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以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以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4 23:44:14
以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时间:2025-04-04 23:44:14   小编:

生命是宝贵的礼物,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当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让我们用爱和关怀填满每一个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出绚烂的色彩。生命,是值得我们用心呵护的宝藏。

第一篇

近年来,我国大量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发生在以矿山开采、危险化学品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为主的高危行业,以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制造与加工业等行业。酿成这些事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一些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既缺乏基本的安全法律法规常识与安全知识,又缺乏必要的应急避险能力。

1/15页

第二篇

12月31日,当这一天的钟声响起时,元旦就要来临了。火炬学校的全体师生正忙着庆祝元旦呢!参加活动的有黎校长、教导主任当然,还有我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教室呈椭圆形。教室的正中间竖着4个大红灯笼;五彩缤纷的长条皱纹纸在灯管上微微的飘动着;五颜六色的小气球似乎也和我们一起庆祝,只不过它们一笑,肚子就会爆炸。

2/15页

第三篇

“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说起植树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而在植树节那天植树造林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我们排好队便去郊外植树。

3/15页

第四篇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我喜欢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端上一杯香茗,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阳光温柔又钝重地洒下,透过皮肤一丝丝进入血液。伴随着书本里文字的起伏跌宕,我的心暖暖的,暖暖的。阳光把我的轮廓晒成金黄,混合着这慵懒的时光,酿成记忆。

4/15页

第五篇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的手抄报

5/15页

第六篇

火,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火苗是可以吞噬一切的舌头,这条舌头扫过之地便是一片废墟。熊熊的火焰肆无忌惮地扩张着它的爪牙,企图把所用的地方全覆盖在它的统治之下。哭声,喊声,警笛声,一切嘈杂的声响在这场大火中扭曲着,人们的恐怖感,紧张感被无限放大,黑暗中燃起的红光如同死神的召唤信号。

6/15页

第七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春节。“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来了,大人们都忙活起来了,小孩们都高兴起来了。

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了,站在窗前,我就能感觉到整个楼,不,是整个县城都早已苏醒了,多愉快的春节啊!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红彤彤一片。

7/15页

第八篇

为了更好地防止火灾事故发生,我们必须要熟知并记住以下经常会用到的消防知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阳光般的生活,光辉灿烂的人生,尽在自我的掌握之中,我们不要让历史中的教训再次重演。我们共同呼吁:“让火灾永远成为历史吧,让火灾远离我们的家园,我们携起手来,把世界变成一个全新的礼貌大家庭。”我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必须会换来人类礼貌的进步,也将必须能谱写消防礼貌的新篇章,共享明天升起的那一轮太阳!

8/15页

第九篇

《世界上下五千年》作为世界历史的通俗性普及读物,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释世界历史。全书共分为古代文明、争战中的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等9部分,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

推荐书籍的手抄报图片

9/15页

第十篇

火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领人类走向礼貌。大家离不开火,但是我们不正确地使用火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个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10/15页

第十一篇

沈石溪为中国最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被誉为“动物小说大王”。已经出版作品五百多万字。作品曾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等多种奖项,《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会做生意的狐狸》等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教材。

关于推荐书的手抄报

11/15页

第十二篇

我们学习雷锋就是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像雷锋那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像雷锋那样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2/15页

第十三篇

童年的欢乐挂在果树上。毛桃毛杏刚从花苞里出来还带着残留的花蕊,我们就开始偷偷地摘着吃,青涩让我们龇牙咧嘴;“麦子上场,核桃半瓤”,用小刀翘开青皮核桃,挖出白嫩的果肉,两手被染得乌黑;麦黄杏外青内黄,杏核发黑,酸中带甜,脆而不硬,骑在树杈上,躲在浓荫里,边摘边吃,特别解馋,吃饭时牙软得咬不动饭菜,才知道牙酸倒了。

秋风吹过,黄叶纷飞,庄前屋后的果木树上顶着几片稀疏的叶子,再也掩不住累累硕果。核桃掉在地上,裂开了青翠的皮,滚出白的光核桃;梨子在浓绿厚实的叶子下随风晃啊晃啊的;红元帅、黄元帅苹果随风飘香,让人心醉;下到沟里,狗尾巴草轻轻摇曳,水秋子红玛瑙似的缀满树枝;黑黄的大杜梨、红红的酸枣更是农家孩子的美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安慰了孩子们的馋嘴。潮湿的朽木桩上,乌黑柔软的木耳扎成堆;林间落叶下,一簇簇蘑菇拱开地皮,露出圆圆的白伞头。采摘了回去,饭桌上就有了难得的饭菜。为了馋嘴,我们大多练就了爬树的绝技,不管是低矮的桃杏树还是高大的核桃树,我们都会像猴子一样轻而易举的爬上顶端。我们还有神不知鬼不觉的“偷窃”本领,大爷大奶、大叔大妈家门口的果子,只要被我们瞧见,就难逃被偷光的命运。村里“快嘴”大妈的桃杏先红脸,“老革命”大爷家的“六月鲜”苹果甜,隔壁婶娘家核桃绵,我们都了如指掌。他们即是发现了也不责骂,只是说:“嘴物东西,想吃就吃吧,操心别掉下来”。现在总是迷惑不解的是:那时不管是家里树上摘到果子还是沟里的野果,怎么就那么香甜可口呢?让人回想不已。而现在那些新鲜的、价格不菲的时令水果怎么吃都觉得索然寡味。

