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高地来的女人》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位来自缅甸北部的女性在艰难的环境中勇敢地生活和奋斗的故事。影片通过真实而细腻的画面展现了她的坚韧和无畏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贫困和歧视对当地人民的影响。这部电影不仅引人深思,更让人对生活的无限可能性充满了希望。
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影评第一篇
低成本电影很难,记录片拍摄还要尊重人物意愿,难上加难,所以我也很难从电影本体上来评价这部影片。只能从影片内容上记录一些主观感受。本来只想写个短评,没想到超了字数
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影评第二篇
《緬北高地的女人》|書本放映
大家都蠻聚焦於導演拍攝了拉瑞的不停問其丈夫海江要錢和不願意去工作嫌工資低花錢大手大腳的問題的。並在映後狀似「委婉」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這是拉瑞身上的一些「壞毛病」/人性的複雜性。(但我在看的時候甚至沒有覺得這有什麼壞的/不好的⋯ 這不是很普通的事情嗎。先不提這些行為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我都並不覺得奇怪,也不會想要用「壞毛病」來形容。對一個從出生就沒有名字,不知出生年月,沒有年齡,哪裡都沒有戶口,身體殘障,沒有條件接受義務教育所以不識字的女性,憑什麼要求她要樂意去做一份工資非常低又非常辛苦的工作呢。當一個有學歷有家境的人在網上發帖說自己不願意做一份工資極低又辛苦的工作大家普遍理解並同情,結果面對拉瑞,卻變成了預設她就應該樂意去做。為什麼?明顯沒道理啊。)
映後某種程度上,讓我看到了現實世界裡,人們對女性與人性的包容度之低。(尤其是城市裡的人。一些時候總會攜帶著一些自己都難以覺察的、自以為是的傲慢,無意識的優越和高高在上的審視。包括我自己。)
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影评第三篇
今天去线下看了纪录片(花50块钱),是讲一个从缅北被卖到中国山东的女人。
我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这是一种悲剧的循环。一开始我们看到这个说着山东方言的女人,腿脚有旧疾,16岁被卖到山东,丈夫40来岁,和她有一儿一女,女人在第三任丈夫家被催着回来,事实上她没有户口,不识字,这次婚姻存不存在也未尝得知,尽管她刚育有小女儿,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回到买她的男人家(没有交代原因)。她回来了之后花了很大篇幅去展现她在山东的生活,她没有工作,只能向收破烂的丈夫要,拿了钱去买衣服,买戒指,做指甲,还有买酒,劲酒。丈夫说她花钱多,不工作,她反问你干嘛要生孩子?干嘛要成家?讲两句两个人就吵架,有的时候打架。郁闷了就喝酒,
吵架反复出现数次,来来回回,女人反复强调要回云南家乡去,“嫁给他就是后悔”,男的不情不愿地给钱,指责她花钱大手大脚。看到这里会觉得两个人都幼稚,打架吵架跟闹着玩一样,吵几年了事情也没有解决,好像这种生活无穷无尽地持续下去。
好像会觉得“啊,他们把生活过程这样好像是他们自己的错,懒惰,互相责怪,不求改变”。
但是其实不是的,要改变命运难如登天。拉瑞被卖到中国是经她姨妈介绍,然后为了给妈妈治病,妈妈也接到中国来卖给一个老年男子,这样就能治好病,就能拿十万块钱给缅甸的家庭补贴,在缅甸的儿子和姐姐就能生活得好一点,尽管那片高地成日的阴雨,成日的葱郁和贫穷,想要钱,就得把自己卖了,没有办法,我根本想不出有什么能改变命运的举措。这场悲剧是一连串的,环环相扣,延绵不绝,前仆后继,而且她们清醒无比,讨论拿命换钱的语气稀松平常。
所以我不知道以何态度思考,从哪个环节切入才显得我更悲悯和慈悲,不知道,我自己也是悲剧的构成者也说不定。
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影评第四篇
最近我突然想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自己太过于现实,现实到对世界充满了绝望的情绪,所以我决定要变成一个浪漫主义者,我要浪漫化我的现实。
来看这部纪录片完全是出于即兴的想法。这个片子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很粗砺,像买卖妇女的新闻片段。我曾经在十二月初坐着大巴穿过整个山东省,影片里出现公路的片段和我记忆里的风景一摸一样,但是我从来没曾想过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人,发生着这样的故事。反正看完后就觉得,现实就是一坨狗屎,永远都会有更糟的事情在发生。还有就是,我还是挺浪漫的。至少有时候,我不那么讨厌灰色。
