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十九问》是一篇探讨作文写作重要性的文章,作者列举了19个问题,引导读者思考作文的目的、结构、内容等方面。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深刻认识到了作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和逻辑性。整体而言,这篇文章激发了我对写作的热情和思考。
作文十九问读后感(一)
2016年5月25日,深圳布吉,读完第一遍。
“作文一定要起承转合吗?”“如何立意?”“什么才是恰当的比喻?”“怎样发现和运用材料?”·······本书发掘十九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丰富的举例,解答学生作文的困惑。其中有方法和技巧,更有人生的经验和识见。
青少年是应该多读诗少读词,一旦早接触词,尤其是秦观周邦彦这些词人的词,容易走不出来了。欣赏能力会变得狭隘。多读诗会开阔眼界和拓宽欣赏水平,等培养了一定的欣赏能力时再去多读词才好。
······································································································································
作文十九问读后感(二)
第五问: 起承转合
举王安石《论孟尝君》的一篇短文为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脱于虎豹之秦。」这是起。「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这是承。「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这是转。「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这是合。
第六问:比喻
○ 乍愿君如天上之月出海复东来。( □ 这是比喻。)不愿君如东流之水到海不复回。( □ 第二个比喻。)有情之月无情水,黯然销魂别而已。况复一家判胡越?百年去乡里,关门断雁河绝鲤。( □ 这是用典。)万金不得书一纸。噫嘻乎嗟哉!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留不住箫上声。( □ 比喻。)拭不灭玉上名,( □ 比喻。)千尘万劫,销不得屋梁落月之相思、河梁落日之离情。( □ 用典。注意典故引起的联想,有时候和比喻的功能相同。)山中水,出山不复清。海中月,出海还复明。( □ 都是比喻。)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丘逢甲诗集:《岭云海日楼诗钞》之古别离行,送颂臣】
第八问: 「托物」
例如身世飘零的文人,写柳絮,写浮萍,从字面上看,句句是柳絮,是浮萍,没写他自己,其实呢,他句句在写自己,他是用浮萍用柳絮代替他。中国文学作品里还有一类叫「怀古」,例如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写屈原,借着屈原发牢骚,字面上也只有屈原,没有作者。这种写法也是「无我」。
第十问:
议论文是入世的训练,抒情文是出世的训练。抒情文为己,议论文为人。抒情文独善其身,议论文兼善天下。
第十七问: 诗
隋堤死了
老柳替它活着
朝阳和夕阳孪生
晚霞洗掉凝脂
星群蘸水磨去古锈
草原把天空黏住了
白云怎么逃得出去
作文十九问读后感(三)
我本意是想写书评,结果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底气,也不知道如何来评,倒认认真真的做起了笔记,把十九问的重点概括了下来。这个《作文十九问》,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倒是有趣得很,不但教作文也教做人。而且举的一些范例和引用的很多各家名句,或景,或物,或人,都很经典,不由得让你反复读来,细细咀嚼。
第一问:固定反应及反对固定反应。
作文要顺应语境,如:花好就应月圆。当然,很多名家也用反对固定反应来破陈创新,如:固定反应中看见落花应该惋惜,惆怅。但有名家偏偏就要这样写:“花谢了,花季结束了,花走完了它的旅程,我也可以放心了。”当然,如果像我这样作文水平有限的人,还是老老实实的用固定反应吧。
第二问:作文要慢,过程进展不要写得太快,避免一笔带过,让文章变得丰满。
有一个关于下雨看球赛的例子,就不能直接说天下雨了没法看球赛了,要让雨慢慢下来,观察下雨前人们的反应,雨怎么来的,看球赛的人怎么办,雨怎么由大变到小的,看球赛的人们怎么散的,这篇文章就一气呵成了。
第三问:作文怎样才能不容易变成无话可写。
十二字口诀:“思前想后、左顾右盼、说长道短。”展开想象的空间,写鱼不能光写鱼,可以写鱼缸,写鱼的种类和姿态,这叫思前想后。不仅如此,还可以写鱼缸周围的摆设,这叫左顾右盼。最后再发表点评论,这就是说长道短了。而这个说长道短就是放风筝的那根线,用思前想后和左顾右盼放出去后还得拉回来。
第四问:作文关键还是在于“审”。
注意审题目的重要性。就像偷窃、抢夺、抢劫都是夺取了别人的财物,但性质完全不一样。不审好题,作文就会跑偏。
第五问:起承转合
“起”是指文章起个好的开头,顺应开头接着往下写是“承”,中途可以扯点别的叫着“转”,最后再来个总而言之就是“合”了。
第六问:比喻对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比喻很重要,我们说话写文也经常用,是给一篇文章添佐料的重要调味剂。但写比喻是要发挥很多想象力,好的比喻也是不容易写出来的,在这里作者给了很多的例子和方法让我们进行学习。
第七问:立意。
确定写作的意图和角度。不立意,所有收集的资料都如散沙,还没有活力。
第八问:有我无我
作者举了个写景色的例子。分析了《澄清湖游记》和《澄清湖风景》两篇文章的区别,前者就得有我,写的是我眼里的风景;后者我可以不在里面,这些风景可以是从资料等各种途径得来。
第九问:下定义。
是整篇文章的方向,下定义的“下”字是落实、是具体要写作什么东西,降低了抽象的层次,这样一来文章就容易写了。
第十问:推论
要证明自己所写的东西,就要把一条条推论收集起来加减乘除,做到有序而又不复杂。但是一定要避免单线推论,这样文章才会更有料。
第十一问:放大术
说白了就是要学会“吹”,可以运用比喻和排比等方法加大力度“吹”,要吹的邪乎一些,这样才比较容易引人入胜。
第十二问:三段式(刺激→思考→决定)
就像写故事一样,先写一段话抛出悬念,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人们就像受了刺激一样,非得要寻找出结果,这就是所谓的思考。最后得出来的结果其实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了,也就是最后一段式-决定。
第十三问:议论文的三段式(赞成-反对-调和)
对自己提出的论点虽然要有赞成,但也要有弊端的分析,试图反对自己。然后进行三比二的调和,既克服了文章的偏执,又确立了自己的观点。
第十四问:作文先要有“文心”
我总觉得这个“文心”不是“中心思想”,好像是一种意念。所以作者倡导读诗静心,说这样相当于镀金,充电,让你不乱,用诗来稳定自己的心。并强调:“不读诗,无以写散文”。
第十五问:蛇衔于其尾的写法
一件事物起因如何,结果就为何,因果循环。有一个范例:我家没有树,没有枣树,没有石榴树,什么树都没有。因为我家住在公寓的高楼上,阳台上有几盆海棠。而作者的文章就在这几盆海棠上。
第十六问:增加词汇
是提升语言立体感的重要部分,避免出现多种问题。如一位先生的汇报:现在要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本来不成问题,只因大家忽略了这个问题,以致不成问题的问题终于成了问题。
第十七问:怎么写诗读诗
由于现代诗比较好理解,于是作者着重讲了现代诗。现代诗讲究“韵”,但不一定要押韵,要的是自由。如:“冬天依然寒冷/而春天遥远/老农默默/床边藏着一坛种子。”这四句诗里,“天,然,寒,远,边,坛。”也都是韵。诗的意味既要明白如画,还得有言外之意,不得太露太浅。
第十八问:传世与酬世,作家与作文
传世是一种境界,酬世是为了生存,两者可以独立而行,但也可同时而存。
作文是功课,是学业。如豪华酒店做客:该“装”的时候要“装”,该有的场面规矩就得有。作家就如两三个知己下馆子,高谈阔论,随意得轻松快乐。
第十九问:文学的作用
是放松身心的一种娱乐,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开卷有益,读完这本书,如获绝世武功。