童年的欢乐洒在乡间田野里的劳动和玩乐中。耕读传家是农家常见的门额,也是农家孩子童年真实的写照。“儿子娃不吃十年闲饭”。七八岁时,我们就开始打绊脚帮大人干力所能及的农活。在玩耍中劳动,在劳动中玩耍。春天来了,活路开了。甩掉了棉衣的我们可劲的疯跑。杨柳吐出了新芽,水桃花在乍暖还寒的风里怒放,杏花也绽出肥大的花苞,解冻的田地软绵绵的,风和日丽,挎着篮子拾荠菜,挖姜姜。帮着大人拔麦地里的杂草,麦苗把珍藏了一年的绿色都拿出来,把蓄了一冬的劲儿全使出来,一天一个样。猛地,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只精瘦的野兔,在我们的惊叫声中箭一般瞬忽不见了。眨眼间,绿满了的山塬,绿满了山沟,我们再也闲不住了,下沟割牛草,硷畔上拾猪草,提着小镢头上山挖药,积攒学费。跟着大人点瓜种豆,帮奶奶从草窝里摸出温热的鸡蛋,还喂养着自己的小兔、小鸡,盼着它们长大,流火七月,鸣蝉高唱,麦子上场了。戴上用杨树枝编的“凉帽”,跟着大人捡麦穗,收麦蛾拖着肥胖的身子笨拙地飞来飞去,蚂蚱此起彼伏地对唱着;刚满月的小野兔在麦茬地里一扭一歪地乱跑;抓一只蝈蝈关在麦杆编的笼子里,清晨就能听到带着水音的鸣叫声;松鼠跷着毛茸茸的大尾巴跳来跳去,用前爪捧着东西优雅的吃着;黄鼠躲在窝边兴奋地吱吱叫,听见响动就嗖地钻进洞里去了。灌黄鼠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几个人运水,一个人拿着口袋等在窝边,边灌边听,果然一会儿,里面咕咚咕咚地响起来,准会有一只湿漉漉的黄鼠钻出来,拖着灌饱了水的大肚子,行动迟缓,逮住了用绳子拴了拉着玩。

大场上晒着滚圆的麦子,拉一只麻袋躺在荫凉里看场,是农村孩子份内的活。平时叽喳乱叫,大惊小怪的麻雀三五成群的悄悄飞来,一扬手,飞走了,刚躺下又飞来了,有时还飞到场边的高挑树上,叽叽喳喳,像在嘲笑我们。知了扯着嗓子起劝地叫着,不时被雀儿叼住或被小伙伴捉住,发出了气急败坏的吱吱声。小麦入囤,麦地翻过后,进入秋伏,太阳的热情减了,夏天过去了。

秋风渐紧,天气渐凉,人们都忙着收秋,我们也帮着大人剥金黄的玉米,削高粱穗、谷穗;或是去挖肥大的土豆,拔粗大的红、白萝卜,拖着绿辫子地大蒜,摘去挂在硷畔上的大番瓜,田野里到处充满着喜气洋洋的丰收景象,包括孩子在内大家都一种满足的、舒服的疲累。很快的,秋粮归仓,蔬菜归窑,雁字南飞,冬天来了。

冬季满地柴禾,我们就拿小刀找个隐蔽的地方挖一个类似灶台的土坑,拣拾了枯枝败叶,寻几个玉米,偷家里几只鸡蛋或是用弹弓射麻雀拿泥糊了烤着吃,算是野炊。一个个吃得满脸乌黑,像秦腔里的老生,有时不慎把衣服烧一个小洞,少不了挨大人的骂。如果不能出门,我们在暖窑热炕里借着昏暗的光,乱翻有头无尾的连环画和小人书。

大雪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白了高原,乡间犹如童话的世界,穿了厚厚的棉衣去溜冰、堆雪人、打雪仗,就连扫雪也是我们最乐意干的差事。

童年的快乐温暖着年前年后的每一天。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农村最值得看的是杀那头喂肥的猪,猪放开嗓门做最后的抗议,我们先是远远地看:明晃晃的长刀深深捅进,鲜血哗哗流出,猪四肢颤抖,声息渐无,被放入装满沸水的大缸,大人蹭蹭的拔光猪毛,白晃晃的猪高高吊在撑杆上,开膛剖肚,想要猪尿脬的我们急切的围过来,挤进大人的缝隙里,伸长脖子看猪肚里奇形怪状的内脏和弯弯曲曲的肠子被一股脑地拽出来。“给,拿去”诱人的猪尿脬被顺手扔得老远,我们就一哄去抢。抢到了也是大家的,七手八脚的都来帮忙,许多手捧着,一个人用一根竹子边吹边揉,吹到足球一般大后用绳子扎住了踢着玩。

