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读后感100字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3 20:20:24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5-04-13 20:20:24   小编: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是一部经典的漫画作品,描绘了史努比和查理·布朗之间的友谊故事。通过史努比的幽默和机智,展现了人与狗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读完这部漫画,让人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读后感(一)

明天就史努比六十周年啦。真的很喜欢这只小狗。这套书收藏了从1950-1970每天的史努比,看着他刚开始滑稽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据说国外这套精装版本也才出到第十本。真是全球同步收藏啊。有纪念价值。

1/6页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读后感(二)

喜欢史努比,但读史努比的漫画还是头一次.看了全集才知道原来这世界知名的小猎犬和他的主人圆头小子的形象是怎么来的,也算是见证了史努比的成长了吧.从50年代起到现在,60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但不管怎样,史努比的世界好像早就超脱了时间的羁绊,那些人那些事,永远都是默默浸润你的心田.还超级喜欢这套书的设计,巧克力色的盒子金色的图案,透着经典的低调华丽感,十本书(据说美国也才出齐十本呢)也是按照原版书的设计,令人爱不释手.推荐给喜欢史努比的粉丝!

2/6页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读后感(三)

史努比漫画享誉全球,是历经60年而不衰的漫画经典之作。

史努比是一条很有个性的小狗。他身为一只小猎犬却偏偏不承认自己是只狗。自认为潇洒,尤其对女孩子很温顺、亲切。他不喜欢草丛和猫。他的特技是名人模仿秀,在运动方面是万能选手……这套漫画讲述的就是史努比和他的朋友们,以及他的主人及其朋友们的生活故事。故事温暖、幽默、温情,时时可见人文主义关怀。

50年来,每天不间断连载;近2万组漫画均由作者本人绘制;全球共有2600多家报纸连载;共发行了三亿本《史努比》漫画书;拥有3亿5千5百名读者;被翻译成21种文字;被改编成50部动画片,并多次获奖,包括五次艾美奖;风靡全球75个国家,数以万计的带有史努比形象的周边商品进入全球上亿户家庭,创造了12亿美元以上的产业……

史努比诞生于1950年10月2日,那也是查尔斯•舒尔茨创作的《花生》漫画首次刊登在7家美国日报上,从此舒尔茨通过一只名叫史努比的小狗、一名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和一群个性十足的小伙伴创造了一个漫画奇迹;1952年,史努比梦想自己能用双脚走路,同时它想成为一切,除了“狗”以外的一切;1965年,史努比登上《时代周刊》封面;1966年,狗屋失火,各方慰问信如雪片般飞来;1967年,史努比和主人查理•布朗登上《生活》杂志封面;1969年,史努比与查理•布朗登上“阿波罗”10号;1990年,巴黎卢浮宫举办“流行史努比”画展;2000年,史努比50岁,老爹舒尔兹去世。2010年,史努比将迎来它的六十周岁大典……

3/6页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读后感(四)

忧伤里的狂欢

——写在史努比诞生六十周年

不知不觉中,史努比已经诞生六十周年了,个人和团体都以各自的方式纷纷庆祝这一盛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也适时地推出了一套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这套丛书收录了舒尔茨最初开始创作史努比漫画时1950-1970年间的每则漫画,完整保留了作者珍贵的亲笔原稿及英文原版版式,同时在漫画下配以中文译文,既体现了原稿风采又不影响理解和阅读。丛书中还特别收录了美国作家麦可里斯等人对舒尔茨的深度剖析,介绍他的人生观和创作背景,另外更收录舒尔茨畅谈创作历程的访谈记录,绝对是史努比迷们不可不读的珍贵资料。与舒尔茨同乡的幽默作家兼广播人凯乐、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新闻主播华特•克朗凯、美国著名女演员乌比•戈德堡、美国著名爵士女歌手黛安娜•卡拉等也特别为本丛书作序。这套书应该是在史努比六十周年时,给史努比迷的最好礼物吧。

作为一个晚到的史努比迷,这套《史努比漫画出典藏全集》给了我很多的恍然大悟:原来史努比的原任主人不是查理•布朗……一只小狗是怎样和他命定的主人相遇?我深信只有查理•布朗和史努比是互相属于彼此的。还有谁会在史努比半夜做噩梦睡不着后安慰他?露茜只把史努比当小狗,没准会暴怒地呵斥他;莱纳斯也肯定不会把心爱的毯子借给史努比。只有查理•布朗会抱着史努比说:小朋友,怎么了?你害怕吗?你睡不着吗?没关系,有我在呢,我发誓会保护你的,不用害怕……当史努比满意地去睡觉时,查理•布朗还会躺在床上惆怅地想:谁来保证做保证的人呢?