作文十九问读后感(四)
经常听人说起写文章要起承转合,可何谓起承转合?却不得其法。找寻时觅得一个常用的例子,是王安石论孟尝君的一篇短文。其被称为短篇中之极则,尺幅中具有万里波涛之势,现转述如下:
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招贤纳士,贤士也因此归附于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这是起。
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哪里能说是得到了贤士!这是承。
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在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这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这是转。
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这是合。
对于这个划分,我是不敢苟同的,这使我本来就一团浆糊的脑子更加混乱了。由此便继续寻找例子的出处,便寻到了《作文十九问》这本书。
《作文十九问》是台湾成就很高的散文家王鼎钧先生的作品,其宗旨是为青少年写作入门释疑解惑。全书采用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的方式,阐述了自己在议论文、记叙文、诗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写作指导书,没错,是非常有价值!它用有趣的例子和常见的疑问不断吸引读者阅读下去,在不经意间刷新你的写作观点、不断跳出写作的误区,对初学写作的朋友很有帮助。但也因其过于随和的问答风格导致有些拉杂,观点不成体系,珍珠散落一地,很容易看完出现那种狗熊掰苞米的效果。为此,我进行了一番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作文十九问》大致从作文的立意、结构、写作方法、文学的作用和价值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第四部分我觉得意义不大,文学的价值知不知道都无所谓,反正喜欢的总会去喜欢,不喜欢的也终归不喜欢,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前三个部分。
一、立意。作文当先立意,立意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是味同嚼蜡还是余韵悠长全靠立意。
我们来看唐诗《游子吟》中的句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读到此处读者即便不会感到无聊,也绝对不会有任何震动,因为这只是最平常的生活场景再现而已。如果接下来再描述些准备什么吃的啊、用的啊仿佛也顺理成章,但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笔锋忽的一转直接开始了文章的升华,出现了那句震撼人心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几乎是一下子就把生活小事拉高到了母爱的层面, 并马上形成一种令人肃穆,潸然泪下的效果。最后一句就是立意,传言说《游子吟》是诗人先得了这最后一句,又倒着补上了前两句。不知传言是真是假,可这手法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结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立意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文体。笼统的分,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种:叙述、议论、诗。小说散文就适合以叙述为主,杂文鸡汤当属议论,至于诗单成一体就不解释了。
在叙述方面《作文十九问》介绍了几个行文结构的公式,以为那些胸有千言却无从下笔的朋友作为抓手。
公式以三段式为主,本质上大同小异,分别是:目标——行动——干扰;情绪——干扰——情绪改变;刺激——思考——决定;赞成——反对——调和等。
拿唐诗《春晓》为例,就符合“情绪——干扰——情绪改变”这个结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是心情明朗;“夜来风雨声”,这是出现干扰的事件;最后“花落知多少”,这是情绪的改变。最终心情由明朗转为阴郁。
其实这些公式并不深奥,只是借此引导一下发散的思维以便成文,而且我们的真实行为本来就是这样运行的。比如你去追求一个美女,周末戒了斋、沐了浴买了一大堆鸡腿准备表白。可就在你刚要下跪时,她旁边的一个男同学却抢先一步拿出了鲜花(目标——行动——干扰);瞬间你激动、忐忑、害羞的心情全部崩塌,变成一副失魂落魄外加搞笑的心情(情绪——干扰——情绪改变);在这个打击下你开始认真思考美女的品味,并决定还是再给她一个吃鸡腿的机会(刺激——思考——决定);可最终美女还是明确表示她喜欢鲜花,你只好表面上赞同她的决定,心里却觉得过日子还是得靠鸡腿,但是你没再出声,只是低低的说了声我以后还是你最好的朋友(赞成——反对——调和)。你看这完全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暗恋小故事,顺其自然的发展便用上了所有的公式。
说完叙述,我们再来看议论文。在议论方面,作者王鼎钧为读者明晰了很多概念,看时有拨云见日的感觉。比如议论文就是说出大家都需要却又没想到的意见,此意见既是大家共同能接受的意见,又是隐藏于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见解。我们回忆网络的爆文,选材多是符合这条定义的。而在论述的方法上,《作文十九问》却没有过多提及,仅简要地提到了“概念——定义——否定定义、直线推理至极致产生荒谬”等几个破题的方法。
《作文十九问》还写了一些关于诗歌欣赏的观点,并不是很系统,大约可以管中窥豹,有所启发。
三、方法。除了建设框架,作者王鼎钧在内容的细节创作上也介绍了一些可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将一个简短的想法“吹”大成文章,如何运用因果关系不断勾连推进情节,如何准确的用词,比喻这种修辞到底应该是什么风格又服务于什么文体,蛇衔其尾产生余味等等不一而足。
而开始提到的起承转合,也是成文的技巧之一。书中介绍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例子,大多精彩,只是这个起承转合却不是很贴切。按其所说:“起”即开头,是文章的第一句话;“承”即接着往下发展,让“起”的部分充分起来;而“转”是变化,是不同的观点或事件;到“合”是最后的结论或者最后的结果。依此来看,第一句前段“孟尝君招贤纳士,贤士因此归附于他”即为起,后段“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从秦国逃脱”是为承,第二句开始“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应为转,而最后“贤士不归附他”的结论是为合。
写书评既是为大家介绍好书也有自己学习探讨的初衷,相信《作文十九问》会给那些初涉写作的读者以有益的启发。作者王鼎钧也认可写作很是辛苦,可这苦又有不同的滋味。同是写文,写自己喜爱的内容就快乐,为了应付生活就烦闷。虽甘苦自知,但写作总是有莫大的好处,可梳理思想,增长能力,练的多了也许会成为一门手艺,凭此吃饭也未可知。在这个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靠写作生存的机会要比《作文十九问》写成的年代大了许多,这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机会,与诸君共勉。
作文十九问读后感(五)
在作家笔下,文子是敏感的,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杜甫有一句诗:林花着雨胭脂湿。“胭脂湿”不一定比“胭脂落”好,但是,胭脂落,花瓣落到地上来了,胭脂湿,花并没有落,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象。
站在林外才有“连天”的感觉,上一句“独上江楼思悄然”,下一句才是“月光如水水连天”,如果坐在潜水艇里,还能“连天”吗?
