一直将这种“晃动、模糊、粗颗粒”的摄影贯彻始终。虽然这被认为是一种激进的突出的摄影风格,是某种情绪的传达、是充满诗意的,但是中平卓马本人却并不这么认为。在“晃动、模糊”这个问题上,自有他的解释。在他看来,这从来就不是一个风格的问题,而是一个与视觉认知相关的问题,他认为:“用人的眼睛来捕捉物体影像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个个物体、一个个影像是晃动的或者模糊的情况,是想象力将这种情况统一起来、定格成一个个切实的影像”[1],晃动·模糊的目的是“把视线的不确定性,和同时存在的世界的不确定性一网打尽,并将其对象化”[2]。他通过这种断片式的、过激的、具有强烈破坏性的影像,将以往报道摄影、艺术摄影中形成的既有的摄影语言与摄影美学完全打破,对此,他自己给出的答案是,“获得摄影家直接的声音(言语/parole)”。所谓直接的声音,就是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这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一个动态的实体。中平卓马所追求的依然是在具体时间地点变化中的某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晃动、模糊”只不过是将这样的“客观现象”记录下来而已。
当时的这种认知在之后的《决斗写真论》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在《街区——观看的远近法》一文中,他就“晃动、模糊”影像的鼻祖威廉·克莱因的作品,作以下这样的说明。
“在《纽约》中被固定化的‘远近法’,完全不存在,又因几个‘远近法’被并列,使‘世界’转为混沌的熔炉,被称为纽约的城市,成为了接近晕眩的东西。……
《纽约》动摇了观看者的‘远近法’,导引观者进入不安之中。……所谓观看,正确地说,就是通过观看的行为,崩坏被意义固定的我们所有人的视线,目击我们曾经相信、曾经见过的所有事物的崩解,然后再发现替代它们的全新事物。意义的崩坏与再生,这就是观看的原本面貌”。
这与“把视线的不确定性,和同时存在的世界的不确定性一网打尽,并将其对象化”这种说法并无二致。不过,这样的阐释,如果说是对威廉·克莱因摄影作品的解读,不如说是将威廉·克莱因的作品强行纳入他个人的摄影理论之中。
“摄影就是记录”的陷阱
《挑衅》杂志休刊之后,随着摄影思考上的变化,中平卓马逐渐抛弃并全面否定了自己以往的摄影创作。导致他做出如此决绝的变化的,主要是因为两个事情。其一是他曾坚信的、用以“获得摄影家直接的声音(言语/parole)”的“晃动、模糊”的摄影,被他所挑衅的那个社会“招安”了。亦即,他所挑衅的那个社会并没有直接站在他的对立面与他进行对抗,反而非常宽容地接纳了他的这种影像。不仅如此,还演变成一种摄影风格,很快便被大众媒体所利用。例如,日本国营铁路的观光宣传活动DISCOVER JAPAN的海报中,就用上了这种“晃动、模糊”的影像。对此,他非常悲观地表示:“在世界与我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那些从直接的即时体验中获得的技术式粗颗粒-晃动等,转瞬之间,就被变形成了一种风格;当时我们或许曾经有过的那些反抗态度及其映像,尽管作为反抗式的情绪、反抗式的性格,被宽容地接受了,但所导致的结果不过是反过来通过这个行为来瓦解我们反抗中的主要内容。”
中平卓马作品/《循环——日期、场所、行为》
出于这样的反思,中平卓马更为激进地在摄影方式上加以变化,最直接的结果便是他参加1971年巴黎双年展时的那个作品《循环——日期、场所、行为》。这个作品就是他每天拍摄在展会期间中所遭遇到的对象、然后在当天将照片冲洗出来、印制成照片、并将这些照片在会场中进行展示的行为。在这里,他为自己的摄影行为设置了一个规则,以此限定自己(拍摄者)对拍摄对象的干预与占有,将拍摄行为限定于“当下-此处”的范畴中,运作这个行为的是规则,而自己(拍摄者)的意识却被隔离于规则之外,仅仅成为执行拍摄行为的零件。用他自己的话说,“与这种做法相关的是,将一张照片背后所隐含的我个人的意图彻底抹去的行为。到那个时候为止,我的摄影抛弃了‘我的’这一所有格,放弃个人独占作品的行为,也与一度从我身体通过的事物无关,应该是一种无限接近现实的行为”。然而,这个表演式的摄影行为,一旦回到日本,便失去了执行的土壤——“艺术”。