对孩子来说舒尔茨没有那么多难以理解的愤世嫉俗,对成人来说他揭示了生活里的失望和忧伤,方式却聪明幽默。他迁就、包容、安慰着那些脆弱的人,或者说,人的脆弱。而史努比漫画里最吸引我的,是那忧伤里的狂欢。

无怪乎史努比成为一只光彩夺目的小猎狗,舒尔茨赋予了他最强的想象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二皮脸。其他人物作为“人”的压力和烦恼会给我们更深的印象,无数的单恋,赢不了的球赛,躲不掉的“D-”……但这些在史努比都不是生活的必要部分,他毫无顾忌地吃和睡觉,自得其乐地跳“祈晚饭舞”;让他像狗一样拣球会伤害他的自尊,但他当即会用口水报复;他在自己的幻想里为所欲为,扮演无穷无尽的角色,面对惊讶和不以为然的观众,他解释为“这乡下姑娘被我这个法国飞行员震住了!”……五十年来花生村里的每个人都在“受苦受难”,其实史努比也不例外,但他的抗争显得最为神气和欢乐,那些想象力无法不使人欢乐。

在那些无所事事的午后,那些沮丧与孤独的夜晚,没有比阅读史努比更令人欣慰的了。你一格格地看着这些小家伙们烦恼的童年,查理•布朗为橄榄球、风筝忧伤,莱纳斯与露茜、史努比之间永不疲倦的争夺毯子的战争,一只小狗面临永恒的悖论——他想成为一切,却终归是一只小狗……在小小的方框内,方寸之间却蕴含世界万千,虽然这些故事情节普通,不断重复,可你却从不厌倦,就好像史努比从不拒绝再吃一盘曲奇饼干。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史努比迷,相信你会希望拥有这样一套典藏全集。

如果你还不是,相信这一套典藏全集会让你成为一个无可救药的史努比迷。

4/6页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读后感(五)

史努比这只全世界最为知名的可爱小狗是漫画大师查尔斯舒尔茨创造的经典形象,作为美国文化的隐喻百科,跨越时代的漫画经典。拥有史努比,就是拥有开心和幸福! 历经半个多世纪,连载不断;近2万组漫画原作汇成“漫画宝库”;全球共有2600多家报纸连载;共发行了三亿本《史努比》漫画书;拥有3亿5千万读者群;被翻译成21种文字;被改编成50部动画片,并多次获奖,包括五次艾美奖;风靡全球75个国家,数以万计的带有史努比形象的周边商品进入全球上亿户家庭,创造了12亿美元以上的产业……这就是被世界永远阅读的史努比!也是值得全球文化共享的史努比! 漫画艺术是文字和图画结合的产物。查尔斯舒尔茨是使两者完美结合的大师。他知道怎样使形象“滑稽有趣”,这些形象就在我们身边,史努比趴在狗窝上,露茜在心理诊所,莱纳斯拖着毯子四处走……他是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人。作为美国最为杰出的一代漫画家,他在日复一日的漫画创作中,精心地构思着每一个故事情节,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润饰每一个人物的对话。在他一生的创作中,舒尔茨认为有12种创意帮助他完成了史努比的漫画创作,而且他把他的漫画所获得的历史性成就全归功于它们。