跟着大人赶拌年集,在人头攒动的人群中像小鱼一样的游来游去。鼎沸的人声让本来寒冷的冬季变得热火起来。吆喝的小贩,流动的人群,为数不多的商品实在让人眼馋。如果有一根麻花或是几颗水果糖安慰总是犯馋的小嘴,才算是不虚此行。

不知不觉间大年三十到了。火红的对联贴出来,火红的炮仗在因兴奋和害怕而颤抖的手中点燃,炸成四飞的纸屑,心里的快乐也跟着沸腾了。饺子端上来了,街上买来的糖果,家做的年糕,面果子都端上来了,因为少,吃起来就特别香。奶奶裹兜里的核桃、枣发出快乐的响声,捏一捏新衣服兜里那嘎嘎新的压岁钱,想着快要到手的玩具,让人眼馋不已的零食,总觉得新年的夜那样的长。

13/15页

第十四篇

学了“热爱生命”这个单元后,我想:生命是什么?是短暂的,还是永恒的?是渺小的,还是伟大的?是脆弱的,还是坚强的?这三个问题在我脑中徘徊。

我家花盆里的凤仙花,在水的浇灌和阳光的照射下,已从一颗颗小种子里破壳而出,长得葱葱茏茏,俨然一片“小森林”。可在它们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残酷的自然竞争:它们都想尽快长大,“铲除”别的凤仙花,“占领”整个花盆,沐浴着阳光,享受着水分。它们铆足了劲向上长,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一株小花苗被其它花苗夺走了大部分养分,耷拉着头,没过几天,它竟然又顽强地抬起了头,追赶上了其它花苗的高度!这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强和不屈不挠。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蚂蚁,在一小块面包旁转来转去,摇动着两只触角,并爬了上去。过了一会,它知道了这是食物,便尝试把它抬起来,可这一小块面包对它来说巨大无比。于是它快速地爬走了,约莫五六分钟后,十几只蚂蚁过来了,它们分散在面包四周,艰难地把那一小块面包抬了起来,摇摇晃晃地把面包抬进了蚂蚁窝。蚂蚁虽然身体是渺小的,但是它们的生命是伟大的。因为它们竟然能把一块重量是它们的重量之和十多倍的面包从远处搬回洞中。

张海迪于1955年出生,五岁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无法上学,于是她发奋学习,自学完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还有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历了严峻的考验。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她的这种对生命发出的挑战毫不畏惧的精神是永恒的。

我懂得了:生命是坚强的,我们应该尊敬每一个生命,因为它们有永恒的精神、伟大的力量和顽强的品质。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让生命伟大、永恒。

14/15页

第十五篇

青山感恩大地,方成其高峻;天空感恩青鸟,方成其壮阔;海河感恩溪流,方成其博大。

——题 记

我酾酒,如水月华笼罩着滔滔大江。看静水深流,我知道,那平静的波澜下是生命的激情在奔涌,千军万马。我登临,山之绝顶,看长天壮阔,众山俯首,豪情激荡我胸。我知道,远方那水云相接处,是一个美丽新世界。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一生一死,一怒放一寂寞,一阳光明媚一凉风索索,仿佛光与影的两重世界。又如“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动一静两重世界,物象截然相反,而生命正因由这两种物象构成,所以美到了极致。

我想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也许,有人说,我们只是一具由血脉和筋骨组成的肉体,其实并非这样。生命的构成并不只是那些血脉和筋骨,它们只组合了一具肉体,更重要的是由于有了生命,我们才有了喜怒[文章来源于 ]哀乐的情感,有了感受外界的能力。

生命中每一个日子都应该是美丽的,生命中每一分钟都应该是充满希望的。你应该感恩生命的存在,是它让你得以欣赏世间的风景,得以感受世间人们的关怀和爱。所以,请你怀着欣赏的心,感恩生命吧!让我们的心在一个沉静的时候,笑看生命中那些愉快的瞬间,体味那种无以名状的感动。为桃花送走雪花、暖风唤醒田蛙的春而起舞;为荷花展开青霞的夏而欢歌;为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而感动;为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而祈祷。生命充满了四季。

你看,生命给了我们这么多,因此,感恩生命吧!感恩因它的存在而产生的美丽和感动!感恩因它而起的处处风流!怀着对生命感恩的心起程吧!等到取得胜利的那一刻,你便会觉得生命原来是这样多姿多彩。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作者怀着一种“感恩生命”的心态去关照世间一切事物,欣喜、激越之情溢于“文”表。他由山川之壮美及世界的动静相生,感悟到人生的丰富多彩,进而要感恩生命。读完全文,让人勃发一种热爱生命之情。

文章长句、短句交错使用,排比句、拟人句相映成辉,语言富于变化而又思想深刻。考场上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很难得。

不足:可能是限于篇幅和时间的原因,文章内容有些空泛,细品无甚趣味。有的文句逻辑也不严密。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