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房地产 走不出的阴影_策划盈利教程

编辑Tag赚U币
教程Tag:暂无Tag,欢迎添加,赚取U币!

推荐:电子商务之B2C经营的几点现实误读
某网站又获得VC千万级的投资 昨天,某网站被高价收购 今天,某站与某站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 一时间这样的报道和谈资不绝于耳,所在的行业社会关注度慢慢大起来,是件好事

前不久和朋友讨论关于中国房价下跌与互联网发展萧条的话题,突然萌发写篇文章的意念,或许在某些方面可以帮到一些朋友。

房奴,这已成为大龄青年的代名词,有能力的倘且买上了几套像样的房子,其次就是每月从基本工资里挤出那么一丁点血汗钱为房子埋单。而从事互联网的同仁们,更难以揣摩他们的工作热情,北京的夜晚走进中关村可以看见远处稀稀落落的灯火;广州,运气好的话步入软件园略许能体会一些。

朋友说互联网与房地产不能相提并论,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虚拟的产品,可能在某些专家或者行业领先人物的点评(指点)成为趋势,当有另一种新鲜的事物(技术)取代,那么它们又是过去式。而房产是人们安家的归属,谁都想,就算房产协会炒作也是实物炒作,与互联网相比有些充实感。

朋友的观点有部分赞同,作者却在互联网与房地产之间发现了几点共同之处,下面一一驳析:

专家

房产业所谓的专家,其实与房产协会离不开瓜葛,房价不断地往上涨不是哪一个专家点评两句就了事,它关乎着广大消费者所能承受的底线,在市场经济的意义上是行不通的。那为何又提起“专家”一词?在行的朋友大致了解过物价局、房产协会所处的角色,物价局在某些事物(项目)上做一个大概的价值评估及其它工作。而房产协会则不然,房产协会有来自不同地区有名望的地产开发商会员,他们是一个有纪律、有目的的组织,房价抬高与这群组织私密协商数次,得到组织全部成员认同后,那么它就成为真理。

互联网与房产相比没那么繁琐、复杂,简单的定义在于你是否够创新,是否符合网友的偏好,是否有足够完善的盈利模式。比方说最近国外媒体宣称社交网站直逼博客平台,甚至将取代博客平台成为新型的交友点评的商业模式,中国也就顺着这破风开始虚吹。

国外热衷于什么技术,国内有先见之明的创业团队总能抓住最好的机会,利用他们的商业模式模仿再创新,化为己有,在中国也就成为一种新鲜的事物,邀请业界几位有名望的专家参与点评,分析这种商业模式的大好形式,再引用国外较成熟的一些例子,到中国就成为一种趋势。

开发商

洞察商业机会、拥有良好地段及独特项目的开发商从中大赚一把,使不少地产商的腰包鼓了一圈。而到了城市郊区的项目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有的项目甚至在中途停产(原因:地产商拼命盖房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商业瓶颈,已建好的项目没有销路,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不得不停止无休止的套钱商业活动),到最后痛苦的人不是买房的消费者,而是这些一心赚大钱开发商。

互联网创业团队拥有独一无二的技术,加上短时间内无人可模仿的商业模式,融一两百万运作资金,就大张旗鼓开始梦想之旅。似乎很简单,可到后来为何又有一大片的网络平台一夜之间消失呢,这其中的原因我想只有经历过的朋友才能体会,因为中国的消费者还赶不上你们的速度。

消费者

消费者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达到温饱才会谋求更好的发展,当个人酬金达不到够房的水平,消费者会很理智的放弃做房奴的机会,所以大部分的消费者也在静观其变,等待更好的机会再购房。

互联网与房产相比都是有共性的,消费者选择理由也有很多,你的网站不符合网友的喜好,不能给网友带去实用价值(创造价值),操作不方便,或者没有足够的群体去拥戴,那么就是这个网站没有在某方面调查过网友的需求,是一个很失败的网站。以此同时,消费者还有评价的机会,花数月甚至几年时间经营的网络,可能就因为一时的差错让你白忙乎。

经以上阐述,朋友们应该明白房价下跌的可能性有多大,与朋友交流过后的第三个星期,南方都市报头版“广州房价下降千元”的内容,按照目前的局势,其它地区也开始走下坡路,明年房价将继续以熊势状态下滑。再过两年房价将可能回到原起点的最高价位。

分享:中国电子商务亟待法制化的游戏规则
声明:本篇文章纯属作者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其中第一条提出电子商务概念细分的问题,第二条提出对电子商务的误解,比较罗嗦。如果没耐心看下去,请直接跳至主要观点三、四条。 一、电子

来源:模板无忧//所属分类:策划盈利教程/更新时间:2008-08-22
相关策划盈利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