正好这个期间,发生了另一个对中平卓马影响至深的事件,即归还冲绳斗争运动中发生的松永事件。当时,示威游行中一位警察遭燃烧瓶袭击而身亡。《读卖新闻》上刊登的一张照片被作为证据,逮捕了一位名为松永优的青年。照片标注的说明文字为“青年痛殴警察”,然而,这位青年声称自己是想要帮助那为警察的证言却不被采纳。对政治运动颇为关心的中平卓马便立刻前往冲绳,支持这位青年,参加在冲绳发生的斗争运动。虽然,法院最终判明松本优是想要帮助那位警察灭火而最终无罪释放,但这一事件让中平卓马充分认识到摄影这种技术性图像在信息传递功能上的不足。他清楚的意识到,摄影这种媒介不适合用来传递单一的意义信息,他认为,“当摄影跨过‘创作者’的照片这种狭隘领域,通过大众传媒等拓展成现在这种大量流通的庞大照片群、映像群的时候,在社会的层面上思考摄影、映像的普通状态时,就不得不注意到,‘摄影就是记录’这种俗论有一个很大的陷阱”。从而,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即“通过大众·媒体的所有记录映像全都是被操作过的东西,而因为这个缘故,所有都是幻影”。
这样的认知,进一步将中平卓马推向了“客观性”的极端,追求绝对客观的图鉴式的摄影,或者说,“以事物本身凝视事物”,换言之,他追求的是某种语言无法介入、不会被任何意识形态(政治或商业)绑架的影像自明性。于是便有了《决斗写真论》中这样的言论,“我认为:一个摄影家的工作,是如何去组织并非自己而是世界开始述说的那个瞬间。让世界、事物开始各自说话。赋予盲目的世界、聋哑的世界眼睛与嘴巴,这就是摄影家的工作”(《个人的解体·个性的超越II》)。
以事物本身凝视事物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
1973年,中平卓马的映像论集《为什么,是植物图鉴》出版,在该书的第一篇同名文章中,他完全推翻自己之前的摄影作品。尽管如此,他推翻的只是自己在摄影实践上的行为与“晃动、模糊”式的摄影作品,在摄影论上的思考,其实与之前的思考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也是将以往对于“客观性”的那种追求推到了更为极致的一个方向——追求“事物的视线”的事物本身。可以说,在这之前,中平卓马始终是以“摄影即是记录”作为出发点进行摄影行为的,记录的是“对当下-此处-我来说是真实事物的事物”,也就是说,“客观性”仍然存在于个人的视线之中,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客观性”。但从这之后,个人这种主体开始解体,个性也必须被超越,“客观性”必须完全回归于现实,是一种“绝对的客观性”,摄影家是且只是“事物的视线”的接受者。也只有这样,摄影这种技术性图像的自明性才能够成立。
然而,从这里开始,中平卓马也让自己纳入到一个悖论之中。因为,自我与他者绝对融合的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自我只能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判定外他者的“意识”。那么,所谓的客观,只不过是自我的判断标准下的客观,追求客观的意愿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因此,不论中平卓马怎么追求“事物的视线”,“事物的视线”本身也只能在中平卓马自己的主观标准下才能成立。例如,他在该文章中对于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这个问题的解释。
“那么为什么是植物呢?为什么不是动物图鉴、不是矿物图鉴、而是植物图鉴呢?动物的话,腥气太重了,而矿物质则与生俱来地拥有“彼岸的坚固性”的优势。存在于二者之间的,就是植物了。叶脉、树液等这些东西保留着与我们的肉体相似的东西。归根到底,这就是有机体。处于二者之间,以意想不到的弹性,窜入我内心的,就是植物。植物之中尚还保留着某种暧昧性。捕捉植物所具有的这种暧昧性,在极限位置上,明确地区分出我与植物之间的界线。这就是我私下构想的植物图鉴。”
不难看出,这段文字中,对于动物、矿物、植物的判定,本身就是一种拟人式的说明,“腥气”、“彼岸的坚固性”也好,“暧昧性”也罢,都只能是中平卓马自己强加于动物、矿物、植物之上的话语。仍然是在用自己的个人意识或者个性对这些事物的“占领”与“掩盖”。这种追求客观性的行为本身就充满了无比浓重且执着的主观性。归根到底,中平卓马追求的“事物的视线”,接收的只不过是符合中平卓马标准下的那种“事物的视线”,而不可能是中平卓马真正想要获得的那种由事物本身发出的“视线”。
中平卓马作品
