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夏来冬往》展现了一段父子之间的动人故事。父亲在生活中的坎坷和挣扎中,逐渐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最终与儿子修补了破裂的关系。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感人的场景描绘,深刻探讨了亲情、责任和成长的主题,令观众思考人生的意义。
夏来冬往观后感(一)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夏来冬往”,不禁让人想到时间的流逝,和在时间中发生的故事。观看了影片之后,确实如此。家庭伦理的情节曲折变换,对于“重男轻女”观念的思考,以及传达的价值观念,而恰恰这种家庭中发生的事情,是我们很直接的可以感受的到的。 当然,每一部导演的处女座都是有瑕疵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些瑕疵,不妨碍讲这样一部可观并且直接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也不妨碍导演以后砥砺创新呈现出更多的佳作。 其次,讲讲整部片子的感觉,固定镜头的运用居多,日本留学的经历也给予了导演一些影响,而恰恰是这种的文化差异和融合,让这部影片在叙事上慢慢道来。画面也从起初的低饱和度,到情节后来推进和人物关系的变化慢慢变得明亮起来。 再次,有幸观影完,私下和导演,女主,编剧进行了简短的交流,每一位老师都很真诚,也都很真切的表达了自己做这部影片的初衷,我作为制片的视角也与导演进行了一些交流,导演的表达和话语也是让我感觉到是很用心对待自己的这部片子,很用心的去倾听每一个影后观影人的意见。 最后,和导演聊了之后,导演也是觉得第一部院线影片也是有很多不足之处,也希望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创作提供更好的借鉴,当然,我也希望并且相信导演在日后定会出更好的佳作,也值得期待。 所以这部片我还是非常愿意去接受和推荐大家去看一看,看看新时代下青年导演对时代中弥留的问题进行的思考。
夏来冬往观后感(二)
今年看的片子中比较特别的一部,尽管讲的是多年未见的女儿,回老家参加生父葬礼的故事,但没有苦大仇深,反而很轻盈、克制。结婚买房子,这个我们都会面临的问题,还第一次看到有片子在探讨这个事。 当下与回忆齐头并进,两个时空一同为着一个目的服务:个人觉醒,脱离传统文化观念里家庭给予个人的沉重枷锁。宏大的家族观念,遮盖了个人自身的抉择时,作为个体本能的挣扎和对自由的真诚期许,在片子的内部流动。 当女儿参加生父葬礼时,和生母共同准备葬礼前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所体现出的生活本身细节之美,与女儿回忆着曾经与养父的生活。两者交相呼应,让女儿逐渐体感到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与他人联系紧密的环境(家庭与社会)中,生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个人的自由度到底有多少?和解也好、怨黩也罢,这些都含在此时挣扎着、抉择着的女儿心里。养父的死与生父的死,在葬礼结束时交叉在一起,现实时空的女儿与亲人一起为父亲送葬,回忆时空的女儿捧着养父的遗像走在田野小道上时,两个沉重的“锁链”,在这一刻猛烈的撞击在一起,直到此时我才体会到这个片子深沉、内敛的魅力,这个镜头的力道超乎画面所展现的,我似乎可以感受到此时的剧烈碰撞使“枷锁”断裂。女儿自由了,从此以后她是一个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人,一个轻松自在的人。电影不就是为了得到这样的瞬间吗! 算是一部纯爱电影吧,不过是表现亲情的,最终走向爱情,完全出自于自我选择的爱情,跟家庭期许无关,喜欢就爱。
夏来冬往观后感(三)
至亲的离去与失而复得,可否平息内心伤痛?生活又将如何继续? 她在南方山村的海风中吹起口琴,“在海岸和大海之间,他会成为我的真爱。”《斯卡布罗集市》,诗意、幽郁、如泣如诉,是回到家乡却依然对家乡感到陌生与隔阂的无根者的心曲。 五年前,外贸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林佳妮和同学男友姚志远一起来到大城市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无力背负散落一地的破碎瓷碗,折射出负重前行的疲惫的外来者的内心世界。五年过去,事业小有所成的两人走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林佳妮心头仿佛永远萦绕着莫名的忧伤,嘴边似乎永远持续着不安的叹息。