你在森林小径上没有宽阔的视野,你可以说繁星满天、密云满天,你看星看云的时候附近没有东西遮挡你的视线。
心情不同,景物跟着起了变化。
天下有许多好文章是这三个环节构成的:目标在望、全力以赴、出现干扰。也是一种布局。
(写看球赛遇上下雨,运用之前三个环节进行布局)难怪我的文章写不长,我总是下雨下得太快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个样式是“情绪-干扰-情绪改变”。
扩张文章的方式:思前想后(一个时间的前因后果)、左顾右盼(一个事件或人物和周围关系)、说长道短(夹叙夹议,加入议论成分)。
作文构思的时候,一方面要抓紧题目,一方面要能向四面八方延伸。写长文章,题目多向前延伸一些,圆周大一些;写段文字,题目少延伸一些,圆周小一些。
文章起承转合。“承”是起了头以后接着往下发展,使“起”的部分更充分。
诗要有“言外之意”,也许用着“合”。有时候,诗人留下缺口,让读者自己去“合”。列如:“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用猜测的语气,感叹的口吻,使句子长一点,语气悠长一点、缓慢一点。
有一年我杜莎士比亚的剧本,那里头比喻真多,读着读着我忽然有一点儿领悟,他老人家有些比喻是用“大远景”的手法产生的。远景,镜头蛇精来的空间大,空间里的景物就相对地缩小,这是看上去景物就不像原来的星系,像是另外一种东西。
凡是太大的景象都难比,你哪里去找同样大的东西?(此时应该往小了比喻)
比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篇文章的一小部分,用什么样的比喻,得看文章需要什么样的效果。
每篇文章都不是有我就是无我。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个句子里就“有我”。
你只有请他下定义,才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你是跟人家辩论,你对“正义、真理”怎么驳?你只能驳他的定义。“下定义”这里有个“下”字,“下”就是比较落实、比较具体,就是降低了抽象的层次。这么一来,那个抽象的名词的包容性没那么大了,涵盖面没那么广了,可能露出破绽来。
作文不是毕业论文,不能唱,内容也就不能复杂,一复杂,就变成大纲了。(谨记!!)
这个攻击的方法,就是把对方的定义直线向极端推论,使它站不稳、倒下来。议论文有破有立,所谓“破”,就是推翻别人的主张。
用单线条来“立”,不大管用,用这个方法来“破”,倒是很有威力。
写议论文是入世的训练,抒情文是出世的训练,抒情文为己,议论文为人,抒情文独善其身,议论文兼济天下。
所谓三段式、四段式都是我们贪图方便的说法,它在别人的文章里并不明显,它在我们的文章里也应该若有若无。
如果我们长些议论文,常用“赞成、反对、调和”三段式写议论文,就可以克服偏执。
你也可以把这个三段式的最后一段叫作综合。如果叫综合,这个三段式的前两段,可以叙述两种不同的情景,不一定哟啊提出两种不同的意见。
我们常常到诗里头去镀个金、受个浸、充个电,让我们的心不那么乱,不那么浮,也不那么死。
火柴燃烧,是一种“无可名状之形体”,可以当美术品欣赏。每一根火柴燃烧成一个独有的形状,不和别的火柴雷同。
火柴的燃烧有起步,有展开,有衰落,也就是有开始,有高潮,有结局,很像是写一篇作品,尤其是,它们从来不重复,每一个火柴都在创作。
开头是纽扣,结尾又是纽扣,如果是写文章,这叫“蛇衔其尾”。
诗有诗的语言。诗常常把具体的说成抽象的,又把抽象的说成具体的。
诗有一种手法,上一句和下一句不一定很连贯,每一句像一个岛屿没有安排渡船,不过他们仍然是一组群岛。
我见过三种作家。一种是,志在酬世的文章和志在传世的文章写得一样好,你酬世,“世”也畴你,所以这一类作家活得很漂亮。第二种,志在传世的文章写得很好,勉强酬世就大有逊色,可是,他既然薄有文名,社会往往要借重他的名气,也就常常给他安排一个座位。第三种,根本不肯或不能酬世,他没有那个才能,也没有那个心情,社会就说,“好吧,你去走你的独木桥把。”由他自生自灭。
你可以不酬世,但不要希求得到人家酬世得来的东西。
作文十九问读后感(六)
还记得学生时代写作文的场景吗? 考场上,作文课上,我们绞尽脑汁,搜肠刮肚。 很多问题折磨着我们: 一句话就能说完的事情,怎么能写出800字? 就那么几个词,车轱辘来回说怎么办?