在摄影行为这个范畴里,对“绝对的客观性”的追求也同样是一种幻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摄影行为是一种选择行为,任何一张照片,都是在一定条件设定(时间、地点、对象、角度、效果等等)的情况下产生的。只要存在这样的条件设定,客观就不可能摆脱主观意识的阴影,就只能是一种相对化的客观性。中平卓马所谓的“以事物本身凝视事物”,不过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式的悖论而已,毕竟我们无法判断什么样的视线才是“以事物本身凝视事物”。从这一层面上看,他在《决斗写真论》一书所言及的摄影论,不论是对尤金·阿特热、沃克·埃文斯、威廉·克莱因等人的作品,还是对与他一起完成这一连载的筱山纪信的摄影作品,都无法排除过度解读的嫌疑,甚至可以说是某种削足适履式的影像解读。
“零度”这种幻影
1968年,罗兰·巴特发表了著名的《作者之死》一文,提出了作者的主宰地位被颠覆,文本恢复了自由,获得了独立的地位。这一观点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此影响,“主体的改观”这个主题,在1968年前后那个时期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日本与日本摄影自然也不在其外。
东松照明《日记》
在当时,对“客观性”的追求并不是中平卓马一个人的特例,而是当时的一股思潮。前文提到的东松照明,对于客观性的追求同样是他摄影创作上的一种理想与执着。例如,他曾在1968年3月刊的《相机每日》上发表过一组名为“日记”的作品,在这个作品的后记中,他幻想了一种制作图像的机器,这种机器并不是随身携带的,而是一种与大脑皮层直接连动的、随时随意不断运作的照片生产装置,是“人类照相机+胶卷”。他的这种强迫观念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无名的、像一台复印机一样的东西。这样的意识便源自于对记录(客观性)的深刻使命,是一种与机械同步的极端欲望。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如果摄影家这种存在是为时代提供证据、并对多数人有帮助的话,那么我非常高兴作为一名无名的报道者,来接受摄影家这个身份”。这个说法,在当时就像对自己的戒律一般地被他反复提起。这里所说的“无名的报道者”也可理解为“个人的解体、个性的超越”。不过,最终东松照明仍然将“日记”这个系列结集出版,并署上自己的大名。显然,“无名的、像一台复印机一样的东西”,只是他在创作上的一个态度,并非他所追求的结果。他所追求的客观性,也只是相对化的客观性。
1971年,日本物派的代表人物李禹焕出版了《寻求遭遇》一书。在这本书中,他对现代理性主义以及以此为基础所有艺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在运用石头、铁这些物质的用途之前,需要组织建构与自然状态下的“物”相互“遭遇”的场域,这样才是艺术。只有与“物”本身相互遭遇的情况下,才可以称得上是主客一体的关系。而将事物视为艺术创作的材料这种艺术创作意识则遭到李禹焕彻底的批判。在这里,他与中平卓马一样,反对创作者以人类的理性主义用自身的意识事先对事物进行设定与占有,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而强行将事物当作为人类所用的材料来加以使用。
不过,同样是从批评理性主义、追求客观性的出发,中平卓马与东松照明、李禹焕等人的区别在于,东松照明、李禹焕等人所追求的是相对化的客观性,而中平卓马的目标是“将自己投向世界、委身世界、抱持让世界凌辱自己的勇气,以及超越世界,以确立新的自己的觉悟”(《个人的解体·个性的超越II》)。显然,这只是他为自己设定的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乌托邦。在他的身上,仍然怀着那种现代主义者的傲慢,而这恰恰正是被他自己所批判的。他始终无法摆脱自己的主体意识,他反反复复地批判主体、个性,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力图接受来自“事物本身的视线”,这个行为本身与他的目标是相冲突的。这样的执念,让他一直以“拟人化”的立场在批判“拟人化”的行为,以“主观”的态度在追求摄影的“客观性”。在《决斗写真论》之中,正是这样的执念强烈地、近乎宣言式地贯穿始终。
所谓的“零度”,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零度”,一旦突破了这一层关系,强行让这样的理念极端化的话,这样的追求就会反过来侵蚀追求者自身,将他卷入上述的悖论之中。不论中平卓马再怎么努力,这样的“零度”也仍然只是一个幻影。