无法平息内心,就不可能为身边人停歇。 此时,在寻亲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林佳妮得到了生身父母的消息。回到山海之间那座布满了红瓦屋顶的美丽小山村的时候,刚好是车祸去世父亲葬礼的第二天。巴士车停靠在路边小站,她白衣白裤白鞋白色行李箱,几秒钟的镜头,林佳妮的背影从枯黄枝叶走向葱绿林木,仿佛预示着和平、安宁与生机即将发生。 在短短一天内,与脾性各异的二姐、 四弟、阿妈、大姐先后相遇相识,一种淡漠又熟悉的疏离感充斥于百感交集之间。与养父和同住妹妹的种种回忆涌上心头。茫茫飘雪,四季轮回。冥冥之中,似曾相识。思不清,理还乱。也许,“海风会吹走一切”。 关于死亡与新生的种种当地风俗串联起了本片最富特色的剧情:高悬于门口的香囊、夜行执手的争头彩灯笼、剪下又归位的连心锦、用女儿长发当丝线缝在棉被上的北斗七星铜钱、木浴桶洗三朝……林佳妮逐渐意识到,有些人的母爱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慢慢培养。阿母在屋内忙碌着做贡糕,女儿们则在窗外聊天、读手机上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母女三人同框的景深镜头,暗示着大结局的圆满。 人生旅途一站接一站,没有人可以从起始站陪伴到终点站。这一段与你有缘的同路人,也都有分别的一天。没有任何是理所当然和永恒不变的,好好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吧。片尾的一组超现实主义镜头给全片带来了形而上的升华。 本片曾被送给是枝裕和导演过目,是枝导演盛赞其比自己的处女作更好。两者确实有一脉相承的地方。正如是枝裕和所言,他的电影“不是为了审判人,不从单纯的黑与白的对立出发,而是用灰色中立的视角记录世界。没有纯粹的英雄与坏人,只是如实地描述我们生活的这个由相对主义价值观构筑的世间。”夏来冬往、四季交替。剧烈变化的是八方来风,稍许不变的是亲情与家庭,那将是奔波于世人们的精神栖息地。
夏来冬往观后感(四)
看这部影片时,内心感触极深。因为我亦生活在这样偏远闭塞的南方小镇,重男轻女的观念亦深根于父辈。
导演温情缓慢地从一场短暂的葬礼相处开始展开四个女人的人生。冬季的海边小镇白日里寂静清冷,亦如影片的风格内敛缓慢,看完却如夜晚的海浪令人难以平静。
女主佳妮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一个温情的养父,亦治愈她的不安全感。这也是我最深的感触点:人生除了血脉之外,还有比血脉更深的情感——养恩。但对于自己被亲生父母抛弃的伤亦是伴随她一生的,她是自卑的,自怜的,亦是自我封闭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能理解她最初要求男友有房才有家的想法。其实佳妮对于生母的原谅亦是对自己的和解与放过。正如所有漂泊在城市里年轻人的迷茫困惑,通过这次短暂寻根让佳妮内心再次成长:过去不可选择,但未来是可以自己去努力改变的。
二姐。这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同样是被抛弃的孩子,但她如一缕阳光,绚烂刺眼,仿佛看不到任何阴霾悲伤。她对于自己是弃儿的事实很云淡风轻地接纳,自己独立坚强,亦包容热情。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女子,不抱怨不回头,只直面未来。其实我更心疼她,因为你不清楚这样的阳光开朗之下,亦是尝遍了世间冷暖之苦,才变得坚硬阳光。
大姐。应该是最可悲的人。她是父母唯一留在身边没被丢弃的女孩。但亦是如那闭塞海边小镇一样闭塞,她也更像父辈的轮回。她从小根深地固地接纳了父辈的重男轻女思维,即使从小学习优秀,亦为了帮助弟弟放弃学习,她的一生都是放弃自我而去成全别人。我身边有许多的这样的大姐,她们勤劳隐忍,亦愚昧落后,但亦无力改变亦不想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她会接纳丈夫在外生的男娃,因为从内心深处她认可的重男轻女思维。对于丈夫发自内心的自卑与歉意来自于她自己生的是个女儿。
母亲。她是无奈又温情的。贫穷让她不得不抛弃自己的两个女儿。她说语极少,却能感觉她的不忍与牵挂。但她最后的为儿子一跪,让原本重新修补的爱掺杂了太多矛盾。如果是大女儿或是抛弃的两个女儿生病她亦会如此吗?我想会的,一定会的。因为她是一个母亲,柔软又无力的传统女性。
这也是为什么看完电影后,我会感叹:生活不是非黑即白,还有灰。
导演运用最好的点在于哀伤里蕴含希望。如三姐妹在空旷的茶山上的用力呐喊。这也是一种希望和感受美的能力。海浪带走了所有过去,她们亦拥有了更多的能力去面对,去爱,去重生。
夏来冬往。
告别过去,拥抱未来!