这12种漫画创意是:1、吃风筝的树;2、史洛德的音乐;3、莱纳斯的毯子;4、露茜的心理咨询摊位;5、史努比的狗屋;6、史努比小狗;7、红色男爵;8、糊涂塌客;9、棒球比赛;10、红发小女孩;11、会说话的教学楼;12、南瓜大王。 史努比所有的每一组漫画都以这些新鲜的创意为核心,并在半个多世纪里被完整、丰盈、幽默地描述出来。漫画中的一些语言,如“安全毯子”、“幸福是一只漫暖的小狗”还被作为一种文化,纳入了美国语言当中。 很荣幸很看到如此美妙的连续动画,让我又不知不觉回到了童年时代。虽然自己已是一位孩子的妈咪,但是对于史努比这样经典而可爱的形象,更希望能一直传承下去。在史努比身上,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对于“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们只能痛并快乐者。史努比身上有他自己的个性:固执可爱,坚韧执着。为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之永不放弃,不懈奋斗。史努比喜欢用打字机写小说,孜孜不倦地写作,希望能成为一名作家。“那是一个漆黑的暴风骤雨之夜……”这就是它的小说的开头,惟一的开头,锲而不舍的一个开头。它善于思考,接受他人的意见,经常崇拜自己所想出的“点子”,不停地投稿,又一次次地被退回,但还是乐观地等出版社寄来的稿费给自己添点“乐子”。 史努比跟很多孩子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很棒的模仿能力,并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鉴赏家,还常常幻想自己是一位勇敢的飞行员,并在战斗中成为英雄……(哈哈,想到这里,我自己曾经这么自诩和做过诸如此类的梦)

在1960年,史努比已不再毫无尊严地四脚着地,而是用两脚走路时,它开始独立思考。史努比想成为一切,只除了“狗”。虽然在露茜跳过舞之后,它还敢想:这姑娘舞跳得真好,可惜她不是只小狗!但是除了这极偶然的情况,它一般认为“狗”的确是一种与自己不相干的动物。有漫画为证:当它的主人查理布朗说:“史努比,你看那男孩扔出一个树枝,它的小狗就会跑过去把它叼回来。”史努比什么也不说,捡起一个树枝就扔出去,然后看着它的主人。还有一次,查理布朗读报时对史努比说:“报上说正在办狗展。你有没有想过去参加狗展。”史努比心想:“我怎么参加啊,我一条狗都没有养啊1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不是“狗”,史努比还有一个秘书,一只常常忘记要飞回故乡的候鸟,它教它打网球,和它一起溜进写明“小狗和鸟不得入内”的图书馆看书。

查尔斯舒尔茨经典语录:

1、“做小孩并不容易……外面的世界如此可怕,上学也很惨,不是教师找你麻烦,就是给大的同学欺负。如果长大以后都将这些苦恼忘记,那么成年人就会对儿童的问题视而不见。其实,小孩和我们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挣扎求存。”

2、“这就是我永远的寄托……我不喜欢四处旅行,我也不奢望这一辈子什么都去尝试,我的兴趣就是画漫画。我爱漫画。”

3、“我的画情节非常简单,这使得它们和那些一般单调乏味的‘我们今天该做些什么?’的说教式儿童漫画大相径庭。我记得我曾经告诉一位朋友说,我是真心要做好事的。”

4、生活中愉快的一面就是对话。和新朋友聊天,发现新的想法并且互相学习是生活中最丰富的体验之一。好的作家懂得这一点并凭借其他方式将对话善加利用。在过去数年里我将它引入了《花生漫画》中,因为我觉得这个领域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5、“那时候教会的出版物不接受漫画这种形式,因为保守派没有意识到,精神的真理并不仅仅是通过讲道坛传播,也可以通过漫画来表达……就这样,(通过漫画)我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而我在以往做礼拜时从没有真正感到过舒适。”

6、“当然,我也在慢慢老去了。《花生漫画》占据了我大多数时间,我已经开始遗忘青春是什么样子,遗忘身处一群年轻人之中的感觉。一个漫画家可以在回忆中永存,但如果他的题材狭窄,那些回忆就必须被新的经历取代。”

7、“我从来不把我的作品交给别人并问他们,‘你们觉得这怎么样?’我谁都不信任。不管我觉得它有趣还是愚蠢,我都会寄出去,因为我要让自己高兴。我从不试图讨某些观众的欢心。那太可怕了。人生在世,你根本无法预测读者会喜欢什么,嫌恶什么。”

8、“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我也想自己能成为安德鲁韦思或者毕加索……但我可以画出色的漫画,写精彩的文字,我觉得我发挥了自己的天赋。人还能再期望些什么呢?”