以为长大了,阅历多了,经验丰富了会写得顺畅。 其实并没有,现在的我们依然提笔卡顿,敲字艰难,发言干巴。
你知道吗,已经有人一一解答这些问题,放在一本小书里——《作文十九问》。 一句话就能说完的事情,怎么能写出800字? 就那么几个词,车轱辘来回说怎么办? 以为长大了,阅历多了,经验丰富了会写得顺畅。 其实并没有, N现在的我们依然提笔卡顿,敲字艰难,发言干巴。
你知道吗,已经有人一一解答这些问题,放在一本小书里——《作文十九问》。书中,师生座谈,一问一答,那学生就是我们的代言人,帮我们问出了困惑已久的问题。
问题答完,文章变身,卡壳的学生惊呼: 「真怪,本来没有话可写,怎么一下子变成话太多写不完了呢」
不仅有话说,还越说越好,看这个例子: 变身前 「我们的书声和火车的声音,总是混杂在一起。再过几个月,我毕了业,就要离开这个学校,听不见这隆隆的车声了。」
变身后 「三年来,每天早晨,我们琅琅的书声总是和轰隆轰隆的火车声搅拌在一起。再过几个月,我要毕业了,就要离开这里,升入另外一座学校。我不知道那座学校在哪里,不知道它是什么模样,我知道,我得把琅琅的书声留下,把争吵不休的麻雀和热情呐喊的蝉留下,把奔雷似的车声留下。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我现在的学校。我想,到那一天,我对这多事的车声,也许会时时怀念,觉得回味无穷呢!」
一样的素材,一样的情感,能生出不同的话语。魔法就藏在一个个问题里,解除疑惑,好文呈现。
《作文十九问》是台湾作家王鼎钧「作文四书」中的其中一本,专注回答作文相关的问题,共十九章,我把它归纳为三个方向:
文章有章法吗? 文章怎样写得好?标准答案是多读,多写。 这答案似乎让人无力。正确,但是见效太慢。 书中的发问人是学生,诉求是快速写好应试作文,这与今天的我们,不谋而合。 我们想更快速、更有效,看了就能用。 有没有套路或者框架让我们搭出一篇还不错的文章? 作者说,有,还不止一个。 举其中三个为例。
「目标-努力-干扰-结果」
如果要写一场因为下雨而踢不了的球赛,你会怎样写? 有的同学只会交出六个字:「球赛因雨暂停」。 主题确实是这六个字,如何扩充一篇文章?
试试这个框架:目标在望——努力以赴——出现干扰——产生结果。
目标在望 可以写自己很喜欢看球,早就盼着看这场比赛。 喜欢看的是什么球,为什么喜欢看, 为球赛延伸
努力以赴 我为了看球赛做了哪些努力,门票从哪里来的 时间又从哪里挤出来的。 为后面的球赛变化做铺垫, 越努力,对比效果越好。
出现干扰 到了球赛那天,突然天气变化。 不要马上下雨,而是把下雨前乌云,凉风写出来。 与自己的心情呼应, 写大家还在观望,期盼出现转机
产生结果 转机没有出现,最终下起了雨。 下了什么样的雨,结果是怎样, 球赛取消了, 观众走了, 我也走了。 这个框架适合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去做什么,但遭遇转折,影响了结果。
「刺激-思考-决定」 每日生活貌似平平淡淡,一日三餐,三点一线,好像没有太多惊喜。 但细微处,却又在触动我们的心弦。 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堂课,我们得到启发,有了思考。 就如同一颗小石子落入平静的池塘,水花四溅,泛起涟漪。就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所得即文章。
这也是一种框架:刺激——思考——决定。
与第一种很大不同在于:没有主动的目标,是被动的收获。
书中以杜甫的一首名诗为例:
这首诗,被称为杜甫平生第一畅快诗,一向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老杜心中狂喜,老夫聊发少年狂起来。了解这背景,你就知道为何。
公元763年,唐朝政府军突然收复河北,叛军投降,宣告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动乱了8年,杜甫带着妻儿当了8年颠沛流离的流民。 一朝平定,怎能不泪满襟?
抗战胜利的好消息忽然传来,这是刺激。 听到这个消息,又悲又喜,回首艰难的日子是悲,展望未来安定的好日子,是喜。从好消息到好日子,这是思考。 立马着手收拾书卷,痛饮一番,准备打包回家、规划路线,如何从水路到陆路,从四川到河南。这是决定。 刺激-思考-决定,杜甫如同一根火柴,喜悦、思乡的心情瞬间点燃了。
「从一句到一百句」 写文章没话说,这是不是大多数人的烦恼? 王鼎钧说别怕,送你十二字真言:「思前想后 左顾右盼 说长道短」
首先学会写一句话, 句子的核心是名词+动词。如何把这两个词扩成一句话。
鸟飞——名词+动词
鸟在天上飞——+地点
一只鸟在天上飞——+数量
一只老鹰在天上飞——+什么鸟
一只老鹰在空中转着圈子飞——+怎样飞
从一个短语变成一句话。从一个概念变成一幅生动的画。能写一句,就能写一百句。
汪曾祺是写美食的高手,他在一篇文章写家乡的特色,高邮咸鸭蛋。 文章洋洋洒洒,基本从一句话而来:高邮咸鸭蛋好吃。 他怎么表现好吃?