拉娜是个很神奇的女人。可以说她好逸恶劳,耽于幻想,不切实际,也是出于种种现实的局限,没有合法身份,不识字,所以一直没有去工作,只是闲在家里,找“老公”要钱,过着趁着年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好日子”。
她是一个缅甸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这些身份里面最重的是女人,她爱美,向往爱情,把幸福生活的期盼寄托在一个知道疼她,担心她的幻想男人身上。她可以花很多钱买护肤品,装饰房间,买首饰,而非大众心里期待的做一个孟母似的牺牲者,把钱全部花在孩子身上。第二重的身份是母亲,她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苦命女人(虽然我觉得她根本来不及思考自己是不是很惨),和几个男人有过孩子,其中一个男人抛弃她后她很难见到女儿,她不无情,想到女儿就难过,说如果知道过不下去就不给他生孩子了,都是“身上掉下来的肉”,哪有不惦念的。但是对于这些孩子们,她最常问的还是,“你长大了养不养我?”,“我走了你会不会来找我?”她对自己的余生有着深深的恐惧感。
她不愿意与不爱她,常常打她,辱骂她的所谓的老公在一起,但她也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她“天天都在想这个问题(老了谁养她,死了怎么办),想到睡不着”,可能这种恐惧造成她耽于眼前享乐的生活方式以及态度。
但是最让我觉得神奇的一点是,她完全不知道我们这些看客对她的评价:这么懒,这么丑,这么愚蠢。
她沉浸在自己的喜怒哀愁里面,丝毫不掩饰自己任何的欲望,想谈恋爱,就去网恋,非常自恋就天天发自拍,没钱难受就死乞白赖地和厌恶的老公要钱。她很鲜活,在不自由的境况里至少做到了道德上不受凝视。我觉得她实际上是个女权主义者哈哈哈。虽然看起来她是个被玛丽苏荼毒甚深的傻女人,但是她就是有种与生俱来自信,让她看来去无赖,实际上勇敢。
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影评第五篇
映中感受到一种不适感。来源于镜头的“视线”和干预。比如叙事里拉瑞的丈夫愿意给妻子花钱、早起贪黑、任劳任怨。相比之下,拉瑞则好吃懒做、花钱大手大脚还在婚姻里和其他男人调情。甚至有人会就此说出“救世主”言论——如果不是拉瑞的丈夫买了拉瑞做妻子,她可能一直生活在缅北高地村庄里“湿答答”的大地上。
所以看似中立客观的镜头叙事,会将不明所以的观众带入难以自洽的境地,为此忽略在家庭和“买卖”制度下挣扎的女性会有多么无力。
如果拉瑞去洗碗呢?洗碗真的能改变她的遭遇吗?洗碗能让她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吗?就算能够通过洗碗赚钱,她得到的财富和她想要的自由的爱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沟壑。那一千五百块钱不过是在减轻她丈夫的负担,意在将她更加紧紧捆绑在这个家庭里,服从于这个家庭的权威。女性生活在怎样的男性理想中?用钱财买回来的“懂事”老婆不仅会帮男性生孩子,帮忙做家务,还会外出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为什么要服从和“买卖婚姻”、“骗婚”的老公“好好过日子,别折腾了”?可能会有人说,一千五百块可能会成为她自由的经济资本。谁能保证在镜头之外的家暴不会朝着这一千五百块伸手。
拉瑞的“疯狂消费”正是她抵抗的方法。就好像中产阶级的家庭里当男性出轨时,主妇们也会通过“疯狂消费”来泄愤——居然在这种时刻和某些自己的人生经验遥相呼应。有的时候我会跟妈妈说,为了家庭的稳定着想,她应该要扮演好贤妻的角色,不然会一步步把我爸向其他女人那里推去。然后,作为孩子的我不仅成为了把她束缚在这个家庭中的绳索,同时也通过话语完成了家庭制度的男权再生产——学会服从。
影片中有一幕是,女儿骑在爸爸身上,大力用脚踩他、踢他,然后女孩大哭了起来。还有一个片段是,拉瑞在打她的老公时,女儿前来阻挡,被妈妈打到了手背,她痛得大哭了起来。还有一个场景是一家人围坐吃饭,爸爸谈到了要给儿子买媳妇,女儿接话说“不买媳妇不生孩子以后谁来给你养老?”。这些孩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贫困和骗婚逻辑的再生产已经若隐若现,但这是他们能够反抗的吗?他们有动力去反抗吗?
坦诚而言,在开映之前,“农村骗婚”连带的初入刻板想象是忍辱负重的女人被铁链束缚着,被虐待、被压制,拉瑞的故事显然突破了看客的预期,看到她在骗婚的场域里“游刃有余”。但很容易被忽略的是,尽管这样坚韧的女性敢于抵抗,她依然被一根隐形的铁链束缚着——可能来自她的教育缺失、可能来自某种母职的牵绊,她既无法离开山东的村庄,也无法回到缅北高地,更不可能回到圆圆的身边,她浮游于“老无所养”并且不属于任何地方的漂泊现状之上。她是所有人的母亲,却又谁的母亲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