9、拿一张白纸,在上面画出大众喜爱并关心着的人物,实在是一件让人异常满足的事情。只要你的工作能给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带来一定的欢乐,你就不用在乎你能有什麽名份或你的作品出现在什么地方了。

10、等到画板一点点磨穿了,我的创作就可以收手了。

11、整整画了40年,可不是贝多芬写一个协奏曲可以比拟的。

试读了这套史努比,更希望了解作者,了解创作者的如此坚持与努力,最终舒尔茨成功了,他塑造的史努比不仅风靡了整个美国,更是让全世界的读者都了解了这只小狗。随着电视电影传媒的发布和播放,更让这只可爱的小狗成为全世界小朋友最爱的忠实朋友。

来自开学季的问候——今天你看史努比了么?

5/6页

《史努比典藏漫画全集》读后感(六)

每当有人问我最喜欢的书的时候,我总是会犹豫很久,大脑一片空白。我喜欢看书,可是我热爱过那么多书,让我在其中挑出一部实在困难。而且,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着不同的书,我会喜欢它们,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我生命的折射和影子。让我选出最喜欢的书,就好像是问我“你在几岁的时候最幸福”一样,我答不上来。

但是在踌躇许久之后,我最经常的回答是“我觉得,应该是《花生漫画》吧”。

因为这部漫画,陪着我走过了太长太长的时光,长到那些情节和人物,几乎和我自己同化了。我也许算不上《花生漫画》的铁杆粉丝,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也没能看完全部的漫画。我无法如数家珍地说出每个人的生日,不记得史努比有几个兄弟姐妹,我甚至不记得贝多芬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我家书柜中躺着的合集,也只包括了60年到80年的作品。而且,就连这些我也没有全部看完。

我也无意全部看完。用书签太麻烦,所以我总是不断地忘记自己究竟看到哪里。所以每次要看,我都会从书柜里随便抽出一本,随便翻到一页,有些情节是熟悉的,我知道我看过,有些印象模糊了,我不记得我究竟是看过却遗忘了,还是全然没看过。但我不讨厌遗忘。我甚至感谢遗忘,因为这样《花生漫画》才得以永远陪着我。

我看书重视情节,我觉得优秀的情节才能够吸引读者。可是每当我捧起《花生漫画》,从任何一页都能顺利读下去的时候,突然发现,情节似乎不那么重要了。甚至,人物也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些流淌着的情绪,脆弱的卑微的尴尬无奈和失落,你甚至不好意思称之为忧伤,但是它们确实是那么具体地存在着,渺小又确切。它们是你生命中的一粒沙尘,不足以阻挡你也不足以伤害你,可是有时候一不小心进到了眼睛里,还是会带来满脸泪水。

如果有一天哆啦A梦来到我身边,带来能进入书本的神奇道具,我大概会选择《花生漫画》作为我的目的地吧。因为我真的好想好想走到查理布朗身边,抱抱他,告诉他我愿意做他的朋友,告诉他我愿意听他说话,听多久都不会走神,告诉他我想知道他的任何一点点小情绪,告诉他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那么那么地喜欢你。唤他做查理,而不是用全名来称呼他。握着他的手教他写钢笔字,赌上信仰和荣耀也要教会他放风筝。或者烧毁方圆几里所有的风筝。

我想要陪着莱纳斯坐在深夜的南瓜地里安静地等待,问问他借着吮手指和抱着安全毯到底在和什么抗争,看着他在一次一次的失望中慢慢长大,然后伸手拉他起身告诉他就算没有南瓜大王也没有圣诞老人,这个世界也一定有什么东西是代表着爱的。

我还想找到露西,和她说几句话。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她自我又易怒,有时任性地能把人逼疯,可是我却钦佩她的率直,因为她永远以战斗的姿态面对生活,永远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数年如一日的《花生漫画》中,她不断冒出新的想法,并且迅速而坚定地实现这些想法。她写出每个人的缺点清单并将它们交给本人,因为她认为这可以帮助人们变得更好(事实上,我很希望身边能有一个这样的人,坦率而诚实地指出我的缺点);她为人们提供心理咨询并赚取零用钱(虽然心理咨询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她坚持不懈地试图帮助莱纳斯戒掉安全毯依赖症;她笃定地坚信他人受不了自己是因为自己有着一张太过漂亮的脸蛋。她耍小聪明,她戏弄别人,她我行我素,可是她性格分明又太过直率。虽然她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了查理布朗的一些心理阴影,可是她真实得让我讨厌不起来她。