他左顾右盼: 不止写高邮,苏南、浙江、上海,北京都有咸鸭蛋,也有双黄蛋。 但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实在瞧不上。 这是空间上的对比写法。
他思前想后: 咸鸭蛋不是近代才有,早在袁枚的《随园食单》就有记载高邮咸蛋, 现在端午节风俗,孩子脖子上挂一个鸭蛋络子。 这是时间上的跨越。
他说长道短 这文章很有名,最经典的还属于这段,汪老仔细描述了高邮咸鸭蛋的特点: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说长道短就是评论,说说它的长处和短处,当然长短都是相对的,所以经常要引入对照组,比较着说。这是看法上的写法。
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型进行描写,从时间,空间,看法三个视角观看,就好像站在一个三维的路口,你可以,上蹿下跳,南来北往,声东击西。
文章有突破点吗
如果把一篇文章看作谋划一场战役,只有进攻路线的安排还不够,还需要在各个突破点上集中火力。 如果你看过古代电视剧,肯定对攻城的情节有印象: 大军赶到城门,一般两个方案突破:驾云梯、撞城门。 十几个人抬着一根又大又沉的木头去撞那顽强抵抗的城门。 这就是突破点。
文章也有突破点,关注好这几个点,把精力投注,细细打磨,会事半功倍。举几个例子:
「审题」 文章都有主题,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甚至是散文,都会有一个主题。 以形写神,形散而神不散。 如不然,那只是自说自话,罗列材料,如一堆散沙, 主题才是串起内容的那根线。 所以要先审题,这个审字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好比有一个人报案,说自己的钱包被另一个人拿走了。 审案时就需要细细盘问,拿走具体是怎样的经过? 如果他是掏出一把枪,指着你,把钱拿走,这是抢劫。 如果是趁你不备,一把抢走,这是抢夺。 如果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拿走,这是偷窃。 都是两个字,情节严重程度,案件判定方向大不相同。
题目也是一样,主题核心可能只有几个字。 核心的意思是什么, 题目中不同的字重量也不同。
举书中例子,勤能补拙,重在补,如果只写勤奋的人如何有成就。就是在跑题。
「立意」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应到中国,鲁迅先生也有一句话: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意思是,原始的内容只有一个,但由于不同的人视角和背景不同,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这不同的看法就是立意。
书中说,正因为不同,立意才重要。 如果立意只有一个,人人相同,背下来就行。
立意不怕新,不怕奇,不怕惊世骇俗,只要你能有理有据、讲得明白。 书中有个例子: 古代文人多用竹子比喻君子,高风亮节。 但有一首诗,偏偏不以为然, 它说竹子怎么会是君子呢,压力来了它就弯腰, 压力从东边来它往西弯,压力从西来它往东弯。 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也称“翻案”文章。
「词汇」 词汇是写作者的武器,没有哪个作家提写作不提词汇。 这本书不仅说词汇重要,而且分为几章多个角度展示词汇的用武之地。
炼字 唐代诗人曾在诗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可见古人炼字用力之深。 往往一句话中,很多词放进去,语意都通顺, 但精确表达意思,只有那一个词,还能画龙点睛。
比喻 比喻是用熟悉事物来对照陌生事物,抓住两者之间微妙的共通点来联系。 写作者想的是创造性的比喻,一个精妙的比喻往往体现了深刻的洞察力。 而大众生活中借用的是约定俗成的比喻,比如演员叫明星,酒量大叫海量, 身体结实的人叫铁汉。
词汇多,你才给出一个贴切的比方。 莎士比亚名篇中的比喻:「他像一个巨人似的跨越这狭隘的世界,我们这些渺小的凡人一个个在他粗大的腿底下行走,四处张望,替自己寻找不光荣的坟墓。」 这是才情的展示,而词汇是才情的源头。
押韵 古代写诗需要押韵,现在文章中就抛弃这个老古董了吗? 其实一直在用, 广告文案中,文章排比句中,都可见押韵。 因为押韵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播。
为了押韵,就要根据同一个意思,变换不同的词汇。 比如三年,可以变成三载、三秋、三岁,也可以是千日、千天、千个晨昏。 脑中的词汇越多,调用起来才得心应手。
如何看待文学
「文心」 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出文心,文心就是写文章的用心。 在《作文十九问》里,王鼎钧说写文章要有文心,
没有文心,心的样子可能是心乱、心死、心浮。 心乱:敷衍自己,文章写不出来,或写得潦草。 心死:丧失了敏感,文章写不出来,或写得勉强。 心浮:不能进入人生和自然里,写得庸俗。
时常浸润自己的内心,读诗是个好办法。 诗由十足的文心里出来,投入诗中,镀个金,受个浸,充个电。 就如同手表校对,让自己重新获得满满的文心。
「诗理」 诗是精粹的语言,更加聚集,聚集到一点,来表达。 比如聚在手: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把抽象说成具象, 把夏天说成一树蝉声,冬去春回的希望说成老农收藏的种子。
诗把具象说成抽象, 去时握的是空罐,来时握的是龟蛋, 就要说成,去时握的是物质,来时握着一个生命。
「作家」 书中作者把写文章分为传世和酬世。 传世是为自己而作, 酬世是应付社会,应用之作。
对应作家也有三种: 第一种作家,传世酬世一样好,你酬世,世也酬你。 第二种作家,志在传世,酬世一般。 第三种作家,根本不酬世,过独木桥。 每个人有自己的路和精神追求。 不酬世可以,也不要希求别人酬世得来的东西 。
结语
一本200页的精炼小书,19个关于写作的问题,它不广、不深,不是面面俱到的写作大全,也不是深刻探讨的研究成果。它重在实用,看了就会用,是一本带你入门,解惑的书,如带领刘姥姥逛大观园,带你到写作的园子里看一看,瞧一瞧。
作文十九问读后感(七)
作文三书2:作文十九问
第一问
古人有所谓“一字师”
第二问
第三问
第四问
思前想后,左顾右盼,说长道短。
思前想后:一件事情的前后描述。
左顾右盼:一件事或一个事物,没有更多的话要说,可以借助写这件事或这个事物的周边来间接写这一件事或这个事物。
说长道短:在其他文体之外,用其他文体来写。如在记叙之后,用议论。
这十二个个写法指导,可以有许多内容可写。但越来深入,容易越走越远,易偏题,就要及时拉回来,回到主题上。
所以这样构思内容以后,现在的问题不是不够字数,而是太多了,要有所选择。
作文构思的时候,一方面要抓紧题目,一方面要能向四面八方延伸,题目,就是“心”,文章构思就是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取得均衡,只有离心力固然不行,只有向心力也是玩儿不转的。你手里那根绳子的长度,也就是文章的长度,写长文章,题目多向前延伸一些,圆周大一些,写短文章,题目少延伸一些,圆周小一些。
第五问
起承转合
起:起要起得漂亮,让人家想看下去。
承:写那些,可以托起“起”的内容,准备接下来的“转”。
转:议论文的转,是换个角度,说另外一层意思。记叙文的“转”,多半是写事情的变化。
合:跟具体情形符合写法。但末尾部分,要切合情义气氛,尾部文字要缓慢,带些意味深长。
第六问
比喻
如何产生比喻?
与“才情”有关系,与“灵感”也有关系。
电影有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莎士比亚有些比喻是用“大远景”的手法产生的。
第七问
立意不是“立异”,不一定翻案。
文章没有立意,所搜集的材料就是一盘散沙。
第八问
文章“有我”、“无我”的思考。
第九问
下定义
“下”字,就是比较落实,比较具体,就是降低了抽象得层次。如此一来,那个抽象名词的包容性就没那么大了,涵盖面也没那么广了,可能露出破绽来,在辩论中,就有了反驳的机会。
议论文使用的语文,比抒情记叙要抽象得多。
一个字词越抽象,所包含的内容越多。
说理,尤其是说高级抽象得理,只有很少的字可用,有时候,两个哲学家辩论,就像是互相抢着用字。
对于字词的理解,要看每个人对字词的定义。每个人对字词的定义都不同。
所以跟人辩论,只能反驳他人的对字词的定义。要不然这样的不知对方对字词的辩论是毫无意义的。首先得弄清楚各自对字词的定义。
辩论,有时候像是“定义游戏”。
在辩论中,可从定义中找破绽。
一个辩论技巧:
“什么是勇敢?勇敢是作战不退。——要是长官下令退却呢?”