致敬更多这样感于直面现实生活题材的青年导演。
夏来冬往观后感(五)
先说优点:
海边小镇的风景真是美啊! BGM还是挺好听的~ 能够“揭露”重男轻女的这个问题还是具有意义的。
然后雷点就来了!!!
首先这个剧情是让我们现在的人看起来觉得很气很不能理解,但是结合时代背景,其实这些重男轻女的事情确实存在也仍然存在,扶弟魔新闻上也能看到,我觉得他还是有现实意义的。虽然剧情可能就已经很多槽点了,但是让我最生气的是编剧和导演的态度。
首先这个电影看完,导演跟编剧要出来映后之前,来了几个中年男人浑身酒气。
导演跟编剧出来后,先有三个观众夸夸,酒气男站起来说跟导演是二十多年的老相识,一顿夸夸。然后主持人就要结束映后了,明明当时宣传说的映后有34分钟。
有观众直接大声说了再问一个问题,所以又留了一会儿。
有人问到关于儿子这个角色的意义。他在电影中完全就是看不起姐姐,姐姐一回家就一盆水泼他们身上让她们滚,从头到尾没有好脸色,一直玩手机,一直强调你们是被送出去的我们家不要你们了。拿姐姐的首饰说家里都是我的一分也别想拿走。最后还说以后不要再回来了家里不欢迎你们。
结果!编剧!一位女性!对这个儿子这个角色的解释却是:他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护姐姐,不想让姐姐为难,(因为妈妈要她们捐骨髓给儿子,tui!)所以一开始就以这种方式拉开距离。
??????????????!!!!!!!!!!!!??
作为一位女性编剧,竟然说出这种话,竟然还是在为一个混蛋儿子开脱???
我本来还以为她会说以此为对比,更加突出重男轻女的不合理之类的。失望透顶。
结果还有更雷的!
还有一个观众提出,大姐因为生了女儿一直不受待见,结果老公从外地抱回来一个私生子要她养。关于这一点,编剧竟然说,体现一种大爱,对生命的尊重,如果是捡回一只猫猫狗狗你会在意性别在意父亲是不是个渣猫吗?作为女性要大度……
???????????!!!!!!!!!!真的是要吐了!
编剧说改变男女不平等需要男性的参与。没问题。可是你电影里面所有的男性都在利用、打压女性啊!女性要大度???醒醒吧!
实在是受不了了,提了一个问题。关于片名“夏来冬往”,电影里面是二姐说的,大概就是说一直都是这样的,夏天来了冬天走了夏天又来,不就是这样吗。大概意思就是无力改变当地各种重男轻女的风俗。所以我问了一下如果是反对重男轻女的片子,为什么要以这样一个名字,感觉就还是在服从在无奈。
导演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说这个电影只是想保持中立的立场,以客观的角色去呈现。关于标题的问题就直接没有回答。
可是你电影最后的字幕明明写的“本片反对重男轻女”啊。
怪不得电影院都在送票请观众去看,怪不得映后草草就想结束!一次非常没有诚意的映后。我也参加过很多次与导演、编剧的交流,有时电影可能一般但是从导演、编剧等等主创人员那里还是能了解更多背景、意义,包括接受批评。第一次碰到这么“精神男性”、这么没有诚意的映后。
第一次没有参加主创合影,拿到签名海报也觉得膈应,不想要。朋友说这种电影受到精神折磨应该花钱请人看做精神赔偿……┓(´∀`)┏
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女主跟男朋友说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_-||最后又跑回去说给我一个家吧。终究还是没有跳出要男性来拯救女性……-_-|| 而且她感觉她继父对她不好,很多回忆片段,真的不是她自己做吗。养父是唯一一个真的令人感动让我落泪的人。她小时候觉得自己不是亲生的心里有想法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养父真的已经很好了啊!一个人带两个娃。关键最后她离家出走出去找她,结果就突然车祸,人没了……ε=(´ο`*)))唉。而且长大了之后现在还一直觉得养父母对自己不好。