我相信我没什么需要对史努比说的,因为它坚强又自得其乐,为任何琐碎轻易地快乐和伤心,对它来说一切负面情绪只是流水——也许会一时影响它,但是会很快过去。它是书中想象力最丰富的角色,所以它不会被生活中的失意和无奈打倒——因为在它心中有另外一个世界,而它是那个世界的主人和君王。莱纳斯是个哲学家,而它则是作家。尽管它的稿件被退回,它创作的世界被否认,但是当我们看着它坐在屋顶上与红色男爵大战三百回合时,我们可以确信,那个世界无比生动地存在着。

我现今仍能模糊地回想起与《花生漫画》的初识。一个夏日的夜晚,凉风习习,爸爸妈妈带我出门散步,三人逛到了一家永远在“甩卖,最后三天”的书店,我跨过堆在门口的一摞摞廉价的儿童图画书,随意地从书架上抽来翻阅。自然而然地,我注意到了放在书架中层,与我视线平行的位置,排列着几本厚厚的书,叫《史努比》。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开始听说加菲猫和史努比了。用简单的四个格子来讲故事的漫画书,对彼时的我还很新奇。我只看了几页,便被这卡通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缠着爸爸要买,爸爸便告诉我先买一本,喜欢再回来买剩下的。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看完了最初买回来的B卷,又去那家书店捧回了C卷。但是A卷以及不知是否存在的DEF卷,永远是幼时的我最真挚的盼望。

虽然盼望并未实现,但这却没有阻止我成为《史努比》的忠实粉丝。那仅有而珍贵的两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放在我的床头,陪伴我度过睡前最安然而宁静的一段时光。有时我在书店里偶然见到其他出版社的《史努比》,总会极其欣喜地买回家拜读。这种情况下我就丧失了过去的余裕,往往在买回家的两天之内,整本书就被我消遣完毕。

其实那个时候,我还不认为自己是《花生漫画》的粉丝。我只是喜欢读《史努比》而已。《史努比》也只是陪着我而已。和朋友谈天时,我激动地提起最近看的《冒险小虎队》或者是《百变小樱》。《史努比》存在于它们的影子里。

然后,我渐渐长大。小学门口的书店还在,但是再也不出租漫画。永远在最后三天甩卖的书店真的关门了。我搬家了,升学了,功课变多了。如水的月色里三人悠闲的散步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新家附近没有书店,我要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四十分钟,才能到达最近的书店。网上书店开始兴起,家里印着“当当网”的乳白色塑料袋也越来越多了。床头的史努比收到了书架里,换上了三毛,郭沫若或是郁达夫。只是我的睡前时间更多地为电脑所占据,每晚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减少了。

直到有天我坐在电脑前想买书的时候,余光撇到了当当网的促销,一套二十本横版精装黑皮双语的《花生漫画》(《Peanuts》)定住了我的视线。也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套漫画的正规译名是《花生漫画》而不是《史努比》。而这一套书,四百元。

虽然我不再是小时候攥着五角钱不舍得买一袋干脆面的那个小学生,但是五百元一套书,对那时的我也算是巨大的开支。好在家里一直比较支持我买书,说明这套书对我的意义之后,爸爸也点头同意了。几天后,体积巨大的一套书运达我家。我当然没敢将这庞大巨物放在床头,脆弱娇小的床头柜经不起这样的重压。只是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又回来了。这时的我除了细细查看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之外,还多了一项任务——努力看懂原版的英文对话。

也是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花生漫画》对我意味着什么。它从未在我的生命中惊天动地地演绎过什么,它只是陪着我罢了。它也不曾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什么,它只是和我交谈罢了。但是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细小时光,这些简单的一字一句,深刻地影响了我,让我在言谈之前先用心倾听,让我在判断之前先去理解,让我注意和关怀那些看似卑微的人和事,让我批评指责无理取闹前,看到他人的无奈尴尬脆弱和不易。

所以现在,当朋友指着商场里面贴的那只白毛黑耳朵大鼻子狗对我兴奋地说“看,史努比!”的时候,我会不屑地轻轻一哼,“你知道它叫史努比,你知道它的主人是查理布朗吗?你知道查理布朗还有个妹妹叫莎莉布朗吗?你知道史努比旁边的那只小黄鸟叫糊涂塌克吗?不知道对吧,还不赶快去看!我向你强烈推荐!又有趣又深刻的!”

6/6页

还剩3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