将这三句话当做三段式,做练习。
听人讲话比自己发言有意思,做作家的人要“好好的听话”。
人应学会使用定义,也要学会如何攻破定义。
人要有最坚固的盾,也要有最锐利的矛。
但不存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个问题。因为你的矛是刺在“敌人”的盾牌上,不是刺在自己的盾牌上;你是用盾牌抵挡“敌人”的矛,不是抵挡自己的矛。
如果敌我两方,都有最坚固的盾和最锐利的矛,那如何决出胜负?
还有“努力”、“才气”、“才能”这些因素。
第十问
单线推论
举例议论文的立论和反驳。
立论不可用“单线推论”,“单线推论”用来破对方意,倒是威力十足。
用“单线推论”来破对方立意,这个可以不用,但要会。(但在正面的辩论中,要引经据典地驳倒对方,然后才从侧面插进奇兵,运用“单线推论”手法。要不然直接使用或仅仅是使用“单线推论”则没有说服力和辩论力,而不可信)
既然不用,为什么还要学会?
你要防备别人使用。
心里存着这个方法,可以检查自己的文章,别让人家替你推论出一条尾巴来。
在辩论会上,万一人家使用了这个办法,而又不能束手就擒。
这是写议论文和辩论,要注意的事情。
写议论文是入世的训练,抒情文是出世的训练,抒情文为己,议论文为人,抒情文独善其身,议论文兼善天下。
第十一问
作文的放大术。
可将文“吹”大,此“吹”是吹气球的吹。将内容扩大。
吹是将题材膨胀,让许多细节呈现出来。这跟文章的好坏没有绝对的关系。
“简洁”好,“简略”不一定好。
文章有“简古”、“简洁”、“简略”之分。
把题材“吹”起来之后,还要不要简洁?
当然要。
简本和繁本。哪一种文学价值高?
公认繁本的文学价值高。但也要看具体情况。
将一句话单独成段,就表示这一句非常重要,把它放在醒目的地位。这是分段的一种技巧。
还要注意用词,所带来的对“文气”的影响。
在文章的最高潮的后面不能立刻刹车,得有一些回荡。
第十二问
三段式写法:刺激——思考——决定。
第十三问
反对、赞成、调和
第十四问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写散文。
读诗不但对写散文有帮助,对写什么都有帮助。
作文先要有“文心”。不管你是写散文,写小说,写剧本,文心都是根本。可是我们这颗心不能天天时时都是文心。
诗由十足的文心里出来。
该读谁的诗?
标准答案当然是读古典级的大家。
读李杜韩白诸大家,如果读不进去,再退而求其次。
对于诗,有时候可以一个字一个字读。
第十五问
开始,高潮,结局。
大自然是厌恶抄袭、反对复制的。
文艺创作取法人生和自然,所谓“法自然”,就包含这种不与人同的精神。
有层次。
蛇衔其尾。
梳理清文中的因果事件。何为因,何为果。一般来讲,因是果,果又是因,如此镶嵌而成。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不可明写,要藏在叙述描写里。
因生果,果生因,无尽无休,怎么结束呢?
所以要“蛇衔其尾”,告一段落。
或者,有其他手法,比如:因果循环有三种可能。
一种是因大于果,一种是果大于因,第三种是因灭于果。
有趣的写法,还是“蛇衔其尾”。
所谓文章作法,都是从已有的作品里归纳出来的。
所以,不用害怕写出来的文章跟人家的相同。
写作是心灵的活动,心灵十分复杂微妙,人与人尽管心同理同,作品一定不同。
第十六问
词汇
注意词汇的变化,用其他词来替代。
标点符号,可以改变文章的语气。
意念相同的词,是不是可以随便换用?
要看词,是单词还是复词,将奇偶相错。
得看文章的风格和句子要达成的效果。
此外还得考虑到字音,也就是音节。
还得考虑一句之内用字不能重复。
那怎么办?
多读。读破万卷,神而明之。
多读好文章,看人家在要紧的地方反复说一个意思,反复而不重复。
看文章怎样才会读者顺口,看着顺眼。看人家长短疏密安排得多么妥当。
要多少词汇量才行?
“识字不多,用字不错。”
他们“明训诂”的人,对识字、用字的要求很严。
所谓错字,应该是字形不对。
写白话文照样需要推敲,需要字斟句酌。
对于是要学好白话文还是文言文,就要看为何所用。
是为升学,为了实用,还是为了当大作家。
如果当大作家,不但要学文言文,还要学外国文呢,还可能要去提炼方言呢。
从实用角度考虑。首先,实用的定义是:不为升学考试,也不为了当大作家,平时喜欢写写,表情达意,自得其乐,这样的人可以不读文言点典籍。
文学,尤其是创作,要你自动自发自我造就的地方太多了。
文学简直没准儿,作家,尤其是大作家,常把我们认为完全无关的甲和乙连在一起,组合成丙。而且这个把戏层出不穷,世世代代做不完。
第十七问
写诗也可以锻炼文字。
诗,要讲究“韵”,但是不一定“押韵”,押韵是在诗句最后一个字安排脚韵。现在很多新诗都不押韵。
现代诗押的是“自由韵”,不难。押韵反而会训练你,使你对词汇更能灵活运用。
诗比文更难说个明白。诗有诗理,跟文理不完全相同;诗有诗法,跟文法不完全相同。
诗常常把具体的说成抽象得,又把抽象得说成具体的。
例如,把夏天说成一树蝉叫,把冬尽春回得希望说成老农收藏的种子,都是把抽象得说成具体的。
诗有一种手法,上一句和下一句不一定很连贯,每一句像一个岛屿没有安排渡船,不过它们仍然是一组群岛。诗句之间,没有什么因为,所以,以致、、、、、、
诗,和散文的差别越大,我越喜欢。诗,我希望它给我另一种文体的喜悦和冒险。
第十八问
古人把文章分成两大类,一种叫“传世”的文章,一种叫“酬世”的文章,酬世,可以说就是应付这个社会。
考运是自有科举制度以来中国士子的“共识”。
抒情文,说的是作者的事情,而议论文谈论的是有关大家的事,所以,议论文容易引起反驳辩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议论文不要太依赖比喻,靠证据。
如何推翻别人的主张,是否可以先推翻他的比喻?