1977年9月10日,他在阿兰·休伯特的送别晚会上喝醉之后便患上了逆行性失忆症,将自己以前的记忆全都清零。这实在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的这场病,在他的挚友内田吉彦看来,只能是中平卓马自己去招来这个病。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但也比较合理的解释,对于一个在悖论中挣扎的人而言,这种清零式的重新开始,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1] 中平卓马《末班车》,《朝日相机》第四二六号、昭和五十一年(1968年)十月号,第57页。
[2] 中平卓马《作为动作的影像——晃动·模糊并不是风格》,《朝日相机》第五二七号,昭和五十一年(1976年)三月刊,第210页。
本文发表于“瑞象视点”
决斗写真论读后感篇十二
提了很多书,边读边添加条目,自己备份,可能也可以帮到别人
p005 阿特热摄影集 《巴黎逝去的时间》
Paris du temps perdu
评价人数不足
Eugène Atget / Marcel Proust / 2012 / HOEBEKE
p006 本雅明 《摄影小史》
摄影小史
8.9
[德]瓦尔特·本雅明 / 2017 /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8.4
[德]瓦尔特·本雅明 / 2006 / 江苏人民出版社
p032-p033 《现在让我们赞颂名人》(美国大萧条中,佃农与他们家族的“悲惨”状况)
《上帝的小块土地》
《烟草路》
“虽然这些文字描述了同时代,同条件下生存的人们的赤裸身影,且具有故事,戏剧的形态,但早在......就描述过”
Let Us Now Praise Famous Men
8.2
James Agee Walker Evans / August 14, 2001 / Houghton Mifflin
“当时那本书(上书)真正强烈吸引我的,是穿插其中的插图照片”
God's Little Acre
目前无人评价
Erskine Caldwell / 1995 /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Tobacco Road
评价人数不足
Erskine Caldwell / 1995 /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p036 《愤怒的葡萄》
愤怒的葡萄
8.3
[美]斯坦贝克 / 2007 / 上海译文出版社
The Grapes of Wrath
8.4
John Steinbeck / 2000 / Penguin Classics
p054-055 《美国人》 《决定性瞬间》(影集)
“又或斯蒂格利茨 阿瑟-罗斯坦(Arthur Rothstein) 路易斯海因等的纪实作品”
Robert Frank In America
评价人数不足
2014 / Steidl
(the Americans条目未寻得)
卡提耶-布列松: 世紀一瞬間
评价人数不足
阿索利納(Pierre Assouline) / 2016 / 木馬
(the decisive moment条目未寻得)
p056 《精神疾病与心理学》福柯(终于有本熟悉的书)
精神疾病与心理学
8.7
(法) 米歇尔·福柯 / 2016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一章多次提到筱山纪信,及他关于家的拍摄
筱山纪信摄影集
9.2
筱山纪信 / 2003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p070 《意识产业》(我操竟然有条目)
The Consciousness Industry: On Lite
目前无人评价
Hans Magnus Enzensberger / 1974 / Seabury Press
p071 诗人 提到了铃木志郎康
眉宇の半球―鈴木志郎康写真集
目前无人评价
鈴木 志郎康 / 1995 / Mole(モール)
p077 《家族生活》
“把抵抗道德束缚作为我们所有人的出发点,在冒险和游戏的过程中,对照儿童时期被形塑的自发性道德”
家族生活
目前无人评价
やまだないと / 2009/04/30 / 小学馆
《背叛者》
“对自我抱持关心、探求自我,那是为了不发现自己、为了反复钻研心理学诸多不变问题的最实在的手段。而对世界抱持关心的企图却是忘记自己,也就是说,若我们能停止探求那作为迎合规范的存在的自己,就更有可能得到发现自己的机会”
(有点烦这冗长的文风)
Le Traitre
目前无人评价
André Gorz / 1978 / Seuil
p78 《纽约》(“远近法的崩解”)
Life is good & good for you in New
8.6
William Klein / 1995 /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