可以故意跟他的比喻不合作,夸张不能比、不相同的地方。不过这也不是主力,主力站是推翻他的证据,或者提出不同的证据。
抒情是“自了”,议论是度人;抒情要文情并茂,文尽情未了,议论要理直气壮,理不直气也要壮,理屈而气不穷;抒情近乎王道,议论近乎霸道。
第十九问
文学有用,它的第一功用,是娱乐。
人有工作的时候,有休闲的时候。“工作”有工作时的问题,那些问题不能用文学解决。休闲有休闲时的问题,文学就派上了用场。
我们并不特别提倡文学。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总得选一种活动。选一种“无害”的活动也可以,无害的活动可以防还,所以无害就是有益。
现代人的休闲时间比古人多,休闲的时候做什么,非常重要。
我们所谓娱乐,是指身心放松,现实的压力解除,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圆满自足的小世界里。这些,小说,诗,散文,都能给我们。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得到许多知识。这又分三方面,一是文化遗产的承受,二是人情世态的了解,三是生活境界的提高。
文学作品是专门表现人心的,人心隔肚皮,文学却是一面透视镜,人心海底针,文学却是一个探测器。
抒情诗是作者的交心运动,长篇小说是作者指挥的人性大演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不一样,你要同中求异;人与人也有共同的规律可寻,你又要异中求同。
人的境界有高有低。
影剧对你扩大人生经验有帮助,对你增进写作技巧也有帮助。
不过在谈作文的时候,我强调文学,强调诗,散文,小说,也许可以加上一部分剧本。这些用文字写成的东西,对作文有直接的帮助。
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一个人发挥他创作的才能。
人,有他的才能。“右手计算彗星轨道,左手描述人生百态”,这是一人具备两种才能。每一个人都该发挥才能,完成自我。一个人,若是性近文学,别无所长,他就到文学里完成他自己吧。
对作家的定义:
他使用语文的本领超过一般人,犹如钢琴家,使用钢琴的本领超过我们。作家,钢琴家,画家,都是艺术工作者,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人人都会,只有你最好,并不是人人不会,只有你才会。
他是增加文学遗产的人。
作家这个职业并不好:
由小喻大,作家和社会可以共安乐,难以共患难。
文学多半是团团转的。
假如人生像排队一样,有很多很多人排在作家前头。
文学的功用:
提供娱乐
传递知识
文化遗产的承受
人情世态的了解
生活境界的提高
培养专长
以后写议论文,不放先列这么一个大纲。
作文十九问读后感(八)
先看一个书中的例子:
变身前:
变身后:
《作文十九问》是台湾作家王鼎钧「作文四书」中的其中一本,专注回答作文相关的问题,共十九章,我把它归纳为三个方向:
一、文章有章法吗?
文章怎样写得好?标准答案是多读,多写。 这答案似乎让人无力。正确,但是见效太慢。 书中的发问人是学生,诉求是快速写好应试作文,这与今天的我们,不谋而合。
我们想更快速、更有效,看了就能用。 有没有套路或者框架让我们搭出一篇还不错的文章? 作者说,有,还不止一个。 举其中三个为例。
1、「目标-努力-干扰-结果」
如果要写一场因为下雨而踢不了的球赛,你会怎样写? 有的同学只会交出六个字:「球赛因雨暂停」。 主题确实是这六个字,如何扩充一篇文章?
试试这个框架:目标在望——努力以赴——出现干扰——产生结果。
目标在望:可以写自己很喜欢看球,早就盼着看这场比赛。 喜欢看的是什么球,为什么喜欢看, 为球赛延伸
努力以赴:我为了看球赛做了哪些努力,门票从哪里来的 时间又从哪里挤出来的。 为后面的球赛变化做铺垫, 越努力,对比效果越好。
出现干扰:到了球赛那天,突然天气变化。 不要马上下雨,而是把下雨前乌云,凉风写出来。 与自己的心情呼应, 写大家还在观望,期盼出现转机
产生结果:转机没有出现,最终下起了雨。 下了什么样的雨,结果是怎样, 球赛取消了, 观众走了, 我也走了。 这个框架适合有明确的目标,想要去做什么,但遭遇转折,影响了结果。
2、「刺激-思考-决定」
每日生活貌似平平淡淡,一日三餐,三点一线,好像没有太多惊喜。 但细微处,却又在触动我们的心弦。 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堂课,我们得到启发,有了思考。 就如同一颗小石子落入平静的池塘,水花四溅,泛起涟漪。就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所得即文章。
这也是一种框架:刺激——思考——决定。
与第一种很大不同在于:没有主动的目标,是被动的收获。
书中以杜甫的一首名诗为例:
这首诗,被称为杜甫平生第一畅快诗,一向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老杜心中狂喜,老夫聊发少年狂起来。了解这背景,你就知道为何。
公元763年,唐朝政府军突然收复河北,叛军投降,宣告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动乱了8年,杜甫带着妻儿当了8年颠沛流离的流民。 一朝平定,怎能不泪满襟?
抗战胜利的好消息忽然传来,这是刺激。 听到这个消息,又悲又喜,回首艰难的日子是悲,展望未来安定的好日子,是喜。从好消息到好日子,这是思考。 立马着手收拾书卷,痛饮一番,准备打包回家、规划路线,如何从水路到陆路,从四川到河南。这是决定。
刺激-思考-决定,杜甫如同一根火柴,喜悦、思乡的心情瞬间点燃了。
3、「从一句到一百句」
写文章没话说,这是不是大多数人的烦恼? 王鼎钧说别怕,送你十二字真言:
「思前想后, 左顾右盼, 说长道短」
首先学会写一句话, 句子的核心是名词+动词。如何把这两个词扩成一句话。
鸟飞——名词+动词
鸟在天上飞——+地点
一只鸟在天上飞——+数量
一只老鹰在天上飞——+什么鸟
一只老鹰在空中转着圈子飞——+怎样飞
从一个短语变成一句话。从一个概念变成一幅生动的画。能写一句,就能写一百句。
汪曾祺是写美食的高手,他在一篇文章写家乡的特色,高邮咸鸭蛋。 文章洋洋洒洒,基本从一句话而来:高邮咸鸭蛋好吃。 他怎么表现好吃?
他左顾右盼: 不止写高邮,苏南、浙江、上海,北京都有咸鸭蛋,也有双黄蛋。 但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实在瞧不上。 这是空间上的对比写法。
他思前想后: 咸鸭蛋不是近代才有,早在袁枚的《随园食单》就有记载高邮咸蛋, 现在端午节风俗,孩子脖子上挂一个鸭蛋络子。 这是时间上的跨越。
他说长道短: 这文章很有名,最经典的还属于这段,汪老仔细描述了高邮咸鸭蛋的特点: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说长道短就是评论,说说它的长处和短处,当然长短都是相对的,所以经常要引入对照组,比较着说。这是看法上的写法。
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型进行描写,从时间,空间,看法三个视角观看,就好像站在一个三维的路口,你可以,上蹿下跳,南来北往,声东击西。
二、文章有突破点吗
如果把一篇文章看作谋划一场战役,只有进攻路线的安排还不够,还需要在各个突破点上集中火力。 如果你看过古代电视剧,肯定对攻城的情节有印象: 大军赶到城门,一般两个方案突破:驾云梯、撞城门。 十几个人抬着一根又大又沉的木头去撞那顽强抵抗的城门。 这就是突破点。
文章也有突破点,关注好这几个点,把精力投注,细细打磨,会事半功倍。举几个例子:
「审题」
文章都有主题,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甚至是散文,都会有一个主题。 以形写神,形散而神不散。 如不然,那只是自说自话,罗列材料,如一堆散沙, 主题才是串起内容的那根线。 所以要先审题,这个审字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好比有一个人报案,说自己的钱包被另一个人拿走了。 审案时就需要细细盘问,拿走具体是怎样的经过? 如果他是掏出一把枪,指着你,把钱拿走,这是抢劫。 如果是趁你不备,一把抢走,这是抢夺。 如果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拿走,这是偷窃。 都是两个字,情节严重程度,案件判定方向大不相同。
题目也是一样,主题核心可能只有几个字。 核心的意思是什么, 题目中不同的字重量也不同。
举书中例子,勤能补拙,重在补,如果只写勤奋的人如何有成就。就是在跑题。
「立意」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应到中国,鲁迅先生也有一句话: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意思是,原始的内容只有一个,但由于不同的人视角和背景不同,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这不同的看法就是立意。
书中说,正因为不同,立意才重要。 如果立意只有一个,人人相同,背下来就行。
立意不怕新,不怕奇,不怕惊世骇俗,只要你能有理有据、讲得明白。 书中有个例子: 古代文人多用竹子比喻君子,高风亮节。 但有一首诗,偏偏不以为然, 它说竹子怎么会是君子呢,压力来了它就弯腰, 压力从东边来它往西弯,压力从西来它往东弯。 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也称“翻案”文章。
「词汇」
词汇:是写作者的武器,没有哪个作家提写作不提词汇。 这本书不仅说词汇重要,而且分为几章多个角度展示词汇的用武之地。
炼字:唐代诗人曾在诗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可见古人炼字用力之深。 往往一句话中,很多词放进去,语意都通顺, 但精确表达意思,只有那一个词,还能画龙点睛。
比喻:比喻是用熟悉事物来对照陌生事物,抓住两者之间微妙的共通点来联系。 写作者想的是创造性的比喻,一个精妙的比喻往往体现了深刻的洞察力。 而大众生活中借用的是约定俗成的比喻,比如演员叫明星,酒量大叫海量, 身体结实的人叫铁汉。
词汇多,你才给出一个贴切的比方。 莎士比亚名篇中的比喻:「他像一个巨人似的跨越这狭隘的世界,我们这些渺小的凡人一个个在他粗大的腿底下行走,四处张望,替自己寻找不光荣的坟墓。」 这是才情的展示,而词汇是才情的源头。
押韵:古代写诗需要押韵,现在文章中就抛弃这个老古董了吗? 其实一直在用, 广告文案中,文章排比句中,都可见押韵。 因为押韵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播。
为了押韵,就要根据同一个意思,变换不同的词汇。 比如三年,可以变成三载、三秋、三岁,也可以是千日、千天、千个晨昏。 脑中的词汇越多,调用起来才得心应手。
三、如何看待文学
「文心」
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出文心,文心就是写文章的用心。 在《作文十九问》里,王鼎钧说写文章要有文心,
没有文心,心的样子可能是心乱、心死、心浮。
心乱:敷衍自己,文章写不出来,或写得潦草。
心死:丧失了敏感,文章写不出来,或写得勉强。
心浮:不能进入人生和自然里,写得庸俗。
时常浸润自己的内心,读诗是个好办法。 诗由十足的文心里出来,投入诗中,镀个金,受个浸,充个电。 就如同手表校对,让自己重新获得满满的文心。
「诗理」
诗是精粹的语言,更加聚集,聚集到一点,来表达。 比如聚在手: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把抽象说成具象, 把夏天说成一树蝉声,冬去春回的希望说成老农收藏的种子。
诗把具象说成抽象, 去时握的是空罐,来时握的是龟蛋, 就要说成,去时握的是物质,来时握着一个生命。
「作家」
书中作者把写文章分为传世和酬世。 传世是为自己而作, 酬世是应付社会,应用之作。
对应作家也有三种:
第一种作家,传世酬世一样好,你酬世,世也酬你。
第二种作家,志在传世,酬世一般。
第三种作家,根本不酬世,过独木桥。 每个人有自己的路和精神追求。 不酬世可以,也不要希求别人酬世得来的东西 。
结语
一本200页的精炼小书,19个关于写作的问题,它不广、不深,不是面面俱到的写作大全,也不是深刻探讨的研究成果。它重在实用,看了就会用,是一本带你入门,解惑的书,如带领刘姥姥逛大观园,带你到写作的园子里看一看,瞧一瞧。
同是写文,写自己喜爱的内容就快乐,为了应付生活就烦闷。虽甘苦自知,但写作总是有莫大的好处,可梳理思想,增长能力,练的多了也许会成为一门手艺,凭此吃饭也未可知。在这个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靠写作生存的机会要比《作文十九问》写成的年代大了许多,这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机会。
(以上为参考豆瓣其余笔记整理,仅作个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